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溪西坪南岩村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安溪茶商 | 从梅记创始人王三言的传奇一生 看百年前安溪茶商的经商智慧

 

每个老字号都有自己的商号印记,

或许是一枚古老的印章、一本尘封的书籍,又或是一段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

故事背后所赋予的是人文温度,

传递着每个品牌的精神理念。

 

 

梅记 一个创办于清末民初的茶叶商号,至今已有143年的历史。它的品牌故事,是依据真实的历史,通过族谱记载、以及梅记后人代代相传而来。

 

一个百年商号最初是如何被创立的?它的创始人是怎样为“梅记”这个品牌奠定基石的?我们将带您追溯百年茶行的原点,了解梅记创始人王三言传奇的一生。

王三言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字永信,谥号泰安公。他取的字,永信,也正贴合了他的为人,特别以诚信为重。

 

当时王三言所在的安溪西坪南岩村,那里的人们世代都是以茶为生。他的父亲,便是一位制茶师,每到茶季便辛苦劳作,赚钱养家。

 

而青年时期的王三言,师承家传,也是以种茶、制茶为业。

 

△晚清时期流传下来的王三言画像,现保存于泰山楼

年轻时王三言身为一个普通的茶农,他又是怎么走上经商的道路呢?

 

当时,在农闲的时候,王三言就去当挑夫,帮商户挑运大米,以贴补家用。有一次,他挑着米,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大雨,因他避雨及时,没有被大雨淋到,而和他一起挑米的人都被雨淋了。那向雇主交货时,别人挑的大米都比较重,所以王三言便被雇主诬陷途中偷米。

 

蒙受了这样的不白之冤,王三言当场打断了扁担,立誓从此不当挑夫。

 

可以想见,王三言十分注重个人信誉,亦因此,经营梅记时也是一直注重“诚信”。

 

此后,为了生计,三言只好把自己生产的茶叶,通过独轮车,走一两天的山路,从安溪运到漳州销售。虽然非常艰辛,但也算走上了经商的道路,赚到的钱勉强可以维持家用。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1873年的一天,王三言从漳州回来,身上还揣着用茶换来的辛苦钱,却在途中突然遭遇了山洪暴发,整个人被冲进河里,幸好他抓到河边的树根爬上岸,这才幸免于难,但身上的钱财都没有了。

 

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辛苦劳作勉强度日,却遭遇天灾,又变得一无所有,这应该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了。

虽然生活遇到挫折,但他却没有自暴自弃,回到安溪仍然老老实实地种茶、制茶。后来,据说王三言经一个贵人指点,于是转向厦门经商。

 

他把茶叶卖给一些茶叶商号,因为他的茶品质好,质量稳定,而且非常注重诚信,从不以次充好,所以很快得到了厦门客商的认可和信任,订单也越来越多。

 

△晚清民国时期的厦门水仙路,第一家梅记茶行所在

 

终于,经过几年的积累,王三言于光绪元年(1875)在厦门水仙路开设了属于自己的茶行——梅记茶行。这个时候,才算是他真正创业的开始,这时,王三言刚好是40岁。

 

我们讲“大器晚成”,40岁才创业,之前经历过那么多艰辛,王三言是尝过人情冷暖的。还好他一路都勤恳做事、踏实积累,没有放弃。

 

△王三言第一栋家宅“福星居”,现为梅记宗祠

△王三言发迹之后返乡修建泰山楼,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后来,王三言把梅记的业务从国内扩大到国外,通过厦门港口与海外客商成批交易,并在海外设立分号,最终一跃成为内安溪首富。

 

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一百多年前,这其中无不显露着前人睿智的经商哲学,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现代企业去传承、借鉴的。

 

 

 

重视根本,推广铁观音种植 

 

 

 

出身制茶世家,又是从茶农、制茶师做起来,王三言从小耳濡目染,深知“茶之精髓在于根本”,所以他非常注重生产的源头。

 

我们去参观过安溪的铁观音母树,那个品种其实很难栽种的,最早只是长在高山的岩石间。王三言知道,铁观音是一个非常高贵、独特的品种,当地的土壤又很适合种植铁观音,要想形成销量,必须扩大种植面积。

 

为此,王三言从光绪四年(1878)起,连续三十年,每年用8-10亩的茶园用来培育铁观音树苗。自己种植一些,其余全部免费赠送给乡亲种植。

 

