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普洱茶行

找到约1,492条结果 (用时 0.054 秒)

当中国连环画仕女画大师遭遇中国普洱茶少帅

  中国连环画仕女画大师项维仁先生

  授权“四大美人”代言信茂堂普洱茶

  丝路君

  序语
  有些因缘,自有冥冥天意;有些相遇,却是弄拙成巧!

  比如一位卓越的连环画大师和一位杰出的普洱茶少帅,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阴差阳错地遇到了一起。

  一位出生于1947年,齐鲁之地;一位出生于1982年,彩云之南!两位足足相差35岁,整整一代人的年龄。

  1982年,连环画家项维仁先生因创作《红楼二尤》《宝玉遭笞》誉满天下!就在这一年,云南普洱茶信茂堂品牌创始人鲁保铸才刚刚出生!

  37年之后的2019年,这两位都是初中学历的地北天南两代人,却因中国“四大美人”不期而遇。从此开启了一段共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市场惊艳之旅!
  项维仁

  1947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杰出的连环画、仕女画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画痴项维仁》(上)

  《画痴项维仁》(下)

  1

  花开两朵,先表北枝。

  且让我们先复盘项维仁先生在连环画时代的光辉岁月,一段尚未被完全尘封的英雄美人传奇。

  从小阅读过连环画长大的国人,很少不知道项维仁先生的鼎鼎大名。他所画的《西游记》《红楼梦》《说唐》《聊斋志异》等名著人物姿态万千,点缀了无数人的童年世界,塑造了一代人的审美标准。

  而他的工笔重彩仕女画也同样惊艳中国美术界。他耕耘画坛半个世纪,一片赤诚痴心不改,一支传神健笔复活了多少历史中的英雄美人故事,让他们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艳姿新韵

  2

  项维仁从小就特别喜欢连环画,十来岁口袋里经常装一本徐邦达画的《十三妹》,休息时就随手拿出来看两眼。

  上小学遇到代课的美术老师吴国福,一直指导他画画。大约五年级,吴老师编故事,分段落让项维仁试着自己画,他的创作生涯从此开启。

  他几乎想到什么画什么,课本里的《小英雄雨来》,也被他画成连环画。他经常晚上在煤油灯下画,有时一夜就能画出了8幅。

  吴老师看他画得好,就推荐他去参加区里、市里的美展。很多人看了都说:这么牛叉的作品,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学生画的?

  1964年,吴老师下乡前,把一些藏书送给了他,其中就有著名画家刘继卣的《穷棒子扭转乾坤》、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等连环画。这些书他至今仍然珍藏着。
  易安悲秋

  3

  项维仁总是遇到好美术老师,上初中又遇到了朱兴年。朱老师是科班出身,学西画的,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

  朱老师看项维仁画画基础好,就让他当了学校美术组组长。此外还给他“特殊待遇”,同意他在自己的办公室画画。

  从那时起,他开始跟着朱老师系统学习美术技法——素描、水粉、水彩、油画、木刻,甚至摸索尝试泥塑,为以后绘画打下了基础。学校出壁报、黑板报、宣传栏,他都挨个班画下去。

  项维仁画了很多现实题材的画,比如反映下乡青年的《喜相逢》,反映师生关系的《屋里的春天》等。他也有了一点名气,高密有农场曾让他去帮忙画画。

  1966年,项维仁初中毕业。当时可以直接考大学,他已经拿到了山东师范学院的准考证,谁知风云突变文革开始,他与大学失之交臂。
  西施浣纱

  4

  初中毕业后,项维仁在家赋闲了三四年。期间他去沧口文化馆帮忙,搞宣传,刻蜡板,做幻灯片,做了很多展览。

  1970年,他进了青岛市化纤材料厂,成了一名钳工。很快又专职搞起宣传,隔三差五就被借调去工人文化宫。

  1974年,项维仁和窦世魁合作出版了第一本连环画《怒捣大成殿》。他还给北海舰队画过一位牺牲指导员郑习亭的英雄事迹,发表在《海军报》。此后,他的画陆续见诸报刊。

  1978年,项维仁被调到青岛市二轻局下属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刻过瓷,做过毛绒玩具,做过铝腐蚀版画,甚至还研究过刺绣。
  昭君出塞

  5

  1976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约稿画《唐太宗》。这本连环画的创作,对项维仁随后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连环画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项维仁和窦世魁一同前往上海搜集创作参考图文素材,有的画成速写,有的摘抄下来。

  《唐太宗》创作历时两年,是项维仁耗时最长的一部作品,从起居、衣饰到建筑等都紧扣历史,人物造型也做了好几遍。他还尝试把很多现实人物的元素加进去。

  比如画魏徵时,他就借鉴了周恩来的相貌特点。此外他还专门去请教过一位相面先生,听他讲述不同人物性格与外貌之间的关系,然后从中总结规律,加入到创作当中。

  因为下足了功夫,《唐太宗》从正式创作到出版,稿件一点都没改。项维仁从此领会到了连环画艺术创作的真谛——

  连环画文字少,只能起一点提示作用,对画家的挑战很大。画家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是布景师。知识越丰富、想象力越丰富,画面就越丰富生动。
  貂蝉拜月

  6

  1980年,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约项维仁创作《唐赛儿》连环画。唐赛儿是明朝早期的一位奇女子,农民起义军首领。次年《唐赛儿》荣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二等奖。这是他拿到的第一个全国大奖。

  1982年,他又画了《红楼二尤》《宝玉受笞》等。此后,各种奖项纷至沓来。1985年12月,他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1985年,他成为专业画家。随着作品出版越来越多,他所得稿费也日渐丰厚。

  他1979年结婚时,朋友凑份子每人两元。完婚后他去了趟上海,正好出版社发了《唐太宗》的稿费总共760元,这笔巨款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画完《唐赛儿》之后,来自各大出版社的约稿越来越多,稿费也逐渐提高,但压力也越来越很大。因为白天照常工作,夜里才能起稿创作,往往要熬到凌晨两点后。

  1984年后稿酬提高到6-8元/幅。1990年左右是12元/幅。此后中国连环画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贵妃醉酒

  7

  连环画虽称“小人书”,其实当时很多成年人也喜欢看,市场非常火爆。项维仁创作的连环画很受读者喜欢,仅《红楼二尤》的印量就逾千万册。

  连环画市场利润丰厚,一些出版社于是纷纷抢选题,和一些画家一同炮制了大量“跑马书”。这种“跑马书”以速成为核心要义,简陋粗糙在所难免,中国连环画的精品时代宣告结束。

  当时有人来找项维仁创作“跑马书”,遭到他果断拒绝。他对“跑马书”深恶痛绝,认为纯属些粗制滥造下三滥,几乎没什么艺术价值。

  “跑马书”的疯狂出笼,带来了大量的同质化竞争,很快就让原本繁荣的连环画市场,陷入恶性竞争,这也成为后来中国连环画后来衰退的诱因。

  项维仁也开始了新的探索。1987年,他创作了首幅工笔仕女画《李清照》,次年参加了驻外使馆小型中国画展览,从此迎来了他职业艺术生涯的第二个时期。
  黑色之魅

  8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各种形式的笔会开始兴起,项维仁被裹挟其中,一晃便是十多年。

  2003年他已56岁,决意谢绝一切走穴式笔会,再次开始全身心创作工笔人物画。他笔下人物一时蔚为大观——笔法精湛,造型准确,墨色明丽,气韵生动。

  尤其是他的工笔重彩仕女画,可谓别开气象自成家数——既有南宋女性“瘦骨清像”的骨感气质,又有唐代女性“体态丰腴”的肉感风韵,还融入了现代女性的健美丰姿。

  他的人物画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受广大爱好者喜欢,很多作品成为画廊和收藏家所青睐的对象。不少专业出版社陆续约他出工笔和线描画册,至今已出版了18本。

  当代工笔人物大师潘絜兹偶然间看到他的作品,颇受触动挥笔题诗一首,并专门托人送他。诗曰:“顾陆张吴去已遥,丹青千载苦寂寥。项君妙笔开生面,为有传统继前朝。”
  莲仙醉荷

  9

  然而,随着项维仁的画越来越多地为公众所认可,一系列侵权事件也接踵而至。

  2015年4月,项维仁将画家彭某告上法庭。因为后者参展的一幅《荷中仙》,“擅自抄袭”了他2007年7月出版的画作《醉荷》。可以看到,两幅画作都是美女卧荷图,只是一幅有字一幅没字。

  彭某辩称,自己不是抄袭,而是“临摹”,“临摹也是创作”。项维仁表示,这起官司他最终打赢了,却也遭遇执行难。

  “这些年,我所碰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太多了。”他叹口气,说在景德镇有上百家店铺,包括木雕、牙雕、石雕、玉雕以及包装设计等,都在用他所画的人物造型,真要维权举步维艰。

  因常年创作留下后患,如今项维仁先生颈椎处贴了膏药,因为长骨刺一碰就疼,导致他经常难以提笔创作。但2019年的一次为其仕女画代表作《四大美人》维权,却出乎意料很快就有了结果,这让项维仁看到了希望——国家现在很注重知识产权,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真正予以重视。

  项维仁的这次维权为何如此之快就有了结果,敬请读者接着耐心围观以下真实故事。
  鲁保铸

  1982年出生于云南省镇雄县。云南信茂茶业集团董事长,云南信茂堂系列普洱茶品创始人,中国儒茶文化传播者。

  10

  花开两朵,后表南枝。

  还是让我们先复盘中国普洱茶界现象级品牌“信茂堂驸马茶”逆势崛起的背后,一段堪称教科书级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加持国饮品牌的商业创意营销故事。

  从2018年开始,中国的普洱茶铁粉们陆续发现,两句广告金语开始呈现病毒式传播——把老婆当公主,喝信茂堂驸马茶!

