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水为茶之魂

  语云:水为茶(汤)之魂。也有云:水为茶之母。欲得一杯好茶,水和茶叶相同重要。好茶得之不易,好水呢?答曰:更不易得。古人早明此理。古籍中“论水”的文章不少,台甫家、大官僚“知水”者更多。如苏东坡、王安石、李德裕,还有乾隆皇帝等等,都是“鉴水”的我们。苏东坡更有“相传煎茶先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之语。泡茶之水,应以山泉为榜首,井水、江河水都需如法“制”之。水之逸品尚有“天水”即雪水、雨水(如今之雨水已大不可用)。
  泡茶之水,古人认为要有五大长处,即:活、清、轻、甘、冽。活取其泉流活动不滞;清即清明无杂质;轻即比重轻;甘非甜又似甜,有一种绕舌舒适之趣;冽即清凉有凉气。这水的五大长处全于一物甚为可贵,而更要自可是备,不取人工则更难,所以古人已有不少“制水”之法,但行之费事,工序甚多,东西贵重,尤不易为。
  说泉流。中国有五台甫泉,为鉴水家、善喝茶者最称道。就是:长江江心岛金山(现已和陆地相连,不是江心岛了)上郭璞墓侧十万石罅中的中泠泉。欲得此泉之水不易,榜首要“应时”,是于有月亮之夜静中汲之,第二要以特别东西取其泉中层之水,浅深皆不大佳,唯中部之水“五优”具有。第二名泉为无锡惠山之惠泉,此泉因近处锡矿(古代无锡出锡,今已无,故名),锡能净化水质,且能优化水源,所以惠泉为第二泉;第三泉为姑苏虎丘之观音泉;第四为杭州西山之虎跑泉;第五为济南大明湖之趵突泉。到清乾隆皇帝又钦定北京西山玉泉为榜首泉。这些泉流水质当然极佳,并且终年不竭,按说应较为易得。实则否则,试想今日之饮客遍及中国,更有海外华裔,如身居五台甫泉之侧幸甚,不要说河北人想饮西湖虎跑泉流,就是济南市人欲得近在一地的趵突泉流也不是容易能办的,除非你住在趵突泉公园内,能够么?所以其时贵为皇帝的乾隆皇帝,评其京都地点北京西山一佳泉——玉泉为天下榜首泉。他是皇帝,能够差人用一两地利间运水于京郊,通常王公大臣都未必能饮到玉泉之水。乾隆帝评玉泉为天下榜首,因其水比重较轻,水质也佳。乾隆帝闻名泉可贵,得玉泉而置榜首,乃是聊复尔耳。到后来竟以习常为惯,毕生不能或离玉泉流。至于罗致中泠泉流之难,除了身在泉边又喜喝茶的“异数”之外,无几人能有此口福。
  再说“天水”。工业革命曾经,雨水能饮用。在今日除了深山老林人迹不多的当地之外,特别是乡镇之雨水已不能饮用,空气污染故也。雪水尚可用,因空气中水气在高空结为雪花,落下时不似雨水直接包容污染之物(其实今日之雪水亦非往昔之洁净,可饮用者也应在无污染的当地),质量尚可。可是,取雪水也非常考究,榜首要取降雪中段今后雪(先段之雪现已把空气中之杂物压下,中段今后较为洁净),第二要取落于离地较高处未经蹂躏之雪,最棒是植物上的落雪。古人认为取梅花、松竹叶上的雪水为最妙。雪取下后不能当即运用,因冬天寒重,雪水也大凉,虽经烧开,寒气内存。积下之雪待其化水后贮于瓷坛之中,埋于地下三尺,待来年夏至时取出开坛饮用,不光大长处齐全,且冽性榜首,避暑最佳,如雪取自梅花松竹更有花香清韵,妙趣横生。(今晚报)
责编: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