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韩国茶道的核心

找到约136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童启庆:让生活茶艺、茶文化,成为一门迷人的“科学”

童启庆:让生活茶艺、茶文化,成为一门迷人的“科学”

文 | 郑博文

 

童启庆,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浙江农学院,一直从事茶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直至退休。曾任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和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等职。浙江省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浙江省“三八红旗手”。

童启庆教授长期从事茶学教学工作,先后主讲过《茶树栽培学》、《茶树高产优质原理》、《茶树栽培育种研究法》、《茶树显微技术》、《茶树生理生态》等10余门课程;她还重视课程教学改革,在全校首次提出“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理念并撰写论文发表;承担全国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第3版)主编职务,还参与编写《茶树生理》《中国茶树栽培学》等教学参考书。执教50余年来,先后培养出本(专)科生1400余名,协助和指导硕士研究生9名(其中一位是新中国第一位茶学专业的外国硕士生)以及4名博士生(其中一位是新中国茶产业经济领域的第一位博士生)。同时,她还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1970年代中期她与同事共同承担《茶树矮化密植速成高产栽培研究》课题,通过长达10余年的持续研究,荣获浙江省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她积极从事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工作。1980年以来致力于茶文化领域的研究和开拓,在国内高校率先组建茶道教室,编创茶艺演示,通过新闻媒体开展茶文化宣传。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华茶文化》节目主持人,协助中央台举办“茶文化系列讲座”;出版《中国茶的品饮》、《习茶》、《生活茶艺》、《影像中国茶道》、《图释韩国茶道》等多部著作及茶文化影像制品,主编多种茶艺师培训教材,为新中国新时代茶文化复兴奠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她积极开展茶文化的国际交流,曾多次率团出访日本、韩国、德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与地区。

退休之后,她依然持续投身于茶文化推广事业。2014年10月,在浙江大学农学院的整体策划推动下,联合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负责人王岳飞教授创建浙江大学“童一家”茶艺培训中心,秉承“名校名家、名师名课”的办学作风,迄今为止培训来自全国各地学员近万人次,还对在华留学生和外国友人进行经常性的茶公益培训等,受到中外茶友的广泛好评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以此种种,童启庆教授于2016年荣获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2017年荣获第十届“陆羽杯”“中国茶行业终身成就奖”。

中华茶人:您主要从事茶的栽培及生理科学方面的科研和教育工作,是从何时、因何种机缘开始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与教育的?

童启庆:1982年,我第一次去日本去考察,考察了30多个单位,积累了一些认识和见闻。次年,我又获得了一个到日本名城大学去做科研交流的机会。其实当时对方是来邀请庄晚芳先生的,但庄先生答复说他年纪大了,不便前去,让他的助手也就是我来代替他去吧。当时他们猜想这大概是位年纪轻轻的助手,但实际上我那时已经46岁了。我到了日本,和他们合作搞科研,主要研究茶叶起源问题。日本方面认为其皋芦种是他们国土自然生长的,是固有的而非外来于中国的。但我们看了以后,觉得和我们福建的佛手品种很像,于是我就带了红芽佛手和绿芽佛手的芽叶跟花作为研究材料,与皋芦品种做比较形态学的研究,最后证明是相同的茶种。这个观点和结论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反响。这段在日本做科研的时间让我有机会了解到了日本茶道的发展现状。我看到日本茶道保留继承得很好,有很多专门的茶道教室,而且日本妇女在结婚之前几乎都要到茶道教室去学习过才行,否则成家之后就不懂以茶待客的礼仪。这些让我颇为感慨: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人家当作宝贝很重视很珍惜,咱们自己却没有好好传承,导致茶文化有了断层,实在是太可惜了。

从日本回来以后,这种感慨和思考也没有停止。系里时常有外宾来做客交流,从丰富接待内容的角度,我想到咱们国家乌龙茶的泡法在程序上有很多环节,因为复杂些,所以就丰富些,仪式感也就强一些。所以我就张罗大家用那些方法泡茶给外宾喝,并演示那些流程给他们看。结果他们对此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接着,不光是我们茶学系了,学校别的部门的客人不知从何处听说了,也要来我们茶学系看看。慢慢我们觉得,有必要在茶文化方面做些事情。

想是想做了,但我本身的教学科研工作本来就任务很多,没有多少闲暇,如果没有什么强大的动因,也很难正式花工夫着手。但一件把我们“逼上梁山”的事情就发生了。1989年,台湾首次提出要访问大陆,台北陆羽茶艺中心要跟大陆几个省的一些单位作交流,其中就包括我们系。我们从来没有用茶艺这种形式对外正式交流过,完全没有经验,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我们把自己选育的品种作为茶品,并围绕着它们设计出了一套泡法呈现给台湾来的客人。当时比不得现在,泡茶的用具五花八门,那时我们根本没有这些,也很难买到。我们实验室里只有普通的玻璃杯,和一些搪瓷盘、不锈钢盘,只能这样将就完成了交流活动。但是没想到,台湾方面表示,在交流的这些地方之中,我们系里竟还是最像样子的,较为符合他们对茶艺的认识和要求。我们当然为此感到欣慰,但同时也开始“骑虎难下”了:别人一听说这种褒扬,都纷纷要来找你做交流了。怎么办?那就只好开始用心做了。当然,我本身的科研工作不能丢也不能懈怠,要两方面兼顾。

后来我们自己的学生也要学,但那时候课程体系中并没有茶文化的内容,连选修课都没有。我们就开展了相关的“业余”课程,学生纯属爱好学了也没有学分,老师教学没有报酬也不计工作量,彼此都是出于一腔热情来做这件事。不仅学生很爱来学,外校来进修的老师也钟爱我们的课程,他们说其他科目在很多学校都学得到,但我们这个很特别,别处没得学。一切处于初始阶段,连教材也全然没有,都是在摸索中进行,一边钻研开拓一边教学输出,就这样一点点构建起自己的教育体系。再后来,外单位提出希望能让有关人员来我们这里接受培训。这其中最关键的,是韩国相关团体的提议。他们来系里交流以后觉得我们的课程内容很丰富,就提出说要派送一个班到我们这里来培训茶艺。当时大家认为这个提议不可能实现,因为我们针对国内都还没开展过类似的工作,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办一个韩国班。不过,当时我任系主任,我却觉得这是件有意义的事,也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就积极跟韩国方面沟通,反复商量确定培训计划,最后与对方顺利达成了一致。韩国班就建立起来了,培训内容是三门课程。一门是茶学概论,就是自然科学的内容,包括品种、栽培、加工、审评等等;一门是茶文化概论,是人文科学的内容,包括茶的历史、文化等等。这也正适应了当时的教学改革对“文理结合”的追求,我们正好借此迈出了这一步。另外一门就是茶道概论。每天上午是理论课,下午是实操课,学习的东西不难,但很详实。第一期韩国班就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国外培训从此连续办了好多年。所以,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正式茶艺培训,是从国外“业务”开始展开的。

