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饮茶历史英文版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报人与茶(十)萧乾:人生下午茶

笔下有乾坤 壶中见精神

——报人与茶的风云际会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有些人直接拿起了武器,而报人们则挥动起如椽大笔,一篇篇振聋发聩、激昂慷慨的文章见诸报端,成为唤醒民族灵魂、沸腾爱国情怀的利器。

提笔落墨之际,茶始终是报人们的精神伴侣。作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茶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中华茶道一以贯之、传承有序。中华报人更是将茶道精神演绎得分外瑰丽,茶香不仅滋养了报人精神,他们还以茶为笔写春秋。笔下有乾坤,壶中见精神,报人的笔端汹涌澎湃的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翘盼。

萧乾(1910—1999年)

萧乾(1910—1999年),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1931~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

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中国战地记者之一。

萧乾一生,在文学、翻译等领域均有杰出贡献。年轻时他是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上的中外闻名的战地记者,晚年萧乾又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萧乾,原名萧秉乾,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一个汉化的蒙古贫民家庭。他在那篇知名的《茶在英国》文章中写到:“我虽是蒙古族人,一辈子过的却是汉人生活。

初抵英伦,我对于茶里放牛奶和糖,很不习惯。茶会上,女主人倒茶时,总要问一声:‘几块方糖?’开头,我总说:‘不要,谢谢。’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喝锡兰红茶,非加点糖奶不可。不然的话,端起来,那茶是绛紫色的,仿佛是鸡血。喝到嘴里则苦涩得像是吃未熟的柿子。所以锡兰茶亦有‘黑茶’之称。”

少年的萧乾读的是教会学校,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一直念到中学。

1926年,萧乾考入北新书局当学徒。

1929年,萧乾考入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班,在杨振声、沈从文等人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1930年,萧乾转入辅仁大学英文系,仍靠半工半读维持大学生活。

1931年6月1日,他与美国青年威廉·安澜创办了一份文摘性质的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

现存的《中国简报》第一至八期中,刊载有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沈从文等人著作。

1932年,萧乾将田汉《湖上的悲剧》、郭沫若《王昭君》、熊佛西的《艺术家》等话剧作品翻译成英文,发表于英文月刊《辅仁杂志》。

1933年,萧乾考入燕京大学英文系,后又转到新闻系。沈从文带他到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进入那时候大师云集的时空。他记录那时候的茶会:“林徽因的健谈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1935年4月,杨振声将萧乾介绍到《大公报》工作。1939年10 月, 萧乾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前往任教。同时,他继续为《大公报》撰写新闻通讯。

1940年,伦敦遭到德军轰炸,萧乾也看到了有绅士精神的伦敦人在死亡面前的镇定,秩序感,而且依然保持着该有的幽默,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

英国贵族妇女的下午茶会

他写到这时候英国人仍然离不开茶,“从二次大战的配给,最能看出茶在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英国一向依仗是庞大帝国,生活物资大都靠船队运进。

1939年9月宣战后,纳粹潜艇猖獗,英国商船要在海上冒很大风险,时常被鱼雷击沉。因此,只有绝对必需品才准运输(头6年,我就没有见过一只香蕉)。然而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居民每月的配给还包括茶叶一包。

在法国,咖啡的位置相当于英国的茶。那里的战时配给品中,短不了咖啡。1944年巴黎解放后,我在钱能欣兄家中喝过那种‘战时咖啡’,实在难以下咽。据说是用炒橡皮树籽磨成的!

然而那时英国政府发给市民的并不是榆树叶,而是真正在锡兰(今斯里兰卡)生产的红茶,只是数量少得可怜。每个月每人只有二两。”

1946年,法国哲学家萨特和妻子波伏娃在一起喝茶

1941年,萧乾在东方学院任教期间曾开办过一个短期的训练班,为支援中国抗战的英国公谊会青年补习中文,介绍有关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出版陆续了五本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著作,即《千玄琴》《苦难时代的烛刻》《中国而非华夏》《蚕》《龙须与蓝图》。

在那个年代难以喝到的上等的茶与中国文化有着微妙的关系,他说:“那些年想喝杯地道的红茶(大多是‘大红袍’)就只有去广东人开的中国餐馆。至于龙井、香片,那就仅仅在梦境中或到哪位汉学家府上去串门,偶尔可以品尝到。那绿茶平时他们舍不得喝。待来了东方客人,才从橱柜的什么角落里掏出。边呷着茶边谈论李白和白居易。刹那间,那清香的茶水不知不觉把人带回到唐代的中国。”

