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东和茶叶网官网

找到约9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2022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导语

6月13日,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在2022绍兴“云上茶博”上,发布了2022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前20强。

近日,《2022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在《中国茶叶》2022年第6期上刊发,特转发报告全文内容,与诸位分享价值评估结果,了解当前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发展情况。

摘要: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研发的“中国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2)为理论工具,延续2011年开始的“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通过多方调研,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2019-2021年3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调研、甄别、赋值、评估,得出2022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结论。同时,以本次专项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我国茶产业相关数据和信息,研究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未来建议。

关键词: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品牌价值;价值评估

前言

为了持续观察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建设现状,发现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发展趋势,提供有关茶叶品牌建设的有效分析和建议,2021年12月底,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业品牌建设专委会、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等,与“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活动相匹配,开展了“2022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专项评估”课题。至此,该专项评估课题进入了第十二个年度的研究。

1数据分析

参与本次评估的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评估对象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总数为213个。评估依据浙江大学胡晓云团队“中国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2),采用科学、系统、量化的方法,经过对品牌持有单位调查、消费者评价调查、专家意见征询、海量数据分析,最后形成相关评估结果。经过对参评品牌相关数据的多方审核,课题组最终完成了对205个品牌的有效评估。相较2021年,本次获得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数量增加了30个。其中,有122个品牌连续参与了2020-2022年3个年度的品牌价值评估。

根据205个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所在地分布,福建省以29个品牌位居各省份第一,浙江省以25个位居第二,安徽省以20个位居第三。这3个省份的有效评估品牌数量占整体有效评估数量的35.9%。本次所有参评省份中,有10个省获得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较去年有所增加,其中陕西、安徽和云南增加最多,分别为8个、7个和6个(图1)。

图1 2022年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所在地分布

本次有效评估的品牌中,有36个品牌来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17.56%;107个品牌来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52.20%;另有34个品牌来自地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16.59%;14个品牌来自县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6.83%。可见,各级龙头企业总占比为93.18%。

据“CARD模型2”,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品牌收益×品牌忠诚度因子×品牌强度乘数。本节将依据模型中的各项各级指标展开相关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展示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发展现状。

1.1品牌价值:增长率整体稳中有升,半数多品牌仍在低价值区间徘徊

本次评估数据显示,205个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总价值为550.55亿元,平均品牌价值为2.69亿元。共计69个品牌的品牌价值高于平均值,占整体有效评估品牌数量的33.66%。

由图2可见,此次有效评估的品牌价值最高达16.95亿元,中位值为1.68亿元,中位值低于平均值1.01亿元,说明本次有效评估品牌的品牌价值差距较大,价值优势趋向头部品牌。但数据同时显示,只有33.66%的品牌的品牌价值高于平均值,大部分品牌的品牌价值低于平均值,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图2 2022年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比较

进一步看品牌价值大小区间分布可见,本次评估中,品牌价值高于10亿元的品牌共10个。其中,“吴裕泰”品牌连续3年稳居品牌价值榜首;品牌价值位于5亿~10亿之间的品牌共21个;品牌价值位于1亿~5亿的品牌数量最多,达97个,占整体有效评估品牌数量的47.31%;另有77个品牌的品牌价值尚不足1亿元,占整体有效评估品牌数量的37.56%。

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122个品牌已经连续3年获得有效评估,创12年评估中连续获评量最高的新记录。2020年,该122个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为2.94亿元;2021年增长至3.13亿元,较2020年增长6.58%;2022年继续提升至3.36亿元,比上年增长7.26%。可见,122个连续3年获评的品牌,其平均品牌价值在持续增长,且增幅在加大。

连续3年获得有效评估的122个品牌中,有22个来自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0个来自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个来自地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个来自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个来自非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地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非龙头企业在2021-2022年度的平均品牌价值增长率超过了其在2020-2021年的平均品牌价值增长率(图3),分别增加0.92、2.69和17.69个百分点。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品牌价值较上年基本持平,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品牌价值较上年下降7.19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不同类别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品牌价值增长情况不一,值得注意的是,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品牌价值不仅下降,且降幅较大。

图3近3年连续有效评估的各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年度增长率

1.2品牌收益:整体持续提升,但不同品牌的品牌收益差距悬殊

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收益,是以品牌近3年的平均销售额为基础,剔除各项投入成本、相关税费、资本收益等非品牌因素,最终得出因品牌而获得的实际收益。

图4 2022年有效评估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收益

本次有效评估的205个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平均品牌收益为1630.94万元,较上年提升了138.06万元;品牌收益的中位值为1007.15万元,较平均品牌收益相差623.79万元;品牌收益最高值已突破1亿元(11167.42万元),较上年增加了1288.75万元(图4)。有71个品牌(占整体有效评估品牌数量的34.63%)的品牌收益高于平均品牌收益,其中,13个品牌的品牌收益达到5000万元以上。数据同时显示,本次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中,有13个品牌的品牌收益不足百万元,反映出我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收益差距显著。

表1 2022有效评估茶叶企业产品的品牌收益前20位

表1为本次有效评估品牌中品牌收益排名前20位的品牌。“吴裕泰”是唯一一个品牌收益达到上亿元的品牌,较品牌收益排在第二位的“宁红”高出了2401.75万元。

从近3年连续参与有效评估的122个品牌的品牌收益(图5)可见,平均品牌收益获得了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1761.55万元持续上升至2022年的2035.74万元,年增长率也从2020-2021年的5.70%上升至2021-2022年的9.34%。同时,该122个品牌的品牌收益中位值从2020年的1235.35万元上升至2022年的1377.95万元,年增长率从2020-2021年的0.73%提升至2021-2022年的10.73%。可见,这122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整体的品牌溢价能力不断提升,增幅也在加大。

图5近3年连续获得有效评估品牌的品牌收益年度比较

对比以上122个有效评估品牌中各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品牌收益(图6),除了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其它类别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在2021-2022年的平均品牌收益增长率均超过了上年的增长率。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提升最明显,达4.56个百分点;其次是地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分别提升3.41和2.67个百分点。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品牌收益较上年下降3.75个百分点。

图6近3年连续有效评估的各级龙头企业产品品牌的平均品牌收益年度增长率

进一步对比图6和图3可见,县市级龙头企业的平均品牌收益年度增长率和平均品牌价值年度增长率虽较上年有所下降,但其平均品牌收益下降幅度比平均品牌价值下降幅度小。

综上多组数据可见,本次有效评估品牌的平均品牌收益整体在持续升高,上升速度稳中有进,且以非龙头企业的上升速度最为明显。与此同时,122个连续3年持续获评品牌中,不同类别的龙头企业的品牌收益表现不同,不同品牌的品牌收益差距显著,且依然有较多品牌的品牌收益处于低位徘徊。

1.3品牌忠诚度因子:市场价格略有波动,品牌价值位于前列的品牌价格较稳定

品牌忠诚度因子的测算,侧重于一个品牌能否在相对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价格,市场价格表现越平稳,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相对越高。根据模型,品牌忠诚度因子=(过去3年平均售价-销售价格标准差)/过去3年平均售价,因此品牌忠诚度因子的大小与近3年各品牌的市场零售价的稳定性有关。

表2近3年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忠诚度因子区间分布变化比较

本次有效评估品牌的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为0.907,较上一年下降了0.66%。由表2可见,品牌忠诚度因子大于0.90的品牌有134个,占整体有效评估品牌总数的65.37%,略低于2021年0.34个百分点,较2020年低了8.46个百分点。此外,品牌忠诚度因子低于0.80的品牌有22个(其中2个品牌的忠诚度因子低于0.60),较2021年增加了10个。该22个品牌有5个来自广西,说明来自广西的获评品牌过去3年对产品价格调整最频繁、调整幅度最大。所有获评的205个品牌中,市场价格在2020-2021年度变化幅度达20%以上的品牌有19个,比上一年减少7个;较上年价格上涨的品牌占61.27%,平均涨幅9.95%;较上年价格下跌的品牌占38.24%,平均跌幅7.76%。数据显示,价格上涨的品牌占比比价格下跌的品牌占比高,且涨幅大。有个别的品牌,因涨幅过大,导致品牌忠诚度因子出现了明显下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短时间里爆发式上涨还是下跌,都会导致忠诚度因子下降,会影响到消费忠诚。

比较近3年连续获得有效评估的122个品牌(图7),其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出现持续下降,从2020年的0.925下降至2021年的0.919,再降至2022年的0.910。品牌忠诚度因子的中位值则经历2020年(0.950)到2021年(0.930)的下降后,于2022年(0.938)略有回升。2022年的评估数据可见,连续3年获得有效评估的122个品牌中,有78个品牌的品牌忠诚度因子高于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

以5年数据、3年评估为前提的数据可见,这122个品牌的品牌忠诚度因子经历了下降到回稳的过程。比较这122个品牌过去5年市场销售价格的波动情况可见,2020年有42.6%的品牌出现了价格下跌,平均跌幅7.35%;53.3%的品牌出现价格上涨,平均涨幅11.05%;2021年的情况则有所改观,价格下跌的品牌范围缩小至35.2%,平均跌幅降至6.51%,价格提升的品牌则增加到了63.9%,平均涨幅7.15%,价格提升的品牌比下降的品牌比例高,无论下跌还是上涨,幅度均趋小。

图7近3年连续获得有效评估品牌的品牌忠诚度因子年度比较

图8不同品牌价值区间的122个品牌的品牌忠诚度因子变化

按照本次评估的品牌价值大小排序,对连续3年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进行比较,如图8所示,品牌价值位于前10位的品牌,其3年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为0.938,前50位的品牌的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为0.928,前100位品牌的平均值为0.919,整体平均值则是0.918,基本呈向下阶梯状分布。这说明,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格体系、稳中有升的价格,是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前提之一。

数据同时显示,品牌价值越高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其2020-2022年间的3年评估显示的品牌忠诚度因子的变化也更稳定。具体表现为,品牌价值位于前10的品牌,其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在3年内的波动幅度不超过0.009;品牌价值位于前50的品牌,其平均品牌忠诚度因子的波动幅度为0.017;品牌价值位于前100品牌的波动范围则超过了0.017;整体品牌的波动幅度为0.015。可见,品牌价值位于头部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其品牌忠诚度相对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品牌市场价格波动较小。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市场销售价格整体略有波动,并且个体差异较大。品牌价值越高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其品牌市场价格体系稳定性更强,品牌忠诚度因子也相应更高。

1.4品牌强度:品牌经营力优势明显,品牌传播力差异显著

品牌强度及其乘数,由品牌领导力、品牌资源力、品牌经营力、品牌传播力和品牌发展力等5个能够表现品牌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品牌强度五力”加权计算得出,是体现品牌未来持续收益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大小的指标,是对品牌强度高低的量化呈现。“品牌强度五力”及其3级指标均根据当年度有效评估品牌的横向比较得出。

本次有效评估的205个品牌的平均品牌强度为78.98,较2021年平均值提升0.17;平均品牌强度乘数为17.59,较上一年提升0.03,数据说明,品牌强度提升幅度小。本次评估中,东裕茗茶位于“品牌资源力”和“品牌经营力”的首位,新坦洋位于“品牌传播力”和“品牌发展力”的首位,崟露位于“品牌领导力”首位(表3)。

表3 2022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强度五力”前10位

横向比较本次有效评估品牌的平均“品牌强度五力”(图9)可见,平均品牌经营力最高,为84.09,其次是品牌领导力78.31,其后依次为品牌资源力(78.16)、品牌发展力(76.93)、品牌传播力(76.50)。对比2021年度评估的平均“品牌强度五力”分值可见,品牌传播力分值下降,且由上一年的第四位下跌至末位,其它四力均较上一年评估有所提升。可见,我国茶叶企业对品牌标准化建设、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组织经营管理等层面较为重视且表现突出,但在品牌资源的利用和拓展、品牌保护、尤其是在品牌传播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9 2022有效评估品牌的平均“品牌强度五力”年度比较

品牌传播力由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和品牌好感度等3个指标构成。本次有效评估品牌整体表现最好的是平均品牌知名度(77.56),其次是平均品牌好感度(77.00),平均品牌认知度得分最低(74.60),但3个指标均未达到80。其中,平均品牌知名度和平均品牌认知度略高于上一年有的75.48和74.22,但好感度较上一年(83.64)显著下降。表4是本次评估品牌好感度排在前10位的品牌,由表可见,品牌好感度在90以上的品牌有且仅有1个,即焕古茶业(91.89),艺福堂、吴裕泰分别以88.91和88.70位列第二和前三。

表4 2022有效评估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好感度前10位

根据《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有效评估的126个区域公用品牌的平均品牌传播力为80.55。这说明,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整体的品牌传播力比茶叶企业产品品牌高。结合本次有效评估品牌过去3年在品牌宣传与推广上的经费投入来看,2019、2020、2021年3年的平均品牌传播投入逐年上升,分别为836.91万元、979.32万元和1102.41万元。这说明,我国茶叶企业越来越重视并加大了品牌传播投入,但获得的品牌知名度、认知度和好感度的正向反应并不显著。

品牌知名度是影响力的保障,品牌认知度是消费者和品牌深层次关系的基石,品牌好感度是产生品牌忠诚度的前提。本次评估显示3个指标整体平均均未达到80,可见品牌传播效果存在问题。3个指标中,品牌认知度最低。这说明,未来应当着力加深消费认知提升。进一步分析来自不同类别农业龙头企业的产品品牌的品牌传播力及过去3年的平均品牌传播经费(表5),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品牌知名度、认知度和好感度整体上超过或接近本次有效评估品牌整体的平均值。地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非龙头企业在这3个指标上的平均表现则低于整体平均水平。相应地,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过去3年在品牌宣传与推广上的平均经费投入都超过了本次有效评估品牌整体的平均投入(972.88万元),分别为1421.11万元和1170.00万元;地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平均经费投入为539.34万元;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非龙头企业则分别仅为167.73万元和214.33万元。

深入比较各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传播经费与其实际销售总额的比例可见,过去3年,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平均传播经费占实际销售总额比为6.97%,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为5.08%,地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40%,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55%,非龙头企业则是6.63%。以上数据可见,一方面,传播经费绝对值投入的多少和传播力大小有较密切的关系,类别越高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在品牌传播的预算保障方面表现越好;另一方面,非龙头企业也相当重视品牌的营销传播活动,但其品牌传播经费额度受限于企业整体的营业收入,传播效果未能有较大的呈现。

表5不同类别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的平均品牌传播力与平均品牌传播经费

从表5可见,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品牌传播经费投入、实际销售总额占比均是最低的,从总体平均值来看,该类别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3个品牌传播指标平均值也最低。

本次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中,55.61%的品牌有有效品牌官网,32.68%的品牌有有效微博账号,80.49%的品牌有有效微信账号,58.05%的品牌有有效短视频(抖音、快手等)账号。“有效”,指品牌相关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真实存在并能正常浏览。数据可见,微信是绝大部分茶叶企业青睐的品牌传播新媒体阵地,其次是短视频。图10可见,各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对以上不同类型新媒体平台的使用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对各类自媒体的使用率最高,其中75.00%的品牌建立了有效官方网站,63.89%的品牌开设了有效微博账号,97.22%的品牌开设了有效微信公众号,83.33%的品牌开设有效短视频账号。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在有效官网(59.05%)和有效微信公众号(82.86%)的使用率上略高于整体平均水平;地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在有效官网(55.88%)和有效短视频(58.82%)的使用率上略高于整体平均水平;而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非龙头企业对新媒体平台的有效使用率较低。

