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北宋茶诗有蔡襄

找到约64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观亭茶道》|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茶人(五)——蔡襄、苏轼篇

一、蔡襄篇

蔡裹(1012-1067年),北宋书法家、贡茶监制使。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人。


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任大理寺评事、福建路转运使,知福州、泉州。累官至端明学士。


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蔡襄爱茶、懂茶,直到老年还“烹茶自乐,茶不离手”。任福建转运使时监造北苑贡茶,并创造出龙团凤饼贡茶,深受仁宗皇帝珍爱。


因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制之本”,都未提及烹试,于是在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写成《茶录》两篇。



《茶录》上篇讲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熵盏、点茶十条,下篇讲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茶瓶等茶器,是一部研究宋代“点茶”的好茶书。


蔡襄还写有茶诗20多首,如《北苑十咏》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茶诗。蔡襄“以茶立世”深得皇帝宠爱,对福建的茶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苏轼篇


苏轼(1037-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洵之子。



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祠部员外郎,又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因作诗讥讽王安石变法,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时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出知杭州、豫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复贬谪惠州、儋州。后

卒于常州,谥文忠。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为“四大家之一”。

苏轼精于品茶、斗茶。在南岭还曾种过茶,写过《漱茶说》《书黄道辅〈品茶要录〉后》《叶嘉传》等专论。

苏轼写茶诗77首,茶词多首。留下不少如“独携天上小圆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等脍炙人口的茶诗。

如《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文章取材于 于观亭 先生所著《观亭茶道》)

《书画里的中国》收官沈鹏题字 陈建斌王刚探寻北宋咏茶之道


领略过《早春图》里的无限生机,见识过《千里江山图》中的大美河山,在《张好好诗》中欣赏了女性之美,也在《祭侄文稿》中感受到了至情。由中茶独家冠名播出的大型书画文化类慢综艺《书画里的中国》迎来第一季收官之作,今晚21点北京卫视、北京时间同步播出。作为本季的收官之作,节目最后,九十高龄的书坛泰斗沈鹏先生作为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节目总顾问,亲笔题字“书画里的中国”的视频详细披露,让更多朋友一睹书法大师挥毫泼墨的风采。

 

最后一期节目中,万寿寺“茶画会”主人王刚邀请来自己的好友、和珅的“老上级的爸爸”——“雍正”扮演者陈建斌,和自己再品书画里的茶道。李杰(姝姝)、徐怡恒(嬅嬅)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溪,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力,还有知名评论人石述思,欣赏北宋作品中的茶道文化。

1.jpg

 

从《思咏帖》到《精茶帖》  茶学家蔡襄的咏茶之道

 

饮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历来深受文化学者喜爱,茶文化兴于唐朝盛于宋朝。在宋代,饮茶之风兴于全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百姓,都把饮茶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由此也有了关于龙凤团茶“前丁后蔡”的说法。作为宋代有名的茶学家,蔡襄留下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作品,如《茶录》、《思咏帖》和《精茶帖》等。在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第四期节目中,王刚和阎维文就品赏了蔡襄《思咏帖》中提到的茶文化,本期节目中,王刚继续携陈建斌,再品蔡襄写给好友李公瑾的《精茶帖》。

 

在《精茶帖》中,蔡襄提到“精茶数片”作为送给好友的礼物,一般人会认为仅数片是否过于寒碜。节目中王刚也解读到,北宋时期随着制茶工艺的精炼,对茶叶的讲究也越来越多,精茶数片在当时已经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了。那么这件墨宝与《思咏帖》有何不同?锁定今晚21点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揭晓答案。

2.jpg

 

陈建斌赏《清明上河图》趣解“天之美禄”  书法泰斗沈鹏题字“书画里的中国”

 

说起雍正,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想起陈建斌的模样,作为普洱最忠实的爱好者,雍正将普洱列入了贡茶的名单。因此在第一季的收官之作中,雍正的扮演者陈建斌就来到节目中,边品尝中茶普洱,边欣赏北宋时期的茶文化。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自然少不了茶馆的画面。但在寻找茶馆之时,最先吸引到众人眼球的,竟是“天之美禄”,陈建斌还趣味调侃是宋朝的抹茶冰淇淋,而实际上这是北宋时期的酒馆。至于当时的茶馆则被称为“脚馆”,用以让过往的行人歇脚喝茶。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描绘了宋朝市井平民的茶文化,那宋徽宗的《文会图》则是贵族文人的茶道聚会,在这幅画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茶文化细节?此外,谈到诗歌时,我们知道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那茶圣是谁?茶仙又是谁呢?在最后一期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中,王刚将一一为我们揭晓答案。

