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徽红茶那家最大

找到约49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安徽祁门重现中国茶界“红与黑”......

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出版,被称为法国乃至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近两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究一个谜,那就是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红与黑》。显然,《红与黑》是个象征性的书名,关于它的“解读”更是五花八门,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也许是这本书的魅力之一。感谢司汤达给读者们设下的这个“谜局”,总是在自然或不自然之间,牵引着我们试图穿越时光隧道,回到那座叫维里埃尔的小城里“解谜”。

1875年,也就是《红与黑》出版的45年后,中国茶界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在安徽祁门,一个叫胡元龙的人在平里镇贵溪村的培桂山房创建“日顺茶厂”,并首创祁门红茶,之后不断改良生产技艺,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自此,祁门红茶全国“走红”,走向世界。

同样在祁门,还有一款比百年祁红的历史更为悠久、更为沧桑的黑茶,那就是取自“安五脏六腑”之意的安茶。安茶从明代发端,至清光绪以前,盛极一时,风靡两广和东南亚。然而,随着祁红日益兴起,祁门的安茶产区大为缩小,加之抗战期间运销路线受阻,1937年安茶停止生产,一度不见安茶的踪迹。好在历经了半个世纪风风雨雨和兜兜转转后,安茶终于在1992年重获新生,逐步走向复兴。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圈、黄金产茶带的祁门,不仅盛产被誉为“茶中英豪”“红茶皇后”“镶着金边的女王”的祁门红茶,还有被东南亚人誉为“圣茶”的安茶。这一“红”一“黑”,在祁门这个小城里交相辉映,共同演绎中国茶界那份独有的“祁”迹。如果你想读懂中国茶界的“红与黑”,那么请来祁门吧,在“中国红茶之乡”,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百年祁红何以“红”动天下?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2023年5月18日,中国诗茶大会暨祁门红茶全球合作伙伴分享会在祁门举办。这一天,祁门女孩“群芳最”穿越千年向我们款款走来,带来了关于茶的平行空间,用浩瀚无边的科技焕新祁红魅力。作为祁门原创的“全球首位茶文化虚拟人”、高贵典雅的“元宇宙茶品牌主理人”、国风国潮的“乡村振兴推荐官”,她向全世界“解密”了“群芳最”之“最”在哪里。这些“最”,恰恰是百年祁红之所以能“红”动天下的密码。

“最”在百年祁红“薪火传”。中国红茶,起自明末,盛于清代,走红当今。祁门红茶由“祁红鼻祖”胡元龙创制,历经吴觉农、胡浩川等业界大师百年来的锤炼、改良、提升,“祁门工夫红茶”久负盛名、经久不衰。祁门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祁门红茶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珍品,位列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三度蝉联国际金奖,四度蝉联国家金奖,一代伟人邓小平盛赞“你们祁红世界有名”。

“最”在无与伦比“祁门香”。茶以香为贵。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诗云:在中国的香茶里,发现春天的芬芳。这香茶特指“祁门香”,似花、似果、似蜜,这种很难被准确形容的复合香型是祁红最大魅力所在,也是其他红茶难以媲美的,便通过“祁门”这一具备充分地域标识的名字来命名。放眼整个茶界,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以地名命名的茶叶香型。

“最”在祁红文化“永流传”。从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门对话到祁红采摘节,从“祁棋相逢”到“诗茶相携”,从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到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祁门县“皖美首台套”发布,无不是棋、诗和茶等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无不是传统非遗与现代时尚交融,无不是国际元素与乡土气息碰撞,一同助推“祁门红茶”这个世界级文化IP“垂直崛起”。

“最”在万里茶道“大动脉”。一条茶道连南北,一缕茶香飘万里。“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在亚欧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贸通道,被称为“世纪动脉”,全程1.4万多公里。一百多年前,祁门红茶通过阊江运到江西鄱阳湖,之后到九江,再转运至武汉,踏上万里茶道,远销海内外,“祁门红”自始至终都是活跃在世界茶叶舞台的鲜艳主角。2021年12月,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祁门县正式加入“万里茶道申遗城市联盟”。

复兴安茶何以“黑”得出奇?

