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盖碗茶具品牌

找到约34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重度茶具控患者收藏报告 总价接近二十万

特别喜欢“控”这个字。


因为和“爱好”相比,动词属性的“控”,精准有力度。一个词,就带出了“控们”的声色,特别传神。当然,这点感触也和自身体会相关。


本小编辑,行走茶圈10载,重度茶具控患者一枚。


作为重度患者,很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下这10年的败家史,当然伴随着的也是这10年的茶具收藏报告。以小见大地说,也从某个侧面映射了这10年的茶具发展。


 茶具合影(非全家福)



只如初见的白瓷盖碗


十年前相中,如今依然是心头好的茶具,白瓷盖碗是唯一的一个。


你一定有巨大的疑问,如果“白瓷盖碗”都可以拿来收藏,那人人都可以称上大收藏家了吧?然而,我的回答是,白瓷盖碗易得,不烫手的白瓷盖碗难求啊!见到就收,绝不手软。


事实上,在过往的10年里,曾经有许多人尝试过许多材质的盖碗,钧瓷、青瓷自不必说,甚至还有把建盏的铁胎和釉色拿来主义的盖碗,然而,终究都逃不过一个“烫手不好用”的结果。



有许多名人说过,一切简单里都藏着大道理。像达芬奇画的鸡蛋,还有砸中牛顿的苹果……再简单不过的白瓷盖碗,在碗沿和碗底的弧度上却有着微妙的变化,藏着不烫手的秘密。


小编辑我最钟爱的白瓷盖碗有且只有一个,一个是升级版德化白瓷盖碗,圈子里老前辈们在福建德化专门找人烧的。好用不贵,25块一个。(这里没有购买链接)


白的纯洁无暇,一切宛若初见。




历久弥新的紫砂小壶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对紫砂存在着偏见,心里一直认定“紫砂属于老人”。所以,起码在从业的前5年,都对紫砂无感。


现在想来,只怪当时太年轻吧。这不是,真过了5年,到了快三十而立的时候,自然就懂了紫砂壶的好。


时间真是可以检验和说明许多东西,所以,那些看不明白的人和事都交给时间吧。


 日常用的两把小壶


紫砂壶,尤其是朱泥,容量在120—150ml的小壶,泡起武夷岩茶来,特别能发茶性。不说清三代,单就泥料靠谱、器形匀称的紫砂壶,泡茶时对茶等级的提高就可共睹,随随便往上走一个等级。


小编辑日常偏爱的小壶有两把,90年代台湾回流紫泥小壶一,90年代朱泥小巨轮珠一。容量都在120ml左右,泡茶极适合。


讲“历久弥新”意指紫砂壶养壶给壶增加的“宝色”。择一壶,终一生,可好?



用祭红致敬台湾晓芳窑


 台湾晓芳窑祭红杯


如果不算回流的紫砂,台湾的茶具收过晓芳窑、自慢堂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仿清雍正十二色釉彩菊瓣盘。可以说,它们给了我在台湾茶器方面傲娇的资本。


晓芳窑的两枚祭红杯子,是心头爱。两枚不同形制的杯子,虽都为祭红,发色却不同。


一枚里外施釉,祭红的发色纯正,釉厚且流釉明显,所有在杯底有很厚的堆釉,堆釉部分红到发紫。一枚杯身外部发色均匀,呈粉红色,粉粉嫩嫩,像少女豆蔻年华时肤色,很是动人,杯身内未施釉。


 台北故宫博物院仿清雍正十二色釉彩菊瓣盘



日本职人来华系列


从日本无名氏职人的锤纹匀杯、急须,到安藤雅信的片口,再到今井美智的琉璃公道,日本职人的来华系列,在我的茶具收藏一览表里以纵向无下限的持续增加。


在日本茶具系列里,除了当红职人们(也就是国内所讲的手艺人)的东西,小编辑我还收了许多日本老茶具。


如果按时间排序,剁手老茶具要绝对靠前很多。大概从2013年开始,截止到目前,不但没有收手的迹象,反倒是门类扩大了。从最初的杯托、壶承、茶仓、花瓶、桌旗、铁壶到如今的禅意字画、竹帘等。


