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泾阳茯茶的老故事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丝路黑金”——泾阳茯茶的前世今生

“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清代文学家纪昀在诗中所说的,正是陕西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泾阳茯茶。

茯茶,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凝结了泾阳茶人数百年来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辛勤的汗水。茯茶,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刻——与丝绸、瓷器一起,销往中亚、西亚等地区。但是,茯茶也历经过长达50余年的沉寂。

2008年,泾阳的老茶人们重整旗鼓,翻出茶榜、茶斗等老茶具,对沉寂已久的老字号发起了复兴号令。如今,走出陕西并在全国市场崭露头角的泾阳茯茶,在实现产品升级的过程中,正向着构建现代化茯茶产业体系阔步前进。

不栽茶树的泾阳

缘何成为茯茶故乡?

从古至今,茶多以产地命名,比如祁门红茶、西湖龙井、四川蒙顶甘露、云南普洱等。像泾阳这样,一棵茶树都没栽过,却成就了“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茯茶”的传奇,在茶史上较为罕见。

不栽茶树的泾阳缘何成为茯茶故乡?这还要从茶马交易说起。由于茶有解毒去病、消食解腻的功效,对于饮食多以高脂和肉类为主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来说,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在唐宋时期,茶便成为中原与西域地区的大宗贸易商品。自古就有“三辅名区”“京畿要地”之称的泾阳,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也是南茶西走和北上的必经之路。由于历史的原因,泾阳逐渐成为茶叶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裕兴重茯茶公司负责人邓亚蓉查看茯茶发酵情况

自古以来,秦晋两地的茶商从今四川保宁、湖南安化、陕西汉中等地采购茶叶后,在泾阳把散装茶压筑成砖状,再靠驼驮马载,跋涉千里,销往西域。

秦晋茶商运回泾阳的茶是什么茶?为什么又要加工制作成砖茶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肖斌告诉记者,600多年前,茶叶尚未建立分类体系,多为粗放加工。茶商所采购的茶叶就是混采、经过简单加工晒干的大宗茶叶,当时茶商运回泾阳的也正是这种粗老茶叶。由于马帮运输的散茶量小,为了让每匹马能运输更多的茶叶,茶商便把运回来的散茶压制成砖茶。

有意思的是,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再受到沿途湿热环境的影响,茶叶在长途运输中逐渐发酵,进而生出一种“金花”。误以为茶“发霉”的茶商,只得一边叹息,一边把茶叶倒掉。看到扔在田里的茶叶,老百姓觉得可惜,将其捡回家冲饮后发现,这种“发霉”的茶不仅对身体没有伤害,而且口感醇厚、健胃消食。此后,老百姓便常常主动向茶商索要“发霉”茶,这引起了茶商的注意,砖茶的“命运”由此被改变。

工人在裕兴重茯茶公司生产车间里忙碌着。这家坚持古法手工制茶的茯茶企业,如今每年能产出200吨高品质茯茶

然而,要掌握制作“金花”的技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经过漫长的摸索,到明洪武年间,泾阳茶商终于掌握了制作色正质好的“金花”的工艺,极大地改善了砖茶的品质和口感。因砖茶是在伏天制作,又与中药茯苓有相似的口感和功效,这种长着“金花”的砖茶被人们称为茯茶,也称茯砖茶。

甫一问世,茯茶就受到了爱茶人的青睐。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实行茶务改革后,各地茶商纷纷来泾阳开厂制茶,茯茶乘此东风走向兴盛。

据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裕兴重茯茶公司总经理罗荣利介绍,在清代,位于泾阳老城造士街的裕兴重茶庄,生产的茶叶供不应求,最多时有茶工上百人。茶庄的院子里有簸上剁茶的,敞锅炒茶的,码垛烘茶的,还有砖茶糊封子的……到了民国时期,泾阳城内已有裕兴重、鼎祥林、聚成德等知名茶号茶庄86家、茶工1万多人。

3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茶学教授肖斌(右)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三年为药七年为宝

泾阳茯茶好在哪里?

茯茶色泽乌黑油润、茶汤橙红透亮,因口感醇厚悠长而深受茶友喜爱。如今的泾阳茯茶,除了延续数百年的制作工艺外,对原材料黑毛茶的品质把控也更为讲究。

为提升茯茶品质,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茶商会根据产品类型,对黑毛茶的鲜叶做各种技术加工,以达到改变外形、提高品质的目的。

罗荣利向记者讲述:“黑毛茶分很多等级,条索有的粗壮肥实,有的紧卷,还有的呈泥鳅状。色泽也不尽相同,有的叶底黑润,有的是黄褐色,还有些在黑褐中带青色。总体来说,气味都带有一种松香香气,汤色呈橙黄色。”

因茶叶产地不同,加之工艺差异,泾阳茯茶所采用的黑毛茶遍布全国各大茶产地。至于具体需要哪些产地、哪个等级的黑毛茶,需要视产品需求而定,有的茶块还需要将不同等级的黑毛茶拼配,这也是商家的秘方。

即便经过现代技术改造,加工一块茯茶,也要经过黑毛茶筛分、渥堆发酵、熬茶汁、炒茶、蒸茶、装模、压制及晾置等近30道工序。至于炒茶的火候、水分含量的把控、发花的温度、砖体的松紧度,全凭茶工的经验和感知来把握。

常喝茯茶的人讲,茯茶一年为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那么,为人称道的茯茶究竟好在哪里呢?

