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易武茶山之薄荷塘

找到约20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新易武,病了。

遵友人嘱,写一篇介绍易武的,如下:

引言

2014年,云南茶市重新登顶,山脚热,山上更热,每个山头寨子都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收茶客,林总在易武花了1500万巨款收茶,这是易武在沉寂多年后,又迎来的一个大资金。

这次收茶算是创下了几个第一,第一次有规模性厂家进入易武,第一次有规模性的资金收购古树春茶,第一次不是砸向固定资产而是流向收茶。

第一次大规模收购易武古树春茶?

很多人会奇怪我这样说,我也奇怪,我只能这样说,绝大部分消费者喝到的只不过是足够“性价格比高”的“纯料古树”而已。

也许大家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厂家开着浩浩荡荡一长串皮卡车,到处进寨子,到处收茶叶,然而,事实上呢?。。。。

有时候,真金白银收古树,却是未必。至少现实是有理想未必能变现,林总也一样吃了大亏才下山的。

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次事件的影响,这之后,收鲜叶而不收干茶成为易武茶山常态,这股风从易武刮到古六山,再刮到勐海,直至席卷全省,至于现在,收古树必收鲜叶,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流程。

至于茶山上流行的跳过中间商取利、江城当易武、老挝当高杆、弯弓当薄荷塘更是家常便饭。

有茶客言,这都是由于易武人太聪明了。

易武人祖上绝大部分是红河州的石屏人,据说现在的易武话也不是版纳话,是石屏话,或者是基因里就有做生意的血统。

之一

从景洪到易武,有两个半时的车程,一半是高速,一半是国道,过了勐醒就一直是爬山,都是盘山道,如果习惯平原地区开车的,最好还是不要自驾,安全起见,打一张车上山,我记得大约是3、400块。

易武茶比较复杂,小山头众多,细分严重,产量小,不像老班章一个寨子就有足够的量,所以,老班章的厂家多,茶商多,玩家也多,而易武不是,玩家的数量远远超过厂家。

易武茶出名早,这和李师程会长有关,1993年的时候,思茅开了一个普洱茶的会议,以前云南茶产业开会都是由省茶叶公司代表省政府主持,属于典型的行业会议,这次不同,是云南茶从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一次标志性的会议。

李师程时任地委书记,思茅也是当时最大的茶叶产区,李书记是易武人,祖上开过茶庄,易武茶自然就引发了市场的重视,会议之后,政府组织了一系列恢复圆茶制作,挖掘易武老茶庄历史的工作,易武茶也就宣传了出去。

之二

去易武必得去古镇,围绕这个古镇有很多历史故事,有真有假,只不过,这些现在都不重要了。

古镇是真的古镇,不像现在国内很多地方是新建的古镇,已经没有了古镇的味道,古镇的建筑则都是建国前的老建筑,窄巷子里的每个房子每个细节都值得深深的琢磨,你要探头进去望,那就是悠远的历史了。

古镇就在易武镇旁边,从镇中心的电影院那里有条路上去即到,以前这一段是石板路,不知何故,现在改成了水泥路。

古镇在2014年之前还很少有新房,大部分都是民国时候的建筑,从古镇的底部向上看整个古镇,层层叠叠,不亚于任何一座古镇的风景。

14年做古树,古镇的农户都发了财,大部分都翻修成了钢筋水泥房,之前的景色不再。

古镇的最高处即是茶马古道的始发地,据说之前马帮(或者说牛帮更准确)运送茶叶都是从此地出发,由易武到昆明是一条线,到下关,到越南等等。这个地点很好找,至今也有几颗高大的老槐树,一说上千年,我不是植物学家,不知道树龄准确与否,只不过,每年上易武,我必定会到参天的古树下发发呆。

今年去,有两个小姐姐做直播,两个小姐姐不太好看,软软的普通话很好听,我坐在比较远的地方抽烟,始发点是个巨大椭圆的平台,好像有种回声筒的作用,两个人的声音很清晰,她们在介绍易武茶:茶汤金黄,茶色油亮,口感饱满,中正柔和,香气高扬带蜜香,回甘持久。

我边抽烟边在想,茶汤金黄,回甘持久,大家都这样讲,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卖掉茶呢?

