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银毫茶适应人群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对话:国际茶日是全球茶人的节日

怎样看待中国茶企“不敌立顿”的说法?

传统茶产业如何开辟新赛道?

中国茶如何在世界舞台香远益清?

今年的5月21日是第三届“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文化是数千年中华农耕文明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加速融入双循环的重要风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时指出,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中国茶应怎样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打响品牌?本期对话邀请鲁成银、魏有、王岳飞、李乐骏四位专家,在国际茶日到来之际共话中国茶。

对话嘉宾

鲁成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资深首席科学家

魏有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常务副院长

王岳飞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李乐骏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弘益大学堂校长

主持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彭瑶赵新宁见习记者刘知宜

#1

中国茶产业发展有五大核心优势,但还存在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率不高、茶消费增长缓慢等挑战

Q

主持人: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独特优势?又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

鲁成银:我国茶产业有五大核心优势。一是作为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为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世界上最为丰富的遗传基因。二是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传统制茶技艺,形成了六大基本茶类和相关习俗。三是我国茶区生态环境多样,形成了江北、江南、华南和西南四大茶区,出产种类繁多、极具地域品质特色的名茶,如普洱茶、五指山红茶、凤凰单丛茶、武夷岩茶、西湖龙井、六安瓜片、信阳毛尖、汉中仙毫茶、安康富硒茶等。四是我国茶叶具有品质和特色优势。五是有产业链完整和规模大的优势。

王岳飞:当下中国茶产业已迎来几千年来最好的黄金时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茶年产值到了超过5000亿元、近1万亿元时代。未来几年内,茶行业在中国市场的体量一定会超过酒行业,几十年内也会超过烟草行业。二是中国人均年消费茶叶量到了超过3斤时代。过去数千年中国人均年消费茶叶量从未超过100克,直到从2010年人均年消费茶叶约800克开始,几乎每年增长100克,到2019年人均年消费茶叶已达到1600克。三是中国迎来人人想学茶的时代,即便是不经常喝茶或不了解茶的人,也能随口说出喝茶对健康的几个好处。

魏有:近十年中国茶产业高速发展,茶园面积和产量突飞猛进,出现了产销两旺的现象。2021年全国茶园面积约为4906.53万亩,同比增长1.69%,开采面积约3902.87万亩,同比增加2.81%;茶叶产量约为313万吨,同比增长6.76%;茶叶产值约为2162亿元,同比增长约10.3%。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劳动力短缺、机械化利用率不高,疫情这两年表现尤为突出,出现了采摘不及时、鲜叶下不了树的情况。出口增长缓慢,单价偏低,茶类单一,以贴牌和大宗茶为主,名优茶出口非常少。此外,茶消费增长缓慢,尤其是新的饮茶群体培养困难。茶产业整体上产大于销,供过于求。

李乐骏:中国茶产业发展最大的特色在于,中国茶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名茶品类资源,几乎县县有好茶、乡乡有好茶、村村有好茶,这是中国形成独特茶产业的历史文化大背景。中国茶产业链超长,涉茶人口众多,全国形成了庞大且比较稳定的内销市场,一片小叶子已经成为拉动民生的大产业。

但中国茶产业总体品类多、品牌少,不少名茶的有效宣传半径不能脱离一个县、一个市,打造品牌的决心与能力明显滞后。中国茶从农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步子太慢,行业主体仍然停留在低效率的农业初级阶段,还没有摸索出一条高效的、适应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可持续、生态化的新路。

#2

中国茶属于“地缘茶”产品,应建立金字塔结构的消费体验,打造自身独有品牌

Q

主持人:有人说,中国几万家茶企年利润“不敌一个立顿”,但也有人说“中国茶不需要成为立顿”。对此您怎么看?中国茶应怎样打响品牌、提升竞争力?

鲁成银:“不敌一个立顿”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茶分为地缘茶与非地缘茶。地缘茶是指,标示茶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产品,所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公有性、集体性和永久性知识产权的区域公用品牌,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因此,我国茶叶品牌建设走的主要是“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模式。地缘茶产品既是大众化饮品,也可做成礼品茶,与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和文化结合生产出顶级茶;还可以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结合,打造茶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立顿茶则属于非地缘茶产品,茶叶原料来自众多产地,然后经过工业化生产,销售到世界各地,产品易同质化,是一种大众化饮料,产品的礼品性和文化性不足。

中国茶业品牌建设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建立“大众茶-礼品茶-顶级茶”的金字塔结构的消费体验,融合第三产业的发展,突出地域文化、健康等概念,打造自身独有品牌。

