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自动茶水

找到约21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茶叶是打通人体经络的最好食品?茶界伪科学为什么总有市场

再蹩脚的谎言总会有人相信,所以骗子永远存在。

这几天很多公号和群里到处转发着一篇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某教授的文章。

很不巧,此篇文章之前的“”鸡蛋返生”事件尘埃还没落下来,人们的智商刚刚被侮辱过一次。

以下黄底色文字为原文:

复旦大学用现代科学技术证明了“看得见的经络”,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同时经过几十种食物实验,也证明了茶是最有效打通经络的食品。

近日,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公布了符合人体经络传统描述的系统性影像,让人们得以“看见经络”。相关论文《茶叶激发的人体红外影像显现经络系统》发表在3月份的Quantitative Biology(《定量生物学》)期刊上。

如何才能让整条经络活跃起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呢?针灸或推拿只能促进施治部位的经络的流动,很难让整条经络活跃起来。而经络的活动,根据中医原理有两种促因:一是按照“子午流注”(中医认为十二条经脉对应每日十二时辰,时辰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经脉的气血产生变化)自动开放,效应比较微弱;二是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所以改变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应该是可以尝试的方案。

我们把此篇文章一节节来分解剖析:“如何才能让整条经络活跃起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呢?针灸或推拿只能促进施治部位的经络的流动,很难让整条经络活跃起来。而经络的活动,根据中医原理有两种促因:一是按照“子午流注”(中医认为十二条经脉对应每日十二时辰,时辰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经脉的气血产生变化)自动开放,效应比较微弱;二是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所以改变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应该是可以尝试的方案。”

原文配图

如文中所述,经络的活动按中医原理有两种促因:一是“子午流注”,二是“服用归经的药食”。上述文中并没有表达清楚第一种“子午流注”的真正意思,所谓“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子午流注”就是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它是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的。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子午流注法”是一种理疗手段。

第二种促因说:“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所以改变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应该是可以尝试的方案。”

这一节可以读出作者为了想表达他的研究课题,用了“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所以改变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应该是可以尝试的方案。”这一句作为转折,来引出他的成果。

只要是个中医,或者说懂点中医理论的人都知道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有时会很弱!并且也不用你改变什么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让经络自己现行,这段话前后毫无逻辑!

归经是什么?中药归经表示的是药物作用能达到的部位。归有归属之意,经是人体经络的概称。一种药物一般对一个或几个部位起作用,也就是一种药物有一个或几个归经。

我们接着往下看:“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一直尝试从无数的本草中选择最有效最安全的归经药食。很多草本药食,服用以后相应的经络和脏腑部位会有明显的内源性发热或酥麻感,但一般感觉不明显,也很难拍摄出影像。

2012年,在试验了几百种药食以后,研究团队发现归经感受最强的是茶叶。喝了不同的茶以后,身体的不同部位会迅速发热,甚至大量流汗。为了证明这种归经感受是客观、可重复的,研究团队不仅在初步测试中让个体双盲重复喝茶来报告感受,还召集了24位体感通透的志愿者来参与试验。志愿者在不被告知茶的种类的情况下,一同饮用同种茶,并各自记录下自己发热的部位。”

在此片段的第一节中所述,2012年,他们用本草中别的药食与茶叶进行对比,这里疑问重重,他们当时究竟用的是哪些药食?这些药食是冲剂还是煎服,还是蜜炼炮炙?茶是冲泡还是煮饮?是热饮还是冷饮?是一杯还是数泡?