独立六茶外,安然一盏中。2023年7月9日,“开祁门见黄山”黄山祁门美好生活大湾区邀约会暨“复兴安茶·粤见祁香”论坛在广东东莞举办。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安徽省等各地的茶文化专家、爱茶人士齐聚一堂,赏茶、品茶、话茶,共同感受安茶越陈越醇、越陈越香的独特魅力安茶的历史传奇,畅谈安茶的前世今生、展望安茶的未来发展。

是的,无论是一篓盛满时间的安茶,还是一度几乎消失的安茶,总能拨动着太多人的心弦。祁门安茶是幸运的,在销声匿迹半个多世纪后,还有人孜孜以求为它续上茶香,让走向复兴的安茶更加地“黑”得出奇,让人们愈发地爱上它、离不开它。我们不禁要问,安茶的这份“黑”得出奇,到底源自哪里?

源自历史的久远与沧桑。论茶史,安茶比祁门红茶要更久远一些。创制于明朝的安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后发酵的紧压茶(民间又称“软枝茶”),是安徽历史上唯一的一款黑茶。新安派画家渐江在其晚年给朋友的一封手札里提到“故乡松萝,不贴于脾,至涓滴不敢沾啜,极思六安小篓”,所指就是安茶。在坊间更有口口相传的民谚:“楼下喝普洱,楼上喝安茶”,足以说明安茶不愧是当时的上乘饮品。相比百年祁红的赓续不断,安茶就显得沧桑了许多,走过一段艰辛的路程,曾经辉煌一时,亦曾不见踪迹,直至今日才走向复兴,昔日被祁红光芒短暂掩盖的沧海明珠正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源自技艺的传承与革新。安茶制作属古法工艺,十四道制作工序复杂、繁琐,兼具绿茶的揉和烘、红茶的筛和拼、黑茶的蒸和压。每年四月份开始采摘、初制,一直要做到初冬时节,历时八个月有余。安茶有道夜露工序,即利用天然露水,对干茶进行发酵,世间独有,工艺称绝。正如一首叫《夜露赞》的歌曲中所唱的那样——“有一天晚上叫夜露,从此安茶就有了情愫,这露珠儿留在绿色的茶叶上,有一天就会在你的心里入住,哦,神秘的夜露”。竹篓是安茶独特的身份标识,篓呈椭圆形,内衬箬叶,工艺独特,做到茶香、箬香、竹香三香合一。随着对安茶制作技艺的传习不断深入,安茶的品质更加优化,2014年安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安茶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荣获中国博览会黑茶金奖。

源自茶人的坚守与执着。安茶在近代曾远销亚洲各地,制茶商号繁多。据统计,1932年祁门县有安茶号47家,其中“顺”字号6家,“春”字号30家,名气较大的有“孙义顺”“新和顺”“向阳春”等。可惜的是,当1945年最后一批安茶运送抵香港后,安茶就此销声匿迹了,制茶之人和商号也随之“隐退”了。直至1983年,在香港的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寄给安徽省茶叶公司一篓1935年前生产的祁门安茶样品,让人们看到了复兴安茶的希望。经过新茶人的艰辛努力,终于在1992年试制成功,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安茶重放光芒。近年来,祁门县成立安茶协会,拥有安茶生产企业20余家,年产安茶200余吨、产值4000万元左右,预示着新时代安茶春天已来。

红茶之乡何以“红黑绝配”?

