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凤冈茶叶公司名录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凤冈茶叶“十三五”发展成就回顾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冈,一个带着诗意的名字,从历史中走来。当时光的注脚定格在新的时代,“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千年龙井与新兴凤茶邂逅。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凤冈,好山好水出好茶,凤冈因茶改变。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茶叶,凤冈有你幸福。

2020年,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回顾,凤冈茶叶“十三五”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五载拼搏、五载收获。凤冈茶叶,这片小小的叶子,给世界留下了多少茶香传奇?

亮眼的成绩,统计在节节攀升的数据中——2017年—2019年,凤冈县茶叶出口金额增长达225.23%;2019年,全县出口茶叶1890吨,出口金额达5933.1万美元,占全省“半壁江山”,位居全省第一;2020年,前三季度全县茶叶产量4.3万吨,产值47亿元,出口1472吨,金额4.67亿元,约占全省茶叶出口7.8亿元的60.25%。从2003年开始,凤冈每年以3-5万亩的速度推进茶园基地建设,短短10余年,茶叶基地遍布全县14乡镇,茶树品种由几个增加到23个,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80家,茶叶面积、产量、产值排名挤入全省前列,2020年凤冈喜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第6名。

闪耀在熠熠生辉的奖牌里——2015年“凤冈锌硒茶”飘洋过海,亮相米兰世博会,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近年来,“凤冈锌硒茶”累计获得各类奖项79个,其中金奖59个、银奖20个;2017年凤冈锌硒茶进入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被列入首批100个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名单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20年“凤冈锌硒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2020年在第五届中国有机大会上,凤冈县人民政府被授予“区域公共品牌培育示范单位”。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凤冈锌硒茶品牌价值22.96亿元,全国排名39位。

蕴含在差异化发展的理念中——茶学泰斗陈宗懋院士说:“锌硒同聚,世界少有,中国唯一,是上天赐予凤冈的金不换。”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2017年—2019年,凤冈县茶叶出口金额增长达225.23%。这一发展深刻启示,只有始终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有中生优’‘优中做强’,才能实现分兵突围、快速崛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凤冈县委书记王继松在网络直播带货时说:“凤冈锌硒茶长在青山,云雾相伴,是森林里跑出来的孩子。林下茶,林中茶,都在森林母亲的视线里,保持着与母亲天然的联系,每一款茶,都是阳光上进的好孩子。”凤冈立足资源禀赋,在绿色发展战略基础上,2017年,凤冈创新提出了“双有机”战略理念,形成“凤冈共识”,广泛推行有机生产方式,纵深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彰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中——2014年凤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通过大力实施“茶园生态化”“作业机械化”“过程安全化”等“八大转型工程”,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并配套出台了《凤冈县2014年茶产业发展奖励和补助办法》;2016年调整出台了年度茶产业发展奖励和补助办法;2018年出台了《凤冈县关于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凤冈县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茶叶出口大县的实施意见》。从2003年以来,凤冈累计出台茶叶优惠政策文件20余份,平均每年整合资金投入茶产业发展超过3000万元,为推动全县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践行在狠抓质量安全体系实践中——“我宣誓:自觉遵守茶叶质量安全规定,不用违禁品,不赚黑心钱,对标绿色有机,守牢安全底线,诚信守法经营,维护锌硒品牌。我为良心人、做干净茶,茶兴我荣,茶衰我耻,干净凤茶,全球共享……”这种场景,在凤冈的茶事活动中经常见到。这是凤冈县广大党员干部带领茶叶企业、茶农,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坚决捍卫“凤冈锌硒茶”产品质量安全,执行“最严标准、最严管控、最严惩处,宁要草不要草苷磷”,做忠实护茶卫士,保凤冈人的命根子、钱袋子。凤冈对损害“有机凤冈·良心产业”的违法行为,是零容忍的态度,一经发现绝不姑息。凤冈在茶园和茶叶加工厂房安装摄像头全程监控,建成11套茶叶追溯系统软件,实现茶叶种植管理、质量检测、加工包装等全程在线数字化管理和可追溯信息的查询,茶园“二品一标”认证已实现全覆盖。

