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茶的总体功效

找到约287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古代茶在中国不是饮品,而是以药品出现的。


在远古时代是没有医生没有药品的,适者生存。


茶叶在当时发挥了重要医疗作用,被唐代中医学家陈藏器誉为“万病之药”。


茶在刚传往欧洲的时候,那里的大多数人也是当药来喝。



那么问题来了,这万病之药,并非灵丹妙药,你喝个几天几个月就指望着茶能消除病根,强身健康,那不是强“茶”所难嘛。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的病痛也好,不适也罢,都是日积月累下来的,又怎么指望着几泡茶能达到你的治病强身的功效呢?


中药治病都免不了几年几十年的药汤熬下来才能换得根治,几片茶叶且是能治病,不也需要喝的人能日日奉茶,才能起到效果么?


世界茶文化,尤其是中国茶文化上下数千年,大家其实应该有一个正确认识,那就是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很显然,茶是用来喝的,喝的目的是解渴,如果喝一杯茶的目的不是解渴,而是能否治病,我真觉得那还不如去喝药来得爽快。


所以,你喝茶在于能不能解渴,这个是关键,好喝不好喝是关键。对于一个喝茶的人来说,只要解渴,好喝就行,其他的健康功效,只是一个附带品。


如果因为喝什么茶而纠结他的保健,感觉真的是有点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茶已经失去了它治病救人的价值了,但作为保健饮品,强身健体的功效广受推崇。


各种茶的功效,我们也大致都知道。比如,白茶消炎降火,绿茶清热解毒,乌龙茶提神消疲,红茶养胃护肝,普洱减肥降压…… 


现代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常引起焦虑、紧张、烦躁不安、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



以白茶为例,福鼎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已认识到白茶的保健药理功能。


在福鼎民间,白茶常常用来治疗咽喉肿痛、感冒发烧、肠胃不适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解暑的功效。


国内专家学者对门茶的保健功效进行了深人的研究。


中国茶界首位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认为,白茶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加工中较好地保留了槲皮素,是维生素P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通过饮茶茶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性,以预防许多对人体有很大威胁性的疾病,还有一定的治疗效。陈椽教授认为,门茶富含茶氨酸,而茶氨酸在人体月下脏内分解为乙胺,乙胺又能调动名为“伽马一得耳塔T形细胞”的人体血液免疫细胞作出抵御外界侵害的反应,继而…T形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形成人体抵御感染的“化学防线”。


2004—2006年,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原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袁弟顺通过实验研究,认为门茶萎凋过程中活性物质的缓慢变化形成的活性成分,有利于抑制肝细胞损伤小鼠的ALT增高,同时降低MDA的含最,从而对小CCL4致急性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福建中医研究院陈玉春教授通过门茶对小鼠的科学研究,报道了白茶能显著增加或改善正常和血虚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混合脾淋巴细胞分泌集落刺激因子(CSFs)。他的研究还发现:不同浓度的门茶水,均能提高小鼠血清巾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其中高浓度的茶水效果更佳。白茶能显著提升血清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证明其对红细胞的造血过程有促进作用。王宏树等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更能有效抑制细菌病毒。


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土产畜产福建茶叶进出El公司提供白茶(白牡丹)样品,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对白茶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白茶在降低肝、脑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强机体的保肝功能以及降脂减肥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



中医药理证明,白茶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


20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茶除了具有与其他茶类一样的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抗辐射、美容祛斑、抗肿瘤、抑菌抗病毒等方面的保健药用价值,在保护心血管系统、抗氧化、保护肝脏、抑菌抗病毒、抑制癌细胞活性、调节血糖水平等方面的效果更具特色。


1.白茶具有抗氧化和抗突变作用


茶专家王刚等对绿茶和白茶的抗突变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和白茶的乙醇提取物对致突变物N一甲基一N,一硝基一N一亚硝基胍(MNNG,0.4微克/皿)诱导TA10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浓度1.25毫克/皿样品处理时,白牡丹、白毫银针、龙井绿茶和云雾绿茶的抗突变抑制率分别为65%、68%、57%和46%;以浓度2.5毫克/皿样品处理时,抑制率分别为77%、84%、77%和75%,即白茶的抗突变效果优于绿茶。


2.白茶具有杀菌和抗病毒的作用


白茶比绿茶更有效抑制细菌病毒。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可能对人类致病病毒具有抵抗效果。例如,添加了白茶提取物的各种牙膏,杀菌效果增强。研究还显示,白茶提取物对青霉菌和酵母菌具有抗真菌功效。在白茶提取物的作用下,青霉菌孢子和酵母菌细胞被完全抑制。据研究发现,茶叶浸剂或煎剂,对各型痢疾杆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果与黄连不相上下。


3.白茶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


白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和维生素P。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生素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壁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渗透能力。血脂的降低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作用二此外,维生素P还能增加毛细血管弹性,起到防治高血压的作用。白茶还可通过利尿、排钠的作用,间接降低血压。向茶所含的氨茶碱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容易流通,也有利于降低血压。白茶还含有芦丁,有利于提高微血管弹性,预防血压升高而溢血,因此饮白茶不但可以降压,还可以预防脑出血、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IIIL茶素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抑制动脉血管中的粥样化斑块增生,使造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凝变清,还可以起到抗辐射的作用。


4.白茶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2004—2006年期间.袁弟川页教授还启动实验研究了白茶对小鼠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结果表明,高、中、低3种剂量的浸提液(WTS)均能明显抑


制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P<0.01),对抑制小鼠CCL4致急性肝损伤引起的血清ALT值升高的作用优于对照(CKS);ccL4@毒小鼠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中谷胱甘肽(GS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5),白茶抑制小鼠酯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升高的效果优于绿茶;白茶与对照都有明显的防止肝损伤作用,其中高剂白茶组与高剂对照组的效果最明显。袁弟顺认为其作用机理可能就是白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黄酮类化合物、茶氨酸等活性物质提高肝细胞抗氧化能力,对抗CCL4引起的膜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及功能,达到拮抗CCL4对肝细胞膜的损害作用。


5.白茶具有调节血糖水平的功能


由于白茶特殊的加工工艺,较好地保留了人体所必需而其他茶类含量较少的活性酶,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内脂蛋白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人体葡萄糖的吸收,分解体内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饮白茶能促进胰液的大量分泌,导致人体内糖代谢发生变化,使血糖来源减少、去路增加,从而使血糖降低。倪德江等分析比较了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白牡丹)茶多糖(TPS)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模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白茶茶多糖具有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韩驰研究员研究证实福鼎白茶能够使高血糖动物的空腹血糖降低,糖耐量升高。通过人群干预试验,证实了福鼎白茶能明显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能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对患者胰岛素分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6.白茶具有抗癌作用