 小部分日本茶具



韩国茶道具系列


因为喝茶习惯差别太大,所以韩国茶道具真的很难挑到适用的。不过,很难不代表没有。一组很有童趣的侧把壶杯组和韩国松月窑青年陶艺家的雪色釉金箔杯,都很有特色。




国内手艺人崛起系列


受台湾和日本茶道具风气的影响,最近5年里,国内手艺人迅速崛起,伴随着浮华美名的是参差的水平。所以,一定的鉴赏能力是需要的,不然,只能花时间交学费了。


因为小编辑学费已经交够了,所以就大胆放手买了。自家人必须要给自家人撑门面,所以,在经济能负担的情况下,国内手艺人和国内优质茶具品牌的作品见好就收,不以名气论英雄。


曹庆励、粱明毓、章垚、陈吉树、黄圣、吉金堂、无由、容善堂等的作品,都在收藏列表里。


 国内手艺人琉璃茶具系列


 国内金属茶具系列



“独家记忆”系列


彰窑壶承、“春在”设计款联名系列壶承、独板大叶紫檀壶承、玉竹茶则、老瓷片搁置,在敦煌沙漠的古长城脚下捡回的红柳枝,连同它们的故事以及我们相遇的故事,一起被我记下,列入我的“独家记忆”系列。


 漳窑壶承



如果摄影毁三代,那玩茶具至少也毁一代半。哪里来的半代?茶,余韵悠长啊……


据估算,小编辑所藏茶具的总价已逼近20万……


那些年,熬夜码字的银子6成都变成了茶具。作为一位女性,牺牲掉的是女性必备的包包、口红、香水、首饰、衣服……


所以,听已经很老却依然坚称自己为小编辑的一句忠告:茶具坑慎入!

什么品牌的红茶比较好,金骏眉红茶怎么泡才正确

金骏眉是正山小种的分支,亦是红茶中的精品,掌握正确的金骏眉冲泡方法,方可品尝到金骏眉独特的花、果、蜜、薯综合香,甜醇爽口,汤色金黄透亮,十分诱人。

因此一杯好的金骏眉茶离不开得当的冲泡方法。

金骏眉的冲泡分为备具(准备工作)、温杯、注水、出汤四个步骤,需要注意水温必须是100℃。

具体冲泡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

准备一只盖碗、一只公道杯、5g金骏眉干茶,茶杯数只。

泡茶时,建议选用白瓷盖碗茶具茶组,盖碗不宜太大,一般110ml左右,投茶量准备5g。

盖碗的优点在于冲泡时,既可享受金骏眉茶冲泡时飘逸出的茶香,又可欣赏到金骏眉芽尖在水中舒展的优美姿态,及金骏眉金黄剔透茶汤。

2、温杯

用开水将盖碗以及茶具均匀烫洗一遍,祛除异味,提高盖碗的本身温度,尤其是在冬季温就非常必要,温杯之后快速倒掉水。

3、注水

注水的方式,可以采用环绕注水,即沿着盖碗边缘画圈,环绕注水可以让茶叶的条索充分与水分、温度、氧气接触,从而使得茶汤更加均匀饱满。

注意点:

泡金骏眉时水温的掌握是非常重要,适宜的水温有利于金骏眉茶叶香气、滋味以及所富含的有益物质的浸出。

对于金骏眉来说,100℃的水温,是成就其香味与香甜之感的不二法门,只有100℃才能将其滋味充分释放。

4、出汤

合上盖碗盖子,手持盖碗呈90°直角,将茶汤滤入公道杯之中。

金骏眉不宜久泡,一般前三泡都讲究快速出汤,即5s内的时间里出汤,然后3泡之后可以依次递增时间。

出汤之后,即可分倒至茶杯饮用。

总结

金骏眉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好茶。水中带甜,甜里透香,金黄透亮。绵顺滑口,香甜饱满,极具“清、和、醇、厚、香”的特点。

但是冲泡时需要注意水温,以及投茶比例,避免茶汤浓重。


免责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意在为公众提供资讯的免费服务(内容收集整编部分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本站对所有文章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用户不应信赖内容,并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切勿撰写粗言秽语、毁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

新手如何挑选盖碗?盖碗怎么拿不烫手?