融入在“凤冈锌硒茶”品牌管理中——凤冈按照“五统一”原则,切实维护“凤冈锌硒茶”公共品牌形象,目前已有44家茶叶企业申请使用“凤冈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进“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战略,与杭州西湖区签订了“东有龙井?西有凤冈”战略合作五年行动纲要,成功举办了“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与茶文化论坛和“东有龙井·西有凤冈”浙黔茶业大会等活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做靓“禅茶瑜伽·养生凤冈”品牌,成功举办了中国瑜伽大会,与中国瑜伽行业联盟签订了“东有龙井·西有凤冈,禅茶一味、养生瑜伽”品牌文化、休闲养生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承办“中国瑜伽永久论坛地新闻发布会”,凤冈成为中国瑜伽永久论坛举办地。

体现在市场化推进进程中——凤冈积极吸引外商和投资企业开发微茶粉、茶多酚、茶食品、茶饮料等多元化茶叶产品,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凤冈七彩农业开发公司蜂蜜姜茶、桂花茶等加工项目先后建成投产,茶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开展市场渠道建设,按照“巩固提升山东市场,积极开拓东北、西北市场,努力对接海外市场”的市场营销策略,建立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销售网络。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茶叶主销区开设凤冈锌硒茶专卖店和网店。

展示在茶旅一体化建设中——凤冈已打造形成田坝生态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区、太极生态养生园和玛瑙山茶旅景区三大茶旅景区。景区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艺表演和旅游购茶为一体的特色茶庄旅游、生态观光游和休闲体验游蓬勃兴起。田坝“九堡十三湾茶园”和“仙人岭茶园”荣获“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称号,“贵州凤冈茶海之心景区”荣登“中国十佳茶旅路线”和“全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榜单。同时,积极开展古茶树普查和保护工作,先后在蜂岩、何坝、龙泉、石径等镇乡发现古茶树108株,得到了贵州省茶基因专家的认定和高度赞扬,弥补了凤冈县无古茶树的空白。

洋溢在茶乡百姓的笑脸上——凤冈把茶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基地建设、项目精准扶持、“村社合一”“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干部结对帮扶,有效推进了茶产业精准扶贫;将茶产业作为支农资金整合的平台,用有限的项目资金,引导财政支农资金向茶产业集中,带动了社会资本向茶叶产业聚集,不仅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投入难问题,还推动了茶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2018年,凤冈以零漏评、零错退的成绩精彩退出贫困县行列,因茶脱贫农户达到1.5万户,茶农人均收入比没有种茶前平均增收1500元—2500元。

一个个攀升的数据、一块块发光的奖牌、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记录着凤冈茶叶发展的足迹。花谢花开、潮涨潮落。时光如流水,只有茶香如故。“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问君曾饮锌硒茶、天下谁人不说香?一片茶叶,从凤冈大山深处出发,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进世人的心里。

展望“十四五”,凤冈县委县政府与茶乡人民依旧携手并肩,坚持把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城市名片做大做强,确立了“建世界级茶园、创国家级标准、树锌硒特色牌、走生态有机路、领茶产业方向”的战略思路,把凤冈奋力打造成全省绿茶强县、全国名优茶基地县、全世界锌硒茶名县。

【原标题】“十三五”巡礼|茶叶,凤冈有你幸福

注:内容来源凤鸣高冈,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凤茶印迹——从凤冈锌硒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看凤冈茶产业发展历程

最近,凤冈茶企铆足干劲生产明前锌硒茶,源于2020年入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加深了国内外消费者对凤冈锌硒茶的信赖。

也因入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而作为“贵州绿茶”大地标方阵的“优秀选手”的凤冈锌硒茶,无疑再一次成为贵州绿茶的高光“代言”。

最大获益方在茶农,今年1斤鲜嫩的明前翠芽茶青比去年同期平均高35元,去年1斤40至60元就能收到的,今年起价就是80元,最高1斤收到95元……

这是凤冈县几届领导班子盯住茶产业持续不断开拓,凤冈人齐心协力的成果。从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贵州省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到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凤冈人昼夜兼程,脚步从未放缓。

