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金豪茶叶是什么茶叶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普洱茶的原料等级与品质有什么关系?

  越来越多人喜欢喝茶,也越来越多人爱上了普洱茶,那普洱茶的品质与什么有关系呢?普洱茶的生熟工艺不同,在制作上也不一样,还有拼配的比例等种种因素存在。接着,喝普洱茶,相信很多小白想必有不少的疑问,那喝普洱茶有什么技巧吗?今天简单整理了两个普洱茶小常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普洱茶的原料等级与品质有什么关系?


  说到普洱茶的品质,许多人都没有办法忽略一个词:原料等级。且大部分消费者的潜意识里,认为原料等级与茶品品质之间始终呈正比关系。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需要明确,普洱茶原料等级的划分,主要是以茶叶嫩度、条索匀整度、色泽等为基础,等级越高,芽头越多越细嫩。通常所说的金豪显露,大多源于高等级的原料;反之,等级越低,原料中带有梗片越多。

  但任何事物的好坏,不能由单一的标准决定。在评判茶叶品质的过程中,原料等级只是判定的标准之一,还有更重要的香气、滋味、口感等有待考量。而决定普洱茶最终综合表现的因素,除了原料,还包括工艺和仓储等。


  工艺作为普洱茶加工的关键环节,正确的工艺才能保证普洱茶在后期的陈放中转化优良,最终达到越陈越浓越香。而目前市场上,有些茶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加入了非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导致普洱茶发生前发酵,扼杀了其越陈越浓越香的可能性,最终得不偿失。


  再者,由于普洱茶茶品的特殊性,仓储对于品质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除了要求保存环境温度、湿度合适,避光、避尘,无异味等,存储时间的长短也需考虑在内。

  原料等级是普洱茶品质高低很重要的基础,但不能直接与品质划等号,凡事需综合考量,辩证看待。


  喝普洱茶有什么技巧吗?


  刚入行的小白看见老茶客喝茶想必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喝口茶要发出如此大的声响?这优雅的茶事竟是不雅的喝法?殊不知,正是这套动作,让你更能喝明白茶中滋味。对茶叶品质的判断,口腔和喉部起着关键的作用,茶汤入口,如何吮吸如何下咽,都是有技巧的。简单来说,喝茶的动作可用六个字总结,即:“吮、顶、转、吸、咽、叹”。但这六字,看似简单,解释起来却又复杂了。

  吮:通常我们喝东西的时候会微张嘴,将液体“倒”进嘴里一部分,然后做吞咽动作,这个喝是被动的。而“吮”是主动的动作,聚拢嘴唇,口腔做吸气动作,形成负压将液体吸入口中。“吮”的时候口唇对液体的触感明显高于“倒”。


  “顶转吸”几乎是同时运转的,如果你喝了一口超出你承受能力的热汤,而且不能吐出来又咽不下去,你几乎就会下意识的做出与之差不多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降温。液体温度越接近体温,对于液体的感知就越少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利于感知味觉和触觉。另一个目的是将茶汤在口腔中打散,使口腔不同位置都能够对茶汤做出反应。

  咽:就是吞咽。这个动作的要点是放松喉部肌肉做出吞咽动作,放松的喉部能更明显的感知茶汤带来的触觉。


  叹:叹气,使夹带茶汤气息的二氧化碳从口腔和鼻腔同时喷出,让茶汤气息以回旋方式接触嗅觉感受器——直到此刻才应该感受茶汤中的气息。对于气息的辨别放在最后,是为了不使气息对感受、触觉、味觉产生影响。


  掌握了以上这套动作要领,喝茶的时候你就是个明白人了。

什么是普洱茶的“唛号”?

前几天,大益经典7542普洱茶被评为云南省2018年「十大名茶」第一名的好消息传遍朋友圈!说到“7542”,益友们都非常熟悉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一个唛号。7542是大益唛号茶中的明星产品,但除此以外,从勐海茶厂诞生的优质唛号茶还有很多——它们都传承着经典配方、历经岁月变迁,最终成为大益茶品乃至普洱茶的典范。


新手助读

什么是普洱茶的“唛号”?

