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徽祁门红茶旅游

找到约127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茶旅线路,来安徽祁门,享祁红茶乡风情游

5月20日,2023年第四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国博中心举行。大会以“非遗”与茶乡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主题,通过发布“中国茶技·忆之非遗”为主题的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以及主旨演讲等环节,推动茶乡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茶文化保护与传承。

本期为您推介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祁红茶乡风情游。

申报单位: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中心

所在地区: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包含景点:牯牛降景区, 福洲生态茶园, 祁红博物馆”,中国祁红科技博览园,历溪, 倒湖十八湾等;

旅游时段:3-10月

推荐茶叶:祁门红茶、安茶

祁门地处安徽南端、黄山西麓,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国土面积2215平方公里,总人口18.7万。森林覆盖率88.64%,居全省首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连续蝉联“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盛产享誉世界、香名远播的祁门红茶。

新安医学也发祥于此,有史可考御医21名,生长有黄精、祁术等道地中药材近千种。明清古戏台群、曾国藩行辕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戏曲“活化石”目连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祁门特色魅力茶乡,东起新安江源头凫峰镇,西至国家4A级景区牯牛降,途经祁红博物馆、一府六县古民居、环砂生态茶园、御医村历溪、黄山百家摄影金山降上,南至倒湖十八湾等景点。

凫峰镇-五福之洲全景

“福洲生态茶园”位于凫峰镇,是屯绿之冠--凫绿四大名家茶发源地之一,国家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3即选育于此。此地洲茶连片,溪水环抱,绿竹成荫,是古徽州洲茶产地的最佳代表,也是祁门最大的新石器遗址地。

凫峰镇福州生态茶园

“祁红博物馆”以及中国祁红科技博览园,是祁红历史文化展示馆,馆中陈列有自祁门红茶诞生以来的多件珍贵历史文化资料和实物,及近现代祁红发展历程中,在中国茶业史上著名人物介绍,是了解祁红历史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一府六县”“贞一堂” 两处省保古建筑位于渚口乡渚口村,是祁门倪氏宗族所建,是祁门明清古建筑的代表,有民居“故宫”之美誉。村庄三面环水,风光秀丽,有采茶扑蝶舞、十番锣鼓、舞草龙等诸多民俗文化,寻古徽州人文传承情怀。

“环砂生态茶园”位于历口镇环砂村,是祁门县现代农业标准示范茶园之一。环砂村是“中国绿色村庄”、“国家级生态村”、“中国传统村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活化石--目连戏的发源地,村旁是茶山,山上可观村,体验环砂农家乐。

祥云三山庙生态有机观光茶园

御医村历溪位于祁门历口牯牛降脚下,四周群山环抱,远离尘嚣。村中的古桥、古祠、古碑、古庙、古戏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明代御医王典所建王氏宗祠“合一堂”,大门按圣济五凤楼形式建造,一对汉白玉抱石鼓为嘉庆皇帝所赐。村中的古树林保留着诸多的千年古樟、白果、红楠、香枫等珍稀名贵树木,为徽州保存最好的古水口林。

金山祁春庄园位于箬坑乡石舜村,坐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南坡,与黄山百家摄影点降上相望,站在祁春茶园山顶,极目远眺,降上的棋盘石、白云庵遗址、脚下的上、下汪村,岩上水库以及远处的马口、邬家等村庄,道路、河流清晰可见,一派美好的田园风光。

牯牛降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这里青山绿水相依,生态环境极为优美,自然风光集雄、奇、幽、秀于一身。品祁红庄园红茶,看西黄山秀丽风光。

牯牛初照

“倒湖十八湾”水利风景区位于祁门县南部芦溪乡境内,与江西省接壤,距祁门县城60公里,依托阊江和大北河交汇处的水域及水电站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以两河一湖为纽带,将景区分为两河一湖亲水娱乐区、安茶文化展示区、漂流观光区、旅游集散中心区、倒湖生态新农村度假区和户外康体拓展运动区。

注:图文由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中心提供,转载请标明出处。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祁门红茶 镶着金边的女王

 

“你们祁红世界有名。”这是邓小平1978年在黄山视察时说的话。但他并没有去过祁门。

 

祁门可以说是个山高水远的地方。打开地图,她在安徽最南端,位于安徽与江西两省交界之处。从更大范围看,处于黄山、鄣山和更远一点的庐山之间,在黄山西部山脉也是号称华东最大的物种基因库牯牛降的脚下。

 