王刚等研究了向茶和绿茶的抗癌效果,结果如下:样品对胃癌细胞株(AGS)处理时,用400微克/毫升浓度样品处理下,白茶表现出了很强的抑制效果,白牡丹抑制率达到84%和白毫银针达96%。绿茶则同样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率,分别为龙井绿茶91%和云雾绿茶77%;用200微克/毫升浓度样品处理时,白牡丹、白毫银针、龙井绿茶和云雾绿茶也具有一定的抑制率,分别为55%、76%、62%和55%;样品对人体结肠癌细胞(HT一29)处理时表现出与样品对人体胃癌细胞(AGS)处理时相似的效果,即白茶对两种癌细胞的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功效,体外抗癌功效略强于绿茶。


由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牵头,整合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衰老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与五大著名机构技术资源等科研团队,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进行数十次严谨科学的解析论证,用科研成果证明了福鼎白茶具有显著的美容抗衰、消炎清火、降脂减肥、调降血糖、调控尿酸、保护肝脏、抵御病毒等保健养生功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韩驰研究员完成的《饮茶对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防作用》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在福鼎门茶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研究中,从体外试验一整体动物实验一人体试验三个层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两项人群干预试验,结果显示饮用福鼎白茶具有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降低血脂代谢异常人群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减缓血栓形成,减少DNA氧化损伤,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茶含有茶氨酸,它是一种无镇静作用的松弛剂,可以帮助大脑增加产生γ波,γ波可帮助控制焦虑情绪,提高注意力,改善精神状态和总体机能,例如一般3-4杯绿茶能含有100-200毫克的茶氨酸,这使得绿茶在抗压力和抗焦虑方面有较好的功效。


茶能提高免疫力,如果最近爆发流感,那你就多喝点茶吧,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研究指出,连续2周每天喝5杯茶的人,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人的10倍,这种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并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


茶还能消除疲劳、提神、明目、消食、利尿解毒、防止龋齿、消除口臭,茶还是碱性饮料,有利于酸性体质的纠正…… 


茶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贡献已是不争的事实,19世纪前却没有人能明确告诉我们茶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功能。


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茶这个古老而神奇的领域迎来了自然科学的探秘,大量科学技术对茶叶中内含物质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我们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茶不愧为21世纪最健康的饮料。

中国茶在欧洲早期传播的历史进路

中国茶在欧洲早期的传播主要通过航海家、传教士、商人、医生、植物学家、贵族等多元主体在东方探索中的茶事活动展开,总体上呈现出闻茶、食茶、识茶的历史进路。在此过程中,人们对茶的印象主要发轫于各类通信游记的文献传播和口口相传的见闻想象,一度存在着对茶的神圣化和污名化的认知偏差与误读,茶叶成为东方想象和集体记忆下的意向符号。随着茶叶商品进入欧洲,精英阶层在饮茶消费时尚的形成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普通大众基于身体关切的茶健康需求日益扩大。在各国对中国茶的认知需求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茶作为异域文化的他者误读被逐渐澄清,并在茶植物学、茶医学、茶化学等方面得到了在地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欧洲茶文化;文明互鉴;茶文化共同体;茶文化全球化

引言

当今世界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与张力始终存在,并伴随着不确定性风险频发,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如何增进全球文明交流对话、如何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时代命题。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文明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挑战,增进各国信任与合作、增强理解与包容、凝聚文 明共识成为 这一时代命 题的新内涵。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中国茶文化由于具备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文化和精神生活文化等不同层次面相[1],在向西方世界的传播过程中便被赋予浓郁的文明互鉴与融通意涵,推动了“世界共饮一杯茶”的茶文化共同体建构。

在中国茶文化的全球传播历程中,欧洲是东方树叶进入西方世界的首站。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以英国、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茶文化为主题的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但大多是基于各国本土茶文化发展史来梳理,呈现出分散的点状文化史研究样态,缺乏对中国茶文化作为一种东方“异文化”如何在欧洲从陌生到熟悉、从偏差误读到清晰认知、从污名排斥到广泛认同的整体性研究分析。对于中国茶文化在欧洲早期传播中的本土化转变而言,其本身就是文明互鉴的融合过程,对于当下尊重全球文化多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共同体建构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观照意义。因此,围绕中国茶在欧洲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溯源考古和研究分析,成为本文聚焦问题域所在。

一、

闻茶:东方想象与集体记忆下的意象符号

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2](P441)。归根结底,文化是人类 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的传播与演进亦是人类拓展自身实践广度和深度的结果。中国茶文化向欧洲世界的传播,便是得益于大航海时代欧洲各国的探险家、传教士、商人等多元主体开展东方探索的群体性行动。据威廉·乌克斯考证, 茶最早由荷兰人在1610年传入欧洲,而欧洲文献上最早记录茶叶的书籍则是1559年威尼斯作家拉姆西奥所著的《中国茶》和《航海旅行记》两部著作[3](P19)。也就是说,茶来自中国,自一开始就是欧洲人对茶这一新奇事物源起的最初记忆。事实上,拉姆西奥作为马可·波罗的第一位传记作者, 其对中国茶的描述大多是在与东方探险者交谈时的对话记录,这些记录带有浓郁的故事色彩。讲故事的人在搜寻自身东方之旅的记忆库时,会掺杂较多的个体主观想象和夸张描述以增强自身经历的传奇性。这就使得欧洲早期对中国茶的初印象也掺杂着一种神秘的距离感,成为多元主体东方想象与集体记忆建构下的产物。比如,作为第一批接触到茶的欧洲人,葡萄牙人在日本 首次见到了中国茶。商人区华利(Jorge A' lvares)曾多次航行到过中国,并在日本鹿儿岛待了数月。1547年, 区华利用西班牙语写下了欧洲人对茶的第一个含糊其辞的提法,从他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并不完全清楚茶是什么。

他们喝大米酿制的烧酒,还有一种不管老少人人都喝的常见饮料……在夏天是大麦水、冬天是加入某种草药的热饮。不过,我从来没有找出它们是什么草药。他们在冬天和夏天都不喝冷水(只喝这种草药热饮)。[4](P113-115)

在欧洲商旅的集体记忆中,茶被视为是一种东方草药,对许多疾病具有神奇的疗效。在拉姆西奥的《航海旅行记》中,记录了波斯商人查吉·梅梅特的东方记忆,梅梅特在分享东方记忆时把茶称为“Chiai”。

