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老普洱老茶新闻

找到约258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小罐茶一年卖了20亿,但创始人却说“这很可悲”

本文授权转载自「咖门」

截至2018年11月,小罐茶今年的销售额突破了20亿,面对这样的销售金额,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却说,“这很可悲。”

“可悲”二字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罐茶创始人如何解读《今年20亿,小罐茶如何破局中国传统茶?》,来自咖门2019万有饮力年度大会演讲实录。

(*以下根据现场分享内容整理摘编)

一只小罐如何逆袭中国茶?

小罐茶刚创立的时候,遭到了行业最大的质疑。

茶叶是消费品,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古老到什么程度?我们用今天的视角审视它,认为中国茶叶没有经历工业化。包括今天所有的茶叶品牌,当规模十倍、二十倍继续增长的时候,都会遭遇工业化的问题。

过去茶是农产品、土特产,它的交易现场都是传统的。还有一种茶升级了,到了城里,被玩家喝的时候,喝出了文化。茶最应该是什么?我们说茶最应该是消费品,无论用于送,还是招待、自饮,都是一样的,茶就应该是消费品。

传统市场中茶叶交易场所(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在中国的语境当中有三个茶,一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第二个烟酒茶,第三个是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更偏向于农产品的茶,烟酒茶偏向于消费者的茶,差异很大。

过去三年当中,我们如何践行消费品思维,我们觉得茶应该是消费品,小罐茶是如何做的?第一把复杂的中国茶做简单,第二把传统的中国茶做时尚,第三把繁琐的品饮变简便。把产地品类思维导向品牌思维,如何把复杂的中国茶做简单,今天会上无数次被人提到,非标产品如何标准化?

用统一的标准简化认知

茶叶在中国,作为没有标准、价格很模糊的产品,如果快速标准化,去发现、识别原叶茶,包括最重要的三个要素:第一产地,第二茶叶标准,第三工艺的复杂程度。

茶叶产地、标准、复杂程度构成成本最重要的三要素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小罐茶在这三个要素之间试图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给消费者一个清晰的选择,我们说更多的选择是消费者不懂,他选的时候不知道选谁,所以第一项任务就是:我们用统一的标准简化认知。小罐是统一的,重量、品级、大师、价格是统一的,统一的小罐价格背后是所有工艺、原料标准化。所以我们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能力让中国茶化繁为简单。

改变中国茶的传统形象

第二个我们说如何把传统的中国茶做时尚,今天在座的新茶饮都非常时尚,但是传统的中国茶还是很Low。

小罐茶从包装、店面完全是全新的形象,我们希望改变中国茶传统的形象,它一定可以很现代、很时尚、很方便。明年我们会推出更年轻的系列,价格更低、面对更年轻的人群,它的价格会到十块以内,中产阶级喝起来不会有压力。

把繁琐的品饮变简单

中国原叶茶的三种消费人群分别是:小白,喝奶茶喝了好多,但是喝原叶茶很少;第二个像70后喝了20年茶,要喝有味道的水、喝茶;还有就是发烧友,头头是道,比我还懂。

茶小白更易接受奶茶(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三个消费场景是:买、喝、送,实际饮用的过程当中,招待(两人以上),自己在固定的状态下喝,移动状态就是今天所有人在会议室出去,上车还是移动状态,所以我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就一个设计风格,就搞定。

复杂是守恒的,对今天的新茶饮也是一样。对于用户来讲,用户的简单背后一定是公司的复杂,我们的工程师、设计师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场景,我们全部解决掉。我们要用用户思维,我们要知道用户是谁?大部分的用户场景在哪里?所以我们要把产地品类思维导向品牌思维。

小罐茶的逆袭本质是消费品思维的胜利

2018年小罐茶卖了20亿,成为了中国茶叶品牌零售额的第一名,这非常可悲。 3600亿空间的茶行业,20亿成为第一,我们谁都不高兴起来,所以我说中国茶叶未来的道路还很长。

过去三年半我们在思考如何去做,我们说升维思考农产品。农产品需要往上拉,文化产品需要降维思考,只有这样,你才能把茶叶推到消费者区间来,中国茶才有最主流的未来。

小罐茶的逆袭本质是消费品思维的胜利。中国茶叶的工业化时代没有走过,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我们做原叶茶的,我今年的采购量是第一年、前年的十倍,我的销售额是十倍,采购量是十倍,得到什么结果?十倍的销量、十倍的采购规模,我们有大部分的原料,一断货、二涨价。你说做一百家店的时候,四季春多少公斤,当需求量十倍增长的时候,你的价格上升还是下降呢?理论上要下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将茶叶归于消费品(图片来源:小罐茶官方网站)

所以中国茶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全产业链的建设。我们要做市场、研发、工厂、茶园,最上游是农业,中游是工业,下游是商业,我们一般从北京派人去北京做茶园,怎么做?真的是一头雾水,工厂农民的所有茶叶的制作工厂怎么解决?中国茶叶有研发吗?在我看来,中国茶叶几乎没有研发,至少我很欣慰今天我坐下来听了一天新茶饮,不同企业的人都在做研发,你们知道你们饮料需要研发。中国的这片绿色的叶子为什么不需要研发?研发到底怎么去做?包括市场,小罐茶是我们进入原叶茶市场的第一个品牌,我们定位是原叶茶市场的最高端,明年会启动第二个品牌,针对中产阶级,到后来的老百姓的口粮茶。

