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茶公司历史

找到约4,578条结果 (用时 0.026 秒)

中茶公司成立74周年:追忆流金岁月,谱写时代新篇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历史的篇章翻回到1949年,见证了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11月23日,中国茶叶公司(中茶公司前身)在北京成立,统一经营和管理全国茶叶的收购、加工、出口和内销业务。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国有茶叶公司,也是新中国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时任农业部副部长、被尊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出任该公司第一任经理。

74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茶叶企业,中茶公司伴随新中国同频共振,代代传承红色血脉,践行为国谋茶兴、为民奉好茶的初心,始终走在茶产业发展的前沿,谱写了当代茶叶振兴发展的历史。

为国分忧中茶为创汇书写辉煌历史

民族工业,关乎一国国本,也承载着中国茶产业做大图强的梦想。

中茶公司成立不久,吴觉农立即提出,中茶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商标,要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茶叶商标,象征着有别于旧社会的茶叶,可以显示红色中国生产的、优质的中国茶。

1951年3月,在经历了《人民日报》商标征集、寻人设计、企业集思广益等诸多方法后,新中国第一个茶叶商标——“红八中”商标诞生,商标设计为中间一个绿色的“茶”字,四周环绕着红色的“中”字,代表着红色中国出品的绿色茶叶,有“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的涵义。

在当时,茶叶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这种最具中国传统优势的商品,成为突破贸易封锁、获取外汇的重要手段。

承载着中国茶叶出口换汇使命的“红八中”,没有辜负国人的期望,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大展拳脚。到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红八中”茶叶共出口创汇1.4亿美元,全部用于偿还国家当时为发展工业而从苏联获得的贷款,为新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中茶公司在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市场都构建了营销网络,目前向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6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茶叶。

匠心传承中茶发扬光大传统制茶技艺

在中茶梧州公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砖木结构老仓使用至今,许多经典的大箩茶在这里沉淀、陈化,造就了一段又一段“六堡佳话”。如今,老仓依然展现着窖藏工艺的魅力,见证着一批又一批中茶窖藏六堡茶的成长。

砖木结构的老仓,是中茶公司践行匠心传承制茶技艺的一个缩影。中国制茶技艺历史悠久,成立74年来,中茶公司以传承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为己任,以守正创新的精神雕琢每一片原叶。

早在中茶公司成立之初,就汇集了一大批茶界著名专家。由于历史原因,中茶公司长期承担着全国茶产业的综合调度和管理职能,在全国几乎所有茶产区都有经营主体,因此积累了大量专家人才。

目前,中茶公司已经建立起包括3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内的一整套专家队伍,拥有茉莉花茶技艺非遗传承人、黑茶技艺非遗传承人、乌龙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非遗传承人等多名特级茶叶大师和高级专业技术大师,涵盖茶叶种植、加工、审评、研发、品控、标准等各个领域。

秉承“好茶在中茶”理念,中茶公司将制茶大师的经验与技艺融入原料标准、制茶工艺和审评筛查等环节,创制出中茶非遗系列产品,成为核心产区、匠心工艺、品质优异的行业权威代表作。自2022年非遗系列产品上市以来,以“非遗技艺匠心制作”的高端品质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敢为人先中茶引领中国茶产业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中国茶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来自中茶公司的科技力量。

中茶公司成立后不久,后来被称为“茶界泰斗”的张天福调往福州,协助成立中茶福建公司。张天福对此前创制的揉茶机做了改进,改进后的揉茶机揉茶速度更快,揉茶效果更佳,受到茶农的热烈欢迎。

1973年,中茶公司在云南成功研制出普洱茶“熟茶”发酵工艺,实现了普洱茶产业的革命性创新,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认为熟普只能由生普经数年的自然陈化的观念,突破了传统工艺局限。这项伟大技术革新曾一度轰动了整个茶叶界,奠定了现代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茶公司在福建研发设计出了中国第一条乌龙茶生产线,并在随后陆续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条花茶、红茶、白茶全自动化拼配生产线。

