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陈年老绿茶

找到约1,152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国昂老白茶:七年为宝,老白茶为什么这么好?

佛说,七年是人的一个轮回。

七年,对于白茶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一个轮回了。

经历自然陈化的白茶,香气从起初的“甜香和毫香”慢慢转变为“荷叶香、枣香”;滋味也从“爽口清锐”变得“醇厚甘甜”,入口也更加顺滑;茶性渐趋于缓和,更适合饮用。

福建福鼎以前比较落后,看医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地人发现当身体不适或者感冒时,煮饮一点老白茶,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于是茶农就开始存放老白茶。渐渐的白茶就有了“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

喝老白茶,越喝越美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杨伟丽教授等将同地点、同品种、同嫩度的鲜叶,同时加工成6种茶类的茶样,分析比较其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

在试验中意外地发现6大茶类中白茶、青茶、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的黄酮含量呈现依次递减的规律,其中白茶中的黄酮升高了16.2倍。

而且,同一款白茶,存放时间越久,黄酮含量越高。

黄酮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能有效中和紫外线和环境污染所生成的活性自由基。

事实上,白茶一向深受各大国际美妆品牌的青睐,白茶的提取物常被作为化妆品的重要成分。

爱美的您只要留心下您身边的美妆品牌,基本都能找到白茶的身影。

相比新的白茶,老白茶茶性更为温和,不会刺激肠胃,尤其适合女性饮用。闲暇之时,泡上一杯白茶,在迷人优雅的陈韵中变美。

喝老白茶,越喝越健康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老白茶的珍贵,在于不可复制的时间,时间赋予它丰富的味道。

黄酮类化合物除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的作用,是茶叶发挥保健作用的重要功能成分。

茶山天气阴冷潮湿,湿气重。茶农饮陈年老白茶生津止渴的同时,可以达到“汗泄”的作用,排除体内的寒气、湿气、浊气。

老白茶清火消炎。如果感觉到喉咙有点不舒服时,冲上一壶老白茶,会感觉整个人都舒服很多。看热气一点点弥漫,浓郁茶香随之飘香,茶汤滋味醇和,饮后更是清爽自在。

白茶转化,看得见

茶叶的后期陈化过程中,每片叶子的发酵程度也会不一样,较绿的叶片则会偏慢,而较深色的叶片则会慢慢的转向褐色。

干茶颜色偏向褐色的,越老则会出现越深的褐色。而且它的芽叶连枝显毫,看起来很舒服。

闻其干茶,香气依旧纯正,略带毫香;观其茶汤,汤色如琥珀,鲜艳油亮;尝其滋味,甘醇顺滑;多次冲泡后观其叶底,舒展自然,仍有活力。

这些都是茶叶自然转化应有的模样。

煮着喝,别有一番滋味

老白茶煮着喝效果更好,先大火煮开,然后用小火慢熬,爱喝浓茶可以多煮一会儿,爱喝淡的可以少煮一会儿。

有一点需要注意,泡过几泡的茶叶加入85℃左右的热水后再煮更合适,煮出来的茶汤味道比较好。如果用凉水煮,茶汤会很浓厚。

煮老白茶,可以煮多道,每次尽量不要把壶里的茶汤全部倒完,应该留部分茶汤加水再煮,这样子下一道滋味就不会太淡。

白茶的存放,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而且量要大,茶香互相交融,不易走味。

自己存放白茶一不能很好控制温度、湿度,稍有差错对白茶后期品质形成会有很大的影响;二是量少,茶香易挥发。所以还是推荐大家直接购买市面上有年份的茶,更放心也更省心。

陈年老藏茶要怎么喝?