那我们多品牌的策略如何实施?年轻的白领可能是偏快消产品,对原叶茶来讲,我们面对的有大众、普通老百姓、中产阶级,到了喝茶的年龄,你就要去满足。

我们自己今年成立了两个研发中心,我们说对中国茶叶的再研发,因为我们觉得它还是原叶,我们如何把原叶做得更漂亮、更香、滋味更好、更健康,我们做研发是中国茶叶工业化研究中心。如何去做?都在建设过程当中,我们的安溪工厂、茉莉花工厂、勐海普洱工厂等都在建设当中,包括安溪茶庄园、黄山基地都在整合过程当中,纵向我们要打通整个产业链,必须我们全部主导重新做中国茶叶的研发,必须重新主导解决中国茶叶的工业化,必须重新主导对上游规模化种植的管理。

横向我们做多品牌布局,不同的品牌共享我们的供应链渠道。我们自己准备了15亿的资金,三年内把上游整个供应链的工作,所有的工厂、茶园做好,明年是第二年。我们茶叶的工业化研究中心做什么?我们是大幅度提升茶叶的工业化水平,让茶叶从农业、半工业化时代,走向工业化时代。我想可能很多做茶饮的老板去过上游的传统茶企,可以去看看,我们从采茶的机器人开始研发,一直到精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挑茶的机器人,封装、仓储物流智能中央工厂我们全部自己做,争取三年内第一阶段突破出来。

小罐茶本科研究生有73个人,全部是选茶的,我们要主动的设计,每一款茶都有重新的定义,所以我说小罐茶是一个集成箱,我们将来要集合传统设备厂商+智能化技术厂商、大师等一起做这件事情。

小罐茶邀请制茶大师加入(图片来源:新浪看点)

大研发、全产业链,我们说小罐茶是中国茶业工业化、品牌化的一个里程碑,我们必须开启这个进程,否则市场部等我们。所以我们布局了“1+8”工厂、示范基地,2大研发中心,未来会有2-5个品牌公司,所有的工作已经启动。

中国茶:一个行业三个行当

我们试图去判断中国茶的未来,我有一个重要的观点, 长期来看,我觉得我们最重要的茶叶参照路径一定是咖啡。但是我说小罐茶不是中国茶叶的唯一路径和答案,虽然跑得很快,但是农产品的茶还会长期的存在,不应该成为市场的主流,散茶最终会有一天结束。

第二个消费品思维是做强做大中国茶的唯一路径,科学的研发、工业化的生产、品牌化运营,几乎都逃脱不了这个。

第三,全品类品牌是行业巨头的唯一选择,对你们来讲,你的会觉得这个非常奇怪,做茶品牌的为什么只做绿色、红茶呢?你如何将你的渠道效益最大化,垂直品牌有没有机会?有,不要有野心就OK了。

最重要的是这一部分,对中国茶产业的,茶行业未来20年的三大赛道,这时候我们再一个行业里,未来20年的茶几乎这三个茶,首先是原叶茶,原叶茶在中国不会消失,中国有非常好的土壤,第二个方便茶,就是喝起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的茶,第三个是茶饮店。

同样都是茶,却是三种形态

原叶茶有两种茶,高端的叫礼品茶,低端是口粮茶。方便茶未来会很多,今天的立顿是方便茶,今天的瓶装茶饮料都是方便茶,不要像原叶一样的罗嗦,但是又不像新茶饮一样,这样的味道、这样的新鲜,在我看来就是类星巴克模式,茶一定会走出中国自己的道路,但是一定是以服务业态呈现的,不是纯粹的零售。

原叶茶在中国市场做了非常清晰的证明,原叶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方便茶在日本、欧美都有着充分的验证,日本最大的茶企可能不是做原叶茶,是做茶饮料的。所以我说人生三杯茶了,孩子接触茶的第一次,几乎是奶茶,所以奶茶的人群我觉得是趋势二十正负五岁,初中小学生都开始喝了。

目前的甜度对30岁后的男性来讲开始有挑战了,方便茶是基于办公的特殊场景,我觉得会在三十负正十岁。原叶茶按照中国目前消费市场的趋势,我们看到真正进入主流原叶茶消费人群基本上是35岁以后,所以我觉得人生这三杯茶,从奶茶开始,最小最早喝的一杯,到最后喝上原叶,因为饮食习惯、身体各方面的原因。

这三种茶贯穿着人们的三种时段

新茶饮能从小罐茶身上,学习什么?