  普洱茶界的人都知道,随着这两句广告词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近年来一匹矫健黑马逆风奔腾,一个新锐品牌快速崛起。

  这匹黑马就是后起之秀的云南信茂茶业集团,这个品牌就是信茂堂驸马茶,而这匹黑马的驾驭者,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就是鲁保铸,一个从滇东北乌蒙山走出来的80后茶人。
  儒家文化加持信茂堂

  11

  鲁保铸出生于1982年,也就是齐鲁画家项维仁先生声誉鹊起名动神州连环画坛那一年。

  他是昭通镇雄县场坝镇巴溜村人,南人北相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按鲁氏族谱记载,属明朝地方卫指挥使(封威远侯虎绥将军)后裔。

  与巴溜村相邻的麻塘,乃民国滇军60军军长安恩溥出生地。鲁保铸的外公墓地距安恩溥将军的墓地仅百米之遥。

  镇雄素来民风强悍,每逢乱世往往英雄辈出。但当今承平盛世因方治不善,一度背负“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差评。

  改革开放迄今,因计生政策在此地难以推行全面破产,镇雄一跃成为云南第一人口大县,如此资源有限之地,人口竟达160万之多。

  因人口众多资源有限,镇雄的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国内涉镇雄籍人口的各种刑事案件也是层出不穷,更是令各级政府异常头大。

  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镇雄山村青年鲁保铸的创业传奇故事,无疑正能量满满的励志标杆——穷且益坚不坠志气,诚信拼搏终事业有成。
  《科举功名系列》之一

  12

  茶乃国饮号称南方嘉木,鲁保铸当初也没想到,自己的命运有一天会和普洱茶连接到一起。

  出身寒门父母务农,兄弟姊妹四人,他在家排行老二。念书至初中毕业因家境无力供他继续上学,他只好弃学离开那个小山村外出打工。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榜样的力量无穷。家乡随处可见的标语“要致富,出门打工是条路”触动了他,不少同龄人“荣归故里”让他动了心。

  有年春季,他听一位在省会昆明打工的同乡说,昆明鲜花可以卖钱。于是他就上山采了8箱野生杜鹃花,坐班车到昆明卖,结果只有一位好心人五元买了他一把花,仅够吃顿快餐。

  “男儿立志出乡关,不成功名誓不还”。和中国千百万同龄人一样,这位人穷志不短的山里穷孩子,从此开始了在省会城市昆明的打工生涯。

  由于家教正统本性善良,他虽然大大小小被骗过几十次,却从未想到走邪路。有次请人介绍工作未遂还被骗了介绍费,弄得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但将军血统让他越挫越勇,他成了“打不死的小强”,把诸多磨难转为成长动力,终于迎来了人生重大转折,在《生活新报》平台淘到了第一桶金。
  《科举功名系列》之二

  13

  2000年之后,正是云南都市报的黄金时代,可谓纸媒风行财气纵横。由于他爱学习坚持看报读书,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

  有一张都市报叫《生活新报》,把新云南人群体定位为目标读者。因关切民生很接地气,吸引了很多州市来昆打工或省外来滇经商人士。

  鲁保铸勤学好思,成为《生活新报》的忠实读者,每天都要关注该报的招聘信息,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生存发展工作平台和未来创业机会。

  终于有一天,他果断到一家叫“十方分类广告”的商业机构应聘,成为《生活新报》分类广告代理机构的一名广告业务员,命运由此转机。

  心诚则灵,也许是受《生活新报》倡导的“新闻改变生活”办报理念影响,这位备尝生活艰辛的山区小伙,生活处境因敢想敢干很快改变。

  他跑业务总是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格外用心,很快就从一名普通广告业务员成长为“金牌广告总监”,堪称昆明纸媒广告圈的一个励志传奇故事。

  2006年,生活新报社要求广告业务员自我加码,申报当年业绩目标。其他同事最多敢增加百分之十,唯独他公开宣称要让自己做到年薪十万。

  经过一年打拼,他果然做到了。在人们每月普遍拿一两千元工资的年代,要真正获得这种报酬,也只有在处于时代风口的市场化报媒才做得到。
  《科举功名系列》之三

  14

  在生活新报这个平台,他完成了从一个乡下穷孩子向金牌商业广告总监的首次转身,同时让勤学好思的他,了解到这个非常时代蕴藏的无限可能。

  在生活新报社平台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后,他果断辞职转型做起了茶叶经销。他先后代理的龙润普洱和凤牌红茶,都是国内茶市颇有影响的品牌。

  他把自己的QQ起名为茶中龙凤,就是龙凤呈祥志在九天之意。他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滇品经贸公司,意在先经营云南知名品牌再图谋自创品牌。

  在取得龙润茶全国一级经销商、滇红集团凤牌红茶一级经销商资质后,他又取得了昆明谷冠苦荞一级经销商、杭州御牌西湖龙井云南总代理等资格。

  这个从乌蒙山深处走来的年轻小伙,再次开启了从打工仔向店老板、从职业广告人向职业卖茶人、从茶叶品牌经销商向茶叶品牌创制商、从茶叶生活普及者向茶文化传播者的迅猛转型。
  《科举功名系列》之四

  15

  油盐柴米酱醋茶,惟有茶叶称国饮。鲁保铸选择进入茶叶行业之后,一样立定了一个朴素的志向——吃常人吃不了的苦,走常人不愿走的路,做常人不敢做的事。

  从独行侠个体户到一个整装团队的少帅,毛泽东的创业开国故事,成为他反反复复研究学习的典范。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品格,让他得以广结善缘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我认准的事情就会一直坚持,不怕失败,不怕困难。因为他出身贫寒,他觉得即使奋斗失败了,一夜回到解放前也没什么关系。”创业至今他一直抱定这样的理念。

  深入茶山寻找优质茶树资源,勤跑市场了解最新商业趋势,这是鲁保铸迄今坚持不懈的必修功课。他戏称自己这样的金牌业务员不跑市场,那绝对是在浪费人才。

  在拓展市场积累人脉的创业过程中,他一直秉承换位思考互利互惠的原则。当年在生活新报平台的广告市场历练,让他深刻领略到大众传播点铁成金的商业魅力。

  云南茶叶市场的跌宕起伏,也让他开始陷入长时间的思考——我贸然闯进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消费市场,除了赚钱养家丰衣足食,还能做点什么更有意义的事?

  经过不断的观察阅读思考,虽然一个原本模糊的愿景逐渐清晰明朗起来,但他一直没有完全下定决心。2015年云南报业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茶业生涯迅速质变。
  《历代名臣系列》之一

  16

  这是一件让他异常震惊且感慨万千的事,2015年6月30日,《生活新报》关张。这份曾经深刻影响过昆滇经济社会生活的市场化报纸,在各方争议中成为了历史。

  很多《生活新报》的从业者与合作者,都通过这个纸媒平台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对鲁保铸来说,《生活新报》对改变自己的命运可谓意义重大,怎么说都不算过分。

  初中学历的他,除了疯狂工作就是广泛阅读,思考如何有效破解前进道路上面临的诸多障碍。他想从别人的成败利钝经验教训中,找寻到能四两拨千钧的事半功倍之道。

  他经常以烟王橙爷褚时健先生的商业例证自勉——大不了归零从头再来,反正自己还年轻,有的是行动力!褚时健创牌褚橙,《生活新报》当年率先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褚时健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滇商杰出代表,其传奇商业创富经历,激励了大批像鲁保铸这样的新滇商,在商海打拼实践中亦步亦趋,脚踏实地不断挑战超越自我。

  红塔山,褚橙,这两个大名鼎鼎的品牌,让鲁保铸陷入沉思——怎样才能避免老东家的结局?在中国茶业这个古老的产业圈,怎样才能打造一个万人景仰名利双收的品牌?

  一次偶然刷《生活新报》同事微信群,他看到了一位当年报社老领导缅怀《生活新报》的一首短诗,其中两句瞬间击中了他的神经——枉有三千弟子在,可怜到死未同心。

  热爱《三国演义》的他,立马想到了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这位老领导这般见识超凡,如果请他做信茂堂的品牌文化顾问,难说就是助我鲁某人成就功业的卧龙先生。
  《历代名臣系列》之二

  17

  一场搅动中国普洱茶界的“隆中对”,就这么在2016年的春天上演。这位鲁保铸心目中可能的“卧龙先生”,当时正和生活新报社另一位曾经的老领导,联合发起创办新五华书院,致力于发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加持推动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鲁保铸读过那首诗后,当时果断请求添加了这位老领导的微信,但似乎等了很久都没有回应。于是他在群内打探到这位领导的手机号,选择一个特别的时间点拨打了过去。

  对方接听了。生活新报平台共同人生履历,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鲁保铸单刀直入表明了自己的诉求——以云南信茂茶业集团创始人老板的身份,请老领导顾问指导。

  这位老领导其实当年在报社时并不认识他。因为分管报社的采编工作。报社实行采编经营分离式运作,这位分管报社采编工作的老领导,很少与合作广告代理公司打交道。

  但鲁保铸的诚意似乎说动了这位昔日的老领导,答应先到他的公司去看看再说。第二天鲁保铸亲自驱车按约定地点把这位老领导接到自己的公司,照常从头到尾参观一通。

  详细介绍完自己的信茂茶业集团前世今生后,鲁保铸邀请老领导品鉴自己创制的一款高端普洱熟茶。没想到老领导直接拒绝,说自己体质不适合喝熟茶,每饮喉头必然痒。

  但鲁保铸却坚持说服请老领导品鉴,称此前你所喝熟茶一定从原料到工艺都不地道,我这款信茂堂驸马茶,用的是古树纯料,且严格按照传统熟茶工艺精心制作,零农残。

  但老领导还是坚拒不喝,鲁保铸只好使出最后一招,说你的体质可能是对农残重金属之类有害物质过敏,要不就委屈你老以身试茶,专为我们对这款熟茶做个非常规测试。

  “如果连你这样比较挑剔的体质,喝了之后没有产生喉头发痒之类的异常反应,那么就从消费者角度,替我们验证了这款良心高端熟茶,的确具有非同寻常的超常品质!”