回溯来路,凤冈县的茶叶产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但惠及凤冈45万人的发展道路……

雏形

寻茶印迹时发现,早在汉代,就有《汉书》《史记》载:汉使臣唐蒙出使夜郎,发现了夜郎之特产蒟酱、茶叶。在秦汉时,今凤冈正处夜郎方国之东北部边沿,有“夜郎古甸”石刻为证。

东晋《华阳国志》载:“平夷产茶蜜”。时平夷为今贵州西、北大部区域,恰含今凤冈县地。

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载:“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考,唐夷州彼时辖绥阳、宁夷、都上、义泉、洋川诸县,其州治就在今凤冈县绥阳镇场集边,唐绥阳县治所就在今凤冈县永安镇境,现存有绥阳、永安两地“古城遗址”为证。

宋代,《太平寰宇记》载:“夷州,土产茶、硃砂、水银、蜡烛、犀角”……相关史料、石刻及古茶树群落均佐证凤冈茶的历有印迹。

另外,还能从茶的礼俗、地名、图雕等方面详知凤冈茶在凤冈人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凤冈种茶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清朝以前的茶场都是官办为主,民间很少有人种茶。

直到民国时期,因抗战所需,国民政府中央实验茶场从东部整体搬迁,落户在现湄潭永兴与凤冈交界一带,彼时永兴场的北半街实属凤冈行政辖区。

加之1939浙江大学西迁到湄潭,并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联合开办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初级茶科班和高级农科班,培养了杨思华、罗胜寅等茶学学生,为凤冈早期茶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此,凤冈步入了江浙模式的规范茶园种植期,亦陆续有外来茶树品种落户凤冈。民国30年(1941)全县产茶15担,民国34年产茶18担。

直到1949年,凤冈也没有成片茶园,只有零星茶丛和野生茶树。多为农户在自家田边土坎或房前屋后零星的小丛种植,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本地苔茶,产量极低。

这是凤冈茶的雏形,即在自然形态下的曼妙生长历史时期,亦是茶宝宝被关在“深闺”中的最大因果。

发轫

解放后,政府对茶叶生产实行统购、统销,这就产生了供求矛盾,数据为证。

1949年,凤冈县由18万人口上升到21万余人口,茶叶年产量从1.7万斤上升到3.59万斤,年需饮茶量从23万斤上升到31万斤,尚差从21.3万斤下降到2.64万斤。

这期间除由县政府每年组织10万斤茶叶供应外,不足部分用苦丁茶、老鹰茶替代。

为解决这一矛盾,1958年冬季,县政府才发动群众在龙潭区水河乡开山办土,预备种植万亩茶园。却因一阵“共产风”,“刮掉”已开垦的2000多亩梯土。

但这并未削弱凤冈人的种茶热情。

1969年,凤冈县革委规划开发茶园5000亩,并以水河为试点,发动群众,在原来开垦的荒废梯土上种了536亩茶,创办第一个社办茶场,这就是何坝镇水河村“知青茶山”的前身。

接着永安、田坝、石径、新建等公社又相继开辟茶园,全县栽种茶树2700亩。

此后几年,凡公社几乎都开辟茶园、兴办茶场,部分大队和生产队也办了茶场,茶种大部分是浙江中小叶种(鸠坑种),均属有性系种子点播。

至1976年,茶园发展达43800亩,有137个社队茶场,280个生产队茶场,全县用于茶场的投资270万元。

田坝乡1301户农民,种茶1320亩,户均一亩茶。

由于在短时间内大批茶场的兴起,大面积茶园的开辟,使得产、供、销一时无法协调,技术指导不力,制茶机具缺乏,土法加工、生产的茶品质较差,有的茶场年年亏本,甚而成了包袱,不可避免地出现毁茶种粮的严重现象。

加之当时政府重粮轻茶,强调“以粮为纲”,群众只得在茶园内大种粮食作物,这就是“一年种、二年铲、三年四年光板板”囧境的来源。

1978年,县里对茶园进行普查,实有面积缩至23080亩。那时,乡村茶场绝大多数已经垮掉,仅存17个茶场4249亩茶园由集体专业队耕管经营。

这个时期,县供销社负责茶叶种子等物资投入和统购内销,外贸销售由凤冈县外贸公司负责,生产技术指导由各区农技站承担,行政管理由各公社、大队和生产队负责,实行产、供、销分离。