只要是个人一杯热茶喝下去肚子会热,十泡茶喝下去全身都热,再喝流汗很正常。你无非用个红外热成像来扫描喝茶后的身体升温效果嘛,你为什么不用药酒呢?同一批志愿者每人喝上三杯药酒再用热成像扫描,保证能看到他们全身奇经八脉都能打通。

接着往下看:“在饮用68种茶以后,研究团队做了一个结果统计,所有志愿者报告的一致性达到了96%。不同茶叶对应的归经有着极其明显的规律,绿茶对应太阳脉,青茶对应阳明脉,红茶对应少阳脉,白茶对应太阴脉,黑茶对应厥阴脉,只有黄茶并不清晰。

2017年,研究人员在贵州梵净山一带找到了含黄酮醇高的茶树,并发现以此生产出的黄茶对应少阴脉。此后,研究团队从中国南方各省份以及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国收集了512种茶,让人饮用之后,拍摄其身体的红外影像,观察红外辐射发生的时间和方式。其中一些茶喝了以后有强烈的经络流动感,仪器检测发现红外辐射会使体表产生5~8摄氏度的温差,核磁共振也看到细胞间质中大量液体流动。

研究团队总结出最有效的茶叶激发的身体红外辐射影像,结果与2012年志愿者双盲测试的结果完全一样。这种红外辐射在喝茶后的几秒钟内就会激发,但往往不会整条经络同时激发,而是分段地显现。只有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归经效应特别强的茶种才能让整条经络几乎同时发出红外辐射。'

上面字迹标红的内容所述,你的仪器检测发现红外辐射会使体表产生5~8摄氏度的温差?你用的什么超级仪器啊,体表温度会产生5~8摄氏度的温差?喝个茶会将人烧死的节奏啊!我现在就喝了几泡茶了,因为气温高有点微汗,用红外线测温仪量了一下体温,36.4度。

"2018年,研究团队又组织了4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到太姥山上参与重复试验。志愿者调节饮食,排除其他食物对经络的干扰,每天都只喝一种茶来激发特定经络。多样本重复试验也证明了茶叶与经络激发的对应关系。

研究人员还尝试拍摄“子午流注”的效应,曾在一周内重复试验3次,发现每个时辰的身体红外辐射基本符合“子午流注”规则。每进入下一个时辰,身体的影像会迅速转变,误差不会超过8分钟。

人类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曾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人类表型组计划,把中医表型列为其中的重要部分,而经络是人体表型组研究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在“看见经络”之后,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还将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推进有关经络的知识,打开经络的相关奥秘。"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李辉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全文看下来就是一个然并卵,按中医理论打通经络的好处是什么?是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志愿者们身体都怎么样了?他们还健在不?

并不清楚2012年开始做的试验至今有什么成果,用热成像来说明茶能打通经络吗?,实在是太牵强,太草率,太没有科学依据了。这好比这两年茶水能够杀死新冠病毒、茶叶中EGCG是癌症克星一样的实验室理论依据来当作重大科学发现一样,纯属哗众取宠的闹剧。

喝茶是能够给人们带来健康,但并不是我们生命健康的保障,在绝对的基因和重大疾病面前,茶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还是微乎其微的。喝茶的那点好处,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来得重要。

我们总会发现,只要有一丁点有关茶的什么“科技突破”都会被某些群体无限放大,借机发挥无外乎一个“利”字。那些拿着纳税人的钱靠编论文交差的科研机构,可耻;那些扯着虎皮充大旗的伪科学传播者们,可恨!

茶,没那么神奇,没那么邪乎,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将茶夸成神器、仙药的各种伪科学;

喝茶,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罢了,喝的舒服、喝的健康、喝的开心就好。

年度盘点:2020茶圈十大尴尬

2020就要过去了,这是一个注定会被拍成电影的年份,虽然这部电影到时候我应该也不会去电影院看,毕竟电影院不能倍数播放。

这一年的关键词就是告别。

你能听到最好的回答就是别来无恙,有些告别显得无奈和悲痛,而有些告别则略带一点点尴尬。

茶叶互联网告别web1.0时代

今年3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各种实体经济都在苦苦支撑,但是没想到熬不下去的却是一个老牌论坛,茶语清心正式关站,加上之前就已经悄无声息落幕的三醉斋,web1.0时代茶圈的互联网先驱们集体落幕。

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最尴尬的可能是暴露了年龄。年纪轻一点的粉丝,可能都没听过这两个论坛,这其实也是很尴尬的事。

三醉斋最早创立可能是在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很多人当时上网还要用电话线拨号连接,而在哪个互联网精英化的年代里,三醉和茶语清心充斥着各种知识干活和神仙打架,比现在的抖音互掐高级的多。