这么做既促进了当时铁观音茶产业的发展,又为梅记提供了稳定货源,一举两得,名利双收。

 

△王三言时期,大力推广铁观音纯正品种“红芽歪尾桃”

 

改良制茶工艺  首创布巾包揉 

 

不仅是种植方面,在制作工艺方面,王三言也用心去研究、去提升。

 

光绪十年(1884),王三言创造乌龙茶布巾包揉技术,使原本条索状的乌龙茶被制作成颗粒紧结的形状,也就是我们行业所谓的“蜻蜓头”,这让铁观音形、色、香、味兼具,身价倍增。后面该技术也传遍闽南,一直沿用到今天。

 

 

偶然发明足火茶——梅记火 

 

很多客人说梅记的茶有自己的味觉印记,这是因为梅记拥有独特的炭火烘焙技术。

 

梅记火,可以追溯到王三言时期,据说光绪十五年(1889),福星居的焙茶房失火,虽然火灾损失惨重,但火烧后的重火茶却受到市场的青睐。后来,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风味独制的梅记足火茶。

 

梅记火也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成为梅记的传家技艺。

 

 

注重品牌意识  发明“斗茶”包装

 

 

为进一步拓展海外茶叶市场,王三言向当局申请注册“葫芦宝剑”商标,寓意茶像葫芦里的仙丹,永葆健康;宝剑可以驱魔除邪,天剑锋朝下,寓意天下天平。

 

当时,王三言对茶叶包装也做了革新,发明了一种新的包装形态,用一个像“斗”一样的木板箱,里面装很多小茶包,十分考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茶叶品质,称为“斗茶”。

 

小茶包包装上都印有的王三言黑白头像,以防假冒。当时梅记的“斗茶”非常出名,这点是在族谱中也有记载的。

 

拓展海外市场

 

△尧阳王家族谱中,记录着王三言传奇的一生

 

因为当时国内战乱不断,所以王三言大胆开拓海外茶叶市场,派他的儿孙去台北、印尼、越南都设立了分号,主营外销茶。不仅选料精良,风味独特,木箱包装又精致,因此生意越做越大。

 

王三言在发迹之后,也不忘回馈社会,广施善举。

 

 

 

资助出洋

 

当时王三言得知有村民想下南洋谋生,苦于没路费,便公开宣布,凡要往海外谋生的尧阳乡村民,厦门梅记茶行免费提供食宿,并赠送船票。尧阳乡有许多村民得到他的帮助,移居海外。

 

 

兴办学堂

 

△当时王三言兴建的私塾“梅嘉居”

 

此外,王三言非常重视文教,1891年王三言办私塾兴建梅嘉居,免费供族人子弟就读,并为路途较远的学童提供免费午餐。据说这座私塾也培养了很多人才,安溪县的两任县长。

 

 

修缮道路

 

 

清朝年间,安溪交通十分落后,安溪的货物输送都要靠人工挑运,王三言早年也走过山路运送货物,他知道这其中的艰辛。所以他发迹之后,就花巨资把这段路修筑为1米宽的石板路,沿途还修建了休息的亭子,为乡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许应骙了解到王三言的义举和善举后,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授予“大夫第”,此匾额至今仍挂在泰山楼。当时在泰山楼的楼前,王三言名人写了十六个字“槐荫敷荣,无忘世泽。萏峰如笑,永对高楼 ”

 

槐是指山西槐树,指王家是从山西来的,不能忘本,意思是受到祖先庇佑才得以获得荣耀,即便功成名就,也要记得回报社会。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王三言已经拥有一个大企业家的胸怀了,而这也是他对后人的警示。

 

 

 

 

我们以几个词来概括王三言的生意经: “固守诚信  木本水源  敢于创新  泰而不骄  谦卑自牧” 。如今,梅记的后人们仍然遵循着王三言的为人处世之道

 

 

我们追溯王三言的传奇经历,不是一场歌颂,而是感念他的精神;感念他对于铁观音的发展和推广起到的推动作用、对于当时社会的贡献;还有他给梅记后人留下的经商与为人的道理,同时亦希望对更多人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

 

一杯好茶 | 梅记桂花老铁:桂气袭人,陈韵隽永

世间最难得的是机缘流转得恰到好处

一朵注定凋零的花

却在盛开时因转生而长存

造化胜妙

香花入茶,古已有之。最初是文人别出心裁的雅玩,嗣后逐渐普及,成为雅俗共赏的茶类。

 

