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究竟是什么?

按: 2008年,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普洱茶是什么?》的小文。在文章开头,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普洱茶是什么?这是个问题吗?”文章围绕这个问题略作了回顾与思考,并提出了笔者对于普洱茶的基本理解与观点。

 

正是基于对普洱茶的这些基本理解,笔者在随后的若干年时间里,从企业的角度,参与和推动了普洱茶经营管理尤其是营销管理的一些相关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去深化对于普洱茶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产业的总体发展也验证了本人关于普洱茶的基本理解。

 

20082018,恰好10年时间过去。普洱茶行业从生产到消费、从规模到结构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不过,普洱茶最终作为一种用来品饮消费的茶,其根本属性并没有变化。但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普洱茶领域的炒作之风,仍然不时沉渣泛起,有时甚至颇为严重。这种持续性或阶段性的炒作,尤其是一些恶性炒作,对于行业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毕竟,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坚实的产业基础,需要正确的消费引导和培育,需要可持续和相对稳定的速度与节奏,而不是经常坐过山车,或者寅吃卯粮,抑或是损害过去和透支未来。

 

一款产品,如果被人置消费价值于不顾而只是依托于各种花式概念甚至是有意以各种貌似“巧妙”的方式去吹泡泡甚至行骗,然后去不择手段拉人头以期低吸高抛,那就基本上变成了类似于博傻或传销的工具。而一个行业,却是不可能依靠类似赌场或传销的模式去实现真正的长远发展,也更不应该是成为一小撮厂商肆意吸金牟利之地而让整个产业生态变得一地鸡毛。

 

看到一些茶叶市场里和一些群体对于一些普洱茶的大肆炒作的各种消息,笔者不由得再次想起这个问题:

 

普洱茶是什么?普洱茶究竟是什么?

 

原文附后。

 

普洱茶是什么?

 

普洱茶是什么?这是个问题吗?

 

不妨先顺着时间的线条回顾一下普洱茶。

 

很长时期以来,茶就和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普洱茶的历史,据目前常见的说法是,可上溯汉唐。至于明清,明确的文字记载逐渐多见。普洱茶是清代“瑞贡天朝”深受皇室宠爱的饮品,清代阮福的“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记录的就是普洱茶曾经的辉煌。

 

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数十年间,普洱茶外运通道在战事频起的年代更加不便,其生产、运输和销售收到极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在几近2000年前后的又一个几十年时间里,中国茶叶出口导向特征明显;即便是在出口日益面临压力的最近十来年时间里,中国茶叶行业重点发展的也是名优茶。所以,这么长时间里普洱茶未能受到重视也就不足为奇。在这一时间段,普洱茶偏居一方,鲜为外人知。

 

1997年可说是普洱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间点。香港长期以来是普洱茶的消费和品饮重镇,而1997年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在这之前的若干年时间内,也是香港地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普洱茶因为仓库腾挪的需要而出仓了。当身处普洱茶另一重要消费和品饮区的台湾茶商接手其中不少普洱茶后,逐渐和香港茶商一起开始了对普洱茶的宣传推介工作。这时的普洱茶,主要还是被用来饮用。

 

20002004年这几年基本可以看作是中国大陆普洱茶的预热期。这个预热首先主要是在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进行的,这和这一地区品饮普洱茶的历史、位居全国前列的人均茶叶消费量及浓厚的茶文化密切相关。普洱茶在销区的不断升温,引起了产地政府和茶商的关注和热切推动,于是自2005年开始普洱茶开始进入火热发展期,直至20074月达到这一轮热潮的顶峰。在这段时间,普洱茶逐渐由饮品化身成了文化象征、收藏物品、炒作对象、灵丹妙药和类金融工具,彷佛独步天下。

 

20074月下旬开始,普洱茶由热潮期转入调整期。一时间,泡沫、崩盘、跳水、蒸发、倾泻、亏空、套牢等字眼铺天盖地。那段时间,普洱茶在很多人眼中无异于股票。一时间,负面声音不绝于耳,普洱茶甫下神坛就眼见要被贬入地狱。

 

自调整期起至今以近一年时间里,普洱茶虽然火热不再,但从市场调查情况看,消费品饮的人群还是在稳步扩大。在这一年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和正在进行思考,普洱茶到底是什么?

