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什么什么

找到约19,712条结果 (用时 0.032 秒)

茶的80个密码,你解得开吗?

关于茶,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秘密”,茶,是一门学问,能从中学到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都是尤为难得的。而这些前提,则是要你对茶有一些些了解,这些是前辈们的心血结晶,也更是他们对茶的感悟及理解。


如果这80个密码你能全部看完,足以说明你是爱茶爱到极点,也说明你对茶有了一些些了解


温馨提示:内容有点多,建议先泡个茶再慢慢看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红茶和乌龙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但冲泡绿茶特别是碧螺春和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2、水质对泡茶有影响吗?


水的种类很多,性质是不同的,各种水因所含溶解物质的不同,对泡出茶汤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茶具有天然、纯正的特点,如果用水不当会给你带来很多喝茶的遗憾。


陆羽的《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这说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慢慢流出,而且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


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至于雨水,一般比较纯。但下雨的时间不同,水质也不同,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茶叶审评》


3、水的温度和泡茶时间怎样才算最好呢?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如银针和毛尖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80℃为宜。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则用100℃沸水冲泡为宜。


——《中国茶经》


4、茶叶应该怎样存放?


茶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能保证茶叶长时间不变质。但最好的保存条件是在室温、避光、无异味的环境中保存。如果茶叶含水量较高或已受潮的,可以经80℃左右烘干或炒干摊凉后再贮藏。


茶叶数量较多的可以分0.25-0.5公斤一份用白纸包好,放入干燥的罐、坛中,底层可中间放些干燥剂,干燥剂的种类可依茶类和取材方便而定。贮存绿茶可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红茶和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有条件的也可用变色硅胶。罐、坛口盖多层草纸并压紧,以防潮湿空气进入。如果茶叶数量不多,也可用纸包好后,再用两层聚乙烯食品袋包装密封好,放在饼干箱里盖紧箱盖。


为了避免茶叶吸收异味,切忌将茶叶与有严重异味的物质放在一起,诸如樟脑丸、香皂、香水、香烟等都不宜与茶叶混放。新买来的茶叶筒罐,筒内金属表面常有一层油脂,必须擦净晾干,再以少量废茶擦过,除去异味后才能装茶叶。


——《中国茶与健康》


5、冲茶时茶叶和水应放多少才算最好?


要泡好一杯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你的饮用习惯而定。袋泡茶每袋2克,用普通的杯冲泡,用量正好,不需要再斟酌茶叶的用量就能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好茶。如果你用壶,则按壶的大小适当掌握。一般茶与水的比例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中国茶经》


6、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剂的西药,遇到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会降低或失去药效。


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亦称“咖啡硷”)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服用制剂,如蛋白、淀粉时,也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结合,降低的活性。某些生物硷制剂以及阿托品、阿司匹林等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服用痢特灵、甲基,少量饮茶可引起失眠,大量饮茶可使血压升高。


一般认为,服药后2小时内停止饮茶。然而,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兴奋剂、利尿剂、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类药物时,一般可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维生素C后饮茶,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可以帮助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和积累。而且茶叶本身具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能,服用这类药物时,茶水有增效作用。


——《用茶水服药到底好不好》


7、有时冲泡绿茶会出现白色沉淀,是茶叶有问题吗?


在冲泡绿茶时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主要是水的问题,这证明你用的水是硬水,即水中含钙和镁的化合物质过多。这种白色沉淀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因为茶叶中有较高含量的草酸,可与水中的钙离子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以至产生沉淀,与茶叶的质量是无关的。


——《用硬水冲泡绿茶出现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8、红茶在冷却后表面会有浑浊,这是什么回事?


红茶在放冷后表面都会有浑浊,红茶的这种在冷却后产生的浑浊在学术上叫“冷后浑”,这种浑浊物主要是咖啡硷和茶黄素、茶红素结合复合物所至。茶汤正常的“冷后浑”现象,一般是茶叶品质好的表象,这可作为一种选择红茶的方法。


——《茶叶审评与检验》


9、苦丁茶是真正的茶吗?


真正的茶叶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上采摘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而苦丁茶属于冬青科冬青属,所以苦丁茶严格来说是不属于茶叶的。苦丁茶是用苦丁冬青经茶叶的加工工序制成,据临床实验证明,苦丁茶有消炎镇疼,清凉解毒、降脂、降压、减肥的良效,被誉为保健茶,美容茶、降压茶和益寿茶。


10、我对茶不是很熟悉,你可以给一些意见我该喝什么茶最适合吗?


一般来说细嫩的名优茶叶比粗老的茶叶营养和药用成分高,绿茶比红茶高。对具体个人来讲,我根据各种茶的功效提供以下一些意见,你应可以找到哪种茶适合你: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应喝红茶,在茶中加些糖或奶,既增加能量又补充营养,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参茶有滋补强体的功效,对身体虚弱的人很有帮助;青年人正处发育期,以喝绿茶为好;妇女经期前后以及更年期,可饮用花茶特别是茉莉花茶,它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希望减肥的人,可以多喝些乌龙茶、普洱茶;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者,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


——《中国食品报》


11、什么时候饮茶对身体最有益?


早上一杯茶可以帮助醒脑提神,工作间饮茶可消除疲劳,增强活力,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一边抽烟一边饮茶可减轻烟油和尼古丁的毒害,看电视时喝点茶,可以帮助恢复视力,并可解除微弱辐射的危害。如上种种,最适宜的饮茶时间是因人、因环境、因工作条件而有差异的,不一定在某个特定时间喝茶才有益的。以解渴为目的的饮茶,更有随意性,渴了就可喝。


——《中国茶与健康》


12、喝浓茶真的可以解酒吗?


“喝茶能解酒”,人人都这么说,但是否真的能解酒很多人都不能确定。其实喝浓茶确实能解酒。


人们在饮酒后主要靠人体肝脏中酒精水解的作用,将酒精水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水解需要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因此在酒席上或酒后喝几杯浓的绿茶和乌龙茶,一方面可以补充维生素C,另一方面茶叶中的咖啡硷具有利尿的作用,能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酒醉后的人往往因为大脑神经呈现麻痹状态而产生头晕、头疼和身体机能不协调等现象,喝浓茶可刺激麻痹的大脑中枢神经,有效地促进代谢作用,因而发挥醒酒的作用。


在你喝酒过多时不妨喝一杯人参茶,人参茶采用品质上乘的中国人参配以上等绿茶,兼有人参与绿茶的功能,滋补强健、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醒酒的效果更佳。


——《中国茶经》


13、茶是热喝还是冷喝有益健康?


回答:很多人都喜欢饮热茶,经了解饮用80℃以上的浓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在食管烫伤部位沉淀下来,不断对食管壁上皮细胞进行刺激,促使其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大量增殖后便可演变成肿瘤组织,使人患消化道癌症。


用开水泡过的茶最好冷却至70℃以下再饮用,也就是用手触摸陶瓷或玻璃茶杯时,已不再烫手时为最适宜。


——《茶叶生物化学》


14、喝茶为什么能提神?它有副作用吗?


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兴奋神经中枢,产生提神的功效,其兴奋程度取决于用量的多少。而且咖啡因还有消除疲劳,抵抗酒精、烟硷、吗啡等毒害作用。咖啡因起的副作用毕竟是暂时性的,咖啡因在人体血液中不积累,通常几小时之内就随人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中国食品科技网


15、我有时饮茶过多导致失眠,有解决的办法吗?


茶叶中的咖啡硷和黄烷醇类化合物能促进肾上腺体的活动,阻止血液中儿茶酚的降解。此外还有诱导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功效,而儿茶酚胺具有促进兴奋的功能,如果您是属于喝茶易失眠的人,那么请不要在晚间饮浓茶,以保证能做个好梦。


——《中国茶经》


16.喝茶真的会醉吗?


茶叶中含有复合多糖儿茶素类,其为降血糖的有效水溶性组分,当空腹饮茶时,因为人体血糖本来就低,再摄入复合多糖、儿茶素类物质,人的血糖就进一步降低,从而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即所谓的“茶醉”。如果您不愿放下您的茶壶,可以吃一些点心,就可消除“茶醉”。


17、在购买茶叶时怎样鉴别茶叶的优劣呢?


其实鉴别茶叶的优劣时首先必需注意以下一两方面:一是干燥度,二是新鲜度。


购买散装茶时,可以用两个手指捏茶条,如能研成粉末的,说明茶叶较干燥,其水分含量约在6%-7%,是合格的标准。如不能研成粉,只能研成细片状,说明茶叶已吸湿,干燥度不足,其含水量常在9%以上,不宜购买这种高含水量的茶叶。新茶有特有的新茶香,香气滋味都有新鲜感受。


茶叶是否新鲜,从外观色泽上就可以进行初步的鉴别,新绿茶色泽或深绿光润,红茶乌黑且有光泽。另外抓起一反茶干嗅之有茶香,无霉闷异味者为正常产品。选购小包装茶时应看清或问清包装日期,一般小包装茶超过一年以上者,极易吸湿变质。


另外,购买时要注意辨认包装的质量、完好程度和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


——《中国茶与健康》


18、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吸有异味,应怎样处理和预防呢?