1942年,他辞去了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教职,进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英文系读研究生,主修文学。东方学院提到萧乾:“他对中国学科的贡献,对中英文化关系的发展做出的努力,其实并不亚于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成就。他的这些努力和成绩,会使我们久久难以忘记他。”

他记录那时候的剑桥的茶会,“茶会也是剑桥大学师生及同学之间交往的主要场合,甚至还可以说它是一种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各有自己的导师。当年我那位导师是戴迪·瑞兰兹。他就经常约我去他寓所用茶。我们一边饮茶,一边就讨论起维吉尼亚·吴尔夫或戴维·赫·劳伦斯了。那些年,除了同学互请茶会外,我还不时地赴一些教授的茶会。其中有经济学大师凯因斯的高足罗宾逊夫人和当时正在研究中国科学史的李约瑟,以及20年代到中国讲过学的罗素。在这样的茶会,还常常遇到其他教授。他们记下我所在的学院后,也会来约请。人际关系就这么打开了。”

1944年6月,萧乾放弃了剑桥学位,成为《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这是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战火纷飞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占领区,进入柏林。他在《大公报》上开辟“话说当今英格兰”专栏,介绍英国战时生活的各个领域。

他记录英国人的顽强,茶会给人们的慰籍。“这里就表现出英国国民性的两个方面。一是顽强:尽管四下里丢着卍字号炸弹,茶会照样举行不误。正如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国家绘画馆也在大轰炸中照常举行‘午餐音乐会’一样。这是在精神上顶住希特勒淫威的表现。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中讲求公道。每人的茶与糖配给既然少得那么可怜,赴茶会的客人大多从自己的配给中捏出一撮茶时和一点糖,分别包起,走进客厅,一面寒暄,一面不露声色地把自己带来的小包包放在桌角。女主人会瞟上一眼,微笑着说:‘您太费心啦!’”

1945年3月到10月,他先后报道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以及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此期间,他写出了《西欧堡垒观察哨》、《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

他记录英国那些爱茶的“瘾君子”。

“北方人常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英国人在生活上最大的享受,莫如在起床前倚枕喝上一杯热茶。40年代在英国去朋友家度周末,入寝前,主人有时会问一声:早晨要不要给你送杯茶去。

那时,我有位澳大利亚朋友——著名男高音纳尔逊·伊灵沃茨。退休后,他在斯坦因斯镇买了一幢临泰晤士河的别墅。他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游泳,二是饮茶

。游泳,河就在他窗下。为了清早一睁眼就喝上热茶,他在床头设有一套茶具,墙上安装了插销。每晚睡前他总在小茶壶里放好适量的茶叶,小电锅里放上水。一睁眼,只消插上电,顷刻间就沏上茶了。他非常得意这套设备。他总一边啜着,一边哼起什么咏叹调。”

1946年6月,萧乾回到中国。1948年8月,他加入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大公报》起义筹备工作,并一起编辑中共地下组织的对外宣传刊物英文版的《中国文摘》,与左翼文化界同仁一起,致力于建设一种属于新中国的文化。

1949 年后,萧乾担任了《人民中国》的副主编。1951年初,萧乾参加了湖南省岳阳县筻口乡异常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并写出了英文长篇通讯《土地回老家》,曾载于英文版《人民中国》。在此期间,他也将一些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

文革结束后,他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进行文化交流活动。1979年8月,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赴美,进行巡回讲学、参加文化团体座谈。1990~1994年,他与妻子文洁若完成了《尤利西斯》的翻译工作。

萧乾晚年写出了达五十余万字的散文、回忆录,出版了十余种著作,表达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对自己七十年生涯认真的思索。萧乾一生笔耕不辍,直到1999年初离世。

萧乾对中国文化的译作让西方人对中国有了更新的认知,他又将西方文艺作品传播到中国。他自称是“未带地图的旅人”,他在战火中体验多种多样的人生。

萧乾借用诗人的语言表达他对茶的推崇。“18世纪以《训子家书》闻名的柴斯特顿勋爵(1694~1773)曾写道:‘尽管茶来自东方,它毕竟是绅士气味的。而可可则是个痞子,懦夫,一头粗野的猛兽。’这里,自然表现出他对非洲的轻蔑,但也看得出茶在那时是代表中国文明的。以英国为精神故乡的美国小说家亨利·杰姆士(1843~1916)在名著《仕女画像》一书中写道:‘人生最舒畅莫如饮下午茶的时刻。’湖畔诗人柯勒律治(1875~1912)则慨叹道:‘为了喝到茶而感谢上帝,没有茶的世界真难以想像——那可怎么活呀!我幸而生在有了茶之后的世界。’”

为此,萧乾特别指出:“关于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经常被列举的是火药和造纸。然而在中西交通史上,茶叶理应占有它的位置。”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世间饮品千万,为何是茶征服了全世界?

