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非洲红茶

找到约40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我在非洲种茶叶

这个季节,行走在浙江杭州的龙井村里,茶香扑鼻。茶农们头戴斗笠往来穿梭,一捻一挑中,鲜叶便从茶树枝头落入腰间茶篓。

啜一口春茶,便是不少人打开春天的最佳方式。

提起茶叶,很多人不会主动把它与非洲联系起来。其实,数据显示:非洲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5%左右,非洲产茶国家共有22国,主要集中在东非,少数在中、南非。非洲茶叶出口贸易量已经占到 20%左右。

回溯千年,茶叶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如今,这片茶叶在联结中非友谊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

4月的杭州龙井村,茶农们忙着采摘西湖龙井。图片来自茶人“龙井哥”。

茶树在非洲长到2米高,采茶的黑人姑娘1.7米,采茶不方便怎么办?——50年前,今天的茶叶泰斗在非洲种茶碰到新问题

4月初,当潮新闻记者决定去拜访茶文化专家姚国坤老先生时,提前向杭州龙井村的朋友打听情况。“茶人哥”脱口而出,“你们要见的是泰斗啊”,随后又补充道,“不过,他讲的一口宁波普通话,不太好懂。”

姚国坤先生接受潮新闻记者专访。潮新闻记者蓝震/摄

刚进门,姚太太便为我们沏上明前龙井。姚国坤的一生始终与茶捆绑在一起。他们的婚姻,也因茶有缘。

1937年10月,姚国坤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小村,196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为浙江大学)茶学系。从事茶及茶文化教研教学近60年,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栽培研究室主任、科技开发处处长等职。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如今的姚国坤过着“晨冲一碗茶,神爽乐开花;晚饮茶一杯,心情气自华”的生活:在茶余饭后拿起书,读茶经;提起笔,写茶文;翻开稿,审茶文。按照“当家的”(姚对夫人的称呼)的说法“我们老姚一生事茶,他的心早已嫁给一片树叶了”。

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但姚国坤最难忘的还是在非洲马里种茶叶的日子。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派专家到马里考察,1967年湖南的专家在马里试种茶叶成功,1968年马里茶场就兴办起来了。

1972年,经过层层选拔、严格的专业考试和政审,姚国坤,这个35岁的青年,被派到非洲马里。他的任务是协助当地实现100公顷的茶园每年产出100吨茶叶的目标。

姚国坤(中)在马里茶园。受访者供图

“当时我发现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茶园就在撒哈拉大沙漠边缘,土地基本都是沙土,无法给茶树提供充足的营养;二是茶树长得太高了,全都超过两米。茶叶连采摘都困难,更别谈增产了。”姚国坤回忆起当初的场景,往事历历在目。

马里茶场地处撒哈拉大沙漠边缘,茶园土壤基本上都是沙地,砂粒达80%以上,保水性差,肥力低下,营养不足,这是茶叶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环顾四周,姚国坤发现当地人不少人在放牧,有的地方牛粪堆的如山一样高。“把牧草和牛粪堆积起来,制成沤肥埋到茶园的沙地里,既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应该是能解决不少问题的。”想出了方法,却实施不下去。当地茶农连连摇头,认为把牛粪施在茶园里,长出来的茶叶就会臭。

解释得口干舌燥,效果仍然不明显。姚国坤急中生智,把马方中层以上技术人员集合起来上课,让本地人去说服本地人。这些人中不少都毕业于邻国的塞内加尔大学。当地老百姓终于相信科学,同意并开始在茶园里施牛粪、埋牧草。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马里茶厂。受访者供图

马里种下的茶树原本是浙江的鸠坑种和福建的菜茶种,在非洲的自然条件下,茶树普遍长到2米左右高。尽管黑人姑娘身高大都1.7米左右,但采茶依然不方便。“我提议重新修剪,把每棵茶树都砍低到80厘米左右高度。这下马里人又不干了。做了一番工作后决定先搞1公顷(15亩)茶地做先期试验。”姚国坤回忆说,茶树重修剪之后一个多月一个茶芽也发不出来,这下急的是他!