在广西梧州,中茶公司借由全程不落地渥堆发酵工艺和科学窖藏技术,令六堡茶的内含物质发生充分转化,形成中茶窖藏六堡茶特有的“红、浓、陈、醇”品质。

在福建松溪,中茶公司推广白茶自动化萎凋设备和新技术,建立了自动化萎凋房,大幅提升了中茶白茶产品的品质。

在云南勐海,中茶普洱茶清洁发酵技术落户当地,改变了传统普洱茶的自然发酵模式,实现了中茶普洱茶的可控发酵。

茶产业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攻关。近年来,中茶公司与中粮营养研究院合资设立中国茶叶科技公司,全方位开展茶产业科技研究,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行业内主流产业研究机构都有深度的联合研发项目。

作为茶产业的领军企业,中茶公司在未来还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茶叶深加工,将茶产业向多领域延伸拓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以茶兴农中茶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近年来,中茶公司作为茶行业唯一的央企,把乡村振兴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以“山水中茶”项目为抓手,探索建立施行了“品牌拉动、产业带动、科技驱动”的中茶乡村振兴帮扶新举措。

2021年,中茶公司制定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将茶叶种植等先进技术及标准及时传送到茶农和茶企,旨在补齐产业链短板,解决茶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中茶公司已累计向3000余名县乡村干部推广了茶叶专业技术知识。

在中茶公司科技特派员的帮扶下,产茶区聚焦科技赋能,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贵州雷山县,科技特派员通过引导茶农茶企统一标准采摘,严格规范加工工艺标准及储藏、运输标准,让茶叶不再是“望天收”;在福建建宁县,科技特派员对土壤进行科学检测,有效改善了茶园的土壤健康;在陕西紫阳县,中茶公司开创的“紫阳模式”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蓝皮书(2022)》优秀案例……

目前,中茶公司已经在福建、浙江、安徽、广东、云南、广西、湖南、陕西等8个省份拥有17个加工基地,在全国9个省份有18万亩可控茶园。通过与全国6省2州12县开展紧密帮扶,中茶公司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始终起到行业示范带头作用。

以旅兴茶中茶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奋斗路上,茶旅产业成为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中茶公司积极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为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全国茶乡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在浙江杭州,中茶龙冠公司打造的“原产地体验之旅”,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龙井茶爱好者,也成为了当地中小学生的质量教育实践基地,对推广和传播龙井茶文化、丰富龙井茶品牌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

天下黑茶,神韵安化。中茶安化第一茶厂始至今已有121年历史。厂内完整保留的安化茶厂早期建筑群是安化茶文化的缩影与历史见证。在延续原始功能价值的同时,中茶安化第一茶厂早期建筑群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工业旅游,让参观者亲自体验手筑茯砖和千两茶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黑茶文化魅力。

一壶海堤茶,半部厦门史。中茶“海堤牌”茶叶曾是建国初期重要的“侨销茶”,担负着出口创汇的历史重任。中茶海堤博物馆于2023年7月开门迎客,博物馆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峥嵘岁月,记录了十分珍贵的“海堤记忆”和催人奋进的“海堤精神”,是集休闲品茶、文化传播和旅游购物为一体的茶文化基地。

以文传茶中茶以文化赋能品牌建设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成立74年来,中茶公司作为新中国茶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重要参与者,谱写了一部生生不息的茶文化与品牌史诗。

近年来,中茶公司通过首家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签约央视品牌强国工程,建立起了主流媒体的宣传阵地;通过精品栏目投放,冠名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参加央视《红色财经·信物百年》节目录制,成功探索出“文化IP+超级单品”的宣传模式。

