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都匀毛尖镇

找到约20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缘起于茶叶,不止于茶业,2020都匀毛尖茶人会开幕

缘起于茶叶 不止于茶业

——写在2020年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召开之际

作为黔南州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茶产业一直以来担负着推动黔货出山,促进黔南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

在黔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161.8万亩的茶园绿意盎然,121.2万亩的投产茶园里随处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黔南州借助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以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为重要抓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引领黔货出山为己任,狠抓茶产业发展,把茶产业打造成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州茶叶产量已达4.5万吨、产值超73.82亿元,茶产业俨然已成为黔南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片叶 引出脱贫致富好故事

“2012年,我们走遍了贵州贫困的乡镇,辗转12万公里,经过反复对比,最终选择了在瓮安县建中镇发展这一片‘万亩茶园’。”

贵州瓮安黄金芽茶叶有限公司杨立志说,8年前,瓮安县建中镇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也是一片空白。但他们看重了黔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毅然选择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种下了第一片“叶”。8年时光如白驹过隙,黄金芽也从最初的不足千亩,发展到今天的数万亩,带动了全镇数以百计的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

产业兴则百姓富。一直以来,黔南州深刻认识到,茶叶要卖出好价钱,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发产之路。坚持“高效、生态、安全”生产要求,黔南州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南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及《黔南州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为茶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李庆红 摄

为解决长期以来黔南州茶叶企业“散、小、弱”等问题,探索茶企发展新路,充分调动企业抱团发展的积极性,近年来,黔南州茶办加强指导茶企开展发展经营模式探索,以贵州都匀贵台红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瓮安味道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进行大胆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以中低端茶为主要产品的贵台红,主打大众饮用的“口粮茶”, 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饮茶者的青睐。都匀红、抹茶粉等各类产品数以万吨计地远销各地,为都匀市的夏秋茶销售作出了巨大贡献。贵州瓮安味道茶业有限公司则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茶园建设面积近5000亩,在当地名优茶产区建立了茶园基地与生产加工基地,与7家合作社100多户茶农签订了保价收购合同,带动农户1500余户,直接带动精准扶贫户27户117人直接补助茶农71户,金额总计147360元。

如今,黔南茶园面积从2014年初的94.1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61.8万亩,全州建成省、州级茶叶园区13个,打造万亩茶园镇村56个,茶叶从业人员近40万人,5万贫困群众依托茶产业实现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茶产业已成为绿色发展新理念在黔南的生动实践。

数代人 擦亮都匀毛尖大品牌

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作为黔南州最具优势的茶叶品牌,一直以来,利用自身品牌优势,引领着黔南茶产品风行天下。

回顾来路,1915年,都匀毛尖与贵州茅台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6年,毛主席品尝后亲自命名“都匀毛尖茶”;1982年与2010年,分别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和“上海世博十大名茶”;2018年,荣获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十强;2019年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和(首届)中国品牌农业“神农奖”,成为贵州唯一入选的茶叶品牌。近百年来,都匀毛尖先后获得世界级、国家级等各类奖项100余项……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时,多次点赞都匀毛尖茶,并作出了“对于都匀毛尖,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的重要指示。自此,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匀毛尖品牌管理办法》《创建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知名品牌三年行动计划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州上下团结一致举全州之力统一打造都匀毛尖品牌,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李庆红 摄

从古到今,从中到外,都匀毛尖驰名遐迩,香飘四海。近年来,黔南州通过“都匀毛尖·香满人间”央视广告、举办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一带一路”茶业展销会……都匀毛尖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地面积、产量产值、品牌效应大幅提升,以都匀、贵定、瓮安、平塘、独山、惠水、三都等县(市)为代表的重点茶叶生产基地产业带初步形成,而都匀毛尖也得到了茶人茶界的逐渐认可,影响力、知名度逐年攀升。

