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叶价值观

为什么觉得茶叶价值观这个话题有谈论的必要呢?因为笔者在过去若干年的经历所见所闻,经常遇到许多茶友在关于茶相关的一些不同理解与认知方面的不同,以及对茶叶一些相关方面重要性程度排序的不同,并时常见到一些茶友们因为这些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不欢而散的状况。但实际上,茶叶作为横跨农业、工业和商业,并经常进而关联到文化的一种商品,它从中国自唐代开始就既可面向普罗大众,又可面向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成为“比屋之饮”,许多时候的差异,其实是茶叶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所以,今天谈论茶叶价值观这个话题,纯属个人观点,旨在交流探讨,并希望能在交流探讨中更多的展现一片叶子背后的和而不同,以及随之而来的物以类聚和人以群分。

1


据现代汉语词典,所谓价值观,就是对经济、政治、道德、金钱等所持有的总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观也有所不同。

 

百度百科称,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笔者在此借用价值观一词来谈论茶叶,所谓茶叶价值观,是指对茶叶的总的看法,是指对茶叶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茶叶相关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2


笔者的茶叶价值观,可大体从以下方面来简单表达。

 

第一,健康饮品。茶叶具有多种保健作用,饮茶有助身体健康;饮茶可以养心怡神,令人心情愉悦;饮茶可以促进人际沟通与交流。茶叶作为健康饮品,早已被中国人长期的饮茶实践所证明,日益被其传至世界各地后各国人民的饮茶实践所证明,其作用机理也越来越明确的被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所揭示。

 

茶叶是一种健康饮品,同时茶叶也是一种罕见的能进入大众日常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健康饮品。就本人理解而言,这是茶叶的基本面。也正是因为这个基本面,使得茶叶可以成为值得你全心投入去做一辈子的事情,茶叶可以成为你值得去喝一辈子的东西。

 

第二,质量为本。我们强调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的属性,并不意味着品质不重要,而是反过来,品质应该更被重视和强调。

 

涉及茶叶质量方面,至少有四点应该被强调,一是质量安全,二是清洁化生产,三是合乎规范,四是诚信。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倍受关注,有些媒体甚至经常发出一些博人眼球甚至耸人听闻的文章,同时还不乏一些以讹传讹甚至是谣言。虽然行业相关机构和著名专家经常澄清并告知公众,中国茶叶总体安全,可放心品饮,但负面的东西总是比正面的东西传播得更快,更何况“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但话说回来,茶行业的质量安全相关问题包括农残、重金属等必须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我们谈论茶叶的健康功效,必须以其质量安全为前提。离开了质量安全,就失去了根本。

 

顺带说一说近期关于福鼎白茶的事情。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81119日发布的2018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45期)显示,本次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24大类食品,共抽检1037批次,其中合格1020批次,不合格17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不合格5批次,有4批次不合格是福鼎白茶,而且都是草甘膦不合格。这可说是对快速发展中的福鼎白茶敲了一记警钟。 

 

 

清洁化生产,这不是什么高标准,只是最基本标准。茶叶作为一种通常用水泡一泡就喝的饮品,清洁化生产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看不见或不知道就追作业环境与过程放松或放低要求,我们不能因为一口锅或挂上个大师名头就放松或放低了要求,我们也不能因为能给茶叶穿上文化的外衣就放松或放低要求。

 

合乎规范,包括生产规范以及包装规范等。时至今日,三无产品还是不少见,就是说明这个问题还是一直存在。

 

诚信问题,在目前的茶行业还是一个大问题。一方面,茶行业已经有许多茶类取得了原产地域产品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认定,但重认定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一些茶类尤其是普洱茶的一些村寨古树倍受追捧,但在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差价面前,导致掺杂和假冒伪劣现象盛行。再一方面的就是年份茶的作假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加强监管,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诚信。

 

20181219日的的“勐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发文称,“由于普洱茶品牌多而杂,一些普洱茶产品标注的生产年份、产地等信息,让消费者真假难辨。有的生产经营者缺乏诚信意识,假冒侵权、以假充真、过度宣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普洱茶市场秩序。1217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普洱茶放心消费专项行动动员会,表示将通过“四个最严”的举措全面推动普洱茶实现原料可溯、产地可查、标识明晰、品质保证、市场规范、消费放心的目标。” 

