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白茶饼白牡丹一饼多钱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白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最近村姑陈家的2014白牡丹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频频有朋友来交流,说喝了感觉汤稠,水滑,香气好。大冬天的,煮一壶2014白牡丹,会更加的暖身暖心,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透着舒坦。


然而,今天来了一个新茶友,读小陈的文章还不久,对白茶的认知还是一知半解。


他看到村姑陈的2014白牡丹饼,拿着在别的地方买的白牡丹散茶,同样是2014的,拿来请村姑陈帮忙鉴定一下年份。


图片发过来,看过了茶叶的条形,问过了价格,我跟他说,这白牡丹,有问题。


(茶友来图)

(茶友来图)

(茶友来图)


“咦,有什么问题?”茶友急了。


我不怕得罪人地说,这不是白牡丹,这是寿眉。


纵观市场,最容易被鱼目混珠的,就是春牡丹和春寿眉。


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村姑陈详细地 给客人介绍了白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完了之后,客人悻悻然地承认“被这小子骗了!”


确实,如果不认识白牡丹和寿眉,不懂得如何在外观上区别白牡丹和寿眉,尤其,是极为相似的三级白牡丹和一级寿眉,那么,是很容易受骗的。


被那些假冒的白牡丹给忽悠了。


(左,三级牡丹。右,一级寿眉)


白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梗的长度不同

村姑陈是如何一眼就看出茶友的“白牡丹”不是白牡丹的呢?


就是因为梗。


在茶友发过来的图片上,梗长得老长老长。在那堆叶片和芽头上,一根根的茶梗,像一只只伸得高高的拳头,挥舞着手臂,似乎正在大喊口号。


真正的白牡丹,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白牡丹,不应该有这么长的梗。只有春寿眉的梗,才会如此长而细。而秋寿眉,梗虽然长,却更粗。


白牡丹,是初春采摘的,白毫银针采完之后,就到了采摘白牡丹的时节了。


白毫银针是没有梗的,它是芽头,直接生在茶叶的枝上。


白牡丹呢,它比白毫银针稍长几天再采,它生得长了一点,故而,它在茶叶的枝条上,略长了一点梗出来。


但这梗极细,极嫩,也极短。顶多不超过1厘米。


而且,有的白牡丹,是没有梗的——生得只比白毫银针晚一天,它的梗还没长出来呢。


(春牡丹)

(春牡丹)


但是, 到了白牡丹的尾声,就是春寿眉的季节了。


春寿眉的时节,天气温暖了,茶树生长发育得更快,芽头和叶片长得更长了,抽长了梗,这个梗再长粗长长,就会变成新的一根枝条。


于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春寿眉的梗,比白牡丹更长更粗。


这也是它们两姐妹在外形上最大最明显的一个差别。


如果你不认识白牡丹和春寿眉,那么,建议先去看梗。梗更长更粗的,便是春寿眉。


(春寿眉)

(春寿眉)


白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叶片的长度不同

白牡丹和春寿眉,叶片的长度也是不一样的。


白牡丹的叶片,长度更短。


春寿眉的叶片,长度更长。


白牡丹,采摘时间更早,比如2018年,白牡丹在3月下旬中期就达到全盛。牡丹王的采时间则更早,太姥山3月20日就开始采摘了。而山下采摘时间更早,可能在3月17-18号就采了。


(春牡丹)

(春牡丹)


春寿眉的采摘时间,则更晚,它在白牡丹采完之后才开始采。


那段时间,气温一天高过一天,阳光也一天艳过一天,茶树们的生长,旺盛得不行,隔一天就有一个芽头探出头来,隔半天就有一片叶片展开笑脸——俗称开面。


采摘时,白牡丹的叶片,只是略略展开了一点叶片,还是小小的,嫩嫩的,长不过1.5厘米。


而到了春寿眉采摘时,叶片又经过了十天左右的发育,叶片在茶树旺盛的荷尔蒙催生下,长长了,长大了,展开了,笑脸更大了。


一下子叶片就长到2-2.5厘米左右。


光从长度上,就能分清楚白牡丹和春寿眉的不同之处。


这也是个菜鸟们学会区别春牡丹和春寿眉的捷径。


(春寿眉)