无论怎么说,还是祝福她们,都是在宣传易武茶,宣传云南茶,我希望她们生意好,参天大树之下必有好运气。

之三

从镇子出来,到了易武的牌坊往右拐三四公里的国道,再左拐爬坡往上走就是高山寨,高山寨是最早出名的一批寨子茶,其茶细腻柔顺,很有特点。这里保留了一片相对来说树形完整的古茶园,80年代古茶树其实也是砍过的,只是砍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砍,版纳的生态实在是很好,三四十年茶树长得又高又粗。

以前概念没有这么多,一边走到麻黑,一边走到高山寨,就算是进入核心产区了。

从高山寨寨门前的国道往前走,沿途是薄荷塘、杨家寨这些寨子,茶地则是在离寨子很远的原始森林深处。茶客若要理解“生态”二字,必得去这些地方。

只是这几年森林公安管的严,茶季是不允许游客进入的。

以前每到收茶季,易武漫山遍野都是密密麻麻的收茶客,这两年不准上山,游客的数量在急剧减少。游客少,销量也直线下降,茶客看不到茶树,是不敢收茶的。

茶客不守树,茶叶想收又不敢收,虽然大小树发芽时间有先后,大部分明前茶都是小树茶,然而,上到茶山的茶客谁又愿意拿自己的资金和看不到的鲜叶去对赌?

这几年,茶叶大发展,易武的原始森林种下了无数的小树茶,采收量是远远超过大树茶的。

有一年,易武一个小山头炒作茶王树,被当地政府制止,制止的原因大概在于森林防火、生态破坏这些问题。但是,从市场层面来理解,酒香也怕巷子深。

好多人,拼命标新立异,不还是怕市场忘记?

易武茶区在李书记退休以后,推广都是在逐年递减。恢复易武圆茶制作,记录老茶庄历史,集中几十家作坊共同拿到一个QS,易武博物馆,这是事件都是老书记牵头,每一件都是可圈可点的易武推广大事件。

如今政府层面的广告在减少,民间的炒作被制止,方向到底往何处去,估计谁也弄不清。

之四

国道边第一个寨子是曼洒村,此曼洒非彼漫撒,曼洒周围是小树茶,并没有古树。

漫撒其实是古名,指的是现在普洱茶核心的古茶区,并没有一定准确的地理意义,只是收茶客把易武周围的几个村的茶叶都划归到易武,而更远的(大致)刮风寨、丁家寨、杨家寨、马趴寨等等划归到漫撒。

所以,有时候收茶客对消费者说易武茶区,漫撒茶区,大家都还有点莫名其妙。从地图上看,最近的是落水洞,一条直线下去,高山、丁家寨、杨家寨、茶王树、滥田、弯弓、薄荷塘、多依树、一扇磨,最远的是天门山,都在一条直线上,也都是好茶集中的区域。

沿国道过曼洒、曼乃,过了倮德村就是江城地界了,一直传说的用江城茶替换易武茶的大通道就在此。

这几年,易武茶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毕竟这是自毁身家的事情,除非客户出价实在太低,比如香港客商要求是100元一公斤的“易武茶”,还得按芽尖是芽尖,二梭是二梭的做,那就只能是用江城茶叶了。

从易武镇的上段走刮风寨方向,一路经过曼秀、落水洞、麻黑、大漆树,这几个寨子相连,相距也不远,不过一两公里的距离。

从麻黑分路出去到刮风寨就比较远了,约有十多公里远,这段路一直是毛路,道路烂、窄不说,有一段特别陡峭,这十来年我每年都去茶山,刮风寨也仅仅去过三四次。

之五

易武街头上,今年开始一些小山头小寨子的广告牌被摘除,原因据说是很多古树茶都是属于自然保护区,茶树采摘权属于国有还是私有说不清,只是管理权属于茶农。

把小山头去除,这只是茶农这个环节做得到,市场则无法控制,市场到处可见薄荷塘,多依树,天门山,弯弓这一类小山头的名字。

2010年,借着茶市翻红,易武茶逐渐开始复苏,12年之后易武茶最早开始裂变小山头,今天市场流传的薄荷塘、多依树、一扇磨、天门山、蟒蛇箐等等小山头,都是这时期之后细分,甚至迟到2016年、2018年还在不断细分。

