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红袍茶能加冰糖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情报实用文章精选

转眼间,茶情报已经6岁了。这么长时间来,茶小编一直在坚持,不敢有丝毫懈怠,全是因大家的关注和鼓励。也正是这样,才有了现在这些实用的文章。


经常有茶友问小编,找以前的文章不太方便。既然这样,那小编就帮大家做个整理吧,从现有的文章中挑选出最受大家关注的、转发最多的口碑好文,供各位茶友随时“点读”。亲们,各取所需哈


1茶与健康


【农残】农残是痛,茶叶出口国际座谈会都谈了些啥?

【减肥】想喝普洱茶减肥吗?

【减肥】12种减肥“良茶”秘方

【养胃】茶要这么喝才养胃

【降压】喝茶,究竟是降血压还是升血压?

【降脂】这种茶喝对了,能护血管,降压,降脂!

【降糖】糖尿病人喝什么茶能降“糖”?

【寒温】茶有药性,正确喝茶,养生长寿秘诀

【解酒】喝茶能解酒吗?

【茶醉】喝完茶手抖,是茶醉吗?

【孕产】女性在这个时候,喝茶是大忌

【禁忌】吃药时,喝茶是否会出问题?

【清热】夏至三杯茶,清热消暑还解毒!

【解腻】节后解油腻、养肠胃喝这些茶

【材质】玻璃杯、不锈钢杯…告诉你哪种最安全!

【上瘾】喝茶上瘾,是一种境界!

【茶多酚】茶多酚,茶的精髓原来是这样耶!



2茶艺


【选水】哪种水泡茶最好喝?

【烧水】隔夜茶不致癌,这些才是真正致癌食物

【水温】水温低,茶泡不香!

【泡茶】最全茶叶冲泡法,爱茶人必知

【泡法】煮着比泡着好喝的4款茶

【选茶】喝茶体质一览表,你是哪种体质就选哪一杯

【盖碗】涨知识 | 盖碗暗藏的玄机

【防湿】家庭存茶与温度、湿度

【茶垢】茶垢清洁有妙招,一分钟让茶杯光亮如新!

【洗茶】学学这三点,洗茶不再烫坏茶叶

【投茶】茶叶投放量多少,你知道吗?

【倒茶】这样倒茶,不知不觉就得罪人了

【盖盖】是不是老茶客,看他拿盖碗的姿势就知道

【搭配】茶具选不对,茶汤就要毁!

【拼配】拼配茶与纯料茶,哪个更好?

【存茶】喝茶,也要懂存茶!最全的存茶知识

【存茶】茶叶要这样储存,方可留住清香。

【存茶】史上最强茶叶回南天防潮攻略!(建议收藏)

【存茶】为什么茯茶不会过期且保存越久更好?

【存茶】存点茶,老了喝!

【玻璃】玻璃杯、不锈钢杯…告诉你哪种最安全!

【影响】茶杯对茶汤有何影响?真还是假?

【品茶】品茶之道,聪明的人自然懂得

【细节】这些实用的小细节,让你泡茶好喝十倍

【紧压】普洱茶为什么要紧压成饼而不散存?

【回甘】茶叶的回甘、生津、喉韵,你懂吗?

【插花】插花:美取决于内心的追求!

【术语】每天学一点 | 茶叶通用交流术语

【茶席】茶席,茶道美学的自由!

【茶宠】想你的茶宠温润有神,得这样养

【六君子】茶道”六君子“,你了解多少

【冷泡茶】茶叶冷泡,抗癌、降三高


3普洱茶

【古树】【揭秘】台地茶VS古树茶

【区别】普洱茶的干茶与湿仓区别

【生熟】普洱生茶和熟茶到底哪种更好?

【干湿】四招教你辨别普洱的干仓和湿仓

【口感】为什么贵的茶反而口感很“清淡”?

【存茶】不同年份、仓储、山头的普洱茶怎么存放

【优劣】绿茶普洱的优劣之争

【醒茶】会醒茶,茶才会更香!

【唛号】勐海厂长告诉你什么是普洱茶的编号和大票!

【年代】茶业黄金年代茶营销变化

【时间】茶叶市场老茶售价往往高于新茶数倍

【汤色】茶颜观色——普洱熟茶汤色辨别

【散茶】普洱茶的散茶,到底好不好?

【干货】普洱茶25个山头的基本特性及口感!

【易武】从一年到十年的易武茶是怎样的?

【班章】这才是老班章普洱茶的真实特点与价格!

【冰岛】班章、冰岛、蛮砖、帕沙四大茶样品鉴对比

【昔归】昔归:茶山新老面孔的角逐

【柑普】怎样区分陈皮普洱、桔普、柑普、小青柑?

【浓淡】浓茶和淡茶,养生的人都这样选

【单株】独树一味——昔归单株

【保存】普洱熟茶存放的几个要点

【好茶】老茶的美好,喝茶的人会懂

【烟味】没有氧气怕转化慢,但又怕异味该怎么办?

