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6茶叶行情趋势

找到约51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复盘这一轮的大益行情

因为时间及篇幅的关系,我们简单的复盘一下2016年到现在的行情。

复盘,这是投资市场一个很好的手段。之前主要还是在股市里面用的比较多,对于茶叶行情来说,这个词其实很少能够听到。

那么我今天就是毫无保留的将这个词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总结过去就是更好的面对未来,复盘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当然复盘不是茶叶价格的简单过滤,而是包括当时环境下大益行情的运行情况的总结。

总体来看,从大益行情发生2016年到2021年,确切的说应该是2017年行情开始启动,到2021年年末这段时间。

这段时间的赚钱效应是逐渐体现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赚钱效应就越来越大。

来源:大益茶

2015年是全年下跌,情况比较惨。到了2016年还是处于阴跌的状态。虽然大益集团想了很多办法,悲观的市场还是不行。

但比2015年下跌的情况是要好的,从往下走开始平缓的下行。甚至个别茶叶也有一定的赚钱效应出现。

情况到了2017年就得到了改善,但对于大部分不是特别敏锐的人来说还是不敢进去的。尤其是以珍藏孔雀为主要代表的茶叶开始启动,价格从2万左右开始出现了几千几千的涨幅。

但市场还是处于一片质疑声中,但毫无疑问行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启动了,而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2018年的时候,大部分人其实已经看出来了,大行情似乎要来了,大资金也开始布局了。

但其实这个时候,敏锐的庄家已经赚了一波钱走了比如说兰韵,他们炒作了一波就赚钱走路了,以至于后面的庄家迟迟不见动静,活生生的变成了接盘侠。

这个时候大盘指数也从3000多点,涨到了6000多点,很多茶叶也翻倍了,个别表现好的也翻了三倍五倍了。

大盘从2019年开始,应该是进入了主升浪。大盘从6600点开启了慢慢长牛,一口气又是开启了翻倍行情。大盘指数已经来到了11000多点。

但很不幸,疫情不期而遇。

2020年大盘在疫情的影响下,直接下杀3000点,最低跌到8800点,还不排除平台估计隐瞒指数实际情况。

很多茶叶跌了差不多一半。大有崩盘的趋势。好在大盘稳住了,大盘从8800点开始触底反弹,开始了一波维持3个月的巅峰行情。20620点也是迄今为止最高指数。

自此行情虽有反复,但总体向下的趋势没有改变。2020年年底,大益指数维持在13300点左右。去年从最高点跌去了20%左右。

时间到了2021年2月初,行情再次反弹。最高到20500点左右,但冲高时间更短,大概2个月左右。

大盘并没有出现高位震荡,而是直接掉头向下。3月底行情结束的非常清晰,自此进入调整。

2021年5月广州芳村爆发小规模疫情,导致芳村局面区域被封。行情彻底哑火,等到6月底解封后,行情并没有如期出现。甚至在下半年出现加速下杀的情况。

2021年没有出现像样的抵抗,而是全年都以下跌为主要格调。到年底指数停留在11800点左右。

从数据上来看,大益茶叶价格跌了差不多一半。很多茶叶跌幅更大。

进入2022年,大盘并没有止跌迹象,或许还会下行。要知道当时的行情也是从3000点起步的,会不会再次回到3000多点,谁也不知道。

而现在已经是4月底了,大盘指数还在一万点左右挣扎。或许残酷的是现实就是,大盘离3000点还有一段距离,或许他会无限的去接近这个位置。

而从时间方面来看,大盘从2021年4月开始调整,时间已经持续一年。从上一轮行情的走势来看,当时2014年是震荡年,被套年,2015年,2016年是主要调整年,亏损年。

如果对比来看,或许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还会继续以阴跌为主。

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了。但这段时间的跌幅也是非常可怕的,还不能掉以轻心。

2020年应该是被套年,震荡年,大概率这一年的新茶买进去被套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年份。

2021年要说是亏损年份,估计大部分人也不会有异议。因为这一年的赚太难赚了。搞不好久被埋了。

现在市场上有些声音说行情跌到位了,或者说会反弹了,笔者觉得有可能但反弹幅度也不会太大,谨慎乐观还是很有必要的。

最乐观的情况就是再熬一年,行情再缩水一半以上,或许市场才会真正见底。而现在很多茶叶的价格还在半空中,这个时候很多人还是不敢进去的。

虽然外围也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大益茶的行情,但在趋势面前还是要谨慎为上。

悲观的一些的话,等到2024年行情真正明朗了再进场未必就不是一个好时机。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收获的。