世界上最好的红茶

 

注意,“最好的红茶”后面,没有“之一”。

 

老友杨龙给我安排了行程——经黄山去祁门。

 

黄山-祁门-景德镇高速公路通了。高速公路边是比画更好看的皖南山水。在黄山及牯牛降和皖赣交界处的鄣山山脉之间,是一片缓冲带。其谷底是休(宁)屯(溪)盆地。其他则是一个个土层肥厚、黄壤或红壤的小山头。很多为馒头状,树木茂密,植被良好,林相优美。再往深处看,则是被自然切割成一棱一棱的山岗,与更大的山头相连。

祁门凫峰茶园

过祁门,则是一片向鄱阳湖、长江方向延伸的缓坡丘地,近看是一棱一棱、远观是一层一层,如中国山水画中皴法一样写意的景象。在山峦之间,一沟沟、一条条、一汪汪的水环绕行走,又形成许多小半岛、小滩渚,宜种宜居,仿佛人间隐秘的仙境。人间四月天,这里到处是绿,尤其是楮树和树,似花似叶的青春颜色,如泉水般从万绿丛中鼓涌而出,又似焰火般从枝头爆炸出来。夺人心魄。

祁门红茶就产自这里的团山、缓坡、滩渚。气候土壤条件,确保了其天生丽质,根骨清奇。祁门红茶的主要原料是小叶楮树种。春天的第一批茶很关键,顶级的祁门工夫红茶,大部分选用的都是这第一批采撷的茶叶。

祁门历口茶场

此时正是春天里采茶时节。树杪上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芽头最鲜嫩、最漂亮,触手可感。每棵茶树都剪裁得有型有状,顺着山势一垄一垄展开。有人在采茶。现在茶园为适应旅游的需求,大都开辟了专门的参观步道。黄山地区的茶园面积都不大,茶园也不似许多地方连片接岭。很多茶园里还有些选种或自生的梧桐、桂树、朴树、乌臼等树,使得茶园更具风情,实际也有实用功能。这些树大多有或浓或淡的香味,也是祁门红茶天然香味的来源之一。

祁门红茶的初制,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个步骤。萎凋,是将摘下的鲜叶通过摊晾,让叶片中的水分散失,使其自然萎蔫凋谢。揉捻,就是像揉面一样搓揉,破碎茶叶里的细胞,促酶氧化。老茶师的动作张弛有度,颇具观赏性。发酵想想都很神奇。传统的发酵方法是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并用湿布焐至叶及叶柄呈古铜色并散发茶香。这是形成祁门工夫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后,绿色的茶叶会逐渐转化为红色,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经过发酵的茶叶,就可以算作红茶了。干燥,就是通过高温烘焙,使发酵好的茶的水分蒸发的过程。至此,茶叶做成。但祁门人只把这茶叫做毛茶,真正体现祁门工夫红茶高品质的是后续的精制。

 

精制,就是整饬细致、分等级、剔除杂物、减除水分等,使茶叶达到外形漂亮、内质丰富的标准。初制只有4道工序,精制工序则多达17道。主要工序是筛选拣补拼装等等。细分有17道严格工艺后的祁门工夫红茶,尊重茶叶的原始状态,茶叶外形整齐并与内质一致。而只有经过精制后,才能真正称得上“祁门工夫红茶”。

 

所谓祁门红茶,“工夫”二字不可或缺。每一个生产祁门工夫红茶的茶企,都始终“苛刻”地践行着每一道工艺,每个级别都极尽繁复考究,每一个动作都是不厌其烦的重复、倾尽心血的工夫。即便是在科技昌明的生产时代,很多工序仍旧是茶师们手工完成。明晰的分级制度和过程控制,保持了祁红稳定的制作工艺,继而保持了祁门工夫红茶的稳定特质,使祁门红茶真正具有了与其他红茶相比,更加尊贵的特质与差异。这道道工艺,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技术,还包含着记忆、情感,夹杂着一代代手艺人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而这正是祁门红茶增值的关键,也是祁门工夫红茶真正的魅力所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才成就了一个天生丽质的少女,祁门工夫红茶由青涩脱胎为一个内外兼修、高贵雅致、仪态万方的公主。

 

 

 

镶着金边的女王

 

夜宿祁门。

 

