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老头茶

找到约9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老头茶产品

普洱老头茶是什么意思

  普洱茶老茶头是指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结块的茶,相对条索状茶,发酵度正常范围的茶头内含物更加丰富,茶汤更浓厚,更加耐泡,但泡到最后也仍然有大部分茶头不会散开,还是粘稠在一起。 

  普洱老头茶简介
  茶头是指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结块的茶,相对条索状茶,发酵度正常范围的茶头内含物更加丰富,茶汤更浓厚,更加耐泡,但泡到最后也仍然有大部分茶头不会散开,还是粘稠在一起。普洱熟茶都是经过人工洒水渥堆发酵的,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一堆茶的中间会升温,然后茶叶通过自身含有的酶发酵,漫漫变成熟茶。在这个过程中,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人工把这堆茶翻几翻,以免里面温度太高把茶给焖焦。发酵过程中经过反复不断地翻,茶叶会分泌出一些果胶来,因为果胶是比较粘稠的,所以有些茶叶就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疙瘩。等茶叶发酵完毕后,人们会把这些一团一团的茶叶疙瘩拣出来,用手把它解开,然后放回到茶叶堆里,而有的实在粘的太牢了,如果要解开的话会将茶叶弄碎了,只好另外放成一堆,变成了“疙瘩茶”,所以也叫“老茶头”。

  普洱老茶头好不好
  普洱老茶头当然是非常好的,懂普洱的朋友一般都知道很多茶头是普洱中的极品。因为普洱渥堆的时候能结成茶块的茶叶,都必须饱含胶质和糖分,而茶叶中最嫩最壮的部分就是含糖和胶质最多的。
  而且普洱熟茶在经过人工洒水渥堆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繁殖,使茶堆中间的温度逐渐升高,茶叶通过自身含有的酶发酵,慢慢变成熟茶。
  重点是,一般渥一堆熟茶20吨,茶头只有100-300公斤。而这也是为什么老茶头价格如此昂贵的原因。

  普洱老茶头的挑选与冲泡
  挑选颗粒相对松散的,那种紧实得像块石头的,不喝也罢。条索要分明,表面要干净,香气要纯正,口感要醇和,汤色要通透,滋味要正常,茶头不是垃圾,存放的好,品质优良,一样是好东西。如果手工打散,不是不行,只是损耗太大,粉末太多。
  年份长,干净的老茶头快洗一次就行。新茶头,建议重手洗20秒左右,或者10秒2次足以。有些年份的老茶头虽然在多次冲泡后并不一定会散开,但至少条索很清晰,发酵程度一目了然,如果是看到红泥状颜色的叶底,或者汤色极度浑浊,建议不要喝!冲泡后,主要观察汤色是否明亮通透,是否有杂味异味。


茶事春秋

晋代一个文人,叫陆纳,有客来访,以茶相待,各人一盏,然后作别,从不备酒宴招待,被当时盛传。一日,谢安拜访,那可是宰相啊。适逢陆纳不在,他的侄子陆俶接待,怕简慢了宰相大人,忙备了丰盛的酒菜招待。事后,陆纳知道了这事,把侄子狠狠打了四十杖,骂道:“小子坏我家风。”

陆纳所说的家风,就是以茶养廉。

茶,被文人们看作是养廉励志的标志,文人赠茶,既是互相激励,也能增进感情。有的文人,甚至写信,专门向老朋友要茶。

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是苏轼终身敬仰的对象。老来退休,居住在杭州,一日,苏轼去看望他,送了一包礼物,老夫子很不高兴,也很矛盾,说收吧,误了我一生清白;不收,你打老远送来,显得我不尽人情。苏轼哈哈一笑,打开,让欧阳修看。欧阳修看罢,掀髯大笑,道:“知我心者,子瞻也。”

原来,纸包中,是茶叶。

同样的,在苏轼的文札里,也有很多有关送茶和要茶的短笺。有一次,他去信,是问司马光要茶,那是自己的上司。而且,司马光给了,据文中说:“色如琥珀,香气氤氲,半日不散。”究不知是何茶叶,让人读之馋涎直流。