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特别是其所含的烯类物质,因此在存放茶时最好不要把茶叶贮放于有异味的环境中,包装物料也不可有异味,同时茶叶的包装须密封,减少与外界环境接触。


——《中国茶经》


19、人每天喝多少茶为宜?


饮茶量的多少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一般,有饮茶习惯的健康成年人,每天饮6-10克,分2-3次冲泡为宜;从事体力活动且食量大的人每天饮茶20克左右;食油腻食物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量;年老血弱、脾胃寒者,孕妇及儿童适当减少茶量。


——《德信茶经》


20、饮浓茶好不好?


浓茶指泡茶时茶叶超量(通常一杯用3-4克)。饮浓茶对湿热症者、烟酒过多者、油腻肉食者有利,且对小便不利、口腔发炎、咽喉肿疼诸症有一定帮助,但其余人我建议还是不宜饮用浓茶。


——《德信茶经》


21、冷茶与隔夜茶能喝吗?


从营养和卫生角度看,我认为隔夜茶一般不宜饮用。至于冷茶,如无变质可饮用。但不能将饮过的一部分茶汤长时间放置后再饮用。目前市场上的罐装茶水属冷茶,如是经严格灭菌处理的可饮用。还有应注意的是年老血弱、脾胃虚寒者不能饮用冷茶和隔夜茶。


——《德信茶经》


22、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不同的茶叶耐冲性是不同的。一般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三次为宜,三次之后茶香茶味已无。乌龙茶冲泡时因投茶叶量大,可达5-6次。


——《德信茶经》


23、为什么茶汤中会有苦味?不同的茶苦的程度为什么不同呢?


茶汤中的苦涩味主要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咖啡硷引起的花青素。茶叶的苦味是由茶类、茶树品种、季节、制作工艺等综合决定的。如大叶种较小叶种茶树含多酚类高,夏茶较春茶花青素含量高,在制作工艺中多酚类、花青素转化较多的,其苦涩味较低或没有,而转化不足时就产生苦涩味。


——《茶叶生物化学》


24、饮经长时间泡的茶好不好呢?


经长时间浸泡的茶水,其中的化学成分与刚冲泡的茶水有较大区别。茶水中的多酚类、氨基酸发生氧化聚合,滋味变劣,类脂物质水解,和胡萝卜素氧化,产生酸馊味,维生素氧化,香气物质挥发,茶汤中重金属含量增多,并且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茶汤中的细菌含量增多。所以茶叶不宜长时间浸泡。


——《中国茶经》


25、在冲茶时表面常常会有泡沫,这些泡沫是什么?可以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的质量好坏吗?


茶叶在冲泡时出现的泡沫主要是茶叶中含有茶皂素,茶皂素有很强的起泡能力。但其在茶叶中含量很低,对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不产生影响。因而无法从泡沫的多少看出茶叶质量的好坏。


——《茶的综合利用》


26、将茶叶添加到食品中食用,能得到饮茶的同种功效吗?


一般的饮茶食用的只是它的水溶性物质,而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仅占茶叶干重的40%左右,大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是膳食纤维、蛋白质、脂类物质、果胶、淀粉、脂溶性维生素等,在食用时都没有被利用,如果直接食用茶叶对你的健康将更有利。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7、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呢?


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由于茶叶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它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正积极展开,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远远的走在前面。我只能简单地说一些情况:其中茶叶最重要的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水产品的、肉制品、调味剂和饮料等方面。


把茶叶作为食品成分改良剂添加到食品中也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如用茶叶作茶叶面包,因茶叶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能增大面包的体积,增加面包的防腐变质能力,所以作出的茶叶面包不仅芳香可口,风味特殊,而且十分疏松,包存性好。


另外茶叶还被作为天然保健食品添加剂,如从茶叶中提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添加到其它食品中以制成抗癌、抗衰老保健食品。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8、泡完茶的茶渣还有其它别的用处吗?


一般人喝完茶都会把茶渣倒掉,其实茶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无机质以及不溶于水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没有被利用。一些致力于茶叶研究的日本专家与医师、烹饪家一起建立了“茶菜肴研究会”,提倡人们不仅“喝茶”还要“吃茶”,简言之就是食用茶渣,即将茶渣用电烤炉微加热烘干后储藏待用,象普通蔬菜一样批烹制出各种菜肴。


通过“吃茶”可以摄入大约11-18%的膳食纤维,这在食用高脂肪或高胆固醇的膳食后尤为必要,对预防结肠癌,治疗糖尿病、便秘和减少胆固醇都有重要意义。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29、我想在家里自己制一些茶叶食品,你有一些好的建议吗?


其实日本现在已经很流行家庭自制茶叶食品,如近年在日本出现食用茶叶饭的时尚,在煮饭时用花茶的茶水代替清水,做出的米饭既有诱人的天然花香和茶叶芳香,又能养生保健祛病延年,尤其是夏秋两季用茶水煮饭食用可以祛风散热,防治痢疾。


用茶叶烧鱼可解腥,用茶叶煮牛肉速烂、增香;用茶叶制成的面条下锅不糊,且味道清爽鲜口;还有茶叶鸡汤,茶叶煮蛋,茶叶馒头等。用茶叶巧妙制食不仅可以增进食欲,有益健康,还可给生活增加一些情趣,确实值得提倡。


——《茶叶在食品上的应用》


30、茶叶存放久了会对茶叶的质量产生影响吗?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而如果存放不当则茶叶化学成分变化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陈味;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


——《中国茶经》


31、为什么不能用冷水泡茶呢?


茶著重在嗅其香、看其色、品其味,而香味的挥发是在热水冲泡过程中蒸汽蒸发时带出的芳香物质引起的;其色、味是水浸出物的多少来决定,由于茶叶中一些内含成分是属于热溶性,只有在热水冲泡时才能很快的体会茶叶的色、香、味。


32、茶叶到底有哪些类型呢?


茶叶在我国主要分为六大类,即红茶、绿茶、青茶(也叫乌龙)、黄茶、白茶、黑茶。市面上的茶叶都是这六大茶类中的种类。


——《德信茶经》


33、你喜欢在什么时候和环境中喝茶呢?


喝茶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是一种享受,不应局限于时间和环境中。平时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常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高丽参茶或花旗参茶,这对疲惫的身心很有帮助。我特别喜欢下班后和家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泡上一壶花茶,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味。和朋友一起闲聊的时候我会泡上一壶冻顶乌龙。


——《德信茶经》


34、茶叶到底是谁发现的?


说到茶叶的发现,就要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传说神农氏尝了72种毒草后毒气聚腹,不能自制。躺在一棵树下休息时,忽然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落入口中,清香甜醇,精神为之一振,他咀嚼树上嫩枝叶,毒气顿退。那些叶子就是我们今天的茶叶。


——《德信茶经》


35、我国茶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呢?


我国长期以来流传著一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饮茶在我国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茶叶的发展首先从神农时期到春秋前期,最初作为祭品;其次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初期逐渐作为茶食;又次从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发展到药用;再次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最后从西晋到隋朝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遂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饮料。


——《制茶学》


36、茶叶除了喝还有其它的用处吗?


茶作为一种健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现在已经不局限于喝。吃茶在日本越来越风行,即所谓的“茶膳”。


除了食用以外,用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如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制造生活用品也出现了热潮。这些制品用途广泛,遍及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其中最大量的是家庭用品,如含有茶成分的背心、衬衫、浴衣、枕头、手巾、鞋垫,甚至还有带茶香的纸张。


——《日本对茶叶的深化利用》


37、花茶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吗?


花茶有多种它们的功能不能一概而论,花茶就有5个品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功能:


茉莉花茶: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功效。饮之倍觉神清气爽,被誉为花茶之冠。


玫瑰花茶:香气浓郁清和,柔肝醒胃。是理气解忧之首选饮品,且玫瑰花寓意爱心,可作上佳礼品。


玉兰花茶:香气香浓持久,有和气、消痰、益肺等功效,辅以蜂蜜冲饮,风味尤佳。


桂花乌龙:具有醒脾开胃,清齿利咽的功效,而且桂花含有十余种香气成分,是别具风味的化香茶。


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等特点,是清除烦热的上佳解暑饮品。


——《百花治百病》


38、用纯净水泡茶好还是自来水好?