图10各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的新媒体使用情况对比

此外,就以上4种类型自媒体平台的使用范围来看,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平均建有2.44种自媒体,省级和地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平均使用1.64种和1.65种,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非龙头企业分别平均使用1.07种和1.14种。可见,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品牌传播意识最强,善于利用不同传播媒体,重视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短视频成为绝大多数茶叶企业除微信之外进行品牌传播的首选,说明短视频平台已成为我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传播新的流量高地和营销热土。

比较近3年连续获得有效评估的的122个品牌的“品牌强度五力”年度变化(图11),2020-2022年间,该122个品牌的平均品牌经营力稳步上升,平均品牌领导力、平均品牌资源力和平均品牌发展力等3个指标的数值变化不大,平均品牌传播力则出现较大波动。2020年,该122个品牌的平均品牌传播力为76.93;2021年上升至79.19并超过平均品牌发展力,在五力中排名第四;2022年,平均品牌传播力又下跌至77.29。

图11近3年连续获得有效评估品牌的“品牌强度五力”年度比较

进一步分析以上122个品牌的品牌传播经费,2019年,该122个品牌的平均品牌传播经费为1199.21万元,占当年平均销售总额的5.28%;2020年较上一年增加9.28%,达1310.43万元,占当年平均销售总额的5.43%;2021年继续提升11.54%,达1461.66万元,占比5.34%。虽然传播经费比重相对较稳定,但传播经费额度大幅度提升。

理论上,经费投入提升会对品牌传播力有积极的影响。实际深入分析品牌传播力各项指标发现,该122个品牌除了平均品牌知名度由2020年的75.38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78.27,平均品牌认知度和平均品牌好感度在过去3年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其中,平均品牌认知度的波动较小,上下波动范围为0.71;平均品牌好感度波动较大,波动范围达7.48。

有关平均好感度近3年数据显示,2020年平均值为80.59,2021年平均值为85.09,而2022年的平均值仅为77.61。深入观察该122个品牌可见,仅有3个品牌的品牌好感度较上一年有所提升。上升幅度最高的为焕古茶业(6.98),品牌好感度增长率第一,第二位是蓝天茗茶(0.75),第三位鼎白茶业(0.30)。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好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子商务零售平台的消费者体验评价不高。电商零售平台不仅是一个销售渠道,同时也是传播平台。品牌好感度的普遍下降,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严格把控电商零售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消费者体验评价,从而有效维护品牌好感度。

综合以上数据表明,品牌传播力的增强,除了要保障传播经费的投入外,更有赖于品牌传播效果的有效性,有赖于品牌知名度、认知度和好感度三者的平衡、和谐、稳定地发展。因此,品牌传播策略需要具备科学、系统的长期规划,注重对品牌传播效果的精准把控,提高对品牌风险的管理和执行能力。

2现象与问题

2.1文旅文创赋能,品牌创新发展

茶叶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不仅是这个传统产业的根基所在,也是支撑茶产业不断创新、年轻化发展的新引擎。“文创”和“文旅”作为近些年备受市场欢迎的新模式,也成为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积极实践摸索的发展方向之一。不少传统老字号通过这两种模式使得品牌焕发年轻活力,拓展了新的消费群体;也有不少新进的茶叶企业通过这些形式,在市场中快速站稳脚跟。

在“文创”方面,本次评估新增“茶文创”、“茶器具”两个指标,用于了解各品牌在非茶叶类产品上的占比,从产品角度探究茶叶产业同文创产业的融合情况。在本次有效评估的205个品牌中,有35个企业产品品牌进行了茶文创品类的拓展,占比17.07%;有65个企业产品品牌进行了茶器具的品类拓展,占比31.71%。文创产品作为文创产业的一环,正成为近些年品牌多元化展现自身形象、进行品牌传播、触达消费者的途径之一。吴裕泰从包装设计入手,打造四季茶礼盒,并联合著名漫画家李滨声老先生创作“四季饮茶图”;艺福堂联合动漫IP艺术家南孔徐明团队推出了“茶小艺”和“茶小福”两个IP形象,并在微信端同步上架了同款表情包。对于茶叶品牌来说,文创产品植根于文化,从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具有更强的体验感,是实现品牌年轻化的有效途径。

除了文创产业外,“茶旅融合”也成为近些年企业大力拓展的方向。不少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品牌资源和地理文化资源,开展具有特色的茶文旅活动。浙江益龙芳打造以“开化龙顶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园,开发精品茶旅民宿;江西宁红打造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宁红茶文化园,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谢裕大茶叶博物馆通过不同品类的馆藏,展现了中国徽文化和徽州茶文化悠久的历史。通过茶旅赋能,茶叶企业拉近品牌与消费者间的距离,实现具有创意的茶文化展示和深度体验,从而促进茶叶消费,提升茶的影响力。

2.2突破产业限制,衍生品成新潮

长久以来,茶叶的低附加值都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从茶叶种植到采摘、加工,始终无法摆脱第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导致茶叶价值难以提升。然而近些年,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市场模式的改变、健康意识的提升、数字科技的进步,茶食品饮料、茶日用护肤品等产品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公众对茶叶的固有认知,更颠覆了茶产业处在第一产业的传统。

在本次有效评估的205个品牌中,有42个企业产品品牌对茶健康衍生品进行了布局,其中,不乏有百年老品牌和新锐品牌,如吴裕泰、华国茗人,艺福堂、东裕茗茶等。其中,新安源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致力于茶叶种植、选品、拼配、植物萃取等技术创新领域,已研发出新安源有机冬茶、新安源有机冬茶营养含片、冬茶啤酒等专利衍生品。吴裕泰的茶冰激凌和茶含片,华和的桑叶绿茶挂面和面膜,八百秀才的红茶麻花和红茶锅巴,东裕茗茶的茶多酚、儿茶素等产品,均已成为企业注册在列的售卖商品。

茶叶精深加工是挖掘茶叶消费潜力、提升茶叶附加值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在需求增长缓慢、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品牌通过布局茶衍生品,也能够缓解茶叶产能过剩的问题,并实现茶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品牌效益的逐步提升。由于茶叶本身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通过茶叶精加工、茶叶深加工、茶产品功能拓展,茶衍生品将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带去广阔的提升空间。

2.3重视研发投入,落实科技兴茶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带动茶产业欣欣向荣发展。在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手段的支撑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业兴农”、“科技兴茶”思想的引领下,我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秉承着这一科学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茶产业,对品种、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断提高,经营理念发生明显转变。

本次有效评估的205个品牌,其2019年的茶叶品种、技术研发等投入平均为498.64万元,占当年茶叶销售总额的2.39%;2020年,该项投入为543.3万元,占当年茶叶销售总额的比重提升至2.48%;2021年,该项投入达到628.41万元,占当年茶叶销售总额的比重继续提升至2.60%。

考虑到头部企业产品品牌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可能明显高于整体水平,使得平均数不能客观反映整体情况,本次评估对中位值也进行了对应分析:品牌对茶叶品种、技术研发等投入连续3年增加,中位值由2019年的160万元提升至2021年的235万元,占当年企业年度所有茶叶销售总额的比重也从1.65%逐年上升至2.24%。数据表明,本次有效评估的205个品牌,无论是投入总额还是占销售比重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配备自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高达64.39%。

在“三茶”统筹发展、科技兴茶的时代背景下,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积极提高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作为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抓手,改变茶企以往普遍存在的重生产轻研发的状况。通过联合专业研发团队,围绕科技创新,用科技手段赋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对茶叶品种、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我国茶叶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指日可待。

2.4出口溢价提升,外贸稳中提质

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一直承担着对外交往和文化沟通的角色。随着茶产业蓬勃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肩负起“茶叙外交”“茶文化外交”的重任。近些年,中国茶在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峰会等重大国际场合不断亮相,积极地塑造、传播中国茶品牌的形象。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中国茶快速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市场上兼具实力和内涵的中国元素。

本次有效评估的205个品牌中,有73个品牌的产品出口海外,出口的海外国家及地区涵盖全球七大洲68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出口品牌的平均品牌收益高于非出口品牌,分别为2340.44万元和1286.47万元。

比较本次有效评估的出口品牌,2019年茶叶出口销售总额和销售总量分别为24.82亿元和6.71万t,2020年的出口销售总额和销售总量分别为21.03亿元和5.80万t,2021年分别为22.52亿元和5.68万t。数据表明,有效评估品牌的茶叶出口销售总量连续3年逐年下降。另一方面,茶叶出口销售总额在经历了2020年的低谷后,在2021年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但从茶叶出口销售单价来看,2021年的平均茶叶出口销售单价为40.87万元/t,不仅较2020年实现了正增长,且超过了2019年40.12万元/t的水平。综合比较总额和单价可见,有效评估品牌近3年的出口价格上升,品牌效应较之前获得明显提高。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中国茶的形象已经在全世界范围获得了更广的传播和更大的认可。依靠品牌力量的推动,出口茶叶的附加值和盈利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虽然疫情等外部因素使得茶叶生产难度加大、出口成本提高,但中国茶叶品牌已然在挑战中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努力保持贸易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做好“中国茶品牌”的工作,将“优质茶”“品牌茶”作为更高发展战略,构建茶叶贸易新格局。

2.5发挥地缘优势,地理标志背书

在《2015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课题组曾就茶叶企业产品品牌是否基于地缘优势提出地缘品牌和非地缘品牌的“中国茶产业品牌新生态结构”。地缘品牌主要基于区域环境资源、生态地理自然资源、茶品种特色显著等地缘优势,打造一系列的品种独特、品质独特、工艺独特、文化独特的产地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与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联盟与集聚,从而形成品牌整合力。

在本次有效评估的205个品牌中,共计181个企业产品品牌已获得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授权,占整体有效评估品牌的比例高达88.28%。本次企业产品品牌获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的情况可以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情况。“一对一”,指1个品牌获得1个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授权,包括宁红(修水宁红茶)、新坦洋(坦洋工夫)在内的152个品牌;“一对多”,指1个品牌获得2个及以上的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授权,包括凤(凤庆滇红茶和普洱茶)、谢裕大(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在内的29个品牌。通过比较非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和平均品牌收益可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品牌具有明显的优势。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和平均品牌收益分别达到2.77亿元和1672.37万元,均高于非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2.06亿元和平均品牌收益1318.47万元。

结合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的结果,“普洱茶”品牌价值为78.06亿元,位列有效评估品牌的第二位。以“普洱茶”为母品牌的“凤”“下关沱茶”“六大茶山”和“陈升号”产品品牌的品牌价值均为本次有效评估品牌中的前40位。而“安吉白茶”与主产安吉白茶的企业产品品牌“宋茗”,在本次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榜中,则分别位列前10和前30位。

获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的企业产品品牌比例高,说明这些企业产品品牌属于地缘优势品牌,并因其品质程度达到了区域公用品牌的相关要求,也体现了企业对区域环境资源、生态地理自然资源、茶品种特色显著、区域公用品牌集聚影响力等地缘优势的重视程度。获得区域公用品牌背书,为企业产品品牌的声誉打造和品质形象营造了良好的基础。当母子品牌相互协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带来双品牌综合实力的共同提升。

2.6茶叶电子商务,助力产品销售

在新冠疫情爆发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电子商务为茶叶的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化浪潮影响了现有的行业格局,企业产品品牌的形象塑造、品牌传播、未来发展,都因电子商务的兴起而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不少新老品牌通过直播获得成效可观的助力转化,拉新价值和沉淀潜客能力尤为突出。而电商平台也加速了茶叶市场规模的扩大,推动了茶叶品饮的普及化。

在本次有效评估的205个品牌中,有173个品牌在天猫、淘宝或京东3个主流电商平台布局,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产品在售。历年评估数据可见,2019年,有效评估品牌的茶叶电商销售总额和销售总量分别为37.44亿元和1.72万t;2020年分别为47.61亿元和2.08万t;2021年分别为54.51亿元和2.55万t。数据表明,近3年获得有效评估品牌的茶叶电商销售总额和销售总量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进一步比较电商销售总额和销售总量的平均值和中位值的变化趋势(图12),2019年,电商销售量的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83.8t和12t;2020年,其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提高至101.6t和15t,涨幅分别达21.24%和25.00%;2021年,其平均值和中位值继续提高至124.4t和21.6t,涨幅分别达22.44%和44.00%。反观电商销售总额的平均值和中位值,2019年两者分别为1826.5万元和547万元;2020年两者分别为2322.4万元和650万元,涨幅分别达27.15%和18.83%;2021年两者分别为2659.2万元和800万元,涨幅分别为14.50%和23.08%。可见,销售额的涨幅整体上较销售量的涨幅低。

图12 2022有效评估品牌近3年的电商销售总量和销售总额的平均值和中位值比较

电商平台是疫情以及数字化背景下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数据反映,我国茶叶线上市场规模一直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对茶产业销售的增长贡献较大。同时,通过比较中位值和平均值可以发现,头部企业的增效比中尾部企业更为明显,中国茶叶电商呈现向头部集中的趋势。电商平台作为如今品牌连接消费者的重要触点,更应用心维护和经营,借助电商平台进行良好的品牌形象传播,增强电商平台对品牌的溢价能力。

2.7借数字化东风,茶企转型升级

本次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经营力优势明显,这与近年来全国多地的茶叶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很大关系。数字化已经运用到茶业的种植、采摘、加工等生产环节以及传播、流通等销售环节,在提升茶叶质量、生产效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数据显示,本次品牌经营力排名前10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其2022年平均品牌收益(3391.71万元)是获评的所有品牌的平均品牌收益(1630.94万元)的2倍多。

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数字化茶厂内,从鲜叶摊青、杀青到自动烘干,生产线完成了从靠人工控制向自动控制转变,茶叶加工全程实现智能化、连续化、标准化、规模化和清洁化。作为浙江省首个“5G+智慧茶园”,在大量精准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下,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制茶效率和茶叶产量都得到大幅提升;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在狮峰山顶的3.3hm2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应用最新的5G+AI+IoT技术,在茶园中安装了360度探查的高清云台摄像机、气象站等物联网设备,可以实现对茶叶长势的实时管理,并收集天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等信息,为茶园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这些数据,企业成功实现对茶叶有针对性的施肥和灌溉。同时,通通过分析茶芽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精准把握采摘时机。

此外,在极端天气频发、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也能为茶叶产销提供科学依据和牢固保障。目前,全国多地茶产区已在茶园茶山上推行、建设气象观测站点,监测茶园周边的温度、湿度、光照、有效辐射、降雨量等数据,为茶农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参考。浙江气象部门建立了茶叶气象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气象观测数据的专业建模分析,提前7-15d对倒春寒、霜冻等采摘期高影响、灾害性天气作出预报预警;在福鼎市气象局牵头建立的11座智慧茶园立体气象站内,裕荣香等企业根据气象局的预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安排工人及时采摘。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品牌正通过专业的气象服务,实现对茶园的科学化管理。

3建议

3.1坚持品牌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差异化的茶企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增进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纽带,是塑造品牌形象、表达品牌内涵的重要载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强化茶叶品牌意识、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品牌化”,不仅能帮助企业提高经营能力,更能扩大产品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茶叶行业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共建的茶业品牌发展态势。通过品牌建设,形成了以中茶、湘茶、浙茶、大益、竹叶青、品品香、八马、华祥苑等知名企业品牌为核心的产品、产业集聚。同时本次评估发现,具有区域公用品牌作为背书的企业产品品牌相比非背书品牌,普遍具有更高的品牌价值。未来,茶叶企业可以积极协同各地区资源禀赋,融入“品牌集群”模式,即以“中国茶”为中国茶产业的国家形象,并以产地为基础的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通过培育茶叶集群品牌,可以形成具有不同资源融合、不同市场针对性的品牌生态结构与品牌方阵。此外,区域公用品牌的背书和企业品牌的实力也是相互的。一方面,区域公用品牌丰富的各类资源滋养了企业产品品牌;另一方面,企业应提高自身标准,获得合法、正式的授权。

