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老头茶泡不散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武夷岩茶是新茶好喝,还是老茶好喝?


《1》

茶圈子里有个现象:凡喝茶者,对老茶有着谜之喜爱。

喝普洱茶的,自是不必多说,绝对是狂热级别的粉丝,容不得他人对老茶有半点玷污。

普洱茶的与老茶的渊源颇深,好像自听说过普洱茶这三个字起,就和“老茶”概念形影不离,宛若亲密的恋人,难舍难分。

一朋友,朋友圈晒了张图,配字:百年普洱茶,宫廷普洱……还配上许多喝茶的感慨。

麻花的视线,只停留在“百年”二字上,不免好奇,这跨越一整个世纪的普洱茶,还能喝吗?喝完不会有肠胃不适?

当然这些话还是埋在肚子里,没敢留言,否则这友谊的小船必然是说翻就翻。

普洱老茶,喝过。这滋味,只能说如人饮水,你看那水果之王榴莲,对其态度简直就是两个极端。爱的人,趋之若鹜。恨的人,避之不及。

随着老茶在圈子内的一炮而红,越来越多拥有老茶潜质的茶类被开发。



喏,近来的茶界辛锐白茶,堪担代言人。

这几年,眼瞅着白茶崛起,声名大噪,朝着家喻户晓的方向一路疾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更是耳熟能详。

老白茶好喝否与,在岩茶课堂里不做过多描述,大伙儿可点击左上角返回,找到小陈茶事,便可获知答案。

前有普洱茶,后有白茶的成功史,撩拨起某些人的心,磨刀霍霍向岩茶。

你看,我的武夷岩茶,同样具备成为老茶的资格,瞧,我还有古人背书呢,“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在老茶潮流的裹挟下,武夷岩茶的新老之争,还是不可避免地来了。

“武夷岩茶是新茶好喝,还是老茶好喝”成功晋级为日常五大问题,在排行榜上占得一席之地。

要得到答案,首先得知道啥叫武夷岩茶的老茶。概念都分不清,遑论一争高下。



《2》

什么是武夷岩茶的老茶?

关于武夷岩茶的老茶,目前并没有白纸黑字明文规定,给出准确的定义。

这样一来,“老茶”二字有了无限可能性。

在武夷山当地,茶农们通常将存放不低于五年的茶,称为老茶,一般口语叫做陈茶。也就是说,在某个圈子内,老茶与陈茶,是一个意思。

与老茶相对应的,自然是新茶的概念。

何为新茶,麻花且将制作好不满一周岁的岩茶,统称为新茶。也就是说,2018年的采制的岩茶,不论是什么品种,什么高火功,什么山场,只要不超过一周岁,都属于新茶范畴。

由此可见,决定岩茶称谓的,还是年份因素。

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是年份的命名法则。



《3》

武夷岩茶的老茶,怎么来的?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

岩茶老茶的出现,却多了些人为的意味。

现如今,在茶圈中会有老茶的出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且都人为因素。

其一,是供求关系失衡,供大于求时,岩茶会出现富余情况。

市场对岩茶的需求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这个数值范围内,岩茶在短时间内将销售一空,不再有库存压力。若是产出大于消耗,那将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结果不言而喻,岩茶被大量遗留下来,收在仓库里。

种茶不易,做茶更难,这些亲手做出来的岩茶,当然不会阔绰的倒进江河中,也不会轻易当做肥料,茶农只能硬着头皮收起来,以求来年的某一天,还能重新打开销售渠道。

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茶农还会密切关注茶叶品质,及时复焙,避免返青,省得影响口感。

经过多次焙火,岩茶的火功逐步加高,趋于稳定状态,最后成了高火茶。

若是没有采用正确的销售渠道,这些岩茶仍旧被遗留在仓库里。

丑媳妇熬成婆,新岩茶逐年成了老岩茶。



其二,武夷山当地茶农,有意为之。

在武夷山当地,茶农有存老茶的习惯。

这些老茶,或是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有目的性的收藏,又或者是在往年销售剩余的茶中寻找。

