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钧瓷茶具

找到约6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由器论茶,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中国茶具发展史!

茶作为一种特殊饮品,既解渴又助兴,要领略茶的真趣,藏茗、取水、择器、冲泡、品饮皆学问。而茶的贮藏、品饮和煮泡终不能离开茶器。今天由器具入手,一同了解历代饮茶方式的发展历程吧~


唐代以前

最早的茶具同食具、酒具共用。

西汉时期王褒的《僮约》中记有“烹茶尽具”,可见西汉时期已有专用茶具,但对于茶具的种类和形态则并未加以说明。

唐代

到唐朝时,茶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更为讲究饮茶的情趣。茶具不仅作为器具,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讲究茶具的质地、艺术性,借以提高茶的色、香、味。

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记载了唐代各种煎饮茶器,当时贵族王朝主要用金银茶具,普通百姓则用陶瓷茶具,生活讲究的大户都备有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可见唐代煎茶、饮茶之风极为盛行。

宋代

到了宋代,饮茶多采用盅或盏,制作工艺比唐代更加精细多姿。随着我国茶叶加工方法的逐渐演变,宋代以后,已经逐渐开始不加调味地饮茶了。茶盏是一种小型茶碗,敞口小底,有黑釉,酱釉,青白釉及白釉多种,是斗茶品评的重要工具。

而当时烧瓷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全国形成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诸窑风格不同,各显其奇。如钧窑极其名贵,有“家中无钧瓷,不可言富贵”之说。

元代

青花瓷茶具声名鹊起,而白瓷上缀以清华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和茶文化内涵的清丽恬静很一致,深受饮茶人士的推崇。

由于元代散茶、末茶的饮用增多,多以沸水冲泡饮用,因而茶器的种类简化,但质量却有所提高。

明代

明朝时期,炒青散茶代替了蒸青团茶,烹煮过程简单化,甚至直接用冲泡法,使饮茶的方式发生很大转变,人们对茶、饮茶器皿的爱好与审美情趣,不断演变而发展。

宜兴紫砂陶与瓷器同时发展。“景瓷宜陶”在烧制釉色、造型上都有了极高的革新发展。明代饮茶方式的转变,使得能够让茶叶的内质淋漓尽致发挥出来的紫砂陶成为人们的新宠。

清代

盖碗在清代颇受宫廷皇室的钟爱。而当时的景德镇除了继续生产青花瓷、五彩瓷外,还创烧了粉彩、珐琅彩茶具。宜兴的紫砂茶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

清代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作品赏析

汇聚原创力量,引领设计未来

交融碰撞技艺,共赏茶器美学

“鼎承杯”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历时六载,累计参赛作品近万组,得到了行业内各大商(协)会、企业、博物馆、设计学院、协会等的大力支持。

今年,“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强势集结各地行业大师、艺术家、设计师、手工业者,收到来自全国10个省的数百组匠心之作、大国之器,囊括紫砂、陶瓷、银器、漆器、石器等各类茶器臻品,展开了一场高规格、全领域的茶器美学盛宴。


“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主办: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器具文化委员会、广西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建水县紫陶协会、云南陶韵建水陶博物馆、富平陶艺村、西安曲江富陶国际陶艺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协会、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德化县总商会


本次大赛采用“线上投票展示+线下评比”相结合的形式。

线上投票展示吸引了近40万爱器之人参与,总投票数高达数10万人次,评选出「鼎承·茶器原创设计人气奖」。线下通过权威机构的专家老师组成评审团,仔细审评、反复对比,最终评选出45件来自江苏、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的作品,荣获「鼎承·茶器原创设计金奖|银奖|铜奖」,其中特设「鼎承·茶器原创设计创新奖|新锐奖|最佳工艺奖」。

金奖

作品赏析

☆☆最佳工艺奖

银器—百子迎福图

设计人:韩文东

制作单位:深圳市韩银堂文化有限公司

此作品壶身整体采用高工錾刻,图案栩栩如生,人物千姿百态,神态各异,一砖一瓦一花一草皆刻画细致,仿佛活过来一般。錾刻图案复杂多变极为考验匠人功底,全程手工打制,繁多的环节导致了工时的耗费,不过杂中带细,慢磨细作出精品,才能给人美的感受!