3.jpg 


往期节目片尾时,各位书法名家会为当期节目主题题字。在第一季的收官之作中,作为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节目总顾问,书法泰斗沈鹏老先生题字“书画里的中国”的视频也在节目中与观众见面,九十岁高龄的沈老先生下笔有神,有力地传达出节目的文化底蕴。沈老墨宝堪称《书画里的中国》全季点睛之笔,在过往十周七十天里陪伴所有观众徜徉于书画之海,探寻古今传奇。此外,书画界诸多名家的参与,让节目更添质感。胡抗美、刘洪彪、陈振濂等书法名家的加盟,是对节目形式的高度认可,甚至有些书法名家因行程等原因无法参与,也以自己的形式对节目表示支持。不知不觉十期节目迎来最后一期,所有参与节目的主创人员和专家学者也对节目表示高度赞美。

 

4.jpg

万寿寺“茶画会”主人王刚坦言,以通俗易懂又有趣的形式,把中华文化的瑰宝展现给观众尤其青少年是每个电视工作者的责任。在回想这十期的内容,最让王刚感动的是,观众跟他说自己是带着孩子看的节目。参加过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节目录制的文化学者们,也认为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艺术作品,拉近了观众与名作之间的距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更是直言“《书画里的中国》以书画为线索,用书画勾勒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不仅可以讲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更可以构架出中国人传承至今的民族精神”。今晚21点锁定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第一季收官之作,更加深入地了解北宋兴盛的茶道文化。

 

 


茶诗中的“贡茶”史


古时候,中国的文人们都喜欢将自己心中的不忿或是现实的生活写入诗歌之中,因此中国的诗歌丰富多彩,既能抒发情感,又能表现现实。


而茶诗也是在这样的文化之中应运而生。茶诗大多由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中创作而出,或写出茶之滋味、或写出饮茶情绪等等。




今天我们就从历史上的那些著名茶诗,来寻找一下关于贡茶的历史吧


⻄晋左思的《娇⼥》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为茶荈剧。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因急着要品⾹茗,就⽤嘴对着烧⽔的“鼎”吹⽓。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咏茶诗:⼀⾸是张载的《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


⼀⾸是孙楚的《孙楚歌》,⽤“姜、桂、茶出巴蜀,椒、橘、⽊兰出⾼⼭”的诗句,点明了茶的产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们⽂化⽣活中的地位。


自唐以后,历代的名茶绝大部分被列为贡品,每年最早采制的新茶首先派专人送入皇宫,供皇帝享用,往往是为了表示特別的恩宠,皇帝才舍得用茶赏赐亲信的大臣。


唐代柳宗元在《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一文中写出了得到皇帝赐予的一斤新茶后的诚惶诚恐、欣喜无限的心情:


“臣某言,中使窦某至,奉宣旨赐臣新茶一斤者,天睠忽临,时珍俯及,捧载惊忭,以喜以惶。……衔恩敢同以尝酒,涤虑方切于饮水,抚事循涯,陨越无地,臣不任感戴欣忭之至。



纵观古今诗词,它们都有一大共性,那便是社会职能。透过诗词,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绪表达,思想内涵,更能从中观察出当时的社会民情,风气习俗等。


宋代茶饮风俗形式,在其历史时间与空间具有时代的特征、社会的特色。在宋代,全国范围内出产茶叶200多个品种。其中,皇家的贡茶最具有代表性。


北宋王朝初立,宋帝设立茶局,派重臣督造皇家御茶,他们最终选定福建建州凤凰山北苑贡茶为皇家御茶,旷世奇茗也由此诞生,掀开了中国茶叶史上新的篇章。据记载,皇家贡茶“龙团凤饼”为宋真宗时期宰相丁谓所创,小“龙团凤饼”是宋四大书法家、福建转运史蔡襄所造。


宋徽宗年间,郑可简改制的“龙团胜雪”成为中国制茶史上的一个神话,至今无法超越。


宋代贡茶之美、茶叶之精,使得大量文人墨客为之倾倒。饮茶不仅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入上层社会的精神生活,成为文学艺术的主题之一。


在“两宋”时期,先后有180多位诗人、词人用文章赞颂宋代贡茶,诗词达400篇。宋代的贡茶记录着宋代人深耕茶史的足迹,记录着宋茶创造茶史的辉煌。建茶入诗,比比皆是。


北宋文学家苏轼把佳茗和佳人联系在一起,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佳句,为人们所传诵。


陆游写了300多首茶诗,成为历代诗人中写茶最多的一位。陆游对建茶更是情有独钟,他入闽做茶官,就生活在建茶之地建州。“建溪官茶天下绝” 的名句,出自于他的《建安雪》。


欧阳修在病中喜得建茶,品尝之余,遂作《和梅公仪尝建茶》。“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这是梅尧臣的诗句,是说北苑“龙凤团茶”可以比得上“仙人掌茶”,也可与“阳羡紫笋茶” 媲美。



