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饮茶与茶文化

找到约6,375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茶道与茶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饮茶之风盛行,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当我们踏入关于茶的世界的时候,茶文化与茶道就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每当我们提起茶文化与茶道的时候,总感觉两者非常相像,却又弄不清哪里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聊聊茶文化、茶道是什么,茶文化与茶道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茶道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和精神,包括了茶艺、礼法、环境和修行四大要素,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中国的茶道精神表现为四个方面: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以及明伦之礼。

中和之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中庸之道”,“中和”就是诠释此道的一个词。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这种相对和谐的状态作为理想的境界,是心理与生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均衡、和谐、美好关系的理想追求。

自然之性

随性而自然,是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就追寻的情趣。茶道中关于“自然”的追求,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追求天地万物的自然发展,而是追求人性自然而然地发展。

清雅之美

清,是指饮茶物质环境的清,也指人格的清高。雅是指饮茶的环境要雅、茶具要雅、茶客要雅、饮茶方式要雅……等等。茶道的境界,要基于清雅之境,但又不拘泥于形式,毕竟大俗也可大雅。

明伦之礼

是指基于饮茶活动所体现的行为礼仪、交流礼仪等。比如,饮茶时,其人仪态端庄整洁,与人交流守礼而有节,令人十分畅快等。

茶文化

茶文化包括关于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心态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上面我们所说的茶道,就是茶文化中的行为和心态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物质文化

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综合,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分及疗效研究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

制度文化

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茶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有关茶的管理措施,我们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茶税、内销、外贸等。

行为文化

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成俗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古时候形成的茶百戏、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习俗。而到现在,各地、各民俗形成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序也是百花齐放,数不胜数。

心态文化

指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的因素。正如在品茶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当然也包括反映茶叶生产、饮茶情趣等的文艺作品;还有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我们所说的茶道、茶德等。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其实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不管是茶文化也好,还是茶道也好,都是围绕“喝好”一杯茶展开的,离开了茶,也就不存在什么茶文化或茶道了。

来源:来源:茶营销课堂,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缘起为茶,紫砂与茶文化的绝世CP

「紫砂·茶文化」

紫砂壶文化是伴随着茶文化而出现的,与茶文化相生相伴,如影相随。所以,紫砂壶的源头是茶文化。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人雅士平时常常会集起,且鼎且缶,以啜以饮,由此获得无限的情趣。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有“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饮”之语,可见,饮茶在古代人们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早在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对茶的功用有了很深的了解,饮茶之风先从巴蜀和江南一带向北方发展,然后又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成为世界性的饮料。据汉代《华阳国志》、司马相如《凡将篇》和扬雄的《方言》等书中记载,武王伐纣时就出现将茶作为贡品的事,也反映了西汉时期买茶、烹茶、饮茶的事。

饮茶的方法从古到今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从药用到茗饮,最先采用混煮法,然后又有煎茶法,这些方法唐代乃至晚唐非常流行。由于不同时期的饮茶方法不同,茶具也随时代在不断地变化着。最早人们采用“煎茶法”,所以“茶壶” (宋代以前叫汤瓶)的腹部大,口大流短;茶碗多采用青、白釉瓷浅腹碗。五代、宋代至元代饮茶方法主流是“点茶法”,所以,五代和宋代的茶壶则是小口、 长曲流,方便“斗茶”时要“点汤”或“点茶”做功夫。明初至今采用的是“泡茶法”,所以“泡茶”的壶身变矮小,由于壶小,既可以使茶保持“香不散” “味不耽搁”,也保持了茶本身的色、香、味。

唐代煎茶流程

可见,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历代贮茶、煮茶、饮茶的器具也不断丰富。茶具制品多种多样,材料繁多,主要有金器、银器、铜器、锡器、玉器、珐琅器、陶器、瓷器等,日常普遍使用的则是陶、瓷器。

陶瓷业发源于新石器时代。紫砂陶瓷艺术的创始,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期,甚至有人提出唐代就已有了紫砂壶,但目前尚未发现实物。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不分。随着饮茶风气的普及,茶器日趋工巧,有人说,唐代末年出现了饮茶最理想的茶壶——紫砂壶。以紫砂泥为原料,经艺人精心制作,其壶颜色紫红、质地细柔、造型古朴、光泽典雅、贵如鼎彝。