 中华茶人:在公众眼里,似乎茶艺离日常生活还是有距离的。茶艺是一种“表演”,很难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请您谈谈您对茶艺的理解,以及其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关系。

童启庆:我们应该将茶艺分为专业培训和生活茶艺两类。专业培训,主要的培训对象是茶艺馆的从业人员。以我们的“童一家”为例吧,专业培训就是初、中、高级茶艺师培训,而生活茶艺或者叫非专业培训是以提高大众茶文化修养为目的的。学以致用嘛,无论是专业培训还是生活茶艺,都是为了他们学完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实际,因此我们都会教最实用的东西。在基础知识方面,我们就按照六大茶类为他们详细梳理。比如四个产区的乌龙茶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台湾乌龙怎么泡,闽南闽北乌龙怎么泡,潮州工夫茶怎么泡,我们会对比着来教,让他们能够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我们还有实训班,老师带着同学们亲自去到产区,如去云南的实训班,结业之前每个人都要自己动手完成采茶、炒茶、压饼等一整套普洱茶制作流程。这样学来的知识就不会是浮于表面的,是可以真正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

而我最为关注的,还是生活茶艺的普及问题。实际上,现在来参加培训的人中,专业茶企或者茶艺馆从业者其实很少,大多数都是发自于兴趣爱好。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在家在办公室或者三五好友闲来小聚时,能自己动手泡好一壶茶来享受,已经慢慢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调和小追求。所以我们还在学校开设了免费培训班供老师和同学们来学习。尤其是老师的培训班,授课内容就以生活茶艺为主,教的都是最简单易学且实用的东西,比如玻璃杯或者盖碗怎么泡好各种茶。我们会教如何只用一套白瓷盖碗和三种泡法,就将六大茶类全部都泡好。生活茶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科学规范地泡好一杯茶,其核心还是饮茶的体验感,它并不以手法的精巧繁复和仪态的优雅美观为主旨。当然,美仍然是其中的一项追求,而且它并不与主旨存在矛盾,因为程式美观的,可能往往就是准确的。如果过程中有不美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某些要点没有做到位因而效果就差一些。美的形式中,常常有很实用的内容。

那么怎样才算泡好了一杯茶呢?这跟茶与器是否名贵就没什么关系了。泡好一杯茶,就是把这杯茶应有、可有的特点泡出来。专业审评是要找一泡茶的缺点,而生活茶艺则是要找其优点、掩盖缺点。本来这杯茶有某些不够好的地方,通过泡茶者科学的操作,缺点就会被规避掉,不让喝茶人感觉到。比如乌龙茶制作时的火工较高,就用温润泡法,茶汤弃之。再开始泡第一道,使火气不至于太彰显。

所以,不管是生活茶艺还是专业性茶艺,它仪式上的观赏性都应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高级阶段。初级的基础的目的,同样都应是泡好这杯茶,焕发其优点,规避其缺点。一为末一为本,本末不能倒置。不能说专业性茶艺就是为了美,只有生活才艺才是为了茶好喝,两者之间其实不存在截然的分界。先把茶泡好了,美学的东西再慢慢追求,这个提高的过程是熟能生巧、自然而然的,很多人还是没能把这其中关系理解得太深刻。

有些学生跟他们的老师学了一套流程和仪式,就会一直那样去操作,但常常可能从没问清过为什么要这么做,个中道理是怎样的。像我们的教法应该会被称为“学院派”吧,同校外社会上的一些老师以及民间一些先生们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我当然不排斥任何好的教育行为和智力资源,一定是各有可取之长处的,只是,老师做学问一定要过硬过关对得起“教书育人”四个字,学生学知识一定要善思好问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茶艺和茶文化,才能真正获得好的普及和发展。

中华茶人:“道”固然是个深奥和难以诠释的词,但因对茶道的讨论和实践方兴未艾,因此它又是个回避不得的字眼。在您看来,中华茶道的核心精神应当是什么?

童启庆:在类似问题上,我看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文字上面做文章。比如有人提出,要把“茶道”、“茶礼”、“茶艺”,分成三个层次,且三个层次是有高中低之分的。我个人是最反感这些的。我觉得作此论者,往往并没有多少泡茶的实践,所以体会不到更多实质,只能从字面上来下点工夫。我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来讨论这件事,如果单从字面上去解释,那么三个字三个意思,相互区别,肯定能分得出不同层次。即便如此,它们又有高低之分吗?其实,如果说这三者有区别的话,那么应该说是他们各自着眼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茶艺更强调技艺和美学,茶礼更强调礼仪和社交,茶道更强调精神和内心。比起区别来,三者的共同点则更加突出:都要通过用心地泡好一杯茶来达成各自的目的、去往各自追求的境界。

从《茶经》来说,它所内涵的茶道精神可以提炼出一个俭朴的“俭”字。庄晚芳先生说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的。我们茶学系的师生,一直将这几个字的内涵作为我们努力实践和追求的茶道精神。当然,现在好多茶人都喜欢自己提炼自己总结,大陆、台湾、日本、韩国都有,有的是另出新意,有的是画蛇添足,我们就不去评价了。但在我看来当代目前没有人比庄先生归纳得更准确和深刻了。庄先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提出“廉、美、和、敬”,将一个“廉”字放在首位,实际上是和整个社会现状结合在一起的,是对人们的一种警醒和规劝,是富有时代深意的。我们做茶,也要以“廉”为宗旨,做事合度适度,避免铺张浪费。我们国家借助春晚的平台提倡“一杯清茶”已经很久了,有句话讲得好:“座上清茶依旧,中国气象长新。”我们在进行茶文化传播和茶艺实践时,始终都谨记这个“廉”字,在方方面面提倡简单、质朴,例如我们教学的茶具始终都没有贵的奢侈的,我们只要用朴素的器具将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就好了。“廉”以外,“美”是贯穿始终的精神享受,“和”是以茶会友的古老传统与祥和气氛,“敬”则是礼仪上的互敬互爱以及个人内心的温和从容。这四个字都是可以贯穿历史和当下的,作为对当代茶道精神的总结提炼就非常恰切。