在茶农家里,都能找出老茶的踪影,关键就在于数量的多少。

这些味道浓酽的老茶,才是老茶餮最好的味蕾慰藉,每天早饭后喝一杯老茶,开启美好的一天。就像川渝地区嗜辣,无辣不欢。

深深佩服茶农的味蕾。

武夷山的茶农们,从娘胎里就与茶叶打交道,在几十年的岁月里,日日与岩茶打交道,味蕾早已被岩茶锤炼地厚实,倘若茶汤浓度不够,滋味不爽,劳而无功。

加上武夷山湿气重,日常饮食更是有吃辣的习惯,久而久之味蕾失去敏感度,需要重口味的滋味才能唤醒沉睡的味蕾。

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才有了老茶的存在。




《4》

武夷岩茶的老茶,就是火功很高的茶吗?

曾有茶友问:“武夷岩茶的老茶,是不是就是火功很高的茶?”

当然不是。

高火功与老茶这是两个概念,需要捋清楚。

老茶,顾名思义是年份老的茶,主要划分标准是年份而非火功。

不过老茶的火功,一般都以高火为主,这是年复一年复焙的结果。

但高火茶,未必就一定是老茶。

在当年的新岩茶中,也有一次性将火焙到高火级别的茶。只不过这些高火茶,未必对茶客的胃口。多数高火茶,带有浓浓的烟火气,这些气味经久不散。等到烟味散去能入口,也是几个月后的事。

此时再喝高火茶,倒成了没有灵气的木头美人,白白占有武夷岩茶的名号,却没有武夷岩茶的精气神。

是以,别误以为高火茶就是老茶。而至之间,还横着岁月这条鸿沟。



《5》

武夷岩茶老茶在市面上如何流通?

令人大快朵颐的美食珍馐,多数藏在深巷中,行家才懂。

武夷岩茶的老茶,有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意味,真正会寻觅老茶的,多是一些老茶客。

而今,老茶在市面上的流通,不过两种状态,一是大张旗鼓的宣告这就是正宗的老岩茶,二是张冠李戴,将老茶当做新茶售卖。

嗬,岩茶的两种策略,走出完全不同的道路。

前者,灵活借鉴普洱茶、白茶的概念,广泛推广,另辟蹊径,大胆开拓市场。茶友们不都喜欢喝老茶,推崇老茶么,那我就遂了你的心意,开始安利老岩茶的种种好处。

1、陈茶较新茶而言,更有利于消化(消化效率提高)。

2、陈茶较新茶而言,降血糖的效果及速度更加明显快速。

3、陈茶较新茶而言,分解油脂的速度和效果更加快速明显。

……

由此,老岩茶的定位就找到了:养生的一把好手。

更为关键的:陈年岩茶贵似金,我家的岩茶好喝还不贵。

瞧,强势推广下,必然有所回应。

后者,则有些夜郎自大,明摆着吃准了茶友们闹不明白老茶与新茶的区别。

可惜,棋差一招。

新茶与老茶的风味差别不止一星半点,难易程度就像区分婴儿和老人一样简单。新茶鲜爽度更好,香气清纯馥郁多变,滋味甘鲜富有层次感,齿颊留香。陈香浓郁,滋味醇厚顺滑,回甘生津。

高手在民间,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儿。

还是老老实实将新茶和老茶区分开。



《6》

武夷岩茶是老茶好,还是新茶好?