李乐骏:中国茶产业需要虚心学习立顿在品牌塑造、营销传播、国际化视野、产品效率生产与品控等方面的优势特长。当然,因为历史发展基础的大背景不同,中国茶产业的模式和立顿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产业链的价值分享机制。中国茶产业是自然形成的由数以千万计的茶农、茶工、茶师、茶人构成的共同体,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品牌,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价值分享链条,每个环节都公平分享利润,数千万的涉茶人口因此有了生活保障。立顿模式的主要品牌能力建立在英国本土和发达地区,利润分享的主体也在极少数人和地区中,而涉及人口最多的加工生产环节,则大份额外包到斯里兰卡等地。立顿模式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养活如中国茶产业般如此大基数的涉茶人口。

当下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大幅提升中国茶种植者、生产者、投资者、经营者等茶产业涉茶人口在职业技能方面的整体专业度,筑牢筑实中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之基。

#3

疫情给茶叶产销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但也加快了产销方式转变

Q

主持人: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对今年春茶产销各环节造成了哪些影响?各产业发展主体可从哪些方面着手减轻影响?

王岳飞:一是春茶上市受阻。春茶采摘的最佳时期一般在3-4月份,疫情给春茶生产经营和产能带来了一些影响。二是工人返工受阻,劳动力不足。熟练技工紧缺加上产能不足,导致茶叶品质不稳定;部分名优茶不能及时按标准采摘、加工,以致特级茶、上档茶产量比例下降;对于茶叶批发零售和进出口贸易的经营企业,因员工不能完全正常复工,茶叶品质和产量不能满足既定目标,客观上影响了订单和销量。

鲁成银:各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茶区采摘、加工、茶叶流通和销售等环节造成较大影响。茶叶生产面临的主要难题首先是用工难。季节性采茶和制茶人员出行遇到困难,部分茶叶生产务工人员取消外出计划,茶企减少外来用工人员数量。其次是茶叶流通和销售等环节受阻。外地茶叶经销商无法去茶产地交易市场、企业或茶农手中直接收购茶叶,然后转运至各大城市门店和茶叶市场销售;快递等物流受阻,包裹揽收困难,无法保证茶叶按时投递送达;疫情下消费者减少出门,进店客流减少;受经济环境影响,居民消费力下降,消费意愿降低。

尽管疫情给茶叶产销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但也加快了茶叶产销方式转变,茶叶行业借助互联网优势,通过直播带货等新方式,显著加快了线上茶叶营销的步伐。通过举办网上茶叶推介会等活动,扩大了茶品牌的影响力。

#4

茶文化不是一味的复古,当代中国人应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茶文化表达

Q

主持人: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您认为,应如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魏有:文化是魂,产业是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挖掘、培育、推广,让消费者不仅喝茶,更要爱上茶,爱上茶文化,通过文化助力产业发展。而产业的发展根本就是科技的发展,所以要重视和大力推进茶叶科技研发和创新驱动,让茶科技成为茶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让茶叶真正融入科技。

李乐骏:在“三统筹”中,茶文化排在首位,要发挥更大的创新引领作用。首先是要尽快创新发展出适应新时代的中国特色茶文化。茶文化不是一味的复古,当代中国人应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茶文化表达。其次,茶文化需要更加广泛的学术研究基础,全国高校和研究团体应考虑设立规范的茶文化专业与研究机构,为中国茶文化的高层次发展打下学术基础。最后,茶文化的未来在于青少年。当前,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呼吁中小学生走进厨房劳动,希望各地号召青少年端起茶杯,学茶知茶,培育好中国茶文化的接班人。

鲁成银: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要在茶生产过程和茶产品中注入文化内涵,统筹茶产品的物质性、文化性与科学性。重点围绕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产品三大载体赋能,提高茶产品文化内涵,提高美誉度。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需求,扩大茶叶消费,实现产业增效,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Q

主持人:目前很多地方将农旅融合作为茶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也存在同质化、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您认为,今后应怎样破题推进茶业农旅融合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魏有:有些地方的茶旅融合雷声大、雨点小,多年来还处于发展的初级层面。一些茶乡旅游缺乏政府政策的引导,也基本没有纳入到地方大旅游规划圈,发展中出现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自身造血功能弱、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茶民宿、茶庄园、茶餐饮等基本以茶农或者茶企自由发展为主,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推进茶业农旅融合发展,要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积极挖掘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还要引进和扶持有实力、有能力的运营企业,吸引游客停下来、留下来、住下来,让茶乡旅游成为地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乐骏:农旅融合的核心是特色茶文化的展示与体验。农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特色发展。同时,要做到文化引领,要舍得为当地的特色茶文化做投入、做研究、做宣传,在茶文化上花一分钱,可以为茶产业增十分色。最后,要相信时间的沉淀,不少文旅项目开始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就草草收场,就在于没有坚持去沉淀。农旅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旅游,当地特色的茶文化需要一批茶农、茶师、茶店在当地不断碰撞,才能生根发芽。