 日本的茶道,从发展来说,传承做得好,但是创新不够。比如,里千家的规矩一是一二是二,你变动一点也不行,这不被允许和接受。表千家实际上只与里千家相差无几,但那一点点差别,就必须要那样。每个流派对自己的东西守得很牢,甚至可以说是“固守”,比如仪式中从这里到那里你要走几步,都是要求得很死不得有稍许更改的。总体而言,日本茶道追求这种极致的仪式感,极力地守护一种传统。但仪式感强,这杯茶却未必好喝,未必适合大家的口味。礼仪是贯穿始终的,但是你不懂它的规矩你就无所适从,所以这是一种会与大众之间有距离有隔阂的礼。相对来说,我们则要自由一点,不会像日本茶道那样将规矩定得太过牢固,我们更强调灵活,强调据情况而变,强调茶艺实践者的主观能动性。总体而言,中国人的“仪式感”或者“礼仪”背后,都有更为实用的出发点,从实用再慢慢升华出美学和程式。这也许是我们祖先更为高明的地方。

中华茶人:大众普遍对茶艺的误解主要是什么又缘何而起,想要做到相应改善则应着重于哪些工作?

童启庆:沿着我们之前讲的茶艺与生活的关系来说,现在有很多“茶艺表演”,加上“表演”两个字,就有点把事情搞得糟糕了。表演就是表演,它不会是真的。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会一再强调:茶艺本身不是表演,我们可以叫茶艺演示,或者茶艺示范。你不知道怎么规范科学地泡这杯茶,那么我示范出来、传达给你,着重点还是在于这套流程的实用价值,美只是一个辅助层面。当然,也有一些纯表演性的茶艺,比如仿古茶艺,是对历史文化形态的一种模拟和传播;带有宗教性质的,比如非佛教徒演示的禅茶道,是传达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美学形态;还有一些技艺精湛的茶艺演示,比如长嘴壶表演,就更类似杂技。表演性茶艺一直存在,有的甚至已经历史悠久,但要明白这不是主流,只是为满足社会特定需要而编创的。

因此在茶艺尤其是生活茶艺演示中,弱化“表演性质”,突出茶与生活、茶与健康的主题,让茶艺真正走向大家,是我们要着重去做的工作。我们就在浙江省大学联盟内组织了茶艺团,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通过茶与健康的主题,由浙大发起,逐步推动到其他高校。茶艺队也会编创很多优秀的茶艺演出,比如师生通力合作编、写、演,将校史与茶结合在一起,这既很中国,又很浙大;既很历史,又很现代。这样的演出总能获得一致好评,是一种非常好的茶文化传播与发扬方式。

中华茶人:文化诚然害怕不谈,却更加害怕空谈。当下,您认为我们应当怎样去谈、去推广茶文化?

童启庆:当初开始做茶艺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人们看一场歌舞演出总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很多作品会在喜爱它的人们的推动下,很快流行起来,成为一种时尚?因为大家对好的歌舞演出有真切的感受。茶文化也一样,我们不应该只凭空口去讲,而要传达真切的茶之体验。既有非常好的色香味,又有真实的健康作用,还可以有很赏心悦目的茶艺美学——如此丰富的层次,是很容易带给人们真切的体验、享受和印象的,继而就会被他们认同与接受,这一切是自然而然的,只要我们用心做好每一个环节。

而为什么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但如今向大众普及却困难重重?因为现在许多茶文化工作者总是在行业内讲,在已经很懂茶的人群里讲,各种会议的议题都大同小异,这样就有些关起门来自说自话的意思了。这其实也是种偷懒:因为在业内讲,大家当然都是支持和拥护的,没有挑战自然就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样不思进取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现在我们要走到大众之中,走到非茶人群体中去做这些工作,要跨界地做,向新的领域去宣传推广。

而跨界的尝试,在我看来,则需要我们有“主动出击”的勇气和行动力。在当初茶文化还很少有推广的时候,我就提出,我们应该去给科委的退休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去讲茶与健康,去演示茶艺。因为他们既有足够的闲暇也有适宜的心境,既有够高的理解力又有很强的号召力。意料之中,我们去讲了,效果很好。他们就介绍我们到人大常委会去讲,这样的机会就很难得了。那一次,七位人大主任,来了六位。我们不仅做了茶艺演示,讲茶与健康,还讲到了当时没有人讲的“茶寿”,讲茶字笔画拆开来看是两个十加八十八,合计一百零八岁。这对他们来说太有意趣了,因此他们记得很牢。当时领导们还鼓励说,你们不应该局限在国内,还要走出国外去推广咱们的茶文化。有了领导的认可和建议,在组织的支持下,我们就开始参加一些国际茶会等文化活动,开始了国际茶文化的交流之旅。

当我还在浙江省茶叶学会当理事的时候,就最早开始在学会内开展茶文化活动,同时进行各种茶艺演出。那时候有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但还没有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开内部茶会的时候,我说我去把国际文化交流学会的领导请来吧,那么他们以后在搞文化交流的时候就用得到我们了。大家赞同,我便去请,一请这些领导都来了,我们就做了一场探新茶宴,规模不是很大,但反响非常好。领导们说他们正要搞一次国际的文化交流活动,但还没有内容,正好,就把内容定为茶文化交流吧,由我们茶叶学会来策划内容。只有我们学会力量还不足够,我们就联合了中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共同努力成功举办了第一次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这样,我们跨界做茶文化就跨出了一大步。就在这次活动中,会议建议建立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获得大家一致赞成通过。这样回忆起来,我们学会还是对今天的茶文化推广做出了一些踏实贡献的。包括茶与医学的结合,也是学会做的重要的事,从80年代开始做,到今年已是三十余年了。如果不去做,不想着尝试跨界、尝试开拓,就没有这些事件和贡献,茶文化的传播就走不这么快了。总结起来就是事在人为吧,要开阔思路,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希望茶人们的勤奋努力、拼搏创造,能使我们中国茶业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本文刊载自《中华茶人》第82期)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前言

  目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及其团队完成的重磅新作《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已正式上市,益友们可前往当当网人民出版社旗舰店购买。

  《天地融入一茶汤》这本书对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探讨,并选用大益八式作为中华新茶道的代表来研究。主创李萍教授说,茶道复兴开始,吴远之先生率先提出了具备人文精神的“茶道”。要解读中国茶道,“大益八式”就是一个最合适的模板。