其实web1.0时代的英雄们现在大多混的不如当然类似天涯猫扑这样的论坛早就不复当年的荣光,但是也有一些垂直类的门户依然活得不错,比如从篮球门户变成直男大本营的虎扑。

如今百度页面上对于这两个网站只剩缅怀

本来类似茶业这样动不动就分个六大门派,每个门派里还分了好几个派系的行业应该是很适合互联网来怎么整她一下的,可是熬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一个巨头诞生,还把先驱都熬成了先烈,尴尬。

顺便问一个尴尬的问题,你们觉得Y老师能熬成婆吗?

02

喝茶养生,吗?

2020年这个特别的年份,养生这件事的分量被单独的提升了一个档次,从全民信仰提升到全民绝对信仰。

2月份疫情如火如荼的时候,浙江疾控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的文章,当时的情况你也知道吗,也出不了门,买个菜都搞得和地下组织接头一样,带上口罩和面具,把东西放在事先约定好的地点,你走了我才能去拿。

在这样一种恐慌的情绪下,我当时看到这篇文章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小仓库里的天价茶都泡了,喝完,在放浴缸里准备泡个澡,水还没放满听说疾控中心就把文章给删了,你说我泡还是不泡?真尴尬!

关于养生一直都是没有最尴尬只有更尴尬,除了疾控中心以外,小学生也来凑热闹。

武汉的两个小学生一个三年级一个五年级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茶多酚抑制肿瘤的论文》,引起这个这个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我不得不说,武汉特产小学生。

其实我觉得他们的研究方向错了,养生嘛,说白了就是老人怕死,女人怕丑,男人怕老,小孩怕笨。

你们这些小学生写一写不喝茶会变笨多好,哎呦呦每天不喝两杯茶,作业都写不出来。多有说服力,写什么肿瘤,你见过肿瘤吧,你头上那个包是被老师打的吧。

茶艺照到底是什么鬼?

其实茶多酚抑制肿瘤的事情还要研究吗?

央视早就说过啦,当然这个研究是日本人整的,嗯,似乎好像很合理,吃100年伟哥长命百岁,我必须要说明下,这图片不是我P的,是央视2013年直播间的内容,这个内容似乎像一种不祥的寓言,把绿茶和伟哥硬扯到一起。

今年夏天的时候,“茶艺照”这个梗莫名其妙的就火了起来。

据说始作俑者是被王校长点赞的网红XX森林,和XX森林2.0,但是真正让她红起来的是全民模仿拍“茶艺照”的热潮,甚至有好事者总结出了茶艺照的攻略要点“裸妆、男友视角、穿最少的衣服,摆最无辜的表情”。这些我都能理解,你翘个脚丫是要干嘛?

脚底有乾坤吗?!

说起来最懂女人的还是张爱玲,100年前就说过,正经女人虽然痛恨荡妇,其实若有个机会扮个妖妇的角色的话,没有一个不跃跃欲试的。

说的y老师我也好想举起脚丫鼓掌鼓掌了,但是你们非要叫这样的照片茶艺照,我就问问茶艺师同意吗?

04

茶艺师评茶师退出

人社部评价类职业资格认定

说人话就是国家不给茶艺师和评茶师发证了。这真的就非常尴尬了,难道茶艺师以后真的只能从持证上岗变成持照上岗吗?

这两本证,Y老师我呢是一本都没有的,但是好像也不妨碍我到处蹭茶,也不妨碍我泡茶给朋友们喝。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标准越少,市场越好,这和岩茶是一样的道理,茶艺师取消了以后,泡茶好喝的妹子应该慢慢的会比泡茶好看的妹子多,从这一点上说,也不尴尬,让会泡茶的去泡茶,让爱拍照的去拍照吧。

割不完的韭菜

收不完的智商税

说起茶圈的大品牌,别的我不服,就服小罐茶和大益。

小罐茶去年年底推出的大红袍威士忌把杜总的烟酒茶理论发挥到了极致中的极致,我仔细的看了半天,充满了熟悉的套路,就像一场经典的营销课,充满了悬念营销、病毒营销、场景营销、饥饿营销的技巧,但是始终没看明白,这到底什么玩意,可能是智商太低不用交税,尴尬!