如同置身于生命的欢歌中。春雷一波波,贴着山脊滚动,时而低回,时而惊炸。似在不断地探索和变换着呼喊的方式,要唤醒千山万壑的精灵。偶然的电闪如金蛇般从天空垂直而下,直贯入地,仿佛在给大地神秘接种。大雨如注,千军万马,动止有度。它一遍一遍地冲涮着,要冲涮掉一切可能的污渍。甚至要把深入肌理的点滴污垢也洗净,洗出一个冰清玉洁来。先听是雨声,继而则是万木拔节的声音,让人能感觉甚至能看见天地万物的和谐一致。天地协力,在狂风雨暴中努力孕育着万千生命,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呵护着他们的生长。

 

在这样一个雨后的早晨喝茶,深吸慢呼,一缕缕可触的飞云,远观近望,一树树崭露的新芽,不圣亦仙。

 

在祁门喝红茶,可以选择一个经典的场景。皖南徽派建筑,白墙青瓦,完全镶嵌在绿水青山的大风景中。祁门人更甚,还要把风景般进屋内。让屋外屋内融为一体。折射出这里的人心思缜密,细巧深邃,骨子里的尊贵与从容。不仅是红茶,在祁门处处加上“工夫”二字,这里的根雕艺术也很发达。

 

祁门红茶的干茶是乌亮的黑色,条索紧密,细细窄窄,上有金黄色的小绒毛。闷泡3~5分钟,逼出茶汁,随着热气升腾起的茶香,是很难言说的一种特殊香味。是早晨的清新气息,是茶园里荡漾的花香,是空中飞过鸟鹊的体味,是已然成形的蜂蜜流溢,还是那些顾盼多姿的林木液汁琼脂,我不确定。茶师笑说不用费心去判别,这就是天下独一无二之“祁门香”。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香高不二门。祁红汤色红艳,注入白色瓷杯。洁白的茶具装着红艳的茶汤,极具观赏性。杯沿映出一圈明亮的、金黄色的光环,这条金边,是祁门红茶冲泡中独有的现象。它露出真容,随着水波荡漾。平和、厚重、温暖、典雅而本色,考究而喜人,不躁不厉,能让你瞬间安静下来。

 

层峦叠彩的风光在眼,采茶扑蝶舞的旋律在耳,祁门红茶的余香在口,此时,你会说什么?

 

本文转载自:中青报旅游周刊

 

安徽祁门重现中国茶界“红与黑”......

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出版,被称为法国乃至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近两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究一个谜,那就是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红与黑》。显然,《红与黑》是个象征性的书名,关于它的“解读”更是五花八门,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也许是这本书的魅力之一。感谢司汤达给读者们设下的这个“谜局”,总是在自然或不自然之间,牵引着我们试图穿越时光隧道,回到那座叫维里埃尔的小城里“解谜”。

1875年,也就是《红与黑》出版的45年后,中国茶界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在安徽祁门,一个叫胡元龙的人在平里镇贵溪村的培桂山房创建“日顺茶厂”,并首创祁门红茶,之后不断改良生产技艺,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自此,祁门红茶全国“走红”,走向世界。

同样在祁门,还有一款比百年祁红的历史更为悠久、更为沧桑的黑茶,那就是取自“安五脏六腑”之意的安茶。安茶从明代发端,至清光绪以前,盛极一时,风靡两广和东南亚。然而,随着祁红日益兴起,祁门的安茶产区大为缩小,加之抗战期间运销路线受阻,1937年安茶停止生产,一度不见安茶的踪迹。好在历经了半个世纪风风雨雨和兜兜转转后,安茶终于在1992年重获新生,逐步走向复兴。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圈、黄金产茶带的祁门,不仅盛产被誉为“茶中英豪”“红茶皇后”“镶着金边的女王”的祁门红茶,还有被东南亚人誉为“圣茶”的安茶。这一“红”一“黑”,在祁门这个小城里交相辉映,共同演绎中国茶界那份独有的“祁”迹。如果你想读懂中国茶界的“红与黑”,那么请来祁门吧,在“中国红茶之乡”,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百年祁红何以“红”动天下?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2023年5月18日,中国诗茶大会暨祁门红茶全球合作伙伴分享会在祁门举办。这一天,祁门女孩“群芳最”穿越千年向我们款款走来,带来了关于茶的平行空间,用浩瀚无边的科技焕新祁红魅力。作为祁门原创的“全球首位茶文化虚拟人”、高贵典雅的“元宇宙茶品牌主理人”、国风国潮的“乡村振兴推荐官”,她向全世界“解密”了“群芳最”之“最”在哪里。这些“最”,恰恰是百年祁红之所以能“红”动天下的密码。

