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品牌致胜——百年老字号“都匀毛尖”品牌建设之路

上苍偏爱黔南,令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让各种动植物得以在最好的自然生态下繁衍生息。这里是野生茶树的原生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云雾缭绕的深山里,“都匀毛尖”芳香馥郁。

都匀毛尖茶,生长于黔南喀斯特烟霞奇峰之巅,生长于山高、林密、水长的苗岭诗画间,每一片绿叶吸山水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一千多年来,她历经晒、蒸、炒青绿茶的演变,不变的是传承下来的优异品质。翠绿、方向、味醇、形美,成为中华绿茶中的经典茗品。

不经意回眸,都匀毛尖,这片蕴含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绿叶,已经芳菲数千年。今天的都匀毛尖茶,无论是工艺还是品质,都可以说是历代积累和发展的里程碑,是历代茶农智慧的结晶。如今,这沁人心脾的茶香早已飘洋过海,弥漫到世界各个角落。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的翠绿的羽衣、鲜亮的汤色、丰富的营养,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史——回首来时路

以都匀毛尖为正源的黔茶,早在明朝即为上贡佳品。明朝御史张鹤楼曾游览黔南茶区后作诗云:“云镇山头,远看轻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1915年,都匀毛尖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茅台酒比肩飘香同获金奖。“北酒南茶”使贵州特产最早的国际声誉从此奠定;60多年前的春天,在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即将成立之际,毛泽东主席收到了来自都匀团山的几位青年团员寄送的“雨前茶”,毛主席品尝后亲笔回信道:“此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我看此茶叶可命名为毛尖茶。”;1982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都匀毛尖茶荣获中国“十大名茶”第二名,从此香满全国。时光荏苒。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到都匀毛尖茶,他说:“我知道贵州的都匀毛尖,毛尖茶味道一般比较清淡,像贵州这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方,可以保持较为适宜的温度,能出好茶。”同时提出:“对于都匀毛尖茶,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的殷切希望。都匀毛尖承载着国家领导人的嘱托,打响品牌,走出深山,做大做强,带富一方群众。

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都匀毛尖茶的重要指示,坚持以规划引领,着力于“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发展茶产业,按照“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响、争做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的要求,举全州之力做强茶产业,各县齐心协力共同打造“都匀毛尖”品牌。

 

品质:质量树品牌

为了打造品牌,全国声称本地为贡茶产地的约有2000多个县和地区,但目前国内唯一发现并保存完好的“贡茶碑”,仅在贵定县云雾镇的鸟王村。这块历经岁月洗礼的石碑,依稀可以看到“贡茶定数⋯⋯及余所派之茶准行停止⋯⋯”字样,落款日期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几百年时光如水流逝,而这块中国唯一的贡茶古碑依然矗立在鸟王村关口寨上,见证着千年古茶一贯的优秀品质。

20174月,黔南按照DB52T4332015《都匀毛尖茶》及相关国家标准对获得SC证的40家都匀毛尖茶生产企业进行随机抽样送检工作,水浸出物茶样检验结果最低为431%,最高为503%,均大大高于国家标准,茶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抽检茶样合格率100%

因为过硬的品质,目前都匀毛尖茶产品现已遍布省内各茶庄、商场、超市,并成功打入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海南、广东等地市场。随着“都匀毛尖”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都匀毛尖茶的品质也得到各地茶商的广泛认可。如今,每到春茶上市时节,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们纷纷云集都匀收购茶叶,有效带动了地方的茶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为不断提升都匀毛尖品质,扩大其品牌影响力,黔南州不仅成立了都匀毛尖茶品牌管理委员会,还颁布了《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化体系》地方标准,注册了都匀毛尖茶证明商标,申报了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手工加工工艺专利保护,并通过多次举办茶叶大赛、茶文化推介活动等,大力推动都匀毛尖的品牌发展。截至今4月,“都匀毛尖”品牌价值已达29.9亿元,这是都匀毛尖公用品牌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九年参加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价值一直持续稳步上升。

如今,都匀毛尖茶不但成功挺进出欧盟市场,还先后与俄罗斯、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茶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誉满神州,香飘四海的都匀毛尖正在名茶之路上越走越远。

 

 

文化: 铸入民族魂

“吃了早饭我出门,三老四少进茶林,太阳火辣也要去,多少汗水擦不及,种了茶叶要整理,不来管理茶不成⋯⋯”