以“品牌”为抓手,基于集群生态结构进行自身的品牌定位,打造具有特色产品、特色文化内涵的明星茶品,能够提升茶叶企业品牌的附加值和盈利水平,进而带动整个中国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次有效评估品牌中,有191个品牌拥有品牌口号,但大多的口号均存在同质化问题。未来,茶叶企业要从品种研发、品质控制、品牌传播各个环节,创造品牌的差异化。在越来越同质化的产业体系中脱颖而出,才能赢得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大的品牌影响力,产生更多的品牌溢价可能性。

3.2构建有效传播路径,实现知名度、认知度、好感度齐增

在设计创意好品牌故事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传播品牌故事,也成为企业提升价值的关键。中国茶企是农产品企业中最具有品牌意识的企业,中国茶的品牌文化基础、品牌设计传播能力都是农产品品牌中的佼佼者。然而本次评估发现,相比于其他产业的产品,大部分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仍然缺乏系统、规范、有效的品牌运维与传播策略。

在传播经费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好感度却未获得明显提升。针对这一情况,中国茶叶企业应对症下药,针对“品牌传播力”3个不同的指标分别采取措施,构建有效传播路径。在知名度方面,需要在品牌的暴露平台下功夫,通过提升品牌暴露的高度和广度来提高品牌知名度。例如,构建以品牌官网、微博、微信、抖音等为核心的品牌新媒体传播矩阵,同时加大在权威户外媒体和大众媒体上的内容投放。如人民网、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以及高铁等具备独特属性的媒介,都适合为品牌背书。在认知度方面,增加品牌暴露频次以达到消费者对品牌的深入认知。本次评估中,各级茶叶龙头企业对新媒体的使用频度呈现显著差异。企业应充分利用各大平台,做到持续、定期的原创性内容输出。企业向消费者高效率传输企业优质信息的过程中,能稳定形成和消费者间的情感纽带和价值观共鸣。在好感度方面,注重消费者体验诉求,营造产品互动性。在品牌价值和态度主张被消费者充分感知的情况下,通过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高互动和强体验,可以吸引和留存消费者。从消费者角度,拓展其和品牌接触的场景,共同打造深度的体验。

有效传播路径的构建需要有科学、系统的传播策略引导。企业在持续加大传播投入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投入产出比,告别粗放式投放。将投放目标细化为覆盖率、到达率、转化率等指标,实现投入资源的高效利用,真正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和好感度。

3.3从产业数字化到品牌数字化,实现企业效能的全面提升

长期以来,中国茶叶生产、加工、营销均以手工作业为特征,因此,出现了生产效率低、产能低、标准化程度低、经营管理效能低等问题。如今,茶叶企业可以在传承传统技艺、保持其独特品种、品质、工艺价值的同时,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现代化程度,提高品质标准、实现精细化生产与营销。

以益龙芳为例,该品牌不仅追根溯源,发扬非遗龙顶茶制作技艺,也致力于延伸现代化茶产业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透明茶园标准化体系建设。“益龙芳”透明茶园,是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通过视频监控、智慧管理系统、防伪溯源系统等方式对茶园进行智能化管控,从而实现全程监管、溯源和智慧展示等功能。“益龙芳”透明茶园已经成为智慧茶生活的试验区、体验区和示范区,树立起了行业新标杆。这里不仅是茶园、茶叶基地,也是了解传统茶文化、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更是开化传统茶产业与现代热点产业的绝佳结合。

在产业数字化的背景下,茶叶企业实现品牌数字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品牌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只有将自身品牌特质与数字化技术紧密结合,使企业品牌呈现智能化品质和数字化形象,才能延续生命力。从产业数字化到品牌数字化,企业可以在产品、内容、渠道等方面发力。如在产品方面,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使用价值。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精准洞察市场变化,进行及时的产品规划设计、更新迭代,以贴合消费者需求;在内容方面,内容为品牌与消费者搭建了有效的沟通与传播桥梁。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全面地洞察消费者情感、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诉求,从消费者角度打造精品深度内容;在渠道方面,随着消费者在线上的触点增多,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全渠道布局,为消费者提供线下线上一致的服务体验,和消费者进行全时段、多场景的互动,实现品牌价值转化。

3.4借助企业组织化创新,加强各要素和主体间的协同作用

中国茶叶产业是一个有着众多主体参与的庞大体系,而文化、科技、标准化等要素又始终贯穿其中发挥着作用。茶叶企业作为整个茶叶产业的核心,通过组织化创新,能帮助打通各要素和主体间的卡点堵点,加强协同作用,形成产业内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和协同共生的机制。

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组织化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外部组织创新,即与区域公用品牌、产业协会协同。依托平台背书能提升品牌价值。因此,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对其品牌的授权,另一方面也应积极获得茶产业协会的政策支持。同时,整合品牌资源形成集群效应,获得更持久的品牌效应。

其二,是企业组织创新,即形成内部品牌生态结构及其品牌运营体系。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通过自身经营力,建构一个较为完备、扎实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商业体系,对于营造一个有秩序、有活力、有品牌、有未来发展的茶产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三,是产业链创新,包括三产融合、茶旅融合、产品衍生等。本次评估发现,不同企业对产业链创新都有所涉及。未来,企业可以充分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从不同角度继续探索创新,拓展产业范围、增加产业功能、提升产业层次,实现茶叶产业链的多向延伸。

其四,是与社区协同,建立区域政府、茶农之间的创新组织,如创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茶村+茶农的模式等。未来,企业品牌应更多培育相关模式,实现专业化分工,最大化发挥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健全交易市场体系,实现良性即时互动,合力推动茶产业振兴。

其五,是与社会组织的组织化协同创新,包括同科研单位、高校、媒体部门等主体相互协同。企业可与专业团队协作,获取外部可得资源,实现共创双赢。如,对于目前尚无能力开展自主研发的茶叶企业,可委托科研院校,以共建产学研用试点基地等多种形式,开展有关合作。

3.5以“三茶”统筹为基础,推动品牌发展,走好乡村振兴路

“三茶”统筹发展,为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茶叶企业首先要注重“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的融合、统筹发展。茶产业具有超越其它品类的文化属性,因此,加大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要融合统筹茶文化,提高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文化价值,提升品牌的无形价值。如此,才能获得品牌的价值提升,充分溢价。通过强调“统筹”的发展思路,融合文化、产业、科技三者的力量,对茶产业及茶企业的“品牌化、数字化、组织化”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未来,以“三茶统筹”为基础,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在“三化”方面仍大有发展空间。本次有效评估的品牌中,不乏艺福堂等以“品牌力”优势见长的品牌,也不乏更香有机茶等以“数字力”见长的品牌。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应审视自身优劣势,在充分发挥长处时,也要注意各要素间的融合,发挥联动协作的最优效益。例如,围绕科技创新和科技提升,针对加工工艺开展研究,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使其更具品牌基础。

此外,未来,茶叶企业对“品牌化”的战略模式、策略选择、工具利用,在“数字化”的技术参与、展现方式,在“组织化”的创新模式、生态结构等方面,都应当开展更多的探索和研究。之前的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只是数字化平台应用的初步探索,随着数字化的持续深入,数字新动能将加快形成,茶叶企业应当加速品牌化与数字化的结合,以达到互动发展。目前,中国茶叶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仍然较弱,可以充分学习国内其他行业的头部公司和国际著名茶叶企业品牌,在构建个性化品牌的同时,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与消费者达到更高效顺畅、准确精细的沟通。这是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在未来的品牌经营、产品销售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数量大、普遍规模小,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品牌以其文化价值见长,形成了消费忠诚,但需要解决品牌年轻化、品牌数字化问题;新近产生的品牌,以其资本及其新锐形象、产品包装、网络营销等吸引人,但产品的革命性变化尚待科技的深入参与;大部分品牌,规模小、影响力较弱、手工作业带来的小众化特征显著,如何找到适度规模、精准消费者、增加投入产出比等是关键,因此,作为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有其共性竞争背景、共性产业趋势,但每一个品牌都有其属于自身独有的优势需要去凸显、传播,有其独有的短板需要去弥补、变通、提升。品牌价值的提升、品牌收益的获得,基于一个品牌的强度。希望未来,每一个中国茶叶产品品牌都能够加大品牌强度建设,获得更有效的品牌忠诚,以强势、独特的品牌存世,实现跨越式发展。

原文发表于《中国茶叶》2022年第6期

执笔人:胡晓云、黄桑若、刘晓宇

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

课题顾问:鲁成银、黄祖辉、钱文荣

专家组成员:江用文、鲁成银、王岳飞、屠幼英、陈永昊、胡晓云、孙状云

课题负责人:胡晓云

课题组成员:魏春丽、翁蔚、黄桑若、刘晓宇、方诗琪、陈韬略、李闯、施金敏、金成沄、朱振昱、徐凯、李姝燕、李乔玉

附:2022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前100位

声明:本研究中所估算之品牌价值,均基于本次有效评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持有单位提供的数据及其他公开可得的信息,并以“CARD模型2”为理论工具与计算方法,协同数字化技术应用,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本评估所涉及的品牌只包括在中国内地注册、登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典鉴赏:续茶经 之"茶之造"

《唐书》:太和七年正月,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上务恭俭,不欲逆物性,诏所在贡茶,宜于立春后造。《北堂书钞》:《茶谱》续补云:龙安造骑火茶,最为上品。骑火者,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作也。清明改火,故曰火。

《大观茶论》: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馀斯为下。茶之始芽萌,则有白合,不去害茶味。既撷则有乌蒂,不去害茶色。

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蒸芽欲及熟而香,压黄欲膏尽亟止。如此则制造之功十得**矣。

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造茶先度日晷之长短,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过宿,则害色味。

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其首面之异同,难以概论。要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则]凝结,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有得于言意之表者。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而已。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

蔡襄《茶录》: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造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

《东溪试茶录》: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惟过惊蛰者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诸焙后北苑者半月,去远则益晚。

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湿易损。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

芽择肥乳,则甘香而粥面著盏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则云脚涣乱,去盏而易散。叶梗长,则受水鲜白;叶梗短,则色黄而泛。乌蒂、白合,茶之大病。不去乌蒂,则色黄黑而恶。不去白合,则味苦涩。蒸芽必熟,去膏必尽。蒸芽未熟,则草木气存。去膏未尽,则色浊而味重。受烟则香夺,压黄则味失,此皆茶之病也。

《北苑别录》:御园四十六所,广袤三十余里。自官平而上为内园,官坑而下为外园。方春灵芽萌坼,先民焙十馀日,如九案、十二陇、龙游案、小苦竹、张坑、西际,又为禁园之先也。而石门、乳吉、香口三外焙,常后北苑五七日兴工。每日采茶、蒸榨,以其黄悉送北苑并造。

造茶旧分四局。匠者起好胜之心,彼此相夸,不能无弊,遂并而为二焉。故茶堂有东局、西局之名,茶有东作、西作之号。凡茶之初出研盆,荡之欲其匀,揉之欲其腻,然后入圈制,随笪过黄。有方,有花,有大龙,有小龙,品色不同,其名亦异。随纲系之于贡茶云。

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未,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故每日常以五更挝鼓集群夫于凤凰[山有伐鼓亭,日役采夫二百二十二人],监采官人给一牌,人山至辰刻,则复鸣锣以聚之,恐其逾时贪多务得也。大抵采茶亦须习熟,募夫之际必择土著及谙晓之人,非特识茶发早晚所在,而于采摘亦知其指要耳。

茶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乌蒂,不可不辨。小芽者,其小如鹰爪。初造龙团胜雪、白茶,以其芽先次蒸熟,置之水盆中剔取其精英,仅如针小,谓之水芽,是小芽中之最精者也。中芽,古谓之一枪二旗是也。紫芽,叶之紫者也。白合,乃小芽有两叶抱而生者是也。乌蒂,茶之带头是也。凡茶,以水芽为上,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紫芽、白合、乌蒂,在所不取。使其择焉而精,则茶之色味无不佳。万一杂之以所不取,则首面不均,色浊而味重也。

惊蛰节万物始萌。每岁常以前三日开焙,馀闰则后之,以其气候少迟故也。

蒸芽再四洗涤,取令洁净,然后入甑,俟汤沸蒸之。然蒸有过熟之患,有不熟之患。过熟则色黄而味淡,不熟则色青而易沉,而有草木之气。故惟以得中为当。

茶既蒸熟,谓之茶黄,须淋洗数过[欲其冷也],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人大榨,以出其膏[水芽则高榨压之,以其芽嫩故也],先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人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彻晓奋击,必至于干净而后已。盖建茶之味远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沉其膏,建茶惟恐其膏之不尽。膏不尽则色味重浊矣。

茶之过黄,初入烈火焙之,次过沸汤之,凡如是者三,而后宿一火,至翌日,遂过烟焙之。火不欲烈,烈则面泡而色黑。又不欲烟,烟则香尽而味焦。但取其温温而已。凡火之数多寡,皆视其之厚薄。之厚者,有十火至于十五火。之薄者,六火至于八火。火数既足,然后过汤上出色。出色之后,置之密室,急以扇扇之,则色泽自然光莹矣。

研茶之具,以柯为杵,以瓦为盆,分团酌水,亦皆有数。上而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龙凤二,其馀皆以十二焉。自十二水而上,曰研一团,自六水而下,曰研三团至七团。每水研之,必至于水干茶熟而后已。水不干,则茶不熟,茶不熟,则首面不匀,煎试易沉。故研夫尤贵于强有力者也。尝谓天下之理,未有不相须而成者。有北苑之芽,而后有龙井之水。龙井之水清而且甘,昼夜酌之而不竭,凡茶自北苑上者皆资焉。此亦犹锦之于蜀江,胶之于阿井也,讵不信然?

