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结缘武夷一叶茶 探寻三茶统筹优秀成果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自古名山产名茶,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武夷山,更不例外。千百年的武夷茶文化不仅为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也让一片叶子在“三茶”统筹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背景下更具时代生命力,成为富民强村的强引擎。


两岸青年参访建瓯市百年矮脚乌龙茶园(闽台同根茶园)。(中国台湾网记者孙路路摄)

5月21日至25日,由南平市旅游协会、武夷山市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亲,来品茶”两岸青年武夷山打卡季活动在福建省南平市成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近百名两岸青年通过5天22个打卡点因茶结缘,相聚武夷青山秀水间,共品香茗、共观美景、共感茶韵、共融真情。

亲,来品茶——这盏茶中,是贯穿中华千年文化的一片武夷茶。

作为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武夷山素有“一座武夷山,半部茶叶史”之说。

自南朝齐时至今,武夷岩茶(大红袍)除被文人雅士品鉴称赞外,以点茶、茶百戏等多种茶艺形式传承延续。撮末于盏、注汤入盏、击拂……茶道老师向大家现场展示古老的点茶文化,将茶汤击打出又细又白的泡沫,形似奶盖却由茶而做,并在上面“以茶作画”,是为茶百戏。


茶道老师向大家现场展示古老的点茶文化并教学。(中国台湾网记者孙路路摄)

“点茶是一种古老的茶文化。茶道老师告诉我们,以‘啜茶’的方式饮用更能增强茶的味道与风味,让我觉得很有趣。”来自台湾的自媒体博主艾咪分享道。

唐代烹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茶事千年风雅,放眼茶文化发展的历史画卷,还有另一颗明珠,即万里茶道起点——位于武夷山东部的下梅村。“康熙十九年,其时武夷茶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竹筏三百艘,转运不绝。”史书寥寥几笔,勾勒出这条长达1.3万公里茶道的繁华。


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制茶工艺星标准。(中国台湾网发)

据悉,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大通道,带动了沿线200多个城市的发展。穿越千年后,武夷茶仍在蓬勃生长,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壮起来。“来到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看到了他们对于当地生态的考虑以及制茶工艺星标准,我觉得很值得台湾借鉴和学习。”台湾青年颜宣明来自制文山包种茶之家,他希望可以把南平的有机茶带到台湾,从中寻找灵感。

亲,来品茶——这盏茶中,是助力富民强村的三茶统筹。

“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这一经典论断,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个角度,不仅为中国茶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是成为茶业振兴赋能的良药秘方。

南平市作为全国著名茶区、万里茶道起点,积极探索打造“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充分展示了武夷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茶产业的全链条发展、茶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


两岸青年品尝由机器泡的大红袍。(中国台湾网记者孙路路摄)

“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盛”——武夷岩茶(大红袍)兼具红茶与绿茶的制作技艺,位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清单第一位,凝结了历代茶人和前辈们的智慧结晶。

如今,八马茶业有限公司等茶企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更迭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流程和冲泡工艺;绿色改革在茶园悄然兴起,燕子窠绿色生态茶园基地入选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茶文化与茶科技的“道”与“技”的结合,全力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


八马茶业有限公司等茶企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更迭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流程。(中国台湾网记者孙路路摄)

“这一次参观大陆的茶企,看到很多无菌制茶的方式,很特别。越来越多的‘茶科技’,希望两岸以后在茶文化、茶科技方面多多交流、带来新机遇。”台湾青年蔡如瑜现在常住江苏苏州,她戏称自己为“茶叶小公主”,来自制茶世家,自己也对茶十分感兴趣,“我这次来,也是要看一看台湾冻顶乌龙的家”。

亲,来品茶——这盏茶中,是茶出同源、文化同脉的两岸同根。

闽台茶叶渊源深厚。台湾茶种植、加工制作之工艺,皆源于武夷山和安溪茶产区。百年矮脚乌龙茶园(闽台同根茶园)便是最有力的见证,被称为台湾“青心乌龙”的祖籍园。

相传,清朝咸丰年间,秀才林凤池将东峰桂林矮脚乌龙茶树带到台湾,植于南投县冻顶山,并成为台湾种植面积最广的青心乌龙茶品种。1990年9月,台湾茶叶界泰斗吴振铎教授等专程考察了这片乌龙老茶园,经过反复考证认定,福建建瓯桂林的矮脚乌龙为台湾青心乌龙的祖树。


图为百年矮脚乌龙茶园(闽台同根茶园)。(中国台湾网记者孙路路摄)

在了解到这一典故后,大家纷纷表示“很激动”“印象很深刻”。“通过这次参访,我不仅了解到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的‘三茶理论’,而且知道了包括台湾青心乌龙在内的多款茶大部分都来源于武夷山。”来自台湾的媒体人、主持人黄芓期开心说道,她更愿意称此次旅程为“寻茶根之旅”。

亲,来品茶——一句真诚的邀请,借茶文化的源远流长穿越时空、连接古今,以茶文化的一脉相承跨越海峡、联结两岸。而若问这杯中为何物?是在水中舒展开来的片片云华,是茶产业、茶科技的传承与迭代,更是海峡两岸茶出同源、文化同脉的深厚底蕴。

来源:中国台湾网(记者 孙路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