  这位老领导终于架不住鲁保铸的请求,先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估计是口感不错,随后竟然开怀畅饮,接连喝了十几杯。还开玩笑说“舍得老夫喉头痒,为君测试驸马茶”。

  鲁保铸做梦也没想到,就因为自己的自信和坚执,也因为这位老领导的点拨谋划,依靠这款历经千辛万苦创制的臻品熟茶,他随后竟然开启了中国普洱茶的一个全新时代。
  《历代名臣系列》之三

  18

  普洱茶的快速崛起后来居上,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业界的一大奇迹。短短四十年时间,依靠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就从三民(边民农民藏民)草根茶变身为权贵尚品茶。

  所谓天时,就是改革开放后一批国人先富了起来,因其生活品质升级产生了多元化刚需。除了爆买全球奢侈品,他们对作为千年国饮的品茶之道,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所谓地利,就是云南澜沧江流域作为全球茶树的原产地,因为山高地僻交通不便,拥有全世界的最多的大叶种古茶树资源,其所含对人体有益成分,远超出其他茶叶种类。

  所谓人和,就是普洱茶独特的紧压生熟工艺导致的可长期存储性,给资本市场进行金融投资属性加持,云南茶学产业界进行产业标准制定,以及文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可能。

  缘此之故,经过近四十年政府资本茶人的三方互动推进,云南普洱茶不仅成为中国茶业界的话题中心,也一跃成为中国茶叶消费者竞相追逐的新宠,并升格为中国普洱茶。

  尤其是近二十年,云南茶界人士在两方面厥功至伟——一是对普洱茶消费品鉴常识的普及,二是对普洱茶地理人文数据的构建。其中有五位专业人士,特别值得专门解说。

  一位是普洱茶资深茶人徐亚和先生,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自己办过茶厂。他总结多年的从业经验撰写了一本普洱茶普及读本《解读普洱》,成为普友入门必备读物。

  第二位是资深报人后转型为专业茶文化人的林世兴先生,曾任《生活新报》编委。他跑遍了澜沧江流域的所有茶山,撰写出版《云南山头茶》,引领普洱茶进入山头时代。

  第三位是资深中国茶叶历史文化学者周重林先生,撰写出版了《茶叶战争》一书。他组建专业团队,倾力打造“茶业复兴”自媒体平台,为中国普洱茶摇旗呐喊推波助澜。

  第四位是中国普洱茶网创始人付颖先生。他组建了一个专业团队,多年来着力打造普洱茶行业的专业数据库,为普洱茶行业进入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时代,提供云数据支撑。

  第五位是已落马贪官、前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此君在推进云南普洱茶产业做大做强方面功不可没,为此他甚至还促成了原思茅市改名普洱市,并专门创办了《普洱》杂志。

  鲁保铸属于普洱茶界的晚辈,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踩在前辈们肩上前行”。但他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和深思熟虑后,也发现了云南普洱茶产业在盛名之下的诸多其实难副。
  《历代名臣系列》之四

  19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福及苍生怨及苍生——这是普洱茶风行中国近二十年来的真实写照。普洱茶至今仍然是中国茶业界的超级网红,但却潜藏着盛极而衰的种种市场风险。

  上溯千年历史长河,在中国各大茶系中,普洱茶算是成名最晚的国饮新贵。其之所以爆得大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港澳台茶商资本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炒作狂潮。

  2000年后普洱茶持续大热,诸如此类乱象全国比比皆是。烈火烹油式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以及普洱茶的年份特质,为投机资本介入炒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绝佳题材。

  伴随着普洱茶在市场的大红大紫,无良投机商家怎么可能闲着?记得当年昆明报媒曾报道过,有黑心茶商用茶渣参合各种陈茶,在厕所边搭个棚子就直接压制“普洱茶饼”。

  作为食品饮料之一种,文化层面怎么吹嘘都不是问题。但如果在其功能上做文章,将之神话为类似权健之类传销机构吹嘘的某种超级保健品,显然离自我毁灭也就不远了。

  2014年骨灰级普友余秋雨先生所著新书《极端之美——书法昆曲普洱》出版,首次把普洱茶与昆曲、书法并列为中国三大国粹文化极品,普洱茶文化加持于此封顶。

  2017年,网络大V方舟子巧妙利用一些地方监管机构抽检的劣质普洱熟茶生化指标,对普洱茶展开了一场网络舆论发难,云南茶界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才平息了舆情。

  普洱茶作为云茶产业重镇,迄今仍陷入周而复始的市场起落循环,产业形态散乱弱的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改观。除了大益这样的传统品牌,高品普洱茶仍停留在山头概念。

  如何彻底破解普洱茶产业治乱循环大而不强的魔障?历任云南主官均有所思考对策。到了阮成发省长主政云南,首次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云南新经济的“三大支柱”。

  普洱茶行业似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策风口。鲁保铸决心抓住这个风口,创造一个文化型的普洱茶品牌,引领普洱茶行业从山头资源时代,过渡到质量品牌时代。

  经过深入交流,鲁保铸聘请这位当年报社老领导为公司品牌文化顾问,协助自己规划云南信茂茶业集团的品牌发展战略,借国内消费市场低迷之机反向操作逆势崛起。

  一个谙熟传统文化通晓大众传播,一个洞悉广告市场精于商业算计,这1+1组合很快碰撞出商业智慧火花,信茂堂迅速掀起文化加持品牌、广告助力推广的突进狂飙。

  中国近代史上24孝人物代表,知道十个你就是文化人
  24位近现代先贤代言信茂堂《新24孝茶》

  20

  信茂堂所有品牌价值体系的构建,均源于信茂二字。这个颇有传统文化含金量的牌子,是鲁保铸从一位广州茶商老板手上直接买过来的。为此他还专门赋诗一首为证:

  孝悌忠信家兴旺,材雄德茂国富强。

  丝路茶堂家国梦,乾坤万里迎朝阳。

  老领导经过深思熟虑,通过系统植入儒家的家国伦理内涵,打通中国诗词书画茶风雅国粹文化,为鲁保铸构建了信茂堂的企业文化体系,并衍生出信茂堂系列茶叶品牌。

  读圣贤书喝信茂茶,成为信茂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做茶,成为信茂堂的企业历史使命;“忠孝仁爱,修齐治平”,成为信茂堂系列茶品的内涵坐标。

  2018年初,鲁保铸把公司营销中心从康乐茶城迁往昆明最早的城市综合体——新亚洲体育城。同时在阳宗海凤凰山布局万吨大茶仓,建立普洱茶储仓中心昆明新标杆。

  随后,信茂堂和中国第一诗词国学头部微信大号《诗词世界》,联合发起首届“驸马杯”全国诗词有奖征集活动联合征文,并于2018年4月18日推出《驸马茶诗集》。

  这是中国茶诗史上第一部以诗词文化为普洱茶品牌赋能的诗词作品集,全球千位诗词作者投稿参赛,最后经国内方家评选出二百余首优秀作品,并其他诗人作品汇编成辑。

  这本诗集着力塑造信茂堂驸马茶标榜的“诚信丰茂,和睦亲情”品牌文化,鲁保铸在诗集序言中如此总结这一高端熟茶的文化内涵——和谐家庭你我他,幸福人间驸马茶!

  信茂堂驸马茶乃内外双修的普洱尚品,配得上诗人点赞。其内在品质迄今罕有其匹——从原料采集到制作工艺,惟秉承上乘正宗;从商业诉求到文化植入,均力求圆满和谐。

  2018年4月28日,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2018年第二次会员双月活动——云茶与诗词的对话暨信茂堂驸马茶诗词颁奖仪式”,在昆明康乐茶文化城多功能厅隆重精彩举行。

  云南省老领导陈勋儒做了“有茶有诗有远方”的总结讲话,盛赞此次活动打开了云茶发展的新思路,期望能有更多更精彩的类似活动,助推“千亿云茶”产业目标的实现。

  信茂堂驸马茶至此在中国普洱茶界一战成名。随后鲁保铸借全国机场高铁高速、公交车地铁站、航机杂志、高铁读物、楼宇电梯、高端小区滚屏、主城区户外显示屏等广告渠道,展开了地毯轰炸式的品牌推广。

  “把老婆当公主,喝信茂堂驸马茶”这两句非常接地气的广告词,随即走进千家万户大众心目中。普洱茶熟茶,第一次拥有如此高大上的优质品牌,引得普友们争相品鉴。
  《四大美人》系列精装普洱套茶

  21

  天圆地方一饼茶,惟有普洱藏乾坤。普洱茶的独特型制,为诗书画茶四位一体包装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缘此之故,普洱茶界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信茂堂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鲁保铸有自己特聘的“御用”诗人、书法家、插画家、制茶师,所以每一饼茶的文化包装都尽可能采用原创,以示其独一无二绝不跟风。

  禅茶一味今古事,还可悟道列仙班。古往今来,茶被佛门道家赋予了相当特殊的文化意味。但信茂堂却直接奉儒家为正溯,在中国茶业率先高举“家国情怀一杯茶”大旗。

  神州十万茶商行,千人代言驸马茶。鲁保铸通晓传媒平台的商用之道,策动了线下拜访十万家茶商遍及中国每个县,邀请千位爱茶人士在微信朋友圈为信茂堂驸马茶代言。

  古人加持普洱茶,前贤代言信茂堂。随着儒家文化价值观整体加持信茂堂茶品,一批闪烁着人格光芒的历史名人,被系统发掘出来,成为信茂堂系列优质茶品的封面人物。

  从2018年迄今,鲁保铸率领信团队一鼓作气,研制了“四大美人”“战国七雄”“科举功名”“历代名臣”“新二十四孝”五大历史人文系列茶品,完成了一体多元布局。

  但百密一疏,恰好市场没有主推的“四大美人”系列,因插画师疏忽,临摹了中国著名连环画大家项维仁先生的“四大美人”经典白描,惊动了项先生的版权代理律所。

  2019年1月17日,一张来自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的传票,以电子文档的形式通过微信发到了鲁保铸手机上——

  云南信茂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你与项维仁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的起诉状已收到,本院于2019年01月16日立诉前调解案件,案号为(2019)沪0104诉前调1050号。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两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就这样因为知识产权议题发生了交集。鲁保铸第一时间和老领导进行了沟通,老领导的意思很明确,诉前调解!