  热文回顾:大益访谈|李萍:大益茶道正在成为中华新茶道的样板>>>

  今天,我们特意节选了《天地融入一茶汤》书中的附录章节:《大益茶道何以可能》,从主创们的角度去了解——

  大益茶道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大益茶道在当代中华茶文化复兴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大益茶道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

  大益茶道之开创与发展的主体是大益集团,它是大益集团在推广中国茶文化、提升现代品茗境界、构建茶道学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大益茶道”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且还在继续深化和拓展。本书正文部分的框架就是以大益茶道研修方法——基础茶式(也称大益八式)为主线,用中华传统儒学义理加以解读而写成的。那么,大益茶道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大益茶道在当代中华茶文化复兴中具有怎样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大益茶道获得什么样的启示?这些问题虽然并不构成本书的直接内容,但一定会有许多读者迫切期待得到答案,我们特增设附录以飨读者。
  大益八式

  壹  中华新茶道的开拓者

  不可否认,关于茶道的定义和理解,国内至今仍然有许多争论和分歧。不少前辈学者对中华茶道的基本精神做出了不同的概括,他们都试图尽可能全面地总结中华茶道的核心理念。例如,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将茶道理解为“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1]吴先生因茶本身的“珍贵”、“高尚”而肯定饮茶的“享受”,同时强调了茶道的“修身养性”的功能。庄晚芳教授在《中国茶史散论》中提出,“茶道就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2],此种理解似乎把“茶道”等同于“茶礼”,茶道的推广类似于正式教育机构的专职工作。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降,茶文化和茶道研究在大陆复兴,许多学者和学术机构纷纷参与进来,一些知名茶企和茶界意见领袖也不甘落后。大益集团就是其中一个突出代表。众所周知,国内现有的茶道阐述,大多都是学者个人提出的,特别是茶学、茶文化领域的学者,他们通过撰文立著,阐明自己对茶道概念的理解,并由这样的理解建构相应的茶文化理论体系。大益集团推出的大益茶道则十分不同。它是由一家民营企业基于对中华茶道的现代使命之理解而提出的。2010年元旦,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在北京首次公开分享了他多年以来对中国茶道的感悟和思考,系统提出了以茶圣陆羽为宗师,以“惜茶爱人”为宗旨,以“洁静正雅”为审美纲领,以“守真益和”为修心法则,以基础茶式为研修方法的大益茶道。同年5月,隶属于大益集团的大益茶道院(ACCTM)在昆明正式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茶道的职业化进程。吴远之先生创新性地阐释了“茶道师”的概念,以推行职业茶道师资格认证为手段,建立茶道师阶位秩序,为茶人提供终身研习茶道的平台。这不仅显示了大益集团在茶文化传承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担当,同时也可以视为大益集团在中华新茶道方面探索的新成果。

  大益茶道院开展茶道师培训及研修课程。

  大益茶道给出的茶道概念解释为:“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能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的品茗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感悟真谛的方式。茶道的定义为:茶道是人类品茗活动的根本规律,是从回甘体验、茶事审美升华到生命体悟的必由之路。”[3]如果说回甘体验是茶的“滋味”,茶事审美是茶的“品味”,那么,生命体悟则是茶的“真味”。茶道正是从回甘体验(滋味)、茶事审美(品味)升华至生命体悟(真味)的过程,此种“三味一体”的体系建构,体现了由外入内、由生理到心理、由物质到精神的逻辑过程,含盖身心灵三个层次的生命需求和体验。这一界定既肯定了中华茶道不离茶味、茶性的即物性,同时又从生理、心理和信仰等三个方面架构了中华新茶道的外在表现形态。大益茶道的概念还充分揭示了茶道体验和追求中的个体差异与人类共识之间的张力关系,既指出了茶道中的一般和普遍(生活礼仪和根本规律),又看到了茶道中的特殊和个别(回甘体验和生命体悟),这就可以兼容多种形态的品茗生活方式和茶事活动形式,可以说,这一茶道概念因其开放性,可以包容多元文化、多种努力的未来面相,从而正在成为中华新茶道的样板。

  大益茶道所确立的宗旨为“惜茶爱人”。这是值得称道的。吴远之先生认为,“惜茶爱人”代表了茶行业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成为种茶、做茶、泡茶、品茶的根本要领。它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惜茶”之心,二是“爱人”之意。“惜茶”侧重于技艺,是基础和方式;“爱人”则侧重于人文,是目标和方向,这两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从人茶道三者关系来看,“惜茶”揭示的是人与茶的关系,“爱人”揭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茶道以茶为媒,以仁为本,培育的是仁爱之心,乃是人文之道,是对传统真善美价值观的传承。大益集团茶道还提出了以“洁静正雅”为内容的美学体系、以“守真益和”为原则的修心法则和以“大益八式”为冲泡手法的修持仪轨,这些内容成为大益茶道理论的一部分和实践中的演习方式。可以看出,大益茶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体系,其中包含了爱、智、美三元素:爱,是大益茶道的本质;智,是大益茶道的内涵;美是大益茶道的形式。正因为有了深厚的理论积淀,大益集团不断推出富有创意和建设性的茶道活动,例如,在茶修中推出了人文茶会的仕席。“茶之温润,文文儒雅;君子涵养,绅绅为‘仕’”,举办仕席之要旨正在于使茶道师反向内求,在雅致宁静的慢生活中修身崇德、涵养品格。显然,“大益茶道”的上述理念与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陆羽茶会

  不难看出,大益集团的过人之处在于:它很明确地将自己定位为民族品牌企业。这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它要满足当代中国人的生活需求;其二,它要发掘和创新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要与日本、韩国竞争,还要与台湾有别;对内则要树立业界声誉和培育茶业界的文化内涵;其三,它要提升茶道,在尊重已有的茶俗、茶礼、茶艺的基础上,还要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出“中华新茶道”。

  作为中华新茶道的开拓者,大益集团在很多方面都令同行望其项背,不断被模仿却很难被超越。早在2010年9月,大益集团就获国家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他们与安徽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学术机构合作,开展茶生物学等领域的科研攻关项目,同时也借助大学的学术研究力量以及自身的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茶道学(包括茶道美学、茶道心理学、茶道哲学等)方面做出了领先性的研究。2013年,大益茶道院专门成立茶道学研究部,承担起茶道学术与研究平台的建设工作。以大学茶道的发展为契机,以茶道理论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为内容,系统开展茶道哲学、茶道艺术学、茶道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致力于茶道学学科体系建设,培养和发掘优秀茶道科研人才,搭建中国茶道学科体系建设及研究平台。