他告诉我一些新奇又令人愉快的事情。他说,在整个中国,人们用另一种药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使用它的叶子, 这些叶子被称为 “中国茶叶”(Chiai)……他们把这种药草,不管是干的还是新鲜的,都放在水里煮。空腹喝一到两杯这种汤可以缓解发烧、头痛、胃痛、腰疼或关节痛……此外,这种草药水对无数其他的疾病都有疗效[5](P248)。

由于13世纪末马可·波罗(Marco Polo)口述东方游记的出版, 欧洲对东方世界充满向往;而随着中国茶的见闻故事进入欧洲,作为消息灵通人士的知识精英们更是成为继探险家和商人之后助推中国茶传播的又一重要群体。16世纪时,意大利作家乔瓦尼·博特罗 (Giovanni Botero)在其著作《论城市伟大至尊之因由》中写道:“既然中国最接近于世界上任何部分的东方,因此她享有所有那些归因于东方的完美。” 博特罗特别指出中国茶的神奇功效,并与欧洲饮酒习惯进行对比:“他们还有一种草,可榨取精美的汁液代替酒供其饮用。它也能保持他们的健康,使其避免由于像我们一样过度饮酒而导致的所有罪恶 (疾病)。”[6](P70) 博特罗此时还不知道茶的准确名称,却坚信茶具有治病健康的功效。可以看出,中国茶具有神奇药用价值已经成为欧洲精英阶层基于长期以来口述媒介、文字媒介下历史想象的集体记忆。如果说探险家和商人发现了中国茶, 那么,欧洲耶稣会士们的东方传教之行则给茶融入了更多的神圣化意涵。据荷兰语言学家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考证,跟随商旅和探险者从海上航线进入东方世界的耶稣会士们,最早在岛国日本见到了中国茶,尽管他们或许并不知道日本的“抹茶”源自中国。1564年,在葡萄牙耶稣会士路易斯·阿尔梅达(Luís d’Almeida)与同僚的通信中写道:“这种细细磨碎的草药粉末放在一个陶瓷容器里,把它和非常热的水混合,然后喝它。”[5](P239)1565年, 阿尔梅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再次对日本上流阶层中流行的茶饮生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

沉浸在名流和财富交际中的日本人有一个习俗, 就是用最昂贵的装备来款待尊贵的客人,这些装备包括用一种名为茶(Chia)的甜味药草酿造的饮料所需的每一种器具……这种草药粉本身的价格相当高,他们在隆重的宴会上才会提供这种粉末制成的饮料[5](P268)。

与航海探险家与商人通常以向人口述的形式留下对茶的只言片语不同,耶稣会士对茶的描述大多见于私人通信之中。由于欧洲前往东方传教的耶稣会士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加之宗教信仰的虔诚敬畏心,其对茶的描述相对传奇故事更为真实可信。与此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耶稣会士大多在东方世界游历多年,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地域的饮茶习俗,这就使得耶稣会士群体成为向欧洲介绍中国茶的最佳信源之一。比如, 葡萄牙多明我会士加斯帕·达·克鲁兹(Gas-par da Cruz) 比马可·波罗都要早几十年到过中国, 是目前比较公认到达中国的第一位传教士。克鲁兹在广东喝过茶,他以亲历者视角描述了中国人家庭生活中的茶饮习俗,并再次提及了茶的药用功效。

每当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到一个有地位的人的家里,他们都有这样的习俗:给他们每人一个可爱的盘子和一个瓷杯,每人都会被提供一种他们称之为“茶”的温暖的饮料,这种饮料是淡红色的,具有药用功效,他们习惯喝这种用草药浸泡的有点苦的饮料[5](P271)。

实际上, 基督教传教士们在接触茶的过程中,也逐渐关注到茶在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度所蕴含的权力关系、伦理秩序乃至宗教化的神圣意涵。比如,16世纪末,西班牙传教士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对传教士们的东方记录做了资料考证和整理,出版了著名的《中华大帝国史》,在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就记录了中国当时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茶礼茶俗。

(主人)请他喝好酒或一种全国普遍饮用的饮料,这种饮料是用草药制成的,对心脏很有好处,饮前要加热。这样的礼节在邻里互访时也使用。[7](P84)

同样,葡萄牙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LuisFrois)曾在中国澳门和日本传教生活多年,也观察到了日本茶室在当地人心中的神圣洁净感,甚至建议耶稣会士们应该利用这一点在茶室里举行弥撒接待当地基督徒,以提升传教仪式感和神圣性。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东方耶稣会会长范礼安(Alexandro Valignano)甚至向他的同僚们传授经验,专门介绍了应该如何结合茶道仪轨来做弥撒。为了利用中国和日本对茶的挚爱和对茶礼的尊崇,传教士们甚至生发奇思妙想,将中国本土宗教中的观音和基督教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合二为一,发明了“玛利亚观音”(Mariya Kannon)雕像。一方面供在东方传教的耶稣会士们供奉,另一方面通过尊重东方偶像崇拜的风俗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传播基督教。

为了向天父显示他的知足和喜乐,他整日待在他的茶室里,基督徒和外邦人都非常珍视这个地方,以便在这个洁净的地方消遣娱乐,这里也是基督徒聚集和做弥撒的地方。[5](P272)

综上可见,基于探险家、商人、传教士乃至文化精英等多元主体的东方想象和集体记忆建构,中国茶逐渐成为一种东方意象和文化符号。尽管绝大多数欧洲人并没有真正见到过中国茶,但却已经在口口相传、游记手稿、文艺作品中形成对茶作为一种异域文化的听闻、传闻、奇闻的初印象。正是由于这种“闻茶”印象的广泛传播,才使得其后欧洲海外贸易拓展将茶叶作为重要的东方商品成为可能;而随着茶叶贸易的繁盛,从茶树种植、茶叶生产、茶化学机理、茶医学功效、茶生活方式等各个方向的茶事活动不断丰富,推动了欧洲对中国茶的全面深入了解,消除了一度存在的对中国茶的认知误区,也促进了欧洲茶文化的本土化发展。