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和母亲艾丽斯·麦克法兰合著的《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写道:“茶叶对世界的征服如此成功,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它曾经征服了全世界。”

有人靠咖啡续命,有人无酒不欢,但有一个隐藏事实,茶却是人类喝下数量最多的饮品。

有数据显示,每天全世界要喝掉数亿杯茶水。在流行下午茶的英国,人们每天要喝掉1.65亿杯茶,一年相当于600亿杯;在中国,茶产量居世界第一,去年茶叶的国内消费量达220.16万吨,占产出量的88%,喝出了超2800亿元的销售额。

中国人爱喝茶,中国也是茶的故乡。《诗经》有云:采茶薪樗,食我农夫。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茶已经开始作为一种饮料,并在秦汉之后,饮茶之风日盛,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后,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茶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开始走向世界,并且重塑它所遇到的每一种全新文化。目前全球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0亿人口有饮茶习惯,茶水在世界上的消费量一度超过咖啡、巧克力、可可、碳酸饮料和酒精饮料的总和,轻松成为世界饮料之首。

而回溯茶的发展史,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通行世界的符号,区别于其他饮品,其实在于一杯茶里所蕴藏的文化,以及我们从茶里喝出来的故事人生。

一杯茶,总关情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但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却是在两晋北朝。当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而茶馆就成了休闲安逸的饮茶人、茶文化的爱好者、来来往往的生意人聚集的场所。

中国第一家茶馆就开在成都。成都人爱喝茶,古已有之,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有516条街道,茶馆就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1935年的成都《新新新闻》报载,每天去茶馆的人达12万之多,而当时的全市人口还不到60万。

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成为成都的独特所在。BBCStudios携手咪咕推出的最新纪录片《一叶茶千夜话》中就据此将成都人的饮茶故事纳入其中。

每天天不亮,观音阁老茶馆的老板李强就开始在老虎灶台前忙活,生火、煮水、泡茶。此时已经有老主顾上门,淘一杯头杯早茶。茶客们很多是老主顾,年龄偏大,李强从26年前承包茶馆那天起,就一直为当地这些老茶客们提供一元一杯的花茶。他说,“我经营这个茶馆,就是要让每一个茶客,尤其是那些老的,有一个家的感觉。”即使有些老主顾已经永久离开,李强也会为他们留一个位置,“点支烟,放杯茶,送他一程。人走茶不凉。”

老主顾们赋予茶馆特有的韵味,而在茶文化历史悠久的成都,这样的茶馆遍布街头巷尾,对于喝茶的成都人,一杯盖碗茶,闲坐屋檐下的慢时光才是真正的生活。

就如嗜好品茶的老舍所说,“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于李强和他的茶客们,是在茶馆的方寸之地体味不同的人生况味。而对于以茶叶为图腾崇拜的德昂族,制茶是敬奉神明,饮茶是分享茶中福泽。《一叶茶千夜话》就揭秘了德昂人李玉月母子制作酸茶的过程。

生活在中国云南高山上的德昂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最早揭开茶叶秘密的人。德昂族人认为自己是茶的子孙,相传茶树之神的102片茶叶落到人间,其中2片叶子化成达檩楞和亚楞,他们是德昂族始祖,夫妻恩爱,生儿育女,使茶树遍种于人世间。

因此每年德昂人会制作一种特有的酸茶,来敬奉祖先。酸茶是用刚摘下的新鲜茶叶密封在竹筒里发酵制成。这非常考验制茶人功力,因为密封几个月的茶一旦发酵不好就前功尽弃。在德昂人看来,茶叶给了德昂人生命,保留手工制茶文化敬奉先祖,就是将过往与当下相连。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茶”,让我们看到,从日常生活到群体信仰,品茗终品成了文化。

中国茶,世界香

如果茶叶能言,它能说出一千个故事。但茶故事的抒写,却不仅在中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茶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开始走出国门。当时茶叶贸易还是以海路为主,有意思的是,先是葡萄牙、西班牙人从海外来,但他们的目光仍放在瓷器和丝绸上,反而是后来的荷兰人率先发现了中国茶的商业价值,大举贩运中国茶至欧洲、美洲等地。