  一种新兴职业的崛起,需要有强大的学术理论基础作支撑。吴远之先生提出,茶道应该成为一门专业、精深、厚实的学问,即“茶道学”。茶道学,不同于茶文化专业,它是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有思想内容的发掘、审美意境的追求与人文精神的传达。它有理论体系,也有实践方法;有思想深度,也有艺术表现,集历史、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民俗、养生、音乐、绘画、园林、插花、香道、陶瓷艺术和茶艺实践为一体,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茶道学汇聚了多学科的理论精华,除了茶道的基础理论研究外,还包括茶道艺术学、茶道心理学和茶道哲学三大研究方向:茶道艺术学(茶道美学),主要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讨茶道艺术原理,发掘茶道艺术的人文精神,同时探讨茶道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体验以及审美评价等内在规律。茶道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品茗活动的行为及精神过程,探求茶道心理的内在机制。茶道哲学,主要探讨茶道中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茶道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茶道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茶道对现代人的哲学启示等。

  茶道,展现生活之美

  为此,茶道学研究部与四所顶级名牌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联合成立“茶道心理学研究所”,系统开展茶道心理学研究、茶消费者心理研究等系列科研;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成立“茶道与艺术研究所”,开展茶道艺术精神的理论探索,并创办《茶道与艺术》杂志;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成立“茶道与哲学研究所”,着手开展茶道哲学的系列研究,探寻茶道与中西哲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武汉大学合作成立“茶文化研究中心”,开展茶道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研究等。

  为便于学术研究的开展,大益茶道院制订完善的图书出版计划,已正式出版的首部系统论述大益茶道体系的专著《茶道九章》,作为职业茶道师的核心教材的《大益八式》、《大益普洱茶品鉴技巧》、《静品茶诗》,跨学科专著《茶道与文学》、《茶道心理学》等30种茶道图书中,其中不少已具备相当的学术水准。同时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研讨会、高峰论坛,设立科研合作项目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学者持续投入相关研究,为“茶道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这些努力不仅保证了大益集团始终可以获得充足的科研人才储备,而且夯实了大益茶道研究的学术根底,促使他们在茶道研究领域能够始终坚守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方向。

  同时,大益茶道院也着力于推动中国茶道对话世界。一方面自2013年起,大益茶道院开始有计划地将出著的茶书翻译成英、日、韩、俄、法、泰、西班牙语等国语言出版,茶道院外籍专家更直接以外文写作茶书。目前已出版的外文茶书近20部,其中《大益八式》就已正式出版中英日韩文四个版本,部分图书参加国际书展,或被著名大学图书馆收藏。部分茶书直接在国外出版,以供国外学者及茶友比较、研究和借鉴。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影响,增进交流,大益茶道院牵头举办了六届中日韩茶道国际交流。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发起,邀请日本、韩国的茶道学者与艺术家分别在北京、深圳、西安、东京等地联合举办多届“茶境”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促进中日韩三国茶道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茶境展精彩现场

  贰  中华新茶道的践行者

  在大益集团的官方网页上,醒目地标示着企业宗旨,即成就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相应地,它对企业使命的解读是:基于“奉献健康,创造和谐”的理念,不断提供高品质茶叶产品及相关服务,提升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品质;通过企业物质及精神财富的创造、传承与回馈,令社会大众从企业发展过程中持续地分享与受益。为此,它还提出了企业愿景:努力成为中国最佳茶品供应商,使“大益”成为推动“茶为国饮”、推动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领导品牌。为实现上述宗旨、使命和愿景,大益集团制定的大益战略是:本着共赢合作创造和分享价值的原则,以品牌为先导,渠道为依托,不断强化领先技术与创新服务,满足茶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且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上述种种企业哲学的侧面其实都是围绕大益茶道而展开,大益集团不仅是中华新茶道的开拓者,更是当仁不让的践行者。

  从内容上看,“中华新茶道”是个开放的体系,可以容纳多种角度的探索从而形成各自有别且相对独立的茶道体系,所以,我们肯定一切对中华传统茶道做出符合现代人的现代生活需要的新诠释。这其实也是儒家一贯精神的体现。这尤其表现在知行合一、体用结合、经世致用等指导理念上。
  大益集团为实施大益茶道进行了系统的精心设计和全力打造。2007年9月,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及大益皇茶会会所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2008年11月1日,大益发起设立的“中华爱茶日”在勐海正式启动;2010年1月,大益集团正式签约广州2010年亚运会,成为其茶叶产品供应商暨指定用茶,这也是中国茶企业首次成功赞助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2010年11月,茶行业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大益集团勐海茶厂。这一系列努力的最佳展示平台就是2016年全新推出的“大益茶庭”——一个意欲与星巴克、立顿试比高下的中国茶茗饮园地。2016年8月首先在中国时尚之都上海设立了这一完全改写了传统中国茶店刻板印象的高端茶店。消费者的反响极好,很快(当年11月)又开设了第二家,目前已经开出了六家。

  大益茶庭

  大益八式的推出也是值得关注的事件。相对于日本茶道的成熟仪轨,中国茶道一直缺乏一种融合实用、审美和心智训练的日常练习方法。为此吴远之院长亲自研创了一套生活化的基础茶式。它包括洗尘、坦呈、苏醒、法度、养成、身受、分享、放下八个内在关联且一气呵成的动作规范,故又称“大益八式”。这八个环节既是一套完整的茶叶冲泡方法,也是一个体悟人生智慧,其涵义暗合深层次的思维逻辑。因为人生有八大弱点,即贪欲过多,沟通失灵,善恶不分,取舍失当,急于求成,双重标准,自利心重,患得患失等,为此就有对治八法,大益八式就是茶人克服上述八大缺点的方法。习茶者通过每日研习大益八式,既可熟练掌握茶叶冲泡的基本技艺,还可静心体会人与茶、人与器、人与天地之间的默契与和谐,达到静心安神、怡情养性、参悟茶道的目的。同时,“大益茶道”研修提出了独特的精进法则:每日一次基本茶式、每周一次茶契、每月一次爱心活动、每年一次论茶大赛,通过这些固定、重复的动作或活动,茶人不断投身其中,这将促成茶人磨炼自己,在品茶技术、泡茶仪轨、奉茶精神等多个方面得到提升。[4]包括大益茶道院在内的诸多中华茶道研究者们都力图将中国茶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中,提升生活方式的品味和文明程度,这值得我们报以赞赏的理解和支持。