姚宽《西溪丛语》:建州龙焙面北,谓之北苑。有一泉极清淡,谓之御泉。用其池水造茶,即坏茶味。惟龙团胜雪、白茶二种,谓之水芽,先蒸后拣。每一芽先去外两小叶,谓乌蒂;又次取两嫩叶,谓之白合;留小心芽置于水中,呼为水芽。聚之稍多,即研焙为二品,即龙团胜雪、白茶也。茶之极精好者,无出于此。每计工价近二十千,其他皆先拣而后蒸研,其味次第减也。茶有十纲,第一纲、第二纲太嫩,第三纲最妙,自六纲至十纲,小团至大团而止。

黄儒《品茶要录》: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造曰试焙,又曰一火,其次曰二火。二火之茶,已次一火矣。故市茶芽者,惟伺出于三火前者为最佳。尤喜薄寒气候,阴不至冻。芽登时尤畏霜,有造于一火二火者皆遇霜,而三火霜霁,则三火之茶胜矣。晴不至于暄,则谷芽含养约勒而滋长有渐,采工亦优为矣。凡试时泛色鲜白,隐于薄雾者,得于佳时而然也。有造于积雨者,其色昏黄,或气候暴暄,茶芽蒸发,采工汗手熏渍,拣摘不洁,则制造虽多,皆为常品矣。试时色非鲜白、水脚微红者,过时之病也。

茶芽初采,不过盈筐而已,趋时争新之势然也。既采而蒸,既蒸而研。蒸或不熟,虽精芽而所损已多。试时味作桃仁气者,不熟之病也。惟正熟者味甘香。

蒸芽以气为候,视之不可以不谨也。试时色黄而粟纹大者,过熟之病也。然过熟愈于不熟,以甘香之味胜也。故君谟论色,则以青白胜黄白。而余论味,则以黄白胜青白。

茶,蒸不可以逾久,久则过熟,又久则汤干,而焦釜之气出。茶工有泛薪汤以益之,是致熏损茶黄。故试时色多昏黯,气味焦恶者,焦釜之病也[建人谓之热锅气]。

夫茶本以芽叶之物就之卷模。既出卷,上笪焙之,用火务令通彻。即以灰覆之,虚其中,以透火气。然茶民不喜用实炭,号为冷火。以茶饼新湿,急欲干以见售,故用火常带烟焰。烟焰既多,稍失看候,必致熏损茶饼。试时其色皆昏红,气味带焦者,伤焙之病也。

茶饼光黄而又如阴润者,榨不干也。榨欲尽去其膏,膏尽则有如干竹叶之意。惟喜饰首面者,故榨不欲干,以利易售。试时色虽鲜白,其味带苦者,渍膏之病也。

茶色清洁鲜明,则香与味亦如之。故采佳品者,常于半晓间冲蒙云雾而出,或以瓷罐汲新泉悬胸臆间,采得即投于中,盖欲其鲜也。如或日气烘烁,茶芽暴长,工力不给,其采芽已陈而不及蒸,蒸而不及研,研或出宿而后制。试时色不鲜明、薄如坏卵气者,乃压黄之病也。

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茶芽,斗品虽最上,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且物之变势无常,而人之耳目有尽,故造斗品之家,有昔优而今劣、前负而后胜者。虽人工有至有不至,亦造化推移不可得而擅也。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不过十数而已。拣芽则不然,遍园陇中择其精英者耳。其或贪多务得,又滋色泽,往往以白合盗叶间之。试时色虽鲜白,其味涩淡者,间白合盗叶之病也。[一凡鹰爪之芽,有两小叶抱而生者,白合也。新条叶之初生而白者,盗叶也。造拣芽者只剔取鹰爪,而白合不用,况盗叶乎!]物固不可以容伪,况饮食之物,尤不可也。故茶有入他草者,建人号为人杂。镑列入柿叶,常品入桴槛叶。二叶易致,又滋色泽,园民欺售直而为之。试时无粟纹甘香,盏面浮散,隐如微毛,或星星如纤絮者,人杂之病也。善茶品者,侧盏视之,所人之多寡,从可知矣。

向上下品有之,近虽列,亦或勾使。

《万花谷》:龙焙泉在建安城东凤凰山,一名御泉。北苑造贡茶,社前芽细如针。用此水研造,每片计工直钱四万。分试其色如乳,乃最精也。

《文献通考》:宋人造茶有二类,曰片,曰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时之茶也。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

《学林新编》:茶之佳者,造在社前;其次火前,谓寒食前也;其下则雨前,谓谷雨前也。唐僧齐己诗曰:“高人爱惜藏岩里,白封题寄火前。”其言火前,盖未知社前之为佳也。唐人于茶,虽有陆羽《茶经》,而持论未精。至本朝蔡君谟《茶录》,则持论精矣。《苕溪诗话》:北苑,官焙也,漕司岁贡为上;壑源,私焙也,土人亦以入贡,为次。二焙相去三四里间。若沙溪,外焙也,与二焙绝远,为下。故鲁直诗“莫遣沙溪来乱真”是也。官焙造茶,常在惊蛰后。

朱翌《猜觉寮记》:唐造茶与今不同,今采茶者得芽即蒸熟焙干,唐则旋摘旋炒。刘梦得《试茶歌》:“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又云:“阳崖阴岭各不同,未若竹下莓苔地。”竹间茶最佳。

《武夷志》:通仙井在御茶园,水极甘冽,每当造茶之候,则井自溢,以供取用。

《金史》:泰和五年春,罢造茶之防。

张源《茶录》: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点之得宜。优劣定于始铛,清浊系乎末火。

火烈香清,铛寒神倦。火烈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速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著黑。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胜。

藏茶切勿临风近火。临风易冷,近火先黄。其置顿之所,须在时时坐卧之处,逼近人气,则常温而不寒。必须板房,不宜土室。板房温燥,土室潮蒸。又要透风,勿置幽隐之处,不惟易生湿润,兼恐有失检点。

谢肇《五杂俎》:古人造茶,多春令细,末而蒸之。唐诗“家僮隔竹敲茶臼”是也。至宋始用碾。若揉而焙之,则本朝始也。但揉者,恐不及细末之耐藏耳。

今造团之法皆不传,而建茶之品,亦远出吴会诸品下。其武夷、清源二种,虽与上国争衡,而所产不多,十九赝鼎,故遂令声价靡复不振。

闽之方山、太姥、支提,俱产佳茗,而制造不如法,故名不出里。予尝过松萝,遇一制茶僧,询其法,曰:“茶之香,原不甚相远,惟焙之者火候极难调耳。茶叶尖者太嫩,而蒂多老。至火候匀时,尖者已焦,而蒂尚未熟。二者杂之,茶安得佳?”制松萝者,每叶皆剪去其尖蒂,但留中段,故茶皆一色。而工力烦矣,宜其价之高也。闽人急于售利,每斤不过百钱,安得费工如许?若价高,即无市者矣。故近来建茶所以不振也。

罗廪《茶解》:采茶制茶,最忌手汗、体膻、口臭、多涕、不洁之人及月信妇人,更忌酒气。盖茶酒性不相入,故采茶制茶,切忌沾醉。

茶性淫,易于染著,无论腥秽及有气息之物不宜近,即名香亦不宜近。

许次纾《茶疏》:茶非夏前不摘。初试摘者,谓之开园,采自正夏,谓之春茶。其地稍寒,故须待时,此又不当以太迟病之。往时无秋日摘者,近乃有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少薄。他山射利,多摘梅茶,以梅雨时采,故名。梅茶苦涩,且伤秋摘,佳产戒之。

茶初摘时,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而香散矣。炒茶之铛,最忌新铁。须预取一铛以备炒,毋得别作他用。一说惟常煮饭者佳,既无铁腥,亦无脂腻。炒茶之薪,仅可树枝,勿用干叶。干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铛必磨洗莹洁,旋摘旋炒。一铛之内,仅可四两,先用文火炒软,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候香发,是其候也。

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再迟一二日,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

藏茶于庋阁,其方宜砖底数层,四围砖研,形若火炉,愈大愈善,勿近土墙。顿瓮其上,随时取灶下火灰,候冷,簇于瓮傍。半尺以外,仍随时取火灰簇之,令里灰常燥,以避风湿。却忌火气入瓮,盖能黄茶耳。日用所须,贮于小磁瓶中者,亦当箬包苎扎,勿令见风。且宜置于案头,勿近有气味之物,亦不可用纸包。盖茶性畏纸,纸成于水中,受水气多也。纸裹一夕既,随纸作气而茶味尽矣。虽再焙之,少顷即润。雁宕诸山之茶,首坐此病。纸帖贻远,安得复佳!

茶之味清,而性易移,藏法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郁蒸,宜清触而忌香惹。藏用火焙,不可日晒。世人多用竹器贮茶,虽加箬叶拥护,然箬性峭劲,不甚伏帖,风湿易侵。至于地炉中顿放,万万不可。人有以竹器盛茶,置被笼中,用火即黄,除火即润。忌之!


闻龙《茶笺》:尝考《经》言茶焙甚详。愚谓今人不必全用此法。予构一焙室,高不逾寻,方不及丈,纵广正等,四围及顶绵纸密糊,无小罅隙,置三四火缸于中,安新竹筛于缸内,预洗新麻布一片以衬之。散所炒茶于筛上,阖户而焙。上面不可覆盖,以茶叶尚润,一覆则气闷罨黄,须焙二三时,俟润气既尽,然后覆以竹箕。焙极干出缸,待冷,入器收藏。后再焙,亦用此法,则香色与味犹不致大减。

诸名茶,法多用炒,惟罗齐宜于蒸焙,味真蕴藉,世竞珍之。即顾渚、阳羡,密迩洞山,不复仿此。想此法偏宜于,未可概施诸他茗也。然《经》已云“蒸之焙之”,则所从来远矣。

吴人绝重茶,往往杂以黑箬,大是阙事。余每藏茶,必令樵青入山采竹箭箬,拭净烘干,护罂四周,半用剪碎,拌入茶中。经年发覆,青翠如新。

吴兴姚叔度言:“茶若多焙一次,则香味随减一次。”予验之良然。但于始焙时,烘令极燥,多用炭箬,如法封固,即梅雨连旬,燥仍自若。惟开坛频取,所以生润,不得不再焙耳。自四月至八月,极宜致谨。九月以后,天气渐肃,便可解严矣。虽然,能不弛懈尤妙。

炒茶时须用一人从傍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茶之色香味俱减,此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不扇者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磁盆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以文火炒干之。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田子艺以生晒不炒不揉者为佳,其法亦未之试耳。


《群芳谱》:以花拌茶,颇有别致。凡梅花、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金橘、栀子、木香之属,皆与茶宜。当于诸花香气全时摘拌,三停茶,一停花,收于磁罐中,一层茶,一层花,相间填满,以纸箬封固,入净锅中,重汤煮之,取出待冷,再以纸封裹,于火上焙干贮用。但上好细芽茶,忌用花香,反夺其真味。惟平等茶宜之。

《云林遗事》:莲花茶,就池沼中,于早饭前日初出时,择取莲花蕊略绽者,以手指拨开,人茶满其中,用麻丝缚扎定,经一宿。次早连花摘之,取茶纸包晒。如此三次,锡罐盛贮,扎口收藏。

邢士襄《茶说》:凌露无云,采候之上。霁日融和,采候之次。积日重阴,不知其可。

田艺蘅《煮泉小品》: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香洁胜于火炒,尤为可爱。

《洞山[齐]茶系》:茶采焙,定以立夏后三日,阴雨又需之。世人妄云“雨前真”,抑亦未知茶事矣。茶园既开,入山卖草枝者,日不下二三百石。山民收制,以假混真。好事家躬往予租采焙,戒视惟谨,多被潜易真茶去。人地相京,高价分买,家不能二三斤。近有采嫩叶、除尖蒂、抽细筋焙之,亦曰片茶。不去尖筋,炒而复焙,燥如叶状,曰摊茶,并难多得。又有俟茶市将阑,采取剩叶焙之,名曰修山茶,香味足而色差老,若今四方所货片,多是南岳片子,署为“骗茶”可矣。茶贾炫人,率以长潮等茶,本亦不可得。噫!安得起陆龟蒙于九京,与之赓《茶人》诗也?茶人皆有市心,令予徒仰真茶而已。故余烦闷时,每诵姚合《乞茶诗》一过。

《月令广义》:炒茶,每锅不过半斤,先用干炒,后微洒水,以布卷起,揉做。

茶择净微蒸,候变色摊开,扇去湿热气。揉做毕,用火焙干,以箬叶包之。语曰:“善蒸不若善炒,善晒不若善焙。”盖茶以炒而焙者为佳耳。

《农政全书》:采茶在四月。嫩则益人,粗则损人。茶之为道,释滞去垢,破睡除烦,功则著矣。其或采造藏贮之无法,碾焙煎试之失宜,则虽建芽、浙茗,只为常品耳。此制作之法,宜亟讲也。

冯梦祯《快雪堂漫录》:炒茶,锅令极净。茶要少,火要猛,以手拌炒令软净,取出摊于匾中,略用手揉之,揉去焦梗。冷定复炒,极燥而止。不得便入瓶,置于净处,不可近湿。一二日后再人锅炒,令极燥,摊冷,然后收藏。

藏茶之罂,先用汤煮过烘燥。乃烧栗炭透红,投罂中,覆之令黑。去炭及灰,人茶五分,投入冷炭,再入茶。将满,又以宿箬叶实之,用厚纸封固罂口。更包燥净无气味砖石压之,置于高燥透风处,不得傍墙壁及泥地方得。

屠长卿《考馀事》: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故收藏之法,先于清明时收买箬叶,拣其最青者,预焙极燥,以竹丝编之,每四片编为一块,听用。又买宜兴新坚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者,洗净焙干听用。山中采焙回,复焙一番,去其茶子、老叶、梗屑及枯焦者,以大盆埋伏生炭,覆以灶中,敲细赤火,既不生烟,又不易过,置茶焙下焙之,约以二斤作一焙。别用炭火人大炉内,将罂悬架其上,烘至燥极而止。先以编箬衬于罂底,茶焙燥后,扇冷方人。茶之燥,以拈起即成末为验。随焙随入,既满,又以箬叶覆于茶上,每茶一斤约用箬二两。罂口用尺八纸焙燥封固,约六七层,以方厚白木板一块,亦取焙燥者。然后于向明净室或高阁藏之。用时以新燥宜兴小瓶,约可受四五两者,另贮。取用后随即包整。夏至后三日再焙一次,秋分后三日又焙一次,一阳后三日又焙一次,连山中共焙五次。从此直至交新,色味如一。罂中用浅,更以燥箬叶满贮之,虽久不。

  

又一法,以中坛盛茶,约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人大桶内,将茶瓶座于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用时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复封瓶覆灰,则再无蒸坏之患。次年另换新灰。

又一法,于空楼中悬架,将茶瓶口朝下放,则不蒸。缘蒸气自天而下也。

采茶时,先自带锅入山,别租一室,择茶工之尤良者,倍其雇值。戒其搓摩,勿使生硬,勿令过焦。细细炒燥,扇冷方贮罂中。

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可太青,青则叶已老而味欠嫩。须在谷雨前后,觅成梗带叶微绿色而团且厚者为上。更须天色晴明,采之方妙。若闽广岭南,多瘴疠之气,必待日出山霁,雾瘴岚气收净,采之可也。

冯可宾《茶笺》:茶,雨前精神未足,夏后则梗叶太粗。然以细嫩为妙,须当交夏时,看风日晴和,月露初收,亲自监采人篮。如烈日之下,应防篮内郁蒸,又须伞盖。至舍,速倾于净匾内薄摊,细拣枯枝、病叶、蛸丝、青牛之类,一一剔去,方为精洁也。

蒸茶,须看叶之老嫩,定蒸之迟速,以皮梗碎而色带赤为度。若太熟,则失鲜。其锅内汤,须频换新水,盖熟汤能夺茶味也。

  

陈眉公《太平清话》:吴人于十月中采小春茶,此时不独逗漏花枝,而尤喜日光晴暖。从此磋过,霜凄雁冻,不复可堪矣。

眉公云:采茶欲精,藏茶欲燥,烹茶欲洁。

吴拭云:山中采茶歌,凄清哀婉,韵态悠长,一声从云际飘来,未尝不潸然堕泪。吴歌未便能动人如此也。

熊明遇《山茶记》:贮茶器中,先以生炭火煅过,于烈日中曝之,令火灭,乃乱插茶中,封固罂口,覆以新砖,置于高爽近人处。霉天雨候,切忌发覆,须于清燥日开取。其空缺处,即当以箬填满,封如故,方为可久。

《雪蕉馆记谈》:明玉珍子,在重庆取涪**石为茶磨,令宫人以武隆雪锦茶碾,焙以大足县香霏亭海棠花,味倍于常。海棠无香,独此地有香,焙茶尤妙。

《诗话》:顾渚涌金泉,每岁造茶时,太守先祭拜,然后水稍出。造贡茶毕,水渐减。至供堂茶毕,已减半矣。太守茶毕,遂涸。北苑龙焙泉亦然。

《紫桃轩杂缀》:天下有好茶,为凡手焙坏。有好山水,为俗子妆点坏。有好子弟,为庸师教坏。真无可奈何耳。

匡庐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而僧拙于焙,瀹之为赤卤,岂复有茶哉!戊戌春,小住东林,同门人董献可、曹不随、万南仲,手自焙茶,有“浅碧从教如冻柳,清芬不遣杂花飞”之句。既成,色香味殆绝。