既然行情已经跌成这样了,要想让其反转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江湖上的腥风血雨不经历时间的洗礼,也难以抚平心理的创伤。

这个江湖历来就是有人赚有人赔,这一波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很多,但倾家荡产的也不少。江湖流传的故事很多,但别指望每一天都有故事发生。

等到市场真正绝望的时候,或许真正到底了。

到时候再进去也不迟。加上哪些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还有哪些再想大干一场的人,大家一起再次见证新的故事。

或许很多人在市场大跌的时候心灰意冷了,没有心情关注行情走势了,因为没钱吃饭了谁还有心思整天扯淡。

该喝茶还是要喝,聊天扯淡才是正道。

来源:大益普洱圈 六月雪山,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0上半年茶叶出口情况出炉!下半年,茶行业如何“回血”?

  2020上半年茶叶出口情况终于来了。

  上半年茶叶出口情况:出口量减少,出口额增加。

  1-6月,我国茶叶出口量17.58万吨、同比减少1.65%,出口金额9.9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逆势增长9.52%。

  其中,红茶,绿茶、乌龙茶出口均有下降,花茶微涨,普洱茶强势增长。1-6月,普洱茶出口1465吨,出口增加207吨,同比增长16.5%。普洱茶,越来越受到国外市场的认可。

  总之,整个上半年,今年这样的行情,茶叶出口量只下降1.65%,这已经难能可贵了!出口金额逆势增长9.52%,这也算不景气的上半年里,一个喜人的消息。

  相比出口,上半年的内销市场却不乐观。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两个月没开门,一年茶叶重头戏、春茶凉凉,行业内的人,都是如鱼饮水。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下半年,如何回血?  

  - 01 -

  下半年茶叶行情

  我国茶叶市场,一靠内销、二靠出口,三靠深加工。上半年茶叶出口数据还算不错,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半年出口也不会太差。

  外销市场

  今年外销市场的总趋势,总体上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量持平甚至略微减少,出口金额增加,茶叶库存更加严重。

  出口量很难有明显增加,近几年来,茶叶出口量增长越来越疲软。

  2017年,茶叶出口35.5万吨,出口量比2016年增加8.08%。

  2018年,茶叶出口量36.5万吨,出口量比2017年增长2.67%。

  2019年,茶叶出口36.66万吨,出口量比2018年增加0.5%。

  纵观三年以来的出口量增幅,出口量增加越来越慢。今年上半年茶叶出口出现负增长,下半年要想逆势赶超,可能性不大。

  我国主要茶叶出口国或地区

  乐观估计,今年茶叶出口量能与去年持平,即使出现0.1%-1.5%的负增长,也是情理之中。

  值得说的是,摩洛哥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两个国家虽算不上发达,却是我国茶叶无可替代的大客户,传统的茶叶大客户,2019年,茶叶出口量不见增长的重要原因就是摩洛哥和乌兹别克斯坦。

  2019年,出口摩洛哥的茶叶达7.4万吨,同比下降4.25%,出口额同比下降4.99%。

  出口乌兹别克斯坦茶叶2.05万吨,同比下降16.79%,出口额更是减少23.12%。

  如果这两个国家增加进口量,茶叶出口量很有可能出现新增长。  

  2019年茶叶出口情况

  出口单价越来越高

  出口量减少,不必过度悲观,我国出口类茶叶越来越值钱,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近几年来,我国茶叶出口单价均在一路上涨。

  目前,我国茶叶出口至129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茶叶出口量35.5万吨,同比增长8.1%,而出口额16.1亿美元,同比增长8.7%,增幅高于出口量。

  2018年,茶叶出口量36.5万吨,同比增长2.67%,而当年茶叶出口额,受茶叶出口均价增长7.27%、达4.87美元/公斤的影响,总出口额大17.8亿美元,增长10.1%,增幅高于出口量。

  2019年,茶叶出口36.66万吨,总比增长0.50%,出口单价5.51美元/千克,同比上涨13.04%,年出口额达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增幅高于出口量。

  2020上半年,虽然出口量减少,但出口均价为5.56美元/千克,同比上涨5.92%,受单价上涨的影响,整个上半年出口金额,同比增加了7.72%,达9.94亿美元。  

  总之,我国茶叶出口单价上涨,这是大趋势。下半年即使茶叶出口量有小幅度下降,但单价上涨,一整年的出口额也不会暴跌。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我国茶叶产量年年增加,内销市场增长疲软,出口量不见增长,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茶叶没卖出去,成为库存。占用资金、占用仓库,遇到雨季,人心惶惶,库存,百害无一利!!!  

