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竹乡安吉县白茶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安吉白茶官方发布:2019年安吉白茶3月27日开采!

3月18日下午,2019年安吉白茶开采新闻发布会首次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上,安吉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永华宣布:2019年3月27日为安吉白茶开采日。


2019安吉县安吉白茶新闻发布会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3月18日,浙江安吉县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报告厅举行“坚持绿色发展 共享两山成果”2019安吉白茶推介会,正式发布2019年安吉白茶的开采时间及相关信息,并向世界发出第六届中国安吉白茶博览会邀请。

     安吉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永华宣布2019年安吉白茶开采时间为3月27日,届时全县将有30 %的茶园进入采摘期。据介绍,2019年安吉白茶产量将有所提高,受二月连日的春雨以及三月充足阳光的滋润,品质也更好。

  安吉县域面积1886平方公里,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资源丰富,全年气候温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地。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县黄杜村调研安吉白茶基地,充分肯定“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绿色发展路径。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安吉白茶产业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做到7个“有”:有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安吉在1997年就申报“安吉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在安吉白茶品牌管理中创新使用 “母子”商标管理,母商标主要用来树立产业品牌形象,子商标主要明晰生产企业,最大程度明确了生产者对母商标的责任和权益,较好地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矛盾。2018年安吉白茶在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基础上,再次通过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标志着安吉白茶从产地、产品到品牌得到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的知识产权保护。安吉白茶已连续第九年跻身全国茶叶类区域公共品牌十强(列为第六名),品牌价值达37.76亿元;有一套发展战略和扶持政策,安吉白茶立足原产地,坚持“做大一产、做优二产、做美三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做好品牌提质增效文章,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提升发展安吉白茶产业的实施意见》、《安吉县加快提升发展白茶产业若干扶持政策的通知》、《深入推进安吉白茶“双百行动”的实施意见》等全面涵盖茶园生态改造、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全产业链培育的综合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设立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和扶持,有序推进茶园证数字化工程、订单农业发展、品牌规范管理、企业转型升级等一批亮点工程。目前已基本形成种植生态化、加工规模化、包装特色化、经营品牌化和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有一个品牌运行管理机构,组建安吉白茶协会,由规模茶企任会长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以“金字塔”模式管理全县258家会员单位和1.6万余户茶农。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作为“安吉白茶”商标所有权人,委托白茶协会进行商标使用管理,并对协会进行监督指导。同时,组建安吉县茶文化促进会,进一步挖掘和传承茶文化,将安吉白茶与安吉地域人文高度契合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特别是与两山文化、清廉文化结合,提炼形成独特的安吉白茶文化精神,增强了安吉白茶文化内涵与底蕴。积极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广泛倡导“饮茶有益健康”的理念,进一步营造了人人爱茶,人人饮茶的浓厚氛围;有一个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以科技兴农为着力点,安吉通过“个转企、小升规”不断提升安吉白茶企业规模,引导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企业化的高标准来规范茶农生产,提高安吉白茶品质,制定《安吉白茶生态茶园建设标准》,编制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操作手册和生产模式图,实现了《地理标志产品 安吉白茶》从县级标准到省级标准、再到国家标准的“三级跳”,目前已累计建成1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6个省级标准园、10余个市县级标准园。在加强对茶企、茶农技术指导的同时,通过“院企”“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等形式,先后开展了“安吉白茶加工工艺研究”、“安吉白茶鲜爽度提升”、“安吉白茶限药减肥”、“白叶茶多茶类加工技艺”等20余项课题的研究,研制符合安吉白茶生产特点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有一系列品牌传播营销活动,先后举办“中国•安吉白茶节”、“白茶仙子评选”、“安吉白茶开采节”等活动,2014年以来又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安吉白茶博览会。《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专版介绍安吉白茶品牌建设,央视新闻专题报导了1500万株安吉白茶“扶贫苗”工作,另外,积极组织白茶企业、合作社参加中茶杯、茶博会等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安吉白茶品牌美誉度及知名度;有一套质量监督体系,建立了一套“六合一”的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将原先茶园证管理、会员管理、年检管理、包装管理、微信公共平台服务、官方网站管理等六项功能进行整合,并开发集金融功能和“六合一”管理功能的“安吉白茶金溯卡”,对全县258余家安吉白茶协会成员单位进行统一编码、统一印制防伪标识,实现了安吉白茶全程跟踪与溯源;同时全县域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和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安吉白茶全程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创新监管网格体系建设,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死角监管格局。目前已累计建成国家级无公害农产认证茶园6.2万亩,绿色(有机)认证茶园2.6万亩,14家企业通过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认证面积1万余亩,成为全国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体系(GAP、HACCP、GMP)示范县;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依托生态茶园的特色资源,融合采摘体验、文体休闲、旅游观光、影视拍摄等同步开发建设,建成白茶祖、茶博园等景区,吸引了《如意》《侠客行》等电视剧入园拍摄,引进了中国第一野奢精品度假酒店“帐篷客”落户白茶园区(每张床位年纳税4.2万元),建成了一批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及观茶艺、学茶道为一体、以白茶特色为主基调的休闲设施,“中国竹乡安吉白茶飘香二日游”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拓展了安吉白茶的产业价值和特色带动功能,实现了“茶园向景区”的转变。