截至目前,都匀毛尖品牌在全国设立专卖店316个、销售点4728个,入驻电商平台358个。区域公共品牌价值从2014年的13.78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35.28亿元,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十强,被评选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销售额从2014年的12.01亿元攀升到2019年的68.37亿元亿元。

迎机遇 书写茶旅融合新篇章

都匀毛尖新画卷,新在业态。

10月18日,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贵州黔南举行,这将为黔南旅游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都匀毛尖茶,也将凭借此次“东风”,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扶摇而上九万里……

徐朦 摄

近年来,黔南州依托于茶产业,却又不局限于茶产业,与时俱进推出“茶旅融合”“茶文融合”等理念,不断挖掘黔南茶文化的内涵和茶产业特色,提升茶园环境开展生态茶旅,延伸茶俗茶事开展节庆茶旅,创新茶艺表演开展休闲茶旅,挖掘茶叶功效开展养生茶旅,形成了一批茶旅融合、茶文结合的产业发展新业态。

2019年,电视剧《陈情令》在腾讯视频开播,一时间,取景地螺丝壳迅速成为热门话题。作为茶旅融合的重要景点之一,都匀市始终围绕茶主题、依托茶资源,以茶基地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体验为核心内容,将旅游体验茶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茶旅经济链。而后以都匀毛尖为主题的革命题材电视剧《星火云雾街》在央视8台热播,在中国毛尖茶都拍摄的电影《无名之辈》票房大卖,真正实现了“以茶带旅”“以茶养文”。

一山千行绿,纵横阡陌间,茶山、茶园、茶歌、游人织就的风景线成为黔南绿水青山间最新最美的画卷。目前,黔南州有万亩茶园乡镇35个、万亩茶园村21个,都匀毛尖镇、贵定云雾镇、独山影山镇、瓮安建中镇等茶旅小镇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2019年,全州共发展茶旅企业28家,农家乐137家,茶旅一体化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1.8亿元。

(来源:黔南日报)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都匀毛尖”的由来


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黔南


“都匀毛尖”,有一个温暖动人的故事:1956年,担任都匀县团山乡团委书记的谭修芬和团山乡乡长罗雍、谭修凯等人将茶送给毛主席品尝。不久,茶农社收到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回信,信件下部附有几句毛主席的亲笔签字:“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黔南州“毛尖”茶产业不断发展。


多年来,黔南州市场监管局致力于“都匀毛尖”品牌的培育和打造,2005年,“都匀毛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贵州有了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黔南自治州积极发挥“都匀毛尖”商标引领作用,助推茶产业发展。2017年,全州都匀毛尖茶园种植面积从2万亩扩大到161.8万亩,山区农民群众,靠种茶不仅脱贫,不少人还过上了富裕好日子。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都匀市毛尖镇总阳村十里香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子全,自己经营了380亩茶园,社员入社茶园面积500亩,有合作社成员38人。他建起300多平方米茶叶加工坊,成立了大师工作室,自己先富起来了,他要把致富经传给大家。多年来,一直手把手带徒弟手工制茶,徒弟出师又带徒弟,“都匀毛尖”手工制茶的技艺,就这样不断传承。


张子全介绍,都匀毛尖镇拥有茶叶企业、合作社10多家,上规模的6家,茶园面积上万亩。每年春天采茶季,螺蛳壳茶园基地满山遍野都是采茶人,农民采摘茶青一天可挣工钱100至200元,本地用工不够,平塘、贵定、凯里等外地的农民也来这里采茶打工。当地农民罗廷才、许霞昌夫妇白天采茶、晚上跟着学炒茶,2018年清明采茶28天,就挣了13800元工资。


张子全7岁时就跟着爷爷学炒茶,12岁炒第一锅茶卖,在国营茶场当炒茶师傅15年。他想有一片自己的茶园,2009年政府出台支持发展茶产业的鼓励政策,他在螺蛳壳开荒建了茶园。现在,茶园除了能给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还带动20户贫困户通过特惠贷入股的方式分红,每年3000元,三年可得9000元。