细分的结果是易武茶反而又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了,要说好茶,遍地皆是,要是谈量,一个山头也没有,资本进不来,大资金来了也无处使力。

和老班章不同,老班章由众多农户控制资源,易武现在细分的小山头有些就是几户茶农所有,甚至就是一个家族所有,这在很大程度上掐灭了大资本进入的途径。

当然,有利有弊,“纯净度”更容易保持。

前两年有个古树坊品牌在薄荷塘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在茶博会造势,结果一个茶农的朋友圈曝光,根本就没有收购。一个茶农的朋友圈就可以刷爆全中国,一个朋友圈足以毁灭一个大品牌。这就是现在互联网的现实。

这还不像老班章,大一点的茶厂用税收就可以说服当地政府弹压。

易武绝大部分都是做毛茶,做初制,即使精制,联合茶农成立合作社就可以解决税收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易武茶再出名,当地政府颗粒无收。

没有收入,也就没有管理,也就没有服务,这是福还是祸?

之六

易武茶好,这是公认的好,你要翻历史书,书中都会告诉你,易武茶为代表的古六山就是清代的“国标茶”,普洱茶就是古六山茶,这在清代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

但是,易武茶好喝不好卖,要论名气,前有班章后有冰岛,两者的名气现在都远远超越易武,甚至曼松茶也盖过了从前的老大。要论价格,不上不下,要说贵,不如老班章、冰岛茶,要说价廉物美,又根本谈不上。

从渠道上来分析,正是因为玩家多,导致推广的渠道远远弱于勐海厂家的渠道,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任何人都知道的道理,量变到质变,易武茶又如何追?

从每年茶客的流向也看得出,勐海由于厂家集中,每到春茶季,茶客无数,虽然绝大部分人都会来易武转一圈,然而,都是游玩的兴致大过于采购。

现在的茶价透明,茶树资源透明,做真茶,价格高了山下接受不了,做假茶,茶农没说好,茶农第一关就过不去。

虽然灯下黑的案例也不少,只是现在喝茶人口感刁钻,思维敏捷,能上到易武的茶客都非等闲之辈,哪里又是前十年的光景了。。。

文章来源:吴疆 吴疆说普洱 (非常感谢原创分享文章,好文章贵在分享)

跟着茶邦走茶乡,走进易武茶山品鉴黄聘号

导读

在当下的茶圈里流行这样一句话,班章为王、冰岛为后、易武为妃。在冰岛茶没有出名以前,江湖上流行男喝班章,女喝易武。如果把时光在向前推100年,这易武茶可是皇家贡品,王者之尊啊!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去探寻这曾经的王者,走进易武茶区,品鉴黄聘号。

来云南很多次了,一直没有到过易武茶区,只是经常听人讲到易武正山,看看我们茶邦青颜姐姐笔下的易武是什么样子的。

易武地名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因易武有个花蛇洞地名由此而得。

寻迹版纳皇后“易武”。很多年前,江湖流行男喝班章,女喝易武。

多年前刮风寨,落水洞,麻黑这些地名于我就像西游记里妖怪聚集的地名,非常无感。直到寻荼过程中喝到“易武正山”,颇有印象。论香气高扬,水路柔,茶气足的贡茶之一,非易武莫属。易武是个乡,其中七村八寨都产茶。受海拔,纬度,温度,光照,水,雾等因素,各个村寨的口感各有特色。

如今落水洞茶王因采摘过度,短短三年已经一命呜呼。喝泡顶级易武茶闲的更加艰辛不易。如今的易武新宠是不能钓鱼的“薄荷塘”和可以射大雕的“弯弓”。

都是顶级易武,薄荷塘因为量更少,价更高。学茶这件事,走山看茶树,一路颠簸一路有所感。识人靠经验,喝茶靠功力,唯有自己付出过艰辛,才会倍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否则对于某些按图索骥,抱着大蛤蟆当千里马的银,你给TA喝什么,都是薄荷+冰糖效果。