  心怀诚意自坦陈,坏事照样变好事。经过双方友好磋商,鲁保铸向项维仁先生支付了相关版权使用费,项维仁先生也明确授权信茂堂茶品永久使用“四大美人”代言。

  两代人追一个梦,只为中华谋复兴。一位山东的杰出中国画家,一位云南的诚挚普洱茶人,因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使命感,在2019年3月联系到了一起。
  云南省老领导陈勋儒(左)微信头部大号《诗词世界》创始人魏贵芳(中)云南信茂茶业集团董事长鲁保铸(右)共同为《驸马茶诗集》首发式揭红。

  尾声

  对普洱茶这个悠久而青春的国饮品类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鹤立鸡群的时代,也是一个滥竽充数的时代;这是一个康养为王的时代,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时代;这是一个正本清源的时代,也是一个装逼弄格的时代;这是一个山头林立纷争的时代,也是一个王者呼之欲出的时代。

  传统威权悄然消解,新生势力蓄势待发。2019年的这个春天,彩云之南的众山嘉木又在发芽,九州方圆的万千普友重归期盼。中国连环画仕女画大师项维仁的“四大美人”,终于艳遇中国普洱茶少帅鲁保铸的英雄情怀。注定中国仕女画和云南普洱茶要你侬我侬情深义重,注定一段英雄美人的商业文化佳话从此生动开启。
  全球首本普洱茶诗集《驸马茶诗集》

  此文援引了两篇文章的内容:薛易的《项维仁:遗失岁月里的英雄美人传奇》,青翠紫丁香的《鲁保铸:从大山走进都市的茶人》,特此表示感谢!

  来源丨丝路玉带

好书推荐 | 一本使中国普洱茶书籍争鸣共进的书


精读笔记第四期

《普洱茶》


书名:

普洱茶

作者:

邓时海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第一版


内容梗概

《普洱茶》一书从普洱茶的发源开始,对越陈越香、品茗方式等方面做出了科学的解读,并对普洱茶史上最典型的一些产品进行了精细的图谱剖析。



内 容 亮 点  对普洱茶的品饮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整理;


  以科学的、理性的方式,

       对“越陈越香”的概念做出了全面解读;


  将普洱茶史上经典的产品逐一进行透彻叙述,

       以茶谱的形式呈现;


  火爆的普洱茶市场中,有关普洱茶品饮理论的书籍

       的匮乏与我国悠久的品茶历史文化形成了较大的落

       差,这种匮乏完全不适应市场的发展、提高品质的

       需求和广大普洱茶爱好者提升自身修养和鉴赏水平

       的渴求。因此出版人决定在这一出版空白点上拿出

       点像样的书籍来,将邓时海教授已在台湾出版的

     《普洱茶》重新编辑发行。

——出版说明

 


精读笔记



普洱茶历史

普洱茶 与茶历史 同生



商周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讨伐纣王时,云南的濮人向周武王敬贡云南茶。这时的云南茶,即是后来被称之为普洱茶。所以从有资料供推论和考据开始算,普洱茶历史始于商周。

三国

“武侯遗种”

—— 传说诸葛亮路过勐海,带领当地基诺族种植茶叶

唐朝

已经行销至西蕃

元朝

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后来转音写成汉字—— 普耳,从此得以正名写入了历史。

明朝


普洱茶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

清朝


普洱茶受到海内外人们喜爱,尤其备受宫廷宠爱成为贡茶,是描述及记载普洱茶的文献历代最为丰富的时期。

民国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普洱茶事业经营跌落谷底。

建厂两年

一边建厂、一边发展滇茶生产,扶持茶农茶工,与印度力争豁免紧茶的进口税和过境税,并解决了佛海外销茶结汇问题,使产销得以顺利进行。

现代

从1950年以后,云南现代的普洱茶在生态上有极大的改变,同时制造工序上也有了革新,所以不管在普洱茶品质上还是品饮上都有了不同。这种新方向会将普洱茶带到怎样的境界,有待观望新的普洱茶在未来市场上的表现。




“越陈越香”还能持续多久?

茶  点仓  性不减阳羡

树高二丈  藏之愈久  味愈胜也



        现在人们普遍的共识是普洱茶具有收藏和金融价值两个属性,除了历史价值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越陈越香”的魅力之在于同是普洱茶品,茶菁老嫩等级、制成生茶还是熟茶、贮放干仓或湿仓以及存放时间长短等不同,都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气韵和滋味,变化万千令人着迷。

        近些年来中国茶叶市场、茶文化都非常活跃,尤其借重新科学技术的研究,有了急速发展进步,各类茶种的研究报告文章相继发表,资料日益充实。但大都偏重配合大众口味推广,有关普洱茶越陈越香独特风味的文字很少出现,极可能不久的将来“越陈越香”只能成为普洱茶风味中的历史名词了。因此作者建议除了维持目前的大众口味之外,跟应该研究发展越陈越香的高品位,以配合中国茶文化的新趋势。



现状:

         2008年12月1日,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开始实施,当中对普洱茶的定义做出了准确的规定: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令人震惊,这个茶历史同步的茶品,竟然在2008年才有了一个确切的定义!然而更加没有一个确切规范的,就是“越陈越香”这个概念。

        “越陈越香”只有在《茶的故乡——云南》这册由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出版的书里有这样的记载: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具有滋味醇厚回甘和独特的陈香,是老少皆宜不可多得的保健饮料之一……云南普洱茶有越陈越香品质越好的特点,可以长期保存饮用……此外再也找不到比以上这些抽象的文字更具体的资料说明越陈越香。“越陈越香”,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因为没有标准的依据,市场只能处于各说各话的混乱状态。

         本来这是一份“祖父做孙子卖”的传统工作,可而今我们越难越喝到20年以上的普洱茶,想要体会到“越陈越香”越来越难了。

 

“越陈越香”的关键:

1

大叶种

        大叶种乔木茶的内含物质高于小叶种,作者在书中呼吁人们加深对大叶种茶树种重视程度,尽量做到在培植矮化的新树的同时,加强对高单株出芽率茶树的保护。

2

拼配方式

        从早期陈老的普洱茶可以发现,当时的工艺非常重视毛茶次级的的拼配。沱茶有沱茶固定次级的原料,饼茶有饼茶固定的次级原料,因此不同老嫩次级的普洱,有着不同的气韵滋味特色。对一位品茗者来说,由次级比较单纯所制成的普洱茶,才能品味到比较独特的气味。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为“黄印普洱茶”的出现,使拼配处方改变为不同次级的茶菁间的组合增加。而现在的普洱茶在每一种型茶中,除了拼配较多次级的毛茶外,为了表面好看,还分成面茶和里茶。在一饼茶中分两层,下层由里茶做成,上层则由面茶铺上。面茶是以次级较嫩的滇青毛茶为原料,里料是次级较老的滇青毛茶制成。目前云南普洱茶中,只有部分散茶、生坨其滇青毛茶次级拼配比较单纯,其他大部分都是级次复杂或掺有其他茶类的混合性普洱茶了。

        也就是说,毛茶次级的拼配,是一个建立在在经验上的工序,秉承拼配后的茶品品质高于拼配前任一单一等级毛茶品质的原则,才能最大化体现拼配的价值。


3

制作工序

       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普洱茶制作工序会造成最终香气滋味口感上的差异。同样的原料,可以制成品味较强的,也可制成品味较温和的茶品。由于个人喜好不同,因此对于哪一种较好是没有唯一定论的。但依据品茗界前辈们达成的一个约定俗成、不成文的共识,普洱茶应该新鲜自然为最好而用日凋、生茶、干仓的工序得来的普洱茶,才被认为具有普洱茶真正的茶性。

        日凋?作者认为,很早以前,由于云南茶厂大都为私人性质,规模不大,特别讲究品质,因此茶菁萎凋大都采用日光萎凋。后来由于各茶山茶园收为国有,为配合产量不受气候影响,茶菁由过去的多为日光萎凋,改为了热风热气萎凋槽萎凋,以求达到经济和推广效益。并且现在有完全取代日光萎凋的趋势。

        但就笔者搜集的资料文献来看,摊晾又比日凋要更能保留茶菁新鲜自然的特性。是因为摊晾时间比萎凋短,使茶菁仅仅停留在失水这一物理转化,让内含物质在后期转化中表现更好。

        生茶:曾经的普洱茶,是做新茶卖旧茶的交易,所以大多制成青饼(未发酵过的青茶制成)后贮存,由后辈售卖。现在由于真正高水平的陈年普洱茶消费市场尚未形成,决定了茶厂以生产熟茶为主,以达到大众化经济效益。而以后发酵为主的普洱茶,只有以生茶存放,才能达到就算贮存隔代,仍可以喝出新鲜感的效果。

        干仓:普洱茶的后发酵有两种方式:曲菌后发酵和无菌后发酵。其中,曲菌后发酵需要充足水分或湿度。因此在普洱茶的干燥程序中,若是普洱茶干燥度不够,或是贮存在湿气很重的场所,都会引起曲菌生长,促成曲菌后发酵。而在湿度低的环境下,茶叶本身进行继续发酵的,称为无菌后发酵。曲菌后发酵的普洱茶称为湿仓茶;无菌后发酵的普洱茶称为干仓茶。湿仓茶由于曲菌后发酵的“霉变”,对普洱茶的真性有了极大的影响。有好的干仓,才能贮存出最自然美好的陈年普洱茶。


       普洱茶品的越陈越香,是硕果仅存的、能教人自动翻阅历史的沉淀,更是能将历史文化滋养到现代人肉体的茶汤。如果我们继续迎合市场,继续忽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珍贵特色,总有一天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将永远成为历史的回响,能不让人扼腕乎!