肖斌介绍,好就好在“金花”上。这种“金花”叫“冠突散囊菌”,是国家二级机密保护菌种,在自然界中只有灵芝才有。

“金花”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多种酶,促使茶叶发生复杂的代谢。在此过程中,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人体可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同时,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逐步氧化,进而产生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正是这些营养物质,使茶叶具有解毒去病、消食解腻等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茯茶具有显著降低人体脂肪化合物、血脂、血压、血糖和胆固醇等功效。长期饮用茯茶,能促进、调节新陈代谢,增强人的体质,延缓衰老,其功效是其他茶所不能替代的,茯茶也因此被称为“丝路黑金”。

泾阳茯茶特有的“金花”其实是一种有益菌,在自然界中只有灵芝才有

处于品质提升关键节点

泾阳茯茶该如何突围?

20世纪50年代,泾阳茯茶搬迁到湖南安化生产。这段时期,国内许多地方都反复试验生产茯茶,但因为气候、环境和工艺等原因,始终制作不出令人满意的“金花”,这也应了民间所说的泾阳茯茶“三不离”——离不开泾阳的水,离不开泾阳的气候,离不开泾阳茶人的工艺。

近年来,随着省上的大力扶持,泾阳茯茶再次迎来春天。经过10余年的发展,泾阳茯茶众多老字号老树发新枝,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年产值已超10亿元,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产品走出陕西,在全国崭露头角。

近日,记者走进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泾阳裕兴重茯茶公司生产车间,茯茶醇厚甘甜的香味瞬间被嗅觉捕获。这家坚持古法手工制茶的茯茶企业,如今每年能产出200吨高品质茯茶,畅销至内蒙古、北京等地,老字号打开了新市场,正走向复兴。

如何进一步打开全国市场?肖斌认为,保证产品质量,以高品质赢得市场认可是关键。“消费者期待好茶。当下泾阳茯茶迫切需要树立高品质的形象,让大家喝第一次后都想喝第二次,才能唤起消费者的购茶需求。”肖斌说。

现代科技赋能茯茶,是泾阳茯茶实现品质升级的关键举措。2018年,泾阳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立的泾阳茯茶研发中心,已成为泾阳茯茶的科技创新高地,组建了囊括茶学、微生物、营养保健等学科专家的科研团队,为泾阳茯茶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

拓展泾阳茯茶的市场,离不开泾阳茯茶公共品牌的保驾护航。“近年来,我们设计、制作了泾阳茯茶公共品牌LOGO,打造泾阳茯茶的‘茯妹’卡通形象人物,将IP形象融入茶饮,树立了泾阳茯茶在全国茶界的品牌形象。”泾阳茯砖茶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吕雯说。

茯茶不仅是一种饮品,其背后还有一整套茯茶文化体系。肖斌认为,要加快推进茯茶与文化的融合,把茯茶与陕西旅游业有机结合,深入研究茯茶与丝绸之路的联系,挖掘茯茶文化故事,丰富茯茶文化,开展自筑茯茶体验项目,培养泾阳茯茶新的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总的来讲,茯茶产业发展应当把科技创新、业态创新、营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篇大文章,古老的茯茶产业才能焕发出生机,重现往日的辉煌。”肖斌说。

来源:陕茶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首届陕西网上茶博会产地行走进茯茶小镇,为泾阳茯茶打call

  4月29日上午,由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办,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陕西省发展特色与休闲农业指导中心、陕西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协办,陕西农业品牌网承办的“遇见陕茶遇见你”首届陕西网上茶博会产地行泾阳茯茶直播推介活动在茯茶小镇的中国茯茶博物馆举行。省市县政府领导、茶叶专家、茶企负责人和十余名网红大V一起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和媒体报道等方式向全国网友推介泾阳茯茶,全方位宣传泾阳茯茶,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泾阳茯茶,爱上泾阳茯茶。



  活动现场的泾阳茯茶茶艺表演、泾渭茯茶手筑茶现场展示、茯茶产品推介、泾阳八老访谈等,让观看直播的网友对泾阳茯茶产业及泾阳茯茶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韬表示,泾阳茯茶历史悠久,被誉为丝路上的黑黄金,因其独特的口感和特殊的保健功效一只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韬 

  王韬说,首届陕西网上茶博会领先全国,开辟了网上茶叶销售的先河,其影响力和传播力远远超过了预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我们相聚在中国大地原点、中国茯茶之源泾阳,就是要把泾阳茯茶产地直播活动做好,为泾阳茯茶产业发展代言助力。

