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利便

找到约20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风口·专题|垂直细分, 普洱茶的消耗之路

一、异军突起,普洱茶市场逐步细分

进入21世纪以来,短短十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便上演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大戏。

先是一番“热炒”。

2002年至2005年间,20克普洱茶165万元、一提

七子饼普洱茶160万元等消息让人应接不暇。层出不穷的“天价普洱”,迅速炒出了普洱茶的高热度。

2006年至2007年间,以“能喝的古董”为卖点,普洱茶由“饮品”转型为“收藏品”,茶价一路“非理性”攀升,普洱茶提前进入了它还不应该到达的极限——“风靡全球”。“一克普洱一克金”,普洱茶财富故事,水银泻地般在坊间流传。

然而,接下来的事件发展却令人大跌眼镜。

崩盘、缩水、泡沫、跳水……2007年,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诸如此类的字眼见诸报端,舆论普遍发难,“泡沫”被挤碎,昔日风光无限的普洱茶陷入了繁华后的“大萧条”时期。

但是,普洱茶并未就此萎靡不振。

2010年,山头茶、纯料茶开始萌芽,一些茶企品牌开始布局名山,提供纯料普洱茶。之后,普洱古树茶突出重围,价格一路飙升。到了2014年,古树茶的价格依然在涨,且涨幅更大。相较于2013年,2014年古树茶的价格普遍上涨50%以上,个别高端古树茶涨幅高达100%,据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采摘春茶时,2013年3000元至5000元每公斤的毛茶,2014年上涨到5000元至1万元。

也正是在这一年,大环境和普洱茶市场急转直下,以生茶、古树茶为主导的普洱茶市场似乎举步维艰。除了古树茶逐渐陷入“越贵越采,越采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外,其造假、以次充好等乱象也越发猖狂,市面上出现了众多形色各异的老班章、冰岛、易武等各大名山名寨古树茶产品,且数量高达数千吨,假货率超过90%,整个行业都面临信任危机,这无疑也让处于回调期的普洱茶雪上加霜。

然而,这次危机似乎很快得以缓解。

2015年至2017年间,异军突起的柑普茶成为普洱茶市场的一根救命稻草,有人将柑普茶视为继古树茶之后的新门类。普洱茶产能过剩是业界共识,柑普茶的出现,不但丰富了普洱茶产品的种类,延长了产业链,更消化了普洱茶产能,缓解日益突出的产销不平衡矛盾,还大幅提高了茶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普洱茶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因而,不少人寄希望于柑普茶。

但是,柑普茶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似乎并未能让人们如愿。

2016年、2017年两年的高热度,为柑普茶带来的不仅是名和利,还有因标准不完善而日益徒增的行业乱象。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2018年,柑普茶的热度开始下降。据新会当地一柑茶茶企负责人介绍,目前新会柑茶茶厂的开工率基本不到50%,某些工厂即使开工了,干一段时间、歇一段时间也是常态。目前不少柑茶茶企、经销商都陷入了困境,纷纷谋求转型。

从2000年到2018年,纵观普洱茶这十几年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它从品饮到收藏再到品饮,从全品类热到古树茶热再到柑普茶热,其市场逐步被细分。然而,细分的市场下,品饮消耗始终是主流。

事实上,品饮时代,普洱茶的消耗之路走得似乎并不容易,机遇与危机并存。但整体来看,每次危机总有新生的力量突围,进而缓解甚至化解危机,带火新的品类。

那么,在如今普洱茶天价频出、假茶盛行,柑茶热度不如往日的困境下,具有何种特点的茶叶品类或新生品类将成为破局者?普洱茶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又在哪儿?

二、品饮消耗,好喝且安全健康的更有机会

品饮时代,茶作为一种饮品,当然是要被喝、被消耗的。

清铧茶业董事长林清修表示,白茶与普洱茶相似,越陈越香,因而很多人都认为二者比起品饮可能收藏会更好。但事实上,于他而言,做茶22年,他始终认为“茶是要喝的,不是要藏的”。食品的东西是要被消耗的,藏一两泡好茶是拿来分享的。今天,如果说大家只为了藏而不去喝的话,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他认为全国的消费者还是要以“喝为主、藏为辅”。

天天喝,天天品,现如今消费者对普洱茶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能喝是必然,好喝更重要。