城市自来水一般经过消毒和过滤,比较清洁卫生,适合饮用。但有时用过量的氯化物来消毒会带有气味,而且水中的矿物质对茶叶品质是有影响的,如高价氧化铁含0.1ppm时,茶汤品质就不好,钙到4ppm时滋味发苦,镁在茶汤中达2ppm时茶汤变淡。


而纯净水中除了含二氧化碳外,基本不含其它溶解物,用来泡茶不影响茶的品味,有利于评茶。当然,泡茶用水最好还是用泉水。


——《茶叶审评与检验》


39、能提供一些泡茶的技巧吗?


好茶,好水,还需冲泡得法才能泡出一壶好茶。


冲泡绿茶用初沸的水,水温最好80℃左右,冲泡时先入少量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入水至离杯沿1-2厘米即可。


红茶用不著100℃的沸水泡约1分钟即可倒茶汤入茶杯中,并可任意调配,或奶或糖,柠檬汁,蜂蜜,甚至香槟洒。


乌龙茶要求水沸即可冲泡,第一次泡2分钟,随后泡的时间由短到长。


花茶宜用盖碗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5分钟,可冲泡2-3次。


——《德信茶经》


40、茶能真的能抗衰老吗?


现代医学科学认为,改善饮茶结构可延缓人体衰老。饮茶是改善饮食结构的一项内容,因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自由基能强力清除,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作用,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德信茶经》


41、茶真的可以防癌吗?


茶不但能抑制亚硝酸胺这种诱发胃癌的物质形成,同时对其它致癌物质也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另有研究证实,长期饮茶还能起到预防肝癌和肺癌的作用,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降低致癌活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茶有多种,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品种。


——中国食品科技网


42、孕妇能喝含咖啡因的茶吗?


近年来,有人就茶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的问题开展研究和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咖啡因能否取代硷基腺嘌呤和鸟嘌呤而参加DNA和RNA的形成,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而最近的实验表明孕妇饮茶可能会有助于健康,增加茶叶所含的有效成分。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硷含量很低,而且容易排出体外,一般只需要几小时。其次咖啡硷具有抗氧化作用,所以咖啡硷会引起后代的生理缺陷的忧虑是没必要的。不过当妇女一旦怀孕,其饮食习惯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43、我听说吸烟的人应多喝茶,这有道理吗?


喝茶的确能降低烟对人的毒害。香烟中的尼古丁被人吸入人体后会促进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硬化和使人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下降,因此吸烟者喝茶,尤其绿茶,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的维生素C。更重要的是茶叶中的茶多酚有抑制致癌物质的作用。所以从保护你健康的角度来出发,我提倡你应多喝茶,以减轻香烟的毒害作用。


44、饭后饮茶对身体有益吗?


不少人喜欢饭后泡一杯茶,一边聊一边饮用。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好的,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肠道膜难以吸收,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铁元素在进食后30-60分钟基本上吸收完毕,故最好饭后1小时才喝茶。


45、有机茶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它与其它茶有区别吗?


有机茶是一种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存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总的来说,有机茶是属真正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保健饮品。


而普通的茶叶只是按国标规定加工,要求没有有机茶严格,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而且有机茶的价格一般都会比同等的普通茶贵。


——《中国有机(天然)茶开发》


46、听说饮茶可以防止骨质疏松,是吗?


茶能防止骨质疏松这主要是镁的作用,成年人每天镁的摄入量应在300mg(据报道日本成年人的摄入量只为250mg)。含镁高的食品有花生、大豆等,而茶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上述食品,在茶中绿茶效果更好。所以成年人多饮茶,可以摄入较多量的镁元素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中国茶叶》


47、听说中国茶叶的铅超标很厉害是吗?


茶叶铅含量超标在我国确实很普通。国家规定的指标是pb=2ppm,但国外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1ppm,日本为25ppm,还有一些国家尚未制订铅限量的标准。其实茶叶的铅在平时冲泡时,几乎不溶于茶汤中,有些国家并没有把茶叶中的铅作为必检项目。而且茶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铅含量,所以你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龙井、铁观音含铅超标污染源及控制途径研究》


48、绞股兰到底是什么茶?它有什么功能呢?


绞股蓝茶是一种保健茶,具有滋补安神,生津止渴,清热泪盈眶解毒等功能,对气虚体弱,咳嗽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肝炎等有治疗作用。绞股蓝茶一用优质炒青绿茶与已往加工干燥后的绞股蓝嫩叶按一定比例混合拼配而成的一种保健茶。


——《中国茶经》


49、正常人需要补硒吗?富硒茶对人体有什么功能?


经典的化学学科认为硒化合物有毒,而现今从国内外有关硒的学术研讨却证实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在人体内发挥著重要的生物功能,缺硒会导致人体某些功能的丧失及人体对外界适应能力的减弱;硒在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和心血管疾病,防止克山病和骨节病诸方面,从机理上已研究的比较清楚。


富硒茶是采用富硒地区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传统的抄青绿茶加工工艺加工形成的一种保健茶,利用生物体富硒生产富硒保健食品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生产途径。


——《富硒食品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50、茶叶中真的有大量的残留农药吗?


茶叶界权威人士陈宗懋博士经过对国内各单位对大量茶样和国外对我国出口茶叶(总计约1300个茶样)的分析结果进行研究调查,指出我国茶叶中虽然有少量农药残留,但总体残留水平不高。六六六超标率为0-1、75%,DDT超标率为2.50%-5.03%。你大可放心饮用。


——《茶叶中农药残留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51、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


茶叶中很多化学成分都具有保健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咖啡硷、茶多酚、氨基酸以及芳香类物质等。


——《茶叶生物化学》


52、市场上有脱糖茶叶,茶叶中的糖含量很高吗?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我有没有影响呢?


茶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30%左右,但大多数是水不溶性多糖类,能被沸水泡出来的糖类不过4-5%,故通常认为茶叶是低热量的饮料,因此可以说茶叶中的糖对正在减肥的你没有任何影响。


——《茶的综合利用》


53、什么病应忌茶?


由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多酚,对患有如缺铁性贫血、胃痛、低血糖病、蛋白缺乏症、心动过速的心脏病的病人,在吃药后不宜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质与金属离子结合产生沉淀,会降低药的效用。


54、我刚动完手术身体还很虚弱,但我又很爱喝茶,这会有影响吗?


喝茶对身体虚弱的人是没有影响的,但你既然刚做过手术我觉得你还是喝一些滋补强健,如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旗参茶等,这些茶是以上等的绿茶辅以东北人参、高丽参和正宗花旗参制成,有很好的滋补和强化身体各项机能,对虚弱的你有很好帮助。


55、什么叫保健茶?保健茶与普通茶有区别吗?


保健茶是保健食品中的一类,它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的人群使用,但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茶有苦丁茶、绞股蓝茶和富硒茶,都有助于人体机能的调节。而普通茶叶只是含有丰富的营养,难以调节人体的机能。


56、当你思考时,特别是晚上,喝茶会激发灵感,这可信吗?


喝茶比喝其它饮料容易产生灵感,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努力展开。


57、茶叶为什么会变质?


茶叶会劣变的原因有三:一是光照,由于光照使茶叶的温度升高,加速了茶叶的氧化过程。二是氧气,同样加速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三是水分含量的升高,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茶叶也就失去了原茶的风味。


58、为什么春茶这么贵?


茶树经过冬季的物质积累,为春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春季茶树芽叶细嫩内含物丰富,做出的茶品质也最好;夏季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导致夏茶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而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使秋茶叶色泛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所以春茶价格一般都比较高。


——《中国茶经》


59、不同季节如何选用茶叶(对健康而言)?


一年四季节气候不同,饮茶种类也宜作相应的调整,我不赞成一成不变,搞“终身制”。


春季我喜欢饮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郁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人神如同春天的草木充满朝气。


夏季我认为宜饮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疖感染等夏季常见疾患。


秋季我饮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使人神清气爽。


冬季我习惯泡上一壶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但便秘者不宜。


60、茶叶是怎样制造的?


不同的生产工艺就制出不同的茶,我在这里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绿茶:鲜叶→杀青→揉念→干燥


黄茶:鲜叶→杀青→揉念→闷黄→干燥


黑茶:鲜叶→杀青→揉念→渥堆→干燥


白茶:鲜叶→萎调→干燥


清茶:鲜叶→萎调→作青→抄青→揉念→干燥


红茶:鲜叶→萎调→揉念→发酵→干燥


——《制茶学》


61、红茶与绿茶怎样区分?市面上的铁观音、水仙、龙井、冻顶乌龙等是属于哪种茶呢?