1976年,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了普洱茶唛号,紧压茶的唛号用4位数表示,前两位为该款茶的配方研制成功的年份,第三位为拼配原料中主要毛茶原料的综合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2代表勐海茶厂)。如7542,表明用的是75年的配方、原料的综合等级为4级、勐海茶厂生产。唛号清楚地记录了茶品的关键信息。

7542、7572、8582、8592、7262……说起大益的唛号茶,大家耳熟能详的首选“经典老五样”,至今每年都有新批次推出。但除“经典老五样”以外,回望勐海茶厂的78年历史,还有许多具历史意义的唛号茶曾与消费者见面。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其中的部分产品——


7432(生茶)、7452(熟茶)

大益历史上首批唛号茶

它们的出身源自甲级圆茶,以“甲级圆茶”为基底,传承“圆茶”的质量等级、配方特点,高端生茶7432,高端发酵茶7452便诞生了。它们是勐海茶厂高档的普洱茶产品之一,因其具有较高的品质,勐海茶厂还为它在饼内放过红丝带,也是大益红丝带系列产品的代表。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茶人茶友至今津津乐道的话题。


7432(生茶)

特点:采用勐海茶山高海拔茶青,经1—2年自然醇化精制而成,色泽乌润显毫,条索壮硕完整,滋味醇厚。


经典红丝带7432<1401批次>



7452(熟茶)

特点:条索完整显金毫,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回甘持久,经久耐泡。

7452<1601批次>


7452<001批次>


7452<901批次>


7452<701批次>



唛号茶的数字显示了不同产品拼配配方,还透露了用料等级,对消费者的认知有很大帮助。在勐海茶厂出品的茶品中,以“75”开头的茶品很常见,包括我们最熟悉的7542、7572、以及7562熟砖。除此以外,还有多款生熟茶品值得关注。


7532(生茶)

号称“最细嫩”的大益生茶

7532以细嫩茶青与壮硕茶青混合拼配而成,俗称“雪印青饼”。誉名“雪印”,意在茶芽幼嫩,白毫满布,似雪覆盖;因其优秀的品质,在茶界有“云尖”、“赛蓝印”的雅称。

特点:显芽毫,内质滋味醇厚,撒面欠匀,脱边。

7532<201批次>


7532<801/802批次>



7532<701批次>



7552(熟茶)

普洱熟茶优点的集合

采用红熟发酵工艺,充分体现了勐海茶厂熟茶纯正浓厚的优点,曾获2009年第二届华中(武汉)茶业博览会暨茶文化节金奖。

特点:显金豪,滋味醇和稍厚,香气馥郁,口感顺滑,显老茶陈韵。


7552<1501批次>



7552<201批次>


7552<901批次>



7592(熟茶)

妙用茶梗,滋味甜滑

茶梗在以前是很少使用的原料,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勐海茶厂研究人员发现其汤色红亮、滋味甜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茶梗的氨基酸含量很高,配以成熟叶片、茶汤极易入口。

特点:显金豪、显嫩梗,以成熟叶片为主,特别拼入适量细嫩茶梗,滋味甜爽。

7592<1601批次>


7592<1401批次>


7592<201批次>


7592<101批次>



7742(生茶)

“越陈越香的代名词

该产品2005年开始生产,是勐海茶厂采用陈年自然醇化3—5年的陈年茶箐为原料,根据传统77年配方研制的,是具有陈韵的青饼,广受对普洱茶各方面都有一定需求的老茶客喜爱。

特点:富有粘稠感,显陈香,滋味浓厚饱满

7742<1501批次>


7742<101/102批次>



8542(生茶)

它是7542的“加强版


8542是勐海茶厂在总结了7542的综合品质基础上研发的新品,用料更为粗壮,口感更为浓强。

特点:色泽乌润显毫,滋味醇厚,回甘持久。


8542<301批次>


8542<801批次>



0532(熟茶)

 能与金针白莲媲美的熟茶


2005年首创的配方高端产品,也是勐海茶厂改制一周年之际特别推出的高端贺岁产品,获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金奖。这款茶品质稳定,既可以当口粮也可以品饮。在众多精品熟茶中,可与之相媲美的唯有倍受市场青睐、被益友视为普洱中珍品的「金针白莲」。

特点:多芽头,色泽红褐显金毫,滋味甜醇稠滑。

0532<1601批次>


0532<201批次>


0532<101批次>


0532<801批次>



一个个唛号的背后,是一个个经典的配方。它们不仅是茶品的代名词,更反映了历史变迁、品牌发展、技术革新和消费者满意度等多个维度的内涵。今天,我们能一直喝到大益出品标准化、品质佳的唛号茶产品,背后是几代茶人的不懈努力、坚守和付出。

勐海茶厂研发的经典唛号茶及其背后故事还有很多,远非是一篇文章就能说得通透的,往后还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深挖、细数、不断学习……益友们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茶品留言给我们,茶小妖会尽量为大家提供权威的信息!