“都匀毛尖”品牌的带动下,茶叶价格从过去的几元、几十元,到现在的每公斤800-1800元。2017年全州投产茶园105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3.2万吨、总产值53.98亿元、综合产值74.47亿元,茶叶总产值占全州农业总产值的26.68%。全州茶产业从业人员45.66万人,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5.4万余人,已经带动3.5万人脱贫,茶农人均纯收入5112元。


目前,全州涉茶企业(专业合作社)1300余家,都匀毛尖品牌在全国累计设立专卖店263个、销售点3939个、入驻电商平台358个。

 

“都匀毛尖”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已由2013年的12.9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9.9亿元,被评选为“最具品牌经营力品牌”。

(来源:贵州日报;本刊略有删节)

都匀毛尖镇:传承生态茶产业,匠心成就好品质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炒茶叶的,我的这份手艺都是从祖上传承的,我从7岁就跟着爷爷学会炒茶,到现在有三十多年了。”这是11月11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子全正在一边泡茶一边向记者讲解自己和茶的故事。

高山云雾出好茶,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区螺蛳壳平均海拔1359米,这里气候、温度、湿度、环境都十分有利于毛尖茶的生长。茶叶品质的优良除了工艺制作,还离不开泡好以后的茶汤,而茶汤最后的品质如何,归因于茶青的质量和内含成分。以恰当的方式栽培茶树,才能在茶树的生长年限里获得优质的茶青。这就需要通过有机标准种植来确保品质。特别是每年的11月份需要在茶山里挖沟施有机肥做冬季养护,茶树经过6个月的休养,才能在来年发出好的芽叶。在张子全的茶园里,不少身着布依族服饰的群众正在茶山里忙碌挖沟施肥,“茶就是靠天吃饭的,只有遵循自然的规律,通过有机栽培和人工培育,才会得到更好的品质。”张子全说。

张子全的都匀毛尖十里茶香园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年轻的时候,我在一家茶厂打工,因为吃苦耐劳,也想实现小时候把茶叶发扬光大的梦想,就辞掉茶厂的工作,自己进行创业。”张子全的创业从最初承包20亩茶园到现在的400多亩,多年的经营不但是将都匀毛尖的名气打出来,作为非遗传承人,他还做了很多创新。“都匀红毛尖”、白茶、黑茶很多品种在市场十分畅销。

2017年,张子全联合13家农户成立十里茶香合作社,成立贵州省都匀十里茶香有限公司,将每年公司营收中的80%分给农户,公司只保留20%的份额,让周边38户农户成了公司原始股东。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了毛尖镇坪阳村、摆忙村等周边近400户农户共同发展茶产业。如今,合作社拥有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3000余亩,合作农户茶园1820亩,年生产茶叶约80000斤。

作为国家非遗传承人的张子全,如今的目光聚焦在将都匀毛尖茶文化继续传承。2017年以来,张子全与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合作,成立了手工茶大师工作室,他的茶山是重要的实训基地,在这里他为不少学子讲解和培训手工茶的制作、茶艺课堂展示。张子全所培训学员1000余名,有学员荣获大赛金手指、铜手指、金奖、铜奖以及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企业以传统手工艺以及民族文化为核心,守艺、传艺坚守一份传承也给当地农户们带来一技之长。

围绕都匀毛尖核心产区的毛尖镇,都匀市政府也出台多项政策,保证群众收入和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施“3个15”工程。建成15个茶园管护示范点4634亩,辐射带动40000亩茶园管护。以培育加工示范企业为重点,推进茶叶加工标准化发展,新增茶叶加工企业3家、新增SC企业4家、完成培育加工示范企业15家。培育完成15家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以上茶叶企业,预计年底全市实现茶叶产值23.34亿元。

来源:黔南热线,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0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