☆☆创新奖

石壶-暮时幽居

设计人、制作人:程力钦

单位:福建案上有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理念:远山近水、几户人家,朝起闲赋、暮时幽居;远山含烟,一壶老茶,几许好友,便是人间好时光。作品通过浅浮雕的手法,结合到石壶上,把这一人间惬意的生活状态刻画出来。整个作品器型饱满,意境深远。

建盏-云盏古韵·茶海情

设计人、制作人:叶义云、叶行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云盏轩建盏陶瓷工作室

云盏轩建窑“云壶石瓢”是茶壶人的福音,它可提纯茶,去苦涩,具有防腐保鲜功能和养生功能,一壶多用,不挑茶也不串味;撇口盏,油滴斑就象流星雨,在高温火的作用下,把精华溶入到黑色的《葉義雲.撇口盏》盏里;三角花器,油滴浩瀚幽远的星光,繁星点点,远远近近,光芒万丈的群星就定格在油滴纹路里。

☆☆最佳工艺奖

建盏-烟花雨撇口

设计人、制作人:田景

建水紫陶-绿莺玉乳壶

设计人:廖梓宁

制作人:廖梓宁、赵静

单位:建水县祺窑陶苑

青山翠羽绿衣裳,心明眼亮嘴如枪。此作品以翠鸟与荷构建出的惠风和畅,呈现出吉祥如意,清秀活力的美好寓意。


紫砂-冰心玉兰

设计人、制作人:韩赛燕

灵感来源于玉兰花,壶身采用扁圆卡盖,加以玉兰花浮雕装饰,盖钮为一朵立体捏塑玉兰花,树干为提梁,尽显高贵优雅气质。

紫砂-四方福禄壶组

设计人、制作人:范程明

泥与器的结合,线与形的共鸣。此作品的壶、杯、托等每一个角度都棱阔分明,每一处衔接都俊朗有力。观纵向,皆呈四方棱形;观横面,均不离方器本质线条。光线下,每条棱线两面各蕴藏了一个美丽的光圈和一个沉醉的影子彼此协调,对应统一,虽为九件,却如一体。

潮壶—凤求凰

设计人:陈畅、陈锡祺、吴旭斌

制作人:章泽伟

单位:深圳鉴香陈普堂茶叶有限公司

【凤求凰】相遇是缘,相思渐缠。山高路远,惟有千里共婵娟。樱唇红,柳眉黛,星眸汪,情深意更长。无限爱慕怎生诉?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创新奖

坭兴陶-秋实

设计人:梁日升

制作人:韩玉江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茶壶组合创作从南瓜的原型中得到启发,采用仿生设计的理念将南瓜与现代制壶技艺结合起来,寓意丰收喜庆、多子多孙、福运绵长、荣华富贵和生活幸福。

☆☆最佳工艺奖

建水紫陶-《金钢经》水盂

设计人、制作人:代云洪

单位:泥云陶艺店

作者因《金刚经》悟人生所感: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皆是无住,所有皆是名相。因建水紫陶细腻的泥性和特有的阴刻阳填工艺,能刻做精小物件,便将其用微雕技艺呈现出整篇金刚经全文。

银奖

作品赏析


紫砂-诗情花窗

设计人、制作人:顾珏

此壶采用赵庄朱泥,230c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瓣壶身造型精美大气,充满了文人雅士气息。俯视时犹如苏州园林的花窗,一步一景层层递进。

紫砂-自在壶

设计人:洪军、江建华

制作人:江建华

单位:洪运堂紫砂研究院

自在壶,造型别致,线条挺括流畅,稳重大气。壶肩与壶盖线条浑然一体,互连贯通,构设精妙;壶嘴设计挺拔有力,蕴含丰富气韵;壶把呈方形,体现出一种对称美和平衡感。此壶采用原矿清水泥,色彩红润朴拙,不会有浮泛之感;烧成后紫中显红,有积极向上的情绪照应,给人以乐观大度之感。


☆☆新锐奖

陶瓷-岩韵桃花香

设计人、制作人:刘逸哲、曾彩霞

单位:郑家小口(长沙一原陶瓷有限公司)

唐代长沙窑最早煅烧铜红瓷器,我们在传承的同时大胆创新实验烧制高温结晶铜红,取名“颜值红”。朵朵桃花自然散落,置于桌上,虽红艳惹眼却又不失优雅韵味,手握此器,举手投足间不失可爱,尽显文人风雅。

☆☆新锐奖

钧瓷-芳菲流霞

设计人、制作人:张运增

单位:张运增钧瓷艺术馆

它系出名门,是经典铜红釉色的窑变,形成亚光质感,只有春天的才容易烧制,成品极少;恰如《红楼梦》里史湘云,醉卧芍药裀。一位妙龄少女,微醉卧于芍药花丛中,天真,自然,可爱,最美的画面如眼前,历历在目。


☆☆创新奖

陶瓷花器-我有青鱼

设计人、制作人:陈丽玲

单位:广州喜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我喜欢插花,喜欢木本的花材比如樱花,放置茶桌上,有如置身樱花树下的境界。于是我在瓶子的口做小了,方便插大长条枝条。在瓶口旁,开了一个叮当“百宝袋”,插上花朵,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既有“树下”的“乘荫”,也可近赏鲜花。花瓶绘制技法有雕刻和釉下、釉中青花,为本人所绘画。