绿茶与红茶在生产上的区别主要是红茶经过发酵的工序而绿茶没有。在品质特点上,最大区别在于绿茶是清汤绿叶,红茶是红汤红叶,平时喝茶时只要小心留意,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辨的。这在茶叶浸泡后应该是比较容易分辩的。市场上的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都属于青茶类(又叫乌龙),龙井、碧螺春、银针、毛尖等都属于绿茶类。


——《制茶学》


62、通常说的工夫茶就是工夫红茶吗?


简单的说工夫茶是一种泡法,而工夫红茶是一种茶。


工夫茶是特指乌龙茶独特的泡饮方式,其重视茶叶、器具、水、火技艺,技法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即科学又讲究美感。它的特点是茶多水少,泡饮次数多,泡时短,即泡即饮一般泡冲30秒-1分钟。现在,工夫茶可分闽式工夫茶,粤式工夫茶和台式工夫茶。


至于工夫红茶,它是我国独特的一个传统品种,因初制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节完整,精制时颇费工夫而得名,工夫红茶是采用显金毫的优质工夫红茶而制,滋味醇厚,更是红茶中的极品。


——《生活的艺术--习工夫茶》


63、怎样区别陈茶和新茶?


新茶与陈茶的鉴别主要是看它的色、香、味。


色泽:茶叶在存过程中,主要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绿茶由新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红茶由新茶的乌润变成灰褐。


滋味:陈茶的滋味淡薄,同时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


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当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中国茶经》


64、如何挑选茶叶?


识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其外形、色泽、味道来评价,一般来说,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带有自然的花香,乌龙单枞茶类,就能很好地体会到这些特征。


红茶有碎茶和条形茶之分,红碎茶外形是匀度好,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条形红茶在外形上是紧结显毫,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这些特征都是好茶的体现。


65、花茶应怎样泡才最好呢?


花茶是以素茶为原料,再用各类香花窨制,使花香渗透入茶叶,形成带花香的茶叶。花茶的冲泡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档花茶用玻璃杯冲泡,二是一般花茶用盖碗冲泡饮用,三是用大壶冲泡并倒入小杯品饮。花茶的冲泡水温要求高档花茶85℃,一般花茶的以100℃为宜。


——《福建茶叶》


66、银杏茶有什么保健功能?


银杏叶是中国特产珍贵植物,现代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支气管等病。袋泡银杏叶茶,是用上等绿茶和银杏叶配制的保健茶,其汤色黄绿明亮,茶香纯正,味微苦回甘。该产品兼有绿茶和银杏叶的双重优点,经常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药采收鉴别应用全书》


67、科学的饮茶方法应是怎样的?


饮茶如吃饭一样,也要讲究科学,也要适量,一般成年健康的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饮茶要有合理的时间,适当的数量,茶水比例要适宜,冲泡次数应茶而异。茶类选择可应季节和习惯而定,一般认为红茶性热,绿茶性凉,因此夏天饮绿茶更能增加消暑作用,而冬天喝红茶具有和胃暖身的作用。


——《中国茶与健康》


68、很多包装茶都不能看茶叶,真的只能从价格上来判断茶叶的好坏吗?有其它的办法吗?


很多消费者在买包装茶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一般消费者都会买自己熟悉或有名的牌子,价格好的不一定是品质好。但买袋装茶时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过期产品千万不能买。


69、运动前后喝茶好吗?


每次运动前我都会喝上一杯绿茶或红茶,因为以往研究表明绿茶和红茶中含有一种叫黄酮类的抗氧化剂物质,它能抵制细胞和组积受损。并且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硷可使人精神振奋。运动后大量补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喝上几口天然纯正的乌龙,那解渴的效果更佳。


70、儿童饮茶好不好?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吗?


我认为3岁以下的儿童应忌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这对儿童的脑发育可能不利,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研究表明喝茶会对儿童产生影响。3岁以上儿童宜饮淡茶,最好不要饮浓茶。


71、茶叶属于中药吗?它的药用效果如何?


茶叶属于中药,唐《本草拾遗》上就有说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消食,醒酒,利尿,祛痰,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脂等。所以你可以放心喝茶,因为还没有研究表明茶对人体有什么副作用。


——《中华本草》


72、如何区别真茶与假茶?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征上的差异。真茶与假茶的鉴别一般用看、闻、摸、尝的方法。


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有异味者为假茶,用火灼烧时气味更易辨别。


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观察,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乌绿,为真茶。如果闻香观色难以判断,那么可以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水冲泡从展开的叶片上来辨别。


茶叶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茶叶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络系统。而其他植物叶片的侧脉,多呈羽状分布,直通叶片边缘。


——《中国茶经》


73、绿茶真的越绿越好吗?


不同品种等级的茶叶,颜色均不同,都以鲜活而富有光泽为佳,但绿茶并非越绿越好。像高级西湖龙井,呈嫩黄绿色;特级黄山毛峰呈象牙色等等,下次挑茶叶时应多加注意。


74、市场上很多茶都说是名茶,究竟怎样的茶才算名茶?


什么是名茶,目前说法不一,衡量某种茶是否名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名茶是外型秀丽,内质优异的茶叶,是茶叶中的珍品。


——《中国茶经》


75、喝茶前要不要洗茶?


“洗茶”一说较多应用于乌龙茶类,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浸泡,把茶叶表面的一些物质,如茶灰末等冲洗掉;二是通过浸润泡助于降低茶叶的火功味,促进香气的透发。


76、是不是陈茶的质量一定就差?


其实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饮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饮茶的生活总结,但并非陈茶就一定差。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反而显得更好。例如西湖龙井、旗枪、洞庭碧螺春等等,如果能在石灰缸中存放1-2个月,效果更佳。


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中国茶经》


77、茶叶的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茶叶保质期没有明确的规定,茶在原料和生产都严格控制水分含量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所以茶一般在常温下能保存1-2年。茶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能保持茶叶含水率7%以下,在12个月内茶叶品质不会过分陈化;水分在6%以下,用铁听全密封成“罐头食品”一样,3年内也不会过度陈化;水分含量大于9%的,难保在3个月内不变质。


——《茶叶审评指南》


78、夏天喝热茶还是喝冷饮更能降温?


一杯冷饮下肚,会顿觉凉快,但这只是一种短暂的效应。因为冷饮的解热机理是用低温来抵消热量,更何况一杯冷饮所能抵消的热量是有限的,喝完冷饮,冷刺激了人体的外周冷感受器中枢冷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因温度调节中枢感到冷的感觉,则反射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汗液分泌减少,导致短暂的凉爽后是闷热。


相反,喝热茶时虽热,但饮后片刻热随汗出,凉爽至极且维持时间长。因为夏日气温高,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体温时,体内的热量只能以出汗蒸发的形式来散热,当热茶进入人体后,热刺激了人体的温度感受器--中枢热敏神经元,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再经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毛孔迅速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分泌加强,汗液量增多,将人体深部的热带出体外,从而达到散热的作用。故相比而言,喝热茶比喝冷饮更能降温。


79、红茶的红汤是怎样形成的?是否茶越红就代表越好?


红茶的汤色浓度决定因素是茶红素,茶红素的形成是儿茶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的催化下很快被氧化成邻,随后进行聚合形成联苯酚类中间产物,这又会还原形成双黄烷醇类,氧化形成茶黄素,茶黄素又转化为茶红素。茶红素是茶汤红色的主体,茶黄素是红茶茶汤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的重要因素。


看红茶的质量不单只看它的红,还要有亮度才算好的红茶。泡杯红茶,你因它的红艳明亮而惊讶,若想滋味浓强中而又带鲜爽,加上糖及奶或柠檬时,风味尤佳。


——《茶叶生物化学》


80、散装茶与包装茶孰优?


