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承包茶山

找到约189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普洱茶行业:最赚钱的人,其实是他们

  2007年6月,普洱茶市场下跌。

  在昆明做茶的省外茶商邓老板,满面愁容。只怪2007年4月赚了一把还不满足,竟借钱炒普洱茶。

  6月末,普洱茶根本卖不出去,原本一两百的普洱,跌到10块钱一饼,茶博会上,邓老板吆喝着嗓子卖茶,只希望无论多少,赶紧卖出去一点。

  2008年,市场也是一片凉凉,邓老板被迫裁员,一个人守着门店。从08年开始,云南干旱,普洱茶随之减产。



  2009年,有人借干旱减产炒普洱茶,但根本炒不起来。一想起2007年的雪崩,做普洱茶的人,都心有余悸。

  2009年春茶,几个韩国人和山东老家的茶商找到邓老板,打算在普洱茶市场玩点新花样。去茶山跑了一圈,看着山上年龄上百年的茶树,他心里有了底。

  2009年5月6日,成都街头的一块茶叶牌写道:普洱茶崩盘了 。

  作为一个做普洱茶的人,看着各路神仙贬低普洱茶,自己却从朋友那里借点钱,打算在茶山开干。

  邓老板开始承包茶山,当时,包一片茶园,根本用不了几个钱。

  无论是版纳,还是临沧,值得炒作的茶叶,早就被人盯上。盯上之后,马上就被人承包,邓老板就是第一批承包茶园的人,勉强算得上是跟在大炒家后面的小弟。

  承包茶园之后,各路媒体疯狂宣传古树茶的价值:野生茶树,零农残,香气、口感、生津、出类拔萃。



  古树茶,马上就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普洱茶圈,全民皆喝古树茶。

  有茶园的邓老板,掌握着古树茶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再加上宣传助攻,茶叶价格飞速上涨。

  只要是古树茶,根本不愁卖。2013年,他的鲜叶,一天就会变涨价两次,昨天的价格,买不到今天的鲜叶。

  他实在不敢想:又是类似2007年初的狂欢。4年前,他还看着茶店一贫如洗,一天等不来两个客人。如今,在茶山上,几麻袋叶子采下来,就能换成几麻袋钞票。



  2014年,古树茶价格又涨了一波,小茶商纷纷找他定茶叶,他又赚了一笔。下半年,古树茶市场出现雪崩,邓老板手里的茶,却已经出售干净。

  2015年,普洱茶市场一片萧条,承租合同也到期,邓老板不敢再赌了。到期之后,带着自己剩下的茶叶和赚得盆钵满钵的口袋,离开了茶山。

  这几年,茶山价格被继续炒高,邓老板守着自己的茶店,吃着以前积累下来的老本。有客户要新茶,他就从毛料商陈老板那里拿点货,客户要多少做多少,吃着老本,玩定制。

  经历2007下半年的低谷,又经历2013年的古树茶狂欢,邓老板早已变得波澜不惊。对当年的往事,也不愿意再过多提及。



  他知道,普洱茶,已经不可能出现2007/2013年的风口了。只是,普洱茶市场,还有一大群人,心心念念着下一个风口。

  然而,风口已经不可能再来!普洱茶,该炒的,已经炒了。不该炒的,也提前透支了。

  一个高产能、高库存,高泡沫的茶行业,只能负重前行!


来源:巡茶纪

茶农vs茶商!山头话语权争夺!茶山辉煌终将过去,谁能笑到最后?

茶山,茶行业最魔幻的地方。

令人迷惑的,不仅是茶山的套路:鲜叶混进名寨,半路玩掉包;或者一个手电筒,偷采了鲜叶。

更有,十年名山古树,茶农与茶商之间的相爱相杀。

2011年,茶农家还比较贫困,但为招待茶商,一刀下去,结果了下蛋3年的老母鸡,为茶商接风洗尘。茶农与茶商一片和谐,让行外人惊叹:茶行业果然很特别。

然而,十年之后,茶农与茶商,当年称兄道弟的好哥们,大多数已经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