耀州窑青瓷茶器-宋象凤瑞秦祥

设计人、制作人:言实

单位:西安德雍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耀州青瓷为古老青瓷的贵族,代表秦岭的千峰翠色,与古都长安的祥瑞之气。作品采用耀州独有釉下刻花工艺为核心,以北宋纹饰为修饰,呈现出一组现代茶空间典雅的艺术品。镜像牡丹纹为托盘,神鸟凤穿牡丹纹缠绕盖碗和茶入小罐,缠枝牡丹纹作玉壶春花瓶和茶杯,天然矿石胎釉经过1320℃高温烧成。

陶瓷—青花斗彩描金茶器

设计人、制作人:杨静

单位:冯雯陶瓷艺术

在品茶之中领悟茶道带来的种种滋味,独一无二的魅力,以青色为主色调,观察茶水的颜色细品淡淡茶色兰花香气,感受茶从口入,兰花茶香从口蔓延至全身,一股能会意的茶香让禅意延续,用茶香抚平烦躁喧闹,静守着自己的内心,品茗阅报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

潮州工夫茶器-竹影清风

设计人、制作人:赖通发

单位:潮州市湘桥区八邑茶壶工作室

听鸟鸣,品生活。作品以潮州工夫茶文化为背景,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特推出以烧电的陶炉,倡导一种慢生活,在喧嚣中慢下来,竹影之下品一杯好茶。

紫砂-岁寒三友竹节浑方壶

设计人、制作人:陈宪梅

容量500cc,老紫泥;总高12cm,四方,宽9.5cm,寓意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洁。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梅耐寒开花,常被用于文人画中象征君子的高凤亮节。


建水紫陶-松鹤长春

设计人、制作人:丁梅

单位:云南建水紫陶管委会

松树与鹤,各具神异禀赋,松称“百木之长"长青不朽,傲霜斗雪,鹤则称“百羽之宗”,为高洁、清雅的象征,用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阴刻阳填装饰工艺制作手法,制作时以陶坯为纸,尽情挥洒泼墨,移字画于陶坯上,经多道刻填写画,把松鹤长春图表现在建水紫陶上,寓意中国人民平安幸福,长长久久。

☆☆新锐奖

建水紫陶-敦煌系列·一念之间&文殊菩萨

设计人、制作人:蒋维毅,白家雄,胡艺

单位:鸣窑记

一念之间:一念佛一念魔,文殊菩萨,智慧之化身。

坭兴陶-缘梦提梁

设计人:马远维、许展瑞

制作人:彭江、周昌燕

单位:广西钦州卫贸发展有限公司

坭兴陶纯手工镂空提梁壶,手刻二百六十字心经和残帖,侧面刻有线刻彩绘的释迦摩尼在云中冥想,中国的佛文化由来已久,佛能给人们带来祥和之气,是祈盼美好明天的福佛,有关佛的字画可以带来好的运气。

坭兴陶-梵音

设计人:许展瑞、马远维

制作人:彭江、周昌燕

单位:展瑞陶艺

坭兴陶纯手工提梁壶,单面手刻二百六十字微雕心经,配释迦摩尼菩提树下冥想,山水彩绘点刻画,禅语梵音,思量人生,返璞归真,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达到用壶人身心的舒适状态,也反应当今中国和谐盛世,共筑中国梦的美好状态。

坭兴陶-漓江秋意图

设计人:马远维、许展瑞

制作人:陆丹、蒋文慧

单位:广西钦州卫贸发展有限公司

本套茶具作品主要表现桂林漓江山水风光如画的特色,运用金银塔、花桥、靖江王府、逍遥楼等标志性建筑图案,点缀山水、白云、桂花等元素,表现秀美桂林的旖旎风光。桂花点点,喻贵人来,牢记习主席的嘱托,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在秋风中感受党中央关怀的暖意。


☆☆创新奖

红陶-吹口哨的士兵

设计人:LETHIKIMYEN、赵健勇、曾广春

制作人:赵健勇、彭珂、周佳璐

单位:广西自贸区朗玥湖山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战事乃人类发展之重要组成,杀戮,天性否?兵,或攻城略地,或保家卫国,口哨时,乃放松之态,人之初,性本善,天下太平才是人之所往。邕州红陶制之,陶,泥也,土也,思乡之念也。柴烧,更添硝烟味。

铜奖

作品赏析

陶瓷-花好月圆旅行套组

设计人、制作人:林星育

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新星陶瓷有限公司

该作品以优质白泥为原料,以牡丹等花卉浮雕为装饰,以青瓷为釉色,配小盘,壶,杯,小茶叶罐,方便携带,具有独特风格,又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建窑建盏-超薄胎《蝶恋花》盖碗