南宋赵希鹄《调燮类编》写道:“木樨、茉莉、玫瑰......皆可作茶。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花多则太香,花少则欠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

 

 

 

桂花,又称木樨(xi),花中上品,香气清可绝尘,浓能远溢。桂花常以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为象征,寓意十分吉祥

 

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 

 

“桂”又谐音“贵”,桂花也象征着地位和财富。在闽南,桂花树是难得的风水树,桂花图形常装饰于传统木质门窗上,不仅精美绝伦,也有着富贵祥和的寓意。

 

南岩村百年桂花树

茶引花香,以益茶味。

 

花茶由来已久,最早源于宋朝时文人隐士的清玩。黄庭坚在《煎茶赋》写到在茶中加入茶果,或清凉辛辣,或自然清新,已和花茶相似。

 

有意识地制作花茶,是在元代

 

明代顾元庆《茶谱》中,便记述了花茶窨制技术,“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这比元代花茶工艺更进一步。

 

直到清代,花茶进入市场,自此便开始慢慢流行开来。

 

民国时期,福建安溪茶商飘洋过海抵达东南亚一带从事茶叶贸易,为迎合不同市场需求,根据花茶制作原理,以铁观音和桂花结合,最初主销港、澳、东南亚和欧洲等地。

 

桂花与茶结合,花与茶相融一体。香气入水,茶汤入口,口腔中充斥着桂花香气。香高雅而浓郁持久,饮之舒畅精神,滋养心脾。

 

 

 

梅记茶行,源自铁观音之乡安溪西坪,是一家始创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的百年茶叶老商号

 

时跨百年,而今梅记第五代传人王曼尧老先生,在桂花乌龙的基础上,以十年老铁为原料,独创“桂花老铁”。一样的老工艺,不一样的茶叶原料,老茶新花,滋味更相得益彰。

 

在闽南,素来有以老茶入药的习俗,老铁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老茶难得,其滋味更是无可比拟。因老铁的茶性渐趋稳定,古法烘焙的老铁,茶汤栗色透亮,茶汤入口,香气之中,观音韵丝丝萦绕,滋味醇厚,陈韵隽永。“出入凡尘里,惟愿心清朗”,岁月的包浆凝练为茶中真味,滋养身心。

 

19世纪左右的厦门水仙路,第一家梅记茶行诞生于此

桂花老铁,以安溪西坪八月金桂与梅记古法烘焙保存十年之间的陈年铁观音为原料。桂花老铁的制作,对于时节、气候、产地、以及“窨制”技艺均极为考究,天、地、人缺一不可。

 

每年金秋,桂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馥郁花香,安溪西坪南岩村中的梅记茶人们,便在桂花树下铺起大块的布毯,以竹竿将树上的桂花打落收集满筐,准备制作桂花茶。

 

遵循花茶的传统“窨制”工艺,将刚打下的桂花晾放,成熟的桂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育培至花吐香

 

再将花与茶拼堆,茶胚在吸香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是为花拼

 

待茶堆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扒开茶堆,让花的香气充分释放,让茶叶均匀吸收花香,是为堆窨、通花

 

鲜花与老茶相窨发酵,稍有不当,轻则茶水分离,重则味窜水混,十分考验制茶功夫。

 

而后,待半成品的桂花老铁经炭火烘焙过后,再将已化为粉末的桂花渣抖落

 

如此,才最终形成桂气袭人,陈韵隽永的梅记桂花老铁

 

打花

 

筛花

 

通花

梅记桂花老铁,具有自身独一无二的产品特色。

 

正宗原产——铁观音原乡安溪西坪,花茶历史悠久,晚清民国时期便大量产出花茶出口东南亚一带

原料考究——陈期十年的高山铁观音 + 安溪西坪南山老树金桂

古法窨制——历经打花、晾花、育花、拼堆、堆窨、通花相窨发酵、炭焙、去花等工序,十分考究

非遗传人——铁观音非遗传承人、梅记第五代传人王曼尧匠心研制

 

桂花老铁的出现,是一场花与茶的相知相遇。“情疏迹远只香留,只闻花香不见花”,花与茶相融一体,不夺其味,不失本真,为我们呈现出沁人心脾的味觉印记。

 

 

在茶香一脉中穿梭,探究茶背后的的地理人文。应时而生的桂花老铁,承聚时代铅华。而今,老茶与鲜润的交融重生,寻味之间,悠然唤起根植于心中的乡土人情与味觉印迹。

 