十年名山古树,茶农与茶商由暖到冷,本质上是:争夺山头话语权。

-01-

十年,山头往事

2011年春茶,冰岛老寨古茶园被承包出去。

随后,其它寨子纷纷效仿,把自家的茶园,低价承包给茶商。从此,普洱茶正式进入品牌运营化时代。

山头茶上半场,茶商的高光

2011年,每一个带着大把现金进入茶山的老板,都被茶农当祖宗供着。茶农,需要茶老板的资金,摆脱贫困。

大量的茶园外包(租期通常4-5年),茶商掌握了茶山核心生产资料古茶树。

茶商:茶树+工艺+客户

十年前,茶老板到茶山拜师学艺,学会了普洱茶的制茶工艺,并且有科学的理论提高茶叶品质。茶农的茶叶,茶商自然看不上。

加上茶商一直在宣传古树茶,喝古树茶的高端群体,几乎都在茶商的圈子里。

有核心生产资料茶园,有工艺,有客户。整个山头茶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茶商的手里。

那几年,茶老板在茶山大量建初制所,辅之以品牌化运营。制定了喝茶要喝纯料才高级等茶山的标准。


2012年开始,古树茶迎来一个大牛市。业内业外很多人一起涌上山头。

茶农看着茶商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客户上茶山,但自己的茶园已经低价承包给了茶商。

好不容易有个人找自己买茶,还被茶商暗地里嘲讽:茶农的工艺,呵呵,你真有眼光。

茶农心里虽然有一万个不爽,但还得把茶商当祖宗伺候着:毕竟,茶商是自己的大客户。

由于茶商掌握了山头话语权,打压茶农的工艺。到最后,茶农的大部分鲜叶,还是只能卖给茶商。

很多客户想做茶,入门又是半吊子,加上茶商宣传茶农的工艺不行。想做茶的客户不愿找茶农,宁愿做品牌的加盟商。

2012-2013年,是品牌商的高光时刻。茶价一直在涨,手里握着茶园和鲜叶,下面还有一大批卖货的经销商。

古树茶红利期,短短几年,就创造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然而,2014年,几个大厂放出风来:说自己要投入几千万做古树茶。云南中小茶企简直被吓傻了。

古树茶产量只占普洱茶产量的4%,年产量约3000-5000吨。

当年,茶山古树茶均价800一公斤,80万做一吨纯古树,几千万砸进古树茶市场,还不得把云南茶山搅得天翻地覆。

大厂放出虚假的消息,直接导致云南茶山价格上涨。品牌商花血本收茶,批发商大量进货。

到了终端市场却发现:价格太高,卖不出去。

经销商看着堆在仓库里茶叶,火红的双眼盯着品牌商:交了那么多钱,拿了你这么多货,现在卖不出去怎么办?


2014下半年,大量茶叶没有卖出去,经销不干了。没有经销商的支持,2015年,行情继续走低,一场寒冬之后,一大批品牌商被永远埋在了市场。

今天,勐库镇上,那些结了蜘蛛网的初制所,见证了一个个小品牌曾经的辉煌。

山头茶下半场,茶农的逆袭

2015年11月3日,央视财经曝光:老班章茶农含泪哭诉,去年7000一公斤的茶叶,今年只卖到3500-4000,价格跌得太多。

殊不知,2015年的寒冬,是茶农逆天改命的开始。

茶园承包到期

2015年,茶园承包期到期。这时候,茶叶价格已经涨了起来。

就像冰岛老寨,2011年承包的时候300-500元/公斤,但2015年,承包期结束的时候。茶叶已经涨到了1.4万一公斤。

茶叶价格涨起来后,有了5年前承包茶树的前车之鉴。茶园不会轻易承包出去,就算承包,也只包一部分。

这意味着,普洱茶行业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古茶树,重新回到了茶农的手里。

中小茶商,茶山行

2016年,茶山行真正成为主流。

茶山行的出现,绝不仅仅是大家一起上茶山,传播古树茶的价值,买点茶叶,还可以旅游。

其实是,2015年的行情对品牌商打击太大。经销商看着昂贵的品牌茶卖不出,告诫品牌商:别把你那一堆茶叶都丢给我,我卖不动,我要搞定制。

但到了茶山才发现,找品牌商定茶是定,找茶农定茶也是定。还不如直接找茶农,更便宜。(经过市场教育,茶农的工艺也变得十分稳定)