第45天,茶树开始发芽了,没几天茶树新梢长得齐刷刷、绿油油的一片了。中国驻马里大使馆派出经济参赞闻讯来现场察看茶园。

姚国坤在马里成功将茶树高度降低。受访者供图

马里官员:“Mr.姚!阿加伊戈斯佩(注:中文意思“了不起”)!”

通过科学的分段把控,每个月底检查,现场给采茶工付工资等多项举措,姚国坤负责的茶园一年完成103吨干茶,超额完成产量任务。因为表现出众,他不仅被聘为马里农村发展部茶叶技术顾问,还在马里前线入了党。

“在同马里人民共同战斗的岁月里,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虽然肤色有别,语言不通,但共同的斗争任务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我们一道外出勘察河道,一块动手修水利,一起种植和管理茶树,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姚国坤说,这片嫩茶,把中非人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非洲博士说:我的中国老板在赤道种肯尼亚野毫茶

50年前,姚国坤先生在非洲马里种下的茶,如今茶香四溢。50年后,年轻一代的茶人崔超杰,也踏上了前往肯尼亚的茶园。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崔超杰已经连续参加了四届。展台前人潮涌动,热情的崔超杰会泡上一壶“中非友谊结合体”——肯尼亚野毫茶,招待客商。

2018年崔超杰和他非洲茶园的工人合影。受访者供图

他带去的赤道野毫茶,当地人叫“bud”,汤色清冽,入口甘甜。他给众人描述的非洲茶园景象栩栩如生“非洲还是手工作业,从采摘、选芽到晾晒,每一个环节都是纯手工完成,这样能保持茶毫完整,留存住鲜醇口感。采茶女唱着歌跳着舞就采完了,茶园里很欢快很热闹。”

2014年,原本在国内做生意的崔超杰,机缘巧合下看到了非洲的商机,到肯尼亚投资,又幸运地得到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帮助。这些年来,他把来自非洲天然纯净的高山野毫茶叶推荐给了更多中国人,把中华文明和肯尼亚文明联结起来。

在崔超杰的公司,有一位非洲小伙本杰明。他是肯尼亚人,2021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顺利读完了植物学博士毕业后,便被崔超杰招至麾下,一起推广中非茶文化。

肯尼亚姑娘在茶园。受访者供图

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本杰明介绍,茶叶是肯尼亚经济的一个主要部分。“目前肯尼亚是世界上第三大的茶叶生产国。这是肯尼亚小规模茶农辛勤工作的结果,他们承担了肯尼亚所有茶叶生产的60%。这些农民中的70%平均只拥有0.5英亩的茶叶。肯尼亚的茶叶生产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因为 90%以上的茶叶是手工采摘的,以保持茶叶的完整性。这些勤劳的农民常年照料作物,不使用农用化学品,以确保生产出纯净和健康的茶叶。”

因为人口不多,肯尼亚大部分茶叶都是出口的。

“我的老板乔治·崔 (George Tsui)来了后直接从这些小规模农民那里买茶叶,并通过将肯尼亚茶叶引入中国,扩大了肯尼亚茶叶的市场,使小规模农民能够直接受益,并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本杰明举了个例子,一个名叫乔伊丝·伊金亚的农户,尽管遭遇干旱农作物歉收,但仅凭种植的200多棵辣木,仍然有100万先令(约9700美元)收入。而在5年前,这一家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将肯尼亚茶叶纳入中国茶叶市场,作为消费者的可行选择,是个双赢的事,不仅改善大批肯尼亚人的生计,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从茶叶生产的价值链中获得生计,也让中国茶客有机会品尝不同品种的茶,了解非洲文化。中国技术为肯尼亚人带来增收机会,中国商人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为肯尼亚植物产品打开了销路。

“茶是将两个不同的国家从文化、农业和商业角度结合在一起的平台。”本杰明很自豪自己的选择,“我是BRI(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的受益者,我认为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让许多其他肯尼亚公民,特别是农村农民也能从这项伟大的倡议中受益,并使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本杰明为家乡肯尼亚茶叶代言。受访者供图