老马帮品牌创始人余海林表示,2005年之前,消费者对普洱茶不大了解,你买我也买,你喝我也喝,没有考虑过不同品类的茶是不是更好喝。而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懂茶,甚至比商家还懂,他们慢慢把各类茶的口感分辩出来了,品得出何为大树、何为小树、何为古树等,对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高。再也不像十几年前那样,商家说哪个好,消费者就买哪个,现在是消费者说了算,消费者会识别,茶叶的好坏一喝就能喝出来了,所以现在做茶是靠品质,说实话做实事。

除了能喝且好喝外,茶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安全、健康。

纵观2018上半年,涉及安全问题的事件可是出了不少,像茶行业的“芳村特大假茶案”、医药行业的“长生生物疫苗案”、交通出行行业的“滴滴顺风车案件”……这些事件无一例外,全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是恐慌,也给相关的企业带来了极大伤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件事儿足以颠覆他们多年来的努力,所以,做企业、出产品,安全健康,仍是亘古不变的追求。

中茶经销商黄文荣表示,现如今,在全社会都在围绕大健康、养生发展的背景下,不止普洱茶,几乎是全茶类,他们在导购和推广方面都在逐渐侧重茶叶的保健功能,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安全。

因而,基于上述因素,我们不难发现,能喝、好喝且安全健康的茶可能更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行业爆点。

三、消费升级,熟茶、中期茶可能会是下一个风口

品饮时代,消费升级,市场细分,如果说要具体到品类的话,不少人认为普洱茶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在于熟茶、中期茶。首先,它们符合上文提到的好喝、健康、质量安全有保证等因素;其次,专注这些垂直领域的茶企开始觉醒,抓住了市场机遇,准备大干一场。

1.多方发力,熟茶不断突围

双陈普洱市场部产品策划经理周超表示,熟茶很大程度上将会是行业未来三到五年的一个热点。

首先,它性价比较高,价格便宜且品性温和。茶叶品类的品性决定其市场的潜力,毕竟熟茶这种较软的品性与绿茶及其它茶类有一个明显的区分。

其次,熟茶的品质相较于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以前很多消费者都认为熟茶原料差、工艺不透明、质量难以保证,而现在则不同了,熟茶不再像以前那样做得那么糟,其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一些专门做熟茶的企业,例如郎河(一球)、五正、润元昌、厨心、云元谷等,始终深耕这一领域,做出了不少不错的熟茶单品,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再次,专注熟茶领域的茶企不断发力,提升了消费者对熟茶的认知。例如五正,他们在市场开发、产品销售、品牌宣传的过程中,更关注产品的质量,“专业、专注,只做熟茶”、“五正熟茶,欢迎PK”、“五正熟茶不怕比”、“五正熟茶,香甘重滑”等一系列的宣传,所传达理念虽然简单,却能起到教育消费市场、教育消费者的作用,让其对于熟茶品质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此外,很多品牌都开始进军熟茶领域,包括双陈在内,今年也有规划在主力产品这块增加熟茶产品,熟茶这个细分的领域,未来或将是普洱茶行业一个可直接拓宽的消费领域。

2.风险降低,中期茶群体日渐扩大

周超表示,现在各个老的茶厂,像福海、黎明茶厂等,他们2006年之前的产品,现在都转换到了一定的阶段,都在开始往外出售。如果说普洱茶是一个大类,那么这个领域里面熟茶、中期茶应该是细分的风口,同时也是行业趋势,于茶企而言,谁要能抓住这两点,未来其在消费端、市场端就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熟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像五正、润元昌,以润元昌的润活技术为例,应该说他们都是抓住了一些趋势的。

中期茶方面,总体来讲双陈是有优势的,其在这个行业中主要推进的产品就是中期茶。之所以选择中期茶,首先是因为它已有一定的存储年份,能体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普洱茶品质的提升;其次是这一阶段的茶有着超高的性价比。从消费者体验来说,同样要花几百块钱,为什么我要买不怎么适宜品饮的新茶,而放弃有一定年份、能直接饮用且价格不是很高的普洱茶?