1981年农村实行生产包干到户责任制,茶场解散,茶园下放给村民分户管理,有的荒芜,有的毁茶种粮,加上县供销社大量收购边茶,茶园受毁严重,茶产业一时跌入低俗。

茶园布局分散,规模小,单产低,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产品局限于晒青茶、青毛茶、炒青茶三种。

到1982年,全县茶园缩至12873亩,平均亩产茶叶9公斤,亩产值仅有23.80元。

复苏

茶园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佳,成片被毁的状况,并不只有凤冈,整个贵州省茶业都面临这样的境况。

对此,省农业厅和科委作出对五个县进行低产茶园的技术攻关改造决定,并在经营管理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凤冈有幸在其中。

1982年,县政府抓住时机,成立茶叶技术攻关领导小组,投资340多万元,利用3年多时间,改造低产茶园6408亩,新(换)种茶园9745亩,建立了22个初制加工厂,改造的茶园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平均亩产62.5公斤,亩产值由原来的23.80元提高到322.00元。

同年10月,县政府批准县农业局农技站茶叶组改建成立股级茶叶公司,聘请贵州省茶科所的专家作技术指导,通过“深耕、补密、稳水、增肥、除草、修剪”等技术手段和措施,使濒临荒芜的低产茶园重新焕发生机,凤冈茶产业日渐恢复。

这一阶段,恰好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产、供、销体制发生改变,跑市场与茶园基地建设成了茶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凤冈的侧重在技改、建园上。

连续3年,县委、县政府号召在非耕地上搞开发,利用非耕地开发、贴息开发等贷款193.9万元,低改茶园3281亩、换种茶园2796亩、新种茶园16620亩。

在低改技术攻关中,重心放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宏丰、水河、田坝、茶花、金鸡等乡村茶场,总面积5160亩。

此间,因低改工作出色,取得“攻关一等奖”,一跃为贵州省十大产茶县之一。

趁时,凤冈县农业局、贵州省茶科所和17个乡村茶场成立“凤冈县茶叶联营公司”,实行生产、技术、科研和供销四位一体联营。

1987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局级茶叶公司,负责全县茶叶的生产发展、技术、供销等服务、管理职能。

并从省茶科所引进良种扦插苗40多万株,建立高标准良种茶园100亩,新发展的茶园引进“福鼎大白茶”品种和无性系列良种苗。至1989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又发展到40818亩。

本该欣欣向荣的茶产业却直遇二类商品放开,难抑本就先天不足的茶产业迅时江河日下……

1990年,茶叶产品由二类商品放开,允许自由经营,外销基本停止。

那时,县茶叶公司承担的茶叶贷款230万元,要及时支付银行本息、茶农技术培训、茶种技术改良等等各种费用,已使公司苦不堪言,茶产业发展着实难以为继。

在那个填饱肚子才是王道的年代,群众更看重的是眼前利益。1992年底,茶园严重丢荒,品质下降,全县茶园实际管理面积下滑至28977亩。

一时间,该产业再度陷入低迷。

破冰

国营茶叶收购、销售公司纷纷倒闭,这是全国现象。茶叶销售困难的因子,表面看,是私营购销体系的不健全;根子却在,国人传统思想的桎梏,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就在1993年,凤冈县委、县政府找到了症结所在,当机立断,作出站在食品高端差异化发展的决定,并让县茶叶公司通过清算债务的方式,先后接管大堰、大都、田坝、金鸡、新建、西山茶场,截断了茶园面积下滑局面。

同时,嘱托农业部门、茶叶公司研究土壤结构、生产出的茶叶与其他产地茶叶的相同、相异之处,并送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测试分析,凤冈县茶叶公司选送的茶品“龙泉毛峰”锌含量43.2㎎/㎏、硒含量1.38㎎/㎏;“凤绿茶”茶品锌含量103.2㎎/㎏、硒含量2.08㎎/㎏。

这一测试成为凤冈茶产业破冰之望,仿若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春天。

当即聘请安徽农业大学专家组刘和发教授一行四人指导开发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和名优茶生产。争取到贵州省茶科所、遵义地区茶叶学会及县技术监督和食品卫生部门的支持,制定了《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名优茶企业标准》和《凤泉雪剑名优茶企业标准》。

至此,“富锌富硒绿茶”正式诞生!