现在,本杰明通过短视频平台为家乡代言,向中国朋友介绍肯尼亚茶和肯尼亚文化。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接触到中国每个角落的人,他们也能够从他们的家里虚拟地前往非洲东部地区。有时,我们直播室的一些客人很惊讶,因为他们不知道肯尼亚是一个茶叶生产国,他们很想尝尝这些不同品种的茶。我们茶叶店附近的一些人经常来拜访我们,我们坐在一起聊上几个小时,一边品尝一些功夫茶,一边分享不同的经验。中国茶文化的优雅使这些接触变得独特。这些互动为中国和肯尼亚的公民创造了积极的联系和影响。”刚从直播下播的本杰明说。

疫情三年,一直在国内的崔超杰计划好了五六月份去肯尼亚,“希望这片源自中国,长在非洲的叶子,再回到中国的过程中,能够架起一座中非友谊的桥梁。”

肯尼亚茶叶是做奶茶的极佳原料——年轻的浙江茶人要把非洲优质茶带回中国

中国茶的传播之路,历时数千年,通过陆路实现了对中亚、西亚、欧洲、俄罗斯、东亚的传播,通过海路先后完成了对朝鲜半岛、日本和欧洲的传播。缘何这片中国树叶会成为大国外交中的一道风景呢?

一生事茶的姚国坤深有体会,中华茶文化最具融合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成为“和而不同、和谐相生”理念最强有力的佐证。

20世纪50至60年代,非洲不少国家取得独立。我国与同为第三世界的非洲国家关系格外亲密。为此,我国政府将马里作为援助的重点国家之一。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姚国坤成为新中国早期几位援非的茶叶专家之一,奔赴西非。

姚国坤(中)和马里当地的茶叶技术人员交流。受访者供图

1975年6月,当姚国坤要告别马里回国的时候,茶场经理紧紧握住他的双手,面对放在桌子上的一罐茶叶深情地说:“你们走了,我们想不出用什么方法来表达马中两国的情谊,请你们收下这罐茶叶吧!”然后他又指着茶叶罐上印着的“4960”(“49”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年份,“60”表示马里独立的年份)字样说:“这是马中友谊的结晶,你们回国后吃到这罐茶叶,就会想起同你们共同战斗的马里朋友,就会想到马里人民已经尝到了从自己国土上种出来的茶叶。”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成为世界重要茶叶生产与贸易国家。数据显示,世界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占世界总产量的97%。中国茶叶在世界占居重要的地位,中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分别占世界总茶园面积、总产量的60%、45%。非洲是世界茶产业的半壁江山,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5%左右。

产自赤道的非洲野毫茶。受访者供图

中非友谊渊远流长,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已成为非洲大陆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非双方借助中非合作论坛等对话机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经贸合作。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中茶出口企业调整在非市场布局,优化茶叶出口结构提供机遇。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把中国的茶叶销往世界各地,一直保持中国绿茶出口第一的地位,具有熟悉当地政策、环境的优势。随着中非经贸的快速发展,以及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化,非洲已经成为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要的出口市场。

据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杭州吉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菡女士介绍, 2019年11月,她曾带队到非洲考察了肯尼亚的内罗毕和蒙巴萨两个地区,最终选择了把肯尼亚的优质茶叶带回中国的合作方案。

2019年11月,叶菡(左四)在肯尼亚当地的一个茶叶仓库考察。

“把肯尼亚红茶引入中国,是做奶茶的极佳原料。非洲红茶以其独特的风味,高辨识度的香气特征,帮助中国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形成差异化竞争,这种合作是中非双赢的。”叶菡说。

曾获得全国首届茶叶科普专家称号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许咏梅副教授,这些年一直致力于中非茶叶贸易的研究。

“茶叶贸易是中非合作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非经济的发展、南南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许咏梅说。

她告诉潮新闻记者,中国绿茶近20年来出口数量和金额逐年稳步增长,而中国红茶近 15年来出口数量波动幅度较大,总体来看呈现下降的态势。“这与中国红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弱有关。”她说,非洲红茶物美价廉,像肯尼亚、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在红茶出口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未来双方如何取长补短,将是中非携手并进的新目标。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许咏梅副教授认为,要扩大中国绿茶出口市场,拓宽中国绿茶向南非、向欧美等市场销售;同时调整传统出口市场,如:稳固传统市场摩洛哥等,重视与新兴的有贸易潜力的国家。