          ——青颜2018春寻易武茶话


易武茶是什么味道?普洱圈里经常用四个字表述:细腻柔滑。慢慢品,闭着眼睛感受,你会发现易武茶的茶汤细腻柔滑,回甘生津和喉韵都很含蓄,像是那种内涵丰富,气质儒雅的长者。没有初涉世事的单纯,也没有染遍繁清的风尘。他的滋味持久性很强,苦涩味较轻,有独特的高山百花蜜香味。我不太喜欢苦涩味重的茶,都说这易武茶肯定适合我!我要好好的感受一下这细腻柔滑。



易武茶为什么好喝,是环境造就了他。当地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在热带亚、热带雨季森林气候条件下,当地土壤由紫色岩石和砂岩风化发育而成,在低纬度、低海拔古树分布区域,保持着完好的生态环境系统,独一无二,恰好适合茶树生长。


据《普洱府志》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规定贡茶品种为“芽叶、团茶”,普洱府每年拨出采办贡茶的专款“例银”。普洱贡茶沿贡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时167年。贡茶初期采自六大茶山,渐以易武茶山为主。加工贡茶的茶庄一时名声大噪,如易武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茶庄,因敬献“易武正山七子饼茶”而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御赐“瑞贡天朝”匾额。因此,易武被誉为“贡茶之乡”。贡茶大量入京,普洱茶在京城宫廷内外获得好评,声名远播,《普洱府志》中就有“普洱茶名重京师”、“誉享京华”的记载。


我们参观了岁月知味在易武的精制厂,了解了易武茶的相对历史,了解了岁月知味专注易武茶十多年,致力于复兴易武贡茶昔日的辉煌,茶友们在参观了工厂压饼车间,还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亲自手工石模压制的体验。这里的老板是广东汕头人,广州中山大学法学硕士,喜欢普洱茶,云南普洱的主要销售是在广东,最大的市场是广州的芳村,收藏普洱的存储中心应该在广东东莞,广东和云南普洱茶的历史渊源从这些投资的老板是市场脉络就能可见一斑了。


晚上黄聘号品鉴活动是今天的亮点,我这个普洱大菜鸟也品的很认真,因为我只从接触普洱茶以后,一直认为普洱茶的苦涩味比较重,我不是很喜欢,可好多茶友都告诉我,说易武茶区的普洱肯定适合我,所以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已经对易武茶有了潜意识的好感。我们这一桌由黄聘号大当家的黄总亲自主泡,在来的路上,就有人介绍说大当家的是泡茶高手,真的是很幸运啊。


第一款茶品:2016年易武刮风寨冷水河

我喝下第一口的时候,感觉这茶香不是很高,但这茶的水很细腻,几乎没有苦涩味,入口甜润,这款茶的回甘也不是很明显,三杯以后,只是在舌面上有微微的刺激感。

这款茶是我这次到云南游学喝到的最为淡雅的一泡普洱茶,也许是我喝的最认真的一次,对他的汤感有明显的记忆。

找来网上对这款茶的介绍:

刮风寨冷水河古茶,典型的易武采摘手法,一芽三叶留长梗,晒后颜色灰亮中透着墨绿色光泽,茶汤入口带着强烈的山野气息,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的粗犷与博大;入口时甜醇中含着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略有但化得快,茶汤口感饱满柔和。

第二款茶品:2018年曼松

这款曼松茶比第一款的香气高一些,而且相对比第一款冷水河的要有劲,回甘也比较明显,两颊之间生津快,五泡以后的感觉就是甜味,这贡茶的名号可不是虚的。

我在品鉴的过程中,感觉今天的品鉴,可能让我慢慢的会爱上普洱茶,开始我对普洱茶的认知已经不是苦涩,而是生津、回甘和那满嘴的甜味。

找来网上对这款茶的介绍:

曼松茶口感非常独特,

原因:1.是土壤。这种含锌量非常高的土壤,让曼松茶有了一种独特的鲜甜,喝下去不刺激、不苦涩,(这里的土壤是一种风化页岩土,呈紫红色。当地人流传着它有“遇水成泥,遇风成石”的特性,并且土壤通气性好,为透水性和保水性良好的酸性红壤土,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让曼松茶有了一种独特的鲜甜!);