  说起冲泡普洱茶,那么盖碗是必不可少的茶具,一套好的盖碗,不仅在冲泡时尽显高端典雅,而且用盖碗冲泡普洱茶还能更好的观赏整个冲泡过程中茶的变化。 

  盖碗也叫三才杯,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暗合天地人之意。是泡茶中最实用,使用性最广泛的茶具,适用于六大茶类。相信每个爱茶人都有一套盖碗,每当闲暇时,便抚盖弄碗,珍茗入碗,沸水浸泡,兰指间,玉液琼浆,香满室,泡茶操作行云流水,尽显大师风范,典雅高贵,你值得拥有。
  但对于很多新手来说,挑选盖碗很重要,盖碗泡茶不掌握技巧,经常容易烫手,因此选择合适的盖碗以及正确的盖碗拿法很重要。
  如何挑选一款不烫手的盖碗
  第一点:盖碗杯身的弧度

  选择盖碗时,盖碗杯身的弧度小,手指捏上去容易烫手,所以选择杯身弧度大的盖碗,高温才不至于迅速传到杯口,捏碗时不烫手。

  第二点、盖与碗口的距离
  盖与碗口的距离稍大一点,这样才能将热量阻断在中间,杯口温度不会太高。拿盖碗才不容易被烫。如果这个距离太小,那么杯中的水温很快就传到盖碗边缘,容易烫手。
  第三点盖纽要高
  盖纽就是盖碗上突起的部分。如果盖纽是凹的,盖纽离盖短,手指按在上面就烫。而盖纽做的比较高的话,就不那么容易烫手。
  第四点、尽量选白瓷盖碗
  白瓷盖碗是品茶,鉴茶的必备茶具,便于观赏辨别茶的好坏,以及茶在碗中的变化。所以,每个爱茶人都应该有一个白瓷盖碗。白瓷盖碗再配个玻璃公道杯,白瓷品茗杯,茶香不损,茶汤不失味,玻璃与白底瓷看汤色也方便。

  第五点、盖碗容积
  盖碗容积可以根据自己喝茶人数的多少来决定,不过市面上最多见的,就是140cc标准7克盖碗,如果盖碗160cc,就是8克标准盖碗,容量与投茶量20:1。
  盖碗怎么拿不烫手
  1、三指法
  新手推荐先学三指法,食指放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并在中指边上,不与盖碗直接接触,否则烫手,把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2、抓碗法
  抓碗法适用于男性,有大权在握的意味。女子使用此法更显野性。使用抓碗法的人不多,因为整个手抓住盖碗比较烫手,难度大,初学者不容易掌握。左手将盖碗拿起,调整好盖子开口大小,右手拇指压住盖钮,其他手指拿住盖碗底部的圈足,不可接触碗身,否则会烫手。将盖碗垂直过来,盖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对自己,即可出汤。
  盖碗价格推荐
  一般新手用来练手的盖碗不用买多贵,参考价格20元,如果是好一点,美观一些的盖碗一个在60元左右,追求材质、品牌的话,价格更高,几百上千的都有。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拿盖碗,其盖碗姿势与公道杯要垂直。出汤时,将杯盖稍微倾斜,留出恰好出水的缝隙,又可以隔离茶渣。将中指和拇指放在盖碗边缘,食指轻压盖纽。三点一线,正好是盖碗的中心线。这样,动作优美,让人赏心悦目。


找到约32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