顾渚,前朝名品,正以采摘初芽,加之法制,所谓“罄一亩之入,仅充半环”,取精之多,自然擅妙也。今碌碌诸叶茶中,无殊菜沈,何胜括目。

金华仙洞与闽中武夷俱良材,而厄于焙手。

埭头本草市溪庵施济之品,近有苏焙者,以色稍青,遂混常价。

《茶汇钞》:茶不炒,甑中蒸熟,然后烘焙。缘其摘迟,枝叶微老,炒不能软,徒枯碎耳。亦有一种细炒,乃他山炒焙,以欺好奇者。中人惜茶,决不忍嫩采,以伤树本。余意他山摘茶,亦当如之迟摘老蒸,似无不可。但未尝试,不敢漫作。

茶以初出雨前者佳,惟罗立夏开园。吴中所贵梗粗叶厚者,有箫箬之气,还是夏前六七日,如雀舌者,最不易得。

《檀几丛书》:南岳贡茶,天子所尝,不敢置品。县官修贡,期以清明日人山肃祭,乃始开园采造。视松萝、虎丘而色香丰美,自是天家清供,名曰片茶。初亦如茶制法,万历丙辰,僧稠荫游松萝,乃仿制为片。

冯时可《滇行记略》:滇南城外石马井泉,无异惠泉;感通寺茶,不下天池、伏龙。特此中人不善焙制耳。徽州松萝,旧亦无闻,偶虎丘一僧往松萝庵,如虎丘法焙制,遂见嗜于天下。恨此泉无逢陆鸿渐,此茶不逢虎丘僧也。

《湖州志》:长兴县啄木岭金沙泉,唐时每岁造茶之所也,在湖、常二郡界,泉处沙中,居常无水。将造茶,二郡太守毕至,具仪注,拜敕祭泉,顷之发源。其夕清溢,供御者毕,水即微减;供堂者毕,水已半之;太守造毕,水即涸矣。太守或还旆稽期,则示风雷之变,或见鸷兽、毒蛇、木魅、阳之类焉。商旅多以顾清水造之,无沾金沙者。今之紫笋,即用顾渚造者,亦甚佳矣。

高濂《八笺》:藏茶之法,以箬叶封裹入茶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当如人体之温温然,而湿润自去。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矣。

陈眉公《太平清话》:武夷、紫帽、龙山皆产茶。僧拙于焙,既采,则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宫中浣濯用耳。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既试之,色香亦具足,经旬月,则紫赤如故。盖制茶者,不过土著数僧耳。语三吴之法,转转相效,旧态毕露。此须如昔人论琵琶法,使数年不近,尽忘其故调,而后以三吴之法行之,或有当也。

徐茂吴云:“实茶大瓮,底置箬,瓮口封闭,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气不外泄也。”子晋云:“当倒放有盖缸内。缸宜砂底,则不生水而常燥。加谨封贮,不宜见日,见日则生翳而味损矣。藏又不宜于热处。新茶不宜骤用,贮过黄梅,其味始足。”张大复《梅花笔谈》:松萝之香馥馥,庙后之味闲闲,顾渚扑人鼻孔,齿颊都异,久之不忘。然其妙在造,凡宇内道地之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吾深夜被酒,发张震所遗顾渚,连啜而醒。

宗室文昭《古集》:桐花颇有清味,因收花以熏茶,命之曰桐茶。有“长泉细火夜煎茶,觉有桐香人齿牙”之句。

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名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茶采而摊,摊而,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释超全诗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形容殆尽矣。

王草堂《节物出典》:《养生仁术》云:“谷雨日采茶,炒藏合法,能治痰及百病。”《随见录》:凡茶见日则味夺,惟武夷茶喜日晒。

武夷造茶,其岩茶以僧家所制者最为得法。至洲茶中采回时,逐片择其背上有白毛者,另炒另焙,谓之白毫,又名寿星眉。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要皆异其制造,以欺人射利,实无足取焉。

【译文】

《唐书》记载:太和七年(833)正月,吴地、蜀地进贡新茶,都是在冬天特别加工而成。皇上为政恭俭,不想忤逆植物的自然之性,于是诏令各地贡茶,应在立春以后加工制造。

《北堂书钞》记载:毛文锡《茶谱》续补说:龙安(今四川安县东北)制造有骑火茶,最称上品。骑火的意思,就是说既不在改火前,也不在改火后。清明节改火,所以称为火。

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说:茶叶采摘和加工制造开始于每年的惊蛰时节,尤其要把得天时之利也就是把握气候寒暖、阴晴变化作为最为急迫的事情。如果天气还稍微有些寒冷,茶树芽叶开始生长,枝条伸展得比较缓慢,茶农可以从容不迫地投入劳动,所以采制而成的茶叶,其色泽与味道两全而兼美。所以采制茶叶的人们都把得到天时之利作为最可庆幸的事情。

采茶要在黎明时分进行,看到太阳出来就要停止。采摘时要用指甲掐断茶芽,而不要用手指揉搓。一般说来,采摘的茶芽如果像雀舌、谷粒般大小,便可以称作斗品;一芽带一叶,也就是所谓的一枪一旗,称作拣芽;一芽带二叶,也就是所谓的一枪二旗,称作中芽,质量次之;其余的质量就更等而下之了。茶叶刚开始萌芽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小芽而外包较大二叶的情形,称作白合,如果不去掉,就会过于苦涩,损害茶味;采摘之后则会出现带有蒂头的情形,称作乌蒂,如果不去掉乌蒂,就会过于黄黑,损害茶色。

茶叶质量的优劣高下,尤其取决于蒸芽、压黄这两道工序操作的得失成败。蒸芽这一工序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刚好蒸熟的时机,茶味最香;压黄这一工序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膏汁榨尽的火候,便果断停止。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制造茶叶的功夫,十分之中已经掌握了**分了。

在制茶过程中,工艺要求非常严格:洗涤茶芽务求清洁,清洗茶具务求干净,蒸芽和压黄务求时机火候把握得当,研膏即将经过压黄的茶叶碾成细末并调和成胶合状态则务求水干茶熟,烘焙茶饼则务求火力均匀,不烟不烈。制茶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时间的长短,均衡所用劳动力的多少,合计采摘茶叶的多少,从而计划在一天之内将这些茶叶制造完成。恐怕采摘下来而没有经过加工的茶叶,在那里存放一夜,将会损害其色泽和香味。

由于制茶的范模大小、形状、纹饰、风格不同,加上制作工艺和制作人员操作的区别,所以制成的茶饼就像人各有其面容,彼此不同。茶饼表面形态各不相同,很难一概而论。择要而言之,茶饼的表面颜色晶莹剔透而不杂乱,质地细密厚实而不浮漂,举在手中就会感到凝结得很坚固,用茶碾碾时就会铿然有声,这样就可以验证为茶中精品了。有的可以从中得到结论,有的则不可得而知,需要用心去体味。

白茶风格独特,自成一种,与一般的茶叶不同。它的枝条舒展,叶芽晶莹单薄。这种茶树是在山崖丛林之间偶然生长出来的珍稀品种。有此茶者也不过四五家,每家也不过一两株,所制造出来的白茶也不过二三罢了。白茶的制造必须做到精致入微,运作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样才会使得茶叶表里鲜明透彻,如同美玉蕴涵于璞石之中,其品质是无与伦比的。北宋蔡襄《茶录》中说:茶味的评判标准,主要是甘甜和润滑。只有建安(今福建建瓯)北苑凤凰山一带的茶焙所制的贡茶味道最好。隔溪对岸各山所产的茶叶,即使及时采摘、精心制作,但是其色泽比较浑浊、味道也比较厚重,比不上北苑茶。另外还有的水泉不甘甜,也能够损害茶的味道,前人之所以论述水泉的品质,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记载:建溪的茶比其他地方都要早,出产于北苑、壑源的就更早了。如果气候暖和的话,惊蛰前十天就发芽了;如果气候寒冷的话,惊蛰后五天才开始发芽。最先萌发的茶芽气味都不好,只有过惊蛰之后的茶芽最好。所以民间经常以惊蛰作为采制茶叶的节气。其他地方的茶焙要比北苑晚半个月左右,距离较远的地方就更晚了。

大凡掐断茶芽,只能用指甲,不能用手指。用指甲就会快速掐断而不致揉损茶叶,用手指则容易损伤茶叶。拣择茶叶一定要精细,清洗茶叶一定要干净,蒸压茶叶一定要散发并保留其香味,烘焙茶叶一定要把握好火候,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失去其应有的标准尺度,都会给茶叶带来危害。

茶芽选择肥嫩厚实的,制成的茶味道就会甘甜清香,烹点出的茶面着盏而不散。如果是土地贫瘠、茶芽短小,那么烹点出的茶面就会云脚涣散,沫饽去盏而易散。茶叶的梗长,经过烹点之后就色泽鲜白;茶叶的梗短,经过烹点之后就色泽黄泛。乌蒂、白合是茶叶的两种大的病害,不去掉乌蒂,那么茶汤的色泽就显得黄黑而难看;不去掉白合,那么茶汤的味道就会苦涩。蒸芽的时候一定要使得茶叶蒸熟,压黄的时候一定要去尽茶中的膏油。如果蒸芽不熟,就会使茶中保存有草木之气;如果去膏未尽,就会使茶色浑浊而茶味过重。过黄的时候火中烟气过多就会侵夺茶的香味,压黄去膏的时候久压而不研造就会使茶味丧失,这些都是制造茶叶过程中的弊病。

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北苑御茶园共有四十六所,分布在方圆三十馀里的广袤地区。从官平以上为内园,官坑以下为外园。每到春暖花开之时,茶树开始发芽,采制茶叶要比民间茶园早十多天,例如九窠、十二陇、龙游窠、小苦竹、张坑、西际,又是御茶园中开始制茶最早的官焙。而石门、乳吉、香口三个外焙,经常是比北苑晚上五六天、六七天开工。每天采茶、蒸芽、榨膏,然后把压好的茶黄送到北苑一同烘焙制造。

制造团茶原来分为四个茶局,因为工匠起了好胜之心,彼此骄矜自夸,不免会导致很多弊端,于是合并成为两个茶局。所以茶堂也有所谓的东局、西局之名号,茶也有所谓的东作、西作之名号。大凡茶叶经过蒸、榨、研的工序初出研盆,要通过摇荡使其均匀,通过揉搓使其细腻,然后把已成糊状的茶注入茶模,制成茶,放在竹席上过黄也就是用炭火焙干。制成的茶饼,有方,有花,有大龙,有小龙,品种不同,名号也不一样,根据批次列入贡茶的目录。

采茶的时间,必须是在早晨,不可见到太阳。早晨则夜间露水尚未干,茶芽肥嫩湿润。见到太阳就会被阳气所迫,使茶芽的汁液养分从内部消耗,等到烹点时受水就不鲜明清澈。因此,到了采茶时节,每天五更时分就擂鼓聚集劳力到凤凰山[山上有伐鼓亭,每天参加采茶的劳力达到二百二十二人],监采官发给每人一个牌子,入山采茶到辰时,就要再次鸣锣集合,恐怕采茶人贪多超过时辰。大抵采茶也必须熟练,招募劳力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当地居民或者熟悉茶事的人,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各处茶芽萌发早晚的情况,而且采摘茶芽也知道其中的要领。

茶芽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乌蒂,不可不仔细加以辨别。小芽,小如鹰爪。当初制造龙团胜雪、白茶之时,就是用小芽按照先后次序蒸熟,放到水盆中,剔取其精英,只有针尖般大小,称作水芽,这是小芽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中芽,也就是古代所谓的一枪二旗。紫芽,是叶子呈紫色的茶芽。白合,是指小芽中有两叶合抱而生的茶芽。乌蒂,则是指带有**的茶芽。一般说来,茶芽以水芽为最好,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紫芽、白合、乌蒂根本不能要。假使选择茶叶时仔细精当,那么茶的色香味没有不好的。万一混杂了不取的紫芽、白合和乌蒂,就会使得茶饼的表面纹理不均匀,茶色浑浊而且味道苦涩厚重。

惊蛰时节,万物开始萌动。每年常常在惊蛰前三日开焙造茶,遇到闰年就相应推迟,这是气候稍微迟后的缘故。

茶芽经过多次的洗涤,取出来清洁干净,然后放入甑中,等候水烧开后进行蒸茶。但是蒸茶有蒸得过熟的问题,也有蒸得不熟的问题。蒸得过熟就会使茶叶色黄而味淡,蒸得不熟就会使茶叶色青而易沉,从而带有草木之气。因此,蒸茶以适中为得当。

茶叶蒸熟之后,称作茶黄,必须淋洗多遍[以便使茶冷却],才放入小榨,去其水分,然后再放入大榨,以便压出茶膏[水芽则用高榨压之,因为其茶芽鲜嫩的缘故]。接下来先用布帛包起来,用竹皮束扎好,然后放入大榨压之,到半夜时分取出来揉搓均匀,再按前一道工序入榨,称作翻榨。直到拂晓,用力捶打,一定要达到彻底干净为止。建茶味道绵远而力道厚重,不是江南茶所能比拟的。江南茶在压榨时害怕膏油流出,建茶则惟恐膏油流不净尽,膏油流不净尽,茶的色泽和味道就厚重而浑浊。

茶饼烘焙的过程叫做过黄,先放在烈火上烘焙,其次以沸水烫过再进行炙烤,共如此反复三次,而后在火上烘烤一宿,到第二天就过烟烘焙。火不要过于猛烈,过于猛烈茶饼表面会起泡,颜色也会发黑;也不要烟气过于浓重,烟气过于浓重就会使茶香味出尽而味道焦苦。只是温温然就可以了。大凡火烤次数的多少,都是根据茶的厚薄而定。茶厚的,要经过十次火到十五次火;茶薄的,则经过六次火到八次火。火烤次数用足之后,然后过汤出色;出色之后,放置到密室之中,赶快用扇子扇风,这样茶饼的色泽自然就会光亮莹润了。


研茶的器具,用木枝作为杵,以瓦器作为盆,根据茶等级不同研茶中兑水多少也不一样,也都有一定的标准。上到龙团胜雪、白茶,研茶时要加十六次水(每注水研茶至水干为一水),下到拣芽研茶时要加六次水,小龙凤茶要加四次水,大龙凤茶要加两次水,其余都要加十二次水。从十二次水以上,叫做研一团,从六次水以下,叫做研三团至研七团。每次加水研茶,一定要达到水干茶熟而后停止。水不干,茶就不熟,茶不熟,茶饼表面就不均匀,烹煎时容易下沉。因此,研茶所贵的是强而有力。我曾经认为天下的道理,没有不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有北苑的茶叶,而后有龙井的泉水。龙井的泉水清澈而甘洌,日夜取之而不尽,凡是茶叶从北苑进贡的,都有赖于龙井之水。这也好比四川地区的蜀锦,因为蜀江水的漂洗而最佳,山东东阿的阿胶,因为东阿井水的调制而最佳,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南宋姚宽(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人)《西溪丛语》记载:建州龙焙面向北方,称作北苑。有一泓泉水,极为清淡,称作御泉。用这个池中的泉水造茶,就会败坏茶味。只有龙团胜雪、白茶这两种极品可以,称作水芽,先蒸后拣。每一个茶芽先去掉外面的两个小叶,称作乌蒂;其次则要取出两个嫩叶,称作白合;留下中心的小芽放到水中,称作水芽。积累较多之后,即研制、烘焙成为二品,也就是龙团胜雪、白茶。茶叶中极精的绝品,没有超过这两种的,每一茶计算工价接近二十千。其他品种都是先拣茶而后蒸茶和研茶,其味道也依次递减。贡茶分批入贡,一批称作一纲,建茶共分十纲,第一、第二纲太嫩,第三纲最好,从第六纲到第十纲,从小团到大团而止。