梅记愿与你们分享这一杯鲜润花香、滋味醇厚的桂花老铁。

西坪,茶香四溢(三章)







垂荫的乔木,萋萋的山草,恰好与茶丛的叶色一脉相承,连缀成铁观音原乡西坪的主色调。


秋雨飘飞,十里茶路,一边山岚朦胧,一边秋光清丽。佳茗轻轻挥动着旗语,山涧怀拥潺潺的绿水,田畴舒展着收获的希望,一种超越音律的氛围在绿的世界氤氲。茶乡的自然美,和谐地安抚驿动的心。铁观音“王说”“魏说”在原乡的传奇,诠释在空灵的幽谷间。秋雨陪我们访茶园,嫩绿的茶树感动得枝叶摇曳。


路边的老屋,接连穿入视线,闽南官式大厝是我的至爱——中轴线对称,多层次进深,光厅暗房,体现尊老爱幼的习俗。燕尾脊生动了高处的轮廓线,隐喻一种典范,展现一种实力,站成远走四方的茶人的图腾。


以求知的谦恭走西坪,崎岖的茶路,阻碍不了前行的脚步;暖心的茶语,隽逸绵长,如歇在茶丛上晶莹的雨珠,润泽内心的家园。且行且饮,升华的是境界,明净了心灵,脚底升起一股暖流。


原乡十里茶路,香溢万里之外的茶坊……



珠洋獅子殿


秋高天阔,薄岚飘过藏在山间小平原的西坪珠洋村。哲人状的狮子山,用健壮的脊梁,背负重兴的狮子殿。



镶边的云絮,牵行一行行情思。砖石、翘脊、瓦当、立柱架构的寺宇,雄崌山坡上。飞檐雕瓦,翼角斜斜飞举,还有龙吻在翘脊上对峙,熟悉的造型中有不熟悉的美感。神龛里的五谷真仙,慈祥庄严。左近茶树倩姿轻摆,绿的光影漾着动感。


一座寺观俨然一部书籍, 展读狮子殿与茶有关的册页:五谷真仙——最早的茶神神农氏,以及与之相伴的传说,烘托出庙宇的神秘。寺不在大,常有人迹则兴。年年春茶、秋节采制时的开茶节,是珠洋人忙碌的时刻,茶神出巡茶园,检阅丰收的胜景,激发再制好茶的热情。


古寺里放牧思绪,眼前幻化出一些场景:归家的茶客燃香狮子殿,心愿寄托在合十的掌上。夜半三更后,天地清寂,宁静而幽远。心有所求的人栖憩寺内,选择一个角度,等待好事前来应梦。冥想之妙,我无意分享。


轻风送来朵朵清香,冈上的寺宇,以肃穆的姿态,拨拂岁月的风雨,传扬着宗教文明。一遍遍将周遭的景色温习,谅必能够镌入记忆的脑海里。







雨霁了,天笑了,阳光泼洒而下,西坪南岩村的花树长了精神。


红砖青瓦,围拢起繁衍生息的居所,涵养古村的个性。小巷民风质朴,宁静如杯中香茗。祖厝的魅力,消解游子的彷徨。回乡团聚,有了寻找心安的坐标。王、魏、林等姓聚居的南岩村,一座家祠,大门匾额上的“梅记祖祠”大字,引我驻足揣思。



一些相关的文字,读后如观音韵醒神。生在茶乡的王三言喜爱琢磨茶。茶以涅槃的果敢跃入壶中,沸水冲入,泥壶顿成茶叶欢歌的空间。茶给壶注入生命的鲜绿,壶使茶的格局放大。在茶的牵引下,王三言义无反顾走出南岩,漳州、潮州有他挑着茶担的身影。一番奔波,光绪元年止步鹭岛,梅记茶行宏图大展。


十年知难而进,王三言一跃成为内安溪的首富。回乡起了福星居,起了梅嘉居,起了泰山楼,“奉政大夫”的封号让他地位陡升。


微风吹过来的时候,我们正站在“梅记祖祠”门口。斜对面的泰山楼,是座石楼,也是王三言后裔的“根据地”。“梅记祖祠”是他们自认梅记子孙的表白,谨记祖训,成就了世界性梅记茶业版图。无法搁浅的深情,王氏、魏氏、林氏等制茶世家与梅记子孙一样,祖训代代传承,安溪茶业保持千年的盛大。



来源:泉州晚报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