新茶饮需要向小罐茶学习吗?不需要,你学我很麻烦,我们是两个行当,你们是新茶饮,跟餐饮行业更近。方便茶是快消品,在便利店那里卖。所有的茶永远跟着咖啡,全世界所有的地方,欧洲、美国、东南亚所有的地方,包括今天的国内都是一样,只要说是方便茶,一定是找超市找咖啡,茶就在那儿,但是小罐茶在超市找得到吗?找不到,为什么?定位还不太一样,它不是快消,是消费品,所以它会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时间,所以我说一个行业真的是三个行当,差异非常大。

5年之后,茶行业的竞争,也许会演变为两股业外力量的角逐,就像在中国,我去问了很多人,我说雀巢的咖啡和星巴克的咖啡如果都在超市一个地方,价格一样,你们买谁?所有人都买星巴克,今天再看一看,星巴克创业的第一天,我想只是做一个店,但是你看今天星巴克所有的产品线,跟做咖啡的雀巢完全重叠,有没有粉?有,有没有豆?有,有没有罐装的饮料?星巴克也有,这本来是两个行当。

我坚信新茶饮跟原叶茶会有交集,我相信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你们还在开店,再开30年开不动的时候,需要扩大生产线的时候就找我们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混一块的。所以我们说茶叶的品牌,年轻化是个大命题,无论你做任何一个人群,就像今天做地产、汽车都让品牌年轻化,但是市场原叶茶行业一直考虑一个问题,年轻人喝原叶茶、喝工夫茶是个伪命题,你说20岁天天喝工夫茶、原叶茶,大部分人接受不了,不可思议,我们传统茶企业不要做这个梦了,他们还在喝奶茶,但是所有原叶茶的企业必须把品牌打造足够年轻,为他们放下奶茶做好准备。

五年后这批消费者20、30岁了你还跟他们走吗?你还满足5年前对你忠实的顾客吗?你怎么迎接新的一批年轻的顾客?我觉得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所以不是年轻人不爱中国茶,是中国茶真的老了。所以我们要向中国新茶饮的人致敬,是你们共同的努力,让孩子提前拥抱中国茶。

结语

不是世界人民不爱中国茶,是中国茶真的没有跟上世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奈雪、喜茶已经在新加坡走出去的道路上,我坚信中国茶只要与时俱进,我们一定可以拿这个东方的树叶重新征服西方世界,只是不能像传统的行业一样老套。

你确定你喝的是古树熟茶?

近年来古树熟茶产品层出不穷。什么是古树熟茶?这一概念从何而来?

我想,从鄙视链来讲,古树茶确实因其品质占据茶界首端而备受追捧。如此热门的头部概念对于任何一个善于把握商机的人而言,都是不可错失的良机,于是,古树熟茶一说横空出世。

1、熟茶一窝蜂风靡神州大地,古树熟茶也跟着来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普洱茶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供不应求。

自1973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后,代表公司赴广交会交流学习的业务员,发现以发酵后的熟茶为主的普洱茶在广东、香港极具市场和销路,便带回茶样,根据云南各地方实际进行了发酵技术探究,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功打入香港、广东等外省市场。在随后的十年到二十年中普洱熟茶技术逐渐成型,并日益发展。

1973年,熟茶元年。

2004年,经济发展的大潮也淹没了西双版纳勐海,勐海茶厂因此改制,一夜之间,成了吴远之先生的控股的民营企业。吴先生一跃千里,以十余载,铸就全新的大益,并成为普洱茶行业的标杆。(那个时代,普洱茶就是紧压茶。还没有制定普洱茶生茶云南省标,省标大约是2004年开始制定的。)

7572熟茶,是改制前勐海茶厂熟茶的代表作。

改制前的7572,足以作为好熟茶的标杆,诸行业资深人士每次喝毕,赞叹词不绝于口。我也喜欢喝,确实也有一丝简简单单的幸福感。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7572的传奇?

原料深度、拼配技术、自然陈放,三者缺一不可。而很显然,7572不可能是古树纯料发酵。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等级制的收购标准体系下,古树茶难于采摘,价格和台地、小树茶相同,不可能被选中。由此可见,作为标杆的7572,极有可能是台地茶、小树茶发酵的拼配产品。

以2004年勐海茶厂改制作为分水岭,普洱茶在市场上经历了十五年的江湖鏖战,这些产品的价值与意义究竟在何处?

2、古树这一概念的存在

那就从古树这一概念开始说说看。

“古树”二字在官方规定的印刷包装纸上只能以“大树茶”的字样出现。

李文华先生是我很敬佩的资深茶人,其普洱茶的拼配技术叹为观止。他对我说:“大树应该是指西双版纳解放前的茶树。而古树怎么也要有100年树龄。古树被市场认知是一种必然性,由于稀少,如何在产品上标注清楚,各企业不一。”

谁都清楚,除了好的原料,好茶还需精良的生产工艺。

虽然都是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制作工艺却完全不同,这对于茶原料的内涵物质有着巨大的影响。

烟虫这朋友不太地道,毫不留情面,直言:“古树熟茶有,但是非常少。可以说市场上98%以上的古树熟茶是假冒的。”

狗吠之年,老班章搞出了大新闻。现在市面上打的老班章熟茶,是否可信?

有人说这是以边境上的老挝原料制作,生态比老班章更佳,但茶料真是在一口料(纯料)渥堆发酵的吗?