日常饮茶,对于我们大多数茶友而言,还是选择新茶。

新茶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喝茶需求,更能体会到武夷岩茶的韵味,香、清、甘、活等特色一个不落地感受。

吃火透、焙火足的岩茶,能从最大程度上保留下内在物质的特色。芳香物质与滋味成分被充分调动起来,花香、果香、木质香充盈着整个杯盖,香气芬芳馥郁,不禁让人十指大动,忍不住要仔细体会岩茶的美妙滋味。入口后,茶汤香甜,清透,甘醇,柔和,果然没叫人失望。

新茶,就像是青壮年,充满活力,是行走的香气荷尔蒙,所到之处,全场叫好。

老茶,像是老头,虽然拥有丰富阅历,遇到困难时可得到指点,令人豁然开朗。

这类大智若愚的老者,偶尔聊聊天还可以,但要日日相处,终究还是缺乏新鲜感。

武夷岩茶从新茶转变为老茶的过程中,茶叶自身的内含物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掩盖了自身的品种特性,滋味与香气变得较为单一。

岁月终究还是消磨了岩茶的热情,归于平淡。

这样的老茶,就像是周而复始只做一件事,最终还是觉得枯燥,稍显刻板。



《7》

武夷岩茶老茶,未来路在何方?

老茶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更多是市场因素使然。

茶叶的价格如同房价,一样让人有操不完的心。

茶青价格看涨,似乎成了一种惯例,每年来一次,好像约定好的二十四节气,总是要到的。

茶青价格上涨30%,水涨船高,可预见成品茶价格的翻倍。这种价格上的上升趋势,在正岩茶尤其是正岩核心山场中尤为明显,像那马某某肉桂,就是一典型代表。

眼瞅着马某某肉桂从闭着眼睛随便买的价格,到抠抠索索想好买,再到偶尔买一泡犒劳自己……价格限制了我的购买力。

登上价格神坛的岩茶,变得不再亲民,茶客们只能左右徘徊,观望许久,而后放弃。

张三放弃,李四割舍,王五挥泪告别……到最后,当年的茶越来越难脱手,未来将会有很多的马某某肉桂老茶出现。

这种局面难道是茶农所喜闻乐见的吗?

反正麻花是不忍直视。



《8》

茶被发现之际,其属性早已确定好。茶是用来喝的,放松、解渴、提升愉悦感,在医药匮乏的年代,还充当部分药用价值。

武夷岩茶,它不是紫砂壶,千万别只收藏不用。

茶若是失去了饮用性,侧重宣传它的收藏性,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喝,是本。

刻意收藏,是末。

本末倒置,茶行业还如何健康良性发展?

正如2018年新茶季,李麻花曾在文章中说过:“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个岩茶爱好者都喝得起牛栏坑肉桂”。也有人留言嘲笑,说这是痴人说梦,牛肉价格这么高,我可舍不得喝。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麻花相信,在武夷山市茶叶局的监管下,健康的引导下,少一些刻意的山场炒作,多多研究提高茶品质的工艺,去粗取精,武夷岩茶将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这将是每位岩茶爱好者所喜闻乐见的。

易鹏飞: 湘茶记忆

近日,与湖南茶业集团董事长周重旺、总经理黎明星等几位友人一起聊到湘茶,不由怀想起在省发改委(2003年前称省计委)工作时,与他们共同推进湘茶产业发展的时光,大家都有诸多的感触,许多的感慨。周董事长、黎总经理希望我为湘茶写点什么,于是乎,脑海中像过电影似的,从结缘湘茶,到推进湘茶产业发展,其点点滴滴逐一闪现,有些经历好似就在眼前,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与湘茶结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任省计委农业处处长之时,因工作关系,逐渐熟悉和了解了湘茶,深感湘茶产业有优势,更有潜力。优势在于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生态、地理,在于长期以来从事茶叶种植、采摘、初加工的一大批茶农,还在于有一批专心致力于湘茶产业发展的专家、企业家及茶叶加工营销企业。潜力在于湘茶基地建设、市场拓展、产业提升仍有非常大的空间。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二是产业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加工散、小,不少还是作坊式加工,且各自为战,难以形成集群优势。即便是有了一定规模的省茶叶公司,当初也只是一家单纯的购销企业,缺基地,缺加工,还谈不上是一家完整的产业化企业。三是品牌意识很弱,有品无牌,有品牌没规模。比如君山银针、古丈毛尖、南岭毛尖、碣滩茶、安化松针、渠江薄片、狗脑贡等品牌,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没有形成市场规模优势。