 

 

第三,合理性价比。所谓性价比,是指某一产品的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茶叶种类繁多,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定位和面向的目标人群不同,使得这个问题谈论起来会变得较为复杂。茶叶作为自饮品、礼品或炫耀品,在确定价格时可能会附加上不同的品牌溢价和稀缺性等因素,但其根本都离不开茶叶,所以理应有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溢价空间。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自身效率低下就将成本理所当然的转嫁给消费者。合理的商业利润是必要且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借助或虚构各种概念来灌迷魂汤甚至收智商税是不可取也不能持久的。

 

第四,合理品饮。茶有助健康,但须科学品饮。一是要选择品质可靠的产品,二是喝茶因人而异,三是冲泡的时候尽量做到茶水分离,四是养成持续稳定的喝茶习惯。

 

以上,仅为笔者本人的观点与看法,也是过去若干年无论是在在茶企做茶还是和茶友们谈茶时所秉持的理念。写在这里,也算是自己的一个阶段性小结,借以和喜欢茶的朋友们做一个统一的简单交流。同时,以后遇到大师大仙们,我也可以借此而与他们避免争论——毕竟,虽然都是“做茶”或“谈茶”,但完全可能不是一个路数,如有遇见则尽管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或洗耳恭听即可。

 

3


基于以上茶叶价值观,笔者有两方面建议。

 

一方面,对于生产者而言。

 

第一,做安全茶,做让消费者放心的茶。产区生态是至关重要的,生态好,可大大降低茶叶质量安全方面的风险。笔者去过一些知名的茶叶产区,因过度种植而导致生态被严重损害,导致诸多问题,从而也使得产业长期下行。毕竟,中国这么多茶,消费者没必要非要喝因为生态破坏而问题多多或口碑不佳的茶叶。

 

第二,保持合理的性价比。从总体产品线的角度,避免过度包装,避免浮夸的定价。在早就不缺茶的当下中国,在还有许多人不喝茶的当下中国,在人均茶叶消费量与综合消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当下中国,着眼于长远提升企业的产品力,提升面向消费者的交付价值,将有助于构建企业的长远竞争力。毕竟,企业的经营是乘法,而中国最大的机会就是市场潜在规模的巨大。

 

第三,品饮消费是根本,多从品饮消费角度做推动。毕竟,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恶性炒作,对于行业的伤害的严重的。对此,消费者须谨慎,厂商须自律,政府需关注。

 

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

 

第一,喝茶健康,健康喝茶。为身心健康而喝茶,不为虚名而喝茶,不为追异求怪而喝茶,不为攀比炫耀而喝茶。许多人动辄老班章冰岛金骏眉明前单芽或非30年老茶不喝,但实际上从健康品饮角度并非必须,而许多消费者可能买到的仅仅是货不对板的“名茶”。从健康喝茶的角度,选择质量可靠的而价格又不贵的生态好茶就足够,不一定非要追名气逐流行,更不要觉得没有喝“名茶”就“不好意思”。以平常心喝茶,不以魔障而喝茶。

 

第二,质量是根本,远离三无产品和来路不明的年份茶产品。尤其是,过去十来年,中国年份茶风行,一时间数不清的陈年老普洱和30年老白茶频现江湖,但实际上其中有太多的造假或者做旧,品饮风险太高,轻则伤钱包,重则伤身体。

 

第三,选择适合自己的;选择对的,不必然非要选择贵的。

 

第四,不走极端,尽量谨慎选择极端低价和极端高价。一味选择远离正常价格的产品,比如一百来块钱一饼357克的老班章熟茶,或者两三百块钱一饼的88青,可能会省些银子,但质量风险可能会大大提高甚至带来安全隐患。一味追求高价的东西,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比如动辄十几万的所谓“牛肉”,或者几万块钱一斤的某某“小嫩芽”,可能会浪费许多银子——当然,如果你银子多,那就另当别论。

 

第五,合理品饮。笔者曾推送过一篇《每天喝多少茶合适?》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查阅。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