品一杯香茗,吟一句好诗。今年暑期热映的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唤醒了刻在国人基因里的唐诗DNA。以弘扬中国“诗茶”文化为己任,2022年,中茶公司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成为《中国诗词大会》赞助品牌,观众在领略中国诗词魅力的同时,可以参与互动赢取中茶产品,共品“好茶在中茶”。

2023年11月21日、11月23日,中茶全新品牌故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品牌故事”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重要传播内容之一,全面讲述了中茶品牌故事,让更多消费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好茶在中茶”的品牌理念。

为国争光中茶让世界看到中国好茶

红色文化孕育红色品牌,红色基因成就红色经典。在74年的创业征程中,中茶公司始终践行“为国谋茶兴、为民奉好茶”的初心,努力打造“国饮中茶”,走出了一条红色品牌的孕育成长之路。

74年来,中茶公司产品多次作为国礼飘香海内外,全力保障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国家各类大型外交活动,代表“中国品质”和“中国形象”为全球政要提供用茶服务。“中茶”品牌获得了海内外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和信赖,成为了中国茶叶的象征。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作为中国的代表性符号,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中茶公司已在海外设立了20个国际交流中心,以“国际茶日”、中国传统节日等为主题,开展多层次的茶人交流活动,积极传播中华茶文化,以茶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未来,中茶公司将继续承担茶文化传承的使命,以一杯好茶搭建起中国茶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74年初心不改,74年历久弥新。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中茶公司正努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通过上市融资,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整合、带动效应,推动茶行业走向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文/祁巨昆)

关于中茶的历史:没有“中茶”,就没有普洱茶的现代产业——贺“中茶”80周年华诞

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着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安徽、浙江、福建一带传统茶叶主产区相继沦陷,不少机构和技术人员被迫内迁到大后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38年9月中国茶叶公司派专员郑鹤春、技士冯绍裘到云南考察茶叶产销情况。1938年12月16日,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范和均

随着郑鹤春、冯绍裘、范和均等内地茶人来到云南,以及云南中茶公司的成立,怀揣实业报国的理想,顺宁实验茶厂(凤庆茶厂前身)、复兴茶厂(昆明茶厂前身)、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康藏茶厂(下关茶厂前身)先后成立。四大茶厂的建成,以及云南中茶公司成立后十来年间的成功运作,极大推动和整合了云南的现代茶产业,也使普洱茶的现代产业意识相比此前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云南中茶公司和其旗下的四大茶厂的成功建立和有效运作,使云南第一次具有了一个现代性的茶业公司和几个初步现代化生产的茶厂。现代茶业公司的建立,是现代性的资本、原料、设备等物质因素的聚集与整合,云南中茶公司和四大茶厂的建立和有效运作,说明这些因素都已成功聚合。这在云南茶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一个重大的成就。而这一成就,成为了民国年间云南茶留给后人的巨大遗产。

匠心始于1938,传承至今80载


1938年,中茶公司和云南经济委员会以对等出资的方式合资创建了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自此中茶云南公司开启了云南茶叶加工制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大门。1951年,中茶牌注册成功后,普洱茶从号级茶的年代进入到印级茶,造就了红印、蓝印、黄印等经典印级茶系列;到了七子饼茶的时代,中茶云南公司又生产出“73青”“88青”“水蓝印”等一系列经典产品。

中茶的诞生开启了云南茶叶加工制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大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茶“伴随着普洱茶漂洋过海,中茶云南公司生产的“中茶牌”普洱成了整个普洱茶发展历史的缩影,成了经典普洱茶的“代言人”。

8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茶人传承和发扬着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与技术优势,始终保持初心,一心只为天下人奉献一杯好茶,而努力。

在这近百年的普洱茶蛰伏沉寂时光里,有几件有关普洱茶的大事还是应该提及。1951年12月“中茶牌”商标注册成功,从1952年起所生产的普洱茶包装上的文字,最上面是倒读的“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中间是八中茶商标,下方是倒读的“中茶牌圆茶”繁体字。由于八中茶商标中的茶字是手工加盖,因印色之别而有红印、黄印、绿印之称,这期间所生产的茶后来俗称为“印级茶”。

