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雕漆茶具文化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中国紫砂壶的文化历史背景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


  明清两代,宜兴紫砂艺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艺术作品。



  到了清代,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砂艺高手辈出,紫砂器也不断推陈出新。


  清初康熙开始,紫砂壶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开始由宜兴制作紫砂壶胎,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上珐琅彩烧制或制成的珍贵的雕漆名壶。

 

  乾隆晚期到嘉、道年间,宜兴紫砂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紫砂茶具式样繁多,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在紫砂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具的艺术装饰。



  到了咸丰、光绪末期,紫砂艺术没有什么发展,此时的名匠有黄玉麟、邵大享。黄玉麟的作品有明代纯朴清雅之风格。


  在稍后的20世纪初叶,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蓬勃兴起,商业的逐渐发展,宜兴紫砂自营的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诞生了一些制壶名家,其中又以冯桂珍、俞国良、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王寅春、程寿珍、朱可心、蒋蓉等人最为著名。


  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



  紫砂陶是中国陶瓷中的一支奇葩。它的历史并不长,但其起源和发展,却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及茶饮方式的演变紧密相连。宜兴的陶瓷业,上溯新石器时代,已历几千年,为紫砂陶器的发展准备了优厚的条件。宜兴的紫砂陶器创于北宋,初期制作粗劣,直至明代中期,上层社会的文人墨客盛行饮茶之风,宜兴紫砂才开始盛行。


  明代人泡饮讲究"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此时,紫砂器的造型艺术臻于成熟,各种款式层出不穷。


  明万历后,到清代乾隆时,宜兴的紫砂业迅速发展至全盛期,并向纵深方向发展。除大量生产紫砂壶外,紫砂花盆及各种陈设品、文房四宝等,形式纷呈,应有尽有。



  清代后期,紫砂名家高手与文人合作,把中国传统的雕塑、诗词、绘画、金石、篆刻等技艺与紫砂泥的特质相结合,创造出许多精妙绝伦的佳作。

“器为茶之父”看茶具的前世今生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拥有茶文化的文明古国。茶第一次被中国人所发现和利用始于遥远的先秦时期,在经历了千年的积淀与发展以后,茶逐渐在中国形成了其独有的韵味与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除了有不同品类的茶叶来满足人们日常饮茶的需求,更衍生出了一套于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外的精神品质以供人们陶冶情操、培养性情。

中国地大物博,美食种类繁多,因此古往今来便有“美食配美器”一说,茶道也不例外。饮茶注重“色、香、味、形、器”,“器”指的便是饮茶的用具。


隋唐之前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茶具也是伴随着茶叶的发现与利用而出现的。隋唐以前,人们将茶以药用和菜肴的形式采用,茶食不分,由此煮饮茶叶与烹煮饭菜的器具几乎无异,茶、酒、食混用。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被称作缶,小口大肚,用陶土做成,形状古朴笨重粗糙。随时间推移,后也有初具雏形、外表光亮平滑的釉陶茶具,色调绚丽美观,凸显出其艺术性。

隋唐时期

到隋唐,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对茶饮的推广普及,茶逐渐在社会上得到重视。人们探讨饮茶艺术,将儒、道、佛融入其中,首创了茶道精神。在艺术品茗阶段,人们除享茶味本身之外,也开始讲究茶具的精美完备程度,由此逐渐有了专门针对茶饮的器具系统。上唐前期,社会风气淳朴,饮茶之风盛行,茶具也由陶器的青釉、白釉发展成陶瓷为主,以朴素、实用为美。盛唐时期,社会奢靡风华,在饮茶文化中茶具更是被推向了高潮,在富家甚至有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以茶具之美映衬品茗之佳。

陆羽在《茶经》中提到“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这其中所说的茶具二十四事,即:风炉(生火煮茶)、笤(竹丝编制用以采茶);炭挝(铁器用来碎碳);火夹(夹碳);釜(煮水烹茶用具);交床(木制品,放釜);纸囊(储茶用具);碾、拂末(碾茶,拂茶);罗合(罗筛茶,合贮茶);则(量茶用具);水方(贮水);漉水囊(过滤用具);瓢(杓水);竹荚(煮茶时环击汤心,以发茶性);鹾簋、揭(唐代煮茶加盐去苦增甜,前者贮盐花,后者杓盐花);盂(贮热水);碗(品茗用具);畚(贮碗用具);扎(洗刷用具);涤方(用以贮水洗具);渣方(收纳各种沉渣);巾(擦拭器具);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的物事);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当然茶具二十四事在唐代也并非是寻常百姓家用的,一般是文人墨客和贵族之家才可装备如此齐全的茶具。