仿若告诉世人,在茶叶和凤冈千年水乳交融的过程中,正式越过平铺直叙、润物无声的老基调,实现由“茶叶”到“茶业”的惊人一跃,将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造福一方百姓。

紧锣密鼓地加大名优茶开发力度,量、质并举,先后购进珠茶机械20台(套)、眉茶加工设备一套、名优茶机械10台。

偶遇全国茶叶市场复苏,四川、湖南等地客商纷至沓来,全县各茶场生产销售量大增,凤冈县一步跨入年产1.5万担以上产茶大县。

1998年,名优茶产量继续增加,产值提高。凤冈县茶叶公司将“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凤泉雪剑”两个产品参加农业部在北京农业展览馆组织的农产品博览会,凤冈锌硒绿茶首次在农博会上亮相。

第二年,凤冈县茶叶公司在田坝村改造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300亩,培育良种茶苗300万珠。这一年,“凤泉雪剑”特级茶荣获遵义市首届评比优质名茶称号,“凤冈富锌富硒绿茶”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趁兴,县里改造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700亩,培育良种茶苗400万珠。还充分利用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和生态建设项目资金,对全县老茶园进行品种改良工作,建立茶树良种苗圃基地50亩、苦丁茶苗圃20亩。同时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当年实现无公害管理茶园2.1万亩。

县茶叶公司改制,成立凤冈县茶叶事业办公室,是在2002年,主要负责实施省农业厅安排的《茶叶机械化采摘项目》和《名优茶采制技术推广项目》,完成机械采摘面积5000亩,技术培训4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多册。

在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实施中,技术小组的18名技术人员在公司的三个基地茶场进行了重点示范推广,然后组织全县50多名农民技师在全县的2万亩茶园中逐渐推广实施,生产无公害茶叶960吨。

到2002年,全县共有19个茶场参与县茶叶公司联合经营,有初制厂房19间,红茶设备5台(套),绿茶机具100台(套),珠茶机械20台(套),名优茶机械30台(套),茶叶修剪机15台,精制绿茶设备15台(套),茶叶精制厂一间(1000平方米)。

主要产品有炒青绿茶、烘青茶、红碎茶、珠茶和名优绿茶。名优茶中有开发生产的“凤泉雪剑”、“凤泉毛峰”、“凤泉毛尖”和“富锌富硒绿茶”。其中“富硒富锌绿茶”获中国攀枝花第四届苏铁观赏暨技术交易会“金奖”,田坝茶场生产的“富硒绿茶”获“中国现代家庭消费品质量鉴评和最佳质量保健品”金奖,代表凤冈茶叶形象的“仙人岭”商标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

一时间,精品凤茶销往湖南、四川、广东、山东、广西、上海和本省的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于是,凤冈锌硒茶踏上了南来北往的列车。

领跑

21世纪初,凤冈茶产业驶入快车道,领跑茶产业,在于战略发展准确。

凤冈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因其生产环境、产品质量、产品特色等优势而被列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凤冈茶叶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源于茶树长在北纬27-30°之间,恰好处于产茶黄金纬度带。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66%,99%山泉水可以饲养娃娃鱼(大鲵),平均负氧粒子达10多万,这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

但,凤冈县委、县政府并不自满,坚持“高端运作、抢占先机”的思路,本着“差异就是特色”的发展理念,从2003年开始,注重茶叶品质,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从田间到茶杯”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强化“舌尖安全”,确保凤冈锌硒有机茶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呈给世界一杯净茶。