期间经过多次企业名称变更后,从1972年起“中茶牌圆茶”停用,开始改称“云南七子饼茶”,上面文字为“云南七子饼茶”下有英文,中间仍是八中茶商标,下面文字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并同样有英文,八中茶商标中的茶字同样是手工加盖,因印色的不同有红印、黄印、绿印、水蓝印之分,普洱茶从此开始了“饼级茶”时代。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直至19世纪中叶,中国茶叶的出口一直都是世界第一。但随着印度、伊斯兰卡等地茶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茶叶出口急剧下降,到1920年的时候降至最低。为了提升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在吴觉农等有识之士的努力下,1937年5月1月,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召开创立会;11日,公司在上海北京路垦业大楼设立总办事处,正式开始营业。



彼时,战火压近,内陆和沿海各主要产茶区相继陷入战火,茶叶生产业务被迫內迁,中茶公司开始在西南部署茶叶生产业务,并指派专员到云南考察。通过专员郑鹤春、技工冯绍裘调研,得出云南茶叶资源丰富,适合茶叶生产加工的结论。


1938年12月16日,中茶公司和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以对等出资的方式合资创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中茶云南的前身)。


这是偶然,也是必然,云南茶叶、中国茶叶乃至世界茶叶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从1938年到2018年,80年的风雨历程,中茶云南公司见证了现代普洱茶的发展。为此,中茶云南特意选用“皇家贡茶”中最昂贵的茶叶——易武古树茶菁,精心拼配,推出了全新产品中茶臻品·壹玖叁捌 普洱茶(生茶)。

80年来,作为中国茶叶代表性龙头企业,中茶公司拥有深厚的品牌历史积淀和消费者信赖,是中华老字号资源库中唯一的全品类茶叶企业,连续多年在茶行业百强中排名第一。“中茶”品牌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和信赖,成为中国茶叶的象征。

我们以此,致敬过往的八十载历程。

“国饮七十年 中茶新时代”中茶公司成立70周年活动在京举办

12月23日,中茶公司成立70周年活动在人民日报社媒体大厦一号演播厅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品读中国茶产业发展与中国茶文化传承传播,讲述中茶七十载创新发展故事,弘扬中茶人七十载砥砺奋进精神,唱响中国茶主旋律。


中粮集团党组副书记、总裁于旭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全国政协常委周安达源,中国茶叶董事长殷建豪出席并致辞。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中茶公司的老领导老干部代表、战略伙伴代表、媒体合作代表、股东代表、中茶重要客户等。


于旭波在致辞中指出,70年来,中茶始终牢记责任、坚守使命、与时俱进、砥砺奋进,主动适应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形势和任务要求,用实际行动不断谱写振兴茶产业、繁荣茶文化的新篇章,坚持服务政治和外交大局,坚持以引领带动中国茶产业振兴为己任,坚持“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价值追求,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谋智取,勇立行业前沿。


中粮集团党组副书记、总裁于旭波


“中茶公司供应内销,为扶贫、致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保证边销,为保障人民生活需要,促进民族团结、共融、持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科技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和引领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载入了共和国的历史卷章。”谈到中茶的科技创新发展时,陈宗懋表示,中茶用科技力量推进一个古老传统行业走上现代化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


70年来,中国茶产业励精图治、荣耀重归,不仅创造了茶产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全球领先,还在持续为世界茶产业打造中国样板,提供中国经验,展现新时代大国应有的风范和责任感。王庆称,作为茶叶国家队的中茶公司,坚守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精神,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奋发图强、攻坚克难、为国试茶、努力奉献,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


江用文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对中茶公司成立70周年表示祝贺。他谈道,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与中茶公司相互支持、携手合作,结下丰硕成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今后继续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协同创新,戮力推动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