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赵浩兴教授在接受潮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茶叶产品主要分为五类:绿茶、红茶、花茶、普洱茶和乌龙茶,其中后三类主要是从中国出口非洲,但量还是很少。“总体来看,2007-2020年中国对非洲几乎每种茶叶都有出口,但是以绿茶出口为主,中国从非洲则主要以进口红茶为主。非洲充分发挥了红茶生产的比较优势,出口贸易结构较为合理,但中国没有充分发挥茶叶产量大、品种多、性价比高的优势。”赵浩兴分析。

由于饮茶习惯,非洲人几乎很少喝乌龙茶、普洱茶,或者说,非洲国家对于中国的特种茶了解不够以至于他们不愿意尝试新的茶叶品种。

“中国需要继续发掘自身的茶叶生产潜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提高对特种茶叶的种植质量,增加对非洲花茶、乌龙茶以及普洱茶的出口,优化对非茶叶贸易出口结构。”

赵浩兴建议,非洲也要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窗口优势,一方面加强中非茶叶产能合作,另一方面也让更多中国人民了解非洲茶叶、认可非洲茶叶品牌,同时非洲还可以开发更多的茶叶新品种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中非共赢。

来源:潮新W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非洲,世界茶产业的半壁江山

世界茶叶的生产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占世界总产量的近97%。在亚洲,中国、斯里兰卡和印度占据亚洲的绝大部分茶产量,而非洲产茶国家共有十余国,主要集中在东非,少数在中、南非。其中,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都是非洲主要产茶国,它们的茶叶产量就可占非洲茶叶总产量的91%。

肯尼亚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横贯赤道,海拔1500~2700米,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气温14℃~26℃,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全年适宜茶叶种植、生长。其境内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略酸性的火山灰土壤最适宜茶树的种植。

1903年英国人凯纳最早将茶树引进到肯尼亚的Limuru地区,1920年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茶叶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一直沿用至今,仅仅100年,肯尼亚茶业可谓发展迅猛。

肯尼亚出产的红茶又叫做“红碎茶”,茶汤颜色为橘红色,茶香浓郁、入口香醇、品质优良、价格平易近人,广受欧美市场的欢迎。

肯尼亚茶业发展局作为监管茶叶发展的组织,对肯尼亚红茶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每道程序都保持茶叶的纯净。肯尼亚红茶制作首先人工采摘茶叶,然后把鲜嫩的茶叶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往工厂,工人会大致检查茶叶的质量,质量合格开始加工,如果不合格会将茶叶退回。合格的茶叶经过清洗,然后通过传统的红茶加工工艺CTC(crush-tear-curl),即压碎-撕裂-卷曲的过程使茶叶充分氧化发酵,此过程让嫩绿茶叶变成了棕黑色,工人会精确地控制茶叶的发酵时间,然后将发酵好的茶叶通过机器烘干,上好的肯尼亚红茶就生产出来了。整个过程总共需要大致24个小时。形成了具有独特口感的肯尼亚红茶。

良好的品质也使得肯尼亚成为全球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同时是非洲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业在肯尼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肯尼亚三大创汇产业之一。

马拉维

马拉维在1964年独立前被称为尼亚萨兰,是德国殖民地,故今天马拉维茶另有“尼亚萨兰茶”的称呼,是非洲继肯尼亚之后第二重要茶叶生产国。

马拉维茶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尼亚萨湖东南部和山坡地带,如米兰热、松巴、高罗、布兰太尔等地。茶叶是马拉维第二大创汇作物。马拉维98%的茶叶供给国外市场,约占全国出口创汇额的8%,对GDP的贡献率为7%。全国大约有6万人从事茶叶行业,150万人从事茶叶相关产业。

马拉维茶叶年产量约为5万吨左右,主要产红茶。茶汤清澈,品质中上等,茶种属于印度种,所以分级方法和锡兰茶、印度茶相同,并且同样采用茶叶拼配的制作方法。不过马拉维种植的茶叶属于质量和产量都偏低的品种,要保证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改变茶叶种植种类势在必行。

乌干达

农牧业在乌干达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和出口收入的95%,茶叶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乌干达茶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的托罗、安科利、布里奥罗、基盖齐、穆本迪、乌萨卡等地区。作为一个新兴的产茶国,乌干达政府近年来采取相关优惠措施鼓励茶农扩大生产,并制定了较公平合理的出口竞争机制,放宽出口许可限制,实行出口产品多样化政策。让更多的公司参与茶叶生产和出口,扩大投资的同时吸引外资。