【历史】普洱茶的357克和“七子饼”茶的由来!

【茶汤】如何通过茶汤,看普洱茶的好坏?

【甜感】普洱茶,道不尽的甘与甜

【存茶】普洱茶为什么不会过期

【选择】青柑普洱、桔皮普洱、陈皮普洱,怎么选择?

【小青柑】小青柑表皮上的“白霜”,究竟是什么?

【薄荷塘】易武最贵山头茶之一(真相揭秘)

【古茶山】诸葛亮和古六大茶山有什么关系?

【螃蟹脚】古茶树上的螃蟹脚,不为人知的功效与作用



4白茶


【问题】认识福鼎白茶

【功效】白茶可保肝护肝,以及四大功效!

【常识】茶识 | 白茶常识扫盲区

【季节】夏天喝白茶,暑气不找茬!

【老茶】老白茶这么喝,病毒全赶跑

【存茶】做到这些,你的白茶才有收藏价值

【地域】勐海的古树茶能做白茶吗?

【真假】四招,教你辨别“真假老白茶”

【煮茶】一雨成冬,教你煮壶老白茶驱寒



6绿茶


【保健】绿茶的9大保健功效(建议收藏)

【夏天】夏季绿茶饮用的误区,你中枪了吗?

【问题】绿茶枸杞别一起泡,不利于营养吸收

【揭秘】空腹喝绿茶,你得谨慎

【鉴别】绿茶鉴别的三个要点

【毛尖】如何品鉴信阳毛尖,三款手工茶图文对比!

【保健】绿茶+冰糖,治疗咽喉发炎的良药

【存茶】保存好新鲜绿茶的五大要点

【健康】胃不好的人,不宜喝绿茶

【茶具】六大茶类红绿青白黄黑,配什么茶具?


7红茶


【鉴别】染色红茶,你能辨别出来么?

【季节】冬天喝红茶,必须要知道的5件事

【品质】优质红茶,隐藏着“秘密”

【对比】小种、滇红、祁红三大红茶,有何区别

【区别】大红袍与红茶的区别,爱喝茶的你都了解吗?

【区分】金骏眉与正山小种有什么区别?

【鉴别】火眼金睛——辨别真假金骏眉

【等级】滇红工夫茶,不同等级有何特征?

【祁红】怎样挑选优质祁门红茶?

【祁红】祁红的贮存方法

【滇红】滇红工夫茶,不同等级有何特征?

【保健】为什么天冷喝红茶好?


8乌龙茶


【区分】乌龙茶和铁观音有哪些区别?

【挑选】如何挑选优质乌龙茶

【区别】闽南、闽北、广东、台湾四大乌龙如何区分?

【香气】为何武夷岩茶不是越香越好?

【香型】陈香型铁观音标准今天开始实施!

【辨别】四招分辨正秋铁观音和春茶铁观音

【香气】铁观音香型大全

【区别】冻顶乌龙与铁观音有什么区别?

【健康】铁观音伤胃吗 知道这些后你就明白了

【谣言】关于铁观音的谣言,你信过几个?

【名词】铁观音炒法的简单解释

【等级】武夷山大红袍是如何分等级的?

【香型】浓香型铁观音成冬季茶市新宠

【产地】高山为何出好茶?

【健康】冬季皮肤瘙痒,多喝铁观音

【存放】武夷岩茶要陈放,得满足这些条件

【品鉴】品鉴武夷岩茶的12个技巧!

【名称】乌龙茶何以叫“乌龙”?


9黑茶


【茯砖】老板,茯砖茶多少钱一斤?

【金花】茯茶里的“金花”的5个特别之处

【金花】黑茶“金花”与灵芝媲美

【天尖】黑茶中天尖茶的优点

【泡法】老黑茶之如何冲泡?

【存茶】安化黑茶的专业保藏、家庭保藏

【收藏】黑茶的收藏价值源于这三点

【千两茶】二十泡,一支鼎级千两茶的品质标准!


10花茶


【玄机】花茶别这样喝,容易出问题

【故事】爱上茉莉花茶

【功效】喝茶加三花,降脂、降压能解抑郁

【菊花】菊花茶,不能随便喝


11台湾茶


【观点】台湾茶在大陆状况的分析


12历史


【茶人】穿越古代,看看古人眼中最美的茶境

【古今】古人如何用水泡茶?

【古今】古人也爱”装“,“玩”茶的都是祖传手艺人

【古人】古人大师如何为自己的茶室、书房命名的?

【帝王】古人如何用水泡茶?

【贡茶】金瓜贡茶为何是普洱茶的“太上皇”?

【古人】古人喝茶的智慧

【古道】探访“鲜为人知”北茶马古道

【才女】古代四大美女,哪款才是你的茶



13茶美食                                                                        


【美食】消失的茶泡饭,诱惑满满

【美食】茶叶不仅可以泡,还可以制出美食



14其他


【野韵】野生高山乔木 大自然恩赐

【海拔】高山为何出好茶?