设计人、制作人:王桢

单位:煜翊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超薄胎建盏盖碗,内外盖施釉,造型灵感源自清代官帽,又为清官帽盖碗。

耀州窑-湖石牡丹纹品茗杯

设计人、制作人:李欣玮

单位:上奇造物陶瓷艺术工作室

隔时空的碰撞,耀州窑的宋代刻花技艺与现当代的实用茶器皿,采用耀州窑本土原矿胎土和釉料,做出这件精美的陶瓷品茗杯。

陶瓷-金银错-梅花直身圆足杯

设计人:徐斌

制作人:徐斌、柳林、谢正华

单位:景德镇景毓堂陶瓷有限公司

作品采用描金银工艺绘制于高温颜色釉胎体上,底足部分采用露胎工艺,造型灵感来自于汉代器物,绘制梅花纹饰展现当代文人画风。

钧瓷-归雁拂云

设计人、制作人:李红

单位:张运增钧瓷艺术馆

宋代翠玉系列又称故宫绿。釉色渲染如翠鸟羽毛般轻盈饱满,加之柴窑高温落灰的融合温润,色彩呈现古朴自然的气息。器物组合搭配,烘托茶席达到优雅境界。

紫砂-苹果壶

设计人:洪军、江建华

制作人:洪军

单位:洪运堂紫砂研究院

作品《苹果壶》灵感来源于天然苹果,苹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寓意深厚。该器型属于光素圆器,壶身形似苹果。它圆融通达,不乏天然意趣,绰绰身姿,惹人怜爱,自然延伸,流畅舒缓,是执此壶时的第一印象。


银器-登高望远

设计、制作单位:广州道道一壶银器有限公司

登高望远:猴与时候的"候"和粤语“好”谐音,壶把采用飘逸延伸、天然风干的崖柏,登高处猴子“一揽芳华”,寓意美好将至。

瓷器-半瓢

设计人:狮窟大生(姜寅)

制作人:狮窟大生(姜寅)、黄国强

单位:且从容

此壶是狮窟大生与曼生隔空对话的系列作品之二,取葫芦的上半截为灵感,因此得名“半瓢”。此壶设计最大亮点是壶内凹型底,开水注入时壶内形成旋涡式水流,能让茶叶充分旋转翻滚;也让出汤后的残留茶汤与茶叶尽量分离,避免长时间浸泡而影响下一泡的汤感;壶嘴沿用束腰式设计,使得出汤更迅猛;同时又在壶嘴处做了收口,在出汤速率和水柱美观度上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银器—凤首银壶·冰纹

设计人:韩文东

制作单位:深圳市韩银堂文化有限公司

韩银堂凤首冰纹银壶,以凤首设计代替传统壶嘴,独具匠心;流嘴状首口仰天长啸,气势磅礴,福寿吉祥。壶面以传统银饰手法,手工錾刻冰裂纹、海浪纹饰。杂乱无序的同时又显井井有条,亦使纹饰产生了明暗对比的视觉观感,增添画面立体形象,整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息。

银器—禅莲心经包金壶

设计人:韩文东

制作单位:深圳市韩银堂文化有限公司

韩银堂“嵌金心经银壶”,壶身嵌入24k纯金片,以般若心经錾刻于银壶之上,经文采用创錾工艺,以刀代笔,一笔一画刻画有形、一字一句排列工整,一气呵成!


建盏花瓶-云罗星·葡萄曜

设计人、制作人:温其龙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云盏轩建盏陶瓷工作室

花瓶《云罗星.葡萄曜》为深沉古朴的黑蓝釉底,葡萄曜斑形态圆润无瑕,色彩绮丽,质感出众,釉水肥润,玻化极好,明显垂坠之感。葡萄曜斑呈金色卵状,纤长的玉兔银毫纹理条达,呈纯银色自上而下,宛若小溪彩石流水,至上而下渐变颜色,泛着似月华的银光,贵气与秀美,金属镜面感强,阳光照下闪烁着金、银、蓝等辉光,十分耐看,使其在自然光与室内光下都清晰可辨。

紫砂-海棠醉日

设计人、制作人:韩赛燕

该作品灵感来自沐浴阳光下的海棠花,故采用四瓣海棠花做主题,椭圆壶身筋纹成型,嘴把皆为四瓣筋纹结合,盖子用独孔太阳寓意醉日,通身洒进更显独特。

紫砂-唐韵对壶

设计人、制作人:章锐波

单位:章锐波手拉壶工作室

以香炉作为设计理念,大胆的突出线条感,让整个造型更加完美。

紫砂-清荷莲香

设计人、制作人:范程明

泥料:红清水泥;容量400cc;此作品壶身圆润如一池静谧的荷塘,清新拂面,气韵高洁。柔和的线条尽现典雅之美。盖上荷花自然铺就,荷叶为嘴,荷柄为把,一朵开得姣好的荷花覆上壶身,清新如诗,婉约如画,芬芳醉人。表现出荷优雅高洁的品性,和静若处子般的恬淡与温情。