        关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我们曾邀请对云南普洱茶企4000余样本进行长达16年梯度对比研究的周云川老师开展了讲座,重磅干货点击这里收录


《普洱茶加工工艺对后期存储醇化的影响》




普洱茶茶谱

(本篇节选部分有代表性的茶谱进行解读)

茶谱的选择  仅限于作者本人

所收藏或品尝过的  陈年普洱茶品



贡 茶 级

可考、可观、却不可得的古董茶品


清·金瓜贡茶

茶厂:普洱贡茶厂

茶山:倚邦茶山

茶树:小叶种乔木

茶菁:一级

茶型:金瓜圆形

规格:不详

重量:3300g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约150年

色泽:金黄

气味:无

条索:芽头

汤色:汤有色

叶底:不详

茶韵:古韵

味道:淡薄

水性:化

        清朝雍正七年,云贵总督鄂尔泰选取最好的普洱茶菁,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进贡皇室作为贡茶,此后普洱茶事业盛极一时。

        据记载: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所以那些五斤大团的贡茶也叫人头贡茶。作为贡茶的普洱茶都是用幼嫩芽茶的女儿茶制成。相传女儿茶皆由未婚少女采下芽茶放入怀中,积得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用来制造人头贡茶的茶菁,都是一级芽茶,经长期存放后,会转变为金黄色,所以人头贡茶也叫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

        1936年北京处理清宫贡茶,有一批保存良好未曾霉变的金瓜贡茶,曾取而泡之,而评语是汤有色,但味陈化、淡薄。我们称之为普洱茶太上皇,有着太上皇的崇贵,同样也如同毫无施政权利的太上皇,已无法分享其香韵滋味了。





清朝中叶后到1940国营佛海茶厂建厂止这段时期生产的茶




福元昌号·圆茶

茶厂:福元昌茶庄

茶山:易武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1cm

重量:31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图8.7cmX9.3cm

内飞:纸5.27cmX7.5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95年

色泽:栗黄油灰

气味:无

条索:宽长

汤色:栗红

叶底:深栗

茶香:野樟香

茶韵:陈韵

味道:微甜

水性:化

喉韵:润

生津:舌底鸣泉

茶气:强


        福元昌圆茶是采用最优良大叶种普洱茶菁制成,茶叶厚大,条索宽扁,土栗中略带灰色,油光淡薄茶气仍强,充分表现出易武正山普洱茶的特性。那蓝色、紫色内飞青是属于较阳刚性茶品,而白色内飞者则是阴柔性,两者茶性各具特色。最近已经发现福元昌圆茶劣品,像是早期的赝品,其茶韵很新,还有一些涩味,叶底呈暗粟接近黑色,多厚硬大片的单叶茶菁。从茶饼表面极难辨别出真伪,必须冲泡品鉴以后才能看出来。福元昌圆茶那种磅礴雄厚的气势,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壮男性美,是现今普洱茶行列中的普洱茶王”!


福元昌号内飞福元昌号茶筒




车顺号·圆茶

茶厂:车顺茶厂

茶山:易武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四~六等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1cm

重量:33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图7.5cmX7.5cm

内飞:纸3.5cmX5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90年

色泽:栗黄油亮

气味:无

条索:宽长

汤色:栗红

茶香:野樟香

茶韵:陈韵

味道:微甜

水性:顺滑而化

喉韵:甘润

生津:舌底生津

茶气:强





同庆号(一)·圆茶

茶厂:同庆茶庄

茶山:易武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五等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0.5cm

重量:340g

筒包:竹箬竹皮篾

图字:同庆14字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10.8cmX13.3cm

内飞:纸3cmX5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90年

色泽:深栗

气味:无

条索:细长有梗

汤色:深栗

叶底:深栗

茶香:兰香

茶韵:陈韵

味道:微甜

水性:化

喉韵:甘润

生津:舌底鸣泉

茶气:强




同庆号(二)·圆茶

茶厂:同庆茶庄

茶山:易武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2cm

重量:300g

筒包:不详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图11.5cmX13cm

内飞:图4.5mX7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70年

色泽:栗黄油色

气味:微檀香

条索:扁长

汤色:栗红

叶底:栗黄

茶香:野樟香

茶韵:陈韵

味道:微甜

水性:厚滑

喉韵:润

生津:舌底鸣泉

茶气:强


       同庆号茶庄于1736年在易武设立了毛茶工厂,工厂规模算是最大的之一,产量也很高。同庆老号圆茶,凭着其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优美的茶品,不愧为普洱茶后。

       同庆号茶庄的总店在石屏,叫云南石屏同庆号。而茶叶制造厂在易武山大街,叫易武同庆号茶厂。一两百年来,同庆号就在易武山种植茶园,也收购茶菁,将制作好的普洱茶运回石屏总发行,然后一部分即时销售,大部分运进仓库存放,长期陈化。同庆号茶庄一向以制作以及销售最好、最高级的普洱茶闻名遐迩。凡是从同庆号茶庄出来的茶品,都是信用可靠、品质上乘的代表。同庆老号的龙马商标由于近来假茶渐增依靠愈众,所以在1920年改换成了双狮图。以此为分界,之前的龙马商标普洱茶,我们称之为同庆老号普洱或龙马同庆普洱。而以后的则称为双狮同庆普洱,以示区分其先期和早期的产品。现在一般普洱茶爱好者都把这两期的普洱茶视为珍宝,而且是国宝级的茶品。




红芝·圆茶

茶厂:不详

茶山:易武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不详

重量:不详

筒包:不详

图字:不详

饼包:不详

图文:不详

内票:不详

内飞:不详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100年

色泽:深栗油色

气味:无

条索:宽长

汤色:栗红

叶底:深栗

茶香:野樟香

茶韵:陈韵

味道:淡

水性:化

喉韵:回甘

生津:舌底鸣泉

茶气:强


       红芝:红色在现阶段是代表普洱茶至高无上的色彩,也代表樟香的颜色;灵芝是中药至珍贵药材之一,不但其药性独特更有万年灵芝"陈古的表征。红芝普洱圆茶订名意义,在于对这些不知年、不知名极珍贵茶品,凸显出其清雅高贵,古意盎然的特质和身价。





敬昌号·圆茶

茶厂:敬昌茶庄

茶山:曼洒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1cm

重量:34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敬昌茶号22字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13.5cmX15.2cm

内飞:纸4.5cmX6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60年

色泽:栗黄油面

气味:无

条索:扁长

汤色:栗色

叶底:栗青

茶香:野樟香

茶韵:陈韵

味道:微甜

水性:细柔顺滑

喉韵:回甘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强


       敬昌圆茶是采用普洱正山最好的茶菁制成,大叶种茶树,条索肥硕,叶子宽大。茶饼压制技术非常精工规矩,饼身表现丰满匀称,边缘厚薄不一致但圆顺。水性极度细柔,入口即化,为普洱茶品中水路最为细滑的。每筒茶有有一张大的内票,上印高艺术的版画图案,白底绿字的字画,是一幅《采茶图》。有采茶姑娘三人,有两棵高大乔木茶树,是清朝时期大茶山最真实的写照。加上由右而左敬昌茶庄号是最工整的楷书字体,厚土美观,极富艺术价值。





江城号·圆茶

茶厂:江城茶庄

茶山:曼洒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19.5cm

重量:32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普洱江城茶庄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纸11cmX16cm

内飞:无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55年

色泽:栗黄油光

气味:无

条索:扁长

汤色:栗红

叶底:栗青

茶香:野樟香

茶韵:老韵

味道:微甜

水性:顺滑

喉韵:润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强


        从各方面来看,江城圆茶茶韵略比民国时期的敬圆号来的新,其内票的图文,出现五星的设计图案,文字有认真包装、繁荣经济词句,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江城圆茶数量和敬昌圆茶一样少,都成了割爱方式下交易的孤品。





杨聘号·圆茶

茶厂:杨聘圆茶

茶山:倚邦茶山

茶树:小叶种乔木

茶菁:三~五等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19cm

重量:28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无

内飞:纸5cmX6.8cm

工序:二分熟茶

仓贮:干仓

陈期:65年

色泽:栗黄油光

气味:无

条索:细长有梗

汤色:栗红

叶底:栗青

茶香:青香

茶韵:老韵

味道:略酸

水性:薄滑

喉韵:回甜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弱


      “本号开设倚邦大街拣提透心净细尖茶发客贵商光顾者请认明内票为记”,这是每一饼杨聘号圆茶内飞所写明的文字。杨聘号大约于1921年开设在倚邦镇大街上,至于其制茶、经营以及茶庄的兴起与衰落,找不到更详细的资料,只有留下的圆茶十来饼,是唯一杨聘号茶庄的历史证物。