#5

更加贴近生活,重塑消费情境,是未来新茶饮品牌提振国内消费市场的必修课

Q

主持人:近年来,新茶饮、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风味茶等新赛道崛起,您如何评价这种新业态以及它与传统茶产品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市场,培养新消费增长点?

魏有:我国茶叶的市场拓展一方面是出口,另一方面就是开拓新的消费群体。传统的饮茶群体基本比较稳定,多年来大家一直在探讨如何吸引年轻人关注茶、喝茶,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是增长还比较缓慢。新茶饮、风味茶、调饮茶等新业态出现后,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消费群体,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茶、了解茶。虽然他们喝的不是原叶茶,但是也是茶的一个品类。市场是多样性的,产品更应该是多样性的,所以我认为这种新业态与传统茶之间是非常好的互补和促进。

茶叶消费市场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并不大。如果想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就要挖掘茶叶消费未触达或较少触达的人群,也就是“95后”“00后”,这就需要茶企认真研究这部分人群到底需要怎样的产品,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怎么吸引他们关注茶产品。

李乐骏:中国茶可以时尚,中国茶应该时尚,中国茶本来时尚。一杯中国茶,从唐煎、宋点到明冲泡,从来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历经千年演化,既有传承更有创新,中国茶的传统工艺就是要守正创新,做到新中有旧,旧中有新。

新茶饮仿佛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口粮茶”,将好喝、好玩、好看做到极致。当然我们必须正视,新茶饮当下正在经历从快车道到慢车道的转型,大批新茶饮品牌发展遇到严重挑战。新茶饮行业仍然需要加大对茶文化底蕴投入,只关注产品,没有很好地看到产品和消费市场之间的文化共性,没有其自身茶文化特色的茶品牌,无论新旧,都不能走得太远。新茶饮品牌如何更加贴近生活,重塑消费情境,以精炼的茶文化内涵作为产品支撑,呼应国人的精神需求,是未来新茶饮品牌提振国内消费市场、培养新消费增长点的必修课。

#6

要加大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

Q

主持人: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这是由中国政府首次推动设立的国际日。“国际茶日”的设立对进一步提振全球茶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哪些促进作用?

魏有:茶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很多产茶国家的农业支柱和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贫困家庭的主要谋生手段。“国际茶日”是全球茶人的节日,推进了全球茶产业的融合发展,搭建了全球茶产业交流、合作、互动、研讨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全球性的流动,但由于“国际茶日”的设立,大家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这个节日中,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和推动全球茶产业的发展,真正让茶成为了友谊的使者,达到了“茶和世界,共品共享”。

鲁成银: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Q

主持人:为促进全球人均茶叶消费量的提升,推动全球茶叶市场与贸易的持续繁荣,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业应从哪些方面强化国际合作?

魏有:政府作为管理者,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茶叶生产国政府部门、出口国政府部门的交流与信息沟通,积极传递本国茶叶的有关信息。行业组织要加强与各国的行业组织交流与合作,举办丰富多样的涉茶活动,同时加强在国外媒体平台传递中国茶的声音,积极关注主要出口国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动。企业要有国际视野,积极关注国外涉茶行业的信息和市场变动,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

鲁成银:可以从四方面加强合作。开展国际茶叶科学研究与交流,让更多人了解茶给身体健康带来的益处。开展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作与互认,可通过地理名称保护并宣传茶叶,向消费者传达地理、生态、海拔和气候等对茶品质成分形成的影响。开展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如茶传统手工技艺、茶戏、茶歌、茶舞、茶曲等。开展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这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Q

主持人:“十四五”期间,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国茶产业进入全面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窗口期。中国茶产业要着力从哪些方面提质升级、强化国际竞争力?