一般人认为散装茶能很清楚的看清茶的外形,于是就此判断茶的好坏,这只能说是一种偏见,其实散装茶在销售的过程中就在不断的变质,因为露放在空气中,一是吸潮、二是吸异气味,特别作为茶叶这种商品,本来就易吸水和异味,这样就导致茶叶无形之中会发生质变,使其丧失原茶风味。


而作为包装茶类,首先在避光、防潮上就做得很好,使得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是包装茶方便,大方美观,是送礼的佳品。

刘礼堂、陈韬:清代茶叶贸易视野下的中英关系 ——以贸易博弈为中心的考察

休谟在1752年出版的《政治论丛》中收录了《论贸易的猜忌》一文,首次提出了“贸易猜忌”的概念。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该概念又被剑桥学派的伊斯特凡·洪特阐发为贸易猜忌理论,为在政治学视角下解读国际贸易竞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然而,随着现代学科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细化,政治学与经济学分道扬镳,当今学界对国际贸易问题的探讨往往忽视政治外交因素,在国际关系的研究中也鲜见出于贸易角度的考虑。这就导致目前将国际贸易与外交关系结合起来进行讨论的研究成果较少,形成了一定的学术盲区。

推及历史学领域,能够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中外贸易交往史的研究成果就少之又少了。具体到清朝时期中英茶叶贸易问题,尽管学界的探讨已经较为深入,但其讨论方向或偏重于经济交往,或在政治经济学的运用上囿于“殖民”“掠夺”等传统话语,很少有研究者将中英作为对等的贸易博弈双方来考察。

基于此,本文试图梳理清朝时期中英茶叶贸易的发展历程,并以贸易博弈为切入点,采用政治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考察茶叶贸易对中英关系的影响以及双方在博弈过程中的得失。根据中英茶叶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本文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茶叶贸易垄断时期,茶叶自由贸易繁荣时期,茶叶贸易衰落时期,并对这三个时期分别讨论,以探明发展趋势。

休谟在《论贸易的猜忌》中抨击了国家间的贸易猜忌现象,并对各国通过发展自由贸易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前景作出了展望。在如今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体制受到“贸易战”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回顾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史,总结贸易政策得失,吸取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不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探索,也尤有现实意义。

01茶叶贸易垄断时期

中英茶叶贸易始于十七世纪,早在1637年已有英国人在广州购买茶叶,但当时从荷兰或印尼购入仍是主流渠道。十八世纪,中英茶叶直接贸易迅速发展,贸易规模扩大,到该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了华茶出口贸易垄断权,中英茶叶贸易进入了鸦片战争前的高峰期。1834年东印度公司垄断权被取消前,中英茶叶贸易已经达到每年3000万磅的规模,成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

从事中英茶叶贸易的英方势力主要是东印度公司,中方势力则是行商。行商产生于“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天朝体制”,因此除商人身份外,他们还负责管理外贸事务,是中英茶叶贸易中的重要角色。无论是东印度公司还是行商,在本国内都属于垄断势力,因此鸦片战争前可称为中英茶叶贸易垄断时期。

(一)此阶段的茶叶贸易

这一阶段的茶叶贸易呈现出极端失衡的状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英国市场对中国茶叶的强烈需求。受葡萄牙与荷兰的影响,十七世纪末饮茶风尚在英国宫廷和贵族间流传开来。饮茶在社会上的流行是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当时饮茶用具成为英国中产阶级家庭财产的组成部分,下层社会也开始将茶叶当作日常饮料。最晚到十八世纪下半叶,茶叶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已经渗透到英国各阶层。而当时的中国仍是茶叶唯一产地,饮茶风尚的流行使得英国对中国茶的需求异常强烈。

二是英国商品未能成功打开中国市场。如格林堡所说,“英国对茶叶的要求虽然已经增长,可是中国酬答这种要求的愿望却没有跟着发展起来。事实是中国向来没有打算同欧洲人接触,但是却拥有吸引它们的货物”。自然经济形态导致中国社会缺乏消费英国工业品的需求,于是茶叶成为了中英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有学者据此将“丝绸之路”改称“茶叶之路”,中英茶叶贸易呈现一边倒的不平衡态势。

三是英国货币体系难以消化中英茶叶贸易带来的巨大逆差。英国市场对中国茶叶的强烈需求和中国市场对英国工业制成品的排斥,造成了中英贸易间的巨额逆差。仅以1730年为例,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往广州的四艘货船进口华茶货值超过37万两白银,在全部货物贸易额中所占比例高达79.8%;与此同时,英船带到中国的货物(铅、长厄尔绒)仅值1.37万两,其余皆为银元。随着茶叶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中英贸易逆差也居高不下,茶叶贸易成为了十八世纪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途径。

白银的流失迫使英国寻找能够维系中英茶叶贸易的支付手段,鸦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登上中英贸易舞台的。而鸦片的出现虽然很快逆转了中英贸易的不对称局面,使白银开始回流,但却严重损害了中英关系,引发了中国的禁烟行动。

(二)此阶段茶叶贸易对中英关系的影响

垄断时期,中英茶叶贸易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茶叶贸易的不平衡使英国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该时期中英关系也呈现出英弱中强的局面。对于英国的贸易诉求,清政府认为“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岂能曲徇所请”,尽管这种傲慢态度受到后人的一再批评,但在当时看来不失为一种现实主义策略。从喀塞卡特到马戛尔尼再到阿美士德,英国屡次派遣使团来华,这种外交行为本身就暗含着软弱性;而东印度公司和一些英使的态度也足以为这种软弱提供明证,如“一些谨慎的东印度公司董事们……深怕使节因过早地为他们的困难申诉或要求更多的利益会引起中国方面的惊骇,以致中国政府完全禁绝对外贸易”。外交上的英弱中强,根源在于英国社会对茶叶的需求已经到了依赖的地步,“突然停止这种大量的消耗品而又无其他代替品,将会在广大人民当中发生很大困难”,而中国也确如乾隆帝所说“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国人认为他们在中国政府面前“低三下四”,除了“屈辱和不体面”以外,“什么也没有得到”。

另一方面,日益强大的英国不可能永远容忍茶叶垄断贸易下的中英关系,这导致东印度公司最终突破国际贸易底线向中国输出鸦片,进而引发了中英鸦片战争。茶叶贸易与鸦片战争的这种因果关系,学界研究已较完备,这里不再赘述。

(三)英国的贸易政策失误

如上所述,该时期英国在中英茶叶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不得不靠违禁品来维系贸易,乃至最终使用战争手段解决贸易问题。英国后来的军事胜利不能掩盖它在这一阶段的贸易失策,这种失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进口商品可替代性较差的情况下,贸然通过减税压低进口商品价格,扩大贸易规模。英国压低茶价是在欧华茶叶贸易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以后,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哈布斯堡王朝奥斯坦公司等竞争对手的崛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面临严峻的价格战;同时,激烈竞争也导致欧洲买方市场的形成,茶叶价格进一步下跌。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到1784年,英国终于将茶叶关税从100%以上减少到12.5%,于是次年茶叶贸易量迅速超过了1500万磅,此后的50年内,由东印度公司输入英国的茶叶量增加到了1784年的4倍。

除了国际竞争外,维护国内资本利益也是英国扩大茶叶贸易规模的原因。对于茶叶的流行原因,格林堡认为“茶叶是唯一能够成为普遍消费品而又不与本国制造品竞争的一种合用的货物”。能够成为普遍消费品意味着能够适应工业化兴起后的消费模式;而不与本国制造品竞争又不至于损害工厂主阶层的利益。有学者指出,茶叶在英国的流行固然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但也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廉价茶叶的输入刺激了茶叶消费,为商人带来了巨额利润。

二是未积极寻找替代产品。尽管1780年代就有人试图在印度培育中国茶树苗,但当时茶树主要是作为观赏植物被引进;1788年自然学家班克斯倡导大规模种植茶树,又因损害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专卖利益而作罢。总体来说,当时英国人并不重视茶叶种植技术,直接购买茶叶的诉求则大得多。英国积极谋求茶叶替代始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此时中英茶叶贸易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大量白银早已流入中国。总而言之,一方面盲目扩大贸易规模,另一方面对替代产品的研发重视不足,这样的贸易策略导致英国在中英茶叶贸易中陷入了困境。

(四)中国的贸易体制问题

尽管中国暂时占据主动,但这一阶段的贸易方式也暴露出了中国贸易体制的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在茶叶贸易中逐渐走向弱势。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茶叶贸易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茶叶贸易对增加财政收入和“驭边”的重要意义。正常的贸易往来多是双赢,如英国人所说,“中英贸易对于两国均有利益。”但清政府却没有把茶叶贸易当作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因此在关税征收上极为敷衍,鸦片战争前粤海关征收茶税,出口细土茶每百斤税二钱,粗土茶每百斤税一钱,税率极低。

相比财政考虑,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茶叶贸易的“驭边”作用。古代中国对外茶叶贸易多与马匹贸易相结合,称为“茶马互市”,这种贸易模式盛行于唐、宋、明,至清逐渐衰落。茶马贸易不仅对于获取战马、保障国防安全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原王朝控制邻近异族的重要手段,所谓“禁之而使彼有所畏,酬之而使彼有所慕”。但由于能够轻易获得西北地区的马匹资源,清廷对茶马贸易的依赖性较小,重视程度较低;加之政府刻意消弭族群边界,民间贸易得到发展,也冲击了官方垄断的茶马贸易。于是从康熙朝起,管理茶马贸易的机构逐渐被裁撤,这导致相关人才和管理经验缺乏,当海上茶叶贸易兴起时,官僚系统也就难以作出应对。因此,中国在垄断时期的茶叶贸易优势仅仅停留在经贸层面,未能转化为相应的国家利益。