二、

食茶:从精英消费时尚到大众身体关切的转向

自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各国相继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大航海时代的兴起更是助推了各国海外殖民和贸易的繁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通过组建各类大型海外贸易公司争夺东方市场,茶叶也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战略商品。茶叶在欧洲上流社会精英阶层中的流行,带动了一定的饮茶消费时尚,但如何进一步推动茶叶的销量、形成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则需要从茶叶本身有利于健康的身体关切上深入挖掘。在欧洲早期传播中,从精英消费时尚到大众身体关切的转向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继葡萄牙首开东方之旅后,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加入了航海探险的行列。由于当时明王朝一度实施海禁政策,各国通常以东印度群岛及日本诸岛为海外贸易中转站,建立各类商馆据点。由此,一般跟随商船抵达东方的欧洲人也首先观察到了日本抹茶的饮用。比如,荷兰传教士范·林索登(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常年在东方收集各类商业情报信息,他在日记中描述了在各国的饮茶见闻,“这种草药在这些国家受到高度重视,所有有钱或有社会地位的人都将这种被称为‘茶’的草药保存在某个秘密的地方,有地位的绅士们甚至自己制备这种饮料,他们随时可以提供这种热水来款待任何客人或朋友”;英国东印度公司合伙人理查德·威克姆(Richard Wickham)于1615年写信给在日本京都的朋友伊顿,恳请他为自己代为购买一罐最好的茶叶,“请您为我买一罐京都最好的茶叶,两箱火药和箭头,用大约六个京都镀金方盒子装好以便放入木桶中,不管它们花了您多少钱,我都会从您那买下它们”[5](P291-293)。茶在东方世界作为上流阶层日常社交重要饮品的信息传入欧洲后,也迅速在欧洲精英群体中掀起了效仿之风。葡萄牙凯瑟琳公主把茶叶作为与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结婚的嫁妆,英国安妮女王在早餐时以茶来代替麦酒,荷兰诗人皮耶特·科内利松·霍夫特、康斯坦丁·惠更斯等定期组织“穆登文化圈”茶沙龙,法国塞维涅侯爵夫人向女儿介绍牛奶配茶的创新做法,在欧洲各国,来自东方的茶叶已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时尚。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认为,一个时代的流行元素往往充满了符号化的隐喻,而最后指向的都是“人类意识中最严肃的主题(我是谁)”[8](P286),人们对流行元素的推崇正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努力追求和回答 “我是谁”这一问题的自我确认。茶在欧洲上流社会的传播,一方面源于几个世纪以来对东方世界的心驰神往、对异域文化的想象追逐,另一方面也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消费文化的一种时代符号选择。换言之,茶叶消费逐渐成为一种资本主义新兴消费方式在欧洲的典型时尚景观,也逐渐自上而下开始影响 到大众消费 者群体。当然,对于大众群体而言,早期昂贵的茶叶商品并非人人可得之物,在各国茶叶贸易不断扩大的前提下,欧洲市场茶叶的价格也逐渐下沉,不同品质茶叶走向不同价位,也使得大众化的茶叶消费得以可能实现。比如,在英国上流阶层,流行在下午茶围着较矮的茶桌悠闲品饮着昂贵的高品质茶叶,这些茶叶被称为“低茶”;下层大众阶层在进行了一天的工厂劳作之后,则在傍晚围着较高的餐桌喝上廉价粗制的茶叶, 这些茶叶被称为“高茶”[1]。与上流社会以消费茶这一东方神叶来彰显身份地位不同的是,普通大众更多的开始关注饮茶本身对健康的作用,呈现出从单纯的茶消费时尚向茶健康身体关切的转向。这种转向,在欧洲早期茶文化传播过程中, 推动了茶植物学、茶化学、茶医学等茶科学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对中国茶的全面认知。其中,影响最为深远和持久的是关于茶健康的争论探讨。

荷兰医生雅各布·德·邦德 (Jacob de Bondt)曾在巴达维亚生活多年,他曾记录了对茶的近距离观察,指出茶“叶子边缘有效的凹痕”“喝起来味道有点苦”“有利尿排液的作用, 能提神除困,还能消除从胃部上升到大脑的气体,从而减轻哮喘”[9](P95-97)。另一位著名的荷兰医生尼古拉斯·杜普(Nicolaes Tulp)撰写了《医学法典》一书,在当时极具权威与流行, 这本医疗手册专门介绍了“草药茶”,记录了杜普了解到的来自东印度群岛当局对茶的描述,指出茶“有长而尖的叶子,有锯齿状的边缘和微小的纤维根,以及它不仅生长在中国和日本,而且也生长在暹罗”;杜普对茶极其推崇,在医疗手册中用了大两篇介绍茶的健康功效,指出“没有什么比这种药草更有益健康的了,因为它能延年益寿,对抗任何可能妨碍身体健康的疾病,茶也不仅仅使身体更强壮,而且还能减轻结石的疼痛……茶还可以缓解头痛、 感冒、眼睛或胸部发炎、呼吸急促、胃痛、肠胃不适、乏力和困倦,这些(症状)都可以 通过茶得到 强烈抑制”[10](P400-402)。杜普既是当时著名的外科医生,又因担任阿姆斯特丹市议员活跃于政商界,甚至在从职业医生退休后当选为阿姆斯特丹市市长并连任了四届,其《医学法 典》不断再版 并广泛传播,喝茶能治百病的说法也在荷兰全国乃至欧洲各国不断高扬。为此,甚至有人猜测杜普之所以盛赞茶叶的药用功效可能存在背后的既得利益,或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那里收到了一笔称颂茶叶的润笔费,因为该公司是当时欧洲茶叶的唯一供应商。不管怎样,在杜普等人的大力倡导之下,普罗大众出于对维护身体健康的关切,也纷纷开始了饮茶生活。

由于欧洲普通大众对茶的需求日益扩大,街头茶店也开始出现,以茶健康为噱头进行宣传推广也成为茶店常见的营销手段。比如,在1658年9月30日的《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广告:

这个已为所有医生认可的优秀的中国饮品,被中国人称为Tcha, 其他国家称之为Tay或Tee,在英国皇家交易所附近斯威廷出租屋的“苏丹王妃”咖啡屋售卖[5](P388)。

鉴于茶有益健康的广泛美誉度,人们也不断发明食茶新方式,将茶融入日常饮食之中。比如,1669年,凯内尔梅·迪格比(Kenelme Digbie)爵士在他的食谱著作中向人们推荐了“配合鸡蛋一道享用的茶”,因为当时英国工厂集体劳动普及,许多工人在结束一天劳作下班回家时经常已经是饥肠辘辘,而“鸡蛋茶”快速便捷又健康迎合了大众需求。

对于接近一品脱的饮料,需要取两个新鲜鸡蛋的蛋黄, 配上适量精制糖和足量的汤并打匀,当这些和好之后, 把茶倒在鸡蛋和糖上搅拌均匀,趁热喝了。这适用于人们从外出差回来非常饥饿但又不方便马上吃上一顿好饭的情况。当下就能驱散胃的夹生感和疲乏,顿时穿过整个身体并进入血管之中……[11](P155)