“现在我们全国各地的门店,主推的就是2006到2012年间的普洱生熟产品。这类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大概集中在400到1000元之间;此外,这批茶当年所用的原料也比现在的要好,这得益于当年产茶区良好的生态,以及当年原料的低价。所以,从产品上来讲,双陈早期的2006至2012年间的这批产品,应该说不管是从原料、品质、工艺还是性价比来说,都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且这一领域也是客户直接消费的领域。毕竟大家喝普洱茶,还是想喝有年份的,这是普遍的消费趋向。当然,不排除还有这么一类群体或者说小圈子,喜欢新茶。但从大众的普洱茶消费来讲,大家从新茶过渡的时候,更喜欢喝一些有一定年份、品质、仓储干净的普洱茶,且可以看到的是这类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周超说。

事实上,就性价比而言,不只是双陈,包括现在大家所关注到的黎明、福海等,他们在这一阶段的茶品其实价格也都不高,大都在几百元,且这些经历岁月洗礼的产品,转化出的品质也都很高,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除了性价比外,中期茶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投资风险低。

众所周知,普洱茶具有金融属性,因而很多人将其作为投资对象。不少普洱茶经销商表示,就未来的转化而言,购买中期茶要比买新茶划算得多,中期茶投资风险偏低。

现在很多消费者,包括一些藏家及以前玩老茶的群体已经看到这一优势,并开始布局中期茶市场。因为一线茶厂产品价格偏高,例如大益的一些产品,不少人把方向放到二线,去寻找一些品质比较可靠的二线茶厂的中期茶,像郎河、双陈等,其产品价格不高,又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可藏可饮,送人也体面。

未来消费者怎么走?玩山头,玩纯料?周超表示:“从整个行业的消费来说,未来肯定是要走到这个阶段的,既可以直接饮用又有年份的普洱茶。事实上,就中期茶而言,它有一个很广泛的群体,为了继续深挖这一领域,我们双陈近期举行了‘遇鉴·干仓’等一些列活动,旨在塑造‘双陈干仓’这一概念,将干仓跟双陈的关联性做得更强。因为仓储是普洱茶的二次工艺,再次升华,不同的仓储出来的品质是不同的。在中期茶这块儿,我们双陈的优势除拥有丰富的产品,可控的产品品质、工艺外,最突出的还是我们的仓储体系,我们的产品都是经过自己干仓出来的,其品质更高。因而从产品、工艺、价格、仓储等方面来讲,我们还是有优势,当然不止我们,其它布局中期茶市场的茶企或品牌也是有不少优势的,所以说,在多方势力的共同推动下,未来中期茶有一个很好的趋势和空间,有更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文/ 喃喃语(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普洱茶的禁忌


穿过庐山云雾,走过西湖龙井


回到你我相约的莲心禅寺


院前黄金桂树,沾着清晨玉露


寺里朗朗梵唱,唤醒如铁观音


池中的水金龟,戏耍水藻龙须


我用大红袍般的手绢,裹着香甜肉桂


泡一壶太平猴魁隆中茶


为你的到来,等待



你曾说过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黄山毛峰


一场碧螺春雨,在竹叶青中溅开了雨花


午子仙毫间,等来一位惠明女子


看过苍山雪绿,见过蒙顶甘露


也不曾如你水仙般的东方美人


此刻


金骏眉头紧锁,凝出小种愁绪


想要问你缘故,世界却开始模糊


睁开双眼



醒了


身在普洱


以下茶的禁忌一定要知道


铁观音的六个禁忌



1.不易饭前饭后大量饮茶,正确的做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且不宜过浓。


2.体弱营养不良、贫血患者忌饮茶。


3.尿结石患者忌饮茶。


4.忌睡前饮茶5.忌饮隔夜茶。


6.忌饮用变质茶、头道茶。




普洱茶的禁忌


1.不宜空腹喝浓普洱茶,宜因人择时而饮。


2.普洱茶随泡随饮,不宜茶水浸泡过久再饮,忌饮隔夜普洱茶。


3.刚做好的普洱茶不宜多喝。


4.保持茶具清洁很重要,饮普洱茶莫忘勤洗杯5.普洱茶宜兼饮,不宜偏饮。


6.普洱茶宜长饮,不宜间断7.普洱茶宜温饮,不宜烫饮、冷饮。


8.普洱茶宜淡饮,不宜浓饮。


9.忌饭前后大量饮普洱茶。


10.睡前饮普洱茶要适量。


11.忌饮劣质茶或变质茶。


12.忌饮冲泡次数过多的普洱茶。




绿茶的禁忌


1、禁忌喝头遍茶:因为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


2、忌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四肢举动无力等症状。


3、少喝新茶:因为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4、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过量会引起肠胃不适。神经衰弱者和失眠症者临睡前不宜饮茶,正在哺乳的妇女也要少饮茶,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