想要喝到香甜可口的陈年老藏茶,一定要煮,煮陈年老藏茶分为三个步骤,醒茶,煮茶,拉茶。(切记最好不要用不锈钢壶煮,最好用玻璃壶煮,可以观察到颜色,同时煮茶的过程既享受又很美)。

1.醒茶:唤醒沉睡已久的老藏茶,叫醒它的意思,水不能太烫,70°度左右就即可。


2.煮茶:水70°度左右放进茶包去煮,根据容器不同,煮的时间也不同,大约煮到5~7分钟左右即可。(茶煮好以后要把茶包袋取出不能一直泡在壶里面口感不好)


3.拉茶:感觉最爽,就好像瀑布一样,有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

拉茶用两个鹰嘴长嘴的公道杯,最好用玻璃的,可以看到颜色,非常漂亮,拉茶由轻到重由重到轻,在拉的过程中,会看到茶里面有很多的泡泡,那些泡泡里面含有酶,可以分解体内的垃圾毒素排出,有助于肠胃吸收


 陈年藏茶,产自四川雅安,属黑茶类,史称南路边茶。



     自唐代以来,南路边茶进驻青藏高原已达1300余年,在高寒缺氧、无水果蔬菜的条件下,南路边茶担当起“药剂师”“营养师”的重任,成为青藏高原上藏族同胞“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必需品。


     近年来,随着南路边茶产品品种的日益丰富,饮用人群的日益扩大,为了方便,我们亲切地称“南路边茶”为“藏茶”。


   

      然而,什么是藏茶?藏茶与酥油茶、与普洱茶、与茶马古道有何关系,到底藏茶是什么茶呢?“藏茶是不是就是酥油茶哟?”初听藏茶一词,总有客人发出这样的质疑,但藏茶显然不是酥油茶。

 

  

     众所周知,神秘的藏民族以一杯青稞酒、一碗酥油茶、一条洁白的哈达礼仪四海宾客,而酥油茶就是由酥油和藏茶调和而成。


    因为酥油是从牦牛奶和山羊奶提炼出来,是一种高热量、高脂肪品,一般茶水难以溶解,只有藏茶才能让酥油有效溶解而成为酥油茶。



   当然,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上,当地的藏族同胞有时也清饮藏茶,即不加入酥油,将藏茶熬汤,直接饮用,有时也在茶汤中加上一点盐。 



    无论怎样饮用,藏族同胞的生活离不开藏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由此造就了藏族同胞“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习俗。


   因此,千百年来,藏茶一直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它产自雅安,供应藏族聚居区。



   藏茶更具营养价值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藏茶以帮助消化、降“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特点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需求。


     但是,藏茶与绿茶、与普洱茶又有何区别呢?在藏茶文化长廊上,“水果定律”和“馒头理论”耐人寻味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水果定律”中说,蒙顶山是茶的发源地,雅安产茶历史最早,茶叶资源丰富,主要分为绿茶和藏茶。



    藏茶原料采用一芽三叶至五叶成熟茶,其内含物远比嫩芽丰富得多,这就好比水果,成熟水果不仅口味好,而且营养更丰富。“馒头理论”认为,发酵技术是藏茶的关键工艺,很难掌握。藏茶和普洱茶都是发酵茶,但却是两种决然不同的发酵工艺,即便同一种茶,用同样的发酵工艺,都会因人的不同、时间的不同、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这就好比馒头,同样的面粉和酵母,若干个人作出的是若干种馒头。



藏茶的作用与功效


藏茶朝夕饮,癌症“三高”不敢近

    藏族人民生存的青藏高原可以说是生存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藏族人们生活高寒缺氧,紫外线照射极为强烈,生存环境极度恶劣的青藏高原,吃的是牛肉、羊肉,喝的是牛奶、羊奶等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基本没有瓜果青菜,而藏族人们在国家及国际一些卫生组织进行的身体检测中,基本没有“三高症状”及癌症困扰,这些研究机构基本认为是藏茶的营养平衡与身体调理功效所致。