谁也没有亲眼见过,想看也未必能看得见。尤其是那些蜗居在几千百里之外,靠吹牛卖茶的茶商。

2004年以后,关于熟茶的技术创新,犹如共享单车、滴滴等的发展势头。熟茶发酵,目的在于将具有刺激性的多酚类降解且部分转为多糖类成分,因其分子也经历了微生物的裂解与重组,所以同时增加茶汤中的可溶性糖与蛋白质。整体更为柔和适口,并适合了人体健康机能的需要。

古树茶也具有刺激性的多酚,但由于本身的可溶性糖类蛋白质类,氨基酸类等等物质含量更多,且无机物含量少等原因,发酵后相对口感平衡。而这些对于上好的古树茶而言,生来俱佳,何必再发酵成熟茶?

任何一位经验丰富的制茶人,绝不会做这类“放屁脱裤子”、暴殄天物的蠢事。这只能蒙混少知的消费者。

对于真正的茶人,古树熟茶,很不一般。但喝茶的人,甚至会觉得不算什么。

饮茶,一重香气,其次口感。能品至韵味者,已是有专业素养的爱茶人。更专业者如能辨喉韵,或某茶特有的印记,上升到气韵与体感。

人间普洱,难论真假;品茶论道,最怕虚妄。

3、熟茶有其韵其味合则是好茶

我们说改制前勐海茶厂7572是好熟茶的标杆。

搞清楚了什么是好的熟茶,再来看古树熟茶。先不论古树熟茶这一命题的真伪,就说生茶,生茶在热反应过程中,茶内质的主要成分被大幅度改变,因此,生茶优异,但发酵成熟茶以后就未必表现得那么出色了。

古树茶品质精优,那么古树熟茶是否也都是良茶?

解此问之前,我们想想怎样的熟茶是好茶?以我的经验,香、甜、厚、滑、纯,是衡量一款熟茶优劣的起码标准。

2001年改制前勐海茶厂7572熟茶包装和饼面

改制前勐海茶厂,其熟茶还有散茶,分1、3、5、7、9级,多销往香港、广东等地区。1、3级以精美小木盒子包装,茶量1公斤。其余级别皆以大袋装,易接触空气,湿仓。

我喝不惯湿仓味,香港的普洱茶,只有这味道。你若好奇,可寻机一试。

在广东某茶友心中,熟茶被奉为很正面阳光的茶。

1973年,昆明茶厂的吴启英等人,在考察学习了广东潮水渥堆的基础上,试制出了普洱熟茶。1973年是试制,并没有产品。

熟茶的出现,是普洱茶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普洱茶发酵机理有三:一是通过湿热使多酚类降解。二是利用了自然的微生物对茶叶进行了分子裂解,从而使它变得更符合健康取向。三是通过养堆拼配和菌作用等实现分子新的聚合重组,使口感上变得更细腻醇厚适口。

虽然这一过程,强加了人为干预,但在间接性执行工艺上,茶的制作也得到了可控性。而在后期仓储中,昆明干仓的普洱茶区分于香港、广东等地区湿仓茶的重要原因。

注意,就口感上,干仓湿仓的区别绝不可以用“茶叶是否打过农药”一说而混淆。这里不赘简述几句:

在普洱茶的常规性检测指标中,有一项叫做“灰份”。灰份,指燃烧后产生不可尽燃烧部分的比重,实质就是无机物。

为什么说施肥打药的茶不好、不生态?农药带来的,不一定是无机物超标,茶所含的无机物冲泡时大部分不溶于水,所以无机物很少能带来口感的不适。

农药(除了杀虫剂一类)会促进茶的发芽率,缩短生长时间,生长周期短了,意味着物质积累不够。

发酵好的熟茶,燃烧过后无机物比不一样,从喝的体验角度,我们明显能感知到的溶性物质其实不是很多。

普洱茶从来都是好东西。至此,消费者从对茶的扭曲性传播、减肥效果等唯美传播上找到了某些心理暗示。

人的第一、第二本位所需求的取夺,是人的基础。在“一元论”的世界,每个人认为自己的认识都没错,就像重度糖尿病患者认为大米是有毒的,不能吃。而在正常人的认识中,大米养活着人类几千年。

说的如此混乱,其核心在何?

形而下讲,以生态、安全、适口为健康。

西双版纳的茶,勐海的茶相对阳刚,易武茶比较柔和。我们在喝茶时,背部会有感觉,这就是所谓的体感。

古树茶不到地表合适的条件不发枝芽,这与它自身的根系和养分输送情况有关。古树茶香甜物质与活性物质的多酚多糖,与古树本身是否无关?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有反其道而行的情况。

如果你在熟茶中寻到了“韵”,那么,要恭喜你,你入门了。

过去,教科书及一众博识的专家学者,都会引导消费者去喝“密集型农业经济作物”,即所谓的台地茶。

古树熟茶来了,它的气感、韵味或是唯一不可替代的。

我深信熟茶勐海味的历史意义。今天的熟茶正在毁坏我们喝茶的虔诚,如果你执迷于熟茶诸多命题中的坚固说辞,你的味觉与身体必定会受到心理误导,接受很不舒服的体验。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