山歌响坡头,茶叶芽儿绿。在独山县茶叶基地,嫩绿的茶叶伴灿烂的阳光在微风中摇曳生长。茶苗旁,三三两两的布依族居民一边唱着种茶歌,一边手脚迅速的劳作除草,伴随着蝉叫鸟鸣,连绵的山坡显得格外热闹。

这种在山歌中种茶、采茶的景象,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黔南来说是常有的事。黔南州的12县市中就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而近年来,黔南在壮大茶产业上,在加强品牌建设上,越来越重视将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与茶产业在建筑、器具、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结合,以此为“黔茶出山”铸入更多的民族文化魂。

在都匀市,这里有着国内最大的茶博园,全部建筑由木石结构完成,其中在大到房梁屋檐、小到茶具装饰均加入黔南州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去年在此举办的茶人会上,黔南州就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茶媒体中心、微茶庄园、和君资本等 14 家单位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同时宣布贵州都匀毛尖南方运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在贵定县,依托茶产业发展基础、优美的茶园风光和“贵州最美茶乡”等四大名片,将茶产业发展与旅游观光、贡茶文化、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几年的打造,基本形成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品茶、旅游观光、休闲游乐为一体,与旅游业相得益彰的茶旅一体化循环发展。

在平塘县,实施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等“五进”活动培育尚茶之风,积极宣传和普及茶文化知识,在全县掀起识茶、爱茶、论茶的尚茶之风。

2017年的茶人会上,主题便是“文化引领黔茶出山——让世界品味都匀毛尖”,可见黔南注重茶文化的决心。茶人会作为黔茶出山的重要平台,已成功举办两届,吸引数千名来自国内外的茶人齐聚黔南,进一步丰富了都匀毛尖品牌的文化内涵,为黔南抢占全国茶文化制高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扩大了都匀毛尖茶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并强力推动了毛尖茶产业的对外交流合作。

20175月,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落下帷幕,都匀毛尖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化黑茶等荣获农业部评比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20179月,在首届中国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都匀毛尖茶”从全国1400家企业选送的15000余件商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黔南州着力把茶产业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不断加强茶与民族文化在大生态、大旅游、大扶贫、大数据的融合发展,为茶产业发展铸入更多的民族文化,以此不断扩宽市场。

 

生态:插上保护翼

数据显示,2017年,黔南州茶产业以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为根本,以“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为主要抓手,茶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茶园总面积达到161.8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105万亩,实现茶叶产量3.2万吨,实现茶叶产值54亿元。

同时,茶叶企业获SC生产许可证达70家,10个县市共80家企业完成了都匀毛尖茶地方标准宣传贯彻执行工作,都匀、贵定、瓮安等地完成茶园平衡施肥近10万亩。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黔南一二三产业联动、助推区域精准扶贫和振兴农村的支柱性产业,30万茶农依靠都匀毛尖产业脱贫奔小康。

茶产业壮大的喜人成绩背后,是对生态的的严格保护。自20158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黔南州创建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以来,黔南州围绕都匀毛尖茶质量体系、标准化体系、品牌创建和检测体系等创建内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黔南州相继出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等茶产业发展方案,把茶产业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贵州省创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阵营,成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二个为茶产业立法的地区,也是全省首家将茶产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地区。

20176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文批准黔南成立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这也是贵州省首个、全国第13个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都匀毛尖品牌的经济优势逐步凸显,示范区农户通过茶产业实现持续增收。

黔南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推进都匀毛尖茶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和融合发展为前进方向,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两山论,让都匀毛尖茶引领“黔茶出山”,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黔南州多举措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州聚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都匀毛尖中高端绿茶定位,扎实推进白茶、红茶、大宗绿茶等多元化发展,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得到了明显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全州投产茶园面积120.95万亩。上半年,实现茶叶产量3.79万吨、实现产值95.48亿元。


都匀螺丝壳茶山卢桃摄

狠抓意见贯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为加快推进全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州委、州政府印发《关于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的通知,全州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抓部门联动和统筹调度,建立了“月调度、季通报”的调度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县(市)分别制定了落实方案,将目标任务、工作责任逐级压实到部门、到乡镇。州直相关部门与省级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都匀毛尖品牌宣传、产销对接、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并积极组织州内重点茶企赴湄潭县开展茶叶外贸出口考察学习,着力提升全州茶叶出口业务水平。

贵定县云雾镇鸟王村梅子冲茶场(图源:活力贵定)