“最”在百年祁红“薪火传”。中国红茶,起自明末,盛于清代,走红当今。祁门红茶由“祁红鼻祖”胡元龙创制,历经吴觉农、胡浩川等业界大师百年来的锤炼、改良、提升,“祁门工夫红茶”久负盛名、经久不衰。祁门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祁门红茶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珍品,位列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三度蝉联国际金奖,四度蝉联国家金奖,一代伟人邓小平盛赞“你们祁红世界有名”。

“最”在无与伦比“祁门香”。茶以香为贵。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诗云:在中国的香茶里,发现春天的芬芳。这香茶特指“祁门香”,似花、似果、似蜜,这种很难被准确形容的复合香型是祁红最大魅力所在,也是其他红茶难以媲美的,便通过“祁门”这一具备充分地域标识的名字来命名。放眼整个茶界,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以地名命名的茶叶香型。

“最”在祁红文化“永流传”。从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门对话到祁红采摘节,从“祁棋相逢”到“诗茶相携”,从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到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祁门县“皖美首台套”发布,无不是棋、诗和茶等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无不是传统非遗与现代时尚交融,无不是国际元素与乡土气息碰撞,一同助推“祁门红茶”这个世界级文化IP“垂直崛起”。

“最”在万里茶道“大动脉”。一条茶道连南北,一缕茶香飘万里。“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在亚欧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贸通道,被称为“世纪动脉”,全程1.4万多公里。一百多年前,祁门红茶通过阊江运到江西鄱阳湖,之后到九江,再转运至武汉,踏上万里茶道,远销海内外,“祁门红”自始至终都是活跃在世界茶叶舞台的鲜艳主角。2021年12月,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祁门县正式加入“万里茶道申遗城市联盟”。

复兴安茶何以“黑”得出奇?

独立六茶外,安然一盏中。2023年7月9日,“开祁门见黄山”黄山祁门美好生活大湾区邀约会暨“复兴安茶·粤见祁香”论坛在广东东莞举办。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安徽省等各地的茶文化专家、爱茶人士齐聚一堂,赏茶、品茶、话茶,共同感受安茶越陈越醇、越陈越香的独特魅力安茶的历史传奇,畅谈安茶的前世今生、展望安茶的未来发展。

是的,无论是一篓盛满时间的安茶,还是一度几乎消失的安茶,总能拨动着太多人的心弦。祁门安茶是幸运的,在销声匿迹半个多世纪后,还有人孜孜以求为它续上茶香,让走向复兴的安茶更加地“黑”得出奇,让人们愈发地爱上它、离不开它。我们不禁要问,安茶的这份“黑”得出奇,到底源自哪里?

源自历史的久远与沧桑。论茶史,安茶比祁门红茶要更久远一些。创制于明朝的安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后发酵的紧压茶(民间又称“软枝茶”),是安徽历史上唯一的一款黑茶。新安派画家渐江在其晚年给朋友的一封手札里提到“故乡松萝,不贴于脾,至涓滴不敢沾啜,极思六安小篓”,所指就是安茶。在坊间更有口口相传的民谚:“楼下喝普洱,楼上喝安茶”,足以说明安茶不愧是当时的上乘饮品。相比百年祁红的赓续不断,安茶就显得沧桑了许多,走过一段艰辛的路程,曾经辉煌一时,亦曾不见踪迹,直至今日才走向复兴,昔日被祁红光芒短暂掩盖的沧海明珠正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源自技艺的传承与革新。安茶制作属古法工艺,十四道制作工序复杂、繁琐,兼具绿茶的揉和烘、红茶的筛和拼、黑茶的蒸和压。每年四月份开始采摘、初制,一直要做到初冬时节,历时八个月有余。安茶有道夜露工序,即利用天然露水,对干茶进行发酵,世间独有,工艺称绝。正如一首叫《夜露赞》的歌曲中所唱的那样——“有一天晚上叫夜露,从此安茶就有了情愫,这露珠儿留在绿色的茶叶上,有一天就会在你的心里入住,哦,神秘的夜露”。竹篓是安茶独特的身份标识,篓呈椭圆形,内衬箬叶,工艺独特,做到茶香、箬香、竹香三香合一。随着对安茶制作技艺的传习不断深入,安茶的品质更加优化,2014年安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安茶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荣获中国博览会黑茶金奖。