“没有信用、没有信仰、不要荣誉、不要真理、心怀两端、言语不一的人们,你们之被人谴责就活像从前寓言中的介于鱼与鸟之间的一种模棱两可的东西。”

面对混沌不清的市场,我们就来推敲推敲古树熟茶的真实性,或者说探测一下市场上的古树熟茶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4、“越陈越香”和“古树茶”,是普洱茶的两个关键词

2007年普洱茶大崩盘以后,古树茶乘虚而入,时髦起来。这所谓的古树茶,多指生茶,而这里说的是古树熟茶。

先来看一组数据。1950年,云南全省茶叶面积只有区区16万亩,1990年增加为240.6万亩,到了2017年已扩展至610万亩。

将古树茶的树龄定义为上百年也好、解放前也罢,以1950年的数据为基,除了后来逐渐发现的极少部分茶树,云南的古树茶面积理论上不可能超过16万亩。

这还没剔除中间几次砍掉古树种小树,砍掉茶树种玉米等经济作物的历史事件。如果精打细算,古树茶顶多占云南总茶林面积的2%至3%。

如此稀缺的古树茶,能拿多少出来发酵做所谓的古树熟茶?又有多少制茶人舍得花大价钱制作茶料成本极高的熟茶?

我无法得到准确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纯料的古树茶,做生茶都尤其紧张,更别说拿去做茶料成本极高的熟茶了。

我常在勐海见到的熟茶堆子,一般都超过50吨。比方说,这一个发酵堆的量就是老班章古树茶春茶的全部数量。

真的古树熟茶,不可能放到市场上流通,因此很多市面上所谓的古树熟茶,都是打着古树之名牟利。

一位制茶的朋友分析说:

“古树熟茶?我喝过确实很好喝,小众。一个发的好的熟茶堆子要8到12吨,最便宜的古树按400一公斤算一个堆子,也要320万的成本,按1200一公斤算,就要960万的成本。现在有离地发酵,最少也要500公斤左右才能发,如果做了玩,发少量的古树,也要50万左右同一个堆子,加上百分之三十的损耗,那就是有钱疯了过于任性。”

问题在于,熟茶发酵每一次的情况都不同,相对应的走水、堆温、翻堆时间、翻堆次数都会有变化,这是个需要经验积累的技术活。

云南从出现新工艺至今,最多不过七八年历史,有几家茶厂能做到100%的优品发酵率?如此高昂的成本,一旦发酵失败,后果如何承担?

在前文,我只不过拿了400元一公斤的古树原料假设。但据我所知,市场上的古树熟茶动不动就是老班章古树熟茶、冰岛古树熟茶、刮风寨古树熟茶。如若都是真的,又是什么级别的成本投资?要承担多大的发酵风险?

这些古树茶是有基本价格存在,用老班章、冰岛、刮风寨古树发酵,经营者该如何解释成本?让消费者相信所卖是老班章、冰岛、刮风寨的古树熟茶。

试问如此精贵之物,投放至市场,怎么定价?怎么卖?卖给哪些人?果真如茶商向顾客介绍的那样,是饼茶都是古树茶?不得而知。

熟茶发酵是个技术活,同一人发酵同样的三个堆子,同一时间发,同一时间收堆,制成的口感都不一样,做成了那是阿弥陀佛,但废了就废了。这种人不是有钱任性,就是甘愿喝废料,人云亦云,“皇帝的新装”。

你可曾想过勐海一年要发酵多少熟茶?你的所闻定不如我所见那般确切。

只能说,勐海有无数的熟茶大堆子,至少有十几二十个上千吨熟茶量的工厂。

如你去勐腊县易武镇,会发现做易武生茶的茶商,喜欢往易武象明各大茶山里钻,因为好茶绝大部分生于深山老林。而做易武熟茶的茶商,大多止步于纳么田(离抵达易武还有十余里路的一个村寨)。

纳么田只是一个自然村,没有多少台地茶,原料来自周边的几个生产队,茶厂五队,六队,七队,八队,九队……大多是原易武区老区长张毅1982年推广种植的,以云抗十号为主,并非易武原生种,茶价便宜。据说,压制成熟茶也没几个人能喝得明白好坏。

在勐海,做生茶的多是春天来收料,做熟茶的则是夏秋时来。大多做茶人都习惯于春茶做生茶,夏茶做熟茶。

谁能保证,一定能买到头春古树的熟茶?