针对湘茶优势、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如何推进其发展,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借省茶业协会在星沙举办湘茶产业发展论坛之机,受曹文成会长的邀请,在论坛上就“加强联合与合作 推进湘茶产业发展”这一主题,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想法和建议,引起了与会代表的一些共鸣和反思,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不少湘茶企业家会后还同我进行了交流,形成了一些共识。2001年,陪同时任省委书记、省长到湘西古丈调研,书记、省长对古丈茶叶产业发展作了明确指示,并要求省计委牵头研究落实。随后不久,我便邀请省农业厅、财政厅、科技厅、供销社、经委、农科院及省茶叶公司负责人,深入古丈进行专题调研座谈,围绕落实书记、省长指示,促进古丈茶叶产业发展,充分地交流、研究,提出了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及相应的支持保障,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遗憾的是,当时只注重了基地建设及生产加工,忽视了市场拓展,致使其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2003年,省委决定实施湘西地区开发,要求省发改委牵头研究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在时任常务副省长的高度重视、直接领导和亲自推动下,经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湘西地区开发规划,确定了开发目标、思路、重点、举措,并配套明确了相应的支持政策,经省委、省政府审定下发实施。我作为规划编制的牵头负责人,从实际出发,把湘西地区茶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纳入规划中,加大了支持扶持力度。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深感湘西地区茶叶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加工营销人才缺乏、市场拓展能力很弱,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比如“古丈毛尖”,经过多年的扶持,基地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加工厂已建成投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营运及市场拓展能力,致使加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古丈毛尖”“锁在深闺人难识”,依茶脱贫受到严重影响,古丈县委、县政府领导为此焦虑,我也为此忧心。在此期间,“南岭毛尖”负责人老黄来我办公室汇报,当时其发展势头正好,便问他能否帮帮“古丈毛尖”,老黄对此十分重视,亲临古丈考察调研,专门给我递交了一份调研报告,认为古丈毛尖极具发展潜力,需要有很强市场拓展能力的企业进入,才能促其发展,“南岭毛尖”暂不具备这种能力。于是我想到了省茶叶公司,便将周重旺同志请到省发改委协商,希望省茶叶公司能进入古丈,把“古丈毛尖”带起来,并说:只要公司进入,省发改委将全力支持。周重旺同志欣然应承,经过调研,在充分协商沟通的基础上,省茶叶公司收购了古丈茶厂,并派专业团队进驻,加强企业管理营运,强化市场营销拓展,开创了古丈茶叶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了“古丈毛尖”由“锁在深闺人难识”向“古丈茶贵”的突破性、根本性转变。省茶叶公司也因此迈出了由单纯的购销公司,向茶业产业化企业转变的第一步。

