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华茶文化

找到约6,714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茶文化全球推广”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硕果飘秋香,正是逐梦时!10月23日下午,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 中华茶文化(茶产业)全球推广”启动仪式暨专委会第一次理事会议在北京饭店举办。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茗香世界,茶韵绵长。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指导,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组委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联合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农村杂志社共同主办。

为了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沟通与交流,推动中国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世界,在2020迪拜世博会上,中华文化促进会以“文化·民心想通的桥梁”为主题组织建设的中华文化馆将首次亮相世博会,这也是我国参展世博会以来首次建设中华文化馆。

据悉,中华文化馆以“一叶千年·与世界共享一杯中华好茶”为主题专门成立“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茶文化(茶产业)专项委员会”,以一带一路中华茶文化国际交流和茶生活方式传播为纽带,以推动茶产业升级为目标,积极促进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新时代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未来智能茶产业“优善美”新时代。

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原副市长孙安民,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茶叶协会会长禄智明,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天金,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雷刘功,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徽省政协常委何敬麟,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吕明宜、常务副会长封槐松,央视国学频道执行台长喻小凤,著名主持人、书画家董浩,联合国全球幸福报告副主编、韩国开发研究院教授王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沈冬梅,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高鹏,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茶产业)全球推广大使、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茶学博士后刘峰,中华文化促进会驻会副主席、中华文化馆总代表陈钢,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馆长宗志泉,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秘书长、主任韩铮,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总干事、中华茶文化(茶产业)专项委员会执行理事长惠宣等嘉宾出席。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

百年世博,千载茶路,迪拜启航,世界共享!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致开幕辞:“我们希望让70亿人爱上中国茶,我们更有责任让70亿人爱上中国好茶!茶文化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专委会顾问、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

专委会顾问、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现场致辞。他表示,茶叶曾经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搭建起中西方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桥梁。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近30亿人喜欢饮茶。2020迪拜世博会由于疫情延期到2021年10月1日开幕。世博会是一个全球展示的舞台,给我们茶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希望能通过茶文化这一国际合作催化剂,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

专委会顾问、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原副市长孙安民

专委会顾问、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原副市长孙安民现场致辞中说,我国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7000万人,综合产值超过7000亿元,作为最重要的扶贫产业之一,茶产业带动了大量农村人口就业和大批贫困县发展。今天,我们中华文化馆以“一叶千年·与世界共享一杯中华好茶”为主题成立中华茶文化(茶产业)全球推广专项委员会,组织中国优秀茶企参加2020迪拜世博会,就是要充分发挥茶文化赋能茶产业的优势,以推动茶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中国茶叶的国际化、品牌化进程;就是要帮助有理想有担当的茶企茶人以更好的姿态,向世界分享中国好茶,分享“茶和世界”“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核,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新时代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未来智能茶产业新时代做出应有努力和贡献。

据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馆长宗志泉介绍,“2020迪拜世博会”是历史上首次在中东地区举办的世博会,注定将会创造新的辉煌。举办时间为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共计182天。中国茶的精神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沟通与交流,推动中国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世界,推动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在本届世博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以“文化·民心相通的桥梁”为主题组织建设的中华文化馆将首次亮相2020迪拜世博会,以文会友,积极打造中国文化艺术并使其走向世界。

专委会顾问为联合主办单位领导及全球推广大使颁发聘书

(左起依次为禄智明,何敬麟,翟虎渠,刘峰,孙安民,刘天金,雷刘功,宗志泉,吕明宜,王石)

联合主办单位领导为副理事长颁发聘书

饮茶思家国。茶是饮品,是文化,在悠长的饮茶历史中,世界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俗。茶也是友谊,民心相连茶香远,世界人民在品茗鉴茶、奉茶待客中相互交往,加深友情。茶为中国的茶文化史勾勒出一个整体轮廓,构建了丰富的心灵感受,展示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本次活动中,中华文化促进会驻会副主席、中华文化馆总代表陈钢宣布全球推广专委会正式成立并发布了全球推广系列活动事项。与会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举行了圆桌论坛,为茶文化推广和茶产业繁荣发展献计献策,提供模式互鉴,经验交流。

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雷刘功提到中国人喜欢以茶会客,以茶敬友,并且创造了茶文化,浸润其间,绵延不绝。茶产业与茶文化密不可分,只有涵养了文化的茶产业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中国茶企注重创新融合文化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刘天金则提到要让中华茶文化成为世界茶现象。茶的本质是生活,中国生活有助于推动世界和谐发展。茶将成为民心相通的世界使者。茶有源,饮无疆,和颜悦色一杯茶。