除非出于某种无私的爱,倒有可能从开金矿的的朋友手头弄上不计成本的几公斤古树熟茶而已。

5、再来说说古树熟茶的“熟茶”发酵的自耗与成本维度

熟茶的发酵,过去都是地面发大堆,达到三吨以上才好发。

这几年熟茶工艺突飞猛进,可以小堆发酵,多以竹筐、木框,还有用不锈钢发酵的,几十公斤也行,这使得昂贵的古树茶发酵有了成本上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可控性,不然,以笼统把几吨、价值近千万的古树茶拿去发酵,万一发不好,烧堆、发酸了,谁敢冒此风险?这是工艺提升和消费者需求提升的趋向产物。

以不锈钢发酵为例,从潮水、至3到5次翻堆、到养堆、再到完全干燥,大概要40天左右,也就说最早当年的4月份春茶就可以制成新的熟茶,当然也建议适当陈放后饮用。

以我较熟悉的后月众筹做的140公斤的二春夏茶混采老班章发酵熟茶为例,来观摩整个流程:

8月9日,140kg老班章潮水下堆;

8月13号,第一次翻堆;

8月19号,第二次翻堆;

8月23号,第三次翻堆;

8月25号,发酵度约6成,起堆;开始养堆;

9月10号,预计可以装袋;

9月30号,预计完全干透,发酵结束。

熟茶的原料是晒青毛茶,也就是散生茶,原料的级别决定了熟茶的级别,用台地茶料怎么可能发出古树茶熟茶的韵味,原料上品质的成因永远排在第一位。

2010年之前,大部分茶商多用夏秋的台地、小树来发酵熟茶,就这品质,仍然有不少打着古树的名头来卖。2010年以来,勐海就开始有很多小厂发酵小堆古树茶。

目前,市场上宣传最为凶猛的要数某正熟茶,曾有朋友揶揄说:“缺什么补什么!某正可能也是无正”。

当然,这只是开玩笑的话。但我确实品尝过某正的印本纪(号称用小绿印配方研制,说一句,小绿印是生茶啊,这两个不太通用吧),感觉浓稠有余、韵味不足。什么意思?就是不好喝。是不是古树做的?不知道。

如此一说,爱茶人自能明心见性。

市场之内是否真有古树熟茶流通?答案是肯定的。但该如何分辨?我们无从下手。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形象置身市场,我们为什么要分辨?又有什么好分别的呢?就像我们买茶、喝茶?只因为好喝,这就够了。

听卖茶的讲故事,是要买拐还是买担架?

中国人爱讲面子,自以为送人老班章熟茶,倍儿有面子,为了面子搭上万贯家财的故事到处都是。

但存在即合理,只要有市场这只手的存在,混乱就不会终止。

中国有句成语:熟能生巧。成语的本义这里不做解释,但做技术活的手一旦巧了,机心也就会随之而上升。

帕斯卡尔说:

“不爱真理的人所采取的借口是说,尚有争论,还有很多人在否定它。因此,他们的错误无非是出于他们并不热爱真理或者仁爱;因此他们是无可原谅的。”

作为爱茶者,我们是否需要放下“博识茶道”的包袱,基于日积月累的经验,倾听那些颠覆认知的观点,重新审视我们对茶的认识,尊重常识,尊重事实,将爱茶之心的门窗打开,让阳光自由地照射进来。

普洱, 时代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喝茶、制茶的国家。幅员辽阔的山川大地,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蕴育出许许多多珍贵的茶类。岩茶、乌龙茶、普洱茶无一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

伴随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2023年3月6日,由中国非遗制茶大会发起,全球五十多个茶产区,同步祭茶,下午全球百个以上城市同步举办,“中国非遗制茶大会2023惊蛰祭茶全球联动”。

大会旨在倡导中华传统茶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产地代表共同探索展望中国茶大趋势。作为“非遗”大家族的一员,刘泽伟先生(号青雲茶人)在大会上被授予“中国非遗制茶大会茶文化大使”荣誉,同时也让天璞印象这个品牌有幸走进了全球茶人的视野。

01. 熟茶的传承发展

其实普洱熟茶工艺起源于广东

广东茶叶生产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国茶业生产主要省份之一,普洱茶生产历史已有60多年,也是茶叶消费及出口重要口岸。

由于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对普洱茶有较大需求,四、五十年代,香港茶商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地窖特殊的温湿环境,人工促进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至五十年代后期,香港茶楼普洱茶点60%以上,消费者尤为喜欢喝有陈香味红汤褐底的“广式”熟普洱茶(又名“红汤茶”)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茶叶出口由成立于1952年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负责经营,并于1955年成立普洱茶攻关小组,从事人工加速后发酵普洱茶工艺技术研究(俗称普洱茶发水技术),在公司属下的大冲口仓库进行试验,并于1957年成功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普洱熟茶从此诞生。

当时生产的饼茶称“广东饼”,也称广云贡饼,因“暖胃与消食”效果明显,很受港澳、台湾、日本与东南亚市场追捧,至1974年发水加工普洱茶1000多吨,直至1983年3858吨出口规模。其实原来普洱茶指的是熟茶普洱茶,在清中期后,因成为朝廷贡茶而出名,随着六大茶类的形成,被列入绿茶的分支晒青茶之中,自民国后便不见了称谓,反以圆茶、沱茶、砖茶、青茶之称居多。

1973年云南获得自主出口权后,云南省派昆明茶厂吴启英、勐海茶厂邹炳良及下关茶厂等七人技术小组到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属下第二茶厂学习此技术,并将“发水茶”技术带回云南,分昆明-下关-勐海各自钻研成功,但直到1975年后,三大茶厂才有了相对成熟的产品问世,并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