(春寿眉)


白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白毫的浓密度不同

春季采的白牡丹和春季采的寿眉,它们的叶片上,白毫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这也跟它们的生长时期前后有关系。


生在前面的白牡丹,它还是个宝宝呢,它从白毫银针那里一脉相承下来,身上白毫是银多的。


白牡丹除了芽头上白毫多,叶片背面,白毫也很密集很密实。


毛绒绒的一片,远远望去,叶片翠绿,白毫苍苍,像一片草地上积上了一层白雪,绿翠雪白,分外清爽。


(春牡丹)

(春牡丹)


而春寿眉,晚采了几天。到它生长的时候,茶树的能量,已经消耗了大半了,并且,春寿眉生长的时期,天气要热一点,阳光要多一点,白毫这娇弱的东西,怕热怕晒,就生得少了一点。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春季白牡丹和春季寿眉的成品茶叶片背后,前者白毫多而密实,后者白毫也多,但相比之下,就稀疏了,也略短了一点。


在冲泡后的茶汤里,也可以看到,白牡丹的茶汤,白毫密密麻麻,载沉载浮,而春寿眉的茶汤,白毫也很多,只是如果与白牡丹的茶汤放在一起对比,就会发现,汤里的白毫少了三分之一。


(春寿眉)


白牡丹和寿眉的区别

芽头的数量不同


白牡丹,生得早些,它的芽头,从白毫银针那里承继而来,是秀长的。


虽然没有白毫银外地那么鼓,但是秀气,长挑,像个高挑的北方美人。


而春寿眉,生得晚些,生它的时候,白茶树的能量,都被大量生发的叶片给吸收走了,能供给芽头发育的养分少了很多很多。


所以,春寿眉的芽头,比春牡丹小、短、少。


(春牡丹)



(春牡丹)


像每家的最小一个孩子,在母亲40岁左右才出生的那些,都比母亲24岁盛年时生育的大哥大姐要矮小。


这是由于母体的机能状态决定的。


茶树长到春寿眉阶段,叶片纷纷长出来,养分大多被它们吸走了,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抽生芽头。


于是芽头就小了,短了,少了。


这之后,茶树进入了横向发展期,叶片更多,叶片更大,而芽头,更少了。


(春寿眉)

(春寿眉)



春牡丹,是最容易被人用春寿眉替代的一款茶。


村姑陈遇到的十款春牡丹里,就有九款,是春寿眉假冒的。


因为它们的生长期太接近了,有的就差两三天,长得相似,不是认真观察过茶叶的茶友,刚入门的茶友,是很难分得清的。


于是,就会有很多人,掏钱交了学费——花了比寿眉多比牡丹少的钱,结果买到的是寿眉。


这种寿眉,通常打着牡丹的幌子,却只卖比正常牡丹低的价格,很多新人,就中招了。


尤其,还把2014年的白牡丹,还是散茶,卖出了比2014年白露寿眉还便宜的价格,这更加的诱人上当了。


总会有茶友飞蛾扑火的。


因为这个坑,设置的条件,太诱人了:


老白牡丹,2014的,价格是新白牡丹的三分之二,也是老寿眉的三分之二.....


这几个条件抛出来,会有人去尝试的。


就算明知有猫腻,还是会勇于犯险。


这就是人性,卡耐基早就分析透澈了。


除了叹息,村姑陈无话可说。

谁是未来的福鼎白茶之王?