茶园一律建立了“猪-沼-茶-林”循环建园模式,一律使用沼液、沼渣和农家肥,一律设置太阳能灭蚊灯等来达到“物理杀虫”效果,一律禁止在茶园周边建工业厂房。政府还加大对茶农种茶、管茶、制茶、卖茶等一条龙技术培训,农牧、市管等部门不间断检查监控,用全方位保障“茶宝宝的生长”安全。

正是县委、县政府、质量监督部门运用了这套近乎苛刻的安全质量监督措施,强化茶农的质量意识,茶叶才有了国内外消费者信得过的有机品质。

连续9年,凤冈茶顺利通过欧盟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食品安全指标检测,其检测指标从2011年的414项上升到2020年的583项,年年以“零检测标准”顺利通关。

正是凭着凤冈人对茶那种深到骨髓的挚爱,消除农残,注重品质的发展,才确保了茶农的收益,茶园几年间增至50万亩,人均1亩多,其中投产面积36.2万亩,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涉及群众20余万人;有机茶园面积3.18万亩,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凤冈锌硒茶”品牌价值达22.96亿元,全国排位由2019年的56位上升到2020年的39位。

也因,“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运作方式,在茶叶加工、市场建设、产品研发、茶旅一体化发展等领域下足功夫,让凤冈在“茶叶、茶旅、茶药”等方面一年上一个台阶,在全国乃至世界占了一席之地。

在“中茶杯”“中绿杯”“百年世博”等重量级名茶评选活动累计获金牌66枚,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十大名茶”“贵州三大名茶”等称号,并于2013年喜获中国驰名商标,亮相2015年米兰世博会,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对凤冈锌硒茶做出了“锌硒同具,世界唯一”的至高评价;知名茶叶专家吴甲选品尝之后,高度赞誉其为“神茶”。

凭借锌硒茶的品牌优势,凤冈锌硒茶在国内外开设了237家专卖店,覆盖西南、华南、华中、华北、东北等市场区域,100多家茶企在淘宝等网上开店,市场拓展正风生水起。

随之,凤冈的知名度,美誉度级级翻升。凤冈绿茶无疑便是凤冈,乃至贵州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先行者。汇集了高原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的凤冈绿茶,更成为中国饮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代表。尤为重要的是,贵州这些年对茶品牌的成功塑造,加速了凤冈茶享誉海外。作为贵州重要的绿茶种植出口的代表区域,享有“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美誉的凤冈茶漂洋过海,畅游欧盟各地,成为消费者衷爱的“中国营养保健第一茶”。

2011年底,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的“绿宝石”绿茶顺利出口德国。随着凤茶的进入,德国两大高端连锁百货商场考夫霍夫和卡斯达特及其下属近百家商场才首次出现中国字样的茶。

2011至2015年,凤冈县瞄准高端连锁店、超市、酒店等市场载体,绿茶出口逐年增加,出口总量超过331吨,创收6610万元。相继美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重要的国际市场接纳凤冈茶。

喜事接二连三。2015年4月,香港邵氏集团投资凤冈,决定用5亿元勾兑一杯茶酒,8月19日首批茶酒下线。10月,凤冈与杭州西湖区在“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文化交流论坛上签署了战略合作五年行动纲要。

2019年,凤冈县出口茶叶1890吨,出口金额达5933.1万美元,占贵州省“半壁江山”,位居贵州省第一。

2020年10月,全县投产茶园36.2万亩,年生产总值49亿元,创汇9200万美元,占全省的39.8%;同时,凤冈锌硒茶入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签定了凤冈锌硒茶领占贵州省出口茶的霸主地位。

来源于:凤鸣高冈,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遵义凤冈茶产业“三高”撑杆“三级跳”

机声隆隆,茶香四溢。顺着一条便捷的茶区公路,径直走进富祯茶业现代化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从收青、微波杀青、揉捻到自动化色选成茶,几十道自动化工序全程不让一枚茶叶落地,一番新景象在凤冈县田坝茶区悄然兴起。

“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增加了效益。”公司负责人周朝伦介绍,这两年,投资1500万元新增全程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智能化色选机等先进设备以及基础设施扩能,对加工厂进行升级换代。

