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自动泡茶机

找到约3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奈雪“自动奶茶机”引发热议!茶行业即将迎来“按键”时代?

日前,由奈雪数字化团队自研的“自动奶茶机”已在广州、深圳等多家门店使用,预计2022年三季度将在奈雪的茶所有门店投入使用。据了解,该机器最快可实现十秒左右完成一杯新茶饮,单人产能可提升40%。

△奈雪的茶“自动奶茶机”图片来源:商业那点事儿

这是新茶饮行业首个由品牌自研且规模化应用的自动制茶设备。奈雪的茶这项举措,再次引起茶行业对茶业智能化、机械化发展进程的热议。

1

“也许比你还专业”

泡茶的未来是“按键”吗?

奈雪的茶“自动奶茶机”可以说是市场端和最前端消费的反应,其目的是打造产品标准化,实现降本增效。

从产品端来看,茶行业也有类似的产品,比如,前不久小罐茶推出全新子品牌C.TEA.O智能泡茶机、入围金物奖新国货创新大赛的小马智泡全自动原叶胶囊茶饮机以及奥运会上的泡茶机器人等。

△C.TEA.O智能泡茶机图片来源:小罐茶

智能泡茶机的赛道逐渐“拥挤”,它的市场情况如何?是昙花一现还是经久不衰?

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化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投射到泡茶中,传统工夫泡法之外,在科技的加持下,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式让饮茶更为方便,泡茶机也慢慢从商用普及到家庭使用范畴。

早期,门店使用茶咖机、萃茶机等设备来提取茶汤,但总在风靡一时后渐渐被搁置,其原因大家可想而知:

●设备的高昂价格远远高出商用的利润收入;

●偌大的机身占用了较大的空间;

●家用选择很难购入性价比高的设备

●......

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显示,在2004年已有人申请自动泡茶机专利,发展至今,泡茶机专利达数百项。

△图片来源: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截图

小小的智能泡茶机类型却也纷繁多样,胶囊式、散茶式等等足以让我们窥见当今智能泡茶机的火热现象。

△图片来源:全球生活视界

市场需求逐步增加,促使着智能泡茶机的迭代更新,也预示着产品标准化、精准化时代的到来,除此之外,智能按键提高人工效率,机械结构降低工作难度,降本增效的同时,消费者也能感受到标准产品带来的品质感。

2

人工or智能?

茶行业生产逐渐机械化模式

你是否听过“超级工厂”?

各行各业的工厂伴随着科技发展,引进机械化设备、AI机器人、智能化装置、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等等,随着一大批科技设备高效运转着,“超级工厂”也慢慢落地生根,茶行业亦是如此。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是一个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自动化于一体,按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能工厂。与科技巨头西门子、IBM、百度AI深度合作,极大地提高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维持标准化与精细化程度。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图片来源:小罐茶宣传片截取

此前,央视《超级工厂》栏目也曾走进竹叶青工厂。竹叶青斥巨资打造全自动、清洁化封闭制茶生产线,并独创“五重锁鲜科技”,高效快速杀青技术、低温冷冻保鲜技术、高温快速提香技术、精准水分控制技术、独立充氮保鲜技术,使古老的茶叶焕发生机,让智能化、机械化赋予茶叶标准化发展。

追求传统茶业与现代科技的高度融合,八马茶业通过打造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茶园+智慧工厂”综合体,以科技赋能茶叶种植、生产、仓储,从源头上提升茶叶品质,以标准化制定茶叶的新发展路径。

△八马工厂图片来源:八马动态

华祥苑在厦门同安、泉州安溪、宁德福鼎和云南勐海,建设四大现代化生产基地,且全力建设高科技研发检测中心,引进包括GC、GCMS、LCMSMS、ICPMS等高科技设备,打造茶叶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实施。

科技赋能是茶行业现代工厂的大势所趋,智能、机械等一系列设备已成为茶行业工厂的标配,不仅能在茶企发展中成为转型契机,也能在传统的茶叶工厂运作中增加效益与加速茶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看到中茶、武夷星……越来越多的品牌茶企都在不断布局“超级工厂”的未来。

3

进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时期

茶叶种植如何表现?