二是制度建设滞后,沟通渠道壅塞。尽管关税早在1684年就已有之,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始终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外贸和关税管理体系。而作为关贸管理机构,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上受地方督抚节制,下受行商欺瞒,比如粤海关监督分别在1782年和1830年奏报行商的进出口货物交税迟滞问题,说明几十年间都无法解决这一弊政。在开展贸易的过程中,英国人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些弊端,所以积极谋求“在北京设立公司或政府方面的一位欧洲人驻外使节”,但这一提议却“为地方当局全体及他们在北京的关系人所憎恶”,未能实现。

三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外贸机构约束力低下,导致腐败大量滋生。东印度公司资料中有大量描述,如“该官员不愿失去任何勒索钱财的机会,下令将该船的买办和两名通事扣押”,“由于受贿而偏袒当时在广州的美国船只”等等;中国官方史料亦然,如“雍正之初,又议增收规礼银两,乃于七年合词控于大府,得稍稍裁减。未几官吏又增出口之税”。中央政府的漠视、制度与沟通渠道的缺乏又加剧了这种腐败。由于英商深受海关贪腐之害,因此战争胜利后专门在条约中提出要求,杜绝中国海关的“左右勒索,额外苛求”。

02茶叶自由贸易的繁荣时期

(一)战争前后茶叶贸易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后中英茶叶贸易经历了深刻变化,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贸易规模扩大。1868年英国华茶进口比1838年增加约100万担;1835年华茶出口总量为26万担,1871年增长到175万担,1880年为200万担。当然,在此期间中英茶叶贸易也有波折,比如受战争影响,1834年至1840年间华茶输英规模曾从3200多万磅缩减到2200多万磅;但在四十年代开埠之后,中英茶叶贸易又迅速恢复并达到新高,1845年超过5000万磅,1853年超过6000万磅。

贸易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中英仍互为最大茶叶交易方,中国茶叶与英国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华茶出口结构中,输英茶叶占据最大份额,以广州出口华茶为例,1844~1858年间,输英茶叶占出口茶叶总量的60~80%。而在英国进口方面,华茶进口数量也远远高于印度、锡兰茶,例如1865年华茶占据英国茶叶市场97%的份额,到1970年时虽已下降,但所占比例仍然高达89%。此外,鸦片战争后中英茶叶贸易也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据统计,当时上海著名的22家茶行,英商有18家;福州洋行12家,英商9家,另与德国合办1家;作为内陆腹地和俄势力范围的汉口也设立了3家英商洋行。中英双方在茶叶贸易中的紧密关系可见一斑。

二是茶叶贸易自由化,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贸易垄断权的废除是其显著标志。1834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被废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英国国内自由贸易商人的推动,也有国外竞争尤其是美国商人竞争的影响。英国自由贸易商人(“港脚商人”)是东印度公司垄断权废止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占据了英商自华输出贸易总值近40%的份额,由此成为能够与东印度公司抗衡的力量。随着垄断的结束,自由贸易规模扩大,大量散商开始涌入中国,英国在华行号从1833年的66家增加到了1837年的156家,因此这一变化被称为是“自由商人的胜利”。

行商垄断权的废除则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尽管此前已有一些英国散商绕过行商直接与中国茶商交易,但属于走私,受到政府的限制和打击。而行商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并且服务于政府外交政策,因此其最终废除是借由《南京条约》“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的强制条款。随着中英两大垄断势力先后败落,茶叶进入自由贸易时代。

十九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是中英茶叶贸易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的时代。尽管这一时期的中英茶叶贸易表面上延续了前一阶段的特征,双方的贸易规模甚至在战后进一步扩大,但由垄断贸易转向自由贸易,深层次的贸易机制已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茶叶贸易口岸的由一变多、茶叶产地的增加、政策限制的解绑以及关税的下降,它们在贸易博弈中形成,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中英关系,并导致了此后半个多世纪里中英茶叶贸易的逐渐衰落。

(二)此阶段的茶叶贸易博弈

中英直接博弈主要是在英商居留设栈、开放贸易口岸、贸易许可与关税政策等方面。

(1)英商在贸易口岸居留、设栈等问题自五口通商便困扰清政府,直到二十世纪初仍时有发生。最初的口岸居留问题是由《南京条约》中英文本中的“城市”概念差异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英商及领事是否能够进城。此后,进城、居留、设栈一再引起英人与地方政府和士绅百姓的冲突,进而造成外交事件乃至成为战争导火索。英商居留设栈问题严重损害了这一时期的中英关系,并且因其与天朝体制的结构性冲突,一直未能妥善解决。

(2)开放贸易口岸的博弈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已经存在,马戛尔尼等英国使节来华时就曾多次要求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可以说,这一时期关于是否开放更多贸易口岸的博弈其实是上一阶段的延伸,只不过英国此时得遂所愿,在博弈中使中国陆续开放了福州、上海等地。

(3)相对上述两个问题,贸易许可与关税政策的博弈是核心内容。

贸易许可方面,由于行商废除,清政府原有的贸易许可制度被打破,于是在两广总督徐广缙推动下,1850年茶栈和茶叶贸易执照制度建立起来。与同期的生丝和肉桂贸易执照制度一样,茶叶贸易执照制度一经推出便激起英国的强烈反弹,从1850年起,港督文翰多次就此事与徐广缙、叶名琛等人磋商;但与生丝贸易执照制度的流产和肉桂贸易执照制度的迅速取消不同,中国地方政府在茶叶贸易执照制度上并未退让,这场博弈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方才结束。这反映出中国在中英茶叶贸易中仍握有一定的主动权。

关税方面,五口通商初期中英博弈中有合作,《五口通商章程》、《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都规定了英国领事有严查走私和担保英商完纳关税的职责。这是因为走私会“迅速削弱和摧毁一切合法贸易的现有基础”,双方在遏制非法贸易上存在共同利益。但总体来说,三十至七十年代的中英关税博弈大于合作。首先是由于缉私努力的失败,1851年英国废除了领事担保关税的制度,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则确立了洋人帮办税务的制度,中国关税主权被侵害。其次,在厘金与子口税的冲突上,由于厘金成为英国在中国内地开展贸易的障碍,《天津条约》提出了子口税制度,并且在此后“原用于对子口税设防的藩篱一一拆除,子口税制度日渐扩展”,中国在税制上的博弈也逐渐走向失败。

(三)英国为扭转茶叶贸易局面所作的努力

从上文所述贸易博弈可以看出,与上一阶段的被动不同,英国在十九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的贸易博弈较为成功。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扩大商品来源。作为扩大商品来源的重要手段,开辟通商口岸因《南京条约》得以实现。有学者指出,英国要求中国开放口岸,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茶叶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破行商垄断,降低茶叶价格。多口岸开放后,清政府和行商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控制茶叶贸易,议价权渐渐转移到英国手中。

在印度试种茶树是英国扩大商品来源的另一项举措。这一具有“出口替代”性质的行为完全由英国政府和印度殖民当局主导,1834年时任印度总督班庭克专门成立了一个“茶业委员会”来推动这项工作。尽管在印度种茶并非中英茶叶贸易中的直接博弈行为,但其目的和结果都与中英茶叶贸易紧密相关。1837年英国在印度制成了一些茶叶样品,并于次年送往伦敦;到1839年印度生产出了32磅茶叶。此后印度茶缓慢起步,1865年在英国茶叶消费中只占3%的份额,1875年则上升到16%。

二是积极通过外交手段解除茶叶贸易的政策限制,这些政策限制集中表现为贸易许可和关税问题。仅就茶叶贸易执照制度来说,港督文翰在1850年7月至1852年1月间四次致函徐广缙,展开了密集的谈判,尽管最终结果并不理想,但足见其积极态度,这与清政府过于重视居留权等问题形成对比。

三是主动下调茶叶关税,刺激贸易发展。从1853到1865年,英国政府曾多次降低茶叶进口税,使得华茶进口大幅增长。实施减税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满足英国国内市场对茶叶的巨大需求,但其长远影响不容忽视。与上一阶段的减税不同,由于商品来源的扩大,该时期的低关税刺激了华茶出口量的过度增长,华茶价格被逐渐压低,市场主动权转移到英国一方。正如1866年左宗棠等人指出的那样:“每年春间新茶初到省垣,洋商昂价收买,以广招徕。迨茶船拥至,则价值顿减,茶商往往亏折资本……故闽茶必专恃洋商,而洋商不专恃闽茶。”

当然,英国在这一阶段所推行的贸易政策绝非完美,如1834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废除就过于激进,引发了恶性竞争。垄断的结束表面上看使中英茶叶贸易规模迅速增长,“在公司垄断权废止后第一个季度运到英国的茶叶比前一季度多百分之四十”,“凡是看到整箱茶叶的商人和船主立刻把注意力转向中国”;然而事实上这一举措也带来了长达数年的贸易混乱,散商在中国哄抢“自由茶叶”,加上中间商对市场的操控,导致茶叶贸易规模在1834年后出现了萎缩,英国人甚至发出了“几乎盼望公司垄断权的恢复”的感慨。不过自由贸易的趋势不会改变,这一问题最终随着战后中国行商制度的废除而得以解决。