经销商不接盘,品牌商的茶山地位受到挑战。谁是大客户,谁就是大爷。品牌商没办法从茶农那里大量买茶,茶农自然也不会把品牌商当祖宗供着。

而且,茶山行的盛行,大量的人跑上茶山,带动了茶山人流量,抢茶的人多,茶叶价格就会继续往上涨,让茶农直接受益。

反倒是品牌商,成了茶行业最惨的群体:

茶叶价格上涨,为了维持利润,只有掺假这条路。于是,价格涨起来之后,假茶也多了。

假茶多,茶商为证明自己的茶是真的,只能上山做证据链。但是无论怎么做,无论多用心,都比不上茶农操着一口纯正的勐库方言,来一句:这片茶园我家的。

然而,茶叶价格上涨,茶商还得硬着头皮做茶。本身就是靠名山古树茶发家,不做茶没有活路,做茶,成本越来越高。

如今,很多茶老板,只剩下老板的空名,其实就是为名山茶农打工的。一年辛辛苦苦做茶叶,大部分收入,来年交给了茶农买原料。

茶商买昂贵的毛料,手里没钱,只能先付一部分,就把茶叶拉走,日后把茶叶卖出去再结款。

茶二代们,春茶做完后,就跑到临沧酒店里花天酒地,一住几个月。到了七八月份,春茶挣来的钱也花光了,只能打电话给老爸要钱。

茶农也没办法,只能找茶商:哥啊!你欠我那30万的货款,给我结一下。

七八月是茶叶淡季,茶老板捉襟见肘。三下五除二讲不清,茶农又不讲理,只能砸锅卖铁先还钱。

第二年春天,茶商又带着客户上茶山,只是,如今的茶商,非但没有几年前的地位,还变成两头防:

防着客户上茶山找到茶农,用更低的价格拿到茶叶;也防着茶农下山卖茶,挖自己的客户。

十年茶山,谁控制了核心生产资料古茶树,谁就控制了茶山话语权。

茶商平地起高楼,开门宴宾客,终究楼塌了。

十年,成也名山,败也名山!

-02-

茶山,还能辉煌多久?

十年名山古树,茶农对茶商,态度的变化,皆是利益,无关对错。

而利益的背后,是两个群体的博弈。但终究,谁胜谁负,都将成为历史。

茶山,还能辉煌多久?

目前,山头茶已经走到了顶峰。今年,冰岛老寨的古树茶6万一公斤,茶山价格,几乎已经没有了上涨的空间。

但未来几年,由于普洱茶还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新的行业共识。

普洱茶市场的中心,仍然是茶山。茶山盛况,还会持续,充当普洱茶行业的资金蓄水池。

而长远来看,正如没有永远不败的茶企,普洱茶市场,也没有永远不衰的概念。

茶山繁荣,终将成为过去。


普洱茶下一个风口:产业变革升级

茶山盛况的背后,不是大家一起上茶山旅游,买点茶叶。其实是山头信任危机。名山茶,分不清真假。只能上山看着做。

然而,未来,一旦区块链溯源解决名山茶真假问题。茶老板不用跑到茶山,就能搞到真茶。那么,还有几个人会忍着蚊子的叮咬,辛辛苦苦守在漆黑的勐库镇上。

那时,茶山的风光也就过去了。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天价古树茶无路可退!高产能、高库存、高泡沫的普洱茶何去何从?

2007年6月,被港台商人爆炒的普洱茶,崩盘了。

很多人以为:普洱茶会一蹶不振,躺下就爬不起来。

然而,2009年,名山古树茶迅速崛起。普洱茶,马上迎来了山头茶的红利。

名山古树茶十年,养活了云南近千万涉茶人口,对千亿云茶大产业,功不可没。但古树茶炒作带来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

-01-古树茶,一个时代的辉煌

2003年,老班章,一片刀耕火种。

云南茶科所收了700公斤老班章用作研究,价格13元/公斤。

2020年,老班章古树茶价格1.5万元/公斤。17年时间,价格涨了1153倍。

今天,老班章已经成为云南普洱茶第一村。170多户人家,每家年入200-500万。

2006年,山东籍富家女第一次到冰岛老寨,冰岛村民守着黑火煻、住着小趴屋。当时,韩国商人在冰岛老寨收茶,鲜叶价格大约3块钱/公斤。

2020年,冰岛老寨古树茶6万元一公斤。冰岛老寨核心区52户人家,家家年入500万。

版纳的老班章,临沧的冰岛。两个寨子封神的背后,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山头茶时代。