藏茶具有抗氧化降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抗自由基、抗突变、抗病毒;调理胃肠和改善代谢功效,调整胃肠功能紊乱;解毒和优化水质;全方位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降低体压、缓解精神高度紧张;调整代谢性疾病(糖尿、痛风,内分泌紊乱);预防和消除高血脂症和肥胖症;利咽喉、通宿便、改善睡眠;抗辐射和增加血红蛋白载氧量等功效。


 

    据统计,在世界人均年饮茶量的排位中,西藏的人均年饮茶量年20—24公斤,居世界之最,也堪称世界之奇。 可以说藏茶是一种物缘天予,更是一种文化奇观,而创造这种奇观的不是历史,不是西藏,也不是雅安,而是藏茶本身的物性内含与生命价值。也就是说,藏茶不仅是有稽可考的历史典籍,更有据可依的生物检测数字。 藏茶产于被誉为“东方雨极”的四川雅安,雅安地处北纬30度,全年降雨量280-320mm,一年大约290天有细雨纷纷,茶树均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由于雨多云多,漫射光照,所以这里既适合茶树生长,更适合微生物繁衍,作为自然与深度发酵的藏茶,微生物的种群的丰富与活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医学检测以及众多饮茶者的体感表现,藏茶具有以下的物化数字以及饮用功能:藏茶中的生命元素约占4%—7%,其中有常量元素钾盐、磷盐、钙、镁、硫、铝、铁等7种,还有微量元素锌、氟、钴、钠、锦、铍、铬、硼、碘、硒等10  种。 藏茶中的维A比猪肝、鸡蛋、胡萝卜的含量还高,大约8—25mg/100g;维C比草莓、樱桃、辣椒还高,约10—250mg/100g; B1约0.1—0.5mg/100g; B2(核黄素)约0.8—1.4mg/100g;叶酸约4—7mg/100g;维E约25—80mg/100g;维F(亚油酸、亚麻油酸等)在茶果的茶籽油中含量65%—85%;维K约1—4mg/100g;维P约200—500mg/100g。 藏茶中钾离子含量5000ppm/千克,浸出物高;藏茶中的纤维素达35%以上;茶多酚类约占20—35%;儿茶素化合物占50—70%;藏茶的生物碱含量为15—22mg/100ml;在人体所需的六大酶系中,藏茶中就占有五大酶系。




    正因如此,藏茶具有了抗氧化降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抗自由基、抗突变、抗病毒;调理胃肠和改善代谢功效,调整胃肠功能紊乱;解毒和优化水质;全方位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降低体压、缓解精神高度紧张;调整代谢性疾病(糖尿、痛风,内分泌紊乱);预防和消除高血脂症和肥胖症;利咽喉、通宿便、改善睡眠;抗辐射和增加血红蛋白载氧量等诸多功效。



而陈年藏茶,由于多年陈化,茶性温和,口感醇和,对胃无刺激,且具有调理肠胃,改善善睡眠的作用,无论早中晚,也无论空腹饱腹均可饮用,饮用量越大越明显,且对身体无其他副作用,更成为年过四十,身体各项机能开始处于退化之中,但生活条件很好,肉食过多,每日摄入营养过多无法吸收的消费者辅助消化,保持身体营养平衡的最佳茶饮。特别是对于肠胃本身有问题,不适合喝有刺激性茶类的消费者,陈年藏茶强大的肠胃调理功能,良好的温胃暖胃效果,更是对有胃炎、胃溃疡等不适合喝轻发酵茶的消费者尽情品饮的首选茶品。


图文转自老好茶铺,以上所有图片均为实拍图

你扔掉了去年的绿茶,有人却在喝30年前的绿茶

前几天,朋友圈里热热闹闹地期盼新茶,一派祥和,突然跳出来这样一则画风清奇的信息:


几张配图,颇具年代感的包装,三十年前的气息扑鼻而来。


但……等等,在我们的概念里,绿茶不都是追新茶吗,怎么市面上还有老绿茶

 

平时连隔年的绿茶都多被冷落甚至弃置,难道绿茶也是可以存的

 

| 存茶前,先择茶

 

在把绿茶卷进来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要存茶?