陶瓷茶器-观宋·潮州工夫茶器

设计人:陈丽玲

制作人:陈丽玲、陆寿义

单位:广州喜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以古北宋瓷器形制为摹本,选用铜胎泥料,做出了紫口铁足、玉璧底、纹理冰裂、肌素无华的茶盘、壶承、水洗、温碗四件套。盖碗和品茗杯选用了景德镇高品质的玉泥,施青釉高温烧制。盖碗以小,刚好工夫茶三杯的量。品茗杯形制以清代若深杯为摹本,杯小,容易滚杯,而不烫手,更具实用价值。

建水紫陶-般若无相心经壶

设计人、制作人:赵静

单位:建水县祺窑陶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以传统微雕手刻《心经》为题,结合沁人茶香,实为尚佳品质,安乐常在。

☆☆人气奖

建水紫陶-无相烧·璀璨星河

设计人、制作人:何钰、包园、邓孝碧

单位: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

今夜,无法与你共赏一场流星雨,那么,就让我在美丽的璀璨星河下,静静的想你。

漆器-金玄

设计人、制作人:宫少冲

制作单位:深圳前海宫艺文化有限公司

本品为漆器作品,茶叶罐套装。选用上等锡胎,运用传统漆器制作工艺,耗时6个月,制作而成。色彩沉稳,华贵,富有内涵,器如茶。中国大漆工艺传承六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水紫陶-水盂、生机勃勃之绽放

设计人、制作人:郑春好

单位:建水县春好陶艺店

作品巧妙的构思,把油画技法运用在填泥中,让传统紫陶山水填泥与西方画法相结合,画面呈现出独特的表现方式,非常立体唯美。

建水紫陶-情系红河

设计人、制作人:丁梅

单位:云南建水紫陶管委会

云南红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11个世居民族,这里的民族能歌善舞,服饰漂亮,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人们便会点燃火把,戴起头饰,摆出美酒,弹起四弦,鉴此,我便用陶泥制成民族头饰,描绘出了红河人民哈呢族的信仰,寓意民族团结和美好生活。

除建水紫陶-无相烧·璀璨星河之外,紫砂-菱花仙子、建水紫陶-窑变-清玩集雅也以高人气出圈,获☆☆最佳人气奖。

紫砂-菱花仙子

设计人、制作人:顾珏

此壶采用赵庄朱泥,200cc。壶身高挑优雅,椭圆形壶身更是增添了动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线条张力十足,大气精美。

建水紫陶—窑变-清玩集雅

设计人、制作人:李雨蔓

单位:建水县荣伟陶厂

采用云南建水当地五色土为源,取清供入画,手工制作而成,具实用与赏玩为一体之茶器。

以茶会友,品茶之芬芳

以器会友,探壶里乾坤

“鼎承杯”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我们明年再相约!

来源:深圳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第六届国际茶博会优选展商之茶器、紫砂篇

"茶器之美,悦心所作,

心之所向,心之所往,则为至美。"


器物如同制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桥梁,形、色、韵,全在审美自觉的一瞥之间。


茶和世界共享发展

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将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琳琅满目,雅器缤纷

来选定你心中的情定好器

茶器篇

T451

艺林堂

艺林堂是景德镇陶瓷第一粉彩品牌。经营产品以粉彩茶具、文房器具为主。墨彩,斗彩,青花工艺茶器皿,文房为辅的各类陶瓷手工艺产品及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文化追求:让世界看到东方雅致。


T432

土人斋

“土人斋”秉承“成器为人?以器为用”的传播理念,致力于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发扬。自创建以来,土人温厚淳朴,如泥土般的禀性始终如一,不断致力于器物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的完美结合,让器物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T423

詺兮清窑

【詺兮清窑】是以“青花拓片”为载体的文化创作品牌,“詺”者,直言真义也;“清”者,澄澈无杂念也。通过传统青花与金石拓片工艺的结合,以匠人之心,创作人文之器,怀揣着继承过往之心,为当代人创造属于东方印记的生活之器。


T450

臻宝堂

臻宝堂工厂成立于1956年,前身发源于满清皇城内的手工艺金铺。拥有深厚的中国皇家宫廷技艺底蕴,融汇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元素,设计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工艺温度,多方面呈现中国本土特色文化奢侈品,打造中国奢侈品牌。