谁喝过,举个手,让大家笑话一下

年初,著名品牌大益的某经销商爆雷,据说是考炒做“孔雀”这个不知道什么味道的茶卷走了一个小目标。

著名的东莞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深入连续的报道,但是好像也仅仅局限在东莞电视台了,我都不懂以前追着岩茶天价茶报道的宇宙第一大台去哪儿啦,有人骗钱啊,没人管吗?

这件事情最后据说被定性在经销商个人行为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今年的双11,大益又推出了“沧海”据知乎著名网友的分析,这一片抢购价3880的茶,抢到一片就能赚5000+抢到一提就能赚60000+。

真的要感谢大益给我送钱吗?

这家小卖部,卷走了中茶2/3的年利润,不知道是夸他好还是夸大益厉害

而更多的炒家是明明白白的成了韭菜,社交媒体上都充斥着买大量大益不能拆箱验货,只能挖个洞看,两个月亏几万的,但是无奈,好像大部分的人还是更愿意看买到就是赚到的。

特别尴尬的是,总有朋友听说我现在卖茶为生,每每发来让我学习的案例都是小罐茶和大益,不是我不想学啊,智商实在跟不上,我就想问一句,真的没人管吗?

茶业第一股难产

一边是一个小小经销商动不动就能卷走一个目标,一边是一个号称茶业发源地,第一产茶国的泱泱大国,主板的股票市场居然没有一只“茶业股”,这大概就想美国没有汽车股,法国没有奢侈品股一样不可思议吧。

茶业第一股的争夺战叫了很多年。

12年的时候,安铁集团据说就已经在排队了,可惜后来破产了,前两年八马希望最大,后来主板排不上,去了鸡肋一样的新三板,退市了。

今年6月18日中茶集团向证监会报送材料,开启IPO之路。总算有个国家队的身影参加竞争了,就在大家都觉得这次稳了,总算有个茶业上市公司的时候,时隔半年,依然没有听到中茶过会的消息。

我们参照一下富士康当年的从提交材料到过会36天的速度,中茶会不会创下,最慢上市的中字头公司的记录,我们尴尬的拭目以待。

顺便说一下,在中茶的招股说明书中,中茶公司,2019年利率也只有1.6个小目标,比大益小卖部圈走的金额也多不了多少,而在募资方向上,中茶也会把圈来的钱全部投入到普洱的生产中去,我不知道是不是资本大佬们都爱喝普洱还是因为普洱有“金融属性”。

抖音卖茶的尴尬,你真的懂吗?

第一股难产,可是全抖音都在卖茶!

现在提起短视频这个领域,背后跟着的都是像风口、赛道、趋势这样的大词,可是我每次打开抖音,系统给我推荐的各种茶圈大号,却是满屏的尴尬,看到摆明的演戏吵架的尴尬,看到找群众演员摆拍的更尴尬;尤其是那种观众已经看破,而你却还在卖弄演技的时候,最尴尬。

演技差其实没关系,有时烂片票房也不错,但是视频带货这会是一个伪命题吗?

我们观察两个案例最近一个月和视频带货绝对头部薇娅合作的两个主流茶品牌,小罐茶和元正,12月5号小罐茶彩罐大红袍上薇娅直播间,销售4.9万件,销售额在216-289万,12月10号元正小青柑登录薇娅直播间,销售7.5万件,销售额195万。

看上去成绩尚可,但是背后的驱动力除了薇娅超高的人气(坑位费)以外,超低的折扣也是吸引成交的主要动力,一贯以不打折示人的小罐茶在薇娅直播间的销售折扣是5.6折,而元正的销售折扣更是低到只有3.9折。

厂家在赔本赚吆喝,但是在当下这个时段综合算账未必会亏。

对于喝茶的而言,当然是占到了便宜。但是对于那些交了几万十几万的加盟费一次进货就要进个几十万才能换来和薇娅直播间差不多,甚至更高折扣的线下门店的经销商而言,是不是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尴尬了呢。