5、忌用绿茶服药,忌喝隔夜茶。绿茶中的鞣酸会与很多药物结合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



菊花茶的禁忌


1、脾胃虚寒者最好少喝。用菊花泡茶,不宜长期连续饮用,一般3-5天即可。而体质偏寒的人不妨放点枸杞。


2、阳虚体质的人不能常喝菊花茶,如果一味地喝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菊花茶,容易损伤正气,越喝越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多喝性凉的菊花茶还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导致反酸。可见,用菊花茶来降火清热也是有选择的,不能千人一方。


那么红茶,黄茶,绿茶,白茶,青茶,黑茶,不同的茶叶,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红茶


红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经发酵创制而成的。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的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按照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黄茶


是一种与绿茶的加工工艺略有不同的茶,多了一道焖堆渥黄工序。黄茶浸泡后是黄汤黄叶。黄茶是我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又分为黄小茶和黄大茶。


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



绿茶


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按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等四种绿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白茶


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选用白毫特多的芽叶,以不经揉炒的特异精细的方法加工而成。白茶的鲜叶要求“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均有白毫显露。成茶满披茸毛,色白如银,故名白茶。白茶因茶树品种、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如白毫银针)和叶茶(如贡眉)。采用单芽为厚料加工而成的为芽茶,称之为银针;采用完整的一芽一二叶叶背具有浓密的白色茸毛加工而成的为叶芽,称之为白牡丹(大白茶品种树,以采自春茶第一轮嫩梢者品质为佳)。


白茶的制作工艺很特别,也是最自然的做法,它不炒不揉,既不像绿茶那样制止茶多酚氧化,也不像红茶那样促进它的氧化;而是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 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在原产地的百姓自古就有用白茶下火清热毒消炎症、发汗去湿舒滞避暑、治风火牙疼高烧麻疹等杂疾。 白茶功效具有三抗(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之保健功效,还有养心、养肝、养目、养神、养气、养颜的养身功效。




青茶


既乌龙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与绿茶是由同一种茶树所生产出来的,最大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经过发酵这个过程。因为茶叶中的儿茶素会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相互结合,致使茶的颜色变深,但因此茶的涩味也会减少。


乌龙茶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乌龙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祛寒解酒、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除此之外,乌龙茶还具有养颜、排毒、利便、抗化活性,消除细胞中的活性氧分子等功效。




黑茶


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由于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要堆积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属全发酵茶。黑茶在原料选用,加工工艺(发酵发花)等方面有别于其他茶,从而导致黑茶的生化的组成和比例,由此而产生药理功能。


经过渥堆过程微生物的参与所形成的黑茶,因其内含成分与红、绿茶有极大差异,其功能也不同。在降血脂、降血压、降糖、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黑茶特殊保健功效与其含有较丰富的茶多糖有关。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论历史地位,普洱茶排老几?

论历史地位,普洱茶排老几?(文末福利)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那么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普洱茶在茶届的地位怎么样呢?



在当时,茶叶贸易是封建社会为数不多的经济项目之一,各王朝自然不会撒手茶山的占有。


早在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政权不顾千里之遥,于六大茶山所在地易武设置为“利润城”,视茶林为获利润之物,显示了王朝的重视程度,也显示出普洱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南诏政权在六大茶山至大理的路线点即后来的普洱设置睑治,取名“步日睑”。当时步日睑的南方,即澜沧江外有车里土司管制,江内大片地方为步日睑辖地,自然包括江内的利润城及其六大茶山。步日睑归银生节度(驻景东)管辖。


此时茶已传至中原,再随文成公主陪嫁给松赞干布而进入西藏。由于茶叶品质上乘,解毒散寒,消食去腻等功用被藏族青睐,视其为配置“酥油茶”的极佳配料,从此便越雪山、漂金沙江,过丽江、银生城再至步日,以马匹、乳制品、药材、豆金交换步日的茶叶。


