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茶厂:民族之情源远流长

每逢采茶季的到来,一片片茶园散落着采茶人忙碌的身影。居住在勐海县的布朗族、拉祜族、傣族、彝族等多民族茶农,就欢快地穿梭于吐露新芽、青翠欲滴的茶树之间,而这些茶农采收来的茶叶,大多被勐海茶厂收购。

据勐海茶厂副总经理袁国霞介绍,始建于1940年的勐海茶厂自建厂初期,就有着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优良传统。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筹集外汇、支援抗战,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一路艰辛到达佛海(勐海旧称佛海),开始考察佛海茶业情况,筹建佛海实验茶厂。1940年,佛海实验茶厂建成投产,由此开创了中国机械制茶的先河,写下中国茶叶史上历史性的篇章。

勐海当时还是瘴疠之区,穷乡僻壤,创业之难非常人所能想象。范和均首先不断加强与当地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在各民族的协助下,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把茶厂建设起来。他们还坚持边建厂、边生产。厂内争分夺秒制作红茶,厂外向各茶庄收购和订做销藏紧茶,很快打开了销售局面,占领了市场,茶叶远销香港、苏联和南洋各国,并保证了对销藏紧茶的供应,满足了西藏人民的需求。同时,改善了边民生活,深得民心。

繁重的生产任务和恶劣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磨灭勐海茶厂职工“以茶救国”的初心。为支援抗战,各民族大团结,成立了自卫队,不定期为前线战士捐款、捐物,当时很多人都以加入勐海茶厂为荣,也让人们感到茶厂手中的茶已成为保卫国家的武器,让大家意识到“国家兴亡,茶人有责”。然而,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迫近缅泰,勐海地区遭日机轰炸扫射,动荡不安。范和钧先生为了职工安全和保存实力,艰难地决定“暂停开支、准备疏散”,全厂职工加班加点,制好最后一批订单,含泪撤离。

拉祜族村寨曼班三队属于布朗山乡曼囡村委会,是勐海县重点帮扶的“直过民族”贫困村。全村17户58人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村民思想意识较为落后,存在“什么都怕,就是不怕穷”的情况,致使全村仍处于贫困阶段。

针对曼班三队、西定乡旧过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布情况,勐海茶厂积极发挥茶叶原料收购区域广、收购量大的特点,动员原料供应商101人积极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2016年9月,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978户,11693人,涉及9个乡镇36个村委会212个村民小组。同时,勐海茶厂以“公司+合作社+茶农”的模式,收购村民茶叶,帮助村民致富,使各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携手过上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勐海茶厂是各族职工共同的‘大家庭’,我们要继承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优良传统,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促进者、践行者。”袁国霞掷地有声地说。记者看到,在厂区的宣传栏上,走廊里、楼道间随处可见民族团结标语。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职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搭起了“亲情链”、架起了“连心桥”,充分发扬了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好传统,共同建设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据了解。2004年11月,勐海茶厂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目前,厂区面积700多亩,具有两个生态万亩茶园,现有员工79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及大专以上人员336人,公司平均年龄为37岁,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土家族等20个民族。改制后,勐海茶厂毛茶收购覆盖了全县11个乡镇,惠及县内近30万各民族涉茶人员,生产成品茶86113吨,销售额达122.3亿元,上缴税款近25亿元。

来源:西双版纳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