随着湘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基地退化,品种老化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品种改良和基地改造刻不容缓。为此,我会同省茶叶公司黎明星等同志,走进了桃源县茶庵铺“桃源大叶”基地。看到那一株株矗立于茶园,充满生机的“桃源大叶”,那一片片在阳光下,透出光亮的“桃源大叶”,我眼睛一亮,不由自主的感叹:“桃源大叶”恰似生命力旺盛的小伙,而一些老茶园的茶树则象年老体衰的老头”。在座谈交流中,乡村干部和茶农跟我说,每亩“桃源大叶”茶叶年收入超过六千元,而一亩“桃源大叶”种苗,年收入过万元,且“桃源大叶”既可制作成绿茶,也可以制作成红茶和黑茶,其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较广,湘西、湘北、湘中、湘东都适合推广。我听后十分高兴,也很振奋,当即与桃源县政府领导协商,拟选“桃源大叶”来改造老茶园,并建议桃源县政府破除将“桃源大叶”作为地理产品保护的思维,把“桃源大叶”种苗作为产业来抓,力促茶农致富。由此达成了共识,开启了推广“桃源大叶”,改造老茶园的进程。在推广的过程中,总是忘不了古丈。同周重旺、黎明星协商,能否用“”桃源大叶”来改造古丈老茶园,两位“老茶人”都认为很有必要,也很适宜。当即邀请古丈县政府、湘西州发改委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同志,和我们一起到长沙县开慧镇(当时叫开慧乡)“桃源大叶”基地考察,看到一大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规模化、标准化“桃源大叶”茶园,参与考察的同志都很兴奋,当场达成了一致。在随后的实施中,省茶叶公司积极参与,省直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三月中旬,我还在郴州市委书记任上时,带队去芙蓉镇考察学习湘西旅游发展,经停古丈青竹山,看到一片充满绿色生机的茶园,一问获知,就是当年开慧乡之行的成果,深为释怀、欣慰。

受云南普洱发展的启示,对湖南黑茶尤其是安化黑茶发展给予了关注。2007年,刘仲华教授主持召开安化黑茶发展专题评审会,我应邀参加,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加快安化黑茶发展的意见,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轮到我发言时说:技术方面我不懂,作为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一员,仅从消费的角度,谈谈我对安化黑茶发展的认识和建议。黑茶作为饮用消费品,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适应消费需求,认识和把握好现代消费三要素。一是安全,作为饮品,安全是第一位的。这里面包括有益于人的健康。二是感觉,包括视觉和味觉。视觉涉及外包装及品形、品相,要新颖、别致、精巧,让人一见钟情,看了后就想购买。味觉主要是口感,喝了后口感很好,喝了还想喝。三是便利,即方便消费者消费,包括方便购买携带,方便随时泡饮,而传统黑茶呈砖状、捆状,不方便购买携带,尤其是泡饮时必须用刀将其切小切细,极不方便。试想想,为泡饮黑茶,消费者都要随身携带刀具,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消费,从而抑制了黑茶的市场空间,其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建议开发小片状的黑茶,并注重携带的便利性设计,以适应并扩大消费需求。“消费三要素”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企业家的高度认同,在后来生产发展中,逐步开发出了方便消费的轻便化、小型化的各种快消黑茶。

专题评审会后不久,中土畜湖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董事长熊嘉,就公司下属八家茶厂关闭注销找我咨询意见,听完情况介绍后我认为不宜一刀切,一关了之。建议从发展的视角,用发展的思维来把握、解决遗留问题,因厂制宜,分类处置。最后商定,将八家茶厂中尚有较好发展基础,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安化茶厂保留下来,争取中粮集团(当时中土畜整合到了“中粮”旗下)投资改造、做强做大安化茶厂,以此带动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并据此向省政府汇报,争取重视和支持,为其他七家茶厂移交地方处置创造条件。按照这一思路,经多方沟通、衔接、汇报,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同意出面就上述问题与中粮沟通。随后不久,我和熊嘉陪同时任常务副省长,时任益阳市委书记到北京,同时任中粮集团(以下简称“中粮”)董事长及旗下中茶公司(以下简称“中茶”)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协商,就投资安化茶厂,安化黑茶,支持其他七家茶厂处置达成了一致,收到了极其重要,也极好的效果。针对中土畜湖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已基本停营,其主要业务已移交改制成立的湖南三利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三利),而“中茶”有意控股“湖南三利”这一实际,建议熊嘉推动“湖南三利”向“中茶”靠拢,同“中茶”合作,由“中茶”控股。并特别提示:“背靠大树好乘凉”,引入“中茶”,进而引进“中粮”,引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中茶”,“中粮”的营销理念,经营网络,只有如此,公司发展才可持续,才能在湘茶产业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熊嘉采纳了我的意见,于是,依托“湖南三利”重组的“中茶”湖南公司正式成立,熊嘉出任总经理。以此为推动,很快促成了“中粮”首期投资1.65亿元,改造安化茶厂,建设安化黑茶基地,且持续不断地追加投资,截止目前,“中粮”投资安化黑茶产业已达4.5亿元,有力促进了湘茶产业,特别是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在争取“中粮”支持的基础上,我牵头邀请省农业厅、财政厅、供销社、省茶叶公司、“中茶”湖南公司负责同志到安化开展专题调研,就如何做强做大安化黑茶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向省政府呈报了专题调研报告,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为此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决定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助推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看到今天安化黑茶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深感当年的努力是值得的。