2023年以来特别是金秋九月,祁门县的茶事活动很多,好戏连台、精彩不断,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祁门交织汇聚。


9月23日,“开祁门见黄山”2023年黄山祁门美好生活中原邀约会暨“复兴安茶·豫见祁香”论坛在“商都”郑州盛大举行,吸引更多的中原地区消费者喜欢上安茶,共同推动安茶这个古老经典的茶品焕发新的生机。

9月24日,作为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10场发布会之一的祁门县“皖美首台套”发布会在安徽省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各界茶专家、茶商、爱茶人士齐聚一堂,以茶会友、以茶招商、以茶兴业,邂逅科技与制造融合之美。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四季黄山相约秋天”发布会在吉林长春举行,祁门县作了祁门红茶推介,诚邀各位朋友登黄山、开祁门、品祁红。

接下来,祁门县还举办2023祁门安茶夜露节、全球首位茶文化虚拟人“群芳最”正式出道发布会等一系列茶事活动,让更多的人奔赴而来、身临“祁”境,一同领略中国茶界“红与黑”的独特魅力,一同找到这“红黑绝配”神话背后的密钥。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时光向前,祁门向上。如今的祁门,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正在朝着全面建设景美民富、政通人和的“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最大的天时是身处的美好时代。随着新时代的“万里茶道”已然出发和“高铁时代”即将到来,祁门县正处在千载难逢机遇期和大有可为新阶段。镶嵌于开放的长三角腹地的祁门,是黄山市链接珠三角的“桥头堡”,也是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即“一带一圈”的外延地带,现已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外溢的重要承接地之一。同时,“生态王国”“红茶之乡”“御医故里”“千年古县”四张亮丽名片,也赋予了祁门这片土地无限魅力与活力。应该说,属于祁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时代已经到来。全县上下正信念如磐、满腔热情地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最大的地利是绝佳的生态红利。祁门是“生态王国”,是一幅绮丽的山水画卷,一处没有大门的天然景区。全县森林覆盖率88.64%,位居全省首位,连续蝉联“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荣膺中国红茶之乡、中国御医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等。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牯牛降,被誉为“亚热带边缘的绿色自然博物馆”和“珍稀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好山好水出好茶。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圈、黄金产茶带的祁门,没有辜负这一方山水。山多、云多、雾多、阴雨多、直照日光少的“四多一少”自然条件,加上生物多样性特有小气候环境,为祁门特有的槠叶群体种茶树生长提供了最佳环境,这也是祁门产好茶、出名茶的“生态基因”。

最大的人和是上下的“祁”心协力。近年来,祁门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茶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祁红、电子、文旅、中(医)药康养四大主导产业,扎实推进“三茶”统筹发展,成功举办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门对话、祁红采摘节、中国诗茶大会、“开祁门见黄山”黄山祁门美好生活邀约会等茶事活动,全力以赴把祁门茶叶“一红一黑”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深入开展“‘祁’心创未来”专项行动,以“‘祁’行周一见”推动干部沉下去,以“‘祁’心半月谈”推动能力提上来,以“‘祁’遇十八乡”推动乡村靓起来,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带动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真正实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积极引导、带动种茶人、制茶人、卖茶人等一批新茶人秉承“工匠精神”,坚守“一杯好茶”,把祁门红茶、安茶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全力讲好祁红故事、安茶故事,向世界展示祁门红茶、安茶的魅力,让祁门茶叶的“一红一黑”享誉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茶界“红与黑”的谜底已为你解开。一样的秋天,不一样的祁门,邀你在祁门来一次全身心、沉浸式的体验,你一定会“祁”遇不一样的自己,还有不一样的“红与黑”。

来源:中新网、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世界茶叶史上最大阴谋:印度是茶叶起源地?百年争论终于尘埃落定