【季节】春天喝茶的15个好处

【叶种】十种茶叶品鉴的方法

【贡茶】作为皇室贡品的茶膏,有什么神奇魅力?

【泡沫】茶汤中的泡沫到底能不能喝?

【好坏】如何通过茶汤,看普洱茶的好坏?

【茶氲】喝茶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商机】变菜为茶,滞销货成香饽饽

【关店】一个关店离场感言引来的风波

【外形】茶的38种姿态各异的造型!

【名字】茶的名字串连起来,竟是一场凄美的爱情

【纪录片】首部茶乡旅游纪录片于2017年6月央视播出

本文茶情报编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悦品闽茶---九三学社福州青工委茶文化讲座

3月9日下午,在三坊七巷丁香苑由九三社员---厦门大学生态学博士,茶叶点评网创始人周萍为大家开展一场生动的茶文化讲座。为了丰富九三学社社员文化生活,通过“茶文化”讲座系统讲解各种茶的营养成分、药理功能及文化内涵,引领传播中华文化精粹,推崇健康的生活理念

周博士首先根据历史演变跟大家讲解了六大茶类基本常识:

最早的绿茶按杀青工艺分成“蒸青绿茶(恩施玉露-日本玉露)、炒青绿茶(龙井),也有按干燥工艺分成的烘青绿茶(福州花茶底坯)、晒青绿茶(生普)”。绿茶的茶多酚物质极为丰富,成为世界公认的抗辐射抗氧化饮品。


绿茶基础上增加七星灶闷黄工艺为黄茶,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黄茶有祛湿健脾的功效。


我们看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里头讲茶马古道,绿茶经四川雅安一带进藏区或经水运,长途风吹日晒雨淋渥堆成了黑茶。现在大家了解到的安化黑茶、茯砖茶,为边销茶,为游牧民族提供维生素纤维素,而后演变为藏区人民喝的酥油茶。


福建茶区在历史上北苑贡茶龙团凤饼,在明朝朱元璋罢团倡散后,发展出多茶类,慢慢有了全发酵的红茶,以正山小种为代表;半发酵茶乌龙茶也叫青茶,以闽南铁观音和闽北岩茶为代表;以及不炒不揉微发酵的白茶,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本真及营养性。





大家对好茶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在这里周博士分享了一个综合评定法:


一、不苦不涩:都说不苦不涩不是茶,但如果茶汤尾水是苦味的说明可能采摘太嫩或工艺不到位;而这里所说的涩是像吃生柿子的巴感,锁喉,咽口水困难。比如岩茶过发酵的不当工艺造成冷汤涩感。


二、有香有水:咽下茶汤会唇齿留香,口舌生津。香气高扬但滋味寡淡或者汤水滋味口感好而香气不足都不够完美。茶叶本身有700多种芳香物质,通过不同工艺演绎出不同的香型。如果担心自己买的茶是否加香精,你可以闻闻看叶底是否有酒精的刺鼻味。


三、耐泡:耐泡度说明茶园管理好,采嫩等级高以春茶居多,工艺精湛。


酸味有些是岩茶陈放一段时间出现的“武夷酸”,也有过发酵带来的像食醋般尖锐的酸。


麻感往往是采摘过老或白茶萎凋不到位,或是施肥太重造成的。



一、茶的有益成份

茶多酚---抗氧化---绿茶

茶黄素---保护心血管---红茶

黄酮---抗衰老---白茶

茶多糖---降血糖---老寿眉、熟普


二、茶的有害成份

农残---草甘膦、复合肥、菊酯类

工艺---蒽醌(炭焙)

重金属---制茶机具、土壤、沿路种植

黄曲霉素---存放受潮、人为做旧



三、如何辨别有害成份

最科学---实验室检测

最实用---望、闻、问、品

--干茶:油光发亮、摸着粘乎乎的,可能是打糖水,多为红茶或白茶做旧
      叶底:特肥厚、墨绿色,可能是复合肥用太多


--有霉味、湿仓存放、黄曲霉素

   有烟味、加工不当

   有香精味、人为添加


--酸嗖味:加工过程不当

   麻苦味:某些农药用过量



四、茶对人体的好处

1.延缓衰老。

2.抑制心血管疾病。

3.预防和抗癌。

4.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5.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6.美容护肤。

7.醒脑提神。

8.利尿解乏。

9.降脂助消化。

10.护齿明目。


五、健康人群怎么喝茶

一天喝几杯才算数?