  大益茶道院开展少儿茶文化课程

  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十分钟爱中华文化,而且在价值观上持有多重文化包容并蓄的开放态度,他本人成为了现代儒学茶道的大力倡导者。他是位不懈思考、不辍笔耕的探索者,与人合著《茶悟人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了《时尚茶道》(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大学茶道课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等多部著作。他说“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对于茶的回甘有不同的体验。所以我们说,品味人生,有如饮茶,甘苦自味,冷暖自知。”[5]他还说“茶道的生命体悟是通过识茶、赏茶、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学习礼仪、品味人生、参禅悟道,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中华茶道,是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的统一,是待人以真、与人以善、示人以美的统一,也是艺术、仪礼、修行的统一。”[6]其实,他本人就是中华新茶道不折不扣的践行者,在他身上既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坚韧和忠恕品格,还有西方信者的谦恭和勤勉的品质,更有现代企业家的睿智与进取之心。
  吴总(右)向大益职业三阶茶道师授阶

  叁  中华新茶道的推广者

  应该承认,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激进反传统、批儒学的当代中国大陆,茶文化令人遗憾地风化消散了,茶道也断流停滞了。同样,儒学的影响严重式微,主流群体(公务员、高校教师、城市中产阶层、国有企业干部等)都已经远离儒学的核心价值,以西学为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全部的理工科和部分文科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也较少系统地接受过儒学的熏陶,作为儒学母国和发源地的中国大陆已经难以承载“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不得不吞咽下儒学“花果飘零”“儒家南传外传”的历史后果。值得庆幸的是,港台地区仍未中断儒学的研究,还有一些先行者借助欧美大学的“东亚系”“汉学研究中心”的教席在西洋、外化之地继续推进和广播儒学思想,他们著书立传、传业授徒,各立学派。这些被尊称为“现代新儒家”或“海外新儒家”的学者大多有留学欧美背景,对西方思想文化熟稔,故而能够做到打通古今、合璧中西,对儒学做出合理的“创造性转换”“现代性阐释”,从儒学古籍阐发出新意,从儒学立场对现代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解答。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也陆续出现了对儒学、对中国传统思想重新评估的思潮,这股思潮正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茶文化和茶道率先在台湾复兴,其动力不只是经济发展后带来的文化需要的增长,主要的还是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流未断所带来的文化自我更新的要求。

  诚如上述,中华茶道与中国传统儒学存在内在关联,这个命题并不难理解,然而,这只是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并非历史事件。从思想逻辑的必然性出发,我们可以说生发于华夏大地的茶文化或茶道注定会与占据中国传统社会主流地位的儒学直接相遇,茶与儒的相遇在中国是百分之百必然发生的事件。但如何相遇、得出怎样的思想成果、衍生出什么样的精神文明产物,这些问题事先都是不确定的,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从历史进程来看,儒与茶时有冲突、时有交集,更长的时间内是不相关涉,彼此无关。茶本身没有茶道,同样,儒学本身也不直接关切茶或茶事,将儒学跟茶文化、茶道关联起来,这就是一种文化建构,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将思想信仰落实在国民日常起居和交往方式之中的人为努力。其间,许多嗜茶的文人墨客、喜茶的达官贵人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的我们必须推陈出新,补充新内容,发展新格局,才能不断保持中华茶道的生命力。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我们在本书中所给出的认识视角以及由此做出的理论概括都是基于传统儒学思想体系,以此来解读中华茶道。我们应当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尽管儒学思想的许多内容被吸收进了已有的中华茶道之中,各地茶俗背后的观念、信仰都或多或少保留了儒学精神的实质内容;然而,系统的整理、提炼却十分不足。相比之下,吸收道家、道教思想发展出来的“道茶”借助道观、道场、道士、道茶传人而得以传播,其健身益体、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等观念深入人心。同样,吸收佛教理论发展出来的“佛茶”在寺庙、古刹、法师、居士等场所或人群中广为人知,其提出的“禅茶一味”“吃茶去”公案等接受者众,几乎家喻户晓。不少中国人对中华茶道背后的儒学精神视而不见,茫然无知。庆幸的是,这个状况正在有所改观,可喜的变化已然发生,并且渐进成为了燎原之势,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首肯和参与。一些茶人从儒学典籍中寻找灵感,一些茶企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宏观战略出发去构建具有本企业、本行业特色的茶道体系。这样的努力功不可没,我们也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积极开拓儒学在中华茶道当代复兴中的可能作用途径,让儒学成为中华茶道生生不息活力的又一个重要思想源泉。

  “继先师之绝学,宏茶道之人文,振华夏之茶风。”大益茶道院设立时所确立的历史使命,就是为茶发声,为茶人正名,重振中国茶道。我们可以将大益茶道院理解为一家智囊式研究机构。一家茶企斥巨资、设专人进行茶道研究,这样的举措在全国是第一家,在国际上也为数不多。多年来,大益茶道院在茶道理论研究及推广茶道事业上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传授茶道、树立新时代茶道文化品牌。在茶道推广方面,大益茶道院不遗余力,以茶会组织和公益活动为传播途径,将传统思想理念和现代运作方式有机结合,实现了重大创新。迄今为止,经该机构职业茶道师认证资格体系下培养的职业茶道师已超12000多位,形成以“梧桐茶会”、“福音茶会”、“陆羽茶会”等为代表的系列人文茶会,将茶道生活化,在社会上形成热爱茶道、探讨茶道、学习茶道的风气。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中华茶道正在焕发勃勃生机,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和传统精神的符号而广布海外,增益世人。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惜茶爱人的茶道精神,中华茶道有望对治诸多现代文明病,为当代人提供心灵的慰藉,成为中华文明对人类的新贡献。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1]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190页。

  [2]庄晚芳编著:《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页。

  [3]吴远之主编:《大学茶道课程》(第二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159页。

  [4]参见吴远之:《茶道九章》,中国书店2015年版,第118-119页。

  [5]吴远之主编:《时尚茶道》,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

  [6]同上。

  供图:张玉杰

  责编:曾婧雅

万里茶道:跨越亚欧的“世纪动脉”

2017年5月16日,第五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

目录

亚欧大地上的历史之路

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之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申遗之路