看《云茶大典》时,发现

茶叶历史上,英国人曾抛出“印度是茶叶起源地”的谬论。

一片茶叶的背后,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而背后是利益与实力的角逐。


-01-百年茶叶原产地之争

1823年,旅居印度的英国人布鲁斯兄弟,在印度阿萨姆地区,发现了野生茶群,还有一株高数米的野生茶树。

制成一批8箱约350磅的红茶被运往伦敦,被商人彼得以每磅20先令的价格购走。

英国人一直从中国购买茶叶,这回却出现阿萨姆野生茶叶制品,英国专家学者们坐不住了。挑起百年茶叶原产地之争。

茶叶起源印度说

易培孙等人出版的书说道:只有阿萨姆地区发现野生茶树,还比中国茶树长得更为繁茂,断定茶树原产印度,中国茶树为印度阿萨姆茶的变种。

1877年,英国人贝尔登在加尔各答出版的《阿萨姆的茶树》,指出:从未有人提出过在中国境内发现野生茶树的学术申请,证明中国没有野生茶树,也就肯定不是茶树原产地。

1911年,日本农学博士横井、伊藤主张:茶的自生地在印度阿萨姆,中国虽有自生之说,但尚未证明。


茶叶起源二元论

还有一些砖家说:茶叶起源于中国和印度等多个地方。

比如,1919年,荷兰植物学家科恩司徒认为:大叶种野生茶树生长在印度、缅甸、云南等地,但中国没有发现大叶种野生茶树的记载。

1950年,英国植物探险家金顿·瓦特发表论文《野生茶存在吗》,推定茶树起源于中国北方以及长江、湄公河、伊洛瓦底江的上游。

除此之外,美国人威廉·乌克斯所著《茶叶全书》指出:在东南亚各国中,凡是自然条件适宜而又有野生植被的地方,都是茶树原产地。

1958年,英国学者艾登在《茶》中提出:茶树原产地位于伊洛瓦底江发源处的某个中心地带,或者更这个中心地带以北的无名高地,但不在中国境内。

这些理论,如今看来,简直是无稽之谈。凤庆香竹箐3200年树龄的锦秀茶祖坐镇,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茶王树,就能把那棵传说中的阿萨姆茶树按在地上摩擦。

然而,在茶祖、茶王树没有被发现之前,这些歪说理论在西方世界传播得很快。而中国学者,在茶叶产于印度说百余年后,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发现有茶树原产地之争。

面对茶叶起源于印度歪理学说,中国现当代茶人,也是据理力争。

据《云茶大典》记载:

1922年,25岁的爱国茶人吴觉农第一个站出来,用我国悠久的种茶史,饮茶史批驳英国、日本歪理学说。其《茶树原产地考》发表于《中华农学会报》第35期。

其他茶人论证中国是茶叶起源地,资料来源:《云茶大典》。


-02-百年茶树之争的背后

英国挑起百年茶树原产地之争,

绝不是几个学者闲着没事,脑子抽风。本质上,是为其利益说话。

首先,质疑中国垄断茶叶出口的合法性

古代中国,18世纪中后期,丝绸、瓷器、香料等奢侈品已被西方偷走,只有茶叶还在苦苦支撑。到了清朝中后期,茶叶出口几乎占据出口的9成以上。

1722年,清康熙帝驾崩那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21.18万两。茶叶出口额11.97万两,占比56%。

1750年,乾隆帝15年,中国货物总出口50.71万两。茶叶出口额36.62万两,占比92%。

到了1822年,清道光年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61.54万两,茶叶出口218127担,约1.1万吨,出口额58.46万两,占比95%。

往后,中国茶叶出口,中国茶叶出口几乎占到出口额的100%。清朝的出口额,全部靠茶叶撑着。

当时,茶叶只产在中国,世界上只有中国掌握制茶工艺。而这些茶叶,绝大多数被爱喝茶的英国人买走了。

英国人当强盗抢来的钱,都运到中国买茶叶,这种败家的事,英国人很不爽,但还得找中国买。毕竟,除了中国,其它国家不产茶。

这回,突然在殖民地印度发现一棵茶树,那还了得。

英国学者抛出茶叶起源于印度的歪理论,就是质疑中国垄断茶叶出口的合法性。

说白了就是:茶叶又不是起源于你家,你把着出口市场,这样不行,我就是搞点幺蛾子,也是可以的。


其次,为罗伯特福琼洗刷罪孽

1849年,英国皇家园艺协会的罗伯特福琼,到中国偷盗茶种。

这货到了上海,花钱买通安徽茶商老王(不是黑安徽,近代茶叶生意,由安徽主导),自己也穿上长大褂,剃了个头,缝个假辫子,混进老王家松萝山的茶园里,偷偷学了很长时间的制茶工艺。