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何敬麟说到澳门茶文化与大陆同根同源。欧洲的第一口好茶则是从澳门起航。一国两制的优势下,澳门必将能成为一座桥梁链接中国与世界沟通、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

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茶产业)全球推广大使刘峰以《聚焦迪拜世博——让中国茶成为传统文化的互联网》为题阐述了他的见解。茶树之魂在中国,茶道之源在华夏,中国茶走过千年历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信仰。中国茶也将用包容、开放、传承、创新的发展思维成为文化对外输出最好的名片。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魏有

据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茶产业)专项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魏有介绍,专委会后续在全国范围举行一系列的茶叶文化推广活动,为中国茶走出国门,走进迪拜世博会聚能造势,帮助有理想有担当的茶企茶人以更好的姿态,向世界分享中国好茶。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华茶文化如何体现“美美与共”?

茶源于中国,传于世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国饮”和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茶可清心、提神、保健,茶有益于身心健康、茶有利于人际交往。茶本身的和敬德怡与真实自然质朴,体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说茶是中国的“国饮”,应该说十分恰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映照和重要组成。从“国饮”看,茶自古便成为中华民族大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柴米油盐酱醋茶” 和“琴棋书画诗曲茶”便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体现。千百年来中国人无论平民百姓,还是文人雅士都需要茶。饮茶既是中国人生理的需要,也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特有精神需求和高质量的休闲方式。茶不仅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更形成了与中国的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中华茶文化。

茶文化是和谐与美的文化,也是一种艺术,它包括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以种茶、采茶、制茶、烹茶、品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茶道精神为内涵,以茶艺茶俗为表现,包含着一定社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礼节礼仪和社交的综合文化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与文化。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核心思想。从茶文化的核心构成看,最明显的是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相互渗透性。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有中华特色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它涉及风俗、伦理、道德、哲学、艺术和宗教的各个方面,并深深地影响了茶文化。因而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茶文化,同样富含着儒家的治世机缘,洋溢着道家的浪漫理想,隐现着佛家的淡泊节操,并在品茗中特别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图为:2018年第十届全民饮茶日活动(恩施)。

首先,从儒家思想强调的“礼”看,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为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方式。礼仪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体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规则。饮茶不只是一种生活行为,也是一种礼仪之道,由茶礼上升的“茶道”,便是最强调以礼相待、互相尊重的明伦之道。在无比丰富的中华礼俗文化中,其明伦之道体现在各民族日常生活习俗中,各民族多姿多彩的茶礼、茶俗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茶叶的识别,有茶具、泡茶用水的选择及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及泡茶和饮茶的技巧并由此形成的茶礼、茶俗、茶德等,各民族的茶礼、茶俗、茶德不仅对中华茶艺、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且在中国茶文化大环境影响下有着具有与中国文化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

从儒家思想强调的“仁”与“信”看,在《论语》中出现过百余次。孔子发现人、爱护人、尊重人,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为“温、良、恭、俭、让”的“仁”同样体现在中国的茶道精神中。茶是一种从皇帝、贵族到一般平民百姓都能享受的饮料,极具大众性。以茶解渴,以茶提神,以茶祛病延年,以茶清心,以茶表敬意是最具体的“仁”道和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儒家思想主张 “信”,充分强调诚信是金,信尽天下,然后方能约天下。为人处世,当以诚信为本。诚实带来福祉,而欺骗只能招致失败,由此强调真实自然,“和敬怡真”的茶道理念,表达出信用是人生的财富,以诚信谋事,方可成事。

从儒家思想特别主张的“中庸”与“和”的方面看,认为做什么事情都应“无过无不及”,执两用中,“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在世界三大饮料中,茶是最平和的饮料,无太大刺激,又可使人清醒提神增强健康。至于“和”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之意大处来说是整个宇宙、自然界呈现统一的状态,小处来说是任何事情都要和谐、协调。“至中和”“和为贵”,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各种关系的均衡、和谐、有序、稳定。茶的质朴、简约、温和、淡定是“中和”为中庸之道的最佳内涵体现。其醇和清香、苦而后甘、内厚外敛特别能彰显儒家文化的平和、乐生、和处、和立、和达、和正的至高境界,体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关系。和为贵,内和则众志成城,外和则良友诸多,气和能财源广进,人和可所向披靡。茶和天下,追求“和而不同”“和谐相生”之道,这是充满东方智慧的人生哲学和世界观。