名山古树茶的狂欢

2011年1月7日,那位富家女看不惯韩国人剥削村民,经过3年的竞价,用高价赶走了韩国商人。

她以当时的茶山最高价:85-135元/公斤(鲜叶)的价格,开始承包冰岛老寨的古茶树。一次性付款,让冰岛老寨村民住上了小别墅。

土司贡茶冰岛,被承包之后,茶区各地纷纷效仿。

老百姓的茶园,承包给了茶商。茶商宣传古树茶的价值,拉动茶叶价格上涨。

承包茶园后,2011年,冰岛老寨茶价500-1000元/公斤,2012年涨到了3000/公斤,2013年茶价破万。

冰岛老寨涨了,周围山头的茶价,也跟着一路上涨。云南山头茶,进入狂欢时代。

当时的名山古树茶火热到什么程度?

2012年,神九飞天,云南茶叶飞向太空。承包冰岛老寨的女茶人,与云南农大校长盛军教授等人一起,代表云南茶人,以冰岛老寨古树茶作为茶礼,献给航天英雄。

年底,娱乐圈也在追普洱茶。大陆娱乐圈头号人物龙哥,说自己要做普洱茶投资。

普洱茶,又成为茶行业街头巷尾的热话语。

2011-2013年,那是一个传奇的时代。茶山价格飞速上涨,但还是供不应求。只要是“古树茶”,绝对不愁卖。

古树茶行情一片大好,中小茶商也跟着吃香喝辣。

一到春茶,昆明茶城的茶老板,集体去茶山做古树茶。

一个小茶商,春茶就能卖掉10吨茶叶。在茶山呆两个月,就能赚够一年的钱。

有的小茶商,一年春茶就能挣两三百万。茶叶做好,交给下面的客户,现金结款,马上拉走。剩下的茶,自己回到城里,慢慢卖。

2011-2013年,那是一个躺着赚钱的时代。云南茶老板在茶树下打个电话,外地茶商就提着一麻袋百元大钞,去买古树茶了。

被收割后的失落

山头茶价格飞速上涨的背后,是炒作。炒作,总要收割的。

2014年初,几个大厂放出消息:要投入几亿做古树茶。

2014年,古树茶均价750元/公斤。古树茶只占普洱茶产量的4%,年产量3000-5000吨。

大茶企投入几个亿资金,还不得把版纳、勐库的山头搅得天翻地覆。虚假的消息,直接导致茶山价格非理性上涨。

小茶商做了茶叶,到终端,发现根本没有人要茶。大厂放出假消息,让中小茶企接了盘。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山头茶库存开始形成。

2015年春茶,云南茶山依旧一片凉凉,冰岛老寨从2.3万跌到1.8万/公斤。领头羊冰岛老寨跌了,其他山头也跟着一路下跌。

2015年到现在,普洱茶一直在艰难地前行,再也没有回到当年的繁华。

还留下一个积重难返的茶叶市场,让普洱茶越来越难做了!

-02-三高普洱,何去何从?

山头炒作,茶叶价格非理性上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茶叶炒作,承包茶园,垄断古树茶资源,抬高价格。茶价上涨,茶农盲目扩大产能;虚高的茶价,茶叶卖不掉,只能沦为库存。然而,茶山后,动不动来个1000万的拍卖,又造出了新泡沫。