亚欧大地上的历史之路

一片神奇的树叶,联结起亚欧大陆,开启了商品贸易与文明交流互鉴的“茶叶之路”,这条路就是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途经如今的中蒙俄三国,是继丝绸之路后,于17世纪末期在亚欧大陆兴起,以茶叶贸易为主的一条国际商道。当初,以晋商为代表的商人在福建武夷山、江西与湖北交界的幕阜山、湖南西部雪峰山、湖北与湖南交界的武陵山等茶源地采购茶叶,通过水陆路从四面八方运至长江之滨的汉口集中,转而向北通过汉水经湖北襄阳、河南社旗等地,再用马、驴、骡、骆驼和人力等运输方式继续北上,经山西、河北、内蒙古多次转运后,抵达中俄边境贸易集散地恰克图,又向西经西伯利亚最终到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而后转销欧洲各地。

由南向北再由东向西跨越亚欧大陆的万里茶道,绵延14000余公里,是继陆上丝绸之路后又一条联通欧亚的人流、物流大通道,也是促进东西方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万里茶道形成、发展、繁荣近300年,上世纪30年代以后因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日渐衰落。曾经繁华一时的商贸大通道虽已是过眼云烟,但其留下的遗迹却凝固在沿线的大地上,成为历史的永久见证。万里茶道沿线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由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两部分构成。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古茶园及古村落等茶源地遗产,水陆道路、驿站、路亭、关口、河流、码头、桥梁等交通类遗产,厂房、器械、工具等构成的加工类遗产,历史街区、茶亭、茶庄、茶行、茶栈、仓储等商贸类遗产,客栈、骡马店、票号、银行、镖局、管理机构等服务性遗产,祠堂、会馆、寺庙、教堂等礼仪类遗产,标志性建筑、碑刻、摩崖石刻、墓葬等纪念性遗产,以及采摘工具、加工工具、运输工具、包装工具、交易工具和茶样、票据、茶章、账簿、路引、合同、公文、手册、日记等可移动文物。无形文化遗产则包括茶叶生产、运输、交易过程中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生产生活习俗,与茶事有关的礼仪、宗教仪式、同业同乡聚会、节日庆典等习俗和行商日记、票证、票号、账本、档案等文献,与茶有关的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文化艺术,与茶事活动相关的地名,以及茶叶品种选择、种植管理、采摘、制作等传统技艺。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万里茶道开拓、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进程,真实地记录了茶道上的茶农、茶商、运输者、管理者、服务者开拓和维护茶路运行的付出与收获。每处遗迹都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个故事都包涵着创业者的艰辛。这些遗产,同样见证了中蒙俄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互动,见证了沿线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对深入研究中国茶叶贸易史、交通运输史、茶文化传播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万里茶道淬炼出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同样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作为跨区域、跨行业、跨民族、跨国度的茶叶运输和贸易路线,万里茶道在开拓、发展、繁荣的艰难历程中形成了维持运行的准则,凝结了不同群体共同遵守和认同的观念,万里茶道的核心价值理念即是“和合天下,恩泽四海”。

“和合天下”既是茶叶和茶道本身蕴含的品质,也是万里茶道的先民修身养性、人生追求、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准则。中国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汲取了儒释道的精髓,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铸就了“以和为贵”的民族之魂。从茶叶与人类个体的关系看,饮茶能让人保持内心平和、清静淡雅,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从茶叶与群体的关系看,饮茶是一种高雅文明的交往交流方式,能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沟通,促进各类群体的相互了解,“以茶为媒”“以茶会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情感联络方式。万里茶道以茶叶为载体增强了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如今,茶外交仍然是国家交往中一种重要手段。而从茶叶与自然的关系看,一方面,茶叶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它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的山地,对土地、温度、湿度、环境有严格的选择性,依赖于大自然;另一方面,中国茶道追求“天人合一”,种茶、制茶、饮茶讲究自然天成。可见,和谐、和平、合作是中国茶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万里茶道追求的现实目标。

“恩泽四海”则是万里茶道开辟的初衷和开辟之后带来的实际效应。为满足我国西北各民族以及俄罗斯乃至欧洲人民的生活需要,同时通过茶叶对外贸易获取利润,万里茶道才应运而生。其实,它所达到的最终效应远远超出了预期。

茶叶种植给人类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茶叶通过万里茶道销往世界各地,扩大了山区居民的收入来源,尤其是为妇女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从而增加了其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了妇女地位。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产茶,茶叶产量近600万吨,茶产业仍是许多不发达国家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茶叶为人类提供了健康饮品。茶叶通过万里茶道从中国传向俄罗斯及欧洲,满足了游牧民族日常维生素的需求,也改变了欧洲人喝生水的习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病菌的传播。茶叶传入俄罗斯和欧洲后,饮茶逐渐成为上自贵族、下至平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目前全世界有30亿人饮茶,茶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

茶叶种植给人类提供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的模式。茶叶种植是我国各族人民积累探索、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的典型范式。这种方式通过万里茶道向世界传播,为人类综合利用山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提供了成功样本,为人类破解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难题提供了有益启示。此外,随着万里茶道的开辟,其沿线催生出诸多市镇,给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额财富和新的生活方式。

同时,各国、各民族的开拓者们在开辟、维护、繁荣万里茶道的历程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所淬炼出特有的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合作共赢、诚实守信的“茶路精神”。这种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以诚相待、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又赋予了万里茶道开放开拓的时代精神。其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贯穿于万里茶道始终,永远铭刻在中蒙俄三国人民的心灵深处,成为全人类永恒的财富,成为当今建设“一带一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之路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万里茶道就是典型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之路。它既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也是沟通东西方文明互鉴的桥梁。

万里茶道从其茶源地武夷山、幕阜山、雪峰山、武陵山出发,穿越南方湿润地区到半干旱、干旱地区,跨过山地复合式农耕文化区、稻作文化区、旱作农耕文化区、游牧文化区等不同经济类型,将中国传统的几种主要经济类型区域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并延伸到西伯利亚、中亚和欧洲地区,实现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生计互补和互通有无。