客观地说,尽管以军事手段作为辅助,但英国在十九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为贸易博弈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总体上是卓有成效的。然而清政府没有正视其贸易体制缺陷,反而在外商居留、设栈等问题上反复纠缠,导致贸易博弈局面反转,为中英茶叶贸易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四)茶叶贸易博弈下的中英关系

在这一时期,茶叶贸易依然是中英贸易的重点,也是影响中英关系的重要因素。与上一阶段相比,十九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茶叶贸易博弈之下的中英关系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是中强英弱的外交模式得到改变。随着鸦片战争的取胜,英方在中英关系中表现得越来越强势,希望占据主导权,并且在大多数领域都得偿所愿;但由于茶叶贸易的不平衡局面尚未被扭转,中国仍是英国最大的茶叶供应者,加上“天朝体制”的根深蒂固,英国在中英关系上也无法完全忽视中国的诉求。

二是中英之间的官方交涉增多,贸易摩擦更加表面化。在进行贸易博弈的过程中,英方港督、领事,与中方两广督抚以及上海道等地方官员频繁交涉,这在鸦片战争以前是较为罕见的场景。以双方官员的直接交涉为标志,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摩擦比鸦片战争前更加表面化,清政府固守的华夷大防也有所松动。

三是茶叶贸易在中英关系中仍居于中心地位,但影响力有所下降。鸦片战争前,茶叶是中英贸易最大宗的商品,茶叶贸易是中英交往的最大议题。即便是“鸦片战争”,战后谈判“约内绝不提烟土一字”;而对于双方贸易问题,在《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中却有诸多规定,《五口通商章程》在商定海关验货方式时还专门将茶叶作为代表性商品提出。不过,尽管茶叶贸易在鸦片战争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里依然十分重要,但由于《南京条约》引入了通商口岸和领事居留等问题,中英之间的外交议题日渐增多,茶叶贸易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03茶叶贸易衰落时期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清末,中英茶叶贸易在总体上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汪敬虞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称为“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买办商业剥削网的初步形成”时期,这种划分是非常精准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中英茶叶贸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华茶对英出口出现衰减趋势,直至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取代。

(一)该阶段茶叶贸易的衰落趋势

中英茶叶贸易的衰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英国茶叶消费市场来看,随着印茶比例上升,华茶比重迅速下降。1880年印茶、华茶所占英国市场比例还是28%和72%,1886年已演变为41%和59%;到1889年二者攻守易势,中国不再是英国茶叶市场最大供应方。而从贸易金额来看,华茶的衰落就更为明显:华茶单价低于印茶,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单价比始终维持在1:1.3左右,因此到1887年,尽管华茶输英数量仍超过印茶输英数量,但其460万英镑的总价已经低于印茶的496万英镑。

二是从华茶出口的国别比重来看,英国也从中国茶叶最大买家的位置上逐渐跌落:1868年,70.26%的中国出口茶叶输送到了英国;189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5.88%,分别低于美国的20.79%和俄国的43.01%;1913年甚至下降到了6.03%。

三是从中国商品出口结构来看,1871年至1873年间,茶叶仍然是中国出口的最大宗货物,占出口总值的52.7%;1901年至1903年间却下降到11.3%,在丝绸之下。

中英茶叶贸易的衰落是以中国出口贸易的整体衰落为背景的。1871~1873年间,中国对英国贸易出超2000万元;1881~1883年间出超500万元;1891~1893年间入超2700万元,此后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都处于入超状态。从出超到入超的贸易状态不仅存在于中英贸易之间,也存在于中美、中日、中俄(苏)贸易之间,1871年至187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共出超400万元,十年后变为入超1800万元,此后入超不断扩大。

(二)英国的茶叶贸易博弈策略

由于印度茶叶(因其从生产到贸易再到消费完全掌握在英国人手中,因此可以被视为英国国产茶叶;不仅历史现实如此,在当时的英国人观念中也是如此)的崛起,英国开始拥有在茶叶贸易博弈中获胜的利器。英国具体实施的贸易博弈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推动茶叶生产技术升级。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揉捻机、干燥机等制茶工具的出现和改良,使得茶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显著下降,印度茶叶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有学者指出,茶叶生产具有高度商业化的特点,但中国的茶叶生产仍是一家一户为主,这是其在十九世纪贸易竞争中败于印度、锡兰茶的重要原因。

二是实行“国产保护”的贸易政策。印度和锡兰茶叶试制成功后,英国对其减免税赋,对华茶则提高关税。英国的茶叶贸易保护政策并不限于关税手段,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伦敦茶商承认他们现在已不经售华茶,伦敦杂货店里已买不到华茶。假若买主指名要买华茶,他们就把自称为华茶的茶叶卖给他,实际上根本不是华茶”。这已是商业欺诈行为,但在尚无规则约束的当时,诸如此类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被肆无忌惮地使用,有效打击了华茶对英国的出口。

三是发动舆论宣传,贬低中国茶叶。英国不仅赴美为印茶制作广告,还过度夸耀印茶,反过来贬低华茶营养价值低、含有鞣酸,损害肠胃。但实际上印茶咖啡因含量更高,远不及华茶健康,但舆论宣传的效果却使华茶在英国消费市场的占有量越来越小。

(三)中国对茶叶贸易政策的反思

如前文所述,在上一阶段清政府对暴露出来的贸易问题未能及时反思,更没有推动贸易体制的变革,导致逐渐丧失了主动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清政府终于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作出了种种努力,形成了十九世纪末挽救华茶的热潮。如左宗棠曾在同治年间多次向中央奏报英商赴茶叶产地购茶等事项,张之洞更是多次出台政策推动对外茶叶贸易的发展,这与五口通商初期地方督抚疏于奏报的情形迥然相异。清政府对茶叶贸易政策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反思商品质量问题。刘坤一认为,华茶对外贸易之所以出现颓势,其原因就在于“采制不精,商情致伪”。这也是当时挽救华茶人士的共识,于是便有人从采摘、拣筛、堆焙、装箱四个环节分析了采制茶叶的弊病,主张去除这四种弊病以整顿茶业。

二是反思贸易秩序问题。张之洞曾指出,“茶市之坏,正因小贩过多,开庄抢售之故”,致使中国茶商因恶性竞争而丧失贸易主动权,“洋商渐知其弊,于是买茶率多挑剔,故抑其价。”针对这一问题,曾有人倡议设立专门的茶政管理机构,来避免茶叶贸易中的弊端,整顿茶叶贸易秩序。

三是反思关税问题。晚清时期,不合理的关税制度已经严重削弱了华茶的竞争力。1880年以后,由于印度、日本等茶叶产地的兴起,茶叶生产扩大,茶价在世界范围内呈现降低趋势;但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茶税并不减少,关税初订之时每担茶可值50两,茶税为每担2.5两,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每担茶价格降至10两,茶税却仍为2.5两,税率高达25%。时人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比如崔国因就曾指出“各国之例,出口货物,本国向不收税,则成本较轻。以较中国,则价为贱,故皆舍中国而趋印度、日本。中国出口之茶遂减于昔,而种茶之地渐就荒芜矣”。但由于清政府对茶厘的依赖,这一积弊始终难以消除。

四是反思贸易宣传问题。相对而言,中国在这方面觉悟较晚。1906年,《商务官报》将广告归结为印度茶叶挤占华茶市场份额的三大原因之一,在这种意识的推动下,中国茶商终于开始关注文书广告和茶叶包装等问题。

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这一阶段中国人对茶叶贸易政策的反思与英国采取的几项博弈策略几乎针锋相对,说明中国已经正确认识到茶叶贸易暴露出来的弊病。然而与早已行动并开始收获贸易博弈成果的英国相比,中国实际上错失了十九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这一扭转茶叶贸易局势的最佳时机;另外,贸易体制的种种弊端导致挽救华茶措施难以真正施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各种挽救华茶的设想,并不都带来制度创新,也不一定能够付诸实践”,很多措施即便实行也都是浅尝辄止。因此,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直至清朝灭亡,中英茶叶贸易的衰落终究未能避免。

(四)茶叶贸易衰落对中英关系的影响

茶叶贸易的衰落导致其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中英关系中已经不再占据中心地位,这一时期的中英关系史料中,直接涉及茶叶贸易的纠纷的很少,远不及前一阶段。1881年福州海关称“中国恐怕要变成一个次等的产茶国家了”;1887年英国人也指出:“茶叶虽然迅速地倾入市场,但销售得很慢。买主以市场主人的安闲态度对待着茶市。”这反映出英国官方和商人在获取茶叶方面已经不再抱有依赖中国的心态,其对中英茶叶贸易的冷淡态度势必影响到中英关系。