1976年12月,云南省茶叶进出品公司在昆明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为外销方便,也为与其他茶区分,正式决定将作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的茶称之为“普洱茶”。在1979年农业部颁布的普洱茶标准中,“普洱茶”定义为: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后制成的茶叶。换句话说,“普洱茶”就是现在所说的熟茶。

今天,大家普遍认同的普洱茶分成“生茶”和“熟茶”,是2000年以后才在茶人圈和市场上逐渐传开来,叫法起源无从考证,但也成就了普洱茶如“太极图”般的哲学和美学意义。

薪火相承,立足非遗

2013年,熟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刘泽伟先生首次提出“七三式”工艺概念”,经2年光阴的反复论证和试制,2015年天璞“酱香”型熟茶制作工艺确认成型,为普洱熟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奠定前身。

2022年6月,经有关政府部门评定,天璞印象普洱熟茶制作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3月“中国非遗制茶大会2023惊蛰祭茶全球联动” 授予刘泽伟先生“中国非遗制茶大会茶文化大使”荣誉。

从传统的广式陈香味红汤褐底,到云南的现代普洱熟茶,再到天璞印象非遗“酱香”熟茶的进化。

从瑞贡茶马的时代演进到了全民健康茶。刘泽伟先生毕生努力想让更多人享受到普洱茶的品饮和价值,走向熟茶大健康时代。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璞印象“酱香”风味熟茶

天璞印象“酱香”风味熟茶是在勐海味(广式熟普)上的再次升级。非云南核心山头普洱古树原料及勐海核心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发酵而不可得。是一种复杂、深邃且具有浓郁口感的香气,其细腻而持久的口感,它让人们在品尝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沉、浓郁的味道。常常被形容为芳香、醇厚,具有一定的木质、花香和烤糖的气息。兼有焦糊香、烟香、花果香等复合香,同时还强调酸、甜、苦、辣、涩、咸、怪,七种味道。好的酱香型熟茶具有酱香突出、层次丰富、柔雅协调等特点。

1、“七三”拼配技术:天璞印象熟茶,按照“七分原料,三分工艺”需以陈化3-5年构成熟茶口感层次和转化路线,称之为七三式工艺拼配。

2、勾兑活水发酵:有别于传统只采用单一水源的井水或山泉水发酵不同,天璞印象熟茶引贵州遵义赤水河水、峨眉山高海拔阳光溪流水、广东万绿湖水结合勐海核心区深井地下活水等,通过勾兑,平衡水性阴阳调配,按照茶叶数量算好用水进行黄金比例勾兑、渥堆活水发酵。

3、微离地发酵工艺:天璞印象坚持柴火杀青,渥堆采取微离地的方式,采用隔板离地一公分。兼顾地面湿气、热量等渥堆所必要的物理条件,又规避了直接落地的不利因素。在历经七七四十九日熟茶渥堆活水发酵后,再经30余日养菌培育而半成,还需窖藏数年后方可进行拼配,压制成品存放。

03. 对话熟茶大健康时代

熟茶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

从1979年法国的“艾米尔医学报告”用人体对照实验证实了云南沱茶(普洱熟茶)在降血脂方面优于降脂药安妥明,在欧洲风行30多年。

由普洱市政府絈织的“没有围墙的研究院”以及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对普洱熟茶进行的健康功效研究。证明熟茶在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养胃护胃、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胆固醇、防癌、消炎、杀菌等方面都有着明显高于其他茶类的健康功效

从中医角度来看,熟茶作为全发酵茶,茶性已经由寒性转为温性。高节奏的现代生活,高热量高脂的饮食习惯和常食辛、辣、味厚食品恰恰是人体的多发病的源头。熟茶具有双项调节的性味,能清火,又能温胃散寒,调节虚寒慢性腹泻,还能醒神益思,在机体调理中针对热毒、温热、食积等实证最好,对虚寒性肠胃症状也有明显作用,属于典型的温补兼施类饮品。

熟茶的保健价值在于,经微生物发酵后,茶叶的内含特质会分解成有益人体健康的一些因子,比如茶褐素、水溶性果胶、茶多糖、茶黄素、黄酮、他汀类等物质,其中茶褐素是熟茶发酵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熟茶最主要的健康因子之一,天璞印象非遗技术“酱香”风味熟茶,因其独特原料制作工艺,各类有益健康因子物质,特别是茶褐素成份相比其他高出1.5倍,这也是天璞非遗独特“酱香”风味的由来之一。

生态为本,工艺同行

天璞印象品牌正式成立于2015年,品牌以“出世级·山珍·古树”为宗旨,茶觉到的极至,品味到的生活,国粹艺术的探索。

世界茶树在云南,云南茶产区佼佼者当属勐海。勐海称作普洱第一县绝非浪得虚名,拥有普洱第一村老班章村,帕沙犀牛塘,以及班盆、贺开、那卡等著名产茶制茶村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丰富的普洱茶基因库,成就了富足且高品质的原料,为普洱茶拼配提供更多发挥空间;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史,记录了普洱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见证了拼配技艺不断优化、精进的过程。在这样的地方建立茶厂,含金量自然极高。