这便是南宋人李石着《续博物志》中所记载:“西番(西藏)之用普茶,已自唐时”。


据清代《普洱府志》记载:“年运吐蕃之茶达三万担”。此时期,为驮运方便,茶商便将收购到的散茶再蒸而紧压为团茶,大者如人头称“人头茶”,小者如牛心,称“牛心茶”。


紧团茶千里之遥运西藏,途中经热湿及至寒冷各地段,长日驮运中,团茶内茶多酚促氧化自然发酵,茶叶变黑色,味有陈香,别于其他茶叶,易辨易识,渐为藏区喜爱。


大理政权将南诏时期所设的步日睑改为步日部,先属威楚府,后划归蒙舍镇管辖。此时宋朝与北方金朝连年征战不止,急需战马,大理政权便在步日部设“茶马市场”,以步日部茶叶换得西藏马匹,再将马匹北转与宋朝,换取绵缎珠玩首饰。


茶市扩大,促进步日各地茶叶种植加快。据《澜沧县志》称:“班崴大茶树为北宋栽种”。


蒙古铁骑占领云南,将宋代的步日改为普日,在思茅一地设为思么,两地各设“甸”治,于普日加设“普日思么甸司”,辖两甸及南方各地。


甸司归属元江路节制。元代中期,普日生产的茶叶随同以食肉、乳为主食的蒙古人西上进入俄国,后被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入《战争与和平》。《澜沧县志》称:“有景迈、勐本、芒埂、糯岗、芒景、翁居、翁洼、芒洪等茶园为元代栽种”。


将普日改称为普耳,划归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管辖。万历年间(1572~1620年),李时珍着药典《本草纲目》中记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明代编纂的《云南通志》记有:“车里之普洱,此处产茶”。


两书语若同出,一致将普洱一词和普洱茶名固定,此后沿用不衰,至今无变。两名固定时间,比清雍正七年(1729年)成立普洱府早109年以上。


据考证,普洱一词是由唐代的步日、元代的普日、明代万历的普耳演变而来。此时期的普洱茶普遍受明朝各族人士喜爱,明朝方志学家谢肇淅着《滇略》中将此情况记为:“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顺治十六年(1619年),吴三桂平定云南,将普洱、思茅、普藤、茶山、猛养、猛暖、猛棒、猛葛、整歇、猛万、上猛乌、下猛乌、整董编为十三个版纳,统归元江府管辖。据《思茅县志》载:“顺治十八年(1621年),思茅年加工茶叶10万担,经普洱过丽江销往西藏茶叶三万驮之多”。

康熙三年(1664年),设元江府普洱分府,移元江通判驻普洱,为普洱通判,管辖十三版纳。雍正七年(1729年)设立普洱府,为流官制,辖六大茶山、橄榔坝及江内(澜沧江以东、北片)六版纳(即猛养、思茅、普滕、整董、猛乌、乌得),对江外各版纳(即猛暖、猛棒、猛葛、整歇、猛万)设车里宣慰司,为土司管制,根据流官管土官原则,普洱府对车里宣慰司实行羁縻管理。


同年在思茅设茶叶总店,将思茅城私商(指茶商)一律赶走,不得经营茶叶生意。由云南总督鄂尔泰选取最好的茶菁,制成紧茶,茶膏,进贡皇帝做为贡茶。


雍正十年,普洱镇总兵官李宗应以巡边到茶山搜括民财,普洱知府佟世荫又图以“过山聚粮”再到茶山搜括,遭拒后辱打茶山千总刀兴国,刀兴国愤而发动茶山人民起义。在官军六个月围剿下,起义失败,刀兴国等人残遭杀害。


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宁洱县为附廓县。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普洱府辖一县三厅及车里宣慰司。


同年,清庭对普洱府茶业情况作调查,对私商经营茶叶有改动,道光《普洱府志·食货》对此况追述为:“普洱茶名重天下,每年纳茶六、七千驮(每驮120斤计,合72~84万斤),入山作茶(指茶商及工匠)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


为了“杜绝衅端(闹事),不许客人上山作茶”;又从收缴茶税入手,准许私商办“茶引”购茶,规定:“普洱府年发茶引三千,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加其他税费,合每引征税一两,年征收茶税合三千余两),行销办课,定额造册题销”。