为了进一步把湖南省茶叶公司打造成集产、加、销于一体的湘茶产业化企业,发挥其对湘茶产业发展更大的带动作用,在引导公司进驻古丈的基础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一方面,利用参加全国计委系统农经、财经工作会议之余,邀请并会同公司副总经理黎明星等同志,先后考察了四川竹叶青、杭州西湖龙井等业内知名品牌企业,学习他们推进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另一方面,协调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同省农业厅、移民局沟通,共同支持公司按产业化的思路、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公司独资建设的马坡岭茶叶产业园建成投产;相继绝对控股了益阳茶厂、安化白沙溪茶厂、潇湘茶业,并曾一度控股“君山银针”;创办的湖南茶博馆顺利开馆,成了省会茶、文、旅融合的一大亮点。公司现有67家全资或控股参股企业,98个茶园基地,20000多个网点,与世界上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年销售收入达七十亿元,真正发展成为了现代茶业集团和湘茶产业的龙头,正在向着湘茶第一家上市公司的目标迈进。

湘茶,我记忆中的湘茶,是那么让人感怀,令人怀恋。那一片片充满生机的茶园、茶叶,一家家充满活力的茶企,为助力茶农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生态改善,展现了湘茶产业的担当和作为。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承担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致力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必须着眼长远,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的重要指示,将融合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湘茶未来的发展中,不断丰富湘茶产业内涵,提升湘茶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推动湘茶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进。一要按照茶旅融合的思路改造提升茶园。传统茶园是按照增产的传统思维和目标来建设的,密集度高,没有考虑生态体验,文旅休闲,综合运营的需要。近年来,从助力茶农脱贫致富出发,全国新扩茶园不少,要高度关注新茶园丰产期市场供需平衡问题,防止因茶园面积扩大,产量增加而出现供大于求,造成茶贱伤农,茶业受损。为此,要强化湘茶综合营运,茶、旅、文、康融合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集茶叶生产、茶品展示、茶艺表演、茶园观光、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消费于一体的茶旅产业园,不断提升湘茶的综合效益。二要进一步推进湘茶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依托省茶业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积极引导采取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整合品牌、整合资源、整合企业,着力打造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湘茶龙头茶企和企业品牌,不断提升湘茶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三要依托以刘仲华院士领衔的湖南茶叶科技创新团队,发挥强劲的科教优势,全力支持开展湘茶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致力推进湘茶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尤其要注重发掘与传播湘茶对人的健康功能,依托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创新湘茶经营业态,从传统茶业向大健康产业拓展,不断提升湘茶附加值。湘茶记忆是深切而生动的!湘茶的未来必将五彩夺目,繁荣兴旺。后记:“湘茶记忆”,是在省发改委工作时,与“湘茶人”共同推进湘茶产业发展的一段切身经历。2008年7月,根据省委决定,我离开省发改委,先后到怀化,娄底,郴州工作,但始终忘不了湘茶。曾围绕沅陵“碣滩茶”,新化“渠江薄片”发展,引进湖南茶业集团投资,做了一些协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到郴州工作后不久,省茶业协会曹文成会长,即率全省知名茶叶专家来郴州调研,我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围绕打造“郴州福茶”这一公共品牌,拓展“郴州福茶”市场空间,推动郴州同省茶业协会开展有效合作,“郴州福茶”的品牌影响力因此有了一定的提升。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湘茶记忆”定稿,得到了刘仲华院士的细心审改,得到了周重旺董事长、黎明星总经理,熊嘉总经理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来源:湖南茶业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福元昌古树 在春天做最浪漫的事