宋人欧阳修《龙茶录后序》中说,“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当小龙团被列为贡品以后,更是难以得到。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非常珍惜,就是辅佐他左右的大臣也不易得到赏赐。


只有在“南郊大礼,致斋之夕”四位高级臣僚才共同分得一饼,分割成四份各自带回家中宝藏,仅是在贵客到来时,才拿出来传观展玩。



珍贵如此,无以复加。宋代文人王禹偁在《恩赐龙凤茶》一诗中说:“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此外,黄庭坚的《谢送碾赐壑源拣芽》,杨万里的《谢木媪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中都专门吟咏了赐茶之事,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赠茶习俗。


到了元代,贡茶一直是传统的团饼茶,也还在沿用宋代的龙团茶制法,龙凤团、密云龙的名称仍在。元代皇帝也经常赐给大臣贡茶,“讲筵分赐密云龙”。


龙团茶仍要经过碾末,然后烹点。大臣虞集写过这样的诗句:“摩挲旧赐碾龙团,紫磨无声玉井寒。”宰相耶律楚材写道:“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瓯点雪芽。”品饮贡茶的这种情趣与宋代别无二致。



但是在民间及士大夫私下的品茶生活上,元代渐渐发生着转变。元代诗人汪炎昶在《咀丛间新茶二绝》中,写他摘取新茶直接咀嚼,感觉极有韵味,不经过复杂的制作,尝到了茶叶的本真滋味,诗中写道:


湿带烟霏绿乍芒,不经烟火韵尤长。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皑尘飞泄嫩香。


       从诗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在追求茶的真味,有一种强烈的减少制作程序以保存茶叶真味的要求。宋代已经产生了散茶,元代除了宫廷,民间饮用散茶已经非常普遍。

非常有意思的是,为皇宫修贡的武夷地区,也在大量生产散茶,而且散茶居于主流。元诗人蔡廷秀在《茶灶石》诗中写道:“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


这个茶灶石,就是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在武夷讲学时经常品茶的地方。朱熹当年所饮之茶,应是散茶无疑。当时朱熹带领学生亲自种茶采茶,品饮的就是制作简单而不失真味的芽叶散茶。


        明朝开国之始,贡茶主要由武夷地区的建宁府贡进,还是依照宋代以来的方式,研造成团茶,有大龙团、小龙团。

这滞后于茶事发展的状况,是一种恪守陈规的作法,从概念上人们仍以加工繁琐的龙团为精品。


但洪武二十四年九月(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发了一道诏令:“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正式宣布皇室不再需要团饼茶了,这道诏令成了炒青散茶取代蒸青团茶的转折点。


明太祖的这一诏令,的确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从此,散茶成为绝对主流,由此炒青也成为主流制茶方法而延续至今。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特意下发这么一道诏令?


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中说:“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





诗人张岱曾在诗文《曲中妓王月生》中写道:“白瓯沸雪发兰香,色若梨花透窗纸。”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茶叶的香气以及颜色作出自己的评价,并且描绘出了茶水清澈透亮的感觉。


这证明明朝的诗人更加赞赏茶香清幽似兰,茶色清淡透亮的茶品,不再只关注于口感,更加注重茶的品质。


图片

清代茶诗数量庞大,也有许多著名诗篇。如高鹗的《茶》诗:"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漱齿浓消酒,浇胸清入诗。樵青与孤鹤,风味尔偏宜。"


边寿民的《好事近·茶壶茶瓶》词:"石鼎煮名泉,一缕回廊烟细。绝爱漱香轻碧,是头纲风味。素瓷浅蓝紫泥壶,亦复当人意,聊淬辩锋词锷,濯诗魂书气。"两首诗词都在淡雅之中,透出无限韵味。


当然,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清代最善写茶诗的可能还是乾隆皇帝。茶在这位"康乾盛世"主宰者之一的生活中,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相传,当他85岁要退位时,一位大臣谄媚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乾隆皇帝则回答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啊。"就是这位皇帝,撰写过几百首茶诗。其中有一首专门写普洱茶的:


《烹雪用前韵》清·乾隆皇帝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寒香沃心俗虑蠲,蜀笺端砚几间设。兴来走笔一哦诗,韵叶冰霜倍清绝。

这是一首乾隆皇帝赞美普洱茶的茶诗妙句,乾隆尤爱普洱,曾作御制诗赞普洱多首,诗中多为极尽赞颂之语,写出了诗人饮罢普洱之后的愉快心情及对普洱的喜爱之情。


纵观我国的茶文化,以茶作诗为载体起起伏伏发展。尽管茶文化有过落寞的时候,但茶诗却依然在诗歌发展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找到约6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