北宋黄儒《品茶要录》中说:每年的茶事活动开始于惊蛰之前,所采摘的茶芽就像鹰爪般大小。第一次制造称做试焙,又叫一火,其次叫做二火。二火所制的茶叶,已经比第一火所制的次一等了。所以购买茶芽的人们,只认准出于三火之前的茶叶是最好的。尤其喜欢在微寒的气候下所采的茶叶,那时天气虽然阴冷,却达不到冰冻的程度。初生的茶芽特别怕霜,有时在一火、二火制茶时都遇上了霜冻,而三火时霜已经消散,因而三火所制的茶叶就是最好的了。天气虽然晴朗,却达不到暴晒的程度,这样茶叶像谷粒般的幼芽蕴涵着长期积存的养分,又受气候的制约,从而渐渐滋长起来,而对采制茶叶的人们来说也是最佳的工作时机了。大凡在烹试时泛出鲜白色泽、隐隐约约好像处于薄雾之中的茶叶,都是在最佳时节采制的好茶。有的茶叶在采制时正好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其色泽昏黄发暗;有的茶叶在采制时正好遇到阳光暴晒的天气,茶芽上的水分蒸发,采茶人的汗手沾染,采来的茶叶也来不及拣择,这样采制的茶叶虽然很多,但全都是平常的品级。烹试的时候,如果茶汤不能呈现出鲜白的色泽,茶汤表面沫饽消退时在盏壁上留下的水痕也就是所谓的水脚微微泛红,这就是茶叶采制超过了适当的时机的弊病。

茶芽初次采摘,也不过采满一筐罢了。这是人们趋时争新所造成的。茶芽采摘之后就要蒸,蒸好了榨去水分就要进行研茶,使之成为胶和状态。蒸茶有时会出现火候欠缺而不熟的问题,即使是精选出来的优质芽茶,其成色也会因此而损失很多。烹试的时候茶味之中杂有核桃的气味,就是蒸茶不熟所带来的弊病。只有蒸到恰到火候的茶,其味道才是甘甜清香的。

蒸茶,根据蒸汽来判断火候,所以观测蒸汽的大小变化,是不可不谨慎的。烹试的时候茶色泛黄而且粟纹过大的,就是蒸得过熟的弊病。但是蒸得过熟,还是要胜过蒸得不熟的茶叶,因为甘甜清香的味道要胜过没有蒸熟的茶叶。所以,蔡襄评论茶的色泽,就认为青白色(指没有蒸熟的茶)要胜过黄白色(指蒸得过熟的茶)。而我论茶的味道,就认为黄白色要胜过青白色。

蒸茶的时间不能过久,如果时间久了,超过了一定火候就会过熟,时间过久了,其中的水分就会烤干,从而发出锅底焦煳的气味。有的茶工这时就往里面加进新水,这样做必然导致烟熏之味损坏茶黄。因而烹试的时候茶色多为暗红,气味焦煳难闻的,正是这种锅底焦煳的弊病[建安人把这种气味称为热锅气]。

茶叶,本来是芽叶形状的东西,采制之后放入卷模当中压制成型后取出,放在用粗竹篾编成的状如竹席的笪上用炭火烘烤。烘烤的时候,一定要用文火把茶饼烤得均匀透彻。烤好之后,随即用灰把炭火覆盖,炭火的中间要虚,从而使炭火充分燃烧,保持火温,以涵养茶之色香味。可是茶农不喜欢用实炭,称之为冷火。因为刚刚制成的茶饼很潮湿,茶农都希望迅速烘烤干燥,以便早日出售,所以烘烤时用的火都比较大,并常常冒着烟、带着火焰。这样烟气和火焰既然很多,烘烤时稍微不留意看护守候,就会熏坏和烤煳茶饼。烹试的时候茶色昏暗发红,茶味带有焦煳之气,这就是伤焙之病,即烘烤时茶饼熏烤过重所导致的弊病。

加工制作出来的茶饼,如果光亮发黄,又好像潮湿润泽的样子,就是蒸过的茶黄没有榨干膏油和水分的缘故。榨茶就是要把其中的膏油清除干净,膏油除尽之后,茶叶就好像干竹叶的色泽。只有那些为了装饰茶饼表面色泽的人,才故意不把茶叶中的膏油榨尽,以使茶饼显得色泽光莹、精致华丽,便于销售。烹试的时候色泽虽然鲜白,其味道却带有苦涩,这就是渍膏之病,即茶中含有膏油所带来的弊病。

茶色清洁鲜明,那么香气和色泽就会很好。因此采摘上好的茶,茶农往往在拂晓的时候顶着云雾去工作,有人还用罐汲上新鲜的泉水挂在胸间,采到茶芽就投入其中,大概是想保持茶的新鲜。有时遇到阳光很好,茶园烘热,茶芽疯长,而采茶的人力跟不上,他们采摘的茶芽已经放得不新鲜了,还来不及蒸,蒸过之后却来不及研磨,研成细末之后经过一夜之后才能放入模具制作茶饼。这样制成的茶在烹试的时候色泽就不鲜明,味道也稍微带有坏鸡蛋的气味,这就是所谓的压黄之病,即压了工时的茶黄带来的弊病。


茶叶之中的精品、绝品,叫做斗、亚斗,其次叫做拣芽。茶芽之中,斗品虽然最为上乘,但是生产茶叶的园户有的只有一株。大概是天然茶树中非常稀有的特殊品种,不是所有的茶树都能生长出这样的茶芽。况且事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而人们的目见耳闻却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能够制造斗品的园户,有从前产品质优如今变得粗劣、从前质量低劣如今质量优胜的。这虽然有人为的技艺的差别,可也是大自然的发展变化、时光的转化推移不可能使某个人得以专有和垄断。茶叶的制造,一火叫做斗,二火叫做亚斗,每年仅仅生产十多罢了。而拣芽却不是这样,遍寻茶园山陇之间,只要选择其中的上好的茶芽就可以了。有的茶农贪多务得,又要滋润茶叶的色泽,往往就把白合、盗叶也掺杂进茶芽当中。这样的茶叶,在烹试的时候虽然色泽鲜白,味道却苦涩而淡薄,这就是其中掺杂了白合、盗叶的弊病。[一个鹰爪般的茶芽,有两片小叶合抱而生,就叫做白合;茶树新枝条上的叶芽合抱而生,而颜色又发白的,就叫做盗叶。采制拣芽的时候,常常要剔取鹰爪,去掉白合而不用,更何况是盗叶呢?]人们日常所用的物品当然容不得假冒伪劣,何况是饮食的物品,尤其不可以容忍假冒伪劣。所以茶叶中掺杂进其他草木叶子,建安人就叫做入杂。通常的情况是上等的茶芽中掺杂柿树叶子,普通的茶芽中掺杂进桴槛叶子。这两种叶子很容易搞得到,又可增加茶叶的色泽,是茶农为了欺骗客商从而卖得高价才这样做的。这种茶叶在烹试的时候没有粟纹和甘香的味道,茶汤表面浮散而不能凝聚,隐隐好像细细的毛发,有的则是星星点点好像纤细的絮丝一般,这就是茶中入杂的弊病。善于品茶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把茶盏侧起来进行观察,那么茶中掺进杂叶的多少,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从前通常是上品、下品茶叶中有入杂的情况,近来即使一般茶叶当中也有假冒伪劣、掺进杂叶的。

 

《锦绣万花谷》记载:龙焙泉在建安城东凤凰山,也叫做御泉。北苑制造贡茶,社前茶芽细如针,用此泉水研造,每片合计工值四万钱。烹试的时候其色泽如乳汁,是茶中最佳的精品。

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代茶的制造分为两类,一种叫做片茶,一种叫做散茶。片茶就是龙团茶的传统制法,散茶则是不经过蒸而直接焙干的,就像今天的制茶方法。由此可知,宋室南渡之后,茶叶的制造逐渐以不蒸为贵了。

宋代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人)《学林新编》中说:茶中的上品,要在社前制造,也就是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前;其次,要在火前制造,也就是寒食节前;其下品则在雨前制造,也就是谷雨前。唐代僧人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中写道:“高人爱惜藏岩里,白封题寄火前。”他所说的火前,大概是还不知道社前茶更佳的缘故。唐代人对于茶的研究,虽然有陆羽《茶经》,但持论并未达到精审。到了本朝的蔡襄《茶录》,才达到持论精审的境界。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北苑,是官府的茶焙,制造转运司每年的贡茶,称为上品;壑源,是私人茶焙,当地民间也制茶上贡,品质较次。这两处茶焙相距三四里。至于像沙溪,则称为外焙,与以上二焙相距很远,品质下等。因此黄庭坚诗句“莫遣沙溪来乱真”,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官焙制茶,一般在惊蛰之后。

宋代朱翌(字新仲,舒州怀宁人)《猗觉寮记》(当为《猗觉寮杂记》)记载:唐朝的制茶方法与今天不同,今天采摘茶芽随即蒸熟焙干,唐朝人则是旋摘旋炒。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写道:“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又说:“阳崖阴岭各不同,未若竹下莓苔地。”竹林间的茶叶最好。

《武夷志》记载:通仙井在御茶园,泉水非常甘甜清凉,每当制茶的时节,井水自然溢出,以供取用。

《金史》记载:泰和五年(1205)春,取消造茶的禁令。

明代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茶录》中说:茶叶的奥妙,在于开始制作时要做到精益求精,收藏要得法,冲泡时方法得当。茶叶的优劣,在开始炒制时就决定了;而茶叶冲泡出来的清浊,则取决于最后烘焙时火候的把握。

火力强烈,制成的茶叶就会清香宜人;开始炒茶时锅比较凉,那么制成的茶叶就会缺少神韵。但是如果火力过于猛烈,就会使茶叶变得焦枯;相反,如果柴薪火力跟不上,那么制成的茶叶就会失去青翠的色泽。茶叶炒好后在锅中停留时间过长,就会使茶叶过熟;相反,如果拿出来过早,那么茶叶就可能没有炒熟。过熟,茶叶就会泛黄;不熟,茶叶就会带有黑色。炒制出来的茶叶,带有白点的无妨,没有一点炒焦的地方的最好。

收藏茶叶的坛子切不可临近风口和靠近火。临近风口,容易使茶叶过冷;靠近火,茶叶的色泽就会首先变黄。放置茶叶的处所,必须选择人们时常坐卧起居的地方。靠近人的气息的地方,就会保持相对的温暖而不至于过分寒冷。一定要放置木板房内,不适合放在土屋里。木板房比较温暖干燥,而土屋就比较潮湿闷热。放置茶叶的地方还要保持通风,不要放在昏暗隐蔽的地方。昏暗隐蔽的地方不仅容易闷热和潮湿,同时恐怕还不便于时时检查。(本节内容见许次纤《茶疏》,而非张源《茶录》。)明代谢肇《五杂俎》中说:古人制茶,大多是把茶叶春成细末,然后再蒸。唐诗中所说的“家僮隔竹敲茶臼”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到宋朝开始运用茶碾。至于揉而炒之的方法,则从本朝开始。但是,揉后炒之的方法,恐怕比不上研成细末方便贮藏。

如今团饼茶的制造方法都不再流传,因而建茶的品质,也远远落后于江浙各个品种之下。其中福建的武夷茶、清源茶两个品种,虽然可与江浙诸茶相抗衡,可是所产不多,而且十之**为赝品,因而使得福建茶叶的声誉一再地委靡不振。

福建的方山(今福州城南)、太姥(今福建福鼎)、支提(今福建鼓山)都出产上品佳茶,但制造不得其法,所以其名声不出里巷。我曾经过访松萝,遇到一个制茶的高僧,向他询问制茶的方法,他回答说:“茶叶的香味本来相差并不太多,只是在烘焙之时火候非常难以把握罢了。茶叶的尖蕊太嫩,而蒂部过老,烘焙时火候均匀,其尖蕊已经焦枯,可是蒂部还没有炒熟。二者掺杂在一起制造,制成的茶叶怎么能好呢?”松萝茶的制造方法,是每个叶子都剪去其尖蕊和蒂部,只保留中段,因而制成的茶叶都是一色。既然工序繁杂,其价格高也是适宜的。福建人急于抛售求利,每斤茶叶不超过百钱,怎么能够做到耗费工力、精心制造呢?如果提高价格,就会失去市场,这就是福建茶叶近来委靡不振的原因。

明代罗廪《茶解》中说:采摘和制造茶叶,最忌讳手汗、身体有膻味、口臭、多鼻涕、不干净整洁的人以及月经来潮的妇女,更忌讳酒气。因为茶与酒的本性不相得,所以采摘和制造茶叶,切忌喝酒、醉酒。

茶叶本性容易发散,容易沾染,所以无论是油腥污秽以及一切有气味的物品都不宜接近,即使是名贵香料也不宜接近。

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出产于长兴的罗界茶,不到立夏前不采摘。初次试摘茶叶,叫做开园。正当立夏时节所采茶叶,称作春茶。这是因为当地气候偏寒,所以要等到立夏时节,对此不应当因为采摘太迟而有所批评。过去没有在秋天采茶的,近来才有人这样做。在秋天七八月间重新采摘一遍,称为早春茶。这种茶的品质非常好,饮用起来并没有味道淡薄的感觉。其他山中的茶农为了图谋经济利益,很多在梅雨季节采摘茶叶,因在此时采而得名。这种梅茶味道又涩又苦,而且有损于秋茶的采摘,品种优良的茶树要力戒这种做法。

新鲜的茶芽刚刚采摘下来,香气还没有充分发透,必须借助火力进行炒制,以便把茶的清香促发出来。然而茶叶生性经不起折腾,炒制也不宜时间太久。如果一下子把很多茶叶放入茶铛内,那么在炒制时手力翻炒就会用力不均匀。如果茶叶在茶铛中的时间过长,就会因炒得过熟而使香气失散。炒茶所用的茶铛,最忌讳以新铁制成。因此必须事先预备一个炒铛,专门用来炒茶,不能同时兼有其他用途。也有人认为经常用来煮饭的炒铛较好,既没有铁腥气,也没有油腻。炒茶所用的柴薪只能是树枝,而不能用树干和树叶,树干燃烧时火力过大过猛,树叶燃烧时则容易起大火焰又容易熄灭,火力不稳定。炒茶的时候,茶铛要磨得光亮洁净,茶叶则要随摘随炒。一铛之中,只能放入四两生茶;首先用文火烘软,然后再用武火炙烤。手上要戴上木指,急急地翻炒转动茶叶;炒茶以半熟为适度,等到茶的香气微微散发出来,也就到了火候了。

采茶的最佳时节,清明时间太早,立夏就显得太迟,谷雨前后,时间正适宜。如果再推迟一两天,等到茶叶所蕴涵的气力完全充足,然后采摘,茶叶的清香甘洌就更加成倍地增长,而且也容易收藏。

藏茶于度阁,其方法应该用几层砖铺地,四周也用砖围砌起来,形状如同火炉,越大越好,不要接近土墙。把收藏茶叶的瓷瓮搁在上面,随时取来灶下的火灰,等冷却之后堆于瓷瓮的周围。在瓷瓮半尺以外的地方,仍旧随时取来火灰堆于周围,从而使得里面的火灰经常保持干燥,一方面可以用来避风,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防潮。但是要切忌火气进入瓷瓮中,因为那样就会使茶叶变黄。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茶叶,贮存到小瓷瓶中,也应当用箬竹叶包裹,不要让茶叶见风。而且适宜放置在案头,不可接近有气味的物品,也不可用纸来包裹。这是因为茶叶的本性害怕纸,而纸是由水浆制成的,接受水汽较多。用纸包裹茶叶一晚上过后,随纸作气,茶味就被败坏殆尽了。即使再次烘焙茶叶,可是不一会儿就又湿润了。雁荡各山所产的茶叶,首先就是存在这种弊病。如此,用纸贴包裹茶叶寄赠远方亲友,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好茶呢?