源自茶人的坚守与执着。安茶在近代曾远销亚洲各地,制茶商号繁多。据统计,1932年祁门县有安茶号47家,其中“顺”字号6家,“春”字号30家,名气较大的有“孙义顺”“新和顺”“向阳春”等。可惜的是,当1945年最后一批安茶运送抵香港后,安茶就此销声匿迹了,制茶之人和商号也随之“隐退”了。直至1983年,在香港的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寄给安徽省茶叶公司一篓1935年前生产的祁门安茶样品,让人们看到了复兴安茶的希望。经过新茶人的艰辛努力,终于在1992年试制成功,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安茶重放光芒。近年来,祁门县成立安茶协会,拥有安茶生产企业20余家,年产安茶200余吨、产值4000万元左右,预示着新时代安茶春天已来。

红茶之乡何以“红黑绝配”?

2023年以来特别是金秋九月,祁门县的茶事活动很多,好戏连台、精彩不断,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祁门交织汇聚。


9月23日,“开祁门见黄山”2023年黄山祁门美好生活中原邀约会暨“复兴安茶·豫见祁香”论坛在“商都”郑州盛大举行,吸引更多的中原地区消费者喜欢上安茶,共同推动安茶这个古老经典的茶品焕发新的生机。

9月24日,作为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10场发布会之一的祁门县“皖美首台套”发布会在安徽省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各界茶专家、茶商、爱茶人士齐聚一堂,以茶会友、以茶招商、以茶兴业,邂逅科技与制造融合之美。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四季黄山相约秋天”发布会在吉林长春举行,祁门县作了祁门红茶推介,诚邀各位朋友登黄山、开祁门、品祁红。

接下来,祁门县还举办2023祁门安茶夜露节、全球首位茶文化虚拟人“群芳最”正式出道发布会等一系列茶事活动,让更多的人奔赴而来、身临“祁”境,一同领略中国茶界“红与黑”的独特魅力,一同找到这“红黑绝配”神话背后的密钥。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时光向前,祁门向上。如今的祁门,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正在朝着全面建设景美民富、政通人和的“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最大的天时是身处的美好时代。随着新时代的“万里茶道”已然出发和“高铁时代”即将到来,祁门县正处在千载难逢机遇期和大有可为新阶段。镶嵌于开放的长三角腹地的祁门,是黄山市链接珠三角的“桥头堡”,也是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即“一带一圈”的外延地带,现已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外溢的重要承接地之一。同时,“生态王国”“红茶之乡”“御医故里”“千年古县”四张亮丽名片,也赋予了祁门这片土地无限魅力与活力。应该说,属于祁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时代已经到来。全县上下正信念如磐、满腔热情地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最大的地利是绝佳的生态红利。祁门是“生态王国”,是一幅绮丽的山水画卷,一处没有大门的天然景区。全县森林覆盖率88.64%,位居全省首位,连续蝉联“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荣膺中国红茶之乡、中国御医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等。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牯牛降,被誉为“亚热带边缘的绿色自然博物馆”和“珍稀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好山好水出好茶。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圈、黄金产茶带的祁门,没有辜负这一方山水。山多、云多、雾多、阴雨多、直照日光少的“四多一少”自然条件,加上生物多样性特有小气候环境,为祁门特有的槠叶群体种茶树生长提供了最佳环境,这也是祁门产好茶、出名茶的“生态基因”。

最大的人和是上下的“祁”心协力。近年来,祁门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茶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祁红、电子、文旅、中(医)药康养四大主导产业,扎实推进“三茶”统筹发展,成功举办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门对话、祁红采摘节、中国诗茶大会、“开祁门见黄山”黄山祁门美好生活邀约会等茶事活动,全力以赴把祁门茶叶“一红一黑”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深入开展“‘祁’心创未来”专项行动,以“‘祁’行周一见”推动干部沉下去,以“‘祁’心半月谈”推动能力提上来,以“‘祁’遇十八乡”推动乡村靓起来,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带动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真正实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积极引导、带动种茶人、制茶人、卖茶人等一批新茶人秉承“工匠精神”,坚守“一杯好茶”,把祁门红茶、安茶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全力讲好祁红故事、安茶故事,向世界展示祁门红茶、安茶的魅力,让祁门茶叶的“一红一黑”享誉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茶界“红与黑”的谜底已为你解开。一样的秋天,不一样的祁门,邀你在祁门来一次全身心、沉浸式的体验,你一定会“祁”遇不一样的自己,还有不一样的“红与黑”。

来源:中新网、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