康 平 路  店:银川市兴庆区兴庆府大院西区南门口

在水一方店:银川市兴庆区北京东路在水一方D区35-5号

湖畔嘉苑店:银川市金凤区湖畔嘉苑一期东门嘉和苑入口侧面大益茶

云南古茶树的“快节奏”生活

在云南普洱茶春茶还未大规模采摘之前,勐海县城的街头已经随处可见外地牌照的豪车,宝马、奔驰、保时捷,稍好一点的酒店一房难求。来自中国各地的茶商,开着各种豪车,“闯”进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只为了寻一些极品树叶——古树茶。

一夜之间,仿佛“劳动群众”都从四面八方涌入了云南。各个古茶树村落上山的路上都停满了车,挤满了人,特别是在老班章、易武、冰岛等村口更是人头涌动。2017年3月底老班章采摘仪式上,老班章村的路几乎被全国各地赶来的车和游人们挤满了。一时间,朋友圈满屏都是老班章的牌坊,和那颗疑似(所谓的公示通知没有协会盖章,有待商榷)被西双版纳茶叶协会否定的老班章“茶王树”。

不少衣着亮丽的游客戴着墨镜,拿着自拍杆站在“茶王树”下一阵狂拍。一时间,各大名寨村口全被游客占据,无数单反相机几乎对着所有肉眼可见的东西猛拍。很多从业资历较深的茶人都有些迷糊,往年安静平和的茶山,怎么好像变成自然“人头”风景区了?

茶商、普洱茶爱好者、游客等成群结队地搭载各种交通工具:飞机、火车、私家车、大巴……从五湖四海涌入云南省境内,聚集在各大名山名寨上,好似动物世界里波澜壮阔的物种大迁移。这么多的人流进入云南,除了想见识一下云南的风土人情外,更主要还是想见识一下实至名归的软黄金——普洱茶,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古树茶。

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古茶树在2001年和台湾天福茗茶签订领养古树茶合同后,采取拉铁丝网,建台基的措施,并采摘茶叶售卖,据说对茶树生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后来引起政府重视,古茶树才得以保全;

一般行内对古树茶的定义为树龄超过百年的茶树原料所生产的茶品。因百年前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动荡,战乱、火灾等不稳定因素,茶区茶叶生产大受影响。这段时期茶树的种植基本停滞,使得普洱茶树的树龄恰在百年前后有一个数十年的分隔期,分隔期前后种植的茶树所产茶品品质,因为足够长的时间间隔产生了辨识度较高的品质差异。古树茶以百年为期即由此而来。

曾几何时的古树茶因为条索粗大,滋味浓酽,并不符合当时国营茶厂的原料规范,一直被归于末流原料,不被当时茶界认可。自上世纪末一些优秀古树茶品的出现,使得市场对于普洱茶的审美开始转变。在2003年,云南古树茶的原料价格才第一次追平“台地茶”,2010年后古树茶才真正开始受市场大规模追捧。

不成想短短几年时间,古树茶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云南“观摩”,无数茶叶“爱好者”受它的价格“激励”而投身于普洱茶产业中。

正常情况来讲,去茶山的人越来越多,对于茶叶和茶文化的推广都是一件好事。但结合普洱茶近年萧条的市场状况,跟这车水马龙的“盛世”景象对比,难免让人觉得有些许诧异。他们真的是出于对茶的喜爱而上云南茶山的吗?

以往常见的上山人士,一般是从业时间较长的原料收购者,他们品鉴经验丰富,每到了收茶季就上山收原料,他们是为了寻求最好的原料。这其中有很多土豪,对茶有较高的追求,不喜欢喝市面上的品牌茶,就喜欢自己做出独一无二的私房茶。

但是最近几年涌入茶山的新人则不同。他们中有很多对茶叶感兴趣的年轻人,想到源头了解古树茶,找寻性价比高的茶品;更有很多的纯游客,他们上茶山就是一次旅行,游览古茶山,观摩古茶树,走进初制所,体验下制茶的过程,接触少数民族的风俗;还有一部分茶叶“爱好者”,为了投机,来看看有没有浑水摸鱼,从中获利的机会。

笔者当然希望对普洱茶有兴趣的人多去茶山了解。去熟悉茶山,去了解原料,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古树茶。但是去茶山学知识,并非蜻蜓点水般去一次两次这么简单,需要沉淀。