无论紫砂壶是否出现于唐代,但唐代宜兴已是闻名的产茶基地,这是不争的事实。唐代宜兴有很多名茶年年纳贡,供皇府上下享用。唐代“茶仙”卢仝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阳羡是宜兴的古称,可见,在宜兴很早就出现用丁山和蜀山的土壤制作饮茶的紫砂壶。

宋代的紫砂壶已在文人中广为使用,而且一些文豪在诗词中称颂紫泥新品、紫砂罐等,这已被一些文章引为宜兴紫砂器创始的佐证。例如,宋代的欧阳修、梅尧臣、苏轼、蔡襄等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咏壶、咏茶的名篇、名句。

喜共紫瓯吟且酌,

羡君洒脱有余情。

——欧阳修

欧阳修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洒脱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

小石冷泉留早味,

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讲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之事。

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

——苏东坡

苏东坡更有:“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说的就是用活水、江流清水煎茶,味道会不同凡响,更加清醇、香远。

宋代后期到明代的宜兴紫砂出产崛起,很快成为全国的紫砂器出产中心,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宜兴始终引领中国紫砂壶制作风骚,直至今日。

来源: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咖啡碱的刺激作用与茶文化传播|发酵食品,茶叶与人类生活

1、浅谈发酵食品

2、茶的最初形态是什么样呢

3、茶的功能性与传播

4、茶的杀菌作用与茶文化传播

5、茶的补充膳食纤维作用与茶文化传播(点击阅读)

6、咖啡碱的刺激作用与茶文化传播

7、茶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8、普洱茶与当代人肠道菌群养护

9、普洱茶保健的部分机理浅谈

6、咖啡碱的刺激作用与茶文化传播

很多植物都会合成生物碱类的化学成分,植物进化出这个东西,是通过这些刺激性物质保护自己,让动物不去吃它。大部分时间,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很少有动物喜欢故意找刺激。但人类受到生物碱刺激后,会有兴奋感,接触多了还会成瘾。所以富含生物碱的植物往往被人做成嗜好品。茶叶就含有大量生物碱,茶叶生物碱中咖啡碱比例最高,通过喝茶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喝多了也会上瘾。

在需要静修的宗教体验中时常喜欢饮茶,茶叶生物碱在此时的功能,被描述为提神,或者被认为可以减少或控制性欲。

作为汉地茶文化的代表,陆羽就认为茶的功能重点在此。所谓“荡昏寐,饮之以茶。”(《茶经·六之饮》)

这一点对于汉族人民要分两层意义看待。保持清醒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可以增加劳作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对于士大夫阶层来说,只有脑子在活跃的状态,才可以充分创造和享受精神生活。

又由于草原文明和藏区文明对茶的强烈需求,这样的经济作物,必须大力发展。

士大夫们以身作则,努力拉高内需。这就是汉传茶文化发达的底色。

一代代文人不断发掘出茶的种种乐趣、德行、精神,呼唤出了汉民族对茶的爱,实实在在帮助汉族茶产业做大做强起来。从“秦人取蜀”到“五口通商”,两千年的文化积淀塑造了汉传茶文化无以伦比的自信。

古代的中原士大夫把茶生活拔高成了一件雅到不行的事。宋朝是“雅”的极致,日本人来了一看,喜欢得不行,就成套学回去了。日本人需要喝茶吗?不需要,但就是瘾大,这瘾一方面是身体上的瘾,另一方面是文化上向中国模仿的心瘾。

在日本江户时代,农夫只可以喝白开水,武士才可以喝茶。

茶对日本的影响不在喝茶本身,而在茶的周边。尤其那一套复杂的礼仪——日本茶道,这是日本贵族生活的基本要求。

千利休在大阪堺寺庙某墙壁上写了《饮茶七律》,就弥漫着浓重的宗教仪式感。

“客人先进入外间,即供客人等待的房间,所有意气相投的人在那里聚齐。一声木锣响过,表示主人要出来迎客了。

就洗手来说,重要的是由此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主人必须恭恭敬敬地接待客人,带他们进入饮茶室。如果主人是一个举止失措、缺乏想象力的人,如果茶和饮茶用具品位不高,如果茶园的自然格局和茶树规划不够美观,客人也可直接拂袖而去。