茶叶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拿采摘茶叶来说,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因为种种原因频频出现“茶工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茶叶的生产与成本把控。

△图片来源:pixabay

茶叶生产机械化设备当中,采茶机是一项提高采茶效率的神器,也是农业采摘机器类型中最难的领域之一,芽头识别、定位、采摘速度等问题对设备的要求很高。

我国采茶机的研究始于1955年,当时各地就出现了根据剪切式、折断式、滚折式、卷折式、夹采式、打击式等机械采摘原理,制造的结构简易的采摘器或采茶机。

发展至今,茶叶采摘已出现更标准、智能、可代替采茶机的采茶机器人。由浙江省农业“双强”重点突破试点项目和“领雁”研发攻关计划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第三代采茶机器人出现。据悉,第三代采茶机器人从第一代摘一颗嫩芽需要十几秒,到现在只需要2.5秒,芽叶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82%,预计在未来一台机器能够替代3-5个人工作业。

△图片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并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时期。“十四五”时期,国家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为迫切的要求,也为农业机械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网站截图

如今,茶叶机械化的发展局势渐佳,实现机械化茶叶生产,促进茶叶标准化进程得以加快,从种植到生产再到加工,机械化、智能化的出现,极大程度的减少劳动力的输出,从而实现规范、标准、合理的茶行业。不过,相对于其他的机械化农产品设备,茶叶的机械化发展还需要时间沉淀,进行更深度的拓展。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又一行业首创! 奈雪的茶自研“自动奶茶机”投入使用

近日,在广州深圳等地的多家奈雪门店内看到,此前多次出现在财报和创始人专访中的“自动奶茶机”已经悄然入店显露真容。该机器极大解放门店人力的同时,最快可不到10秒完成一杯茶饮,产能提升约40%。据了解,“自动奶茶机”由奈雪数字化团队完全自研,目前已在百余家门店测试使用,预计2022年三季度将在奈雪所有门店投入使用,这也是新式茶饮行业首个由品牌自研且规模化应用的自动制茶设备。

1

最快10秒一杯 现制茶饮产能提升40%

在奈雪南山万象城门店内,门店操作区放置了一台新设备,机器上接茶桶下连果汁瓶,中段有一块电子屏和一个扫码口。顾客下单后会生成一张带二维码的纸单,同时电子屏幕上也出现几行选项(应为类别、甜度、冰度),店员将二维码纸单贴在茶饮杯上,对准身后机器的扫码口,随即在电子屏幕上选点按键,屏幕下方的出料口依次配置出茶汤、果汁等液态基底,整个过程仅约10几秒。

下午两点到六点,另一家位于福田区繁华商圈的奈雪门店正处于高峰时段,前厅人员约3-4人,除去切包、收银,茶饮制作线基本2位员工,交替负责设备的自动出料及摇茶收尾,过程有条不紊。尤其是不含小料的纯茶类产品,自动奶茶机最快10秒即可完成。

图:腾讯纪录片《一问》

这一设备是否就是此前在奈雪纪录片中惊鸿一瞥的“自动奶茶机”?从奈雪处了解到,该门店投入使用的设备确为奈雪自研的“自动奶茶机”,且已迭代至二代版本。目前奈雪“自动奶茶机”已投入广深约120多家门店使用,预计第三季度将全面铺设。“在一些门店已经规模测试了几个月,我们最近一次对比结果显示,单人每小时产能可以提升40%”。奈雪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一线员工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再死记硬背SOP,新员工经培训后也能快速上岗。

2

新茶饮数字化转型加速 实现标准化是前提

奈雪创始人彭心曾在专访时坦言,2022年对线下消费是挑战非常大的一年,所有线下零售企业都在艰难前行。“要想在门店不经营的情况下,做出很多创举,这是不现实的。现在就是要少犯错,有一些快速的行动,渡过难关。”彭心表示,3月深圳受疫情影响全市“闭关”7天,复工后门店端员工操作产品时可能会忘记SOP。这就导致门店后台操作,短时间内很混乱,顾客等单时间变长,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对于新消费品牌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之前,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前提,那就是”标准化”。实现标准化后才有余地谈及其他,按奈雪CTO何刚对于新茶饮业务生产痛点的分析,”系统的本质就是对流程的固化——梳理整合规范,优化作业流程,然后通过系统固化下来。“

痛点和需求在行业中是相通的,至于为什么奈雪要花大力气组建团队投入资源选择”自研“,何刚表示,”自研“是在2021年初确定的方向。”2020年的时候,业务部门在市场上希望能买到合适的自动奶茶机,但是看了小半年都没有合适的,市场上提供的设备技术成度达不到标准化的要求。新式茶饮没有咖啡业那么标准化,是因为需要用到大量的新鲜水果,而且茶叶的泡制方法又各不相同,涉及很多复杂的参数。整个行业没有成熟的设备,没有现成可用的东西。加之奈雪门店产品品类多、上新快,人工操作要记忆的SOP达上百种。奈雪IT团队在了解到业务需求后,从2021年正式着手研究自动化设备。