一些人甚至对于古茶树的概念都很模糊,会出现以茶树的大小来鉴别茶树年龄的问题。甚至在茶山里看到树冠高树干粗的其它大树,就觉得那是古茶树。

如果学习心态不正、附庸风雅、不懂装懂,这些人去到茶山上更容易被骗,分分钟内裤都得赔光。正如那句经典名句所言:“不是站在葡萄树下你就能懂葡萄酒”。

茶农难道是好惹的吗?经历过这么多年“麻包袋装钱”的类金融化市场洗礼,茶农早已不是当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实庄稼人了。

而且很多上山的人根本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井喷似地踏上茶山,对茶区造成了很大破坏。云南茶区本来就偏僻,很多地方的基础配套设施都不齐全,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大的客流量。很多茶山并没有这样的大规模的接待能力,强行接待,自然就会对茶山的一些原生态环境造成一些影响。

游客乱扔垃圾、胡乱采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茶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是不可逆的,以后花再多金钱也很难弥补。

今年3月18日,易武持续一小时以上冰雹雨;3月27日,勐海县突如其来的冰雹;老班章村暴雨突袭,并夹杂冰雹;4月9日,临沧发布蓝色大风预警;4月13日,易武又再次遭遇大暴雨。气温从12日的30余度,直接骤降成20多度,超过10度的温差变化……正值春茶发芽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里,整个普洱茶产区均遭遇了极端天气。恶虐的自然灾害一时间在普洱茶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翘首以盼的茶商及茶客“遇冷”。

据闻,有人结合西双版纳勐海历年下冰雹的情况和一系列复杂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版纳下冰雹已成一种现象,直接原因跟人类过度开采自然、森林锐减有关,植被覆盖率越少的地方冰雹灾害越严重。

人在做,天在看,如果以后还想喝上好的普洱茶,就需要大家自发自觉地保护茶山生态。不仅茶山的生态受影响,连当地茶叶行情也因此出现了很大问题,今年的茶价大幅度上涨。不过茶价上升并不是因为今年普洱茶行情有什么大回暖,这种热闹态势更多是去茶山的茶客带来的,茶区到处涨价,目的是掏出更多上山茶客的钱。而且云南产茶地众多,各种人群上山,在不同的渠道上买茶,在茶农手里、店里、甚至从导游那里收茶,加之不怎么懂行,一阵乱收,市场就容易产生混乱。

不少投机者从成品茶炒作转移至毛茶炒作。最直接的莫过于先低价收茶,然后通过舆论造势联合一些毛茶供应商一起哄抬毛料价格。市场是逐利的,投机者抬高了一个地方的茶价,当地的、周边的茶价就会飙升。

待到春茶上市的时候,囤积居奇,以为可居的茶农才会被投机者慢慢地割肉,毕竟不是很多毛茶都有继续囤积的价值。最后茶叶生产商就要为这些高价毛料买单,而茶叶生产商为了压缩成本,只能在原料分量上面控制,比如在高端产品上减少古树茶原料的比重。导致品牌的产品价格上升了,品质却反而下降。最终在这场投机游戏中,茶农和茶商都是输家。

据了解,部分茶商采购到茶叶的量还很少,远远不如往年的一般采购量(消息截止在4月11日)。多数品牌茶企目前还未对外公布春茶产品价格,但行内人都认为涨价已成定局。

尽管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在呼吁理性对待古树茶。然而,连日来这些“软黄金”价格却扶摇直上。《普洱茶营销》作者,著名营销学家,云南省政府特邀专家吴疆先生在微信平台发文,称最近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破天荒地把GDP增长调整为6.4,一系列的信号都表明,国家的整个经济大环境非常严峻。

吴先生顺势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难道古树茶真是一种神树,有神力逆经济潮流的滑坡而上?

不管怎样,古茶树成为“摇钱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过度采摘和旅游带来的生态破坏,让经历千百年时光洗礼的古茶树瞬间过起了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当然了,“快”主要体现在茶树衰竭的速度上。

回到在勐海的大街小巷,极目所视尽是古树茶广告,反而很少见到台地茶的招牌或广告。难道古茶树受到现代快节奏特色生活的影响,产生了变异,连茶树内含物质的积累、发芽速度、采摘轮次得到了提速增强?

若如此,真是可喜可贺,云南普洱茶的产能又得到进一步提升了。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