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凤山顺南来了位懂茶书记——朱兴正

  今日乡镇5月23日报道(张耀辉)四月以来,景谷县凤山镇顺南村的茶叶变得浓绿起来,茂密的茶园,一片连着一片,好似山坡披上了一件绿衣裳,茶农们忙着采摘茶叶,累得汗流浃背,但是看着满满的茶背篓,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在忙碌的人群中有一个瘦小的身影,他在茶园里认真地察看着茶树的长势、品质.....用自己不太宽厚的肩膀扛起了顺南的茶叶产业,撑起了无数茶农的希望,他就是凤山镇顺南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朱兴正。  

  2018年2月,作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朱兴正被组织选派到顺南村驻村。到村后,他便每天奔走于村寨里、田间地头、农户家,关心着村里的每件扶贫事、每位扶贫人、每户农家人。通过深入村组农户摸实情,他认识到制约顺南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支柱产业带动。认识到这种情况之后,朱兴正多次召集村“两委”班子和部分小组干部、农户代表对顺南村产业发展事宜进行座谈交流,通过讨论分析,最终达成了以种植茶叶、烤烟和养殖猪、牛为主导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共识。 

  顺南村共有茶园2600多亩,人均1亩以上,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接近2亩。2018年以前,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都比较粗放,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茶园因管理不善而荒芜,且茶叶价格偏低,干毛茶均价还不到30元。  

  据统计,2017年顺南村茶叶总产值不到100万元,这让朱兴正感到非常惋惜,同时更加坚定了他要带领顺南村民脱贫致富的决心。从事茶叶研究工作多年的他敏锐的感知到,顺南村的茶叶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暗下决心要带领全村老百姓把茶树变身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为保证茶叶品质,朱兴正以发展高山生态茶为目标,在争取省农科院资金和科技支持下,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迅速启动实施了茶叶种植加工六项工程:茶园生态有机化管理工程、低产茶园改造工程、茶园病虫绿色防控工程、茶叶加工名优化工程、顺南茶品牌打造工程、茶叶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工程。  

  两年来,朱兴正共向省农科院争取到扶持资金60余万元用于顺南村茶叶产业发展,开展茶园生态化管理和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500亩,辐射带动2000余亩;通过嫁接技术示范改造低产茶园100亩,启动有机茶园认证2000亩;支持名顺茶叶专业合作社改造可开闭式晒场138平方米,支持名顺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嘉顺种植专业合作社杀青机、烘干机、发酵机等10台套;亲自指导建设提升普洱茶(晒青)和白茶两条主要生产线,调整优化生产工艺,并把顺南普洱茶和白茶推介到昆明茶博会;引导两个合作社自行申请茶叶商标2件,引进企业合作开发产品注册1件,引进两个企业与顺南的合作社合作,既拓宽了茶叶销售渠道,又让茶农有了稳定的中长期产业收入。

  朱兴正很重视茶叶种植实用技能培训,2018年以来共组织开展茶园耕作、茶园肥培、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树修剪等茶叶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共500余人次,不仅让茶农真正掌握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更让“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生产理念深入民心。

  通过六项工程的逐步实施,顺南村茶园管理水平、采摘水平、茶叶质量、加工技术、品牌知名度等不断提高,茶叶价格每年提高了30%左右,2020年春茶鲜叶原料最高单价达75元/公斤,名顺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嘉顺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带动促进1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2019年全村茶叶总产值达300万元以上,部分农户茶叶收入已超过2万元,同时,茶叶产业收入也成为顺南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19年单茶叶产业集体经济收益便达3.5万元。

  驻村两年多来,朱兴正始终恪守初心、不忘使命,践行“笃耕云岭 致惠民生”的农科精神,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把“论文”书写在贫困村的土地上,把茶树变身“摇钱树”,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带动顺南村民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中发光发热,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来源:今日乡镇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