  - 02 -

  下半年茶企如何回血

  我国上千亿元的茶叶市场,出口只是其中一部分,茶叶市场的柱石,还得靠内销市场支撑。

  如果说茶叶出口情况还说得过去,那内销市场,真的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据报道,2020上半年,有46万家公司倒闭。大环境之下,倒闭的茶企也不会只有几个(奶茶店除外、越增越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茶企。

  茶行业有点特殊,一年的重头戏是春茶,春茶,60%的产量撑起全年80%的收入,但春茶碰上疫情。今年的春茶,不乐观。

  萧条的春茶,过去了也就过去了,茶行业最重要的,还是做好下半年。

  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经济回暖,中秋国庆春节等送礼需求的增加,下半年茶叶市场的需求,已经在逐渐回暖。

  首先,瞄准比较火热的茶

  茶难卖,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今年更是如此。

  今年,名山古纯不温不火,但中期茶、名山熟茶却有回暖的迹象。这是市场走向。

  做茶十几年的茶企,几乎家家都有库存,中期茶火的时候,十几年前的中期茶,也可以拿出来露露脸,万一有客户想要,何尝不是一种机遇。

  至于古树熟茶,目前普洱茶市场以生茶为主,古树熟茶仍在市场试探阶段。茶企产品定位的时候,可以为古树熟茶留一个位置。今年行情不好,多一种可能性,就多一条出路。  

  但是,这不意味着,做生茶为主的企业不做生茶,全部改头换面做熟茶。要知道,目前,普洱茶市场,生茶仍是主流,熟茶依然是一种尝试。

  如果全部改做熟茶,到最后没卖出去,只怕是血本无归。做古树熟茶,其实是一种茶叶投资,与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样,茶叶也别做成同一种。 

  其次,下半年主打送礼

  茶,是用来喝的,很多茶客都是存新茶,喝老茶。

  目前市场,老茶客手中都是茶叶过多,只靠喝,两三年也未必喝得完,但就礼尚往来来说,茶叶,仍然是必需品,其他任何礼品都无法替代。

  品饮市场疲软,卖茶大业,只能靠收藏送礼支撑。下半年,中秋、国庆,双十一,每一个都有大市场。

  茶叶终究要接地气,卖茶,价格始终是最强竞争力。今年的行情,经济大环境不是很理想,茶叶礼品价格也要接地气一些,不能过高。如果一个茶叶礼品飙到几千元的高价,能接受的人少,没有流量基础的支撑,效益不会太好。

  我国茶叶,国内市场是主体,出口效益再好,也撑不起茶行业。2020下半场,要尽可能抓住过节送礼的机遇,挽回春茶的损失。  

  写在最后:

  2020年,真的是10年以来最难的一年。

  上半年已经过去,下半年经济回暖,还有过节送礼需求,但总体而言,今年的茶行业,相比往年,会萧条一些。

  2020年,茶行业,充满了焦虑,充满了考验。大环境不如意,茶行业无法独善其身。

  今年,行情再差,也要咬牙坚持。茶行业可以焦虑,但不能坐等,该做的还得做,尽人力,知天命。  

  我们可以担忧,但是不能退缩。稍有退缩,竞争激烈的行业内,马上就会被迫丢掉市场!

  2020,茶行业,除了硬扛,别无他法!

  来源:网茶会习茶社

2017年武夷山茶叶市场行情预测与分析

      今天是2017新的一年开始,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鸡年行大运发大财!

   武夷山茶业界的朋友在2016一年里都有什么收获呢?2017年又将如何计划?

   在此,我们一起参与2017年武夷山茶叶行情预测与分析,大家畅所欲言。

   回顾2016年,武夷山茶农整体感觉散茶比2015年更加难卖些,或许这有多种原因。但是从武夷山各企业品牌茶叶看来,16年的销售情况并不比15年差,反而会有更好的趋势。武夷山茶叶还是要持续走品质茶品牌包装,立足武夷山本地位置优势,坚持品质发展,借助互联网+让武夷山大红袍热销全国,出口国外。

 

 

   持续几年各种山头肉桂在武夷岩茶市场走俏,所延伸出来的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慧苑坑肉桂,竹窠肉桂,鬼洞肉桂,虎啸岩肉桂,三仰峰肉桂,天心岩肉桂让各地的茶友变成喝武夷岩茶只找肉桂的异像。

   各山头茶持续走高,在武夷山的本地茶厂的内部交易最低已经过千,特殊山场(牛栏坑)(鬼洞)更是近万,整个市场把肉桂这个单品炒得很高,无形中让有些商家有了空间和盈利的渠道,因此,市场上开始有批发各种价格的肉桂都挂上了牛肉、马肉、啥肉的。