换个角度,爱看像Y老师这样至今没搞明白短视频的自媒体已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叫古典自媒体,翻译成人话你也可以叫我老阿姨。

似乎也很尴尬。

凉茶加西药,茶叶装毒品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广东,一个爱喝茶的地方,有多爱?爱到变态。

广东人爱喝凉茶是有名的,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凉茶和Y老师爱的茶不是同一个茶。而你在广东街头,看到的凉茶都是分门别类标好疗效的,只是没想到这个疗效是加料的。

6月30日,多家媒体发布报道:广州市番禺区11家经营凉茶的店铺,因凉茶中非法添加西药成分被查封。抽查的样品不同程度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等西药成分……

这个真的很尴尬啊,有点尴尬的不知道说啥好的程度。

在正儿八经的茶叶领域,我也经常看到各路专家不听的发布一些关于茶叶疗效的报告,对于这些报告,我觉得更多的是学术上的价值,喝茶的就不要听了,有一句话很有名“离开剂量谈疗效就是耍流氓”,喝茶要喝到能治病的剂量,我估计先能把你自己撑死。

所以听Y老师一句劝,喝茶,挑好喝的喝,心情好了什么都好,有病就去吃药。

9月深圳警方缴获了用茶叶包装的毒品尼美西泮。

据统计,共缴获了172包毒品,涉案金额更是达到4万余元。看到这个我很生气,这TM的不是和茶艺照一个性质吗?没事干嘛给茶抹黑,你不能用牛奶盒装吗,不能用可乐罐装吗?那不是还多装点吗?

气完之后,又有那么一点尴尬,172包毒品价值4万。恩我就想问问这个毒贩,你为什么不去卖茶呢,那么多天价茶,172包随便也不止四万啊。

有时候Y老师真的觉得茶叶太贵了,贵的总是想起那个尴尬的表情包。

500块一杯的奶茶

香过我爱的牛肉吗?

今年最火的茶,还是奶茶。

像我这么养生的老阿姨一向是不喝奶茶的,但是今年12月的某一天,各大社交媒体突然就被一款叫做“茶颜悦色”的奶茶刷屏了。

茶颜悦色据说原本是在长沙霸屏的奶茶一哥,今年十二月到武汉开了首家门店,开店当天排队8小时,牢牢占据微博热搜第一,网传最高价格一杯炒到500块。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个的时候我的智商是不够用的,500块,8小时,武汉到长沙的高铁才多少钱啊,去一摊长沙才多长时间啊,500块,我买一泡牛肉,它不香吗?

据说武汉兼职群中传出40块三小时的排队价码,但是人家官方不同意,发微博说报警了,我就不明白了,报警不是打110吗?微博提供自动转接功能吗?再说了报警的理由是啥呢?敲诈勒索还是违反保密协议吗?

排队要不要钱我不知道,但是微博热搜第一,还是这种条目,你如果非要和我说是免费的,那就很尴尬了。

最尴尬的就是排队都卖不着的奶茶,在武汉本地的媒体上,一出手就是200杯免费送,当然最尴尬的可能就是那些中奖的盆友门了,排队8小时,去领吗?

这是一条硬凑的尴尬

我们尴尬的通知,因为收突发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天(你没看错就是今天)举办的岩茶教室北京三泡茶会临时尴尬的决定延期举行。