王岳飞:首要是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实施“一药一码一册”的溯源管理,同时通过政策性补贴,鼓励企业使用新设备进行生产。其次,通过引导扶持,帮助国内的认证机构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推进茶叶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融合。第三,借助海丝茶文化溯源、国际级茶博会等,打造中国茶文化体系,推广茶文化影响力。第四,通过品牌建设等全方位促进发展举措,对在国外重要城市推广和开办相关项目或品牌店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奖励和扶持,减少企业国际推广成本。

魏有:要加强质量提升,密切关注主要出口国的标准制定,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要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创新驱动,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逐步树立中国茶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深化国外消费者对中华饮茶习惯和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部分国家对我国涉茶及茶制品降为零关税或者大幅度降低了关税,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和区域累积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这将为中国茶叶走出去和引进来带来更多便利。

主持人:中国茶不仅密切关系着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传承着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更搭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舞台。全面认识当前我国茶产业的现状、优势和短板,才能积极应对,进一步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中国茶持续在世界舞台绽放精彩。感谢四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


来源: 农民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专家对话:国际茶日是全球茶人的节日

今年的5月21日是第三届“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文化是数千年中华农耕文明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加速融入双循环的重要风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时指出,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中国茶应怎样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打响品牌?本期对话邀请鲁成银、魏有、王岳飞、李乐骏四位专家,在国际茶日到来之际共话中国茶。

对话嘉宾

鲁成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资深首席科学家

魏有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常务副院长

王岳飞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李乐骏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弘益大学堂校长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彭瑶 赵新宁

见习记者 刘知宜

01 中国茶产业发展有五大核心优势,但还存在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率不高、茶消费增长缓慢等挑战

Q

主持人: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独特优势?又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

鲁成银:我国茶产业有五大核心优势。一是作为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为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世界上最为丰富的遗传基因。二是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传统制茶技艺,形成了六大基本茶类和相关习俗。三是我国茶区生态环境多样,形成了江北、江南、华南和西南四大茶区,出产种类繁多、极具地域品质特色的名茶,如普洱茶、五指山红茶、凤凰单丛茶、武夷岩茶、西湖龙井、六安瓜片、信阳毛尖、汉中仙毫茶、安康富硒茶等。四是我国茶叶具有品质和特色优势。五是有产业链完整和规模大的优势。王岳飞:当下中国茶产业已迎来几千年来最好的黄金时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茶年产值到了超过5000亿元、近1万亿元时代。未来几年内,茶行业在中国市场的体量一定会超过酒行业,几十年内也会超过烟草行业。二是中国人均年消费茶叶量到了超过3斤时代。过去数千年中国人均年消费茶叶量从未超过100克,直到从2010年人均年消费茶叶约800克开始,几乎每年增长100克,到2019年人均年消费茶叶已达到1600克。三是中国迎来人人想学茶的时代,即便是不经常喝茶或不了解茶的人,也能随口说出喝茶对健康的几个好处。

魏有:近十年中国茶产业高速发展,茶园面积和产量突飞猛进,出现了产销两旺的现象。2021年全国茶园面积约为4906.53万亩,同比增长1.69%,开采面积约3902.87万亩,同比增加2.81%;茶叶产量约为313万吨,同比增长6.76%;茶叶产值约为2162亿元,同比增长约10.3%。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劳动力短缺、机械化利用率不高,疫情这两年表现尤为突出,出现了采摘不及时、鲜叶下不了树的情况。出口增长缓慢,单价偏低,茶类单一,以贴牌和大宗茶为主,名优茶出口非常少。此外,茶消费增长缓慢,尤其是新的饮茶群体培养困难。茶产业整体上产大于销,供过于求。

李乐骏:中国茶产业发展最大的特色在于,中国茶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名茶品类资源,几乎县县有好茶、乡乡有好茶、村村有好茶,这是中国形成独特茶产业的历史文化大背景。中国茶产业链超长,涉茶人口众多,全国形成了庞大且比较稳定的内销市场,一片小叶子已经成为拉动民生的大产业。

但中国茶产业总体品类多、品牌少,不少名茶的有效宣传半径不能脱离一个县、一个市,打造品牌的决心与能力明显滞后。中国茶从农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步子太慢,行业主体仍然停留在低效率的农业初级阶段,还没有摸索出一条高效的、适应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可持续、生态化的新路。

02 中国茶属于“地缘茶”产品,应建立金字塔结构的消费体验,打造自身独有品牌

Q

主持人:有人说,中国几万家茶企年利润“不敌一个立顿”,但也有人说“中国茶不需要成为立顿”。对此您怎么看?中国茶应怎样打响品牌、提升竞争力?