茶叶的味道清香,而其本性却容易转移,所以收藏茶叶的方法,是喜欢温暖干燥而忌讳阴冷潮湿,喜欢清凉而忌讳闷热,适宜接近清新之物而忌讳沾染香气。收藏的时候用炭火烘焙而不可阳光暴晒。世人多用竹器贮存茶叶,虽然也用很多层箬叶包裹加以保护,但是箬叶生性坚劲峭直,不很服帖,寒风和潮气容易侵入。至于在地炉中放置,更是万万不可采用。有人用竹器盛放茶叶,铺于被笼之中,用火烘焙马上就会发黄,离开了火就会受潮湿润。这种方法也切忌不可使用。

明代闻龙《茶笺》中说:我曾经考察《茶经》讲述茶焙非常详尽,但我认为今人不必要完全采用这种方法。我自己建造一茶焙室,高不过八尺,周长不过一丈,长和宽相等,四周墙壁和房顶都用绵纸严密糊裱起来,不留一点小的缝隙。然后放置三四个火缸在室内,安装新的竹筛于缸内,预先洗好新麻布一片衬着。把炒好的茶叶散置在竹筛上,关起门来进行焙制。竹筛上面不可覆盖,因为茶叶还不够干燥,一旦覆盖就会气闷而发黄。必须焙制两三个时辰,等到茶叶的湿润之气烘焙净尽之后,用竹簸箕盖上。烘焙非常干燥之后出缸,等待冷却后放入器皿收藏。以后再次烘焙,也采用这种方法,这样茶的色泽和香味还不至于有较大的消减。

各种名茶的制法多采用炒法,只有罗茶适宜用蒸焙,茶味纯正而持久,世人竞相珍藏。即使接近罗茶所出产的洞山的顾渚茶、阳羡茶,也不再仿照这种方法。可想而知这种方法只适宜于罗茶,不可一概适用于其他名茶。然而《茶经》已经讲过“蒸之焙之”,那么这种方法由来已久了。

苏州人非常推重罗茶,往往掺杂青黑色的箬竹叶,的确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我每当收藏茶叶的时候,一定要让打柴的人采摘竹箭叶,擦拭干净烘焙干燥,围护在藏茶陶罐的四周,另以一半剪碎后拌入茶中。一年后打开封口,茶叶依然青翠如新。


吴兴姚叔度说:“茶叶如果多烘焙一次,其香味就随之消减一次。”我经过试验,果然如此。但是在初次烘焙的时候,烘焙得非常干燥,多用木炭和箬竹叶,按照上述方法密封起来,即使是梅雨连旬,茶叶依然和原来一样干燥。只是因为频繁地开坛取茶,所以会使茶叶湿润,不得不再次烘焙罢了。从四月到八月,尤其应当加倍小心谨慎。九月以后,天气逐渐转冷,便可以稍微解严。即使如此,若能仍不懈怠放松更好。

炒茶的时候,必须有一个人从旁边扇风,以便除去其中的热气,否则茶的色香味都会有所消减,这是我亲自试验的结果。有人扇风的茶色青翠,无人扇风的茶色泛黄。炒茶完毕出铛之时,要放在大瓷盆中,仍然要急急扇风,使热气稍退,用手反复揉搓,再次散入茶铛之中,用文火烘焙干燥。因为揉搓就会使茶中的津液上浮,烹点的时候香味容易散发。田艺蘅认为茶叶生晒不炒不揉为最佳,这种方法也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中说:以花拌茶,颇为别致。大凡梅花、木樨花、茉莉花、玫瑰花、蔷薇花、兰花、蕙花、金橘花、栀子花、木香花之类,都与茶性相适宜。应当在各种花卉盛开、香气充盈之时采摘下来拌入茶中,其比例大体是三份茶叶里放一份花,收藏到瓷罐中,一层茶一层花,相间填满,用纸或箬叶密封放到干净的锅中,热水煮过,取出来等待冷却后,再用纸封裹起来,在火上烘焙干燥贮存待用。但是上好的精细芽茶,忌用花香,以花入茶反而会侵夺其纯正的味道,只有平常的茶叶适宜。


明代顾元庆《云林遗事》记载:莲花茶,莲花盛开在池沼中,于早饭前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选择莲花花蕊略开者,用手指拨开,把茶叶放满其中,用麻线或丝线扎紧,一定要经过一个晚上。次日早晨连同莲花采摘下来,取茶纸包好晒干。如此三次,用锡罐盛着贮存,扎口收藏。


明代邢士襄(字三若)《茶说》中说:清晨踏着露水,天空无云,这是采茶最好的天气;雨过初晴,天气融和,是采茶较好的天气;阴雨连绵或阴天多云,是不可以采茶的。


明代田艺蘅(字子艺,号品子,钱塘人)《煮泉小品》中说:芽茶经过炒制而成的,品质要次一些;而以阳光晒制而成的为最好,也更加接近于自然天成,并且断绝了烟火之气。况且,制作加工人的手和器具不洁净,或者不能恰当地掌握火候,都能够损害茶叶的香气和色泽。阳光晒制的芽茶冲泡于茶瓯之中,则能达到叶芽舒展畅达、青翠鲜明的效果。其香味和洁净都胜过火炒的茶叶,尤其可爱。


明代周高起《洞山茶系》中说:罗茶的采摘和焙制,一定要在立夏后三日,遇到阴雨又须推迟。世人妄言说“雨前真”,也可能是不懂得茶事。茶园开放之后,入山贩卖的草枝每天不下两三百石,山中茶农收购制造,以假乱真。喜好茶事之人亲自到山中预先租下茶园,进行采摘焙制,谨慎仔细地加以监督视察,但也多被暗中替换真茶而去。但是人们依然竞相以高价购买,每家不到两三斤。近来有人采摘嫩叶、除去尖蒂、抽取细针进行焙制,也叫做片茶。如果不去除尖蒂、细针,炒后再烘焙干燥,形状如叶,就叫做摊茶,都很难多得。又有等到茶市接近尾声的时候,采摘剩余的茶叶进行焙制,叫做修山茶,香味充足但色泽较老。如今四方所贩卖的片,大多是南岳片子,称为“骗茶”还可以。茶商为了炫人耳目,纷纷以长潮等地茶叶充数,真正的茶已经无法得到了。唉!怎么能够使陆龟蒙复起于地下,与他一起续写并唱和其《茶人》诗呢?当地茶农都有谋利之心,让我只能徒自仰望真茶罢了。因此,我在烦闷的时候,常常诵读唐代姚合的《乞茶诗》一遍。


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说:炒茶时每锅不能超过半斤,首先采用干炒,然后稍微酒一点水,用布卷起来揉搓。


茶叶要拣择干净,轻微蒸过,等到色泽变化后摊开,用扇扇去其湿热之气。揉搓完毕,用火烘焙干燥,用箬竹叶包裹起来。俗语说:“善蒸不若善炒,善晒不若善焙。”因为茶叶以炒过之后再进行烘焙的为最好。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说:采茶一般在四月,嫩茶对人体有益,过于粗糙的茶则对人体有害。茶之为道,消除壅滞,祛除污垢,破除睡眠,清除烦闷,其功用非常明显。有时因为采摘、制造或者收藏贮存不得要领,有时因为焙制烹试不合法度,这样的话,即使是建安贡茶、浙茶极品,也只能变为平常的茶叶。因此茶叶制作的方法,亟须多加练习讲究。


明代冯梦祯(字开之,秀水人)《快雪堂漫录》中说:炒茶的时候,炒锅要极其干净。茶叶要少,火力要猛,用手搅拌着炒制使茶叶绵软洁净,取出来摊在竹制的平底匾中,稍微用手揉搓,拣去炒焦的茶梗,冷却后再次炒制,直到极为干燥才停止。炒制完后不可当即放入瓶中,而应当放在干净的地方,切不可接近潮湿之气,一两天之后再次入锅炒制,使茶叶非常干燥,摊出晾冷,然后收藏起来。


藏茶的瓷器,要先用开水煮过,烘烤干燥。把烧红的栗木炭投入其中,覆盖起来让炭火变黑。然后去掉木炭和炭灰,放入一半茶叶,再投入冷却的木炭,再在上面放入茶叶。将近装满时,用旧的箬竹叶填实,用厚纸密封瓶口。还要用包好的干燥洁净无气味的砖石压在上面,放到高处干燥通风的地方,不能靠近墙壁以及有泥土的地方,这样才算适宜。


明代屠隆(字长卿)《考馀事》中说:茶叶适宜箬叶而畏惧香料,喜欢温暖干燥而忌讳阴冷潮湿。所以茶叶的收藏之法,要在清明之前就收买箬叶,选择其中最为青翠的,预先烘焙到非常干燥,用竹篾编起来,每四片箬叶编为一块,以便备用。再购买宜兴新出产的坚固的陶罂,可以盛茶十斤以上的那种,清洗洁净并烘焙干燥待用。山中采摘焙制的茶叶,回来后要再烘焙一番,去除其中的茶子、老叶、梗屑以及枯焦的部分,用大盆装满生炭,扣到灶中,敲碎赤火,既不会生发烟气,又不容易过热,放到茶焙下面烘焙,大约以两斤作一焙。另外用炭火放入大炉内,将盛茶的陶罂悬架在上面,烘焙到极其干燥为止。先用编好的箬叶衬到陶罂底下,茶叶烘焙干燥后,扇冷才放进去。


茶叶的干燥程度,以拈起来即成细末为标准。随即烘焙随即放入陶罂,盛满之后再用箬叶覆盖到茶叶上面,每一斤茶叶大约需要箬叶二两。陶罂的口部用一尺八寸见方的纸烘焙干燥密封起来,大约密封六七层,压上一块方形厚重白木板,也要选择烘焙干燥的。然后选择朝向明亮的净室或者高阁收藏起来。取用的时候要用新买的干燥宜兴小陶瓶,大约可以盛茶四五两的,另外贮藏。取用后随即包装整齐。夏至后三天再拿出来烘焙一次,秋分后三天再烘焙一次,冬至后三天还要烘焙一次,加上山中第一次烘焙,共计五次。从此直到来年新茶上市,其色泽香味依然保持如新。陶罂中的茶叶取用少了之后,就要用干燥的箬叶盛满贮藏,这样即使贮藏时间很久也不会受潮。


还有一种藏茶的方法,用中型的坛子盛茶,大约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放入大桶内,将茶瓶放入桶中,用灰把四周填满,茶瓶上面也覆盖上灰,压实盖好。取用的时候拨开灰打开茶瓶,取茶少许,仍旧密封茶瓶,覆盖上灰,这样就再也不会出现蒸坏的弊病。次年需要另换新灰。


还有一种藏茶的方法,是在空楼中悬架,把茶瓶口朝下放置,这样就不会有蒸汽而受潮,因为蒸汽是从上而下的。


采摘茶叶的时候,要预先带着锅入山,另外租赁一间房子;挑选制茶工人中的优秀者,加倍给他们工钱。告诫他们采茶时不可搓摩,制茶时不要使茶叶生硬,也不可使茶叶过焦。仔细炒制干燥,扇冷后才贮藏到陶罂之中。


采摘茶叶,不必要太过选择细小的茶芽,细小的茶芽刚刚萌发,味道欠足;也不可以采摘过于青翠的茶叶,茶叶过青就说明茶叶已经过老,味道欠嫩。必须在谷雨前后,寻找成梗带微绿色叶而团且厚的茶叶,这才是上品。还必须是天气晴朗,采茶才好。至于福建、广东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雾气消散,瘴疠和山岚之气都收净,才可以开始采摘茶叶。


明代冯可宾《茶笺》中说:茶叶,在谷雨之前精神尚未充足,立夏以后则梗叶太粗。但是茶叶以细嫩为佳,所以采茶应当选择立夏之际,观察风和日丽,清晨月光和露水刚刚收起,亲自监督采摘放入篮中。如果在烈日之下采摘,应当防止竹篮内闷热潮湿,还需要用伞盖住。拿回房中,尽快倒入洁净的竹匾中,薄薄地摊上一层,仔细拣出其中的枯枝、病叶、蛸丝(子、蜘蛛等所结的网)、青牛(一种吸食茶树芽叶、嫩枝的昆虫)之类的杂物,一一剔除干净,才算精致洁净。


蒸茶必须根据茶叶的老或嫩,决定蒸茶的快与慢,要以皮梗煮碎、汤色略带红色作为标准。如果过熟,就会失去茶叶的鲜味。蒸茶锅中的水必须频繁地更换新水,因为熟汤能够侵夺茶叶纯正的香味。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太平清话》记载:苏州人在每年的十月采摘小春茶。这时小阳天气,有些花又开放,尤其可喜的是阳光晴朗温和。错过时机,霜冻降临,就不能再采茶了。


陈继儒说:采茶时要讲究精细,藏茶时要讲究干燥,烹茶时要讲究洁净。


吴拭说:山中所流行的采茶歌,凄清哀婉,韵味悠长,一声声从云际飘来,未尝不令人潸然泪下。即使是吴歌(即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民间歌谣)也不一定能如此动人!


熊明遇(字良儒,号坛石,江西进贤人)《山茶记》(一作《罗茶记》)中说:贮藏茶叶的陶罂,预先要用生炭火烘烤,并在烈日下暴晒,使火熄灭,于是散乱放入茶叶,密封罂口,上面用新砖覆盖,放到高处通风且接近人的地方。潮湿或下雨的天气,切忌打开封口,必须在清爽干燥的天气打开取用。取用茶叶留下的空缺,即刻用箬叶填满,封闭如故,这样才可以持久保存。


明初孔迩《云蕉馆纪谈》(一作《雪蕉馆记谈》)记载:明玉珍的儿子明,在重庆用涪**石做成茶磨,让宫人用武隆雪锦茶碾,焙制大足县香霏亭海棠花茶,味道倍于平常的茶叶。海棠花不香,只有这里的海棠花有香味,用来焙茶效果非常好。


《蔡宽夫诗话》记载:浙江长兴顾渚涌金泉,每年造茶的时候,太守(即知府)首先祭拜,然后泉水稍稍涌出。贡茶制造完毕,泉水逐渐减小。到供堂茶制造完毕,已经减半了。太守制造好茶后,泉水就干涸了。福建北苑龙焙泉也是这样。


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中说:天下有佳茶,却被凡夫焙制坏了。天下有好山好水,却被俗人装点坏了。天下有好子弟,却被庸师教育坏了。真是无可奈何啊!