T440

尚唐

2011年,以“尚唐”为名的青瓷创意工场在龙泉诞生。“尚”指的是现代人审美时尚潮流;“唐”为唐代越窑,指龙泉青瓷的“母亲瓷”越窑青瓷。尚唐青瓷创意工场,以匠心打造每一件与生活对话的作品,在世界坐标系上讲述中国文化故事。


T441

卡普拉

将百年捷克水晶热加工工艺和华德精湛的水晶冷加工工艺完美结合,并配合先进的切割打磨技术,使其透明度、清脆度和光泽度大幅提升!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水晶日用品品牌。传承百年的捷克手工水晶技艺,将生活美学的艺术创作展现在水晶工艺中。

T431

胡春亮陶瓷

胡春亮陶瓷品牌创立于景德镇1983年,已有40年的陶瓷文化历史,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品牌作品曾多次获国家陶瓷一级博物馆馆藏、国家陶瓷美术馆馆藏及多项国家级金奖,品牌核心技艺·珍宝烧,以五金、八石、七宝制瓷。

T449

柴房

重工产品特色:追慕宋器简约之美,复刻官窑装饰之盛,格调高雅,韵致淳古,气质华贵。开柴烧与珐琅彩完美结合的先河,创造绝无仅有的审美意象和使用体验。


T415

禺沐轩

本公司由宋溯源,秉承“精于心,简于形”的传承创新理念,公司法人严少英,龙泉上垟人,本科学历,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作品细腻生动,灵秀婉约,致力于纯手工打造具有宋韵生活美学的器物,个人作品多次被国内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中国驻外文化交流中心永久收藏。


T413

梅夫人

器物有着传统的灵魂,也有着现代人的智慧。梅夫人秉承着对自然山水的理解,融入器物,一直探索尝试用现代的设计理念,让青瓷回归新中式文人生活格调。【青瓷名片】季资美,陶瓷独立设计师,“梅夫人”青瓷品牌主理人,丽水市重点文化创新团队(宋韵青瓷“新生代”)核心成员。  

T467

永明尚玩

永明尚玩,是景德镇俊茗堂陶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秉承“永昌嘉土,自知者明,尚品之物,君者珍玩”为宗旨,采用传统工艺制瓷,遵循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为原则,以当代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精造佳器,延续手工温度。


T420

徐建新

徐建新,1969年生于浙江省龙泉市陶瓷世家,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百年老字号“徐承久”第四代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秉承祖训“器之道,唯不苟“,所作青瓷不苟同,不苟且。


T433

郑峰青瓷

郑峰,字:紫硕;号:翠云居主。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T436

汝瓷张

传承千古不易,创新易随时进。每一件【汝瓷張】的作品都有着千年工艺的沉淀,采取汝河两岸的山上蕴藏着的适合造瓷的玛瑙及原料,历经八十多道工序制成。窑楼午休的窑火,满载着匠人勤恳的期待,等待着每件浴火凤凰的作品出世。


T458

三鼎

三鼎陶瓷坐落于千年瓷都景德镇。公司定位于中高档精品茶具以及茶艺相关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以“龙御景窑”“骆深窑”为主打品牌。产品融合现代工艺和传统茶道文化,从原材料的选取,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到产品的包装都由设计大师全程指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


T439

盛侃拙作

“泥承”,本意为“承继传统,师古不泥”。工作室主营茶器、文房、香器、花器及私人高端订制产品。泥承青瓷作品以宋代龙泉青瓷经典造型为模范,以古为师,在当今流行的“宋韵”主题理念中,探寻发现古今融合的设计思维,努力创造出接近宋代人文审美情趣,又具有现代实用和生活方式的青瓷艺术品。


T447

陈氏定窑

“陈氏?”定窑为当代定瓷创始品牌,现为国家级非物文化遗产“定瓷烧制技艺”保护单位、国家博物馆指定生产厂。2016年起,陈文增大师大弟子庞永辉作为新一代定窑掌门人,秉承恩师陈文增先生提出的“定窑文化新概念”指导思想,继续定窑传统工艺向当代艺术瓷、生活用瓷两条腿走路的转轨。


T417

季少波

季少波,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邱育展先生。龙泉市青瓷行业协会会员、龙泉市新生代企业家,在哥窑装饰上的革命性成果,长期的创新作品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认可。


T459

一条

关于一条:现代派全品类紫砂,传承中国传统工艺,甄选优质原矿紫砂,凝练记忆中的灵感,用世界级严苛标准,创造中国现代派紫砂生活。愿景:让中国紫砂走向世界。定位:现代派紫砂生活。使命:复兴中国紫砂文化。价值观:捍卫纯洁性,摧毁旧秩序。生活之美,尽飙间。