至于说有人给皇帝送茶,那就有溜须拍马的嫌疑了,是很为文人们所鄙视的。宋代的丁谓和蔡襄都是著名的文人,丁谓的诗,曾受到欧阳修的称颂;蔡襄,更是当时的大书法家。他们都曾经给皇帝进贡过茶叶。多年后,苏轼被贬到惠州,在《荔枝叹》中仍批评:“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语言很是直露,毫不含糊。

茶和文人,相得益彰:茶让文人清闲淡雅,如篱边的菊花,如山野的兰草;文人给茶注入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这种气息,闻不到,可我们感觉得到,它散布在茶叶中,散布在茶汤中,也散布在我们的文化中。

喝茶的方法不外乎三种:一人独饮,二人对品,数人边谈边喝。

独饮者可得其神。一壶一杯,凭栏独坐,没有无边的喧哗,没有滚滚的市声,没有盈耳的嘈杂和吵闹。青山隐隐秋水迢迢,风清云白无忧无虑,面对红叶、流水、山村,心里只感到纤尘不染,干净极了。

对品可得其趣。“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来访,以茶迎客,边品边说,那茶里充溢的是茶香还是友情?说不清。品吧,品朋友的交情,品茶水的温馨,品君子的德行;茶点嘛,就是诗词歌赋、历史典故得了。舒雅茶香,相得益彰。

至于三人以上群饮,则可得其益。几个行家一个茶几,各卖弄其自己的茶经茶道:一壶在手,逡巡一周,抱成一团的几个茶杯,杯杯皆满,涓滴不溢,谓之“关公巡城”;三指罩杯,轻轻撮起,称之“三龙护鼎”;拿起茶碗上的碗盖慢慢地刮去水面上的茶梗,叫做“春风拂面”……这是行话,饮茶的学问大着呢。一番茶罢,友人散去,炉冷茶馨,明月高挂,竹影筛墙,虚白满室。坐下来,铺上纸,把朋友间的感受、言论行诸文字,聊引一笑,不亦快哉?

喝茶,是可以和静夜听雨,梅下看雪、山顶观霞相媲美的一件韵事,是最上的诗、入得画的一件雅事。可惜,我们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已经日渐少了。

品茶不能在闹市,闹市无野趣,难得心灵安静,精神空寂;不能在生意场上,生意场上无闲逸味,得失太多,人情虚假,喝不出真味。

品茶最好的环境当在山中民风淳朴,环境秀美的地方。若到山中畅游,汲绿云,煮白石,泡一壶茶,寻一山石坐,看“云无心以出岫”,看满山美景,一边有一口没一口地呷着茶水,三杯两杯,“觉凉生,两腋生风”,始如东坡居士言之不虚了。

当然,喝茶呆在茶馆里也很不错。知堂老人名其室为苦茶庵,以老僧自居,一壶一杯,在苦茶庵里打发日子,兴致来时,写上几笔谈天说地的文字,好不轻闲。然而,在他的文章里,很少读到有关茶馆的文字,大概是他有苦茶庵可以消磨时间吧。其实,茶馆是很值得一写的。

茶馆,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简单的是茶摊,一个碳炉一把水壶,外带着几个粗瓷大碗,在路边一蹲,就成了。过路客商,来往行人,口渴了,掏出几个铜子,淡黄苦涩的一碗,咕嘟咕嘟咽下,解渴,也便宜。

至于慢饮,优哉游哉,就得进茶馆了。

茶馆一般门前挂一招牌,书一“茶”字,迎风飘摇。门上照例挂副木刻对联,或云“忙什么?领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或云“松风煮茗,竹雨谈诗”。茶馆有的临水,有的面山,有的门前长几棵粗槐大柳。总之,环境幽雅。馆内木桌竹椅,摆设齐全。另外,旧时茶馆里还有一样设备不可不说,就是老虎灶。老虎灶是茶馆常用的,灶前上方大多挂着一个铁瓮子。一般情况下,锅中水开,瓮中水也就热了。这样,当锅中水用来泡茶后,瓮中水舀入锅中,省柴。这种锅平时绝对不许用来做饭炒菜,以免开水沾了油腻,泡茶时坏了茶味。

茶馆如市井。在这儿,卖针头线脑的,修剪脚指甲的,理发的,卖唱的,买瓜子香烟的,一一上场,嘤嘤嗡嗡一片。

“先生,要瓜子吗?”