从此,中国茶对世界的影响,不仅形成了一种新的全球化经济格局,而且正在重塑一种全新文化。《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中就曾写道:“茶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真正的全球产品。”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国茶开始风靡世界,当时中国茶叶出口已经超过瓷器和丝绸,约占了出口货物的90%。欧洲人以茶为极品,尤其是在英国,饮茶已自成一套茶文化。据说,茶叶是有史以来最先在伦敦做广告的商品,引得贵族人士趋势若骛,并且由上流社会女士带起来的“下午茶”风,也很快开始流行,成为每日必备。

时至今日,享用下午茶变得格外正式和重要,与下午茶相匹配的甜点也变得多元,将三明治和蛋糕排成一排,桌子中间再摆上一只漂亮的茶壶,你的社会活动就可以完美开始了。

无论是在英国的下午茶场所,还是成都的茶馆里,喝茶在中外似乎都有一种社交性质,大家一起喝茶,一起共融。而对于马来西亚的新婚夫妇诒林和应倩来说,茶则是写入终身大事的必要元素。

在中国的婚礼习俗中,敬茶一直是必可不少的传统。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敬一杯茶,既是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也是从此两家人变一家人的郑重承诺。茶,就成为连接人心情感的纽带。纪录片《一叶茶千夜话》中,应倩妈妈在婚礼当日,以红枣、桂圆和福建乌龙茶叶为原料,为女儿亲手制作一杯婚礼茶,就是以一种原始和庄重的仪式,为女儿满心祝福。

事实上,中国茶传入马来西亚较晚,直到19世纪末期,才由茶商带来,彼时中国古代茶文化之花已经遍地开放,在世界各地显示出不同的文化文采。但诒林和应倩的这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却是将中国传统、当地习俗,以及茶礼仪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呈现一出由茶参与其中的关于爱情和人性的故事。

因此也可以说,茶一直是一种潜在的征服世界的力量,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浸透到世界文明的各个角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艺术和审美的本质,甚至整个国民的气质。就如《一叶茶千夜话》总制片人MatthewSpringford所说的:“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茶塑造了社会、信仰和习俗;茶创造商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影响着数十亿人的生活。”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对爱茶人来说,值得开心的事情大概就是2019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由中国第一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节日,也是茶这一国际通行符号正式取得官方认证。不过,全世界对于茶的认同,早在茶演化为世界级饮料的过程中,就写下了历史序章。

一缕茶香,氤氲着文化气息。一杯清茶,承载着人生故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情感故事,茶成为了BBCStudios团队这次的拍摄主题。

前文提到的成都观音阁茶馆、德昂人奉茶敬先祖和马来西亚的茶文化婚礼,都出自他们的新作《一叶茶千夜话》。该片历时三年拍摄完成,足迹遍布六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动用了20多个拍摄团队,共收集了30个与茶有关的故事,其中大部分在中国拍摄完成。

这部6集纪录片,从中国古老的德昂族揭开茶叶的秘密,到英国开创出极富讲究的下午茶仪式;从蒙古游牧人民将奶茶视为心中信仰的媒介,到融合五洲风味的珍珠奶茶在全球风靡……将全方位呈现茶文化在中国乃至全球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BBCStudios素以自然、科学领域的纪实记录见长,如中国观众熟知的《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王朝》等系列纪录片和《美丽中国》等,都以宏大的叙事场景、极致的画面质感,给观众最大程度的视觉享受。

《一叶茶千夜话》虽是BBCStudios第一次以茶文化为主题进行大型纪录片的创作,其仍保持了一贯的制作水准。全片采用4KHDR拍摄,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交付,画面质感在线。同时该片还采用了Phantom高速摄像机和浩视数字显微镜进行专业摄影,以距离极近的特写将茶叶的细致纹理、传统制茶的场景、人物面部表情的捕捉等,都展现得唯美精致。而对于一些历史场景的还原,则使用了计算机生成图像、高端制图和动画来进行辅助画面呈现。这样的审美野心和强烈的视觉风格,也为观者提供高水平的观感。

目前该纪录片中英文版均已在咪咕视频独家上线,英文版由曾出演《唐顿庄园》和《帕丁顿熊》的英国演员休?博纳维尔配音,中文版则由曾为《王朝》、《大猫:终极猎食者》等纪录片配音的刘琮担纲。同时官方宣布,《一叶茶千夜话》还将在2022年春节期间登陆BBCEarth亚洲频道,把中国茶及其带给世界的影响传播得更远。