T456

盒气

盒气专注于礼品与包装,提供日常与节令性礼品的定制及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丰富形态的硬塑包装盒开发及产品定制方案。传承中国礼文化优秀基因,盒气围绕传统节令打造丰富礼品:汲职中华文化里的经典符号元素,创意融入礼盒设计,不断财予经典文化新的可能,创造当代文化美学之礼。


T416坊巷香城

福建坊巷香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沉香研发、生产、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的新兴文化型生产企业,凭借对沉香的深刻体会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在产品传承、研发、生产上都融入了许多古典文化的元素,从产品内涵到产品包装均获得市场广泛的认同,在国内业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T412

又见山水

釉里红始于元代,兴于明初,成熟于永宣,精于清初。雍正时期的釉里红被称为“宝烧红”,发色呈鲜红色调。由于釉里红技术娴熟,所以题材更为广泛,所绘纹饰均清楚明晰,发色比明代有提高,鲜亮艳丽。


T443

观云拟古

拟古创新,做当代茶人审美取向的器物是观云拟古的品牌动力。器型实用,画面淡雅清新。产品工艺概括青花,斗彩,红绿彩,料地青花等综合装饰。装饰方面力求以简单素雅的色彩表达清雅之境。泥料是独家调配的,泥质含铁量高,经过长时间的高温,把铁质融化在泥土里,所以密度非常高。泡茶利于扬香,闻香。


T452

铜话

铜话品牌成立于2014年,我们在传承青铜文化的时候不忘初心,坚持自主创新,多年来成功研发了多种铜器的表面处理工艺,颠覆了铜器外在的感观,突破了该领域的技术瓶颈,解决了铜表面的抗氧化问题。沉淀着生活的美学,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匠心独具的理念,手工打造物有所值的典雅铜器,述说着铜话的故事。



T409

亚飞心象

品牌匠人刘亚飞,生于甲戌(1994),长于景德镇。幼年即习画,后其师从国画大师黄格胜先生,更深得其父自研粉彩工艺之要领,力求工艺与艺术完美融合展现中国陶瓷的独特魅力。每一件作品,都带有画师自己的心力倾注与情感投注,而这也正是“心念之象,附器承性”的含义。


T411

郑家小口

“郑家小口”品牌源于长沙窑出土文物上“郑家小口,天下有名”的铭文“广告语”。以创新,致匠心,敬畏经典,立足当下,刘逸哲跳出前辈匠人老路,以自己的方式用千年湘楚文化“表白”长沙窑,入行11年,终于在瓷器上创烧湘妃瓷。所谓珍瓷如玉,琥珀生辉,湘妃瓷,正是如此。


T477

舒禾

舒禾造物在造物为良的中国设计思维主导下,不断探寻、发现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不断解构、重建当代造物审美理念,致力于将“载道于器”的青瓷造物文明重现于世人面前,舒禾造物期待与您共同追溯中国式的雅致青瓷文化,重现宋韵之美,华夏之雅。


T405

细工坊

细工坊,源自日本“大场银器制作所”,于平成28年(2016年)大场宽海在日本大阪更名成立“细工坊株式会社”,专业以银器为主的新银器品牌。时至今日,细工坊已成为一个集传承日本匠人精神、创新设计与手工制作的新银器领创品牌。


T425

博友制钛

博友制钛是国内领先的,集科研及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钛制日用品生产企业。研产纯钛锅具、钛保温杯、钛筷餐具、钛养生壶、钛茶壶等近百种单品。博友制钛立足中国精造,不断创新科技,致力让更多中国家庭享用高品质钛金属健康用品。


T428

道道一壶

以人与自然,人与器的和谐为理念。以大自然的事物为题材,将自然的美好事物结合到我们的茶道香道中来,享受大自然馈赠与我们美好的茶与香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大自然的各种美好事物。怡养身心。


T419

许氏正泰

许氏正泰·明皿是许氏瓷雕第六代传人许瑞卿多年来费尽心力探索、研制而成。明皿以“中国白”高级瓷泥为材质,薄胎技法令瓷壁处于毫厘间,薄如蝉翼,轻若无物,完全要靠手感才能知觉;尽管极薄,却能明火煮茶、热茶,经久耐用,有着“薄如纸、轻如铢”之说,令人惊叹。


T465

一鼎香

本公司坐落于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中国沉香之乡”—电白观珠。公司拥有五大营业基地、线香香品加工厂、奇楠沉香佛珠厂、奇楠沉香实体店、奇楠苗培育基地、奇楠树种植基地;工厂基地名称为:“一鼎香香厂、一鼎香奇楠沉香佛珠厂、一鼎香、奇楠之香冠鼎一味科研基地、一鼎香奇楠种植家庭农场”。