具体举办日期待定,但是肯定要等到2020年结束了以后了。

煮老白茶,有它就夠了

煮茶,有它就够了

围炉煮茶,茶汤微沸

看着那白烟慢慢升起

中国人历来是喜好喝茶

坊间也更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茶器的地位从中可见

唐朝陆羽时期对于煮茶所用器物

更是高达24种

在纷扰繁华的生活中

用美好的器物

给予内心片刻的安宁

放慢脚步,体味茶之香醇

如今再喝功夫茶已绝非易事

这样也就少了些许洗茶封杯的讲究

这悠远的茶香也好似

要流逝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

……

一款适合现代都市生活的煮茶器

兼具茶水分离、煮倒一体

电陶炉、泡茶器和公道杯三合一

拿掉茶漏,还能变身养生壶

自动档、手动档,双模式贴心设计

让喝茶在这快节奏中变得简单




丨 大繁至简,合三为一,煮倒一体


传统的煮茶器具,一般包含电陶炉、泡茶器和公道杯,繁琐老派,在当下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适用,鸣盏煮茶器整体外观取自传统的“天圆地方”为设计灵感,再配以现代极简的设计,舍弃多余线条,全壶呈平、净、圆滑观感,既有传统东方文化的禅意,又符合西方极简的审美,值得一提的是,其设计更是荣获设计界奥斯卡-红点设计概念奖。



产品设计上,颠覆了传统敞口壶需搭配电陶炉加热的方式。将电陶炉、泡茶器和公道杯整合为一体,解决了传统电陶炉占地大、零配件多、泡茶套件多的弊端,剔除了传统泡茶的繁琐,轻松实现煮倒一体的功能。完美的设计,有效的有效避免传统电陶炉使用完毕后,发热面余温烫手的危险,提高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



鸣盏三合一煮茶器手柄前端处加装了凸起的防烫设计,给用户起一定的提示作用,煮茶体验更佳,壶身采用了耐高温的高硼硅玻璃,壶内发热盘为发热稳定、防腐蚀性能强的医用级316不锈钢,使煮茶加倍放心。



丨  茶水分离,使得茶汤自然清澈


煮茶器壶内特设的一个可拆卸式的玻璃茶漏也是这只茶壶的点睛之笔,其四周分别分布多个间隙为1.0mm的滤孔,不仅起到茶水分离的作用,使茶汤更为清澈,更有利于茶味析出,使得茶香越发醇香。



可拆卸式的玻璃茶漏,只需轻轻旋转,即可轻松拆下茶漏,便于用者日常倾倒茶叶和清洁茶漏,拆卸茶漏后也可以熬煮各种养生汤。



丨  茶香不涩,智能一键,满足不同需求


煮茶讲究火候、工艺以及时间,鸣盏煮茶器将核心功能菜单——双模式煮茶,集成一键旋钮。一键自动满足不同茶种的煮饮需求。



自动模式旋钮旋至自动档位系统用武火沸煮至95℃(±3℃)后,再变频小火轻煮3分钟,也就是模拟古时文化煎煮的方式,煮茶完成后蜂鸣器响三声,煮茶器停止工作。


 


手动模式旋钮旋至手动档位同样用武火沸煮至95℃(±3℃)后,再变频小火慢煮30分钟。煮茶完成后蜂鸣器响三声,然后停止工作,煮茶期间可随时根据个人需求关停调节。


注:此款煮茶器具备防干烧功能


丨  匠心匠作,体味茶器细节之美


壶身采用人工吹制而成的高硼硅玻璃,饮茶者也可透过玻璃壶身观赏到整个煮茶过程,沸水咕噜咕噜的蒸腾,茶汤逐渐浸染,烟雾袅袅上升,煮好之后,喝上一口,体味茶之醇香。



壶内发热盘为医用级316不锈钢,相较于市面上大部分的304不锈钢材质,不仅发热稳定,抗腐蚀性能强。即使与茶水亲密接触,也无惧有害物质析出,煮茶使用大可放心。

 

 

壶嘴设计模仿鸟喙形状出水利落流畅。轻轻一收,立刻收水,不撒不漏。自如控制倒茶断水

 


不同于市面上的塑胶和木质把手,鸣盏煮茶器手柄选用的是空心防烫玻璃手柄,晶莹剔透,手柄倾斜的角度,是在反复的尝试中寻找出最符合人体工学的一个杠杆平衡点,使握感更舒适。


煮上一壶清茶,看着这袅袅飘升的水汽,空气中弥散着缕缕茶香,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细细品味一口,体味其中醇香滋味过后的丝丝甘甜,好似那茶农采茶时的场景近在眼前,很是惬意。

找到约21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