1685年,法国作家菲利普·西尔维斯特·杜福尔(Philippe Sylvestre Dufour)在一篇谈论咖啡、茶和巧克力的论文中指出, 茶可以缓解中风、昏睡、瘫痪、头晕和癫痫、白内障、眼睛酸痛、耳鸣和其他许多类似的症状,并且认为荷兰人之所以有嚼食茶叶的习惯,主要是为了吸取茶叶的全部营养成分,“如果他们(荷兰人)吃茶叶是为了吸收茶叶的所有营养,他们当然就会以拌沙拉的方式吃下整片茶叶,就像在东印度的荷兰海员一样加上油和醋然后食用茶叶”[12](P217)。综上可以看出,欧洲早期茶消费从上流社会向普通大众的广泛深入, 真正的原因并非是为了追逐流行消费时尚,而是在于对饮茶有益身体健康的确信,相信饮茶可以有助于消除许多常见的疾病。

三、

识茶:作为异域文化的他者误读与澄清融合

随着茶的神奇功效的广泛渲染传播以及各个阶层饮茶生活的日益深入,欧洲人对中国茶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自17世纪初中国茶首次传入欧洲,直到18世纪中叶,近150余年的东方神叶故事在欧洲各国流传,但普通大众却从未真正见到过中国茶树的种植栽培、从不了解茶叶是如何加工生产的,中国茶文化作为一种异域文化成为欧洲人眼中的“他者”而一度被误读乃至污名化。比如,在18世纪初的英国就曾一度出现将女性饮茶者视为长舌妇、将男性饮茶者视为同性恋者的文学作品,甚至一度在欧洲植物学家群体中也存在着对中国茶的认知误区。从欧洲早期中国茶的传播来看,各国在闻茶、食茶之后也在不断增加对茶的深入认知和研究,经历着廓清误读的澄清融合过程。

比如,由于欧洲贸易商在引进中国茶时同时进口了绿茶和武夷茶, 这两种茶的颜色口感不同,一些欧洲人由此被误导,认为绿茶和武夷茶来自两种不同的植物。荷兰传教士弗朗索瓦·瓦伦汀(Fran ois Valentyn)曾到东印度群 岛传教,就宣称绿茶和武夷茶为完全不同的植物种类,认为“主要(不同)品种的茶来 自于不同的茶树种类,它们之间很容易区分;正如这些茶树长出可以显著区分彼此的叶子”[13](P14-15)。1756年,英国作家乔纳斯·汉威(Jonas Hanway)在《论茶》中再次呼应了瓦伦汀的观点,指出“绿茶的灌木丛和叶子与武夷茶非常相似,这需要植物学家的学识才能区分它们”[14](P5)。1759年,英国植物学家和药剂师约翰·希尔(John Hill)对从中国采集的茶叶标本进行研究,认为武夷茶的样本有更小的深色叶和六瓣花,而绿茶的样本则有更长的浅色叶子和九瓣花,由此得出了所谓支持瓦伦汀和汉威观点的植物学佐证[15](P21-22)。

瓦伦汀对茶树物种的错误认知,甚至影响到瑞典著名植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林奈曾在荷兰哈德维克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并常去莱顿大学游学,由于在莱顿大学读到了瓦伦汀关于东印度群岛和远东的文稿记录,由此开始质疑不同茶叶来自于同一植物物种的说法。在此后与希尔的书信交往中,林奈进一步被希尔的植物学佐证所误导,最终在1762年出版《植物种志》第二版时,将茶分为两个不同的物种,区分了武夷茶和绿茶,认为武夷茶有六个花瓣而绿茶有九个花瓣。英国植物学家约翰·埃利斯(John Ellis)与林奈保持着大量的书信联系,1768年埃利斯给林奈写信说,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托马斯·菲茨胡格(Thomas Fitzhugh)在中国生活多年,可以证明绿茶和武夷茶是来自于同一种植物,并推测林奈“一定是被希尔博士蒙蔽了”[16](P232)。但显然,林奈并未听取埃利斯的意见,没能回到采用第一手茶树资料来研究判断的正轨上来。实际上,18世纪60年代,英国已经有人把茶树从广州带回英国作为观赏植物,而由荷兰从日本带回欧洲的茶种也在英国得以种植。然而,尽管中国茶已经进入欧洲本土, 但对茶叶的正确认知依然充满曲折。例如 ,1789 年 , 英国皇家植物园的威廉·艾顿(William Aiton) 将武夷茶进一步分成窄叶类茶种和宽叶类茶种两大类[17](P230-231);1790年,葡萄牙耶稣会士和植物学家若昂·德·洛雷罗(Joao de Loureiro)凭借自身在越南、中国澳门和广东等地近40年的长期生活见闻,认为茶的物种可以分为南圻茶、广东茶和油茶三大类[18](P338-340)。

真正推动欧洲各国对中国茶有全面准确认知的,依然是活跃在东方探索一线且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传教士们,其中很多传教士同时也是医生、商人、植物学家、博物学家。由于长期在东方各国传教和旅居,这些传教士们深入了解当地的人文风土,见到过茶树、观察到过茶叶制作的过程、品饮过不同品质的茶叶,对各国社会生活中的茶礼、茶仪、茶俗也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第一手记录。比如,意大利传教士马蒂诺·马尔蒂尼(Martino Martini)1640年从里斯本出发,1642年抵达中国澳门,此后多年一直在杭州居住,1651年乘荷兰船只返回欧洲,他绘制的反映中国风土人情的地图绘本被荷兰出版人琼·布莱欧(Joan Blaeu)收录进1655年出版的《新地图集》第六部分,记录了他在中国对茶详细的一手见闻。

这种小小的叶子与西西里漆树的叶子很相似。但是,我相信它们不是同一个种类。它不是野生的,而是栽培的,不是普通树木,而是一种可以分枝成许多枝干的灌木,它的花与西西里漆树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白色中略偏黄……为了制作这种饮用的“茶”,他们小心翼翼地逐一用手采摘春天的第一片嫩叶。然后他们把叶子放在铁锅里,用慢火把它们轻轻地加热,随后把它们放在一块质地好的平滑的垫子上,用手把它们揉卷起来。而后,他们再次开火,并再次滚动茶叶,直到它们卷曲和完全干燥[19](P106-107)。

应该说,马尔蒂尼的一线报告涉及了茶树种植和茶叶制作, 已经十分详尽且具有说服力,对欧洲全面把握茶叶的植物学特性提供了丰富有力的素材。此后,为了进一步澄清欧洲大众对不同茶叶是否出于同一种植物的疑惑和误解,也为了不断增加对茶科学的知识储备,应对日益增长的大众饮茶渴求, 各国也都不断派出植物学家、医生、博物学家等专业人士前往东方深入考察。