2.是它的树种。特殊的小叶种加上独特的土壤,所以造就了曼松几乎是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口感和滋味。



这第三款茶品:2010年薄荷塘古茶

这薄荷塘是今天晚上的主角,大家对他充满了期待,这第一口喝下,感觉他陈香明显高于前两款,而且滋味也极具饱满度,整个口腔生津明显,同饮的姐姐们都开始有明显的体感(打嗝),我也在6泡以后开始打了一个嗝,大家对好茶还是有明显的一致认同感。

这云南普洱茶茶区多、山头多、寨子也多,每个山头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就我来说,由于长期喝绿茶,对普洱处于初级阶段,就喝不了那种霸气的班章和老曼峨,也许就喜欢这易武茶的柔和甜。当我逐步适应了这普洱的茶气、茶味,也许慢慢的会逐步提升,开始去追寻那更加有变化和体感强烈的布朗山茶。

找来网上对这款茶的介绍:

2010年 薄荷塘易武薄荷塘古茶,气韵殊胜,极致独特,一经发现便迅速成为茶界新贵,爱茶人士追捧之热情一时无二,黄聘号2010年 薄荷塘古茶更是为薄荷塘颠峰之作,精选薄荷塘古茶园古树单株春芽,条索精壮,墨绿相间,山场原始气息明显,茶汤晶莹透亮,香融于水,气感强劲,潆绕之间,经久不息!黄聘号2010年薄荷塘古茶具有不可复制性而更为珍贵,集易武古茶极致诸雅为一体,依托易武贡茶之乡历史渊源为鉴,一经典藏,必为经典!



黄聘号茶业公司为我们这次茶邦游学准备了丰厚的礼品 ,黄聘号十五周年纪念饼,我是这次游学最认真的学员之一,被姐夫奖励,成为第一个领取这纪念饼的,也是第一个和黄聘号大当家黄总第一个合影的茶友,真的很荣幸啊!

感谢岁月知味、感谢黄聘号茶业,感谢茶邦秘书处。还是老规矩,找来两年前的日记!


2017年跟着茶邦走茶乡,走进方圆勐乐山

导读

这跟着茶邦走茶乡,一路走来,越来越感受这次云南之行的收获满满,三天下来,天天喝好茶、吃云南大餐,这不,今天走进方圆勐乐山,还喝到了班章古树单株,您说这是什么样的待遇啊!

我今天和姐夫聊天的时候得知,茶邦今年下半年还会组织一次茶邦云南的访茶游学之旅,到时候您想参与,可以积极报名参加哈!



昨天晚上,我们还去了云南勐普甘露公司了解云南滇红的制作,可是这家公司老板特别了解我们的需求,直接来了个茶邦团购大卖活动,这会做生意的和不会做生意的差距很大。把我们的滇红制作学习活动,直接变成品鉴购买活动了。

我很期待这次的滇红的制作工艺的活动,当我品鉴到许多的滇红产品的时候,让我彻底的失望了,这满屋的云南滇红没有我想要找到的那种感觉,制作的水平应该是一般,这家普洱甘露公司估计是个贸易型的,不是加工型的,茶品是进货来卖的,不是采购原料来制作的,所以您让他讲解滇红制作,他给您来个团购大卖。

也许我们人去的比较多,以品鉴、销售更加符合我们的需求吧。还是要感谢勐普甘露公司提供的热情服务,也损失了很多的样品!我们茶邦的同行茶友们,取样也要手下留情啊,好在那红茶比较便宜,要是老班章,茶农可要报警了啊!


今天一大早,我们整个团队分为了两拨,一拨去了老班章、老曼娥,一拨去了方圆勐乐山。

我是后面一拨,参与了勐乐山的全程活动。

云南勐海方圆茶业在当地规模也算是大的,但对外的名气不是很大,因为我来之前是不知道的,但在普洱的圈子内应该知道 的人肯定多,因为他是云南做代工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之一吧,如果您想用自己的品牌做普洱,找方圆是个不错的选择。

方圆不光是做代工,也有自己响当当的品牌,勐乐山,一座被他们自己成为勐海的第七大茶山。在勐海大家都知道六大茶山,根本不知道第七大茶山,只有方圆人知道,他们心中有第七大茶山--勐乐山。


我们在勐乐山,全程参观了云南普洱茶从毛茶进厂静电除尘、毛茶挑选、压饼、烘干、包装等全过程,而且还参与了其中,学习压饼、包茶,这十八折可不是那么好折的啊!