 

看来,普洱茶是什么,还真是个问题。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本人是茶叶门外汉,但于众说纷纭之间也是忍不住来插嘴凑热闹。

 

在本人看来,普洱茶首先是茶,是最终用来品饮的茶。无论如何,它首先是一种茶,是作为一种饮品而存在的。它是被生产出来供人们品饮之用的。笔者认为,无论普洱茶有多么的神奇、玄妙和文化,都不应忘记它首先作为一种茶的本性。普洱茶不应纯粹是一种历史或文化性的东西,也不应该是一种纯粹的交易标的物,而首先应该是一种要能够进入广大消费者日常品饮之中的茶。

 

其次,普洱茶是一种具有独特保健功效的茶。由于生产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其加工工艺(后发酵)方面的不同,形成了普洱茶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等其它茶类在内含物及其相应保健特性等方面的不同。笔者认为,应重点强调普洱茶的独特之处,不必也不能在宣传普洱茶优点时无原则贬低其它茶类的优点。

 

第三、普洱茶是一种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茶。普洱茶在适宜的存放条件(温度、湿度、储存环境等)下,具有逐渐陈化从而口感日佳的特点。正是因为普洱茶在适宜储藏条件下茶叶品质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放不坏”——这一特点,使得它具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此外,如果结合一些特定的时间或事件来加工的普洱茶,则可能因其承载了特定的涵义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收藏价值。但即便如此,笔者还是认为,普洱茶的收藏价值是一种附加的价值。收藏的普洱茶,绝大多数最终还是要进入消费者的日常品饮之中的。更何况,普洱茶的收藏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气候条件和硬件环境,如因收藏不当而茶叶品质不能提高甚至反而降低时,收藏就不但不能增值而反而可能贬值了。所以说,普洱茶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量力而行适当收藏,但不鼓励无条件、盲目收藏。

 

普洱茶特性金字塔

(此图为笔者本次补充添加,点击可查看大图)

 

 

在笔者看来,以上三点是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第一点最重要,第二点次之,第三点再次。品饮是基础,独特的保健功效是差异点,一定的收藏特性是附加价值。如果将普洱茶的特性看成一个金字塔,那么品饮一定是塔基,独特保健功效是塔身,收藏是塔尖。就前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普洱茶基本是被倒过来看了。本末倒置之后的金字塔,怎么能立得稳呢?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前两年以及眼下普洱茶市场的境况了。

 

看来,对普洱茶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普洱茶市场前景的判断、对消费价值的认知和对营销方式的采用。如果我们还能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普洱茶的话,那么于彩云之南的青山秀水之间,云笼雾绕的世界茶树发源地区域之中出产的普洱茶,注定是一种天然、健康、特色的饮品。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曲线看,普洱茶产业在经历了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期后,将逐步进入成熟期。进入成熟期后的普洱茶产业,将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制造概念和造势的层面。如果将来能够借鉴和学习其它茶类的推广,大力培育品饮消费人群选好一饼茶、冲好一泡茶、喝好一杯茶,做实基础,普洱茶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所以,不能盲目神化普洱茶,也不能盲目贬低普洱茶;不能妖魔化普洱茶,更无需妄自菲薄普洱茶。实际上,最近几年的普洱茶热潮堪称中国茶叶行业的一个奇迹。就纵向比较而言,热潮过后的普洱茶市场与热潮之初,仍然取得了长足进步,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品饮人群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很大提升和扩大。所以,选取合适的参照标杆客观看待普洱茶,正确理解普洱茶对于推动普洱茶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不管怎么说,山还是那些山,茶还是那些茶。只不过,认识、品饮、接受和喜欢普洱茶的人正在增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