于1849年,将1.3万株茶苗和茶籽运往印度,不巧的是,这批茶种水土不服,都死了。

1851年,这货又去了武夷山,学会了红茶工艺。并带着一个成熟的制茶团队,经香港,到加尔各答。20年后,印度有了大吉岭红茶。

这被茶学者称为史上最大经济盗窃案的偷茶事件,英国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心知肚明。

如果有茶叶起源于印度的歪理。英国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茶叶起源于印度,我又把茶叶带到了印度,这哪里算偷?

日不落帝国还在的时候,多讲一句都是多余。但是,英国人很清楚,中国是一个以国家形势存在的文明。万一哪天风水轮流转了,给自己留条后路。

最后,维护世界茶叶定价权

英国在殖民地种出大吉岭红茶后,红茶生产技术逐渐分流到其殖民地。

今天,世界主要红茶产茶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当初都是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掌握制作工艺,殖民地又有原料,加之工业革命的加持下,机械化茶企崛起。英国绕开了中国的茶叶供应链。

(历史有因果。印度、斯里兰卡等国为何会有茶叶,立顿等机械化茶企的崛起,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都是有迹可循的。)


1871年,茶叶偷盗20年后。中国茶叶出口170万担,印度茶叶出口11.5万担。

到1877年,中国茶叶出口215万担,印度茶叶出口70万担。

1900年,中国茶叶出口8.37万吨,印度茶叶出口8.72万吨,此时,印度茶叶出口,超过中国。

1905年,中国茶叶出口8.28万吨,印度茶叶出口9.83万吨。在茶叶出口急剧下降之后,财政撑不住的大清,没过几年就亡了

到1945年,中国茶叶出口0.48万吨,而印度茶叶出口16.76万吨。

中国茶叶,在国家市场上衰落,英国及其殖民地产茶国,彻底绕开了中国茶业供应链。

直到今天,作为当初殖民地的宗主国,英国至今仍然掌握世界茶叶市场的定价权。

每年国际市场的茶叶拍卖,都是英国人在幕后操作,印度、肯尼亚等产茶国,也想搞自己的拍卖中心,用原料增加在国际茶叶定价中的地位。

但目前,国际茶叶市场的定价权,仍在英国人手中。


写在最后:

一片茶叶的背后,一个民族的辛酸荣辱。

回望历史,更应该明白的是:这一切背后的根源,其实国家实力。

国家强大的时候,茶叶,作为古代四大奢侈品,创造了无尽的财富。国家羸弱的时候,一个生于我国,长于中华的茶树,也要被人改变国籍。

今天,中国的实力,以及凭着锦秀茶祖、千家寨茶王的实地可查的茶王,再也没人敢挑起茶叶原产地之争。

或者,纵然有人想用这个话题刷一刷存在感,也不过是跳梁小丑,掀不起风浪。

更因关心的是:国际茶业市场的定价权。

近代国代羸弱时候被夺走,也将随着民族复兴重新回来,这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

当中国生产力彻底超过西方的时候,英国就算想守着茶叶定价权,也守不住了,正如当初大清看不住自家茶树一样。

当东方文明再次碾压西方文明时,中国必将夺回世界茶叶的定价权。

而下一个茶产业,必然是茶叶科技领域的角逐。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0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本周末举办

  待到春风二三月

  石炉敲火试新茶

  茶,自古便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密切关联。品茶,品的不仅是那片树叶,更是内心。在神思遐想中,在氤氲香气里,咂摸人生味道。