  接下来,安吉将依托安吉白茶已有全域绿色工作基础,积极支持、指导基地对接企业开展绿色食品产品申报工作,同时推广普及绿色防控技术,并加强绿色产品知识培训和绿色基地投入品专供店建设等各项工作,进而扩大安吉白茶绿色食品规模、提升区域绿色食品品牌形象,推进安吉白茶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安吉白茶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

  2019年中国安吉白茶博览会以“安吉白茶•共享绿色生活”为主题,将于2019年3月22日在安吉县行政中心举行。本届茶博会由安吉县人民政府主办,得到了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湖州市人民政府的热心指导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等相关国字号行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将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安吉白茶经销商、全国各大媒体记者等近千人出席,力争打造一场融合、联动、全媒体的茶界盛事。

  本届博览会将分主会场和分会场进行,主会场设在安吉县行政中心报告厅,届时将表彰2018年度安吉白茶最佳经销商、金牌经销商,发布2018年度安吉白茶十大事件,中国茶产业指数数据采集点授牌,通过安吉白茶精品旅游线路的发布启动微商售茶及华东六省一市的自驾车茶文化之旅仪式。另外,在主题论坛环节,还将邀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先生作主题演讲。分会场活动有溪龙安吉白茶采摘节、“宋茗”经销商大会、龙王山品牌二十年、2019极白经销商大会、2019骆师傅经销商大会系列活动等。届时,在安吉将汇聚全国各地茶叶爱好者,共享安吉白茶绿色发展盛宴。

  安吉县,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壮大茶经济,丰富茶文化,打造茶旅游的特色发展路子,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发布会现场

“白叶一号”茶树品种是什么茶?安吉白茶“白叶一号”是怎么来的?

一篇《黄磊老师,安吉白茶不是用来煮的》引起茶友热议,有几位茶友表示近年也有用白叶一号制作老白茶的,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能,那就错怪黄磊老师了。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白叶一号”,看看是怎么来的。


白叶一号是浙江省名优绿茶之一——安吉白茶的茶树品种,现主要种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陆羽《茶经〃八之初》中写道:“ 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可见,自古以来湖州一带都是产茶区。


安吉白茶祖母树


二十世纪中后期,在黄浦江源所在地——中国竹乡安吉县天荒坪一带,海拔800多米的深山密林间发现了一株树龄逾百年的再生型古白叶茶树。八十年代初,在中国茶科所、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省农业厅的茶树育种专家的指导下,经市、县茶叶科技人员的共同研究开发,得益于无性扦插技术的成熟和无菌土的培养,成功育成了第一批“白叶一号”茶苗。如今,“白叶一号”已被国家认定为珍稀茶树品种。“白叶一号”的开发成功,为我国填补了这一茶种的空缺,为世界增添了一个珍贵的茶树品种。


上世纪70年代,安吉县林业工作者发现了此茶树,1980年8月,县政府拨款予以保护。1981年成立了浙北茶树良种选育课题组,1982年4月,课题组人员从该野生茶树丛上剪取插穗537支,在县林科所进行短穗扦插,成活288株。1983年3月,移植于良种对比试验小区,种植82丛,成活75从,结束了白茶1号只此一丛的历史。87年,成立了安吉白茶开发基地试验课题组,从试验小区母本上剪取插穗继续繁殖,至1990年底,在安吉县林科所建立了基地5.6亩。

