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庄园经验

找到约24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茶庄园模版炼成记:十年取经,福建有了茶庄园建设标准

庄园,兴盛于中世纪欧洲,曾作为基本的经济单元而长期广泛存在。

而葡萄酒庄园,早已成为了世界庄园的典范代表。在世界顶级的葡萄酒庄园中酿造出的葡萄酒,味道丰硕而香醇,令人沉醉。

当然,迷人的,不只是美酒。这些酒庄所在的地方无一不是世外桃源般的山谷、乡村,静谧飘香的葡萄园、历史悠久的酿酒厂、闲适愉快的生活,还有悠远迷人的欧洲葡萄酒历史,共同酿造着绝世的芬芳。

集葡萄种植,酿造红酒,贮藏,灌装,还有旅游,体验摘果,体验酿酒为一体的葡萄酒庄园,已成为了欧洲红酒文化的象征,更是世人去欧洲旅游度假的重要选择。

如今,受葡萄酒庄园的启发,中国最负盛名的农产品之一——茶叶,在行业中,也兴起了一股庄园之风。

在福建,短短数年间,蓬勃发展了数十家大大小小的茶庄园。而福建安溪,伴随着铁观音“产业升级”、“融合经济”、“体验经济”、“二次腾飞”等诸多热词,而兴起的茶庄园建设热潮,更是备受关注和期待。

诚然,茶庄园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形态,也是产业变革的奏鸣曲。当然,要把茶庄园打造成为接轨世界的茶庄园标准模板,首先,制定茶庄园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11月6日,全国茶产业标准化高峰论坛暨标准化工作年会在“中国茶都”福建安溪召开。这也是我国首次举办全国茶产业标准化高峰论坛。

论坛上,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作《茶庄园标准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主旨演讲,从休闲农业与茶庄园的理念、茶庄园建设项目的实施、茶庄园建设标准的立项与制定、茶庄园建设标准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福建茶庄园的发展进程和标准建设。

一、茶庄园概念,区别于普通茶园的是产业层次的差异,是茶产业全面升级的一种新业态

茶庄园:以茶产业为主导,集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休闲、观光、文化等为一体的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交通便捷,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茶产业新业态。

茶叶与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具文化内涵的自然饮品,同样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在种植、加工、品鉴、品牌、标准、文化等产业内容,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早在2009年,安溪政府层面就提出了安溪铁观音要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的经营模式的想法,并倡导企业积极参与,这也是福建茶庄园模式理念的最早出现。

二、法国、意大利……寻访欧洲酒庄园模板,福建茶庄园的十年取经成果显现

诚然,了解世界先进的葡萄酒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借鉴先进经验,应用于茶产业,促进茶产业的升级与持续发展,是福建茶庄园建设的开端。

2010年,安溪县委李建辉书记率先带领安溪茶业界考察团一行20人前往意大利、法国考察,学习借鉴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

2012年,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创会会长张家坤一同前往法国,考察了波尔多左岸和右岸的名庄、列级庄拉图、玛歌、木桐、彭特卡内、爱仕图、杰宾斯等十六个酒庄和法国最大酒经销商若安娜公司(Joanne)走访了当地葡萄酒协会,全面了解葡萄园品种、生产、酿造、贮藏,以及对法国葡萄酒销售、法律法规、葡萄酒文化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

如果从2010年算起,福建的茶庄园建设之路仅仅走过了10年,从目前取得的成效来看,积极显著的效果已经呈现:

1、茶庄园的规范建设,对于产品品质的提升效果明显,茶庄园模式诞生了一批明星产品和品牌,如八马茶业的赛珍珠产品、华祥苑的国缤茶产品、品品香的晒白金产品等,都和茶庄园建设以及原产地保护标志建设密不可分。

2、“茶庄园+”效益突显。华祥苑铁观音茶庄园、八马铁观音茶庄园、云岭茶庄园、品品香白茶庄园等各大茶庄园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茶旅游的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完善,也吸引了一大批的游客走进茶乡,学习和体验茶文化。

如今,福建闽南、闽东、闽北等茶产区已经建立了30多个较高水平的茶庄园,还有一些大大小小具有茶庄园发展理念和生态茶园基地。

三、福建茶庄园模式成功背后,是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系统的推动,《茶庄园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已经颁布实施

福建茶庄园模式的兴起,除了企业和茶人的热情投入外,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密不可分。

首先,在思路引导上,福建省政府和各产区政府提出茶庄园应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将精细化农业引入茶产业,并结合名山名茶、地域文化挖掘等,来实现差异化竞争、个性化发展。同时,提出品牌化、个性化、高端化、体验化等茶庄园发展建设思路,将茶庄园打造成为像拉菲葡萄酒庄一样具有高认知度和辨识度的产品和品牌符号,避免出现“千庄一面”的现象。