要说谁是未来的福鼎白茶之王,首先要知道福鼎白茶都有哪几个重要角色。众所周知,按照鲜叶的粗老程度和高低等级依次排序,福鼎白茶分为四个花色,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白毫银针,只有芽没有叶,色泽银白中带有灰绿,条索颀长,满彼白毫,香高味清。

7cf547b0fd124b8da37ea8b573f8e300.jpg

白牡丹,茶如其名,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故有美名。一般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茶菁原料制成之茶,芽叶含量比例均衡,色泽呈暗青苔色,叶背遍布白色茸毛。茶香高扬,为白茶之上品。

c0f84a44486d4ff18af0db717208ee45.jpg

贡眉,介于白牡丹与寿眉的采摘之间,属过渡状态,也有人直接将贡眉归入寿眉类。而看新国标的规定,贡眉可以包括寿眉,但寿眉却不能包含贡眉,主要是品种差异。

d939b017220947198002f5a5af2e1756.jpg

寿眉,为一芽三四叶的茶菁原料,说有芽但其实零星瘦小,以叶梗为主,色泽灰绿带黄,叶底黄绿粗杂,原料粗老,价格平民;在白茶品类中产量最多,约占70%及以上,多压制成饼以便运输与储存。

20ab9d7a1d144379b5ca08cf70a62208.jpg

如今白茶圈子开始浮出一个共识:牡丹是未来的福鼎白茶之王,最有前途的福鼎白茶品种。

以夏云烟先生为首的一批福鼎资深茶人,当白茶还是地方性、小品类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身处白茶资源的核心,经过年年的实地考察、产品比对和市场分析,直至今天白茶已经成为最具经营价值的全国性茶叶品类,他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牡丹具备最高的陈化价值,最大的升值空间、越陈越香效果最明显。

四个花色的白茶,为什么偏偏是牡丹最有前途呢?

白毫银针都是芽头,就是人类的小孩子的阶段,虽然无比鲜嫩,但是缺乏成年人的成熟和深度,物质不够丰富,口感不够饱满,那么后期的转化就不如人意。

贡眉、寿眉的成熟度过高。寿眉更次,口感单调,甜柔为主,就像是人类的老年阶段,粗老叶的内涵物质已经消失掉一大部分,越陈越香的效果不见效,转化价值不大,收藏意义弱。

从转化、物质方面来讲,最有前景的就是牡丹。牡丹处于四个花色的中间,集齐了其他三种花色的优势,既有银针的毫香、鲜嫩,还有贡眉寿眉的丰富内涵物质、饱满的口感、温和的适口性。所以,四个花色中最有前途及钱途的就是牡丹。

12965fe8dfcc4a0aafba3537eeee41f3.jpg

那么现在的市场有哪些适合入手的优质牡丹产品呢?如今白茶行业的市场成熟度不高,在市场上较为活跃的品牌有:标准化较高的品品香、主打拼配的绿雪芽、主打日晒工艺的鼎白,还有一部分靠着多年做低端出口白茶积累起来的三线品牌。

aca9986af21b4a02a3e4aa642b778d9f.jpg

若以牡丹为论,现今主打牡丹的白茶品牌有“妙贡堂”。作为一个新起之秀,妙贡堂集中火力做牡丹一块领域,实在是少见的情况,也是现在白茶市场里的唯一一个,看得出妙贡堂是准备做白茶行业的“牡丹第一品牌”,走收藏级白茶的路线。妙贡堂最受欢迎的牡丹系列产品,比如蜜韵、陈韵两款牡丹饼,在市场都是口碑不错的产品,甚至听说刚上市就卖断货了,现在市场上还有人带价询货。不过按照现在优质牡丹饼的火热行情,应该也是很难搜到货了。

现在许多准备入手做白茶的茶商茶人,他们也在做大量的实验,包括找老茶来对喝,最终发现,牡丹转化的口感的确是最让人惊喜的,投资收藏的溢价也是最高的。放眼看去,现在白茶行情水涨船高,走势必定越来越好,牡丹更甚。

福建周宁:“云端之城”从茶叶到茶业的蝶变

  编者按:拥有10.7万亩茶园的周宁县,涉茶农户达70%以上。聚焦三位风格迥异的茶人,说说周宁的“茶事”,看看这座平均海拔800多米的“云端之城”,如何让茶叶带动村民走向小康生活。

阮慧鸿:打破传统,把茶做成“茶+”

  周宁泗桥乡泗桥村海拔近千米,坐在古色古香的茶厂里,从上海回乡创业的新茶人、福建润鸿堂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慧鸿侃侃而谈。