鲁成银:“不敌一个立顿”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茶分为地缘茶与非地缘茶。地缘茶是指,标示茶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产品,所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公有性、集体性和永久性知识产权的区域公用品牌,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因此,我国茶叶品牌建设走的主要是“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模式。地缘茶产品既是大众化饮品,也可做成礼品茶,与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和文化结合生产出顶级茶;还可以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结合,打造茶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立顿茶则属于非地缘茶产品,茶叶原料来自众多产地,然后经过工业化生产,销售到世界各地,产品易同质化,是一种大众化饮料,产品的礼品性和文化性不足。

中国茶业品牌建设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建立“大众茶-礼品茶-顶级茶”的金字塔结构的消费体验,融合第三产业的发展,突出地域文化、健康等概念,打造自身独有品牌。

李乐骏:中国茶产业需要虚心学习立顿在品牌塑造、营销传播、国际化视野、产品效率生产与品控等方面的优势特长。当然,因为历史发展基础的大背景不同,中国茶产业的模式和立顿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产业链的价值分享机制。中国茶产业是自然形成的由数以千万计的茶农、茶工、茶师、茶人构成的共同体,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品牌,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价值分享链条,每个环节都公平分享利润,数千万的涉茶人口因此有了生活保障。立顿模式的主要品牌能力建立在英国本土和发达地区,利润分享的主体也在极少数人和地区中,而涉及人口最多的加工生产环节,则大份额外包到斯里兰卡等地。立顿模式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养活如中国茶产业般如此大基数的涉茶人口。

当下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大幅提升中国茶种植者、生产者、投资者、经营者等茶产业涉茶人口在职业技能方面的整体专业度,筑牢筑实中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之基。

03 疫情给茶叶产销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但也加快了产销方式转变

Q

主持人: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对今年春茶产销各环节造成了哪些影响?各产业发展主体可从哪些方面着手减轻影响?

王岳飞:一是春茶上市受阻。春茶采摘的最佳时期一般在3-4月份,疫情给春茶生产经营和产能带来了一些影响。二是工人返工受阻,劳动力不足。熟练技工紧缺加上产能不足,导致茶叶品质不稳定;部分名优茶不能及时按标准采摘、加工,以致特级茶、上档茶产量比例下降;对于茶叶批发零售和进出口贸易的经营企业,因员工不能完全正常复工,茶叶品质和产量不能满足既定目标,客观上影响了订单和销量。

鲁成银:各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茶区采摘、加工、茶叶流通和销售等环节造成较大影响。茶叶生产面临的主要难题首先是用工难。季节性采茶和制茶人员出行遇到困难,部分茶叶生产务工人员取消外出计划,茶企减少外来用工人员数量。其次是茶叶流通和销售等环节受阻。外地茶叶经销商无法去茶产地交易市场、企业或茶农手中直接收购茶叶,然后转运至各大城市门店和茶叶市场销售;快递等物流受阻,包裹揽收困难,无法保证茶叶按时投递送达;疫情下消费者减少出门,进店客流减少;受经济环境影响,居民消费力下降,消费意愿降低。

尽管疫情给茶叶产销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但也加快了茶叶产销方式转变,茶叶行业借助互联网优势,通过直播带货等新方式,显著加快了线上茶叶营销的步伐。通过举办网上茶叶推介会等活动,扩大了茶品牌的影响力。

04 茶文化不是一味的复古,当代中国人应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茶文化表达

Q

主持人: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您认为,应如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魏有:文化是魂,产业是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挖掘、培育、推广,让消费者不仅喝茶,更要爱上茶,爱上茶文化,通过文化助力产业发展。而产业的发展根本就是科技的发展,所以要重视和大力推进茶叶科技研发和创新驱动,让茶科技成为茶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让茶叶真正融入科技。

李乐骏:在“三统筹”中,茶文化排在首位,要发挥更大的创新引领作用。首先是要尽快创新发展出适应新时代的中国特色茶文化。茶文化不是一味的复古,当代中国人应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茶文化表达。其次,茶文化需要更加广泛的学术研究基础,全国高校和研究团体应考虑设立规范的茶文化专业与研究机构,为中国茶文化的高层次发展打下学术基础。最后,茶文化的未来在于青少年。当前,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呼吁中小学生走进厨房劳动,希望各地号召青少年端起茶杯,学茶知茶,培育好中国茶文化的接班人。

鲁成银: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要在茶生产过程和茶产品中注入文化内涵,统筹茶产品的物质性、文化性与科学性。重点围绕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产品三大载体赋能,提高茶产品文化内涵,提高美誉度。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需求,扩大茶叶消费,实现产业增效,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Q