过量造成体内钙、铁流失

最佳饮茶时间:24小时都在喝茶

多样化饮茶:我专情于一种茶



六、亚健康人群怎么喝茶

男士:抽烟饮酒的,喜欢喝重口味的;

          良好生活习惯的,喜欢文艺清新范;


女士:茶多酚永保青春

          乌龙茶苗条减脂

胃寒:天天喝菊花茶还喉咙痛

胃热:晨起口臭,手心发汗


七、特殊人群怎么喝茶

血脂高:三高首要病因,山楂茶,普洱熟茶。

血压高:主要在心态,隔代带娃心平气和,奶奶因为对孙子没有太多期望,只看到孩子成长,血压就正常了。

血糖高:粗枝大叶,粗老叶,比如老枞红茶的茶梗茶沫。



《中医体质的分类与判定》



八、最后,周博士给大家亮出金句---茗人茗言

看茶喝茶:什么茶怎么泡

看人饮茶:不同体质喝不同的茶

看时饮茶:人的身体状态是动态变化的

喝茶贴士:茶乃万病之药,真有病还是得吃药


根据生活习惯,南方人爱喝绿茶,北方人爱喝花茶,东南沿海一带的人爱喝乌龙茶,欧美人爱喝红茶,特别是调饮红茶。

根据季节,春饮绿茶,夏饮花茶,秋饮红茶,冬饮青茶

茶点搭配,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九、茗茶鉴赏

:汤色明亮、浑浊

:香气纯正、异杂、持久性

:浓强、苦涩;啜茶与味蕾充分接触

:干茶嫩度、色泽;

叶底:匀整软亮、死沉


十、茗茶冲泡

绿茶与花茶,水温在85度左右,宜用留根法,建议用玻璃杯观赏性品饮;

周博士在这里向大伙展示了她家庭常用的玻璃壶与白瓷壶,她坦诚的说,年轻人很多拿不熟练盖碗的,容易烫手。我们要让8090通过简易好用的茶具或者是飘逸杯就能喝上好茶。所以周博士常说“好茶随便泡”,真到品鉴交流层次时再来讲究工夫泡法。


十一、喝茶的宜与忌



文末有彩蛋-----本次活动喝到的好茶


(一)2011年老白茶:煮茶壶里飘出诱人的棕叶香,透着甜醇的枣香。

常有人问我老白茶怎么判断是否做旧?看叶底,黑乎乎的,摸起来烂烂的;周博士介绍道:存茶首先要原料好,必须是春茶的原料,必须是工艺萎凋到位入口清甜的茶品才值得存放收藏。而仓储转化的环境必须干净干燥通风,杜绝一切不可控的因素。

老白茶的口感特色是甜醇,一路的甜到底,这是茶多糖物质转化的结果,经研究发现,老白茶随年份增长其黄酮物质含量日益增加;因此说老白茶有抗衰老抗氧化,三降三抗的功效。


(二)纯种大红袍奇丹:奇丹是唯一经DNA鉴定为六棵母树扦插培育的纯种大红袍,其氨基酸含量高因此回甘快而持久,细腻的桂花香在唇齿间漫延。


(三)慧苑水仙:慧苑坑是三坑两涧知名山场,“醇不过水仙”,杯中茶不仅滋味醇和更有着慧苑坑涧特有有枞味气息,青苔味糙米香木质味或浓或淡,随着每冲茶汤渐变,尾水还有淡淡的棕叶香。


(四)虎啸岩肉桂:“香不过肉桂”,周博士介绍说:“岩茶的香气分三种,品种香,如金观音金牡丹的甜花香;地域香,如竹窠肉桂特有的桅子花香;工艺香则要求有精湛的技艺,如水蜜桃香、花果香”。我们喝到的这泡肉桂就是本身的品质特征桂皮味辛辣感显著,汤水中有水蜜桃香与奶香。


(五)古早味铁观音:本着“传承茶文化的根与魂”初心创办的茶叶点评网,我们一直秉承“保护即将失传的制作技艺,挖掘濒临灭绝的茶树品种”,在安溪感德高山区用自己的所学专业实施自然农法管理茶园,五年不采摘利用生物酶改良土壤。一年只采一季,按传统工艺重发酵重摇青,不在空调房制茶,所出茶品无需冰箱保存,无需碳焙,可自然存放多年。难怪这款茶喝起来桂花香兰花香都那么细腻的香沉落水,叶底淡黄通透略有红镶边。茶汤金黄透亮滋味优美耐泡。

(六)水底香红茶一听这名字就可以感受到茶汤里丰富多变的香气。香能落水堪称“水底香”。香气馥郁不具象某种香,它是果香花香蜜香的融合,挂杯香更是幽长。滋味浓厚甜醇耐泡,久坐杯不显生涩。

(七)茉莉花茶:茉莉--莫离,茉莉花茶自古以来称为爱情茶,三月上等绿茶静静等待七月伏花开放,一层花一层茶睡一次曰“窨”,最好的花茶天香九窨,见茶不见花,茶引花香,花增茶味,是花成全了茶,茶骨子里透着花香。福州有个民谣“闽江口边是奴家,君若闲时来吃茶。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连约会都这么浪漫,就让我们沉醉在冰糖甜的花茶里吧。

信茂堂2020款班冰昔曼礼盒:春品曼松诵纳兰,夏品冰岛赏易安;秋品昔归吟太清,冬品班章仰少陵!