乌干达主要以生产红茶为主,口味偏浓厚,配上牛奶做成奶茶味道还不错,还有一种喝法是配上姜汁,在当地广受欢迎。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也是非洲著名的红茶生产国,其红茶产区主要有南部、东北部以及西北部,集中在维多利亚湖沿岸,布科巴等地,其中产量最大的是南部高原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

坦桑尼亚在1902年首次接触红茶,1926年以后开始商业化生产,现在红茶是坦桑尼亚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由于气候原因,坦桑尼亚几乎全年产茶,制法以CTC为主,平均年产量在3万吨左右。但在干旱少雨的时段,坦桑尼亚茶农常面临低收成的威胁。坦桑尼亚也正在考虑从肯尼亚等国引进了新茶树品种来助力茶农增产。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的茶区主要集中在南谋里和姆兰杰山区。农业是该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莫桑比克81%的劳动力均集中于农业。在莫桑比克,茶叶是非常重要的现金作物,年产茶一万吨左右,因而制茶也成为该国加工业的主要板块。

塞内加尔

除了以上的产茶国外,塞内加尔也值得关注。

塞内加尔是面向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古巴遥遥对望的一个西非国家,当地人酷爱饮茶,喝茶的习惯与摩洛哥很是相似,都对绿茶情有独钟。三餐之后饮茶三杯,已经成了塞内加尔人的习惯。绿茶和薄荷有清凉作用,适合炎热干燥、沙漠气候条件下的人民饮食生活,这种薄荷糖茶是中国绿茶在国外最有代表性的饮用方法。

中国绿茶在当地城乡家喻户晓,老幼皆知,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超过万吨的国家和地区有12个,其中就包括塞内加尔。

事实上,根据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非洲,尤其是东非国家,在气候、土壤方面都适宜种茶。如果将中国丰富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工艺当地茶业、茶农相结合,可以惠泽双方茶农。还可以通过茶叶推动文化交流、更好地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茶,真正走入广袤的非洲大地。

本文转自[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世界红茶|中国红茶演绎碎茶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Editorial Department



世界红茶|中国红茶演绎碎茶


(一)红碎茶品蓄势兴起

1、英人在印首创碎茶

自16世纪中至19世纪80年代,中国红茶和中国茶曾独占世界市场300多年。至1834~1856年,在英东印度公司和印度官方的操弄下,印度从中国引种茶树成功,并从中国引入技工,制成了印度红茶,1867年-1869年又在斯里兰卡等国引种成功。也开始产制红茶。自此,英国从印度、斯里兰卡进口红茶而后转口进入欧美及国际市场,至1886年后英国等西方减少了从中国进口红茶。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减少人力,为了提高茶汤浸出率,便于冲泡,他们在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开始适制红碎茶。1876年英国在印度应用切丝机,将半成品切碎成颗粒状的红碎茶片,进入发酵烘焙,制成“红碎茶”,从此正式出现“红碎茶”新工艺和新机具。随后输往西方茶市的工夫红茶逐被红碎茶所主导。1920年后,英人又在肯尼亚开茶园,建茶厂,发明了CTC新型红碎茶机械,在印,斯、肯尼亚推广生产CTC红碎茶,尤其是肯尼亚这个新型产茶国,从此产制CTC红碎茶为主。20世纪50年代后又诞生了洛托凡、LTP、CTC加工机械,大大促进了红碎茶的发展。

2、红碎茶生产的传播

19世纪,来自世界双遗产产地武夷山和中国茶区的一粒一粒茶树种子,已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来自武夷的一片片树叶已变成红碎茶在环球飘香!世界上产制红碎茶的主要国家是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越南、土耳其等国。红茶祖国——中国也有部分省产制,但发展上下起伏。现据江用文先生、阮逸明先生等发表有关资料将介绍的各国情况综述于下。20世纪,世界红茶生产区域不断扩大,从亚洲扩大到非洲、拉丁美洲。全球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树,上述国家中绝大多数生产红茶。这些国家分布如下:

亚洲21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土耳其、孟加拉国、伊朗、缅甸、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尼泊尔、菲律宾、朝鲜、韩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格鲁吉亚。

非洲21个国家,包括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尹旺达、马里、几内亚、毛里求斯、南非、埃及、刚果、喀麦隆、布隆迪、扎伊尔、罗德西亚、埃塞俄比亚、留尼汪岛、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津巴布韦。

美洲12个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厄尔多瓜、危地马拉、巴拉圭、牙买加、墨西哥、玻利维亚、圭亚那和美国。

大洋洲3个国家,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裴济和澳大利亚。”

(一)红碎茶品繁延世界

1、 印度红碎茶第一国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产制分级红茶(红碎茶),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叶曾是世界第一大红茶生产国。自1834年始种茶至1850年后大面积发展,早先是引进中国武夷茶的制法(即小钟与工夫红茶制造工艺),于1938年产制第一批红茶,约160公斤,运至英国伦敦试销,获得好评。至1876年由英国发明了分级红茶制造机械,从此开始生产红碎茶。其后红碎茶逐渐取代中国工夫红茶的霸主地位,其生产量和出口量直线上升,曾位居世界第一。据阮逸明先生在《红遍半边天——漫谈红茶》一文记述:“印度于1930年创CTC(Crush,Tear,Curl;碎,撕、捻)碎茶机,1958年创Rotorvane揉切机,建立CTC碎红茶机械化生产模式,是红茶加工上的一大创举,配合袋泡茶的时代潮流,使印度红茶居世界领导地位。2008年印度生产97万吨红茶(占世界红茶产量40%),其中CTC碎红茶占90%,印度红茶以CTC碎红茶为主。

印度红茶以阿萨姆奶茶及大吉岭红茶闻名国际,阿萨姆是指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沿布拉乌普特拉河两岸广阔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红茶产地。阿萨姆红茶大多是CTC制法制作的碎红茶,所制的红茶呈深红色,汤色浓厚。阿萨姆红茶的特色是汤色红浓稍暗,滋味浓厚,口感强劲,适合加牛奶及糖调饮,习惯喝奶茶的人最喜欢阿萨姆红茶。

大吉岭红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产于印度北部临近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沿海拔500-2000米的高地,日夜温差大且多浓雾,孕育出了风味独特的大吉岭红茶,大吉岭的红茶并非阿萨姆大叶种,而是十九世纪由中国引种的小叶种茶树的后代,以其独特的口味自成一派,受到红茶爱好者的喜爱。

大吉岭的红茶产制季节严格的分为春、夏、秋三季,各季所产红茶的滋味和香气也大为不同。在3-4月产制的初摘大吉岭红茶,汤色金黄,带有温和清新的香气,适合清饮,或佐以口味清淡的蛋糕、饼干、日式点心。5-6月产制者称为次摘(Second Flush)即夏茶,是产制极品大吉岭红茶的最佳季节。次摘大吉岭红茶,汤色呈琥珀桔黄色,滋味浓郁清爽既甘甜又有淡淡的涩,独特的麝香葡萄风味熟果香更为迷人,适合下午茶时间的清饮。在7-8月雨季结束后采秋茶,大吉岭秋茶汤色铜红色,滋味浓厚,涩味突出,适合加牛奶及糖调饮。

大吉岭红茶,以淡桔黄色的汤色,高贵典雅的熟果香,淡淡独特的爽口涩味,自成一派而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25]

到2010年,印度茶园面积达57.8万公顷,产量达98.85万吨,居中国之后,为世界第二位。红碎茶等茶叶出口量为19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次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


2、 斯里兰卡红茶享誉

斯里兰卡原称锡兰,18世纪末以来曾多次从中国带去茶籽种植,均没获成功。1839年引入印度阿萨姆大叶种,延至1841年再次引入中国武夷小叶种茶苗,同时请去制茶技工指导。1866-1867年,用武夷种栽培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制造的红茶,经运销到英国伦敦市场,颇受欢迎,1873年后斯里兰卡新产的“锡兰茶”红茶,以其香气浓郁、汤色明亮享誉伦敦!这引起当地生产者及外国公司的重视,不断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和增加产量,红茶成为斯里兰卡国三大特产之首。