简言之,一番爆炒之后的普洱茶,像三高老人:高产能,高库存,高泡沫。

高产能

2009年,名山古纯爆火,普洱茶产量猛增。2014年,炒家收割后,普洱茶开始产能过剩。

2015年,普洱茶产量就已经达到12.93万吨,往后几年,一直持续增长。到2020年,普洱茶产量已经高达16.2万吨。

往后几年,普洱茶的产量还会越来越多

据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20年,云南茶园面积已达719.3万亩。全国第一。

然而,云南茶园面积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普洱茶的产能,还会进一步扩大。

更无奈的是:毁林种茶屡禁不止,又给产能雪上加霜。茶农觉得,茶园是我的,赚了钱是我的,产能过剩伤害的是大家(某茶农的名言)。

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毁林种茶制止不住。产能过剩,将长期伴随着普洱茶。

高库存

茶叶产出来,除了内销和出口,剩下的就是库存。

2003-2007年炒作普洱茶,形成了莞藏普洱。2016年,据东莞某茶叶协会报道,莞藏普洱,高达30万吨(不一定准确,总之很多)。

这几年,又有媒体称,东莞藏茶已经超过40万吨。

除了东莞,云南也藏普洱茶。2014-2018年,普洱茶累计产量65万吨,累计库存35万吨。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9年,普洱茶产量15.5万吨,内销10.55万吨,出口0.28万吨。仅2019年,普洱茶就有4.67万吨的库存。

2020年,普洱茶又生产了16.2万吨。

保守估计,名山古纯时代,普洱茶至少有40万吨的库存。

莞藏普洱+云南普洱,普洱茶到底有多少库存,没有人知道。

总之,普洱茶库存很多,多到云南三五年不产茶,都够市场消耗。

至于库存去哪里。新茶源源不断产出来,市场又无法迅速扩大,能去哪里?

庞大产能,根本就是无路可退。

高泡沫

如果普洱茶没有泡沫,就不算一个江湖。

2015年春茶,老班章茶叶滞销,原本8000一公斤的老班章,突然降到了5000块,还没有人要。

一公斤茶叶,3000元说没就没了。随后,散客上山,经过一番热炒,茶王树拍卖带动,老班章又涨到了15000元/公斤。

2017年,老班章茶王树以32万/公斤被购买,开启茶王树时代。

随后,临沧勐库,2019年,冰岛老寨茶王树拍出88万(今年166万)。

2021年,茶山又炒出新高价。4月7日,临沧锦秀茶祖10公斤鲜叶,拍出1068万。

10公斤鲜叶,大约做2.5公斤干茶,1068万。无论10公斤鲜叶是否值1068万。无论山头炒作对与错。

山头茶的泡沫,已经很大了。

总之,当下的普洱茶,茶价虚高,产能过剩,库存严重。

虚高的价格,让普洱茶价格,一环带一环,脱离老百姓的消费。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本是生活中接地气的饮料。现实却是:高端茶喝不起,低端茶没有味。缺少消费者的普洱茶,卖掉一部分,大多数,还在茶商的仓库里。

表面上看,2019年内销达10.55万吨。其实,很多普洱茶,卖掉并未喝掉,而是在茶商之间,玩库存转移。

写在最后:

任何一个行业,有人做得好,就有人做得不好,这是市场的铁律。

然而,当一个行业已经危机四伏的时候,表面的繁华之下,是普洱茶行业残酷的内卷,是无数个中小茶企,悄无声息地倒在卖茶的路上。

这一切危机的始作俑者,正是茶叶炒作。

普洱茶良性发展,价格会涨得慢一些,却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出来的。

茶叶炒作,就像一个人在不熟悉的环境里跑得太快,结果,要么栽倒,要么扯到淡。

炒作把茶价抬高,茶叶价格远远超过茶客收入的增长。

结果就是:茶价高,喝不起。普洱茶,只能走进茶价高-卖不掉-高库存,只能继续炒作的恶性循环。

古树茶炒作,谁是谁非,一言难尽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然而,该喝的喝了,该炒的也炒了。留下一个三高普洱,让人无所适从。摆在普洱茶面前的残酷现实。

产能过剩,只能控制茶园增长,然而,茶农不买账。库存积压,市场就这么大,库存,无路可退。普洱茶泡沫,不挤还好,一旦挤破,谁知,是天堂还是地狱。

最后,普洱茶行业,只能在残酷的内卷,淘汰掉一批茶老板,用他们的倒下来撑起普洱茶的繁华。

天价古树茶无路可退!高产能、高库存、高泡沫的普洱茶何去何从?

十年山头古树茶,该炒的炒了,该跑的跑了,该收割的收割了,还没有收割的,也收割不动了。

十年名山古树茶,终究炒了个寂寞。

来源:今日头条--巡茶纪,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3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