宋朝

与唐代所讲究自然之风的饮茶之道不同,随社会奢靡风气的高涨,宋代饮茶的习俗“斗茶法”逐渐兴起。《茶录》中提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免毫,其坯微厚,燲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自不用。”为更好的搭配茶色与茶香,人们在茶具的选用上也别有一番风格。

宋代饮茶的茶具以茶盏为主,有黑釉、青釉、青白釉、白釉、酱釉五种,造型饱满、外观精美。其中更是以“建盏”为上品,以凸显茶色的酱黑釉瓷碗、台盏及盏托等为主,注重陶瓷的成色与“盏”自身的质地纹理以及薄厚均匀。斗茶时,雪白的茶汤色与建盏外围的黑釉相称,水痕分明,便于人们分辨茶叶的优劣;建盏的形状口大底小,犹如一个漏斗,足够容纳翻滚而入的汤花;盏壁较厚,以维持恰到好处的温度,保证茶水可以“久热不冷“。偶尔,也可以在建盏的表面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美丽花纹,有的如兔毛一样细密,被称作“兔毫斑”,有的如鹧鸪颈项上的云朵纹,被称作“鹧鸪斑”,十分珍贵。


明朝

元代茶文化和茶具的发展同样与其历史发展相适,因保持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重武轻艺,因此茶及茶具的发展并未有明显的改变,元代担当了承上启下的角色。而进入明代,茶具前期颇有返朴归真之感,后又由节俭淳朴向纷华靡丽过渡,人们对茶道的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也更有讲究。明人饮茶,重视茶味,讲究茶趣,因此十分强调茶具的选配得体,茶具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上达到统一。受此影响,明代开始,茶具终于被完整定义,不再与食、酒等容器混用,主要指饮茶之器,延续至今。

明代的茶具主要以瓷器茶壶和紫砂茶具为主,人们不再追求茶汤和茶具本身的搭配,而是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茶叶本身的韵味上。明代以前瓷器通常以青瓷为主,而后转为白瓷,特别是青花和五彩极受人欢迎。例如人们现在所熟知的景德镇青花瓷,蓝白花纹交织徘徊于瓷器本身,釉质彩料明亮清透,色彩素洁沁人心脾,有心旷神怡之感,增添其青花茶具的魅力。明代有名的茶具还有紫砂壶,它是由紫泥、红泥、团山泥烧制而成,胎质细腻,透气而不渗漏,耐热而不破损。据《长物志》记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砂壶可以保证人们品味到茶叶高质量的色泽与色香,所以砂壶被视为茶具中的佳品。紫砂壶讲究对品茗、水质、器具的美韵,既包含中国茶艺崇尚自然、古朴的一面,也融合了儒家道家喜平、内敛的一面。

清朝

清代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民族融合,经济繁荣,清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康熙、雍正、乾隆“不可一日无茶”之上层社会的民族文化、精神风俗也逐渐转向民间大众,使得茶具类型众多,色彩多样,同时配以琴棋书画加持,将茶具制作与品茗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清代茶具名目繁多,其釉彩、工艺及纹样等都各有特点。清代的釉彩不同于明代,仅以红、蓝、黄、绿、绛、紫等几种含量饱和的原色为主。清代手工艺人通过苦苦钻研,调制出高达几十种的中性间色釉,例如红釉又分朱红、柿红、枣红等,青釉又分冬青、豆青、豆绿等,使茶具瓷绘艺术的装饰风格更多样独特。此外,清代瓷器也大量使用创意性的加金抹银等装饰手法,创制戗金、炙金、描金、泥金、抹金、抹银等种类,高超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加持使得清代茶具艺术更为丰富多彩,欣赏性也得到提升。而茶具上的铭文绘画也增添了茶具的人文性与艺术性,民间茶具笔锋豪迈,写意与写实共存;御用茶具标致规范,工艺繁复。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对于茶文化的描绘与刻画部分还体现在中国的绚丽文学中,以文以载道的精神传承并传播着中国茶文化的内涵。《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倾注大量心血所完成的百科全书式作品,它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极高,一直以来各路学者为此前赴后继、白首穷经。曹雪芹将文字的精华唯美与品茶的修身养性相融合,《红楼梦》上下两册提到“茶”共有两百七十余处,茶事约有三百余处,后更是有“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回专门品茶论水,进行深刻的描写与解读。其精美茶具以“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配以成窑五彩小盖钟”“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绿玉斗”“贮藏梅花雪水的‘鬼脸青’茶瓮”等著称,曹雪芹将这些富丽堂皇的茶具栩栩展开于中国茶文化的美好风俗画卷之上,反映了明清之际茶具的精巧与繁华。