其次,在政策、资金扶持、宣传造势等方面,更是不余遗力。

据苏峰介绍,2012年他从法国回国后,作了《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庄园的启示与福建茶庄园建设》专题汇报,并向省政府提交考察报告和建议,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指示由农业厅牵头“三农”进行研究,随后着手制定《实施茶庄园建设方案》,《方案》上报省政府后得到省领导的支持并作出批示。并在全省启动茶庄园建设试点工作。

2013年,福建省财政厅、农业厅下达福建省现代农业(茶业)省级项目资金的通知,对于现代茶庄园的建设进行了专项的资金扶持,大力推动了茶庄园试点项目的建设。

2018年,由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茶庄园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经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正式列入2018年第一批福建省地方标准拟制修订计划项目。

2019年12月,颁布实施《茶庄园建设指南》地方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茶庄园建设的原则、规划、生态环境、茶园建设、加工区建设、展示区建设、体验与品饮、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和庄园服务。

总结茶庄园建设和经营的相关经验,为制定《茶庄园建设指南》地方标准提供实践和理论验证。而《茶庄园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未来福建茶庄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这也意味着将茶庄园的建设纳入了更科学、更高标准的体系中,对于福建茶叶品质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待,福建茶庄园中,接轨世界的茶庄园标准模板出现!

原标题《茶庄园模版炼成记:十年取经,福建终于有了茶庄园建设标准|说茶大讲堂》

注:内容来源说茶ShowCha,作者说茶传媒,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庄园范本来了!看这5种新模式

农业农村部在2017年发文,支持各地创建和培育打造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由此,正式拉开了全国三产融入的大风潮。在国家层面相继出台相关顶层设计,农业三产融合的路径愈发清晰。

三产融合的本质是为了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通过对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拓展业务范围和产业功能,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

利用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中国茶产区三产融合发展路径

茶叶是产茶山区脱贫的精准产业,三产融合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主旋律。中国各个产茶区对于三产融合发展探索的主要立足点在于茶庄园。

茶庄园的建设参考了国外葡萄酒庄园的经营模式,打造集种植、生产、营销、文化、旅游、科研为一体的产业模式,更是包括营销理念和品牌战略在内的整套经营模式。

根据业内人士的测算显示,投资一个茶叶庄园动辄上千万元,成本投入是普通种茶基地的5倍。茶庄园的兴起是资本进入茶业的一种表现,是茶业、文化、旅游等综合体开发的开端。

纵观全国,福建安溪在茶庄园建设上拥有强大的话语权。

一是因为安溪县是最早一批开始建设打造茶庄园的产茶区;二是因为在探索该发展模式的道路上积累了很多优秀经验和成功案例。2009年,安溪铁观音与法国葡萄酒的一场茶酒对话,引发了安溪县对于建设茶庄园的思考。2010年6月,“安溪县欧洲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与安溪铁观音茶欧洲市场学习考察团”展开行动,穿越意大利、法国葡萄酒主要产区产业基地,学习借鉴了欧洲葡萄酒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行业自律、质量分级管理、流通管制和品牌锻造等方面的成功做法,结合中国特色和安溪特色开始建造自己的茶庄园。

截至目前,安溪县已建成华祥苑、高建发、誉丰国心、中闽魏氏、添寿福地、冠和、德峰、八马、绿色黄金、三和等10家上规模上档次的茶庄园,魏荫茗茶、年年香茶业、高鼎茶业、大自然茶业等20家茶庄园已初步建成或在抓紧建设中。茶园庄园化管控茶园28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47%。

安溪县,茶庄园的建设范本

安溪县在近年来的茶业发展中,始终要求全县涉茶工作者牢记“四心四化”,致力于打通“七大通道”。其中“四化”之一就是指庄园化,“七大通道”就提到金融资本进入茶山茶园、游客到安溪体验消费两大通道。

“生态为底色、茶叶为主题、文化为灵魂、旅游为纽带”是安溪坚持三产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安溪建设完成了五种不同类型和方向的茶庄园,至此还在不断地完善配套资源。

❶以华祥苑茶庄园、高建发茶庄园、绿色黄金茶庄园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型茶庄园

❷以誉丰国心茶庄园为代表的科技引领型茶庄园

❸以德峰茶庄园为代表的市场开拓型茶庄园

❹以添寿福地茶庄园、冠和茶庄园、中闽魏氏茶庄园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型茶庄园

❺以八马茶庄园、三和茶庄园为代表的综合开发型茶庄园

在茶庄园的规划上,安溪注重既和谐统一又和而不同。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设施齐全的状态下,让每个茶庄园饱有各自的发展特色。