安吉白茶


1991年县林科所试制干茶,取名为“玉凤”,“玉凤”牌安吉白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颜色鲜黄活绿,光亮油润;冲泡杯中叶张玉白,茎脉翠绿,汤色鹅黄,清澈明亮,鲜爽甘醇,香高持久。获1991年度全省名茶评比一类名茶。1992年11月,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持实施省《安吉白茶特异性状鉴别与利用》课题,1997年底完成课题研究,基本掌握了安吉白茶(指白叶1号)生长特性,确定安吉白茶的返白表现主要与当年生长期的温度有关。1998年4月通过省课题鉴定,1999年12月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凤形安吉白茶干茶


兰花型安吉白茶干茶


2000年,其干茶更名为“安吉白茶”,茶树品种定名为“白叶一号”。

安吉白茶新芽


研究表明,安吉白茶的茶树品种——白叶一号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春季发芽时新梢嫩叶叶色的可逆性白化现象,在白化过程中新梢的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和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


安吉白茶“白叶一号”是一个温度敏感的自然突变体,其白化表达的温度阈值在20~22℃之间,但该温度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其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在16~18℃之间。叶片白化期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是叶绿体膜结构发育发生障碍,叶绿体退化解体,叶绿素合成受阻,质体膜上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缺失,导致了叶色的变化;RuBP羧化酶的大、小亚基含量及酶活性下降,同时伴随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升高,终因叶绿体不能继续发育,多余的可溶性蛋白水解,导致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对其返白机理认为该温度敏感型突变体的突变很可能是由核基因或核质互作控制的。


本文来源:安吉白茶网,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白帝”成安吉白茶新贵 五店同开彰显品牌实力


茶园喜鹊飞,高山飘灵气,茶女唱歌谣,晨露藏白帝。又是一年一度春茶季,每逢三月春,是安吉白茶开采的日子。2019年3月21日,“打开财富之门——安吉茶叶集团白帝品牌五店联合开业典礼暨白帝品牌全国招商启动仪式”在安吉中国茶城举行。安吉县农业局副局长韩树根、安吉白茶协会会长许万富、安吉县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元清、永达传媒华东大区总经理丁敏、国瓷永丰源邹惠红、中烟新商盟电子商务副总经理蒋海浜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今天的活动。


安吉县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元清致辞

安吉茶叶集团营销总经理马乐静致辞


战略发布,做根正苗红的实体企业

 

据悉,安吉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安吉县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于2019年初完成集团组建,一直以来专注于安吉白茶的生产与经营,拥有安吉白茶生产加工核心技艺。活动中,安吉茶叶集团发布了以专做茶业,全渠道、全品类和全产业链的“一专三全”的公司战略,以“修己、利他、走正道”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成为全产业链标杆茶企”为公司的未来愿景,立志扎扎实实做产业。



品牌公布,实实在在的产品高级并不高价

 

与此同时,安吉茶叶集团在本次活动上正式发布了集团旗下拳头品牌“白帝”安吉白茶。白帝品牌是由“中国长城奖”年度创新人物领衔的安吉白茶资深运营团队全情打造,以晚晴、民国时期国宝级艺术大师吴昌硕老先生佳作《无量寿佛》图为logo原型,创立以禅茶意完美结合的安吉白茶代表品牌,有着“更多氨基酸、清香透着甜”的核心卖点。安吉白茶因其叶白脉翠,富含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茶叶外形美,近年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有资料显示:经生化测定,发现白帝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在5%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9%,而一般绿茶的氨基酸含量则为1%~3%左右。正是因其氨基酸含量之高,造就了白帝安吉白茶的鲜爽、清香,既健康又好喝。


 

五店同开,“白帝”从安吉出发走向全国

 

安吉白茶原产地浙江省安吉县,县名出自《诗经》“安且吉兮”之意,是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安吉是著名的中国竹乡、中国白茶之乡,是全国首个生态县、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在安吉县政府打造中国最美县域的背景下,白帝安吉白茶立足于安吉原产地,通过建立贯穿茶园基地、生产加工、产品检测、存储物流为一体的产品溯源体系,快速完成中国最美县域大景区门店网店布局,同期开业的白帝品牌门店有安吉中国茶城旗舰店、安吉竹业城专营店、安吉余村两山会址体验店、安吉中南度假酒店体验店、安吉天使乐园小镇酒店体验店。



活动的最后进行了剪彩仪式,并宣布白帝品牌全国招商全面启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意味着安吉茶叶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安吉白茶中的老牌茶企将进行品牌化运营的坚定决心,通过老底子、新出路,使白帝品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农业产业需要实力,更需要毅力;做品牌需要信心,更需要恒心,白帝安吉白茶在未来的品牌之路上也将不忘初心,行稳致远。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