荷兰医生和植物学家威廉·滕·赖恩(Willem ten Rhijne)曾被荷兰东印度公司雇用前往日本,他在长崎对茶进行了第一次长期的近距离植物学研究。赖恩撰写了《论茶树》一文,被收入至另一 名荷兰植物学家雅克布斯·布雷内(Jacobus Breyne)于1678年出版的两卷本植物汇编的附录中。赖恩明确指出,日本茶和来自中国厦门的茶出自同一种植物,即使在日本,从贵族们喝的精制茶到平民喝的较为粗糙的不同品级的茶也都来自同一种茶树;赖恩还对茶树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描述,证实了荷兰医生们认为茶叶有益健康的观点[20](附录)。1682年至1686年期间,受雇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德国医生安德烈亚斯·克莱耶(An-dreas Cleyer) 与他的园丁乔治·梅斯特(George Meister)在日本出岛带走了活的茶树种,并在荷兰巴达维亚殖民地花园中种植了茶树,还将包括茶树在内的许多东方植物运回了荷兰。此后,另一名德国医生 和博物学 家恩格尔伯 特·卡姆弗(Engelbert K mpfer)也来到巴达维亚,并在日本居住了两年多, 对茶树进行了植物学解剖研究,在1712年出版的关于日本的五卷本著作中再次明确重申了日本的茶树与中国的茶树属于同一类物种[5](P376)。1698年,英 国皇家学会会员、植物学家、外科医生詹姆斯·郭明翰(James Cunning-ham)被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往厦门, 此后长期在舟山群岛考察,于1702年报告了他在东方一线对茶树的研究报告,并将茶叶标本寄回了英国。相关报告被刊登在《哲学汇刊》上,在报告中郭明翰明确指出,“英国人常喝的三种茶叶都来自同一种植物,只是由于一年的季节和土壤不同才造成这些差异”“武夷茶是用三月初最早一季被采集的幼芽并在树荫 下阴干制作 的,绿茶是在4月制作的,最后一季的松萝茶是在5月和6月制作的”[21]。正是在各国深入探索中国茶的真实面相的不断努力下, 欧洲大众对中国茶长期存在的错误认知得以澄清纠正, 东西方文化交流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与融合。

四、

结语

总的来看,中国茶在欧洲早期的传播,呈现出闻茶、食茶和识茶的历史进路,符合主体文化认知的基本逻辑发展过程。在闻茶阶段,欧洲处于对茶单纯的“道听途说”式的文字阅读与口述传递之中,整体上是一种想象与记忆互动建构的茶印象;在食茶阶段,欧洲各国从中国、日本等地引入茶叶商品,逐渐在本土形成饮茶群体,乃至掀起茶叶消费的时尚;而大众化的饮茶习俗的养成则有赖于人们对茶有益健康的身体关切;在识茶阶段,人们迫切希望能够对茶有真正近距离的接触和清晰认知,此前中国茶作为一种异域文化的他者误读也在这一阶段得以澄清,各国还在发展茶植物学、茶医学、茶化学等方面实现了茶文化的本土化。

应该说,欧洲早期对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制作以及茶商品品质区分等茶知识、茶技艺、茶科学的渴求, 是中国茶融入欧洲各国社会生活的历史渐进结果。一方面欧洲对茶的喜爱不断增加,逐渐成为重要的日常生活饮品, 普通大众开始有着从闻茶、食茶到识茶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欧洲精英阶层面对茶这一异域事物, 也迫切需要在新兴事物上掌控专业话语权。欧洲各国除了需要争夺茶叶贸易的垄断权之外, 更需要在认知层面上形成对茶的种植栽培、生产加工、药用功效、品饮技能等专业知识的体系化建构,从而争夺对东方世界的对话权、 文化解释权。这就使得欧洲各国的传教士、植物学家、医生、文学家、贵族阶层等群体在中国茶向欧洲早期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时代角色,推进了欧洲各国对茶的全面系统认知,对中国茶文化的欧洲本土化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观中国茶文化在欧洲早期的传播,是茶文化融入本土主流文化由“一”到“多”实现全球在地化的过程,呈现出不同的在地化向度[22]。对于欧洲各国而言,中国茶文化最初是一种东方异域文化,从贵族精英到普通大众,都需要对茶有听闻、亲见、品饮乃至探究茶的物性的认知过程,在此期间,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得以逐渐推进深入, 最终实现中国茶文化在欧洲各国的本土化融合中发展。对中国茶在欧洲早期传播历史进路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倡导世界文化多元、深化文明互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张伯礼:茶的性味功效与合理饮茶

注:本文摘选自陈宗懋、甄永苏主编的《茶叶的保健功能》一书中第19章节《浅谈茶的性味功效与合理饮茶》。作者是我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张伯礼先生与张俊华、田颖两位老师合作完成。仅供各位茶友从科学、客观的角度认知和理解茶叶的养生保健作用,不要过度夸大,更不要有病先问茶。中国茶最早便入药,与茶相关的药方在多部古代中医经典均有记载,是药便有正反两面,合理使用可治病,盲目使用则可能影响健康。

摘要:茶不仅是饮品,也具有养生保健功能,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医药典籍中有关茶药性的描述主要是针对绿茶,可概括为:性寒,味苦甘,无毒。不同类型茶的营养成分和性味也有较大差异。现有证据提示:饮茶具有降糖、调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长期服用可能会降低中风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但对肿瘤的预防作用还不明确。饮茶没有明显的不良作用,适量规律的饮茶是值得推荐的。然而,茶有药性,饮之不当,也有损害。本文提出合理饮茶的基本原则是:淡茶温饮,现泡现饮,因人制宜和因时制宜。

关键词:茶,性味,功效,保健功能,合理饮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除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饮品,茶叶还有多种用途(陈宗懋,1992)。早在商周时期,茶叶就被用作贡品、祭品和药品(陈椽,1979)。到了唐朝,饮茶已成为风尚,茶事兴旺。例如,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描述:“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干中地,流干寒外。”可见品茶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成为当时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唐代文化的高度繁荣,加之文人学士对茶的青睐,也推动了茶道和茶文化的兴盛,并向海外广泛传播,这不仅是对华夏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一、茶与健康概述

茶作为饮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而且还有防病治病的药物属性,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数千年来,有关饮茶与健康的记载颇多,茶单用或入方剂用于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在历代茶、医、药等典籍中均有专门的论述。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茶为饮,有益思、少堕、轻身、明目”的功效,这里的“茶”即为今日之茶。至西晋道教的兴起,茶被列为修道成仙的外丹仙药之一,齐梁时期陶弘景所作《杂录》中云:“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启服之。”至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言“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唐本草》将茶列于木部中品,其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其功效有下气、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消宿食、利小便、治痿疮等。后世医家不断总结茶的药用价值,至宋代出现了系列含茶的方剂。宋代《和剂局方》与《太平圣惠方》、明代《普济方》等典籍中都有“药茶”专篇,《本草纲目》中也载有含茶药方16则。通过对古今500多种文献资料的整理汇总,陈宗懋院士编著的《中国茶经》中论述了茶的24种功效:少睡、安神、明目、清头目、止渴生津、清热,消暑、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腻、下气、利水、通便、治痢、祛痰、祛风解表、坚齿、治心痛、疗疮治痿、疗肌、益气力、延年益寿、其他(陈宗懋,1992)。