主持人:目前很多地方将农旅融合作为茶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也存在同质化、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您认为,今后应怎样破题推进茶业农旅融合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魏有:有些地方的茶旅融合雷声大、雨点小,多年来还处于发展的初级层面。一些茶乡旅游缺乏政府政策的引导,也基本没有纳入到地方大旅游规划圈,发展中出现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自身造血功能弱、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茶民宿、茶庄园、茶餐饮等基本以茶农或者茶企自由发展为主,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推进茶业农旅融合发展,要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积极挖掘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还要引进和扶持有实力、有能力的运营企业,吸引游客停下来、留下来、住下来,让茶乡旅游成为地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乐骏:农旅融合的核心是特色茶文化的展示与体验。农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特色发展。同时,要做到文化引领,要舍得为当地的特色茶文化做投入、做研究、做宣传,在茶文化上花一分钱,可以为茶产业增十分色。最后,要相信时间的沉淀,不少文旅项目开始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就草草收场,就在于没有坚持去沉淀。农旅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旅游,当地特色的茶文化需要一批茶农、茶师、茶店在当地不断碰撞,才能生根发芽。

05 更加贴近生活,重塑消费情境,是未来新茶饮品牌提振国内消费市场的必修课

Q

主持人:近年来,新茶饮、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风味茶等新赛道崛起,您如何评价这种新业态以及它与传统茶产品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市场,培养新消费增长点?

魏有:我国茶叶的市场拓展一方面是出口,另一方面就是开拓新的消费群体。传统的饮茶群体基本比较稳定,多年来大家一直在探讨如何吸引年轻人关注茶、喝茶,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是增长还比较缓慢。新茶饮、风味茶、调饮茶等新业态出现后,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消费群体,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茶、了解茶。虽然他们喝的不是原叶茶,但是也是茶的一个品类。市场是多样性的,产品更应该是多样性的,所以我认为这种新业态与传统茶之间是非常好的互补和促进。

茶叶消费市场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并不大。如果想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就要挖掘茶叶消费未触达或较少触达的人群,也就是“95后”“00后”,这就需要茶企认真研究这部分人群到底需要怎样的产品,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怎么吸引他们关注茶产品。

李乐骏:中国茶可以时尚,中国茶应该时尚,中国茶本来时尚。一杯中国茶,从唐煎、宋点到明冲泡,从来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历经千年演化,既有传承更有创新,中国茶的传统工艺就是要守正创新,做到新中有旧,旧中有新。

新茶饮仿佛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口粮茶”,将好喝、好玩、好看做到极致。当然我们必须正视,新茶饮当下正在经历从快车道到慢车道的转型,大批新茶饮品牌发展遇到严重挑战。新茶饮行业仍然需要加大对茶文化底蕴投入,只关注产品,没有很好地看到产品和消费市场之间的文化共性,没有其自身茶文化特色的茶品牌,无论新旧,都不能走得太远。新茶饮品牌如何更加贴近生活,重塑消费情境,以精炼的茶文化内涵作为产品支撑,呼应国人的精神需求,是未来新茶饮品牌提振国内消费市场、培养新消费增长点的必修课。

06 要加大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

Q

主持人: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这是由中国政府首次推动设立的国际日。“国际茶日”的设立对进一步提振全球茶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哪些促进作用?

魏有:茶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很多产茶国家的农业支柱和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贫困家庭的主要谋生手段。“国际茶日”是全球茶人的节日,推进了全球茶产业的融合发展,搭建了全球茶产业交流、合作、互动、研讨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全球性的流动,但由于“国际茶日”的设立,大家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这个节日中,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和推动全球茶产业的发展,真正让茶成为了友谊的使者,达到了“茶和世界,共品共享”。

鲁成银: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Q

主持人:为促进全球人均茶叶消费量的提升,推动全球茶叶市场与贸易的持续繁荣,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业应从哪些方面强化国际合作?

魏有:政府作为管理者,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茶叶生产国政府部门、出口国政府部门的交流与信息沟通,积极传递本国茶叶的有关信息。行业组织要加强与各国的行业组织交流与合作,举办丰富多样的涉茶活动,同时加强在国外媒体平台传递中国茶的声音,积极关注主要出口国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动。企业要有国际视野,积极关注国外涉茶行业的信息和市场变动,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

鲁成银:可以从四方面加强合作。开展国际茶叶科学研究与交流,让更多人了解茶给身体健康带来的益处。开展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作与互认,可通过地理名称保护并宣传茶叶,向消费者传达地理、生态、海拔和气候等对茶品质成分形成的影响。开展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如茶传统手工技艺、茶戏、茶歌、茶舞、茶曲等。开展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这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Q

主持人:“十四五”期间,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国茶产业进入全面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窗口期。中国茶产业要着力从哪些方面提质升级、强化国际竞争力?