狠抓标准茶园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园”。坚持茶园绿色生态理念,积极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依托供销农资企业等供应主体,实施茶叶绿色防控专柜项目,目前在都匀、瓮安、平塘等县(市)建成20个茶叶绿色防控专柜。持续引入贵州大学绿色茶园建设院士团队、省农科院以及省内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成果,在各个示范点上推广实施,已建成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茶园38.26万亩、有机茶园5.22万亩。同时,以毛尖镇、云雾镇、建中镇等重点产茶乡镇为核心,推广茶园“先垫后抵”等管护模式,加大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打造高效茶园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州茶园管护水平得到提升,目前成功打造高效示范茶园20个,示范带动建设高标准茶园22万亩,提质改造茶园面积19.11万亩,打造茶旅融合示范点4个。

茶山云海

狠抓经营主体培育,增强市场营销“竞争力”。着力构建茶产业联盟,积极探索“头部+下游生产企业”的联盟组建模式,重点围绕都匀毛尖、大宗茶及白茶(老白茶)的综合开发,组建了以中高端名优绿茶为主的都匀毛尖茶产业联盟、以黄红缨企业为引领的白茶产业联盟和以夏秋茶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大宗茶产业联盟。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外引内培”,坚持分类指导,围绕都匀毛尖、白茶(老白茶)、大宗茶择优分类培育,积极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茶场为基础”的现代茶产业联合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投资规模、做强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和培育一批领军企业,今年已新增连续化生产线26条。同时,依托京东、天猫、抖音、都匀毛尖数字中台等大型电商销售平台,开展“茶+互联网”行动,积极拓宽电商渠道。


2023年黔南州技能大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开幕式在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图为炒茶大赛现场,选手们赤手在热锅中翻飞。冯小东摄

狠抓品牌培育引领,提高都匀毛尖“知名度”。坚持以品牌带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发展架构,培育本地优质茶企,联合外地知名茶企,培育出“贵天下”“黄红缨”“摆忙高寨”“张子全”等都匀毛尖知名企业品牌,推出“云雾贡茶”“贵州金花茶”等黔南地方特色品牌,打造出“中茶牌”“八马牌”“元祖牌”等联名IP品牌产品。坚持以品牌拓市场,抢抓都匀毛尖入选世界人类非遗契机,成功举办春茶开采节、春茶第一壶、斗茶赛等茶事(赛事)活动,并持续在国内重点城市开展茶叶展销活动30余场次、推介都匀毛尖10余场,稳步拓展茶叶销售渠道。坚持以品牌促茶旅,依托都匀毛尖,积极探索将茶产品、牙舟陶、马尾绣等开发成茶旅一体化商品,将茶民俗、茶文化、茶影视等打造成茶旅品牌,初步形成了都匀毛尖镇、贵定云雾镇、瓮安欧标茶旅小镇、独山影山镇等茶旅特色小镇,推出了“云端茶海”“红色茶旅”“天眼茶旅”“贡茶探秘”等茶旅线路。


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石勇坚摄

狠抓资源要素保障,夯实产业发展“支撑点”。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在茶园管护、茶青采摘、茶青交易等方面,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茶园管理社会化服务团队,目前已成立茶园管理社会化服务团队12个,新建茶青交易市场6个;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行动,通过基础性示范服务和“揭榜挂帅”,深入茶企、茶园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600余场。积极争取农业现代化发展基金、国家产业强镇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投入茶产业发展,着力做好资金保障。同时,充分利用黔南职院、贵州经贸学院、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资源,开展茶园管护、制茶、评茶等技能培训186期、7400余人次。同时,制定发布了《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都匀毛尖茶加工技术规程》等7个州级地方标准,制作了132套都匀毛尖茶实物标准样并发放茶企,指导全州茶企对标生产、对标销售。

来源:黔南日报社融媒体 记者 谢义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黔南州念好“小个专”党建四字诀助推茶产业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黔南州市场监管局强化“小个专”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强化部门联动,强力助推都匀毛尖茶产业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全州茶园投产面积118.2万亩,产量5.2万吨、产值达84.93亿元;都匀毛尖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名茶”“中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国家驰名商标”等300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级荣誉,品牌价值达43.74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建”字当头

完善机制当好“指导员”

一是建立“1+12+X”模式。于2021年初提出“1+12+X”工作模式,以州市场监管局党建指导服务中心、12县(市)市场监管局党建工作指导站为依托,服务全州“小个专”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州挂牌成立“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服务中心1个、指导站97个。