  2018年,原本在上海从事茶叶贸易的阮慧鸿返乡,开茶厂,拓茶园,产供销一条龙做起了周宁白茶。

(图片来源:海峡通讯,刘掬泓摄)

  把乡农机厂升级改造成茶厂,设计了古韵十足的展示空间,阮慧鸿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茶做成“茶+”。

  展示空间里特设了直播室,团队小伙伴每周都会进行一场网络直播。今年线上布局步伐加快,“我们有了自己的京东店、微店,也开了抖音、快手号,还和邮乐购达成了合作协议”。

  回乡后,阮慧鸿和父亲在邻近的政和澄源乡上榅洋村承包茶园350亩,种植福安大白和福鼎大白。2019年,公司完成了四个品牌的注册登记。

  阮慧鸿利用泗桥接近千米的海拔打出了“亚高原白茶”的概念。对白茶的包装,他也契合年轻人追求便捷、易泡的需求,推出了“饼干茶”、像巧克力球一样包裹锡箔的“龙珠茶”等小包装,还将大块茶饼做成了可手撕的松压小茶饼。为培养年轻人的饮茶习惯,他们还计划设计自有品牌的茶具产品,“从冲泡开始,做年轻人喜欢的茶”。

(图片来源:周宁县共青团)

  “虽说目前茶叶的主要消费群体仍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但年轻消费者正逐渐增多。”阮慧鸿和团队钻研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看好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潜力。他们提升包装颜值,还给寿眉、银针、白牡丹等茶品安上了动听的名字,风和日丽、丹凤朝阳、枯木逢春……

(图片来源:宁德电视台)

  从上海回到故乡,从销售端转向生产端,阮慧鸿直观感受着做好茶惠及乡里的意义。去年开始,润鸿堂承包茶园不仅给村民直接带来十几万元的租金收入,还带动了村民的茶青销售。“去年公司在村里收了40多万元的茶青,基地采茶高峰期要雇工40多人,日常茶园管理也雇用村民,劳务支出超过15万元。”阮慧鸿的父亲阮承满说道。

陈桂清:赤子情怀,托起山村希望

  当了30年的村支书,近60岁的陈桂清见证了首章茶产业从无到有。

  海拔800多米的首章村地处偏远,曾经是典型的老区贫困村。陈桂清从隔壁村嫁过来,说起首章的过往也是摇头。20世纪80年代,陈桂清到玛坑茶厂拣茶青,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茶。“那时茶青一斤卖18元,我想种却不知道茶苗去哪里买。”陈桂清萌发了种茶的念头。

  1988年,县人大挂点帮扶首章村,时任周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林清下乡问计群众,想发展什么产业。已经当上村妇代会主任的陈桂清提出想种茶。

陈桂清(左一)和李林清(周华琴摄)

  李林清表示同意并提出由县里补贴茶苗钱,发动村民一起种。“当时全村180户,村干部们一家一户做工作,最终拿出128亩山地。”陈桂清说,县里每株苗补贴0.7元,就这样首章开始种茶,初期种的都是“福云6号”。

  “首章交通不便,茶青得挑到福安卖,靠茶贩来收购,价格都是别人说了算。”陈桂清认定建茶厂做加工,才能掌握主动权。1989年,她办起了首章第一家茶叶加工厂。

首章村(詹佳伟摄)

  如今,首章村集体经济从“零”逐步发展壮大到现在年收入3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500万元。这一切源自10年前陈桂清的“无私”之举。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她主动将自家的茶厂低价转让给村集体,并成立首章茶叶专业合作社。陈桂清还发动组织6名村两委成员每人贷款8万元作为集体茶厂运营本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启了首章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之路。

  多年种“福云6号”,陈桂清寻思,产量虽大但卖不出高价,必须换种。她带着村民到安溪、福鼎等地学习参观。“在安溪,我们跟茶农一起干活,最长的跟了一个月。”

  学习归来,村民接受了换种。如今,首章的1100多亩茶山种了7个品类的茶叶,金观音、金牡丹、白芽奇兰、福鼎大白等新品种的加入,改变了品种单一的局面。

村支书陈桂清在茶园劳作(图片来源:海峡通讯,刘掬泓摄)
村民在蓝天白云下采茶(图片来源:海峡通讯,刘掬泓摄)