  和纳兰春品曼松,和易安夏品冰岛

  和太清秋品昔归,和杜甫冬品班章

  品客

  中国爱茶人士圈有两句话流传甚广——茶到普洱始觉大,品过名山不回头。就是说凡是喝过正宗高品普洱茶的人,都会觉得普洱茶内涵博大精深;凡是品过云南顶级名山普洱茶的人,口味被吊高,就再也不愿回去喝那些普通的茶了。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撰写《品鉴普洱茶》一文,专门讲述了曾经对绿茶一往情深的自己,是怎么就着了普洱茶魔道一去不回头的:

  正这么品评着那些龙井大红袍之类呢,猛然遇到了普洱茶。一看样子就不对,一团黑乎乎的“粗枝大叶”,横七竖八地压成了一个饼型,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也没有明显的清香,让试图深入的茶客扭身而走。

  但扭身而走的茶客又停步犹豫了,因为他们知道,世间有不少热爱普洱茶的人,生活品质很高。且这些人各有自己的专业成就,不存在炒作忽悠的动机。于是重新回头,试着找一些懂行的人,跟着喝一些正经的普洱茶。

  这一回头,性命交关。如果他们还具备着拓展自身饮食习惯的生理弹性,如果他们还保留着发现至高口舌感觉的生命惊喜,那么,事态就会变得比较严重。这些一度犹豫的茶客很快就喝上了,再也放不下。

  他还从理论上总结了痴迷普洱茶后的品鉴体验感悟,认为普洱茶和其他茶类相比有着非比寻常的特质。

  一是功效独特消食,暖身还能解油腻。西戎吐蕃等游牧民族专吃牛羊肉,若无普洱茶,一日不饮则滞,三日不饮则病。乾隆皇帝在喝到一盏陈年普洱茶后感觉大妙,于是赋诗一首点赞——点成一碗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二是口味陈酽透润,品格变幻无穷。且每种变换都会进入茶客的感觉记忆,建立起自己的“心里仓储”和未来品鉴的坐标体系。有时错喝一口,就像对不起整个潜在系统,全身心都会抱怨,觉得有辱自尊心生活品质瞬间打折。

  三是深度堪比红酒,妙处一言难尽。普洱茶客的心理空间幽深、曲巷通幽,风味精微。这就有了徜徉探寻的余地,有了千言万语的对象,有了玩得下去的可能。相比之下,只有法国的红酒,在消费品鉴时才会发生类似情形。

  普洱茶还有一个最值得玩味的概念就是山头茶,正所谓“茶山十里不同天,一山一味有神仙”。云南澜沧江流域独特的土壤气候,高低的海拔落差,差异的生长环境,最终形成了不同山头茶品的不同口味,牢牢镶嵌进茶客记忆。

  最终经过全球普洱茶客们近20年的不断品鉴淘洗,最终成就了普洱茶四大名山经典——班章、冰岛、曼松、昔归。关于这四款名山普洱的品鉴心得体会早有众多方家定论,但这四款普洱在每年什么时段品饮还是颇多讲究。

  中国传统文化属典型的节令文化,一年春夏秋冬24节气,形成了独特的餐饮文化内涵。茶作为一种大俗大雅之物,既可跻身“琴棋书画诗酒茶”七雅之列,也可委身“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俗之列,真可谓真佛只道家常事。

  我和诸多资深普友近十年来颇多交集,不时应乡党魏成宣女士邀约,参加其拾翠茶苑主办的名目繁多品茶会。耳濡目染久了,对品鉴普洱茶的诸多文化礼仪,就有了或深或浅的感同身受,但自认为迄今也只算个准普友。

  我虽然品茶水准只是准普友,但却有超级普友的口福。有幸充任信茂堂创始人鲁保铸先生的品牌文化战略顾问,近期得以尽数品鉴了班章、冰岛、曼松、昔归这四大名山顶级普洱茶,权且按李渔先生《闲情偶记》文章思路姑妄言之一番。

  春品曼松:体验纳兰词般的淡雅清正

  茶中曼松仿佛词中纳兰,所以阳春踏青,最宜品鉴曼松茶,吟诵《饮水词》。

  曼松贡茶茶区隶属于古六大茶山倚邦象明乡内,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古代皇帝指定五大茶山中的曼松茶叶为贡茶,其他寨茶叶概不要。曼松茶叶质厚味美,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贡茶区因茶叶品质内涵丰富,加之产量“年解贡茶100担”而得名。

  曼松寨是极富盛名的贡茶产地,与普通纳贡的官茶不同,只有曼松茶是供皇帝专用的贡茶。据史料记载,皇帝指定曼松茶叶为贡茶,其他寨茶叶概不要。曼松茶叶质厚味美,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所以其他茶山的茶农,均得出钱购买曼松茶叶上献皇帝。