在上一阶段,即中英茶叶贸易较为繁荣的时期里,“1860年英法侵华战争之后,直到1876年,对中国的压力暂时停止了”,中英关系出现了一个平稳期,甚至一度(1868~1869年间)出现了修约的可能。然而1876年英国又提出一系列要求,逼迫中国签订了《烟台条约》,导致这一条约签订的导火线是马嘉理事件,但一些教案的发生早至1868年,却并未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可见教案不过是借口;同时,与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同,《烟台条约》是在英国未动用武力的情况下签订的,说明此时英中的外交实力、国际话语权差距比战争时期更加明显。此外,在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的过程中,英国的外交活动也偏袒日本,不惜损害中国利益。可见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中国的外交地位已经大不如前。发生这样的变化,其原因固然复杂多样,但中英茶叶贸易的由盛转衰与外交关系的转冷表现出如此的同步,不能否认其中包含一定的关联。

04结语

回顾清朝二百多年间的中英茶叶贸易博弈与中英关系,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贸易博弈与国家间的外交关系密切相关,贸易平衡的打破往往会引发外交关系的变动。如前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中英茶叶贸易的极端不平衡,当英国在贸易政策上一再失误、茶叶贸易难以为继时,走私违禁品乃至发动战争就不可避免;同样,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英茶叶贸易的衰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短暂的“友好”局面也就无法维持,双方再次发生外交冲突,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第二,大宗商品贸易的控制权与国际话语权息息相关。十七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由于茶叶贸易的不平衡,英国在外交关系上处于有求于中国的状态,因此屡次派遣使节来华;五口通商初期,尽管英国已经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由于茶叶贸易的局势未发生根本变化,英国在对华关系上尤其是在涉及茶叶贸易的问题上难以占据上风;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印茶崛起和华茶衰落,尽管中英贸易总体规模扩大,但由于中国以茶叶和丝绸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不再为英国所需,中英经贸关系出现了逆转,这一阶段英国即使不借助军事力量也足以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在国际话语权上进一步实现了对中国的压制。

第三,成功的贸易博弈需要前瞻性的政策指引。表面上,从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被废除,到鸦片战争后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英国在茶叶贸易博弈中的胜利似乎源于自由贸易者的推动;但实际上,无论是进行贸易谈判、调整关税,还是在印度培植茶叶,都是英国的官方行为,是国家力量介入的结果。而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茶叶商人过于微弱的约束力始终是其在贸易博弈中的弱点;而这样的弱点又造成了政府具有前瞻性的政策难以战胜茶商的盲目和短视,晚清时期茶叶质量下降和贸易秩序混乱等问题即是这一弱点的后果。

第四,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强大的军事保障。当常规的贸易博弈手段无法化解贸易冲突时,在国际关系的“丛林法则”下,强国往往会诉诸军事手段,鸦片战争便是如此。因此,一个国家想要保护自己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军事力量,否则就只能如十九世纪中叶的清政府那样,赢了“贸易战”,却输掉了真正的战争。

来源:坤冰观茶  刘礼堂、陈韬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直播进化论,茶叶直播基地又在瓜分谁的“市场”?

受疫情影响,人们对生活消费方式有所改变,由线下转向线上,而线上新消费方式也在持续升温。直播带货正当热门,但想要将直播商品产销多元化,提升“直播经济”,炙手可热的直播基地又是一项新商业。

△图片来源:网络

直播基地?

顾名思义就是为主播和机构提供场地、流量、供应链,一站式服务,更完善的直播基地还会有主播孵化、电商培训、拓宽卖货渠道等服务。

近几年,电商行业发展迅速,直播基地成为各地经济转型的最佳载体,加上地方政府扶持政策落地实施,不少创业者想尝这块甜头。根据《2021全国直播基地发展分析报告》中显示,80%的直播基地在头部的十大城市,而在城市分布中,发现三、四、五线城市成为快速增长的主力军,例如浙江金华、山东临沂等。

△图片来源:《2021全国直播基地发展分析报告》内容截图

对此,茶业依托资源优势在这些年也建立起不少茶叶直播基地,那么茶叶直播基地在全国分布情况如何?它究竟是怎么兴起的,未来趋势如何?

△图片来源:茶山快讯

茶叶直播基地“启动”

这块香饽饽你“吃”上了吗

如火如荼的“直播经济”下,美妆、服装行业直播基地遍布全国,茶叶直播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花式“基地”出现。

△以上顺序不分先后,茶叶直播基地来源于各大平台公开信息

从以上盘点的茶叶直播基地来看,作为“产茶大省”之一的福建地区数量最多,其次是广东省、云南省,这些茶叶直播基地均分布在二、三、四线城市当中,一线城市较少。

再来看看茶叶直播基地的名称,虽然它们最后都有“直播基地”的这个统称,但是每个茶叶直播基地的性质还是有区别的。譬如:云南普洱茶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当中涉及到平台名称,属于第三方平台介入,未经许可是不允使用。

△图片来源:一芽网络

第二种,销区茶叶直播基地。一般在经济发达但无法提供充足的市场区域,茶叶直播基地会与多地茶产区签约供给茶叶;或者在销区的各大茶城、茶叶批发市场等茶叶供应集中区,也会建立相应的直播基地。

第三种是产区茶叶直播基地。譬如:全国第一个茶类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安化黑茶抖音直播基地”,安化县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黑茶种植土质,自产自销为本土经济拓宽出入,也将受众群体拓展到全国。

△图片来源:安化电视台

不过,性质不同的茶叶直播基地,它的侧重点不同,运营方式也有所差异。

福鼎茶业电商直播基地,以集培训孵化、茶学空间、电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孵化共享平台,开辟共享直播间、共享茶室、共享办公区、共享审评区等多个功能区域。这样的茶叶直播基地多为帮助电商从业者、大学生创业提供多功能“茶空间”。

△图片来源:福鼎人才网+

由于茶叶的品类特殊,早期想通过直播开店卖茶叶需要到福建开通白名单。为助力遂昌茶产业向直播市场靠近,今年年初,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了抖音电商浙江首批茶叶产业带服务商预评审,进入产业带服务商考核试跑阶段,今后遂昌的茶商、茶农想通过直播卖茶叶可以不用去福建开通权限。

△图片来源:遂昌新w

重庆天下大足·5G直播基地适应新发展形势,将基地打造成即可以电商直播,又可以成为文旅体验点,采用“网红直播+短视频+电商”模式,集多种农产品销售,还计划每年在大足区举办电商购物节。

△图片来源:触摸大足

武夷山市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是福建首个官方抖音电商直播基地,聚焦茶叶产业视频内容孵化建设,通过“四个+”服务模式,构建一个全链条短视频时代的营销秩序生态体系,形成线上有资源、线下有生产的空间支撑格局。

△图片来源:武夷山新w

探寻茶叶直播基地的

“流量密码”

茶叶直播基地的热门趋势由此可见,那这股“风”究竟是从哪来的?布局好茶叶直播基地就可以坐收盈利吗?它的未来趋势如何?

疫情的冲击让线上经济风头更甚,茶行业也在奋力追赶直播基地的脚步,由于茶叶属于非标产品之一,无法进行规格化分类,想要专业化把控品质、溯源等是茶行业的一大痛点;其次茶叶作为特殊类目,想在平台上开店销售茶叶,需要得到开店权限。

因此,茶叶直播基地一方面是为了保障茶叶品质与溯源,整合优质的茶叶商家资源,从源头抓起,再到销售、物流分发等环节;另一方面提供在平台上开店售卖茶叶的便利审核。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一个完整的茶叶直播基地应该有人、货、场以及仓储、物流、销售等产业链环节配合合作,茶叶直播基地的多功能模式也在带动经济的发展。

术业有专攻,正如擅长种植采摘的茶农不一定适合销售茶叶,茶叶直播基地带来的是平台、渠道和转化方法。因此茶叶直播基地培养、孵化、提供专业的主播来带动茶叶销量,那对于茶农来说提供了一个茶叶销售平台,一举多得的举措不为是为了茶业上下游产业链分一块“蛋糕”,让茶叶走出去;其次,茶农因茶致富,带动乡村振兴,为城市GDP作出有力贡献,以泉州为例,安溪铁观音在2021年以1428.4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

发展、转型、追赶,这是时代永恒不变的命题,如今的茶叶直播基地虽有完善的商业布局模式,但想要长久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做出新规划、新政策去推动茶叶直播基地的变化,从趋势走向价值,为企业负责更为带动行业经济做出重要的决策。

你还知道哪些茶叶直播基地,有什么不一样的玩法,快来和我们分享吧。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9,143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6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