王岳飞:首要是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实施“一药一码一册”的溯源管理,同时通过政策性补贴,鼓励企业使用新设备进行生产。其次,通过引导扶持,帮助国内的认证机构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推进茶叶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融合。第三,借助海丝茶文化溯源、国际级茶博会等,打造中国茶文化体系,推广茶文化影响力。第四,通过品牌建设等全方位促进发展举措,对在国外重要城市推广和开办相关项目或品牌店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奖励和扶持,减少企业国际推广成本。

魏有:要加强质量提升,密切关注主要出口国的标准制定,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要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创新驱动,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逐步树立中国茶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深化国外消费者对中华饮茶习惯和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部分国家对我国涉茶及茶制品降为零关税或者大幅度降低了关税,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和区域累积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这将为中国茶叶走出去和引进来带来更多便利。

主持人:中国茶不仅密切关系着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传承着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更搭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舞台。全面认识当前我国茶产业的现状、优势和短板,才能积极应对,进一步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中国茶持续在世界舞台绽放精彩。感谢四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600岁的中国茶饮方式何时革新?

每年的开始,围绕行业发展媒体都要有个“展望”“预测”的开篇。


2019年,茶行业的发展任务很多很艰巨。业内资深人士列出了2019“十大关键词”,位居前列的是“产量”“库存”“消费”“结构”,可以看出事关产需平衡、扩大消费的每个关键词背后都是一场攻坚战。


一些行业协会也发出自己的声音,从国际国内大市场入手,为行业分析把脉。分析认为:世界茶叶产大于销的矛盾依然突出,而世界茶叶产量增长的主要来自于中国与印度。因此,改善供需矛盾,除了要提高茶叶消费量外,产茶国应当适度控制茶园的种植面积。


显然,如何扩大茶叶消费是2019年乃至今后的一个核心,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


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茶叶消费升级这个问题呢?


请随记者到国家博物馆看看吧。


能让这249万人喝上热茶吗?



     
 作为参观者,也作为媒体记者,记者先后两次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出于茶媒体人的本能,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整个展览看完一般需要两到三个小时,这期间人们不一定饥饿,但几乎所有人都需要补充水分。国家博物馆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个刚性需求,在每层均设有多处免费饮水点:一排排的饮水机,码放如山的纯净水。记者体验了一下:除了人太多,饮水机热水有时供应不及外,实在是很贴心了。


新华社报道,从2018年11月13日开展以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的人数,截至1月7日累计达到2497540人次。两次参观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249万人”与“六大茶类、数千个品种”这两组数字在我脑海中翻腾冲击:一边是这么庞大的人群、明确的需求,一边是这么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茶类,但为什么当消费者出现时,茶缺位了?



这个参观人群除了低龄幼童外,几乎都是茶叶的合适消费、服务人群。按一半人爱喝茶的保守比例算,每人喝一杯计,展览开展两月来,至少可以消费220万杯!也是中国茶叶的220万次推广!有人肯定会说:国家博物馆不会让茶企业作为赞助商把茶叶与茶水送进去的!对这个疑问,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假设——国家博物馆采购方便、快捷、安全的茶水来供应和服务249万人,请问目前中国茶企业有哪一家、哪款茶品能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再来研究这个假设——它的出现前提是真实的,并且会是大概率事件!第一,国力在增强,国家公共服务在逐步提升。这个40年一遇的大型公众展览,国家博物馆提供纯净水供应就是明证。第二,从安全和卫生角度出发,瓶装茶饮料无法满足这个场合需要,而个人自带的液体又不适合入内。第三,记者现场随机“采访”的观众表示:几个小时的参观中如果能喝上热茶,当然非常棒!作为世界第一茶叶生产和消费国,为什么不能随时随地喝上茶呢?


分析下来,相信人们会认可这个结论:之所以茶水没有出现在国家博物馆,是茶本身的供应残缺造成的“短缺”!之所以这220万杯茶水的消费没有实现,完全在于茶产业自身供给侧不给力!



600岁的中国茶饮方式


何时会革新?