除了参观参与以外,就是喝茶了,今天一天在勐乐山应该是喝的最嗨的,生普、熟普,六大茶山的大树茶品鉴,据说好多茶友下午半程的时候都喝饿了,普洱减肥啊!

晚上在他们县城的旗舰店,部分茶友还有幸喝到了勐乐山老板珍藏的班章古树单株,这也是一个有缘才能尝到的好茶,可惜我要写作业,没能参加,遗憾。


我下午中途脱队,一个人在秘书处姐夫的安排下,去参观了解了熟普的加工过程,斗记一家初制所的黄师傅接待了我,他带我去了一家熟普的加工厂全程参观了普洱的后发酵工艺。

当我全程看完之后,我彻底的失去了自己发酵黑茶的信心,普洱后期的发酵需要良好的环境和精湛的技术,不是一般的流程和工艺能做好的。

普洱后发酵的一个堆的量很大,一般需要几吨、几十吨,最少的也需要几百公斤才能做,还需要有环境条件才行,要有有益菌的存在。

普洱后发酵堆放的时间一般需要40多天,整个流程完成需要3个月,发酵的堆里的温度要达到70度左右,否则您的茶会烂掉。

通过了解,我又对普洱的熟茶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一斤生茶发酵做成熟茶要打六折,同等原料的生茶应该比熟茶便宜很多,加上发酵的技术很难把握,一般不会用最顶级的生茶原料来做熟茶,也就是很贵的熟茶市场上也很少见,因为压根就不会拿那好原料做,除非您定制,才有厂家愿意帮您生产。

好的熟普很好喝,发酵工艺掌握到位的应该没有太重的湿仓味道,我也许从今天开始会去找那些好的熟普喝,因为我感觉喝熟普应该比喝生普有益健康吧。


后记:我通过这两天的云南之行也了解了我以前不知道的云南茶区分布的情况,云南茶区应该分为临沧茶区、思茅(普洱)茶区、版纳(勐海)茶区,其实整个茶区以临沧产量最大,版纳(勐海)茶区品质最优,可是思茅确以普洱冠名,这是我难以理解的一个现象,在勐海的一个叫八公里的经济开发区,聚集了全国一半的大型普洱生产企业,在勐海有全国许多知名的大型普洱生产厂家:大益(勐海茶厂)、七彩云南、陈升号、斗记、雨林古茶树、老班章等等。怪不得勐海打出了:中国普洱第一县的品牌旗号呢。

薄荷塘一类树,冰岛茶王树

  2019年的普洱春茶季节,一个忙碌季节。

  在茶山的第2周,老爷说不将就品控团队分为2队人员,

  深入西双版纳古六山茶区,

  进行2019春茶古六山茶区的品控工作。

  品控手记,第一时间带你了解茶山的最新鲜资讯。

  4.3

  茶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乡曼松

  茶树发芽情况:

  进入4月,云南古茶山降下了久候的第一场小雨,加上古六山的湿润度整体偏高,茶树也发出了新芽,曼松的古树与曼松的小树,都发出了鲜嫩的芽叶,开启了忙碌的制茶季。

  品控1队手记:

  海拔1195

  坐标曼松

  作为古六山贡茶区

  也是倚邦的灵魂之地

  这里的春茶,是细腻软糯的小甜水。

  奶油花甜香.生津无上清凉.