天璞印象在布朗山、帕沙犀牛塘、景迈山、南糯山、曼西龙、勐宋等多个古茶园陆续建立起原生态茶园。

帕沙·犀牛塘

高原古茶树区

老班章村起源地自2013年开始划地筹划建设,天璞印象云南勐海新茶厂于2018年宣布竣工!新的大型茶厂集云南古树普洱茶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管理、科研一体,自有初制所与标准化加工车间。

立足生态产区(1W+亩合作产区)+自有茶厂(勐海)+全国品牌专卖连锁,工艺创新,茶叶数字化实现价值覆盖,5大关键词共同助力品牌高质量发展。

大时代,“树”生活,人与自然的沉浸式和谐共生。原生态、口感出众,多菌种并带有迷人酱香,一杯“履历”丰富的熟茶打开了全民健康的新方式。随着独家非遗技术“酱香”熟茶风靡市场,显然天璞印象——这个有追求的古树品牌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在熟茶市场前端。

至2022年,天璞印象已发展为行业具积极影响力重要IP。04. 古树普洱收藏市场中的“独角兽”出世级·山珍·古树

天璞印象以“出世级·山珍·古树”为宗旨,茶觉到的极致,品味到的生活,国粹艺术的探索。

刘泽伟先生号青雲茶人,天璞印象品牌掌门人·普洱熟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来自福建安溪世代制茶之家,自小生活在茶香馥郁的家庭中,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2007年在父亲的引导下,进入了茶行业,开始茶味人生。

刘泽伟是普洱茶、铁观音、岩茶制作工艺传承者,更是技术革新的开创者,刘泽伟先生对于古树茶研制有着严谨执着的追求。个人和作品先后获得中国十佳青年茶商,勐海(国际)普洱茶拼配大赛“最佳创意拼配师”、勐海县古茶树爱心大使,中国非遗制茶大会茶文化大使等行业社会荣誉。

刘泽伟先生积极参与对茶文化的推广,受邀参与广东新闻《权威访谈》《时代中国》等专题报道。在自己的勐海茶庄园,他常年邀请《茶界中国》纪录片专业顾问刘军贤等诸位茶文化专家开办专场茶知识普及,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茶界“泰斗”展开茶文化交流,并由此推出全新“泰斗”茶品牌,更是带动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大学举办的茶产业现代经营课题活动。

泰斗001——北京大学茶产业指定用茶

以非遗级工艺给予品质保证,同时创始人刘泽伟先生的制茶造诣联合知名茶学者合作,共同赋予了天璞古树茶收藏鉴赏高度。

天璞印象古树茶品鉴

天璞印象每款茶均严格选择珍稀古树·明前头春,高奢选料限定,典藏传世品位山珍。因原料的稀缺性及仓储标准,产出秉持藏品原则,一步一个脚印从未轻易落子。

天璞印象酱香型代表作——2019年《金汁》熟茶(易武高杆),2022年《玉液》熟茶(冰岛古树)及《印象》熟茶(班章古树),均是绸缪已久、极具高度的非遗技艺品鉴代表(一山一味标杆产品)。

2023年,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协办单位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之旅组委会授予天璞印象品牌系列产品为“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颁发了国礼授权铜牌及证书。

“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所包含的“丹霞流韵”、“璀璨”、“云上琥珀”三款产品,均使用国内独家首创的“七三”工艺标准,黄金比例发酵。

其企业更有行业杰作出标杆作品“泰斗茶系列产品”,在新的纪元里更是采用皇家贡茶曼松在打造新的高端熟茶。

至2022年6月,天璞印象与跳水世界冠军连婕、羽毛球世界冠军孙瑜官宣达成合作,其标志性作品[泰斗茶](同年获“青创杯”大赛总决赛荣誉)为普洱熟茶的划时代写下了生态“白皮书”。

继“班章热”持续风靡,2023年品牌钜力推出茗山限定古树普洱。景迈山、班章、犀牛塘为主三大名山标杆共同融入[001]品质内涵,珍稀古树原料遇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不可避免地成为经典。

◆ 旗下产品至善正山系列—和万象古树茶成为第十二届国际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指定用茶”。作为高端茶叶新锐,和万象惊艳亮相,彰显和万象国际化高贵气质品位。

05. 时间为友成就好茶致以未来的献礼

山,葱茏入云;渊,静水流深;岩石沉默不语,而茶人攀寻的足迹也终将被时间掩盖,时代的风拂过,弥漫一片平稳的香。“不负岁月不负心,吾以年华付青山”可以说是刘泽伟的人生写照。

喝茶不难,无非是端起杯子啜饮。难就难在明白一杯茶的来之不易,明白一种茶叶背后承载的时间。每一片茶叶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茶的历史。

“普洱茶是我的终身事业。匠心制茶,本韵传承,岁月藏金,光辉普洱。未来,普洱熟茶更是大健康的重要一环。”

茶叶经过时间的浸润才能变得芳香,对于以品质取胜的品牌来说显然不谋而合。专注古树茶领域,真材实料初心,雕琢一杯有“酱香”的茶(原产地标准、非遗工艺、古树把控规则),打造属于爱茶人的极致风味。笃诚前行,普洱熟茶大放异彩的前方已并不遥远。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40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