同兴号(一)·早期圆茶

茶厂:易武同兴茶庄

茶山:倚邦曼松山

茶树:小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饼

规格:直径20cm

重量:32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无

内飞:纸4.8cm正方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80年

色泽:深栗

气味:无

条索:细短

汤色:栗红

叶底:深栗

茶香:油青香

茶韵:陈韵

味道:微甜

水性:厚滑

喉韵:润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弱



同兴号(二)·后期圆茶

茶厂:易武同兴茶庄

茶山:倚邦曼松山

茶树:小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0cm

重量:330g

筒包:竹箬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无

内飞:纸5.3cm正方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70年

色泽:栗黄灰面

气味:无

条索:宽长

汤色:栗色

叶底:栗黄鲜活

茶香:青香

茶韵:陈韵

味道:甜

水性:滑

喉韵:润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弱

       同兴号茶庄在早期,和同庆号、敬昌号茶庄一样,以专门精制高级普洱茶而闻名。现今的普洱茶界很少人知道有同兴号茶庄,同时也没有出现过冒牌赝品,可能是茶庄名号知名度不是十分响亮,而且流通的茶品也实在是太少了!现有的两种同兴圆茶,出厂时间相隔近二十年,但两者的茶性还是相同,可见同兴号茶庄的品质管理是非常讲究的。




同昌号(一)·圆茶

茶厂:同昌茶庄

茶山:倚邦茶山

茶树:小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0cm

重量:32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无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无

内飞:纸5cmX6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70年

色泽:栗黄油光

气味:无

条索:扁长粗毫

汤色:栗红

叶底:深栗

茶香:青香

茶韵:陈韵

味道:略涩微甜

水性:细滑

喉韵:润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强




同昌号(二)·黄记红圆茶

茶厂:同昌茶庄

茶山:倚邦茶山

茶树:小叶种乔木

茶菁:三~五等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19.5cm

重量:35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同昌黄记9字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图7.5cmX7.7cm

内飞:图5.3cmX6.1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60年

色泽:栗红

气味:无

条索:扁短

汤色:栗红

叶底:土栗多单叶

茶香:青香

茶韵:陈韵

味道:后甜

水性:细柔

喉韵:润

生津:两颊生津

茶气:弱




同昌号(三)·黄记蓝圆茶

茶厂:同昌茶庄

茶山:倚邦茶山

茶树:小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0cm

重量:335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同昌黄记9字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无

内飞:纸5.3cmX6.1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60年

色泽:深栗

气味:无

条索:皱长条

汤色:栗红

叶底:栗色

茶香:弱青香

茶韵:老韵

味道:微甜

水性:厚滑

喉韵:润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强


        同昌号一开始为白色蓝底内飞,而最后改为白底红色图字。目前可以看到的有同昌号主人黄文兴的圆茶,这些茶品约有七十年陈期。另外两种都是以同昌黄记为商标。一为蓝色内飞,一为红色内飞。两者陈期约五十年左右。以上三种茶品,习惯性将它们分别称为“同昌圆茶”、“同昌黄记蓝圆茶”以及“同昌黄记红圆茶”。

        同昌号原料虽取自易武,茶香却接近倚邦青嫩香的特色,正如同昌黄记红圆茶内票所写此茶与众不同,请诸位慢慢地品味吧!





普庆号·圆茶

茶厂:普庆圆茶

茶山:思普茶区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0cm

重量:340g

筒包:不详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纸13.5cmX15.3cm

内飞:无

工序:三分熟茶

仓贮:干仓

陈期:70年

色泽:深栗

气味:无

条索:碎块多梗

汤色:深栗

叶底:深栗

茶香:青香

茶韵:老韵

味道:淡

水性:厚滑

喉韵:回甘

生津:无

茶气:无






鼎兴号(一)·红圆茶

茶厂:鼎兴茶庄

茶山:勐海茶区

茶树:小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19.5cm

重量:36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纸12.5cm正方

内飞:纸5.3cmX6.8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70年

色泽:深栗油面

气味:无

条索:细碎多梗

汤色:栗红

叶底:栗红

茶香:油青香

茶韵:陈韵

味道:清甜

水性:化

喉韵:微腻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弱




鼎兴号(二)·紫圆茶

茶厂:鼎兴茶厂

茶山:勐海茶区

茶树:小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0cm

重量:34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无

内飞:图4.3cmX5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60年

色泽:栗黄干燥

气味:无

条索:鱼叶多梗

汤色:栗色

叶底:栗青单叶

茶香:弱青香

茶韵:老韵

味道:酸涩水淡

水性:薄

喉韵:燥喉

生津:无

茶气:无

  由于勐海之茶,素有销西康、西藏的传统,所以廉价普洱茶较多,但其中也有如鼎兴号茶庄,专以生产高级普洱茶品著称。现行世的鼎兴圆茶有红圆茶、蓝圆茶和紫圆茶三种,其区别可根据内飞颜色的不同来区分。红圆和蓝圆,品质相似,陈期都在60年左右,是普洱茶精品,而紫圆则品质次之。红与蓝,茶饼颜色较深,成暗红色,条索卷实,油面光泽,且饼身较薄,紫圆却饼身颜色较淡,茶叶多为单叶老茶菁,油性少,条索揉卷较松,还掺杂了许多黄薄之叶,且是普洱茶中饼身最厚者。




宋聘号·圆茶

茶厂:宋聘号茶厂

茶山:易武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1cm

重量:330g

筒包:不详

图字:不详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纸13.5cmX13.5cm

内飞:纸3.5cmX4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80年

色泽:栗黄油光

气味:无

条索:细长油光

汤色:栗色

叶底:栗红

茶香:野樟香

茶韵:陈韵

味道:微甜

水性:柔厚

喉韵:润

生津:舌底鸣泉

茶气:强


        百年普洱号级茶庄宋聘号,始创于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以生产大量优质普洱茶而闻名。总部设在云南石屏县,茶厂设在六大茶山重镇易武镇(历史上在易武生产经营普洱茶有很大一部分为石屏人)。民国初年与在易武同为石屏的乾利贞商号联姻,双方茶庄合并,合并后又称“乾利贞宋聘号”。而后扩大经营规模,生产量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并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负责对海外销售普洱茶,成为当时易武镇最有名气的茶庄,时人称“茶王宋聘”。





1940年至1972年间,国营茶厂生产的印级茶品


        印级圆茶,又名印级茶,因其包装纸上印有不同颜色的“茶”字(中国茶叶公司于1951年12月15日获准并启用八个“中”字环绕一个“茶”字的“中茶”牌注册商标,以下称“八中茶”商标)得名,有红印(无纸红印、红印铁饼、甲级红印)、蓝印(无纸蓝印、蓝印甲乙级、蓝印铁饼、大字绿印、美术字绿印)和黄印(黄印铁饼)之分。这些印级称谓并不是茶品的本来名称或型号,而是源于茶人区别茶品的一种叫法。

        印级茶的直径为20-21厘米,重量为340-370克;原材料多为勐腊和勐海地区的茶青;内飞为“八中茶”商标,且无生产厂家名称,多夹埋于茶饼内。



早期红印·圆茶

茶厂:勐海茶厂

茶山:易武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五等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0cm

重量:24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无

饼包:毛边绵纸

图文:中茶牌17原版体字

内票:无

内飞:八中茶,

           纸5.5cmX5.7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65年

色泽:深栗油亮

气味:轻兰

条索:细长

汤色:栗红

叶底:深栗

茶香:兰香

茶韵:陈韵

味道:微甜

水性:化

喉韵:回甘

生津:舌底鸣泉

茶气:强


        红印圆茶又称现代普洱贡茶,是茶中极品,其内飞为“八中茶”商标,外包装纸正中印“八中茶”商标,且“茶”字为红色,商标上方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字),商标下方为“中茶牌圆茶”(繁体字)。茶青肥硕,条索饱满,颜色粟红,茶面油光、茶汤透红及叶底柔软新鲜等品质外,其内飞多埋在茶饼里,采用古老制作工艺经旧式压模制造而成,茶汤厚酽、有兰香或野生樟香味。





甲乙蓝印(早期绿印)·圆茶

茶厂:勐海茶厂

茶山:勐海茶区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1cm

重量:35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无

饼包:毛边纸

图文:中茶牌17字

内票:无

内飞:八中茶,

           纸5.4cm正方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65年

色泽:暗色油光

气味:微樟

条索:细长

汤色:栗红

叶底:栗红

茶香:野樟香

茶韵:陈韵

味道:略涩

水性:细滑

喉韵:回甜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强


        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甲乙绿印普洱茶的设计,原本要分甲乙两种,后因收采的料较好,且茶菁统一合堆在了一起,所以难以分级。但包装纸已事先印好,因此只好以蓝色墨水涂盖,所有也有人称这种早期绿印为蓝印普洱圆茶。





大字绿印·圆茶

茶厂:勐海茶厂

茶山:勐海茶区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0cm

重量:35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无

饼包:毛边纸

图文:中茶牌17字

内票:无

内飞:八中茶,

           纸5.4cmX5.7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45年

色泽:暗栗黄芽

气味:微樟

条索:细长多芽

汤色:栗红

叶底:栗黄

茶香:野樟香

茶韵:旧韵

味道: 略涩微甜

水性:细顺

喉韵:回甘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强


        绿印圆茶是“红印圆茶”的姊妹产品,其内飞为“八中茶”商标,外包装纸正中印“八中茶”商标,且“茶”字为绿色,商标上方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字),商标下方为“中茶牌圆茶”(繁体字)。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它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后期绿印圆茶又有“绿印头”和“绿印尾”之分,无纸绿印圆茶是“绿印头”,它采用勐海的乔木茶树茶青为原料,以生茶方式制成;“绿印尾”绿印圆茶,采用了部分新树茶青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