  曼松茶独有的中小叶种与紫岩土,孕育出一口浓甜生津的口感。即便是小树叶占了曼松的天赐风土,是喝普洱茶必须要尝试的一款茶。

  4.4

  茶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丁家寨薄荷塘

  【超稀缺一类古树采摘】

  茶树发芽情况:

  薄荷塘因为生长的环境在原始密林的深处,湿度大,茶树持续发芽。但是一类古高杆古树,一直是紧俏稀缺的抢手茶品。唯有长期合作的人才能拿到古树鲜叶。

  品控2队手记:

  早上5点就出发

  赶在天亮前进山,2个小时的持续上坡

  比徒步雨崩还艰难

  到达之后一整天的蹲守鲜叶,

  毕竟这么好的茶树,你不看紧,

  马上就有人说要收。

  14个小时,薄荷塘,收料完成,

  只想说感谢塘主,春茶有着落了。

  老爷说不将就顶级茶薄荷塘一类,要知道这么稀缺的茶品

  没有连续几年的续签是根本不可能拿到的。

  4.5

  薄荷塘一类古树监制

  炒茶小记

  从4.4号8点进行萎凋,接近5各小时的萎凋,茶菁变软,开始炒制已经接近凌晨1点,2各小时的杀青揉捻,才将薄荷塘初制结束。抖散摊晾完成后,已经接近3个小时。

  品控1队手记:

  炒制易武茶区的鼎级古树,

  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

  因为内含物质丰富,持嫩度很高,

  茶梗长,叶片大,

  掌握不好火温和翻炒的手法,

  就很容易出现糊片以及不熟的情况。

  品控1队薄荷塘试茶笔记:

  醒茶:花香和凉感,在碗盖上,闻茶香就沁人心脾。

  【第一泡】蛋糕甜香,细腻,清甜。涩味和生津在口中同时出现。

  【第二泡】花香,类似栀子花,茉莉花,清凉香。呼吸时的凉韵和生津整个在口腔中搭建了一个立体的框架。茶气开始发,

  【第三泡】整个口腔,上颚,侧边,舌面、茶气甜韵有张力。

  【第四泡】钻齿缝的生津抑制不住的从细胞里蹦出,伴随着口腔中的涩交融出生津。

  【第五泡】软糯感在這一泡出現。入口的湯感黏稠度瞬间提升。花香已经融在茶汤里,清凉感在齿缝和喉部流动。

  【第六泡】盖碗香气和第一泡几乎一致,茶汤的色泽和浓度提高。显出橙黄。

  停留片刻,感受胃部暖暖的,以及从舌尖到喉部,以及齿缝间的强烈生津。

  【第七泡】涩味有增加,生津在口中,有了不同区域的划分,舌尖甜冒甜水,舌面凉,舌两颊强生津。舌底持续生发甜水,体感超强。

  【第八泡】饱满甜润,花香依旧纯净,单纯。稍有掉水,

  【第九泡】甜,香韵还在汤里,糯感和汤感有下降(因是才制好的毛茶原因)涩味提升。

  【第十泡】细甜,独特的花香,持续在汤里生津口中持续翻涌不减。身体一直热热出汗。体感生发部位,胃,背,掌心,指间,头。

  【第十一泡】茶汤单纯甜,口中只剩三个滋味,甜,涩,生津。闭口时,就是甜韵和生津缭绕口中。

  【第十二泡】杯底还有淡淡花香,生津的强劲转化为悠悠生发,持续生发p

  喝易武顶级茶,是需要静静地慢慢地感受,没有强烈的口腔冲击力,香韵滋味持续贯穿的体现在汤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气韵贯穿整个味蕾和身体。

  4.8

  茶区:云南省临沧市勐库镇冰岛村委会

  【茶王树级古树选株采摘】

  茶树发芽情况:

  4月7号落下了一场茶山期盼已久的大雨,春茶季节也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冰岛依旧很热闹,茶王树级别的大古树单株也早早的就预定出去。

  品控2队手记:

  现在的冰岛一叶难求的情况,

  已经越演越烈,

  这座勐库之巅的王者,

  以40分钟的强生津征服这多少茶客

  的味蕾

  他是喝普洱的茶友,

  必须要拥有的一款茶品。

  2019年春季叁伍株冰岛,挑选冰岛老寨最大树进行采摘

  只呈现冰岛这座茶山的最优质口感,

  这是老爷说不将就顶级普洱茶的巨献之作,

  也是品控团队驻扎冰岛一周的辛苦成果。

找到约19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