茶具有广泛的养生保健功能,广受国内外欢迎,并由此兴起了茶疗、茶道、茶文化热潮。作为饮品,茶融入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绿色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又在养生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务群众健康。

二、茶的性味与功效

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内容。四气即寒、热、温、凉4种属性;五味,即酸、苦、甘、辛、咸5种滋味;归经是指中药在人体脏腑、经络作用的靶向性;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4种趋向。

四气、五味不仅仅是感官直接感受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效应特征的总结。性味与中药的功效、主治相关,是中医临床组方用药的基本依据。例如,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辛味药具有发散和行气的作用;甘味药多具有补养、缓急、和中的作用;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药多具有清热、燥湿和泻下的作用;咸味药具有软坚和润下的作用。

(一)茶的基本药性

关于茶的药性,历代医籍或茶专论均有记载。例如,《唐本草》记载:“茗,苦茶。茗,味甘、苦,微寒,无毒。”《本草纲目》的记载与《唐本草》相同,且有更详细的论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少壮胃健,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藥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根据典籍记载,茶的药性可以概括为:性寒,味苦甘,归肺、胃、大肠、膀胱、心经,作用趋势以沉降为主兼有升浮,无毒。

(二)茶的分类与性味功效

古代文献中有关茶药性的描述,主要是针对绿茶。制茶工艺的不同,使茶叶活性成分发生变化,特别是茶多酚、生物碱、糖类、氨基酸和芳香类物质含量变化较大,不仅影响了茶的形色和口感,也导致茶叶性味功效的变化。

茶多酚类物质是茶生物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黄烷醇类儿茶素最多,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具有苦涩味和收敛性;其氧化产物为茶红素和茶黄素,对红茶汤色的红艳度和滋味有决定性作用(陈睿,2004)。茶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咖啡碱、茶碱、可可碱等,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具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全发酵茶,特别是普洱熟茶中咖啡碱可与发酵产生的茶褐素类物质络合,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茶叶中糖类成分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3类,其中单糖和二糖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茶氨酸,具有焦糖香和鲜爽味,是茶叶生津润甜的主要物质,同时可抑制咖啡因引起的中枢兴奋作用。茶叶中的醇、酚、醛、酮、酸、酯等芳香物质是形成茶叶香气的主要成分,含量不高,但成分复杂,如绿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100种以上,红茶委气成分化合物达300种(陈宗懋,1992)。

目前,初制茶依据制法和品质特点及黄烷醇类含量多少分为6类: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陈椽,1979)。每一种茶类都有共同的制法特点,绿茶类都有共同的破坏茶多酚酶的活化,制止黄烷醇类氧化的杀青过程。红茶都有一个共同促进酶的活化工序,使黄烷醇类氧化更完全的渥红过程。黑茶类都有共同的堆积做色过程。制法相近,黄烧醇类氧化程度也相差不大。绿茶与红茶区别最大,绿茶化学成分变化小,红茶变化最大,其他茶类介于中间(彭代胜,1986)。

各种茶类都具有茶叶所含的多种营养成分,但不同茶类由于加工工艺、品种、地域、季节等因素的差异,内含物的含量有所不同,其性味特点和保健作用也有所侧重(孙云和郑宝明,2004)。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和人体反应的不同,从总体上讲,绿茶、白茶性寒凉,青茶、黄茶性平和、味苦、微甘,均有清执生津、提神醒脑、抗氧化等作用;红茶、黑茶偏温不寒,味苦,降浊、调脂、抗动脉硬化等作用突出。日常饮用,可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如没有特殊体质和健康问题,可选择多种茶类饮用。

三、茶保健作用的现代研究

据相关研究报道,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防衰老、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随着饮茶的风靡,科学家更加关注饮茶对健康的价值,并寻找可靠的临床证据。目前有关茶的临床研究主要围绕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饮茶是否能降低肿瘤发生风险,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较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一项纳入51个临床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发表于2009年,共有160万参与者,涉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及肺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由于纳入研究的结论存在矛盾,绿茶对肿瘤的预防作用还缺乏可靠的临床证据(Boehmet al.,2009)。一些针对单个肿瘤类型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绿茶对食管癌(Sang et al.,2013;Zheng et al.,2012)、结肠癌(Wang et al.,2012)、胃癌(Sasazuki et al.,2012)、肺癌(Fritz et al.,2013)、肾癌(Hu et al.,2013)等没有显示出预防作用,但对乳腺、子宫内膜、卵巢和前列腺等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可能与绿茶对内分泌影响有关(Kao et al.,2000),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充分的证据。

有关饮茶对心血管疾病的保健作用也有临床研究报道。2012年一项纳入14个研究(包括513804例参与者),平均随访11.5年的文献系统评价显示,绿茶可减少中风的发主风险(Shen et al.,2012)。另外一项发表在《中风》杂志上的系统评价(纳入9个试验,94956个受试者)也证实,每天饮用三3杯绿茶或红茶发生中风的相对风险要比不喝茶的人低21%(Arab et al.,2009)。这些证据提示,适量规律的饮茶对中风预防具有一定的用。2013年,一项Cochrane系统评价研究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21例受试者,结果提示适量饮田绿茶和红茶有降血脂及轻微降压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但缺乏长期心血管事件的疗效评估(Hartley et al.,2013),饮茶对糖脂代谢和内分泌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基础研究表明,绿茶多酚有非瘦素依赖性食欲控制作用,对内分泌系统具有一定影响,能降低大鼠血糖、血脂、血中睾酮、雌二醇、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黄体生成素等激素水平(Tian et al.,2013Wein et al.,2013:Haidari et al.2012),对前列腺、卵巢、子宫等肿瘤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Johnson et al.,2012)。药理研究表明,绿茶提取物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对遗传性或饮食造模形成的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绿茶具有调节脂肪吸收和代谢、增加糖利用、减少脂肪生成、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管顺应性等药理活性(Sae-tanet al.2011)。对于绿茶调节血脂的作用,也有较多临床研究证据,一项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1136 例受试者)的系统评价显示,绿茶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但对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影响(Zheng et al.,2011);绿茶具有较明确的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但对空腹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没有明确结论(Liu et al..2013)。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也有一些临床研究发表,一项纳入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324141例参与者,114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随访5~18年,数据合并没有显示饮茶能降低Ⅱ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但亚组分析显示,每天 4杯茶显示了一定的预防作用(Jing et al.,2009)。