黄印·圆茶

茶厂:勐海茶厂

茶山:勐海茶区

茶树:大叶种灌木

茶菁:二级

茶型:圆茶

规格:直径20cm

重量:34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无

饼包:毛边绵纸

图文:中茶牌

内票:无

内飞:八中茶,

           纸5.6cmX6.4cm

工序:二分熟茶

仓贮:干仓

陈期:50年

色泽:栗黄

气味:无

条索:硬饼黄芽

汤色:栗红

叶底:栗色

茶香:青香

茶韵:旧韵

味道:略苦

水性:薄滑

喉韵:回甘

生津:两颊生津

茶气:弱


        黄印圆茶被称为“现代拼配茶青的普洱茶品始祖”,其内飞为“八中茶”商标,外包装纸正中印“八中茶”商标,且“茶”字为黄色,商标上方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字),商标下方为“中茶牌圆茶”(繁体字)。60年代以后勐海茶厂按照“黄印圆茶”的拼配工艺,推出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






普洱铁饼



铁饼茶·圆茶

茶厂:下关茶厂

茶山:易武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四~六等

茶型:圆饼

规格:直径18.5m

重量:350g

筒包:竹箬竹心篾

图字:无

饼包:毛边绵纸

图文:中茶圆茶,美术字

内票:无

内飞:八中茶,

           纸5.8cmX5.8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55年

色泽:深栗油亮

气味:樟香

条索:扁细金芽

汤色:栗色

叶底:栗色

茶香:青樟香

茶韵:旧韵

味道:略涩鲜甜

水性:活而滑

喉韵:回甘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强


        圆茶铁饼的茶性品质,介乎于红印早期和红印后期圆茶之间,其茶香已经脱离了红印早期的兰香,而是红印后期野樟香之前“青樟香”,圆茶铁饼是青樟香普洱茶品的代表。




普洱紧茶




班禅·紧茶

茶厂:下关茶厂

茶山:凤山茶山

茶树:大叶种灌木

茶菁:三级

茶型:紧茶

规格:9cmX9cm

重量:250g

筒包:竹箬条装7个

图字:无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纸5.4cmX11.5cm

内飞:纸4cmX4.5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17年

色泽:深栗

气味:无

条索:扁长

汤色:栗黄

叶底:栗黄

茶香:青叶香

茶韵:青韵

味道:淡

水性:薄利

喉韵:燥后微甘

生津:无

茶气:弱


        最初的紧茶形状为“团茶”,因长途跋涉到西藏,曾普遍发霉。民国元年至六年(1912~1917年),佛海首先改制呈带把的“心脏形”,取名宝焰牌紧茶,每七个为一筒,笋叶包装,每个紧茶之间有空隙,能继续散发水份,运送西藏,一般不致发生霉变。当时,下关大茶号“茂恒”派人到佛海学习紧茶加工技术,返下关后开始生产,对产制技术极为严格,藏商来到丽江或德钦,除了以马易茶外,并携带贵重药材如麝香、贝母、红花等销售后,购置紧茶运藏。当时,从普洱购买的紧茶销往以达赖喇嘛为中心的拉萨地区的“前藏”,从永北州(今永胜)购买的紧茶销往以班禅喇嘛为中心的日喀则“后藏”地区。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藏族饮用“羹酪”(指酥油茶),即用茶水掺酥油作为食品,有助消化、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作用。明史《杂甘传》记载:“其皆肉食,倚茶为命”。历代由内地供应藏胞茶叶,而藏胞向内地输送马匹,即所谓“接山之产,易厩之良”。茶叶对藏胞生活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普洱砖茶



可以兴号·砖茶

茶厂:可以兴茶厂

茶山:攸乐茶山

茶树:大叶种乔木

茶菁:三~五等

茶型:砖茶

规格:15cmX10cmX3cm

重量:375g

筒包:绵纸竹箬竹篾

图字:无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无

内飞:纸7mX7.5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70年

色泽:暗栗

气味:无

条索:扁长

汤色:栗红

叶底:深栗

茶香:野樟香

茶韵:旧韵

味道:鲜略涩

水性:活而滑

喉韵:回甘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烈


        可以兴砖茶庄1926年由周文卿创办。30年代中后期是其黄金时代,每年产茶约1200担左右。可以兴砖茶是用细黑条索,上好的勐海普洱茶菁制造的,它堪称黑色普洱茶的标本。在台湾、香港等地尚有极少的产于40年代末期的可以兴砖茶,它用事实告诉人们,在更远的时间段上,勐海民间己开始书写砖茶史了。



文革·砖茶

茶厂:勐海茶厂

茶山:勐海茶区

茶树:大叶种灌木

茶菁:四级

茶型:砖茶

规格:14cmX9cm

          X2.5cm

重量:220g

筒包:无

图字:无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无

内飞:纸3.9cmX4.7cm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37年

色泽:栗红

气味:糯米香

条索:细长

汤色:栗色

叶底:栗青

茶香:青叶香

茶韵:新韵

味道:略涩

水性:薄利

喉韵:淡

生津:无

茶气:无


        文革砖茶是中茶公司的第一批普洱砖茶,其具有典藏价值,并非茶行特别,而是因为这是第一批砖茶,而又以文化大革命而命名。





普洱散茶





白针金莲·散茶

茶厂:勐海茶厂

茶山:勐海茶区

茶树:大叶种灌木

茶菁:一级

茶型:散茶

规格:无

重量:无

筒包:无

图字:无

饼包:无

图文:无

内票:无

内飞:无

工序:二分熟茶

仓贮:干仓

陈期:20年

色泽:金黄白霜

气味:荷香

条索:芽头

汤色:深栗

叶底:暗栗

茶香:荷香

茶韵:新韵

味道:苦

水性:滑砂

喉韵:回甘

生津:舌面生津

茶气:弱


        “白针金莲”是香港茶商封给那些“现代女儿茶”特别的命名。顾名思义这种茶菁是白色细毫和金色芽头,是一级细嫩的茶叶,也就是和作为贡茶的女儿茶同级次普洱茶,是普洱茶品中最为幼嫩的茶菁。

        白针金莲多半是勐海茶区茶菁,大叶种灌木新茶树,是最高级的现代普洱茶品。可以看到的白针金莲极品,最陈老的有二十年左右,茶汤砂滑,回甘生津,茶气强,茶韵新,是很值得收藏而继续陈化的好普洱茶品。




普洱沱茶



红印·沱茶

茶厂:下关茶厂

茶山:思茅茶区

茶树:大叶种灌木

茶菁:一级

茶型:沱茶

规格:11cmX5cm

重量:225g

筒包:竹箬条装5个

图字:无

饼包:土黄厚纸

图文:云南沱茶17红字

内票:无

内飞:八中茶,

      纸3cm正方

工序:生茶

仓贮:干仓

陈期:20世纪50年代

色泽:金栗

气味:无

条索:芽头细条

汤色:黄栗

叶底:黄栗

茶香:青香

茶韵:青韵

味道:略涩微甜

水性:薄滑

喉韵:回甘

生津:无

茶气:弱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紧压茶主要产地是云南,一般用黑茶制造,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



更多颇具代表性的茶品,尽在《普洱茶》一书~如果你已经读过《普洱茶》,欢迎与我们分享交流;如果还没有,那么赶紧去看看吧~






作者简介



邓时海(1941年11月15日-),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著名学者,被业内誉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台湾是大茶艺社创社,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

著有:《太极拳教本》、《普洱茶》


中国茶产业的大聚合与规模经济时代

分散不怕,只要将离散分布的点高效连接在一起,并进行产业升级赋能就行;不用中心化,只用生态链共享与赋能化,可能才是未来茶行业的超级整合逻辑——题记!

由于特色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大,茶行业很难做到高度集中化。但可以通过产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规模化平台将离散分布的各种资源高效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分中有统,统中有分,共享发展,多中心与大分散协同发展,那么茶行业就会由移动互联圈层化,进入5G时代的生态链共享大聚合新时代。

分散的茶行业需要融合式的超级业态

茶行业的全产业链整合,有产品与卖货两种思维。

在产品主义主导下主打制造品牌模式,走市场细类品类高度聚焦的专精深发展道路。在卖货主义的主导下,往往成为渠道品牌或渠道平台,什么好卖就组织什么货源,找代工厂贴牌或帮制造品牌出货。制造品牌的专,渠道品牌/平台的多,就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二元市场结构。

两者存在合作与算计的关系,制造品牌将渠道平台当经销商,而渠道平台将制造品牌当供应商,都站在自己角度谋求利益最大。制造品牌对渠道分而治之,以保证厂家话语权。渠道平台扶持二三线制造商品牌,农村包围城市,让一线品牌屈服。

茶企为什么做大难?是因为上游的专,很难在下游的多元化需求中放大。专,靠制造商品牌起家,很容易在细分目标市场中做到一两千万元的年销售。由于茶行业的渠道高度分散,渠道品牌/平台也只能做到局部集中。以中老期茶交易平台为例,陈茶汇一年做几个亿,已经是最牛的渠道平台之一。东和交易据说数十亿,但以大益茶品为主,比较虚,对正常的渠道运作不具参考性。渠道的集中程度远不够,走细分专业化的制造品牌,在一盘散沙中抓细分目标人群,只有两只手,能捧起多少沙子?