类似风吹过松林的声音一响起,就表示水烧开了。听到一声锣响,客人第二次进入饮茶室。没有及时听到水开或没有及时处理好炉火,都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

不论是在饮茶室里面还是外面,都不谈世俗的东西——这是一条颇有年头的戒律。

在正式的聚会上,客人和主人都不能咬文嚼字相互恭维,虚假客套。

聚会一般不会超过4个小时。但是,如果因为中间谈论佛教教义或美学问题而超过了这个时间,也无可非议。”(摘自《绿色黄金》)

茶除了“雅”的功能,也具世俗意义。藏区的人要是两个月不吃茶,那恐怕相当难受。但汉人两个月不喝茶,大概率没什么事。

这是因为藏人几乎必须靠吃茶来补充膳食纤维,而中原人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来源可选择。

因此,中原对茶的使用方式会与牧区有所差异,古代汉人喝茶其实是喝多酚和生物碱,至于膳食纤维则大可弃之不用。于是茶叶在中原演化出了泡饮的方式,只喝浸出物,而丢弃纤维质的叶底。

茶树中嫩芽叶的咖啡碱含量远高于粗老叶,所以汉人偏好用嫩芽叶做茶,对空有纤维质的粗老茶叶缺乏兴趣。

这种汉地与边地的用茶差异,使不同文化族群通过茶产生了有趣的关系。

比如汉族文人用这种差异来做文章,塑造文化优越感。

唐代樊绰《蛮书》有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陆羽在《茶经》里对这种喝法评价“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一个是边地老百姓当菜吃,一个是汉族士大夫的娱乐。这其实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站在藏族的角度,也会觉得饮茶丢弃叶底的汉人真是愚蠢至极。

更重要的关系是政治意义,明代的名臣严清曾上疏嘉靖皇帝,清楚指出:“汉地有茶,汉人离开茶也可以生存;藏区无茶,藏人却不可以没有藏茶”。(把这句话里的“藏人”换成任何一个北方游牧民族而言也是一样。)

茶是北方游牧民族和藏民的生活必需品,自己的领地上又不产茶,而且几乎没有其它渠道,只得从汉地买。

在这种经济结构下,汉人政权往往会选择将茶叶统购统销,严格管控边茶供应量,通过国家垄断经营,人为控制贸易顺差,进而实现对需茶民族的间接控制。

从中唐到鸦片战争前,汉地的统治阶级通过茶,获得了一种强大的权力。

茶叶的贸易顺差持续了一千年以上,赋予了汉地人相当的经济优势,另一方面也在持续加剧地区间的不平等,引发了相当多的冲突乃至战争。

中国这种“因为先进所以挨打”的战争最后一次发生在1840年,史称“中英鸦片战争”。

在那之前,中国的文化已经影响到欧洲,所产的茶叶、瓷器、丝绸都非常受欢迎。茶叶更是英国人最偏爱的嗜好品,英国人痴迷于这种可以提振精神的饮料。而中国对于欧洲的物产却几乎没有兴趣。恰如乾隆皇帝所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天朝需要的只是白银。

长期的贸易顺差让白银大量流向中国,英国有点坚持不住了。(因为当时用的是白银,不是纸,如果你愿意收纸,那要多少印给你就得了。)英国人必须找到“无所不有”的中国人喜欢的商品去平衡逆差,于是发现了鸦片......随后的一系列故事对中国是个悲剧,其中细节可参考周重林《茶叶战争》。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逐渐在印度,锡兰以及非洲也发展起了不亚于中国的茶叶经济规模,中国的茶叶优势从此丧失,世界茶叶格局不再一家独大。东方天朝的传说也随之落幕。

原标题:

咖啡碱的刺激作用与茶文化传播|发酵食品,茶叶与人类生活——从茶叶传播的历史片段浅谈普洱茶对现代人的意义(四)


来源:茶叶进化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268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