对于南方山地茶农来说,茶叶是换取粮食和日常生活物资的特产。而对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和俄罗斯人、欧洲人来说,茶叶则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甚至许多地方都流传着“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病”的说法,可见茶叶对于北方以肉奶为主食、缺少蔬菜和水果人群的重要性。唐代以后,南方茶叶就逐步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不可或缺的生命之饮。如安化和羊楼洞压制的黑茶砖茶,曾是草原上可以充当货币使用的硬通货。当然,中原和南方各民族也需要把茶叶销售到北方,换回马匹、牛羊肉、皮毛等特产,满足农耕经济人们的生活所需。可见,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生计互补是万里茶道形成的内在动力,而大规模的茶叶运输和贸易,又实现了互通有无的巨大经济价值。

万里茶道茶源地基本属于多民族居住区,武夷山是汉、畲等多民族居住区,幕阜山是苗、瑶等民族先民活动的地方,武陵山是土家、苗、汉、白等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雪峰山是汉、瑶、苗、侗等多民族聚居之地。几大茶源地种植、加工的茶叶通过万里茶道运送到北方,满足了北方蒙古族、回族等各民族的生活所需,也实现了南方各民族生产的价值。通过茶叶贸易,增进了南北各民族的了解和互信,实现了各民族相互认同和团结。某种程度上说,万里茶道已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这条纽带从唐宋开启,并延续至今。目前,南方民贸企业生产的边销茶,仍然大批量对口销售到北方和西北民族地区。

一缕茶香,蕴含着文化的气息。万里茶道不仅成为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媒介,也作为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载体,将古老的中国茶文化与各国历史文化相结合,演变成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丛。以茶会友,以茶奉客,是中国简朴而高雅的待客之道。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俄罗斯的红茶、英国的下午茶等,无不受到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影响。一片小小的茶叶跨越国界,成为人类共享的财富。

万里茶道这座桥梁,联通中国与中亚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和地区,推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南方茶源地所产茶叶,经过汉、蒙、维、回、满等各族商人、运输者的艰难转运,最终运抵俄罗斯及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茶叶作为一种保健饮料,17世纪传入荷兰,并迅速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饮品。此后又通过荷兰传入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时期饮茶俨然成为宫廷生活的一部分。18世纪饮茶风靡英国,进而演变为一种社交手段,并衍生出下午茶习俗。茶叶经蒙古国北传至俄国后,18世纪末饮茶之风遍及社会各阶层,茶叶纳入居民生活必需品之列。俄国人在茶水中加入糖、柠檬、牛奶、乳皮、香草等辅料,形成了独特的俄罗斯茶道。

在中国茶叶向西输出的同时,17世纪中叶,茶叶伴随欧洲移民传播到美洲大陆。18世纪北美出现牛乳和乳酪搀入茶叶饮用的习俗,美国则产生了特有的冰茶文化。中国的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传播到世界各地后,逐渐融入当地生产生活乃至文学艺术、礼仪制度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浪漫的休闲情怀、精致典雅的生活态度,大大提升了人们的文化品位。通过万里茶道,中国古老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传入欧洲,欧洲工业文明成果也引入中国,达到了中西方互通有无、合作共赢的效果。由此,茶叶长期扮演着跨越亚欧大陆的文化使者的角色。

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文明精神得以赓续和发扬光大。如今,随着我国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俄茶叶贸易之路又以新的、更高级的形式出现——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这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新时代的发展和创新,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合作范式和地缘政治需要,更是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现实需要。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以茶会友,共品茶香。坚守中国茶文化“和合天下”的价值理念,共同推动人类和平和睦发展。小小茶叶,始终散发着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别样味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申遗之路

万里茶道最初以“茶叶之路”“万里茶路”等名称出现,如美国作家艾梅霞所著的《茶叶之路》,我国作家邓九刚所著的《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三百年》等。2012年6月,“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湖北赤壁市召开,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并通过《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赤壁倡议》,从此开启了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省际合作模式。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所作的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演讲中指出,万里茶道是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这有力推动了万里茶道申遗工作。

2013年9月,第二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召开,来自中蒙俄万里茶道沿线31个城市的代表参加市长圆桌会议,并签署《万里茶道沿线城市旅游合作协议》。期间,中蒙俄三国达成“万里茶道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共识,并签署了共同申遗倡仪书,联合申遗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同年同月,由河南省文物局、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召开。会议形成并通过《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赊店共识》,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努力的方向。2013年12月,湖北省农业厅、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重走万里茶道启动仪式暨‘东方茶港’‘中俄万里茶道’起点立碑揭幕仪式”,确立了武汉在万里茶道的历史与现实地位,为其作为牵头城市承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下基础。此后,“万里茶道”的命名逐渐被学界、政府部门所接受。2014年3月,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导发起的“万里茶道协作体”在北京成立,成为推动申遗的重要民间组织。同年5月,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座谈会在福建武夷山市召开;6月,随着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引发国内广泛关注,进一步推动了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工作。2015年至2018年,湖北省文物局牵头建立包括福建、江西、湖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8省区协调机制,组织专家考察万里茶道遗产点,撰写申遗文本,并建立起与蒙古国、俄罗斯联合申遗沟通机制。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万里茶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联通了中蒙俄三国,是沿线各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融入了沿线人民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万里茶道申遗,符合打造文化交流互鉴平台的现实需要,延续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梦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赋予万里茶道新的时代内涵,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将进一步增进中国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传统友谊,成为新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共同发展的新纽带。

万里茶道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2014年9月中蒙俄三国元首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可以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铁路、公路等互联互通建设,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合作。”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下,俄罗斯日益注重对西伯利亚以及远东的开发,俄国境内的“茶叶之路”也被视为俄罗斯整体发展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的跨欧亚大通道建设这两大战略成功对接,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增添了新动力,为两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实现优势互补,造福两国人民。

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是建设中蒙俄文化廊道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沿线节点城市正在抓住申遗机会,拓展与茶叶相关的驿站、古道遗址的内涵与外延,抢救茶叶之路上的文物及文化遗迹,搜集与茶叶贸易相关的历史档案等,尽可能保持其原汁原味,为沿线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更好保护并进一步增强民众保护意识,推进万里茶道的宣传推荐工作,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茶文化。这项工作不仅是3个国家协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有益探索,更是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实践,对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茶文化和茶产业的传承发展,对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沿线省区不断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而不同”是中国数千年来的重要价值取向,“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代理想社会的最高境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全人类的理念共识和奋斗目标。茶叶和茶文化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她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茶叶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载体,超越了地域、国家的限制,跨越了不同时代。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将进一步凝聚沿线各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沿线各国合作共赢,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搜集与研究”中期成果(编号19ZDA179)

作者:

黄柏权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万里茶道研究院院长、万里茶道协作体副主席

巩家楠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