       按照一般公认的结论:茶叶发源于中国。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变于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国,从数千年历史看,中国茶叶的消费遵循了越来越简便的规律。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正式宣布皇室不再需要团饼茶,民间已经流行的散茶成为绝对主流而延续至今;这道诏令也是人们喝茶方式的分水岭,比唐宋煎煮、点茶更简便的原叶冲泡从此大行天下。


事实上,朱元璋的罢团茶诏令是顺应历史、适应经济和方便生活的“追认令”。因为符合这背后的经济与消费规律,所以影响到今天。如果从1391年算起,这个变革诏令已经过去628年了,朱元璋地下有知的话,他一定会疑问:600多年了,为什么中国茶饮方式基本不变呢?难道今天喝茶方式不需要新的变革吗?


我姑且把它称为中国茶的“朱元璋之问”,要回答这个设问并不容易。原因在哪里?



      朱元璋当年的诏令是通过皇家采购改变了上游供给侧,进而改变下游消费,并顺应便捷潮流成为引领600多年的“潮流范儿”。


为什么我说249万参观者隐藏着220万杯茶而不是8800千克茶(按每杯需要4克茶叶计算)呢?除了用“杯”形象、明了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朱元璋时代开始的散茶与茶水之间,茶叶从产品、甚至消费者采购回家的商品到完成消费之间,还隔着一个巨大的鸿沟:把茶叶变成可以喝下去的茶水,看似简单,但受各种制约。从茶叶到口中茶水这半米的距离,咫尺之遥,我们却走了600多年,但至今基本没有实现质的飞跃!


这个跨越为什么难?因为这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是从传统农耕生活向现代商业生活的跨越!是从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消费导向的跨越!


这个咫尺之遥的跨越如果不实现,中国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就不能算完成任务!



供给侧改革


首先要改我们的头脑!

        供给侧改革已经提出好几年了,但在茶行业动静并不大。根子在哪儿?在我们陈旧僵化的头脑!


提到供给侧改革,我们最早是从离臀部最近的马桶圈开始体会、领悟、觉醒的。或许因为屁股能够指挥脑袋,在工业品领域供给侧改革高歌猛进。茶叶领域是因为工业化落后所以供给侧不给力吗?错!是因为头脑落后,才导致工业化落后,才导致供给侧改革滞后!


249万人喝不上热茶?是中国缺茶吗?在这个明晰的消费群体面前,六大茶类、十大名茶、数千品种都到哪里去了?



       249万人喝不上热茶?是中国缺相关的技术吗?在“伟大的变革”展览中大家看到中国已经九天揽月五洋捉鳖,难道造不出供应490万人茶饮的机器设备?


249万人喝不上热茶?是缺干这件事的钱吗?这个问题今天的中国人好像都不屑回答了。


所以,勇敢地承认吧:唯一的症结就出在我们的思想观念上!


国家博物馆的所见所感让我认为,2019年行业的主题词不论是10个还是100个,“供给侧改革”是核心,是关键!如果把这个“牛鼻子”抓住了,消费就上去了,产业结构也理顺了,茶园开采率问题、库存问题、企业销售问题、茶农效益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有人问我,2019年供给侧改革任务有哪些?我的答案是:第一,改变观念,千方百计扩大消费。这是统领性工作。



       第二,进化观念,从大众生活、方便快捷改造我们的茶人、茶企、茶产品。

       第三,创新茶品与服务。传统原叶茶从朱元璋时代开始已经过去600年了,需要更新换代了!茶饮料产业无法满足市场的新需求。还以大型公众活动的茶产品服务为例,大型社会文化、体育、演艺活动,每年全国各地要举办很多,这些目标人群集中的区域,都是茶产业需要关注并满足的新领域。而这个领域的开拓一定会极大推动茶产业的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说回到那249万人的饮茶话题,如果有茶饮料企业能够开发出移动式大型供茶设备,我相信一定会有市场!



       第四,供给侧改革需要胆识和真功夫。动在供给侧,根在消费端。有人会说:外国人喝咖啡,也没见他们把咖啡端进运动场。问题就在这里——外国人没做到的我们就不能做吗?事实上,从二战时英国政府为鼓舞士气给每辆坦克配备煮茶器就可以看出来,只要动力足够大,需求足够硬,供给侧会变着花样让“上帝”满意的!

      谈论2019年时,人们不约而同用上一个词——难!但我们的经济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具体到茶行业,改革进入深水区,没有难就不叫深水区;市场难,但头脑不能畏难。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一定能蹚出一条宽广之路、提升之路!


声明:文章来自于茶周刊,图片整理来源于网络,仅交流分享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图文编辑:孙沛沛)


过年送好礼,好多巴多来帮你



潇湘 特级茉莉花茶系列·茉莉银毫 袋装 100g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