这就是,在一盘散沙中,以多多益善的卖货逻辑,可以做一亿到几亿;以细分挑检客户的方式,只能做一两千万元,企业团队厉害点,可做三四千万元。而五六千万元以上,就要做多品牌+电商,或者多品牌+中老期茶交易平台,或者多品牌+集合店,或者代工基地+自有品牌产业布局。

总之,在上游多搞几个细分垂直品类品牌,由单一转为“多”;在下游,在利用渠道平台出货的同时,也自建渠道的“多”。电商/交易平台/集合店,就是制造商品牌自建渠道的多。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多品牌+渠道精选货品多”格局,以在市场散沙中,形成局部的产业集中优势,从而由一两千万元的特色品牌,做成五六千万元,甚至上亿的规模品牌……

中国茶产业需要在一线城市出现超级业态——茶商综合体基地。

这种面向未来的超级业态,聚焦中国茶产业四大赛道——传统茶、快消茶、大健康茶、新茶饮,以消费端逻辑纵向打通全产业链,横向建立茶农茶企茶商及提供配套服务者的共享生态圈,以商业、服务业为根基,提供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新型工业化、商业、金融、人才、标准化服务、国际化、品牌孵化、产销对接、数字化、公益、教育培训、质量检测、市场准入等解决方案,集创新孵化与扩散基地,一站式专业服务基地,人才、资本等要素市场基地,原材料、品牌正品与中老期茶仓储交易基地,茶超市、品牌集合店、品牌旗舰店、品牌专卖店、融入式消费场景专柜、电商、交易平台、直播、短视频等主流渠道模式以及数字化、5G等创新实验型渠道模式为一体,致力为中国茶产业的升级,解决创新、品牌传播、供应链组织、渠道效率与相关产业配套服务五大问题。

走进5G生态链共享大聚合新时代

茶行业有“三分三合”。

全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分散化、传播碎片化、销售圈层化,这是三分。看到分的一面,销售做到一两千万元到顶。

三合,一是虽然产业各环节资源大分散,但有小集中。怎样在分中抓住不分的商机,做成五六千万元以上的规模品牌!

二是中国茶正在形成产业聚集高地。拿普洱茶来说,勐海是制造之都,昆明是信息之都,芳村是流通之都,东莞是藏茶之都。以熟茶为例,不是其他地方发酵不出好熟茶,而是勐海已形成熟茶生产的产业效率优势。勐海味是品质代表,更是产业分工效率的代表。外地发熟茶,品质可能也很好,但产业效率无法比!在勐海利用原产地的品牌势能与供应链优势,可以相对容易做成亿元级品牌或供应链企业。在昆明这个信息之都,搞互联网与电商的中国普洱茶网/茶窝网,也能做上亿元销售。依托芳村这个流通之都,东和与陈茶汇也在做亿元至十亿级生意。双陈、昌兴存茶等,凭借东莞藏茶之都的资源,在搞南茶北调,虽然还不成气候,但代表一种趋势无疑。

三是生态链的大一统,茶行业将来会诞生百亿级企业。专业分工、细分市场、移动互联,加上茶行业固有的底层逻辑以“大分散小集中”为主,造成茶行业进一步分散化。用中心化的逻辑,只能形成少数产业聚集高地与少数规模品牌/平台,而改变不了行业一盘散沙的局面。但用生态链大聚合的模式,不用高度中心化,而是做到分中有统,统中有分,共享发展,多中心与大分散协同发展,那么茶行业就会由移动互联圈层化,进入5G时代的生态链共享大聚合新时代……

做大做强的产业结构:根据地+流量变现平台+生态链大聚合

中国茶企做大做强的“三位一体”结构——根据地+流量变现平台+生态链大聚合。对应中国革命战争就是,工农武装割据(根据地)+革命大众文艺+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分为高端小众参与的政治革命,劳苦大众的社会革命。国民政府完成了政治革命,取得了名义上的统一,但全国还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这跟中国茶产业的现状是不是很像,大家都在走上层圈层路线,搞政治革命,而视大众消费市场为洪水猛兽,怕被“共产共妻”,投入的钱打水漂,而经营多年的中高端圈子市场也被其他品牌瓜分了。共产党完成了社会革命。社会革命运动,玩的是基层动员能力。

为什么国民党搞不了社会革命,是因为江浙财阀与卖办阶层舍不得革自己的命,对基层只是收收税维护治安,以乡村自治为主。就好比高端小众品牌,舍不得放弃小众暴利市场,而去服务对价格敏感、利润薄的大众市场。共产党基层大动员的法宝是,基础组织建设、利益重新分配、武装与意识形态宣传。三湾改编将党支部建在连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村社一级基层组织,就是对中国传统松散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层化再造。在基层科层化的同时,土地革命重新分配了利益,让广大工农闹革命。

这就是说老百姓要求性价比高的口粮茶,你能提供吗?不要成天盯着有钱人做逼格生意。拼多多的崛起,已经告诉国人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哪!诉苦会,革命标语,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革命大众文艺,是不是在做流量的生意。一场诉苦会,多少人参军扩红,多少人支前,交公粮。学生运动加左翼文学,让延安成为年轻人与文艺界的革命圣地,多少年轻人、文化人去陕北朝圣。这就是革命流媒体的周边带货能力。

中国茶品牌建设的革命根据地问题

现在讲一下中国茶品牌的根据地问题。中国茶产业的社会革命,建立根据地,是品牌大众化的胜利之本。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根据地的是流寇!

根据地抓的是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首先是在基层建立高效的科层组织,这是中国茶的管理革命。然后是建立基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上游的茶农、合作社、原料供应商、代工厂跟你玩,很爽!下游的渠道服务商、终端店主跟你走能吃饱饭,甚至有肉吃。三是要建立科层组织整合的高效支点。

上游根据地建设,要围绕茶园示范基地、现代工厂与大仓储来布局。茶园示范基地,一是食品安全有机生态的需要,二是可以低成本辐射周边茶园,输出种植管理与初加工模式。现代化工厂,是企业建立“品牌正品”形象的必要条件。消费者看到现代化茶厂,容易联想到品牌与品质保障,故其能为“品牌正品”背书。大仓储,依托原料的战略性收储,搞全省甚至全国全球原料拼配分级综合利用,能极大降低成本,丰富产品线,搞建立在成本效益核算基础上的结构性定价产品开发,从而组织起具备规模成本优势的高效供应链。

小结一下,茶园示范基地可打造茶企的第一车间形象,现代工厂给品牌正品背书,大原料仓是组织高效强大供应链的关键。有了茶园示范基地、现代工厂与大原料仓加持,茶企上可高效整合茶农、初制所、合作社、料头、代工厂,下可高效整合渠道服务商与终端店。

下游根据地的建设,围绕渠道服务商与茶店来展开。去中间商,并不是不要中间商。而是说,中间商不能只会吃差价,而要转型为中间服务商,靠服务渠道来赚钱。茶店是个深度分销系统,有茶超市(大店)、品牌店(小店)、专柜。这店面三级体系,就能有效建立终端分销。

根据地的支点,也是流量变现的支点。以直播红利为例,直播的场景有茶山直播、工厂直播、仓库直播、平台直播、茶店直播。茶山、工厂、仓库、平台、茶店,就是茶企根据地建设的五大战略支点。渠道服务体系做大了,就是服务平台。渠道服务平台,可以是别人的,比如淘宝、京东、茶窝网,也可以是厂家自建的,还可以是厂商合建的。

规模经济与茶企正规化建设

接下来谈一下规模经济对茶企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性。

外行看茶界,第一反应,缺标准,不规范,缺专业团队,到处是机会主义的游击队。

为什么茶企茶商长期停留在游击队阶段,而不主动升级为专业主义的正规军?是因为做小众圈子的茶品牌,养不起职业化团队,建立不了科层化组织。客户数量有效,销量有效,而且不是标准化流水线服务,获客成本与维护成本太高。

曾经火热的茶山行搞不下去,熄火,无非是体验接待成本过高、销量低造成难以为继,这就是抓小众市场缺乏规模效益之明证!不能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养职业化团队不经济,故茶企的团队常是草台班子,经常将企业内部的事务性工作,交给外包团队做。这就是我常开玩笑的,茶企做事,内外不分,外人是很难干好份内的事的。即便他有能力,也不会低价帮你打杂,高价你吃亏,而且他不一定用心!

专业分工、职业化、正规化、标准化,其实是属于规模经济的范畴。脱离大众市场,专注圈子生意的茶企,只能永远游击队与夫妻店下去。我常说,茶界不是没有标准化,而是大家都去玩碎片化圈子,造成认知很难统一,每个做茶都是“老子天下第一,我最懂茶,我的茶最好,别人的是垃圾”,故细分标准与逼格满天飞,致使茶行业缺大众认知标准……

什么叫大众标准,是长期市场占有率高形成的,企业宣传洗脑的不算。

决胜大众消费主战场

最后谈一下,中国茶产业的社会革命主战场——大众消费市场。大众消费者要求的是高性价比品牌正品口粮茶,而且在终端能够很方便买到。

上游的大原料仓,就是解决高性价比需求的。现代化工厂,就是用来达成“品牌正品”认知的。而要让普通老百姓方便买到,茶企就要在重要城市、茶叶市场与商圈开足够多的店。开个会所,服务几个所谓的精英人物,不是做大众市场的打法。做大众市场,就是要到人多的地方,开二三十家店。

你一个新品牌,或三四线中小微企业,没什么影响力,不要想着别人追着你加盟,电商巨头把你列为头部卖家,媒体把你做案例免费报道,网红低价帮你站台,小白粉丝尖叫来追你,资本给你天使投资。能不能,电商先做一千万元,合伙先开十家店,加盟二十家店,专柜发展一百家。用两三年,做到这个数量级,让别人觉得你是能下沉消费市场的品牌。虽然体量不大,但许多人觉得你前途无量,就会引来各种赋能,从而突破做大做强的瓶颈,由一两千万元,做到五六千万元,再做系统升级,多板块生态化运作,成为亿元级企业。

面向大众市场,建原料仓,搞电商,开店,最好三者同时搞,是快速建立大众消费品牌的捷径。其考验的是,企业的管理半径、市场幅射半径、原料整合能力、深度分销能力、数字化建设能力、利益分配能力、科层组织建设能力、生态链共享能力、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力……

这些能力的取得,企业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毛老人家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约1,442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