01

休闲度假型茶庄园

图片

依托庄园周边的生态资源 ,以体验自然、休闲养生、餐饮娱乐吸引眼球,使之成为周边城市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一号代表:华祥苑茶庄园

华祥苑茶庄园拥有种茶体验区、采茶体验区、制茶体验区、品茗室、茶文化馆、茶艺表演区、农产品交易区、观光木屋、特色农家菜餐饮区、停车场等。此外,开发了观看日出、茶园登山、骑行、茶艺比拼、休闲烧烤、自助K歌、轻松舞会等一系列休闲娱乐项目,年接待游客2.5万人。

二号代表:高建发茶庄园

高建发茶庄园大力发展茶庄园体验游,先后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示范区(包括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喷灌示范区、园区路网、观光步道建设),国家乌龙茶新品种选育示范区,“缤纷茶源”种植模式示范区,手工古法制茶体验馆,休闲购物中心和接待中心,年接待游客达5万多人。

三号代表:绿色黄金茶庄园

绿色黄金茶庄园拥有安溪六大名种、铁观音、金观音、东方美人园区、日本黑松园区。现已完成道路硬化、园区休闲步行道、茶文化展示厅、休闲馆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品种园、绿化及部分夜景工程等建设,打造生态、有机、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高品位茶庄园。

利用庄园先进的生产设施和优秀人才,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种苗繁育,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代表:国心绿谷茶庄园

国心绿谷茶庄园全园铺设数光纤,设置了24小时360度红外高清监控网络,建立从茶树植到封装成品的实时可视监管系统,并在公司网站公开全过程,消费者可以看到一片茶叶的源头。

03

市场开拓型茶庄园

图片

依托优势产品,把众多分散的农户连接起来,有组织地进行农产品生产、包装、储藏、加工、销售,培育自己的品牌,进而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安溪县的茶叶合作社大多可以归类到此类型之中。

代表:德峰茶庄园

德峰茶庄园充分发挥地处安溪铁观音发源地的品牌优势,从建设红心歪尾铁观音茶保护区入手,努力打造山、水、茶、林、园的“五位一体”的茶庄园特色景观,并发挥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带动作用,拉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合作社社员及周边茶农一起脱贫致富。

以基地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通过“接二连三”,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一号代表:添寿福地茶文化庄园

添寿福地茶文化庄园集有机生态茶园开发、生产、加工、深加工、科研、客商定制、休闲旅游、茶文化体验与传播于一体,带动周边2100多户农民建设无公害茶园万亩,从业农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

二号代表:冠和茶庄园

冠和茶庄园融合企业文化和茶文化,打造“养生、休闲、体验”三大主题,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茶文化博物馆、制茶体验加工区等,引进“互联网+”概念,运用“互联网+有机茶+认养”的发展模式,可视园让茶人与茶园更近,为茶人打造“都市田园梦”,带动周边800多户农民参与发展。

三号代表:中闽魏氏茶庄园

中闽魏氏茶庄园位于安溪龙涓长新峰,占地面积9645亩,平均海拨800米,2005年1月动工建设,历时8年投入资金9千多万元,现已建成生态茶园2200亩,其中传统梯田式生态茶园1200亩,现代集约式生态茶园1000亩,年产优质毛茶10几万斤,建成现代化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品茗会所3000平米,引进先进制茶设备50多套。

05

综合开发型茶庄园

集种、养、加、游、购、娱为一体,形成产业链条带动的综合型开发。

一号代表:八马茶庄园

八马茶庄园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以“高标准生态茶园+观光工厂+茶文化休闲驿站”的模式,致力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体验、住宿、餐饮、消费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庄园,年均接待游客3.2万人。

二号代表:三和茶庄园

三和茶庄园以“种茶”为手段,以实现“品牌黏性”为目的,以“我在安溪有棵茶树”茶文化深度体验项目为载体,致力建设一种集标准化茶园、现代生产加工、茶文化传播、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茶业庄园,形成了赏日乐、植茶乐、采风乐、农家乐、钓鱼、斗茶乐、采茶制茶乐等一批别具特色的观光休闲项目。以茶庄园为中心,安溪茶产业发展产生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建设方式、营销方式和生活方式。

安溪在茶庄园上的建设,既是茶产业转型发展的成功典型,也是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范本。

据福建省茶标委主任刘绍文介绍,“2018年福建省制定了中国首个茶庄园标准《福建省茶庄园建设指南》,安溪是主要的起草单位之一,我们还将制定茶庄园评价指南。”他还提到,“在全国产茶县市里面,安溪是中国茶庄园建设中的佼佼者。”