   2016年肉桂的茶青依然走高,肉桂山头茶的传说还会继续吗?答案是肯定的!2017年武夷岩茶将会走火入魔的打造和推销正岩肉桂,还会有更多的“奇肉”出山。

   近十年来,随着武夷山政府、武夷山茶人大力发展茶产业,推介茶文化,全球营销武夷岩茶。大红袍具有较强的消费粘性,越喝越上瘾,随着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可预测2017年大红袍茶叶消费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针对市场上大量的外外山茶改制成了武夷岩茶的模样,借助其原有的销售渠道在全国的店铺,占领了武夷岩茶培养起来的口碑,让刚接触武夷岩茶的朋友对岩茶的认识都模糊了。所以2017喝“武夷岩茶”的人群更多了。当然,把外地茶喝成武夷岩茶的人也更多了!

   从武夷山茶业管理局公布数据来看,全市涉茶人数已达10万余人,全市注册茶企业4800多家(其中:个体工商户3000多家),通过(SC)QS论证企业近600家,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8家,茶叶合作社94家。此外,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地带动带动了包装业、物流业等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问题。

 

 

   武夷山茶产业与武夷山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劲吹的“山场风”和疯狂的“牛肉”热,武夷山当地多数的茶师们认为,这一现象“有些过了头”,但他们还是予以了比较温和的评价。这是岩茶市场发育不够健全的表现,但也不能过分地苛责,毕竟这对于促进岩茶市场份额的增长还是有一定带动作用的。”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一叶启桐说。

   各种“山场”的各种“肉”,蜂拥而起,看似热闹,却是乱象丛生。“这只是岩茶产业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现在大家都在斗‘山场’,以后斗的就是品牌,斗的是标准。从当前“山场风”盛行的市场现状来看,家家户户都在闹哄哄地炒“山场”炒“肉”,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等到市场发展日益成熟的时候,最终的赢家会是那些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茶企。 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清风茶叶研究所创始人黄勇说。

   执行囯家标准,才是武夷岩茶最好的持久的出路。“天气好,山场好,意味着茶随便做就可以做好吗?”“技术不行,再好的山场都没用!一个制茶师傅,按照标准的工艺做茶,都可以做出好茶,而做出非常好的茶是偶然,把茶做坏是不小心。所以,即便是半岩的山场,如果技术过硬,做出的茶也是相当好的。”此外,一泡好茶,除了精湛的制茶技术,还要靠拼配技术,“通过取长补短,拼出一泡品质优于原来的茶。”武夷岩茶,从育种、栽培、采摘、制作、审评、检验、贮运等等,早有标准可依。9年前,“国标”就已正式颁布实施。然而,在靠经济效益说话的市场面前,很多时候,“国标”也许只是一份难以严格执行的官方文件。非遗传承人,琪明茶叶研究所创始人王顺明的观点。

   现在市场上的商品大红袍,也有两种概念:

   一是指按武夷岩茶国标生产的大红袍商品茶;

   另一概念是通指武夷岩茶,特别是在武夷岩茶消费新区,对武夷岩茶不了解的人,把所有的武夷岩茶都称为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权威专家刘国英

    “在毛茶审评时,除了看它当下香气、滋味的表现,还要考虑精制后是否能提升等级。如果毛茶的香气较轻飘,那么在精制时它的香就难以‘稳住’,不利于整体品质的提升。毛茶作为基础材料,必须要做到香气高雅、水感醇浓,后期精制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提升品质。”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游玉琼说。

    游玉琼表示,没有精制过的毛茶,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稳定性都存在一定缺点。所有毛茶只是基础原料,不会当作商品茶在市场上流通。虽然有部分消费者喜欢清香型的岩茶,这种喜好没办法扭转,但所谓的清香型岩茶,火也要焙到位,起码得保证在保质期内不能返青。

   引用叶启桐的一句话:

   一泡茶里的每一片叶子都十分重要,因为每一片茶叶都是有生命的。做茶的人要将每一片茶叶都看成是一个生命的载体,才能制出好茶,制出感动人的茶。

   武夷山岩茶大红袍技艺传承人 叶启桐

    “两袖清风,闲来喝茶”,大红袍是茶中珍品,鲁迅先生说:有茶喝,有好茶喝,是一种清福。好茶配好壶,实在是一种极品的玩趣,生活中少有的幸福。许婕制作的“清风容福”壶正好暗合这点。试想,用这款小煤窑大红袍朱泥泥料做工精致,既好看又好用的“清风容福”壶冲泡具有“岩骨花香”的清风大红袍,谁的心里不会顿生惬意?!

 

找到约4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