  真正的“曼松贡茶”产量并不多,严格意义上的“曼松贡茶”古树屈指可数。倘若你花高价买到正宗“曼松贡茶”,那就要恭喜你,很有茶缘。

  曼松贡茶最大的特点是甜润,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很甜,象喝蜂蜜水,茶气很足又暖,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真正的皇家的味道出来的。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以后为土把总)负责采办,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茶。

  在此分享一位专业茶艺人士对冲泡曼松茶的心得体会:

  水温90度,一泡洗,第二泡浸润30秒,茶汤一出,即闻到一股不同寻常的香气,细腻但顽强,不似通常普洱生茶的兰花香底,甚至都不像茶的香气,它是野蜂蜜与早春山林里的混生气息。

  茶汤入口很平淡!接着是峰回路转,茶汤是浑圆的,细致的照顾了口腔的上、下、前端与深处,入口之后,自咽喉处,升腾上来甜感,与刚才汤面上闻到的甜感一致,而杯底,在稍凉之后,则表现出更为浓郁的蜂蜜甜感。

  第三泡至第六泡,均10秒左右出汤,重点来了,一般以这种泡法泡新的古树茶,茶汤浓度的高峰通常出现在3—4泡,但是它的高峰,出现在第6泡,正当我试图给它下一个定论:

  “淡而优雅,味清且正”八个字送给她时,再一次峰回路转,第六泡,依旧是十秒左右,汤感突然变得非常浓郁饱满,是不可忽略的厚度,即使茶汤咽下之后一分钟内,口腔一直似若有物,她与许多古树茶像鸡汤一样的柔软感与包裹感又不同,是厚实、细密、绵柔、甜,是无法比喻。

  阁下如手上有一饼曼松中期茶,最宜在烟花三月,选择周末一个春和景明的黄道吉日,邀约普友圈的铁粉茶友,寻一个海棠窥窗的雅致茶文化空间去处,办一场诗词书画琴花茶七位一体的风雅茶会,请一位魏成宣女士这样的茶道艺术家加持。

  此时此刻,古琴曲《阳关三叠》回环弹奏,随着茶汤入喉怡神,心境瞬间切换到大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模式,忍不住浅唱低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或席间有拟古之人即兴吟诵纳兰公子《饮水词》名篇“浣溪沙”——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容若号称清代第一词人,颇得李后主词境界,据说还是 曹雪芹先生《红楼梦》主角贾宝玉的原型之一。其《饮水词》一直是近20年来最为人追捧的畅销书,我觉纳兰词和曼松茶均属淡雅清正品格。

  夏品冰岛:体验易安词般的绵润饱满

  茶中冰岛仿佛词中易安,所以盛夏消暑,最宜品鉴冰岛茶,吟诵《漱玉词》。

  此冰岛并非北欧那个冰岛,而是在云南临沧勐库有一座著名的邦马大雪山,海拔3200米,山顶终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的古茶树遍布其间。

  在邦马山脉北段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古老的傣族村寨叫做“冰岛”,傣语“扁岛”或“丙岛”,意思是用竹篱笆做寨门的地方,后来为了匹配此地出茶有冰糖甜改名冰岛。

  天地珍稀,极致口感。都说冰岛甜,直击舌尖上的味蕾,其实冰岛的滋味变幻无穷,因冲泡的水,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法也有细微的差别,想要真正的探索冰岛茶味的奥秘,必须要学会这7招:

  一看叶形:冰岛茶的条索肥厚、芽峰显豪,茶青的颜色油润褐黑色。临沧许多地方的茶青的外形很类似冰岛茶,比如东半山茶,大小富栅茶,忙波茶。类似不等于是。仔细看,他们的外形是有区别的,冰岛茶的采摘功夫很规范,一芽二叶,条索清晰,最为关键的是,冰岛茶茶青中几乎没有"马蹄",即便有,所占的比例不会超过千分之五。

  二闻香气:冰岛茶的香气很柔和,与茶汤相生相随相伴,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关于冰岛茶的香型,因为各人嗅觉的差异,或者制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总体感觉,以花果香型为主,就像冰糖橙。

  三观汤色:冰岛春茶的汤色蜜黄前两开稍有浑浊,二泡后转黄。夏秋茶的汤色则淡,三泡后而后转黄亮。不过从汤色分辨,的确不易也不准,建议汤色不作为分辨的主要因子。

  四品回甘生津:产于临沧的许多茶回甘表现都不错,其苦尽甘来的口腔感觉也是人们迷恋喝茶的原因之一,冰岛茶一样具有很好的回甘。

  五感受耐泡程度:冰岛茶连泡20开,依然汤色黄亮,滋味醇浓,没有衰败的迹象。其它品种无法可比。

  六鉴茶底:也就是泡饮结束以后的茶渣。冰岛茶的叶底厚实、饱满、叶形完整油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非常柔软有光润。其它茶的叶底则柔软度稍差,甚至坚挺硬朗。