中华茶礼。

其次,从中华文化的另一核心构成道家思想看,最讲求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简洁。“自然”一词最早见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天地万物,其二是自然而然的人性。人是自然之子,人受自然的恩赐生存,又在大自然中获得思想和艺术启示而升华。只有自然才有生命的体现。顺应天地、道法自然方能达超凡拔俗的自由精神境界。作为产生于中国悠久地方民族历史的综合性茶文化,充满中华各民族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艺术情调,因此反映在茶的文化特点十分强调和肯定自然,因之充满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流动,也由此形成在茶道精神上始终追求自然、讲究质朴、向往真实的朴素价值观,在茶艺茶道中体现着道法自然,以简为德,崇尚简洁的特点。道法自然,就是与自然相一致、相契合,物我两忘,发自心性。崇尚简洁即以简为德,在精行而后简德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精行简德,做人如茶,在心静如水、怡然自得、返璞归真中,去修身养性,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正是在中华 “儒、道、释”传统核心主流文化影响下,中国茶文化极具深刻的内涵,形成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和、敬、德、怡、真”的茶道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在体现恬静舒适的文人雅趣同时,还追求安寂幽静的品茶和修行的“释、道、儒”茶礼及对各阶层均有教育意义的“饮茶十德”,并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地方,各民族各阶层虽有不同文化特征及宗教信仰,在茶文化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谐相生”“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交融影响下,打下中华民族“和谐相处”“美美与共”的深刻烙印,在各民族人民都共同热爱的温和温情的茶中,共同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团结爱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同时他也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2020年5月21日,在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习近平致信热烈祝贺,并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2017“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题海报。

茶是中国的,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全世界的。中国茶文化是海纳百川,在茶的融通间,丰富着自己的多元,践行“和而不同”的理念。就像在中国共产党首次举行的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其海报就以“茶”为元素——借中国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文化传统,广邀世界政党探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递“和而不同”“和谐相生”“美美与共”等与中国传统哲学观一脉相承的理念。从文化到外交,一杯茶,正是中国“和而不同”又“美美与共”理念的彰显和展现。

作者:蒋文中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

作者近三十年来主要研究茶史、茶马古道及普洱茶文化,出版了《中国普洱茶》《普洱茶文化百科》《茶马古道研究》《云上的茶路》《茶艺》《云茶史志辑考》《茶马古道文献考释》《云南茶史》等,主编有《云茶大典》《普洱茶百科全书》等。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山海同源·一叶同根” 第三届两岸中华茶文化论坛在昆举行

6月21日,以“山海同源·一叶同根”为主题的第四届“七彩云南·相约台湾”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第三届两岸中华茶文化论坛通过视频方式,在昆明、台北两地举办,来自两岸50余名茶企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第三届两岸中华茶文化论坛在昆举行 杨萍 摄

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厚植两岸同胞亲情友谊,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云台在茶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让台湾同胞感受中华茶文化以及云南茶之美。同时,活动将进一步挖掘两岸茶文化的渊源,开展两岸茶文化交流研讨,探索新形势下两岸在茶文化领域深化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促进两岸茶文化的交流和茶产业的互动,打造互利共赢新局面,把“中华茶文化论坛”打造成两岸交流的重要品牌和平台,为深化两岸经济文化合作,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届两岸中华茶文化论坛在昆举行 杨萍 摄

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嘉宾围绕“山海同源·一叶同根”“云南茶产业报告”“两岸茶文化一叶同根”“民族茶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七彩的茶·茶山保育”等议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和两岸茶文化论坛视频对话研讨。活动还进行了茶文化表演、云南茶道美学展演及云南普洱茶、台湾乌龙茶茶汤品鉴、交流。

第三届两岸中华茶文化论坛在昆举行 杨萍 摄

“两岸一脉茶香,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在产业创新、人才培训、茶文化交流等方面仍有很大合作空间。”云南省委台办副主任崔冰成表示,两岸茶人应携手同行加强合作,充分挖掘展示两岸茶文化和茶产业,探索新形势下两岸茶文化的不断融合创新,持续深化两岸茶文化的交流和茶产业的合作,共同将中华茶文化发扬光大,形成传承中华文化的强大合力。

台湾地区陈诚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履安也表示,当前正是两岸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方面合作的很好时机。希望疫情之后,有机会到云南就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等方面进行交流考察。

第三届两岸中华茶文化论坛在昆举行 杨萍 摄

同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究院裴盛基讲到,中国人发明饮茶,建立和发展了茶文化,并将中国茶传播到全世界。“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纽带早已把海峡两岸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希望两岸继续加强科学交流合作,共同发扬中国茶文化,为世界带来茶文化的美好享受。”


第三届两岸中华茶文化论坛在昆举行 杨萍 摄

此次论坛活动由云南省委台办、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云南普洱茶协会主办,云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云南省对台交流基地弘益大学堂、中华茶山保育协会(台湾)承办,云南弘益职业培训学校、弘益茶道美学自媒体协办。

来源:云南网(记者 杨萍),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626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