存茶,看的是在存放过程中的变化,而这背后的逻辑,当然是你手上的茶:它能变化、而且会越变越好喝。

 

普洱茶属于黑茶,是后发酵茶;白茶是轻发酵茶。


这两者作为存茶界的“大佬”,在存放过程中,有微生物的持续分解、或继续发酵的状态,在合理的存放条件下,颜色、滋味都会发生变化。



而恰好,它们变化出的醇、甜、柔,都是人们喜爱的口感。因此,所谓“越存越有价值”,其实还是靠嘴巴试出来的。

 

那么反观绿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简单来说,在它的杀青工艺里,在发酵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已经全数失活。但这不代表绿茶在存放时就一成不变。



不谈三十年,就说你去年放在冰箱里的绿茶,都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经历。

 

首先,拿出来一看,哎呀,怎么变黄了?

 

这是因为绿茶中的色素物质,包括叶绿素、花黄素等发生氧化,使茶叶的汤色和滋味都发生劣变。


接着,再冲泡。奇怪了,当时买的时候,说得好好的“滋味鲜爽,能喝到春天的味道”,怎么这么寡淡无味


 

其实,在贮藏过程中,绿茶的香气物质会慢慢散失,并且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自动氧化形成难闻气味的醛、酮和醇类挥发物质。绿茶原本的鲜爽香气丧失,陈味开始显露。

 

综合决定绿茶滋味的水浸出物,包括多酚类物质、咖啡碱、氨基酸等,也在贮藏中下降。这就意味着,茶汤滋味变得寡淡、香气变低,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品质特点


 

除此以外,贮藏时的温度、空气湿度、氧气条件、光和卫生条件,都是影响绿茶品质的敏感因素。而这些的前提,都建立在绿茶品质下降的基础上,不过就是速率问题。

 

而绿茶原先在养生、保健上的优势,也随之褪去。至于“下火凉血”,那真的感觉一阵寒意。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有老绿茶卖呢?

 

出于好奇,我们不妨猜测一下“存”绿茶的原因。

 

一方面,市面上流通着少量存放了几十年的老绿茶,大概还是出于“物以稀为贵”的猎奇心理。与大家追逐新茶背道而驰,体会一把陈年老绿茶的苦涩滋味,也是很新奇呀。

 

而另一方面,可能是“传家宝”情结,看重世界大奖的名号。即便没有了品饮的价值,却依然有着历史文化的意义。再放久些,说不定就成文物了呢。

 

这些情况,说是“存”茶,倒不如说是“藏”茶了。

 

| 绿茶品饮,应当时

 

绿茶的品饮价值,无论从滋味口感、还是健康物质而论,都是新茶为高


通常我们买到的绿茶,赏味期限在一年左右,也就是说,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一年之内品饮,还是能体会它的品质特征的。


 

正像我们一直提倡的,喝茶,要把茶落到实处,将它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只要提壶冲泡、轻松饮用。

 

喝绿茶,也要喝它这个茶类的特性,不要盲目跟风、随意类比。其他茶类的概念,不是想套就套的。


 

但,新茶归新,也不能一次性喝完呀。

 

在此,为茶友们提供一些保存绿茶的实用技巧,让它在赏味期内保持品质。


 放在冰箱冷藏室(0~5°C),并用保鲜袋密封保存。尽量隔绝空气交换,真空更佳。

 用锡纸或木盒将外层包住,避免光照。(若本身选用不透光的茶叶罐等容器,则不需要再裹一层避光,可再包一层保鲜膜隔绝空气)

 取用时,尽量避免手上有气味,如护手霜、香水等。且需等茶叶恢复到室温再打开,防止受潮。


顺便提一句。

上周末在龙井茶园巡视了一圈,天气正好,茶芽们也纷纷蓄势冒头了。

看来,今年份的“清汤绿叶、清香鲜爽”,很是值得期待呀。

找到约1,12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