  七体会喉韵:冰岛茶的喉韵在品饮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知,这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就是喉部对茶香以及生津所产生的后续体验,如果齿颊间感到余香有韵,若有似无,未雨润生,口腔愉悦,身心愉悦的话,对冰岛茶也算登堂入室了。

  冰岛茶的力量总体来讲集中表现在舌面的中后部,两颊生津不断。新茶冲泡放置之后,冷喝的时候有很爽的冰糖甜,是其他古茶不具备的。品鉴结论:山野原生,自然有味,绵润细逸,香高持久,甜滑饱满,堪称“普洱之后”。

  阁下如有幸得到一饼冰岛中期茶,最宜在荷风六月,选择周末一个草木生辉的黄道吉日,邀约普友圈的铁粉茶友,寻一个溪亭送爽的雅致茶文化空间去处,办一场诗词书画琴花茶七位一体的风雅茶会,请一位李利女士这样的茶道艺术家加持。

  此时此刻,有琴曲《高山流水》回环弹奏,随着茶汤入喉怡神,心境瞬间切换到大唐卢仝《饮茶歌》模式,忍不住浅唱低吟“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或席间有拟古之人即兴吟易安居士《漱玉词》名篇“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冰岛茶,是天地间草木的精灵。唐代诗人卢仝所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境界,品饮冰岛茶最能体会得到。

  冰岛号称普洱茶后,和李清照在中国诗坛地位正好匹配。冰岛茶绵润细逸,甜滑饱满,易安词清丽淡雅,绵密丰润,两相匹配可谓珠联璧合。

  秋品昔归:体验太清词般的柔绵滑顺

  茶中昔归仿佛词中太清,所以秋高气爽,最宜品鉴昔归茶,吟诵《东海渔歌》。

  昔归隶属于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古茶山位于邦东大雪山脚下的澜沧江畔。所以昔归有头顶大雪山,脚踏澜沧江之说。昔归古茶园面积号称三百多亩,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

  昔归古茶树树龄都差不多,约200年左右,绝大部分古茶树基围在40-50厘米左右。没有特别大的古树,也没有台地矮化茶园。只是近几年昔归茶价格走高,村民在古树茶园的空隙中陆续栽植了一些小茶树,周边橡胶林也正在慢慢改成茶林。

  昔归古树茶品质优异,香气口感独特,使得昔归茶尤显珍贵。因为昔归茶数量稀少,价格颇高,商品茶中能买到纯料昔归者少之又少。

  在此转录专业人士开汤品鉴昔归茶的过程:干茶8克,沸水快速洗茶一遍。

  第一道:沸水浸泡8秒。汤色橙黄明亮,清香和复合型花香高扬、愉悦、优雅;茶汤入口纯正、甘甜,汤质厚实,细腻、粘稠、层次感好,水路滑顺,回甘生津迅速。

  第三道:沸水浸泡6秒。汤色黄亮,复合型花香中能明显感觉到兰香、挂杯香优雅、舒适,温闻盏底香中带有舒适、愉悦的菌香;口感醇厚、粘稠,茶汤细腻、水路滑顺;茶汤适口感好、协调感佳,回甘生津快,满口甘甜,体感明显。

  第五道:沸水浸泡6秒。汤色呈橙黄,油亮;花香中兰香和菌香明显;口感香甜、粘稠,茶汤与口腔结合天衣无缝;汤质细腻,水路滑顺,满口甘甜、唇齿留香,体感强烈。

  第七道:沸水浸泡6秒。汤色黄亮,花香、菌香气不减、明快、雅致;茶汤协调感恰到好处,汤质粘稠、细腻、醇厚;水路滑顺,回甘强烈、满口生津、体感强烈。

  第九道:沸水浸泡10秒。汤色黄亮,花香、菌香香气略微减弱,甜香出现;茶汤纯厚、细腻、粘稠,水路绵柔、油滑感继续保持,回甘生津强度不减。

  第十一道:沸水浸泡15秒。汤色黄亮,花香、菌香、甜香共存;口感纯正,甜顺,水路滑顺,回甘生津、满口甘甜,体感舒适,神清气爽。冲泡到此结束。

  品鉴结果:香气独特,具有优雅的花香和菌香,挂杯香持久,冷闻热闻感觉俱佳;茶汤黄亮,浓厚稠绵,内质丰富,层次明显;口感香甜、柔绵、滑顺,茶汤适口感和融合度天衣无缝;水路细腻,回甘快,生津强烈持久。韵味十足,特色十足,茶气十足。叶底肥厚、柔嫩,色泽尚匀。

  阁下如有幸得到一饼昔归中期茶,最宜在桂香八月,选择周末一个银杏飘黄的黄道吉日,邀约普友圈的铁粉茶友,寻一个小桥流水的雅致茶文化空间去处,办一场诗词书画琴花茶七位一体的风雅茶会,请一位钱柯含女士这样的茶道艺术家加持。