饮茶从物质活动转向精神艺术活动,茶具也随之越来越精进。除了满足人们日常饮茶的需求外,茶具也被赋予了审美、精神内涵等意义。在品茗这项高雅的精神艺术活动中,茶、水、器、火四部分缺一不可,而这任何一个步骤都离不开茶具,“具”的选择与使用可以直接决定“色、香、味、形”的终极形态。唐代茶具典雅蕴藉,宋代茶具瑰丽绚烂,明清茶具返璞归真……茶叶本身无法顺着时间历史的长河从远古时期流传到现在,但是茶具可以,它是传承茶文化的重要媒介。古人将各时期的茶具遗留给后人,正是等待茶的文化历程被揭开。

来源:文旅中国,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在中国:不只是饮品,更是历史

茶不同于一般餐饮,它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这是常识。在中国,即使不喝茶的人,也知道茶分等级,上品极妙,饮之比仙。可要追问这观念从何而来,估计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说到茶叶的好坏贵贱,无非茶叶品牌、产地,略懂者能说出汤色、回甘、生津,精通者可以谈香型、叶底、条索。只是,显而易见,这些都只是物理层面的东西,与讨论白菜的优劣差不多。何以唯独“茶”能引申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乃至使人喝了有“乘此清风欲归去”之感呢?

作为宗教和文化商品的茶

名著《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要将茶视为包含了宗教和文化特性的商品。该书第 41 回写道,贾母和贾宝玉在仆人陪同下到一所尼姑庵品茶。

妙龄女尼妙玉用一个雕漆填金的小茶盘和精致的小盖钟先向贾府大家长贾母敬茶,贾母直言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

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

余下众人用清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吃了茶,妙玉引着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和薛宝钗进了她的耳房,在那儿,妙玉用更为名贵精致的茶杯装了她自用的茶给她们吃。宝玉跟了进来,讨到了一杯妙玉的细茶:

宝玉细细吃了,果觉清醇无比,赏赞不绝。

林黛玉天真地问起这泡茶的水可也是旧年的雨水,被妙玉径直打断了:

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 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清醇?如何吃得!

为了达到艺术效果,《红楼梦》中对精致饮茶场景的勾画显然有其夸张的成分,但它提供了关于品茶所能达到的高度的一个直观样本,也彰显了一个事实,即有时佛教寺院对茶叶、水品、茶具也都很讲究。小说也揭示,在传统中国,茶不仅仅是日常饮用的商品,也与众多复杂的社会关系、文化关联及预设等息息相关。

饮茶与茶文化的发展仰赖于中华帝国境内把各个区域连缀在一起的基础设施:例如,如果没有隋炀帝组织疏浚、开凿的运河,茶不可能从一种地方性的滋补品发展为举国之饮。这种国家基础设施的影响隐藏于我们看到的事物表相之下,文献资料通常未注意或忽略过去,但它对于茶的普及至关重要。同时, 茶还是一种文化标志——在中唐以前的中国,喝茶是南方人的特征, 后来则变成了更多中国人乃至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唐时期,茶出现在国家舞台的不久之后,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开始饮茶,但品茶的文化实践成为财富、地位、闲适以及品位的象征。因此,考量中华帝国的茶文化或许能让我们看到现代消费者社会的一丝微光。

除了消费观念,通过对比 18 世纪英国“品位”的发展来思考中国茶文化的兴起也大有裨益。值得一提的是, 在大革命前的法国,何为高品位的规则是由王室决定,在英国则通过贵族的交际圈传播,这和中古中国品茶要领的流传是一致的——通过茶书和在文人间传诵的诗歌传播。所以,在中国,茶如何品鉴不受朝廷控制,尽管一些皇帝,尤其是宋徽宗,在这一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茶、酒及汤药