锡兰红茶加工方法,以生产传统分级红茶为主(占95%)适合壶泡,仅生产少量的CTC红茶适合袋泡茶。

斯里兰卡的茶叶主产地有:“乌瓦(Uva)、金柏拉(Dimbula)、努瓦拉爱利亚(Nuwala Eliya)及坎地(Kandy)”,其中乌瓦红茶闻名国际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乌瓦红茶产区,早晚雾气笼罩,孕育了乌瓦红茶的独特香气与滋味,是锡兰高地茶的代表,品质特佳,香气独特,淡雅的玫瑰香中带一丝薄荷的清凉,滋味醇厚带鲜爽的涩味,口感宜人,汤色桔黄色明亮,适宜清饮。“位于海拔400-500公尺米的坎地红茶属于低地茶,是斯里兰卡最早的红茶产地,早期种植的茶树是由印度阿萨姆引种。由于气候土质不同,虽然同为阿萨姆大叶种,但坎地红茶的滋味不像印度阿萨姆红茶般的浓厚强劲(涩味强),而显得较柔和,香气比较淡雅,汤色呈桔色明亮,适合制作冰红茶。”[25]

茶叶出口始于1872年。出口绝大部分为红碎茶中的传统茶(Orthodox)。1917年出口量为8.9万吨,超过中国,1965年出口22.43万吨,取代印度成世界第一出口国,2005年达29.88吨,次于肯尼亚为第二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斯里兰卡生产小包装茶和袋泡茶,至2004年占出口茶总量41%。2011年茶叶总产32.86万吨,占世界第九位,产红碎茶占世界第三位,红碎茶占世界第二位。


3、 新兴的肯尼亚红茶

肯尼亚,位处非洲大陆东部,它是20世纪新兴的以生产红碎茶为主的产茶国。1920年英国Brooke Bond及 James Finlay公司大面积开辟茶园及建立茶厂,开启肯尼亚规模性的茶叶生产。1963年独立后,在政府鼓励及支持下,茶业快速发展,是非洲的主要茶叶生产国(产量占全非洲的三分之二),以产制CTC红茶为主,现为世界第二大红茶生产国(仅次于印度)。

“肯尼亚的茶园位于海拔1500-2700米的高原地带,属于草原性气候,全年气温稳定,一年四季皆可采制茶叶,品质最佳产季为1-2月及7-8月。肯尼亚红茶汤色红浓稍暗,香气柔和,滋味浓厚,涩强爽口,适合加入牛奶及糖调饮,也可调以水果、香草制成草果茶,甚至可以加酒(白兰地或威士忌)调饮而别有风味。清饮时可以巧克力、甜品、三明治、汉堡搭配。”

肯尼亚2011年茶叶总产37,79万吨,出口红茶量却达42.13万吨,为世界第一出口国。

4、 百年复兴越南红茶

越南从中国引种茶树已数百年,曾一度衰落。1900年,法人在越南大面积开辟茶园,开始引入印度、斯里兰卡的茶树栽培和红碎茶制茶机械,兴建茶厂,使红碎茶产制水平不断提高,历经百年的复兴发展,越南的茶叶取得长足的进步,产量和出口量不断增加。2011年茶叶总产量17.80万吨,占世界第五位,出口量为14.30万吨,占世界红碎茶出口的第四位。

5、 南亚岛国印尼红茶

印度尼西亚是亚洲南部的岛国,自17世纪后叶至19世纪后叶历经近二个世纪,先后四次引种茶树试种未获成功,最后于1892年试种成功后,1909年由一家英国公司在苏门答腊岛发展茶叶,产制红碎茶。2011年茶叶总产11.97万吨,出口量为7.55万吨,其红碎茶产量次于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越南、土耳其。红碎茶出口量次于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越南。

6、 中亚的土耳其红茶

土耳其地处地中海和黑海之滨的中亚,19世纪末开始引种茶叶未成。1937年开辟第一个种植场,1947年,在Rize建立第一个红茶厂,开始生产红碎茶,但发展缓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逐步发展。2011年茶叶生产总产量达到14.50万吨,位列于红茶生产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越南之后。土耳其是一个红碎茶主要消费国,出口量2011年仅0.37万吨。

找到约39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