孙忠焕称中茶公司为新中国茶业的排头兵、新时代的新标杆,“中茶公司70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与中国茶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把国饮使命作为中茶生存的根基,把国茶技术创新作为中茶发展的动力,把国茶大师的培养作为中茶立足的保障,把国茶质量标准化作为中茶的生命。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


周安达源表示,中国茶叶(海外)有限公司和中茶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责任,都有着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洞察和为社会贡献健康与美好的义务,更有着对“一带一路”倡议、对天下茶人同心联谊之愿景、对茶文化传承与弘扬之使命的一致认同,结成了紧密合作的共同体。

全国政协常委周安达源

殷建豪会上表示,中茶是历史的,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中国茶产业的衰退和蓬勃;中茶是青春的,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茶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新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中茶是国际的,从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茶产业的发展,到现在登上茶叙外交的大舞台,让世界体验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中茶又是创新的,从统购统销的年代,制定标准,开疆拓土,选种育苗,革新技术,到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造,打造全产业链的品牌消费者产业,从来没有半点的懈怠。


2017年,中茶公司作为国资委首批10家员工持股试点单位,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当下,中茶公司进一步制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品牌消费品公司”定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并在此次活动进行发布:包括筹备成立中茶老茶鉴定中心、定义全新的中茶slogan、出台新的中茶企业标准以及在70周年之际推出7款70周年纪念产品,为品牌打造不断注入新的力量。
活动上宣布了中茶老茶鉴定中心的成立。该中心以中茶70年凝练的鉴茶经验为依托,将为各品类“中茶”品牌老茶提供权威、专业的真伪、年份和品质鉴定,给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茶叶品鉴服务。活动中中国茶叶联合技术支持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尹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共同为中茶老茶鉴定中心揭牌。
会上发布了“中国茶·选中茶”的中茶全新slogan,中国茶叶党委书记、董事长殷建豪,中国茶叶总经理王贵卿,原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总裁嵇兴亚,原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施云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陈绍军,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邵曙光,共同启动中茶slogan的发布。


中茶slogan “中国茶·选中茶”发布


此次活动正式发布了中茶企业标准。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先后组织编写了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普洱茶、安化黑茶、红茶、绿茶、六堡茶和袋泡茶9个产品标准,并于2019年4月邀请行业权威专家对9个产品标准进行逐一审定并表决通过。此次通过审定的产品标准规定了中茶公司9个茶产品的感官品质要求、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等内容,各项技术指标等同或严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制标原则。并在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茶叶保质期等创新性的条款。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福建省政协民族与宗教委主任、福建省重点学科茶学学科带头人杨江帆,云南六大茶山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殿蓉,中国茶叶副总经理吴飞以“囯饮七十年中茶新时代”为主题,围绕“技术创新如何推动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国茶产业如何由产茶大国向产茶强国转变”“中国茶产业发展及品牌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传承、传播,凝聚共识,汇聚智慧。

大咖话茶(从左至右:张永建、刘仲华、于露、杨江帆、阮殿蓉、吴飞)


中茶从建立伊始,就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更是通过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真诚回馈消费者,与权威媒体加强合作助力茶文化的传播等,展现国家企业担当。


中茶在不断推动改革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中粮集团党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不断增强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积极拓展产业扶贫力度,把脱贫攻坚工作与中国茶叶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带动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


据了解,中茶公司已于11月23日-11月30日举办了首届“中茶美好生活节”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内容、消费者参与互动的形式回馈消费者,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次活动宣布,以后每年11月23日-11月30日都将持续举办“中茶美好生活节”。


中国是茶叶大国,茶文化和茶知识博大精深。为普及和传播茶知识,推广茶文化,中茶公司联合新华网共同推出新华网“中茶说”专栏,并制作了茶叶趣味科普系列短视频;同时联合人民网启动人民慕课启动中茶茶文化学院,全方位、立体展示茶知识,广泛传播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找到约4,503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