在追溯茶的历史时,还应从茶与其他饮品,尤其是酒和各种流行汤药的相互竞争角度入手。例如,唐代茶的兴起,可谓是南方的饮品战胜了北方平原游牧民族曾经喜爱的饮品:马奶酒或酪。

在《茶在中国》一书中,作者用佛教文献《洛阳伽蓝记》中的一则轶事,来阐明这种饮品文化中的此消彼长——故事说的是,有个叫王肃的人从故国南朝齐逃到北魏为官。起初,他无法接受当地的饮品“酪浆”,只喜喝茶,据说他一次能喝一斗。几年以后,他习惯了北方的生活,已经能喝酪浆了。北魏皇帝问他:“茗饮何如酪浆?”王肃风趣地答道:“唯茗不中,与酪作奴。”有趣的是,一心向佛的梁武帝颁布了著名的《断酒肉文》,也禁止僧众食用乳、蜜、酥、酪。因此,无论是对各种动物产品的态度,或是后来为茶背书,可能都有佛教因素在内。

尽管茶与乳有过短暂的竞争关系,但茶和酒之间的紧张关系更为持久。在中国,茶往往与酒相对,一阴一阳。例如,在药物特性方面,人们认为酒性热,而茶性凉。如前所见,茶被描述成能予人安慰,缓解各种不适(如渴、累、病、苦)。而酒尽管有诸多优点,却被说成能导致上述所有不幸。后面我们会看到,佛教禁酒,但对茶却青睐有加。

在传统中国,茶和酒都被审美化,二者都影响了文学和艺术的语言。“酒”一般译作“wine”,但它通常是低度酒或类似的饮品, 在古代文学中被赋予了各种道德特质。人们以酒互赠,后来又互馈以茶。无论醉人的酒,或提神的茶,都有相似的品鉴文化。酒和茶都曾被比作仙人施予的甘露,这种说法只是一种修辞,抑或它们反映了人们觉得茶和酒在某种程度上是通往其他世界的大门?

从酒到茶的文化转变无疑非常重要,但在封建时期,茶的竞争者不仅有酒,还有其他许多补药和汤:其中一些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等一直饮用至今。很有可能每位研究古代中国的学者都熟悉风靡一时的矿物药——著名的“寒食散”,而对为数更多的流行的植物性滋补汤药却不太了解。因此我们必须理解,茶的兴起绝不是一个显而易见或毫不复杂的过程,其实它不得不在一个有时充斥着其他产品的市场找到一席之地。

被赋予“养生”符号的茶

作为中国第一种广泛传播的药用物质,茶所到之处可能会取代或涵盖当地的知识和物质。例如,宋代以及后世的禅宗文献中经常出现“茶药”一词(指茶药一物或茶和药)。可以肯定, 自中唐以来,茶被佛寺和其他地方誉为“养生饮品”。

所谓“养生” 即增进健康而非治疗疾病,要理解这种论断,我们必须结合一个更大的养生理想与实践的背景。世俗社会中以茶当药的一个例子是用茶漱口——诗人苏轼(1037—1101)即曾提及这一习俗。这种做法并非完全徒劳无功,因为茶实际上含有氟化物。

现在绿茶有益健康的说法从四面八方向涌来,可能难以相信古代中国曾有人宣称茶其实不利于健康,但南宋人林洪在其食谱书《山家清供》中特别指出,备茶不当有害健康。晚唐时期,斐汶被任命为湖州(主要的产茶区) 刺史,在其《茶述》中他明确反对饮茶有害论:“或曰,多饮令人体虚病风。余曰,不然。”

元末贾铭在其饮食学著作《饮食须知》中谈到:

味苦而甘,茗性大寒,性微寒。久饮令人瘦,去人脂,令人不睡。大渴及酒后饮茶,寒入肾经,令人腰脚膀胱冷痛,兼患水肿挛痹诸疾。尤忌将盐点茶,或同咸味食,如引贼入肾。空心切不可饮。同榧食, 令人身重。饮之宜热,冷饮聚痰,宜少勿多,不饮更妙。

由此看来,茶在健康领域的功用无疑有待商榷,我们不应认为传统中国一直视茶为健康的选择。

来源:茶贵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