T446

隐廬银器

隐廬银器师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六一,结合民族特色以打造艺术品态度制造每一件产品,让它们蕴含着非凡的想象力以及卓越的设计,流光溢彩的光滑和不同凡响美丽,成就恒久的幸福感。


T401

运增窑

运增窑创始人张运增先生,其手作产品堪称钧瓷里的经典,开创了钧瓷釉水的新工艺。提取传统钧瓷的韵味和美学元素,融入现代风尚,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其釉料配方经多年实验研究,而总结出既突出艺术特色又有技术稳定性的釉水。


T436A

观自德


T426

壹滴水

铸钛为器,匠心精致。茶有茶道,器亦当有其首,茶器所承载的不仅是茗香,更是岁月的轻佻与温柔,片片茶叶,沉浮之间,展现人生百态,品茗茶道,博弈人生;用心生活,品味好茶。


紫砂篇

7198

羊角山

羊角山砂道艺术和羊角山收藏馆成立于1987年,藏馆内云集了从古至今各大名家的得意之作,展现着紫砂历史的文化起源和兴盛。艺术馆陶手延续传统美学,擅长摹古。均接受良好的审美体系培训,品质不断精进。成立至今数十家拍卖行、博物馆慕名而来,交流学习,被评为宜兴创业示范基地,众多大师来访鉴赏。


7135

罡心斋

罡心斋创始人——雷罡,初识紫砂就被紫砂艺术深深吸引,为此他离开家乡前往宜兴开始了他的紫砂生涯。后凭借自己的出色基本功底被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大师)范伟群收为徒弟,在大多数人被城市的飞速发展裹挟向前时,他放任自己“不思进取”,如同寻根一般,探索着心灵的原乡。他开始关注内心深处的渴求,他的作品里有对艺术和理想的不断探索,可以感受到漂泊之后的依托,他告诉自己:“艺术最好的天赋是热爱。”


7226

唐科

高级工艺美术师,出生于1972年10月,于1989年从事紫砂陶的造型设计、雕塑及装饰设计,制作至今。作品以中国意象艺术为主旨;以体现和、静、逸、气为纲领;以紫砂陶土来创作自己的作品,诠释自己对中国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理解。作品荣获多项奖项,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7232

戴国仙

高级工艺美术师,80年代中期走上紫砂陶艺之路。拜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顾道荣为师,经师傅多年的传授及指点,紫砂壶的造型和制作工艺日趋成熟精湛,光货作品风格融古铸今,古朴典雅,线条流畅优美;花货作品工精、型美、韵深。在国家级评展中“田园小曲”荣获金奖。


T461A

史美萍

高级工艺美术师,从小耳濡目染,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余仲,其天资聪慧,领悟能力极高,使她具有较高的全手工制壶技巧和创作设计能力,长期的紫砂艺术实践,摹古呈新,小有所成,尤以绞泥手法装饰的作品深受壶艺爱好者好评,作品纹饰里外一致,别具一格,完美展示了紫砂艺术内涵与外延,优秀作品屡次获奖且被《宜兴陶瓷名人录》、《壶史》收录。


7186

刘根林

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老师学习制壶技艺。在此后漫长的学习、创作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纳古博今,使其光货线条流畅,柔中带刚。同时又承蒙当今紫砂泰斗蒋蓉老师的指点,把花货的形与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创建于1993年的“巨壶堂”打破了传统的成型工艺和技法,形成了前无古人的巨壶制作工艺。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现存于国家旅游景点溧阳天目湖,并与2000年荣获“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天下第一壶—东坡提梁”。


T461A

徐芳

高级技师,自幼耳濡目染,对紫砂情有独钟。曾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季益顺的指点,1996年进紫砂一厂,在兄长工艺美术大师曹建国的悉心指导下,造型设计工艺水准大有进步。其作品造型优美清新、典雅大方,在平稳中求动感、流畅中求曲变、传统中求新意、实用中求美观、文雅中求情趣。吸取传统工艺之精华,结合现代工艺之巧妙,作品中充满了生命力和想象力,深受壶艺爱好者的青睐。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被多家报刊杂志刊登,深受众多收藏家和紫砂爱好者追捧。


T480

顾珏

从陶艺文化的发源地蜀山老街顾景舟大师那条老巷走出来的优秀青年陶艺家。自幼跟随外公王汉林老师(溧阳国画院院长)习书画,家学远渊,诗书相照,忠厚传家。在花信年华礼拜星云大师为三皈本师,把娴雅纯净、淡雅如莲的心溶入壶艺之中,壶如其人,亭亭净植。优秀作品屡次获奖,2023年紫砂作品《旭日东升》系列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品一盏清茗,赴一场盛宴

5月17-21日

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与您相约茶都,共赏雅器!

来源:华巨臣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