△福建省茶标委主任刘绍文

针对下一步的茶庄园建设方向,安溪县政府副县长肖印章在采访中提到,安溪县将依托茶庄园建设,持续做大做强茶旅融合发展这篇文章:

①打好绿色牌。通过茶庄园联结合作社、茶农,力争全县茶园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管控面积达60%以上,在全域大生态、茶山小生态、茶园微生态三个层面加以推进,让庄园“出好茶”。

②打好文化牌。注入茶文化元素,讲话茶故事,让庄园“可体验”“有内涵”。

③打好科技牌。重点是推动茶叶精深加工,开发茶食品、茶饮料等伴手礼,让庄园“强筋骨”。

④打好惠农牌。通过茶庄园联农惠农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并辐射带动附近乡村全面振兴,让茶农分享二、三产业发展增值红利。

△安溪县政府副县长肖印章

以茶庄园、茶旅为主要方向的产茶区三产融合发展,作为茶业发展的新趋势,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更要发挥好政府作用,由政府、企业、茶农等各方共同努力加以推进,提高茶业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带动茶农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安溪对于茶庄园建设或是三产融合发展的探索,对于福建乃至全国而言,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来源:说茶传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全国第一个茶庄园联盟在浙江成立

7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主办,临海市羊岩茶厂承办的以“发展茶庄园·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浙江省茶庄园建设座谈会暨浙江茶庄园发展联盟成立活动,在台州市临海羊岩山茶文化园举行,浙江省各地茶庄园发展联盟和茶企联谊会的茶企代表共100余人参加。

此次会议上,临海市政协主席张招金表示,浙江省茶庄园建设座谈会在临海市举办,是对临海茶旅融合、绿色发展做法的充分肯定;全省各地茶友、茶商、专家齐聚一堂,思想交融,将推动浙江省茶产业、茶庄园的积极建设和发展;同时,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会碰撞出推动茶产业和文旅产业共融发展的创意思路,助力加快临海市茶产业品牌化、品质化发展步伐。

何为茶庄园

茶庄园指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经营、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交通便捷,一二三产相融合的茶产业新业态。茶庄园是茶产业提档升级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它的推广与完善,离不开茶农的参与。因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对茶庄园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期望,周国富指出:“要充分认识建设茶庄园对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要以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为主导,集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休闲、文旅康养、问茶研学等为一体的生态环境优美、茶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茶产业新业态,富有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教育、茶旅游于一体的丰富内涵,彰显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有一定知名度和经济文化效益的综合体。注重打造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底蕴丰富、特色鲜明的千姿百态有档次的特色茶庄园,如带动茶农共富茶庄园、休闲度假茶庄园、文化特色茶庄园、科技之花茶庄园、私人定制茶庄园等等,充分发挥茶庄园联盟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茶农富裕、人民生活美好。”

茶联盟的成立

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海市羊岩茶厂、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等4家茶庄园作了代表发言,探讨了浙江茶庄园发展趋势与路径,分享了茶庄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宣读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关于成立浙江茶庄园发展联盟的决定,标志着浙江茶庄园联盟的正式成立。

联盟首批成员有42家茶企,其中推荐11家茶企为主席单位、20家茶企为理事单位。联盟首批认可了20家茶庄园,其中茶庄园引领单位1家、茶庄园示范单位8家、茶庄园11家。并公布了茶庄园的基本条件和浙江茶庄园发展联盟管理办法。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临海市羊岩茶厂茶庄园,羊岩茶厂的“羊岩山”牌茶叶为临海市的主导品牌,荣获全国品牌价值评估百强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江南第一勾青茶”。

茶叶企业的未来

座谈会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飞翔作了指导性讲话,认为本次会议探讨茶庄园的建设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孙飞翔指出,茶叶是我省山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茶庄园作为茶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茶庄园是进一步推动三产融合,统筹发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将茶产业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走出一条有全省特色的茶产业发展之路。强调浙江茶庄园建设要聚力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和行业自律;打好绿色牌、文化牌、科技牌和惠农牌。浙江茶庄园发展联盟的成立,将推动浙江茶叶企业走向未来,引领浙江省茶叶的消费,带动广大茶农增收致富,为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钱建民表示,全国茶庄园建设发展如火如荼,为进一步挖掘浙江茶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模式,正式成立浙江茶庄园发展联盟,为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搭建有效平台,并希望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对茶庄园建设加强领导,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求联盟成员单位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执行会议精神,因地制宜,加强茶庄园建设,建有特色、建出成效,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新华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4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