“香烟,嗷,香烟——”

饮酒食荤,饮茶食素。要一碟煮干丝:卖茶点的师傅放下臂上的小竹篮,拿出一小块豆腐干,飞 快地切成细丝,开水一浇,烫熟,蓖掉水,浇上麻辣酱油,清清淡淡一碟茶点放在面前,再沏一壶茶。那滋味那闲适,美着呢。

古人有酒隐,即沉入醉乡,累月不醒,阮籍就是如此。其实,茶隐比酒隐更美,更显得高雅、闲适,无损于身体。

生活在小镇,一天工作下来,劳累了,疲乏了,换一身干净便衫,轻轻爽爽走进茶馆。在这儿,无论达官贵人,无论农人学子,每人手里都是一把瓷壶一只茶杯,边喝边谈,不分高下,不分贤愚,你说的我同意,我说的你点头,间或也会为了古书中的事情争得面红耳赤,可不一会儿,又和好如初,亲密交谈了。也有喜欢清静的,一个人占住一个角落,边喝茶,边看着窗外的流水长天,悠悠白云,一壶茶喝罢,心中的郁闷早已随云去了。

茶馆,实在是人们聚会和交流感情的好场所。

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茶馆,也成了古诗或古典小说中的点缀了,而今,茶馆似乎从我们的生活消失了。达官贵人坐在小车里抱着保温杯,名人文士躲在书房里拿把紫砂壶,普通百姓拿只玻璃杯,“躲进小楼成一统”,再也很难聚到一块了。

茶馆,也终于成了一处可望而不可及的风景了。

陆文夫,是一个潇洒的文人,不太重视名利,每天一壶茶,优哉游哉。他在文中谈到,苏州的饮茶,一般大多在茶馆里。大家早晨起来,去了茶馆,要上一碟茶点,坐在那儿,闷上一壶茶,慢慢地喝着。一壶喝完,再续一壶。再喝完,才去工作。

这,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现在的一些新兴城市,没有这样消遣的人。一早起来,大家都夹着公文包,手里拿着夹馍,或者其它早点,一边急冲冲地走着,一边吃着,那种忙碌的样子,让人看了,充满同情。生活,不只是忙碌,还应当坐下来,好好享受生活的滋味和美好。在一些古城里,则相反,因为,中国古人的文化里,讲求一个精字,只有细致细心,才能感到风清云白,才能体会生活美好。

苏州,就是这样一个古文化充溢的城市,因此,人们也特别重视生活,重视享受生活。

有记者记载,曾去采访陆文夫,遍寻不着,最后,沿着一条巷子进去,一扇黑色逼仄的木门,再进去,是个茶馆。里面,茶客盈室,人声喧哗,大家一边说着,一边喝着茶。有一个老头,一把蒲扇一壶茶,在那儿眯着眼独品,嗞儿嗞儿的,如饮甘露。

这人,就是陆文夫。

懂得茶中三味的,算得茶仙。陆文夫算得其中一个吧。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余显斌)

解读倍受欢迎的大益老茶头

廿四节气中的大雪将至,意味着寒冬已经到来。无论是银装素裹的北方还是乍寒还暖的南方,都被肃杀的寒气包围。这个季节,人们最惬意的就是所谓围炉煮茶——一杯红浓的茶汤,像一股暖流,驱赶着严冬,迎接着春日,徜徉在其中……

冬日饮茶,除了平常的红茶外,以大益茶为代表的普洱茶成为时尚。而普洱茶又有生熟茶之分,熟茶以其温、平、顺、滑、甜、柔的特点,又是茶友的喝茶首选。

喝熟茶,怎能不先喝老茶头呢?