二是建立党组织创建标准。结合黔南“三亮一创”活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有平台、有活动、有培训、有典型、有效果”“十有”党组织标准要求建立“小个专”党组织。

三是建立联系帮扶制度。建立《黔南州市场监管部门领导干部“小个专”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明确州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至少联系2个以上“小个专”党组织,定期开展专题调研、指导帮扶、谈心交流、主题党日活动,点对点帮助“小个专”市场主体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和问题。

四是建立包保督导机制。明确州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对各县(市)“小个专”党建工作实行包保督导,协同各方力量,全方位为“小个专”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当前,全州拥有“小个专”党组织398个(其中,小微企业党组织228个,个体工商户党组织165个,专业市场党组织5个),党员5327人。

“导”字着力

宣传培训当好“服务员”

一是指导党建业务。将州市场监管局中层以上干部作为“小个专”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深入“小个专”党组织开展双向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业务指导培训等活动,为产业发展壮大建言献策。目前已开展相关活动50余次。

二是宣导政策措施。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对国家、省、州各类市场主体优惠政策措施进行转发解读,发布助企纾困优惠政策50余期、优惠政策一图读懂3期;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在都匀、平塘、瓮安等茶区举办都匀毛尖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15期,培训6000余人次。

三是劝导合法经营。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向茶叶生产经营单位宣传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畅通政务110和12315投诉举报热线,鼓励消费者主动参与茶叶专项整治,不断规范茶叶市场秩序,维护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和都匀毛尖品牌形象,形成“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良好氛围。

四是引导政策兑现。市场监管与大数据部门共享市场主体信息,依托“贵商易”“贵人家园”政策服务平台精准推送惠民政策,帮助市场主体迅速获取、读懂、兑现政策。目前已共享个体工商户数据26万户、企业数据8.19万户,完成线上申报政策兑现企业33.13万户次、兑现资金90.95亿元。

“干”字为本

尽锐出击当好“战斗员”

一是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实干。在全省率先出台《黔南州市场主体培育实施方案(2022—2025)》,实行农业市场主体激励、知识产权激励和质量提升奖励,目前黔南州拥有涉茶企业(合作社)1300余家,茶叶从业人员45.6万人。

二是在建立标准体系上细干。发布实施包含25个子标准在内的《地理标志产品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出台《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管理办法》等管理规范,从茶青原料到生产加工及产品包装等实现全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三是在加强质量管理上大干。引导都匀毛尖茶企业开展ISO等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从鲜茶叶生产、采收到茶叶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及售后服务全过程的产品标识和追溯制度,目前全州已建成清洁化生产线60余条、应用机械加工设备5300余台套;农业农村部近五年抽检中,黔南州茶叶合格率100%,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在优化计量服务上巧干。组织技术机构开展计量检测送上门活动,为茶叶集中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提供电子计价秤等上门检定服务,对非强制检定类计量器具实行费用减免优惠,累计检定1000余台、减免费用106万余元。

五是在保护知识产权上苦干。借助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等平台,打造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知名企业品牌,引导茶企申报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目前全州使用专用标志茶企37家、印制并发放专用标志400余万枚,都匀毛尖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联”字为招

协同发力当好“推广员”

一是与非公工委联系。各县(市)市场监管部门向当地党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做好汇报,将“小个专”党建工作作为各部门常态长效推进“两个覆盖”内容,通过找出一批、发展一批、输入一批壮大党员队伍,提升单独建、联合建组建率。通过该机制,帮助平塘县大塘镇新光村党支部研究制定“83111”茶产业发展激励机制,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该村已成为黔南州乡村振兴工作示范典型。

二是与民营经济组织联动。加强与黔南州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协调,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全面梳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坚定发展信心。通过该机制,帮助贵州省雅惠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公司+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实行集中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现已建成白茶基地4200余亩,日产优质成品茶1000斤,分发产业红利141.6万元,发放务工费1220万元。

三是与互联网党办联结。保持同黔南州互联网行业党委办公室的联系,组织宣传、网信、商务、文化、金融等部门,推行选派党建指导员制度,并对相应互联网企业党组织实行包保服务,定期开展专题调研、谈心谈话、办理实事等,通过该机制,已开展相关活动20余次,引导茶产业商户开展网络销售,销售额实现30亿元。

来源|黔南州市场监管局

文字|张开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