3

不止”奶茶机“ 奈雪自研系列自动化设备

奈雪自研的“自动奶茶机”的规模使用,对整个行业来说是革新性的尝试。

几乎整个新式茶饮行业一线员工都苦SOP久矣。现泡茶、手摇茶、打奶盖、手工去核剥皮等工序都是新式茶饮强调手作与新鲜的结果,虽然也确实创造出了跨次代的产品与价格差,但同样这也使得制作流程变得更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的环节多,人力成本自不必说。自动化制茶设备的应用,消费端直观感受到的是制茶效率的绝对提升,而对门店人力的解放、人力资源留存上的降本增效对企业来说是更为关键的根本性利好。

自研自动奶茶机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软硬件结合的技术问题。奈雪IT团队通过近半年的研发,在机械结构设计,PCB电路板设计,软件功能设计等方面申请近三十项专利。值得一提的是,奈雪在推进“自动奶茶机”的同时,“自动奶盖机”“自动茶汤匀质器”等系列设备也都已进入规模测试环节,未来,奈雪门店产品制备全流程都有望数字化升级。

不同品类的材料配比放在云端,只需一键按钮便可实现制作。虽然设备的前期投入会让业绩短期承压,但不用老带新所节省的人力成本,至少3个月培训新员工的时间成本,都将极大提高运营效率。此前曾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奈雪的茶还处于开店的高速扩张期,伴随自研自动化制茶设备的正式应用,将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预计相关经营成效将于2022年开始逐步释放。

近几年来,“进化”是整个消费领域绕不过的课题,在面对和突破这个课题的过程中,以奈雪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展示出惊人的逆商与活力,在持续释放产品研发优势的同时,依然愿意且有余力投入时间和资源,长线探索行业痛点的解决。奈雪自研“自动奶茶机“更像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示着不断创新、坚守初心的新式茶饮,依然走在黄金时代的路上。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前有“阿法狗”大战柯洁,后有泡茶机挑战茶艺师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十分迅猛,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茶叶作为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行业,与人工智能的碰撞,产生了茶饮的新方式、新业态。

  5月13日,茶界首次“人机大战”在福建武夷山香江茶苑展开。比赛中,1台智能泡茶机对战3名专业茶艺师,依次冲泡曦瓜大红袍、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经过评委现场打分,智能泡茶机的茶水,在四位泡茶者中,最终被评为第三名。

  放眼茶叶全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在茶叶终端消费有这样的趋势,在茶叶生产、物流运输、零售消费等都在机械化、智能化进程上有很大突破。

  茶园生产机械化

  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调查显示,疫情期间8%-10%左右的茶园全面或者部分启用了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作为应急模式,减少了因人工不足或无人作业造成的2%—5%左右的经济损失。疫情期间,采摘人工组织困难、成本上升,名优茶依赖人工采摘的弊端凸显。倒逼茶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转变传统发展方式。

  跟疫情前相比,茶叶机械化生产装备的使用率提高了3倍—5倍,尤其是劳动力较为密集的耕作和施肥环节。耕作、施肥生产效率较人工提高了5倍—10倍,耕作施肥人工成本降低50%,每亩节省人工2-3人,一台茶园耕作机或者施肥机可抵3人—5人。

  由于春茶采摘的人工组织难度大,人员流动受限,因此存在大面积采摘延后或者无人采摘的情况。基于疫情的影响,茶农及茶企对茶叶采摘设备的需求提升了5倍。

  茶叶加工智能化

  “茶园全程机械化生产、茶叶智能化加工是茶产业发展必然趋势。”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肖宏儒认为,应以装备推广加快茶产业机械化运用。一方面,在生产阶段,根据三类茶园(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对应的机械化作业模式,实现茶园机械化耕作、施肥、修剪、植保、采摘的高效机械化作业新模式,加快机器换人的步伐;  

  另一方面,针对茶叶内含物成分特点研发6大茶类自动化生产线,开发新产品,发展茶叶机械化加工新模式,优选制茶工艺,建立新产品工艺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茶叶冲泡便捷化

  传统的茶道流程繁琐、技艺讲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更重要的是快节奏生活和商务场境下,传统茶艺茶道无法契合。所以茶饮消费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智能泡茶机孕育而生,它们通过现代科技实现了茶水从传统冲泡向智能泡制的转变。它们能一键式完成自动取水、加茶、煮水、洗茶、冲茶、斟茶、清茶渣整套冲茶工序。其便捷模式能提供各类茶的专业冲泡参数,不需要做任何设置一杯清香的茶随手可得。  

  智能泡茶机与茶艺师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替代关系。智能机解决的是公共、商务空间的便捷与品质需求。就如同麦当劳与大董,何来替代之说?此外,茶艺师的茶艺演示、沟通交流、人文氛围都是“智能茶饮机”提供不了的。

  不论怎样,智能泡茶机、自动售茶机、生产加工机械的出现和提升,都值得我们鼓掌!尤其从市场终端促进大众安全、便捷、时尚地进行茶消费,值得我们给它120分的鼓劲!

  来源:茶周刊

找到约3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