  此时此刻,古筝曲《云水禅心》回环弹奏,随着茶汤入喉怡神,心境瞬间切换到大宋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模式,忍不住浅唱低吟“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或席间有拟古之人即兴吟诵云槎外史《东海渔歌》名篇“鹊桥仙”——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昔归茶之韵味缠绵,让人不禁联想起顾太清和龚自珍的绯闻故事。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有意无意中给这位大清旗人第一才女招惹了多少麻烦。所谓郎情妾意欲说还羞,从顾春《更漏子》即可窥见一斑——雨丝丝,风细细。尽是消魂滋味。风细细,雨丝丝。相思十二时。我忆君,君忆我。两意一无不可。君忆我,我忆君。愁肠似转轮。

  冬品班章:感受老杜诗般的沉郁雄浑

  茶中班章仿佛诗中老杜,所以隆冬围炉,最宜品鉴班章,吟诵《杜子美集》。

  老班章隶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管辖。地理位置上,老班章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在布朗山乡政府驻地北面,距离约35公里,距勐海县城约60公里,与景洪市有100公里左里的车程。

  老班章全村117户,海拔1700米至1900米,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均降雨量1341~1540毫米, 平均每年雾日107.5~160.2天。乔木茶地4700亩,老班章村所在地,原生态植被多样性保存完好,土壤有机质丰富,日照足,特别适合古茶树的生长。

  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土法日光晒青。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的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剂的茶叶产地。

  老班章茶树品种有苦茶和甜茶之分,苦茶种是老曼峨种,甜茶种为帕沙种。早期的班章茶都混采混做在一起,所以喝过后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苦。近几年苦茶甜茶都已经分采分做,甜茶和苦茶价格也拉开了距离。

  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称。茶汤一入口,强烈的香气就贯穿始终,嘴里持久甘甜且香气高远,袅袅不绝。

  与香气同样强烈的是苦味,霸道、强大、阳刚。但这种苦多集中于舌面,瞬间化开后两颊生津,苦尽甘来;水路细腻顺滑,回甘快,茶气足。汤色看上去清淡,喝起来实则浓酽。处处彰显与众不同的“茶王”个性。

  有专业品鉴人士总结出班章茶有以下特点:

  外观,条索粗壮、显毫,色泽油亮,除芽头显白毫外,芽叶色泽墨绿,油亮。

  汤色,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变化,新茶汤色清亮,存放过程中逐步发生变化,存放三年的老班章茶汤色已呈黄亮、油亮,且茶汤稠而厚。

  香气,下沉且暗香突出,新茶明香更显,1至4年的香型总体呈花蜜香型,兰香感明显,且杯底留香。

  口感,滋味茶气足,茶汤口感饱满,分布均匀,生津快,回甘长,很有厚度和刚度,入口即能明显感觉到茶汤的劲度和力度。苦涩味很协调,化得快,只停留在口腔上颚,至舌底、喉部一带时,已明显转化为甘味。

  叶底,叶片相对细长,也有呈椭圆形的;叶片柔韧,厚实;颜色比较均一,叶片上毫毛明显。

  阁下如果有幸拥有一饼班章中期茶,最宜在数九寒天,选择周末一个寒梅飘香的黄道吉日,邀约普友圈的铁粉茶友,寻一个围炉夜话的雅致茶文化空间去处,办一场诗词书画琴花茶七位一体的风雅茶会,请一位刘益成先生这样的茶道艺术家加持。

  此时此刻,横笛曲《梅花三弄》回环吹奏,随着茶汤入喉怡神,心境瞬间切换到大宋林逋《山园小梅》模式,忍不住浅唱低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或席间有拟古之人即兴吟诵少陵野老《杜甫诗集》名篇“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班章号称普洱茶王,杜甫号称中华诗圣,二者搭配可谓相得益彰:班章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杜诗雄浑劲健、沉郁顿挫、荡气回肠。所以我以为品班章必佐以吟杜诗,倘若老杜能穿越回当下品鉴一回班章茶,一定会有精彩诗作为这款极品普洱赋能加持。


  陆春龄大师竹笛演奏《梅花三弄》

  春品曼松诵纳兰,夏品冰岛赏易安。秋品昔归吟太清,冬品班章仰少陵。中国的四大名山普洱茶,就这样和中国古代的四位诗人,发生了跨越时空的关联。既懂普洱又懂诗词的茶友诸君,不知以为然否?

  这四款经典名山普洱,如今以“班冰昔曼”礼盒套装形式,成为云南信茂茶业集团献给天下铁粉普友的年终福利。正可谓:名山普洱万念归宗,班冰昔曼四位一体。太平盛世四美兼爱,低调奢华莫过于此!

  原标题:普洱 | 和纳兰春品曼松,和易安夏品冰岛:​和太清秋品昔归,和杜甫冬品班章!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