2月25日,春城昆明倒春寒来袭,气温降到了10℃以下,在翠湖畔的云南省图书馆,一次因茶而起的相聚正在悄然进行,一群人在茶香中与春日重逢。福元昌茶厂受云南省图书馆之邀,开启了“地方志里的云南茶”系列品读会首期活动。品茗读书,茶香书香。

前来参加茶会的都是爱喝茶的读书人,大家如约而至。茶会在阅览室举办,茶桌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茶书,现场布置了春天的鲜花、书法签到,春日雅集的氛围感拉满。

活动开始,云南省图书馆王岚女士为茶友介绍了《云南志》中关于云南茶的记载,《云南志》卷七“云南管内物产”提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本书是现存最早的记载云南茶叶产区、茶叶制造方法和饮茶习俗的文献,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在文献中了解了云南茶的历史之后,福元昌古树普洱茶品鉴正式开始。茶香书香,大家在品茶的同时感悟书中意趣,品读人生真谛,品味普洱茶韵。

福元昌茶厂的品牌主理人聂素娥女士向茶友们介绍了“福元昌茶厂”的品牌传承与理念,帮助各位茶友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产品。“我们坚持做好茶,守护老茶树,传承老茶庄,坚守老味道”聂素娥女士用铿锵有力的语言向现场的所有茶友传递出了一个拥有传承力量与百年底蕴的茶叶品牌的生命活力,让茶友们感受到了福元昌茶厂锦绣的未来。


第一款品鉴的是2022年的春茶“三月百花潭”,随着茶艺师优雅柔美的茶艺冲泡,丰富的花香升腾而起,一杯入口似乎闯入了一片百花盛开的花园,身体渐暖,舒适愉悦,一杯又一杯,好不过瘾。十五泡以后本款品茗渐至尾声,好茶不吝分享,茶友们争相诉说对这款茶的感受,脸上都是喜悦与满足。

第二款品鉴茶是2012年茶王地春茶“弯弓”,出汤的瞬间就吸引了茶友们的目光,琥珀色的茶汤透出时光的印记,一泡两泡……,怎么喝都不满足,在主持人询问茶友们感受时,“香”“甜”“醇厚”成了久久停留在口腔的记忆。这款10年陈期的普洱生茶,让茶友们感受到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魅力。在聂素娥女士关于普洱茶仓储的分享中,茶友们对原厂地仓有了新的了解。“妈妈的孩子在妈妈的怀抱里成长最有安全感”这是聂素娥女士关于版纳仓的精彩比喻。

第三款品鉴茶是福元昌茶厂重磅熟茶“福老头古树”,这是一款用古树春茶发酵的熟茶,芽叶细嫩,果胶含量奇高,而且以不同年份春茶发酵的熟茶老茶头调配,从一杯熟茶中能感受到春天与岁月的不同之美。为了让茶友们能从各个角度感受这款茶的包容度,茶艺师们三种冲泡方式齐出,“紫砂壶冲泡、大壶闷泡、铜壶煮茶”共同呈现它的口感之美,把每一片芽叶的滋味都全力激发。

细细的品饮中夹杂着茶友们的交谈声“很清爽,还有回甘”“能喝到稀有菌香”“把每一片茶叶的味道都煮到了茶汤中”“喝起来很干净,身体都暖和舒畅了”……。听着茶友们聊天时的真实分享,我们知道做好茶的初心将在每一次分享中,被认同,被支持。

茶的温度驱散了寒气,鲜美与甘甜是春天的导航,在温馨活跃的气氛中一场迎春活动就此完美落幕,但是对好茶的期待才刚刚开始。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