  “希望各位陕茶代言人像金花一样,继续振奋精神,倾情投入,深挖泾阳茯茶历史,讲好泾阳茯茶故事,掀起泾阳茯茶网上销售的新高潮。”王韬说。

  泾阳县副县长刘洋从泾阳茯茶的前世、今生到展望茯茶未来推介泾阳茯茶公共品牌,同时化身主播和代言人,跟随网红大V直播镜头走进直播间为泾阳茯茶作代言,向广大消费者介绍泾阳茯茶历史及独特的金花菌。

泾阳县副县长刘洋  

  据了解,此次陕西网上茶博会以“品质 品牌 优质 健康”为主题,在活动期间,陕茶代言人将利用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全媒体报道+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向全国消费者展示推介陕茶,助力陕茶品牌提升和市场销售。



版权声明:源于网络,贵在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删除处理!

陕西泾阳:传承千年的古法制茶

图/贺桐 文/李媛

自古岭北不产茶,唯有泾阳出茯茶。出自陕西泾阳的茯砖茶,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一笔。据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第一块茯砖茶从这里诞生,在随后的600多年时间里,这里出产的茯砖茶,顺着绵延的丝绸之路远销西北乃至中西亚各国,四海蜚声。

茯茶经过发酵、煮熬、炒制、发花等一系列工序,特别是经过加工的茶叶最终长出饱满金花,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到了明清时代,作为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黑茶品类之一,茯茶是与边疆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的重要物资,促成“茶马古道”的兴起,有“官茶”之称,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至今仍流传着“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漫漫古道,声声驼铃……茯茶因其方便携带、口味独特而随丝路驼队一路流香,远销西亚、东欧、俄罗斯等地。泾阳作为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驿站,从汉代起就是南茶北运的重要枢纽,不仅为茯茶在泾阳的诞生提供了充足原料,也为茯茶的传播提供了优先便利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如今,在泾阳当地,这一传承六百多年的制茶技艺,在泾阳茶人的匠心坚持下,依然散发着古时的芳香,并再次通过“新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泾阳人穆保民和刘培民是从事茯茶制作的“老把式”,已使用传统工艺制茶十多年。说起跟茯茶的渊源,还要从2008年的一次见面讲起。从外地回泾阳探亲的叔叔告诉穆保民,祖上曾是泾阳经商大户“王桥姚家”,主要产业就是茶和盐,姚家经营的“恒昌堂茶”曾在当地名噪一时。

为寻找原汁原味的这一传统制茶工艺,穆保民找到远在四川的泾阳茯茶技艺老茶工苗养田老人。在老人的潜心传授下,2011年,穆保民开始制茶。清选、切茶、过筛、比配、熬茶釉、打吊、炒茶、制封、灌封、築茶、捆扎、錐封、发花、干燥,每一道工序,他们都坚持手工完成。

在泾阳民间,一直流传着“三不能制”的说法,即泾阳茯砖茶离了泾阳的水不能制,离了泾阳的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都不能制。按照穆保民和老茶工的经验,茯茶需要在泾阳当地的空气和水双重“加持下”,方可产生“金花”。

传承传统制茶工艺,茯茶从拼配到筑砖十分讲究,其茯砖规整、疏密适中、金花璀璨。“工艺上,我们恪守匠心,不会缩减任何一道工艺,每一道工艺都精心制作。茯茶制作加工是所有茶类中工艺最复杂的,从南方采购回原茶后,必须先用泾阳的水渥堆发酵,然后再蒸、炒,压饼、发花,以确保金花含量充足,还原恒昌堂茶姚家的原汁原味。”穆保民介绍说。

在位于泾阳桥底镇的茯茶厂内,四处氤氲着袅袅茶香。经过穆保民等制茶人之手,一杯杯经过发酵的纯正茯茶将被运往世界各地。“原料是基础,做工是关键,储藏是升华。”穆保民一边翻看着茯茶的发酵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除过当地的温度和水,制茶人的经验也相当关键,需要在每一个环节把控好,才能保证茯茶的品质和口感。

2018年,穆保民和刘培民曾带着古法制茶技艺前往国外推广,受到外国人的喜爱。“他们不仅对咱们的制茶工艺感兴趣,而且喜欢茯茶的口感,现在的订单大多数都来自国外,根本不愁销路。”穆保民告诉记者。

2022年11月29日,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作为联合申报项目之一成功晋升为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成为继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之后,陕西第四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仅咸阳市近年来便发展茯茶企业60余家,年综合产值32亿元,从业人员1.8万人,为茶农年增收3.2亿元,产品远销海内外40多个国家,咸阳茯茶公共品牌更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取得“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注册商标。

除过制茶,穆保民近年来致力于溯源茯茶文化,由他收集并主导的长篇小说《社树姚家》,主要讲述姚家人经商和制茶的故事。“茶文化就是一种传承,但我是学工科出身的,我要跳出行业思维,讲好这个老字号的百年故事,更重要的是加入其他元素,将古法的技艺传承下去,让茯茶文化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来源:西部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