目前可获得的研究资料显示,大部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针对绿茶的保健作用,也有一些研究探讨红茶和黑茶的效用,对其他茶类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受研究类型、国别、种族、饮茶习惯、饮茶类型、饮茶量和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饮茶保健作用的临床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现有证据提示:饮茶具有降糖、调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长期服用可能具有降低中风、帕金森病(Li et al.,2012)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但对肿瘤的预防作用还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重要的是,基础研究和数万例的临床研究没有发现严重的安全性问题,适量规律的饮茶是值得推荐的。

四、茶的安全性与合理饮茶

茶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但没有毒性,《唐本草》和《本草纲目》中已专门论述。现代研究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关于绿茶的安全性,美国药典委员会对1966~2007年发表的个案报道、多个西方国家的安全性检测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共发现216例不良反应,其中27例确诊为肝损伤,但不能确定与饮茶有直接关系(Sarma et al.,2008);人体研究表明,每天摄入800mg绿茶儿茶素,不影响CYP2D6、CYP1A2、CYP3A4和CYP2C9酶的活性(Fritz et al.,2013);一项有160万参与者的调查研究表明,适量常规饮用绿茶(每天3~5杯,约1200mL)没有发生不良反应(Boehm et al.,2009)。这些数据表明,饮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另外,也有个别研究报告某些茶有重金属、农残及霉菌污染等问题,这与茶本身无关,但需要引起重视。

然而,茶有药性,可纠人体阴阳偏颇,故有宜有忌。用得相宜,才能有益,饮之不当,也有损害。饮茶不当造成健康损害的现象,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例如清代张X认为,“嗜茶成癖者,久而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呕逆。”因此,饮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相关常识,以下作简要论述。

(一)淡茶温饮

饮茶要适量,不宜过浓(冯理达,2002)。茶汤太浓,摄入大量的茶多酚、咖啡碱、糅质等会产生不良作用。例如,茶多酚与铁离子、维生素B,发生络合作用,影响机体对铁离子的吸收利用,可能引起贫血;浓茶中较多的咖啡碱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使人兴奋,影响睡眠,还会加重心脏负荷;咖啡碱可诱发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有可能造成胃部不适或加重胃溃疡(朱永兴等,2005)。因此,饮茶当适量,不可过多过浓;茶以温饮为佳,正如《宝庆本草折衷》所言:“凡啜者,宜热而少,不宜冷而多,故冷则停寒聚痰,多则消脂瘦体。”

(二)现泡现饮

茶叶中的茶多酚、多糖类及芳香化合物等放置后会发生氧化,导致茶色发暗,质、咖啡碱过量溶出,使茶香减少,茶味苦涩;浸泡时间越长,茶叶中氟等金属离子浸出率增加,饮用长时间熬煮的砖茶可能引起氟斑牙或氟骨症(赵新华等,2000)。隔夜茶问题更为突出,不仅有益成分发生变性,有害物质过多析出,且茶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发馊变质,不仅没有保健作用,还会产生不良作用。因此,茶以现泡现服为佳,一般茶叶浸泡5min左右即可,冲泡3~4次为宜,且泡茶水温不宜过高(李东.2005)。

(三)因人制宜

体质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体质不同,对饮食的需求和反应则不同,有的人饮绿茶会发生腹痛泄泻,有的人便秘:有的人会兴奋而夜不能寐,有的人却不受影响;有的人喝茶后头脑清醒,有的人头晕不适·…《本草纲目》中记载“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痴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这说明体质虚寒的人长时间饮寒性茶叶,无疑雪上加霜,不仅没有获益,还会损害健康。因此,合理饮茶需要考虑个体的差异,根据体质状态选用不同类型的茶。(可点击下方小程序检测自己的体质类型)

王琦和朱燕波(2009)将人群体质划分为9种基本类型,且发现约1/3的人群为平和体质,约2/3的人群为偏颇体质。若以寒热为纲进行概况,可分为寒性、热性和平性3类,便于大众理解掌握。判断茶叶是否适合自己,可以从饮茶后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判断,如果出现肠胃不适、腹痛、泄泻、失眠、恶心、乏力等症状,则表明不适合饮用。一般来说,燥热体质的人(容易上火、体壮身热),宜喝凉性茶,如绿茶、白茶等;虚寒体质者(脱腹虚寒,喜热怕冷),宜喝温性茶,如红茶、黑茶等。年老者脾胃功能趋于衰退,不宜多饮凉性的绿茶,可选红茶、黑茶、黄茶或青茶。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不宜饮茶或少饮。

对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饮茶要多加注意,例如神经衰弱、失眠者不宜饮茶,特别是咖啡碱含量较高的绿茶、白茶、青茶等:患有活动性溃疡病的患者,不宜饮浓茶,因为茶中活性物质能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不利于患者康复;贫血或营养不良者不宜茶,因茶叶可能影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宜饮用茶碱浓高的绿茶、白茶等,以免兴奋神经系统使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对病情不利;患有严重器性病变的患者不宜饮茶(沈红,1999)。

(四)因时制宜

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随季节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类型茶叶,对健康有益。例如,春季饮用一些花茶,有助于体内阳气生发;夏饮绿茶,可消暑津止渴;秋饮青茶,其性平和,能清除积热,缓解秋燥;冬饮红茶,其性偏温,温养脾肾,抵寒邪。根据不同时节和天气变化,选择适合的茶类,比偏爱某一种茶更为合理,可更好挥茶的养生保健作用。

从每天作息方面考虑,以下时段不宜大量饮茶。①睡前:茶中含有咖啡碱等成分对,脑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影响入睡,同时增加夜间排尿次数,降低睡眠质量。②空腹:《琐录》中有“莫吃空心茶”的记载。空腹时血糖较低,大量饮茶会产生心慌、头晕、恶心、乏力和饥饿等症状,俗称醉茶,产生原因可能与茶的活性物质阻碍了糖的吸收利用有关。③服药:服用疾病治疗药物时,不宜饮茶,更不能以茶水送服药物,以免茶叶中活性成分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不良反应。茶叶中的多酚可能与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钙、硫糖铝等)发生络合反应;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肠道内可能会与抗生素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活性。

茶的保健功效数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饮茶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养生之道。然而,茶叶的保健作用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不同的茶类存在性味的差异,了解茶叶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性味特点和保健功效,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个人的喜好习惯,因体质、年龄、工作,以及气候、季节、区域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类型的茶叶,适时适量饮用,有助于维护机体健康。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84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