其后在府地设“茶局”专办茶引发放、税银征收和贡茶的例银发放、贡茶押运的监督机关。


普洱茶由于品质优良,茶味醇于他茶。早在唐代已获西藏人民喜爱,在明代中期大量进入北京受到京城各层人民喜爱。


清代,阮福专着《普洱茶记》称为:“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清代《新纂云南通志》称:“普洱之名在华茶中占特殊位置,远非安徽、闽、浙(茶)可比”。


清代学者赵学敏着《本草拾遗》中提出普洱茶的药性及功能为:“普洱茶清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又具性温味甘,解油腻、牛羊(肉)毒,下气通泄”。


《普洱府志》记为:“普洱茶名重京师”。在大众茶已普遍受欢迎基础上,清庭将普洱茶首次列为“贡品,分芽茶、团茶两种”。


同期志学家张泓着《滇南新语》中记有:“普茶珍品,有毛尖、芽茶和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妆资故名”。女儿茶在此时随贡入京。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清庭复将普洱贡茶改为:“团茶(内分5、3、1、0.4、0.14斤五种)、锡瓶装蕊茶和芽茶、缎绵木匣装茶膏”,称为八色贡茶。


普洱贡茶的采摘、加工、包装,产品多种多样,加工极为认真精良,达到当时最高境界,故此深得皇宫喜爱,广泛在士大夫阶层流传品尝。


据清代文豪曹雪芹着《红楼梦》第61回写道:”…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着说:该闷些普洱茶喝。袭人、晴雯二人忙说:闷了一大缸子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


一可见普洱茶在雍正、乾隆等年间的鼎盛名气,二可见曹雪芹那除却普洱(茶)不是茶的独钟之心。

我们今天唯能从巨着的精美描述中,去领会普洱贡茶当时的风采和声望。


从此,普洱茶在占有广大茶市的基础上,又增一条贡茶获取最高名声的道路,前者取利,后才为名,双管齐下,普洱茶名利双收。


普洱茶沿贡至清宣统年间(1744年~1912年),据老舍问皇帝喝茶情况,傅仪答:“每年龙井、普洱贡茶,我是照例要喝的”。证实普洱贡茶沿贡至少168年,均有突破发展,大大推进普洱茶的发展。


1793年(乾隆58年)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团,并在万树园设宴,乾隆帝婉言不准所请,不予同意,但礼尚往来,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女儿茶和(普洱)茶膏,按清朝礼例每次接见或宴请、参观、看戏,都宴赠送礼物,称为“赏赐”,每次每人一份。


现将三次回赠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礼品摘录如下:




——赏英吉利国王物件,计有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计92项(对、套)479件(个),其中包括普洱茶8团,六安茶8瓶、武夷茶4瓶;茶膏4匣。




——又加赏英国国王物件,绫罗丝缎、漆器、扇、笺、食品等,计40项455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团,茶膏5匣、武夷茶10瓶、六安茶1O瓶。




——又随敕书赏给英国国王物件,计41填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团、茶膏5匣、武夷茶10瓶、六安茶10瓶.这次英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戛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分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叶,这批礼单逐项统计,共送普洱茶124团、女儿茶34个、(普洱)茶膏26臣、砖茶28块,六安茶40瓶。武夷茶24瓶,还有未列茶名的‘茶叶”32瓶。


每次赠送国礼,侧由清朝“军机处”遂人逐项开列详细清单,呈送皇帝阅批后送给,可见普洱茶名扬海外的历史久已。


普洱茶不仅是颇具外交意义的贡品,也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世界性经济意义的作物,茶树与属于热带植物的咖啡和可可有所不同,无论在温带或寒带都可生长,从南纬33度的南非共和国以北地区至北纬42度附近格鲁吉亚共和国高加索山区都有引种栽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茶叶的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由70年代的55.5万吨猛增至1994年的101万吨。


到2005年预计将达145~150万吨。中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1995年全国茶园面积111.54万公顷。全国茶叶产量55.7万吨,茶叶是中国的重要产品之一,而且存在巨大潜力,因为在现今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出产茶叶,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拥有众多的品种及制茶方法,而云南省更是得天独厚。


云南普洱茶历年来多次获得过世界各国的大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与欢迎。一九九九年云南沱茶(销法沱)被成功地载入法国大药典,这是云南的骄傲,也是中国茶人的骄傲。云南先民发现并利用了茶,云南人为人类创造的普洱茶也必将在世界饮料史上写上自己光辉的一页。

找到约19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