  眼下,一场盛大的茶事即将上演。

  8月28到31日,2020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将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安徽茶博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有1000余家企业参展,广西、陕西、湖南、云南、江西、浙江等都组团参加。茶品涵盖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一句话,业内有头有脸的茶企基本上都来了。

  5.3万平方米,三大展馆、十二大展区,令人眼花缭乱的名优茶,该从哪里逛起?哪些好茶最值得购买?东篱为您一一梳理,奉上安徽茶博会逛街指南。

  壹

  主展馆

  主展馆主要设立了省供销合作社、安徽名茶、全国名茶、境外名茶等展区。

  如果你从主展馆的西三门进去,右手有云南、福建、广西等地的知名茶企,其中向书剑古茶是做红茶的,而福建福鼎地区的几家企业,主要生产白茶。右手则是六安、安庆、宣城、池州、合肥、黄山等6个产茶重点市的展区,这里可以看到各个市最具代表性、最优质的茶品,像六安今年主要带来的是黄茶以及黄大茶。安庆则有很多合作社生产的小众茶,像天柱山麓盛产的天柱剑毫等。

  围绕这6个市展厅,分布着我省多家茶产业的龙头企业,比如国润、王光熙、六百里、徽六、新安源等。这些企业也都拿出了各自的顶级产品,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省在各个品类茶叶中的最高水准,非常值得品尝购买。

  展馆东侧,有浙江、陕西的茶区,荟萃了这两个省份最有特色的高端茶品。比如陕西的汉中仙毫,当然少不了浙江的西湖龙井茶。

  展厅最北侧中间,是供销社合作展厅。在供销社合作展厅东边,是湖北展厅。此外,在主展馆的西北角有一个禅意茗语茶学馆,对茶艺有兴趣的可以逛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全国茶学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实验室也将在本届茶博会上首次亮相。位置就紧挨着湖北展厅。

  贰

  9号馆

  9号馆紧挨着主展馆,从主展馆的东门出去就进了9号馆。这里设立茶文化、茶器工艺、茶家具文房、再生茶及衍生品等展区。一句话,这里主要是跟茶有关的文化用品,比如茶具,茶桌等等,非常值得一看。

  首先,建议可以从西四门进,进去迎面就是面积非常大的茶道、茶艺表演区。再往东走,会有很多茶具制作的名家的展台,这里不仅销售茶具,而且还会有现场的茶具制作展示。

  记者在馆内浏览了一圈,发现福建建盏,云南建水紫陶,德化白瓷,河南钧瓷,浙江青瓷,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都有参展。

  除了茶具,还有很多中式家具,茶台等设施展示展销。

  叁

  8号馆

  主展馆的西边,紧挨着的就是8号馆。这里的展示就相对专业了很多,设有茶叶加工设备、茶叶包装机械、茶叶包装材料、茶叶检测设备等展区。也就是说在,这里的都是跟茶叶种植和生产相关的设备。

  茶叶加工的落后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果没有优良的加工条件与技术,最终会影响茶叶的安全性以及质量。因此,本届茶博会集中了很多先进茶机具,适合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参观学习。

  除了这些展示展销,茶博会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动。

  茶博会开幕后,更有一系列“重头戏”上演:除常规展示展销活动外,包括中国绿茶发展高峰论坛、六大茶叶主产市专场推介、徽茶区域公用品牌和名优品牌推介、多项合作签约仪式、“三大茶事”比赛颁奖、茶文化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将隆重推出。茶产品、茶工艺、茶体验、茶消费、茶学说、茶文化……将通过展会精彩呈现。

  比如,中国绿茶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等多位行业内著名专家,分别作主旨报告和嘉宾访谈活动,共同“聚焦绿茶产业,谋动徽茶发展”,将为大家带来一场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思想盛宴”。

  好了,看完本文,你大概对本届茶博会有个基本了解了,不知道可有心仪的好茶了。收藏好这份“淘宝图”,本周末不见不散!

  来源:政府网站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