关于老茶头,还要从它的来历说起——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就谈到:“疙瘩茶,味最酽。”

“茶头”,为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细嫩的茶芽集结而成,颗粒紧结,糖香明显,滋味浓酽。

“老”,指的是存放的年限长,经过时间历练之后,陈香慢慢凸显。

在勐海茶厂发明了熟茶发酵技艺的日子里,发酵师发现,在发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紧结在一起的团块茶,又称“茶疙瘩”。

这些“茶疙瘩”一般为嫩度高、体型小、条索紧结的茶叶潮水后,因为其内质柔软、茶体之间透气较小,在发酵过程中又经过反复不断的翻动,大量水解出果胶,果胶较为甘甜粘稠,最后便自然粘结成团块。

这些“茶疙瘩”看似其貌不扬,但因为发酵较为充分,加之果胶含量较为丰富,冲泡以后,焦糖香浓郁,茶汤醇厚黏滑,汤色赤红澄亮,香甜可口,令人惊艳。

老茶头作为熟茶渥堆发酵时的“意外之物”,因结茶头的部分一般是更细嫩的茶料,浓醇耐泡,广受大众喜爱。

老茶头为大益2006年首创,精选存放多年的熟茶茶头混拼蒸压而成,“紧结浓缩历史,蒸压再铸辉煌”,茶砖砖面紧结,厚薄一致,颗粒明显饱满。

2006年以来,大益集团勐海茶厂相继生产了多批次老茶头产品,均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

那么,老茶头倍受追捧的吸引力在哪里呢?

甜:慢慢释放,甜蜜一整天

老茶头拥有丰富的果胶质,茶汤口感浓稠顺滑,甜度高;茶汤入口陈香就慢慢的散开,到喉部茶汤似乎更加顺滑。滋味醇润香甜,慢慢释放出,温温柔柔的甜一贯始终,一泡老茶头甜蜜一整天。

滑:口感浓稠顺滑

因含有丰富的果胶质,老茶头的口感更加浓稠顺滑,甜味也更足,茶汤红艳明亮。老茶头经自然沉淀,品之枣香和糖香交织在唇齿间,舌尖上仿佛有光阴滑过的甘甜味道。

耐泡遥遥领先

作为普洱茶凝结的精华,老茶头的耐泡度一直都是毋庸置疑的。常常泡到最后,部分老茶头还未彻底松散开,依旧紧结成团,按照茶水比1:22为例,可冲泡至二十泡有余,茶汤韵味十足。

老茶头(2101)冲泡指南

器具:盖碗或紫砂壶

容量:160ml

建议投茶量:8g(茶水比为1:22)

冲泡方式:醒茶一次,沸水冲泡,第一泡-第二泡建议出汤时间20s-30s,第三泡-第五泡建议出汤时间10s,第六泡以后根据个人口感控制出汤时间。

老茶头(2101)煮饮指南

器具:玻璃壶或陶壶

容量:800ml-1200ml

建议投茶量:3g-5g(茶水比为1:250)

煮饮方式:首先投茶醒茶后加入热水,小火煮沸,保持沸腾,待茶汤颜色加深后即可出汤,出汤后可加水续煮,煮饮时注意茶水沸腾溢出,降低茶水量或即时出汤即可。(根据个人口感酌情增减)

老茶头(2101)焖泡指南

器具:不锈钢保温壶

容量:500ml-1000ml

建议投茶量:2g-4g

首先投茶醒茶后加入沸水,焖泡老茶头,建议焖泡时间10min以上。(根据个人口感酌情增减)

温和养人,人人益饮

浅香云白堆中留,定睛一看——老茶头

熟茶精华老茶头,其茶性仍然沿袭熟茶的温润风格,适合各种爱茶人群品饮,让老茶头开启你的慢生活。

(老茶头or老头茶?笔者某日曾亲自接待一位北方刚开始喝普洱的长者,因为见店内宣传老茶头,进店就大声要买老头茶,以为大益出了专门供老头喝的茶。一经推敲,老茶头味甘性温,顺滑可口,当作老头茶也很适合。于是乎,长者成了大益老茶头的忠实茶友。)

(end)

(本文部分文案和图片由大益集团提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大益臻

校对:liurengrui

 审核:大益臻

找到约8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