庐山顶上出产茶叶,在云蒸霞蔚之中,极有韵味,可是僧人不擅焙制,冲泡之后茶汤呈红褐色,味道涩苦,难道还有茶味吗?戊戌年春天我在庐山东林寺小住,同门人董献可、曹不随、万南仲亲自焙制茶,曾留下“浅碧从教如冻柳,清芬不遣杂花飞”的诗句。制成之后,茶的色香味绝佳。

顾渚茶,是前朝的名品,正是因为采摘刚刚萌发的茶芽,如法焙制,所谓罄尽一亩茶园所产,仅仅制成半方茶饼,选取精华之多,自然独擅精妙。如今的顾渚茶制作不精,混杂于平常茶品之中,和菜叶没有两样,怎么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浙江金华仙洞和福建武夷山出产的茶叶,都是优良的品种,却受制于焙制技术的不精。


埭头本草市溪庵施济之品,近来有苏州人进行焙制,因为色泽稍青,于是价格也与平常茶品无异。


冒襄《茶汇钞》中说:罗茶不用炒制,而是先放入甑中蒸熟,然后再进行烘焙。这是因为茶采摘较晚,枝叶稍微偏老,炒制不能使茶叶变软,徒自使之焦枯揉碎罢了。也有一种细炒,是用其他山中所产茶叶进行炒制烘焙而成,以欺骗好奇者的。山中的茶农爱惜茶叶,决不忍心在茶芽鲜嫩时采摘,以伤害茶树。我想其他山中采摘茶叶,也应当像茶一样,较晚采摘,采取蒸的方法,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没有经过尝试,不敢随意作出论断。


茶叶以谷雨之前初萌的芽茶为佳,只有罗在立夏时节才开园采茶。吴中地区人们所珍贵的佳品是梗粗叶厚的茶叶,夹带有箫箬竹叶的气味,还是立夏前六七天犹如雀舌的芽茶,最为难得。


清代王《檀几丛书》记载:南岳衡山的贡茶,是天子所品尝的名品,不敢置评。县官修贡,定期在清明节这一天入山进行祭拜,才开始开园采摘制造。与松萝茶、虎丘茶相比,色香丰美,自然不愧为皇家清供,称为片茶。起初其制造方法与罗茶一样,万历丙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僧人稠荫游历松萝,才仿制为片茶。


明代冯时可《滇行记略》记载:滇南城外的石马井泉,水质与号称天下第二泉的无锡惠山泉没有什么差别;感通寺的茶叶,也不亚于苏州天池茶和伏龙茶;只可惜当地人不善于焙制罢了。徽州的松萝茶原来也是默默无闻,偶然有一位苏州虎丘的和尚到松萝庵,按照虎丘茶的制法进行焙制,于是就被天下人所嗜爱。遗憾的是石马井泉没有遇到陆羽的品鉴,感通寺茶没有遇到虎丘和尚的焙制!


《湖州志》记载:长兴县啄木岭的金沙泉,唐朝的时候是每年制造贡茶的地方,该地正好处于湖州、常州两郡(府)的交界处,泉水处于沙中,平常没有水。每年开始制造贡茶的时候,两郡太守(知府)都来到这里,履行完备的礼节,拜读诏敕,祭祀泉水,顷刻间泉水涌出。当晚清泉四溢,等到进贡皇家的茶叶制造完毕,泉水就稍微减小了;进贡中央各部堂官的茶叶制造完毕,泉水只剩一半;等到太守(知府)所要的茶叶制造完毕,泉水就干涸了。一旦太守(知府)用泉水制造茶叶的日期延长,就会有上天示警的灾异,有时会出现凶恶的野兽、毒蛇、山间的鬼怪、阳光下的幻景之类的怪异现象。一般商旅之人多用顾渚泉水造茶,无法沾溉金沙泉水的惠爱。如今的紫笋茶,就是用顾渚泉水制造的,也非常好。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说:收藏茶叶的方法,用箬叶密封包裹放入茶焙之中,两三天一次进行烘焙,火的温度应当像体温一样,这样茶中的湿气自然祛除。如果火力过大,就会使茶叶焦枯,不可饮用了。


明代陈继儒《太平清话》(一作周亮工《闽小记》)记载:福建武夷山、紫帽、龙山,都出产茶叶。当地的僧人不善焙制,采摘之后先蒸后焙,所以茶色多呈紫红,只配供应宫中洗涤所用罢了。近来有采用松萝茶的制法进行焙制的,经过试验,色泽香味都很充足。经过一个月,茶色依然紫红如故。因为以此法制茶的,不过是当地的几个僧人罢了。谈论三吴地区的制茶方法,转相仿效,旧态毕露。这就好比古人谈论琵琶弹奏方法,假如数年不弹奏,就把原来的调子全忘记了,而后再用三吴地区的制茶方法进行焙制,或许有其适当之处。


徐桂(字茂吴,明长洲人)说:“把茶叶装在大瓮中,瓮底放上箬叶,瓮口密封,颠倒过来放置,这样就可以使茶叶经过夏天也不变黄。这是因为其气味不会外泄的缘故。”子晋(清宗室文昭,字子晋)说:“茶叶应当放置在有盖的缸内,缸适宜砂底,这样就不致产生水汽而经常保持干燥。仔细谨慎地密封贮存,不宜见到阳光,见到阳光就会产生潮气而有损茶味。贮藏还不宜在热处。新茶不宜马上饮用,贮藏过了梅雨季节,其味道才会充足。”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中说:松萝茶的香味馥郁,庙后的界茶香味清淡,顾渚茶的香味扑人鼻孔,品饮口感都不一样,却都会令人难忘。然而其中的奥妙在于制造,大凡天下正宗的名茶,其本性都相近,只是制造和品饮的风习相去甚远。我曾经在深夜饮酒而醉,打开张震所赠送的顾渚茶,连饮数杯,随即清醒。


清代宗室文昭(字子晋,号芗婴居士)《古集》中说:桐花颇有清淡之味,于是收桐花用来熏茶,命名叫做桐茶,有“长泉细火夜煎茶,觉有桐香入齿牙”的诗句。


清代王复礼(字需人,号草堂,钱塘人)《茶说》中说:武夷茶从谷雨到立夏采制,称作头春;大约间隔两旬再采,称作二春;再间隔两旬又采,称作三春。头春茶叶粗味浓,二春、三春茶叶逐渐纤细,味道也逐渐淡薄,而且带有苦味。夏末秋初再采摘一次,称作秋露,香更浓,味也佳,但是为了来年考虑,珍惜茶树而不能多采。茶叶采摘之后,用竹筐均匀摊开铺好,悬架到通风而且阳光充足的地方,称作晒青。等到其青色逐渐消退,然后再进行炒焙。阳羡的片只蒸不炒,以火烘焙而成。松萝茶、龙井茶则是只炒而不焙,所以其色泽更为纯正。只有武夷茶兼用炒法和烘焙,烹点之时茶色半青半红,青的是炒色,红的是焙色。茶叶采摘之后要摊开,摊开之后要摇动,等到香气散发出来随即炒制,超过或不到时机都不行。经过炒制和烘焙之后,还要拣择去掉其中的老叶和枝蒂,使之色泽一致。超全和尚有诗写道:“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可以说形容殆尽了。


王复礼《节物出典》中说:《养生仁术》记载:“谷雨日采摘茶叶,炒制、收藏合乎标准,就能治疗痰疾以及其他各种疾病。”清代屈擢升《随见录》中说:大凡茶叶见到阳光就使茶味受到侵夺,只有武夷茶喜欢阳光暴晒。

武夷山制造茶叶,其中的岩茶以僧家所制的最为得法。至于洲茶,采摘回来要逐片拣择其背上有白毛的茶叶,另外炒制和烘焙,称为白毫,又叫做寿星眉。采摘刚刚萌发的茶芽,一个茶芽尚未舒展开来的,称为莲子心。连同茶枝二寸剪下来烘焙的,称为凤尾、龙须。总之都是追求制作方法的新奇,以便欺骗世人,谋求高利,其实都不足以取法。

文/网络综合

茶,为什么在唐代被各民族奉为公认的“国家级饮料”?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民众饮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秦汉,?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饮茶风俗从中国西南沿着长江向下游拓展,上演了一部“东游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已有饮茶之事,但还被视为一种不入流的鄙俗文化。然而入唐之后,风气为之一变,茶文化全面发展和成熟,饮茶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在全国快速普及。无论是汉族,还是边疆的少数民族,都将茶叶视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国家饮料”。

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不由得感叹:“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甚至,历史学家争论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的一个理由是,在他的游记中并没有记载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和象征的茶叶。饮茶为何在唐代开始迅速传播?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为“饮茶”保驾护航

1.唐朝是中央集权国家,保持了长时间统一,这为茶的传播创造了政治环境。可考的饮茶记载起自汉代,汉代之后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争频繁,动乱不休。隋代实现统一,惜其命短。唐承隋制并发扬光大,通过出台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唐代的统治版图空前扩大,阻碍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交流的无形之墙被推倒了,唐朝长安成为亚洲的中心、世界的中心。长期统一统治局面,为饮茶之风的自由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唐代全盛时期疆域全图。(图片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2.唐代经济发展与繁荣为茶叶传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兵乱不断,生灵涂炭,物质的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全方位停滞、甚至倒退。进入唐朝后,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物质生产有了极其迅猛的发展。在生存尚不暇之时,茶叶消费自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唐代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提升后,生活品质才会成为问题,茶的饮用才会成为可能。

3.唐朝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政策,社会开放,为茶的传播创造了文化环境。李唐王朝一改以往严防华夷的政策,唐太宗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玄宗朝李华云:“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在这种文化政策的带动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人嘲笑南人饮茶习惯的现象不见于史册,相反,茶文化在北地逐渐盛行。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局部),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者供图)

4.饮茶的兴盛还与唐朝政府颁布的禁酒令有关。唐代人口增加以及战乱造成农民大批流亡、土地丧失,这使得唐中期以后的粮食特别匮乏,而造酒却需要消耗大批粮食。中唐以后,唐王朝多次颁布禁酒令,提高酒价,实施政府专卖。政府禁酒使得不少嗜酒的人转向饮茶,以茶代酒的现象频频出现,大大促进和普及了饮茶风尚。

水利、交通与技术:唐代“饮茶”的基础设施

1.唐代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气候温暖湿润,为茶叶的生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唐代重视水利事业的兴修,在北方开沟凿渠,在江南兴建和修复水利。安史之乱后,南方农田水利建设迅速发展,这些水利设施可以灌溉成千上万顷土地,覆盖了太湖流域、鄱阳湖附近、浙东等地区,而这些地区恰是重要的产茶区。另外,气候的变化也是引发茶叶种植发展的重要原因。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指出,第二寒冷期约从公元初期持续到公元600年,第三温暖期为600年到1000年,我国气候在7世纪中期变得暖和。茶树有喜温、喜湿、喜酸、耐肥、耐荫的生态习性,气候转暖,随之而来的是降水充沛、光照充足,这极有利于茶树生长。气温升高,容易人困乏渴。唐以前,人们的饮料主要是酒、水、羹、汤,酒太浓烈、水淡而无味,羹过于浓稠,汤制作太复杂,这就迫切要求一种能够止渴生津的饮料出现,而茶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图片来源:《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唐代交通运输业发达,以大运河为基础形成漕运,以沿海港口为据点形成海运,驿馆制度改善了陆运交通状况,这为茶叶的北运提供了必备的运输条件。茶是一种经济作物,它的生长首先需要一定的光照、温度、土壤、气候等方面的条件。在唐朝的疆域内还有大量的地区不产茶,产不出好茶。唐代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不断开凿休整,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上交通网,这个网路覆盖了唐代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大运河将唐代的漕运事业推向了高度繁荣。《封氏闻见记》记述了茶叶运输的盛况:“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大量商人通过陆路和水路将江淮等地的茶叶向北地输入。


隋唐大运河形势图。(作者供图)

3.茶叶栽培技术取得突破,茶叶种植业发展迅猛,产量巨大,为茶叶大规模的消费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唐代,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被打破,经济作物的种植成为农民的新宠,而茶树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唐初,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寺院,中唐以后种植面积颇大的茶园开始出现,茶叶产量也直线飙升。天宝元年(742年),浮梁这一唐茶集散中心茶叶产量为“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茶叶的大规模生产为茶叶消费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饮茶之风的兴盛又刺激着茶叶的生产水平、制茶技术的进步和茶叶品质的提升。终唐一朝,其茶叶生产和饮茶之风始终处在这样一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之中。

内开外掘:茶性、精神与推广大使

1.茶的功效。唐人对茶药用的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众多医、药、经、史文献中都有论述,如苏敬《唐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孟诜《食疗本草》、孙思邈《千金要方》、陆羽《茶经》以及诗词歌赋和散文作品等。我国学者根据五百种左右的有关资料将其中有关茶叶医疗效用的内容总结成茶的传统功效二十四项:少睡,安神,明目,清头目,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腻,下气,通便,利水,治痢,祛痰,祛风解表,坚齿,治心痛,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所列茶的功效,有些已经超出了医药的范围,属于保健的范畴了,如醒酒、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等。茶有如此众多的功效,可止渴生津,满足人们对味觉的需求,还能保持头脑清醒,长期饮用对人的身体有保健作用。并且在茶叶普及后,茶的价格并不昂贵,一般人都消费得起。茶自身的这些优点,是茶能够被人们接受并迅速传播的最根本性的原因。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图片来源:法门寺博物馆官网)


唐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唐鎏金团花银碢轴。(图片来源:法门寺博物馆官网)

2.佛教和道教的引领饮茶之风。唐代佛教和道教盛行,佛教最重要的修行之一便是坐禅。坐禅很枯燥,容易昏昏入睡,难以达到求佛的目的。茶驱睡魔的功效有助于佛家修禅,于是茶在各名山大川的寺院中广泛种植,僧人饮茶之风极为盛行。僧人饮茶成风,民间奉佛者自然转相效仿。道家跟佛家不同,道家信奉神仙,讲求方术,重视养生,茶提神、解乏、保健的功效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可以说,佛教和道教在唐代被推广的同时,也带动了饮茶风气特别是北方饮茶风气的传播。

唐代赵州禅师“吃茶去”公案。(图片来源:赵州柏林禅寺官网)

3.陆羽的大力推广。陆羽之前,尽管南方饮茶已经比较普遍,北方也开始饮茶,但是人们对茶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不了解,对茶叶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没有系统的论述,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陆羽生于茶乡,长时间与茶打交道,掌握煎茶的技艺,与皎然等众多茶人颇有往来,他具备了写作一部关于茶叶的著作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茶经》“分其源,制其具,敎其造,设其器,命其煮”,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对我国乃至世界茶叶开发和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湖北天门陆羽公园雕塑。(作者供图)

4.文人的推崇宣扬与政府的宣导。茶能涤烦提神、醒脑益思,又能够愉悦精神、修身养性,特别是陆羽提升了茶的文化品位后,茶代表着高洁、脱俗,与文人们的审美情趣不谋而合,正如诗僧皎然所言“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他们进行对弈、弹琴、赏竹、观景等活动时,总要一壶香茗相伴。在茶香的陪伴下,他们创作了大量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他们执社会文化活动之牛耳,他们借茶抒发一己情怀的同时,又提升了茶的文化内涵,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文人的嗜茶、赞茶之风,相互之间赠茶、谢茶、敬茶,引领着社会的新风尚,在这股新风的吹拂下,茶逐渐渗透到寻常百姓之家。

文人之间的这股潮流自然会波及到皇室、王公贵族,他们对茶的需求也旺盛起来,皇帝提倡饮茶,热衷于茶事,还经常向大臣们分茶、赐茶,朝廷之中的饮茶之风也很兴盛。并且,他们一般都需要好茶,这在客观上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唐代名茶大量涌现。唐代宗开始(762年),为满足宫廷对名茶的需要,建立了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贡茶制度。宫廷对贡茶的需要及因此而设置的贡茶制,客观上刺激了茶叶的生产,推动了饮茶之风在全国的传播与推广,并对兴起竞制佳品名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宋时磊,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写作》杂志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文化史,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茶史及茶文化论文、译作70余篇。出版《唐代茶史研究》等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和论著3部,参编教材2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日应对西方茶叶贸易质量规制的路径比较”项目主持人,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刘梦灵,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

来源:道中华 宋时磊 刘梦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