茶和水、空气一样,已经成为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有人喝茶养心,有人学茶静心,有人制茶悟道,有人喜茶悦心,你呢,为了什么而喝茶?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书韵之中“品”茶香

茶起源于中国,传播到世界。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灿烂悠久、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茶文化既活在当下,又被书写在浩瀚的典籍中,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茶与茶文化影响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为世界经济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本次展出的百川学海本《茶经》,是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也是现存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黄敬惟摄

日前,“茶和天下典籍里的茶”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面向公众开放,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茶文化典籍。展览从典籍的视角出发,全面展示中国茶文化。观众徜徉在珍贵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间,在典籍里“品”茶香书韵,共赴一场“茶”与“书”之约。

呈现茶文化发展流变

“对蒸压好的现成茶饼进行炙烤,将茶饼捣碎碾成细米大小的颗粒;在鍑中将水烧至第一沸,加入适量的盐;再将水烧至第二沸,舀出一瓢水后,在漩涡中心投入适量碾好的茶末;加入刚刚舀出的水用来培育茶汤的泡沫;再将茶煮至第三沸,即可将茶汤分入茶碗……”讲解员通俗易懂地讲解着古籍中记载的“煎茶法”。


一名身穿汉服的男孩正在观展。浦峰摄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追溯“茶”字字形和字音的变迁。《说文解字》中,“荼”字下注有“臣铉等曰:此即今之茶字”,见证了从“荼”到“茶”字的演变。据讲解员介绍,在早期典籍中,“槚”“蔎”“茗”“荈”等都曾被用来指代“茶”。

本次展览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多部珍贵典籍集中亮相:宋咸淳九年(1273年)的百川学海本《茶经》,是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也是现存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宋徽宗赵佶所作唯一一部皇帝御制茶书《大观茶论》;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宣和北苑贡茶录》,底本为《永乐大典》本,与其他传世版本相比增加了插图与注释……这些珍贵典籍不仅记载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流变,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体现。

中国人在“茶”中积累了丰富的精神体悟,并延伸到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诸多领域:“从来佳茗似佳人”,以“佳人”喻“佳茗”,苏东坡对茶的爱之深可见一斑;陆游则在茶中寄托自己的人生感怀,“不妨瓦钵饱晚菘,更汲山泉试春茗”,饮茶成了摆脱世间纷扰的一剂良药;“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清人纳兰性德的诗句,描绘了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欢愉时光,而后的世事变迁更让人怀念此前的“寻常生活”……展览呈现的这些文化意象由茶而生,也不断增强着茶文化的生命力。

展示茶文化世界影响力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语言中“茶”的读音都是由中国“茶”的方言读音转变而来。16世纪初,葡萄牙人到广东购买茶叶,采用当地的发音“cha”;17世纪,荷兰人根据厦门“茶”字读音“te”,称茶为“thee”;德语、意大利语等中“茶”的读音来源也是如此。

饱含中国文化内涵的茶,影响遍及全球。“茶”在不同语言中的读音反映了中国茶叶相关出口贸易史,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体现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英文版初版《中国茶乡之旅》,载有反映“茶马古道”商贸繁华的《果亲王西藏日记》;与唐代陆羽的《茶经》、日本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并称世界三大茶书经典的《茶叶全书》初印版本……展出的多部珍贵典籍是我国古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体现。

古代丝绸之路、海上茶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展览梳理了中国茶叶传播的多条主要路径,展现中国茶和茶文化对亚、非、欧、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活习俗、审美趣味、贸易格局与政治进程的深刻影响,形象具体地展示了中国茶在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提供多媒体互动体验

“妈妈快看!这是你最喜欢喝的茶!”“原来我们喝的茶叶要经过这么多制作工序。”“真想品尝一下各地不同的茶。”……本次展览在展厅中专设区域,全面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多个项目。在这里,观众可查看六大基本茶类及其制作工序,也可通过茶书阅览区、制茶技艺交互多媒体等直观感受茶文化与非遗技艺。

2022年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涵盖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覆盖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再加工茶等种类。丰富的品类构成与地域分布,加上深厚的历史积淀,共同造就了中国茶文化醇厚的特质。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典籍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历史的另外一个角度。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中,不只有波澜壮阔的英雄故事,也有饮茶文化的闲情逸致,正是这样丰富饱满的历史,塑造着中华文明的雍容气度。(黄敬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