尽管眼下是茶叶加工淡季,但每天生产茶青量仍然保持在2万斤左右。经历了“原始煤锅炒茶”和“人工+半机械化”前两个阶段,多年从事茶业的周朝伦有些感慨:而今的全自动化生产,不再像过去那样用传统的煤炭和柴火作燃料,而多以电能替代,每天只需工人8个,比以前的两班倒44个少了5倍多,每年节省人工成本不下于60万元。

富祯茶业所在的永安镇田坝社区是凤冈县有名的茶叶产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迈向种植、加工、销售一二三产全产业链新阶段。在市场竞争激烈和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社区里的数百家企业纷纷“鸟枪换炮”,向着清洁化生产加工的方向转型升级,实现茶叶加工“三级跳”。这种现象,正在全县广泛兴起。

“这是市场倒逼的结果。”凤冈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胜说,茶产业是凤冈的首位产业,清洁化加工和大力推动的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双有机”战略,正成为凤冈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佐证和支撑。

天高云淡,青山满目。这些日子,地处偏远的新建镇桥塘村百紫然茶业公司负责人王权带着村民正在打理300多亩有机茶园,人工除草,不施农药化肥,去冬今春采摘于雪地里生产的一款“雪茶”,惊艳了不少业内专业人士。孜孜不倦钟情于茶,这位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正成为凤冈茶产业新生代的典型代表。

在凤冈县城近郊的柏梓山,夏日阳光下戴着草帽巡山的洪成茶业公司老板高洪成顺着茶山转悠,层层梯田式的茶园“茶草相间”“茶林相伴”,“以草抑草”“以虫治虫”走出一条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新路。

凤冈县有机办工作人员秦智芬告诉记者,卖得好还须种得好,从源头生产的“第一车间”开始,将有机理念贯穿其中,注重茶叶的整个生产过程,茶农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有机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显而易见,凤冈茶叶种植,从过去的传统无公害形态,到绿色产品升级,再到有机产品撑杆起跳,好一个“三级跳”。

在凤冈,一座茶山就是一道风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茶产业衍生出来的绿水青山,呈现出从荒山向着茶庄、茶旅、康养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淋漓尽致彰显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成色和亮度。位于绥阳镇的茶寿山森林康养度假区,是这两年投资2亿元建成“茶园+酒店+研学+度假”的国家级康养基地,正向着高端化方向迈进。站在1200米海拔高的仙人岭山上,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行走其间,凉风习习,风景如画,早已从简单的茶园变成森林、茶庄、茶旅、康养于一体的风景区,一年四季,游客趋往。附近的村民,常年采茶于此,殷实了好多幸福的日子。

一个“绿”字抒写到底。凤冈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多年来乐此不疲。从最早提出“开发绿色食品、建设生态家园”,到深入推进“四绿工程”,再到今天的高质量“有机凤冈”,多年来县委政府从顶层设计到政策导向、从制度保障到产业扶持,层层叠进,步步登高,不断在农业内部结构上下足绣花功夫。如今的凤冈,一个地下无矿的中国西部山区,因茶而兴,厚植生态产业,绿得像个大地毯。这绿,孕育生长着的希望,正是新时代凤冈人的期盼。

在凤冈人眼里,保护茶叶产业,就是保护凤冈生态产业的命根子。这几年,县委政府倡导的一年一度的“春雷行动”“绿剑行动”“净化行动”“质量安全誓师大会”和公、检、法等六部门“联合护茶”,以及普遍施行的河长制、林长制,让富含锌硒元素的凤冈50万亩茶园“天蓝、地净、水清”,“一片净土,一杯干净茶”的“凤冈合唱”唱响“黔中乐土”好声音:凤冈锌硒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首批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筹建名单;凤冈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茶叶)、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诸多荣誉。

数据显示,这几年,凤冈茶叶不仅畅销全国,还频频出口海外。2021年茶叶产量达6.2万吨,产值达55.5亿元。一年四季生产的绿茶、红茶、花茶、黑茶、雪茶、甜茶、黄金茶,百花争艳,灿烂花开。

凤冈,好大一棵茶树!

这棵树,不正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形象标志么!

这棵茶树,必将更加枝繁叶茂,必将托起富民强县的未来!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