  村里的7户精准扶贫户主要是因残或者因病致贫,村里让他们加入合作社。除了每年3000元的股份分红,还能在茶厂获得一份稳定工作。村民郑兴利的妻子早年患骨癌,为了治病家中负债累累,在茶厂务工以及分红等收入,家庭年收入超过6万元。“顾得到家里,收入也不错,挺好的。”老郑很知足。

  最近正值夏茶采收,一位大姐朴实地说道:“一天下来能采千把斤茶青,收入800元。”陈桂清透露:“去年合作社仅劳务支出就达到60多万元,雇工采茶,每天女工100元,男工150元。”

  茶叶给首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2200元提高到现在的18000元。

苏文达:另辟蹊径,茶山建起游乐园

  今年初,苏家山休闲农业基地又新增了一条玻璃眺台,这座山城网红游乐园又添了新景致。

  10年间,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村从昔日贫困的革命老区基点村变身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明星村,成为县城人都必须来的打卡点。苏文达就是那个“点金手”,他在山村建起了一座游乐园,去年营业额突破千万元。

苏家山村全景(叶先设摄)

(汤文娟摄)

  苏家山村群山环绕、地势陡峭,早前交通不便。2007年,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苏文达返乡创业,他带回的不仅是雄厚的资金,更是理念和信心。

  2009年,苏文达竞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后又兼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把整修道路、打通交通瓶颈作为头等大事。在村集体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他把自家房子抵押给银行,带头动员村两委贷款垫资,筹资700多万元,建成一条总长4.6公里,路牌、护栏、减速带、绿化带等一应俱全的通村公路,进城时间缩短至20多分钟。他还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引来自来水,牵了电线,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水、电问题。

  交通瓶颈打破了,怎么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县乡两级的指导下,苏家山村确定了“农旅融合,产业扶贫”的发展思路。2009年,苏文达牵头注册了苏氏养殖有限公司、溢民种养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发展现代农业。他改造茶山,给茶树换种,按照无公害标准种植养护,注册了“九凤山”茶叶品牌。苏文达给茶统一定价,一公斤4000元,一分不少一分不多,“查出农残我奖励百万元,我对自己的茶有信心”。

 
(图片来源:宁德电视台)

  2013年,为了让茶商近距离接触苏家山的茶,感受茶山美景,苏文达在茶园上空建了一条玻璃栈道,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他乘势而为,把茶叶基地当旅游景点打造,先后投资7000余万元,陆续在茶园基地建设观光道、茶山休憩亭,拓建玻璃栈道,新增滑索、丛林穿越、飞碟登月等项目,使之成为风光独特、设施完善、互动性极强的“茶山上的乐园”——苏家山休闲农业基地。去年五一假期,尽管受到雨天影响,但基地5天营收了69万元。

  村里特色产业规模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苏文达和村两委把目光转移到关心关注贫困户、残疾人等群体上。他组织25名党员和群众成立“党群联动致富组”,为30多名村民发展生产提供贷款担保;先后引导40户村民以土地流转、资金等方式入股苏氏公司,每年从公司获得分红,其中6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游乐场固定雇用劳动力超过40个,加上临时劳务,每年吸纳近80人就业,还惠及了邻村村民。

苏家山村村民苏克强在景区摆的手抓饼摊位(黄起青摄)
苏石发承包的碰碰车项目(黄起青摄)

  44岁的苏家山村民苏石发,23年前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他家里有4个孩子,妻子是全职主妇。他和村里另一个贫困户承包了游乐园碰碰车项目。“节假日,我们每天净收入300多元;村里还安排我到休闲农业基地帮忙看车,一个月还有2600元的工资。”苏石发说。

  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苏家山村全部脱贫;2019年,成功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游客突破50万人次,旅游、茶叶等各项收入超过13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8万元。

苏家山发展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吴宁俊摄)

  文章来源:张颖

  图片来源:如文中所示(封面:周神肇)

  本文编辑:王诗琦、汤文娟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