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雅安那个地方有茶叶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以一杯茶,振兴乡村 第四届青年茶人TED论坛成功举办!

7月6日,第四届青年茶人TED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深圳团市委、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茶道新生活共同主办,福鼎茶产业领导小组、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浙江大学茶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贵州大学茶学院协办。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院长郭桂义,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会长陈佩兰,茶馆中国行秘书长蔡晓东,世界评茶师联合会广东分会会长蒋波,《茶源地理》主编吴垠等茶界专家、学者、前辈出席,与青年茶人深度交流,从青年茶人的视角出发,针对困扰茶行业从业者的一些问题提出实用的解决方案,探讨茶产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青年人才的发展机遇。

深圳茶促会会长杨文明在致辞中提到,在城市化和收入水平提高、年轻群体消费增长、消费方式多元化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青年已然成为茶行业的新兴力量,他们在电商、新式茶饮、茶媒融合、业态创新等领域崭露头角,此外,乡村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都需要有经验、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去推动,新时代青年作为具有年龄、学历优势,有创新潜能的突出群体,必将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必将用新思想、新技术掀起席卷乡村的“新浪潮”,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与世界茶人同奋进,用创意、创新的年轻化表达,让古老、传统的茶文化变得灵动而有个性,厚植家国情怀,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书写属于茶行业的“觉醒年代”。

本届论坛以“以一杯茶,振兴乡村”为主题,7位青年茶人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围绕“校企结合,茶叶破界”、“湾区青年,茶话生活”、“茶旅融合,振兴乡村”、“跨界联动,突出重围”四个主题,分享自己对茶、茶文化、茶产业的思考与感悟。

分享主题:茶叶质量安全——产业振兴的基石

分享嘉宾:吴承慈

福鼎茶产业绿色防控顾问

过去几十年,要控制茶叶的病虫害,农民的认知是去用一些农药、肥料控制,而吴承慈的工作是通过对茶园的深入观察,了解茶园有什么虫害、有什么病害,通过对病虫害的检测,在实践中逐步引导茶农放弃过去使用农药化肥的控制方式,转而使用绿色防控,同时确保茶农收入不会减少,而且,因为茶叶的品质更高了,收入反而有所增加。

当我们解决了地和人的问题,其实剩下的就是天气问题。比如,当我们预见明年会有极强的早春寒,产业又会受到冲击的时候,当我们读懂这些东西,去用知识参与这个产业的时候,提早布控,去用多种方法控制它,减少产业的损失,茶农就会更愿意相信你。

吴承慈认为人处于自然之中,总会有想回归自然的时刻,而茶可以在任何地方,给人疗愈,即便在你很焦躁的时候,茶依然能让你得到平静、安宁,茶是人寻找、回归自然的点,就像你在家里一定要种一盆绿植是一样的。

而像他一样的青年茶人,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茶叶的种植回归自然、回归天然,回归土地,回归根部,希望所有茶产业的从业者能够回到源头,回到产业的根部,回到产业的根基,去用自然养护的方式,种出一杯干净的茶,让这杯茶能跟真正意义上的青山绿水相逢,在每一杯茶里,你喝到的都是健康和自然的气息。

分享主题:一杯茶香从网络到现实—如何振兴乡村?

分享嘉宾:徐曼如

广州叶掌门茶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

徐曼如出生在福建宁德的一个乡村,从祖辈就开始做茶叶生产、加工,作为家里第三代茶人,她认为我们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应该利用网络的力量,把茶更好的推广出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振兴乡村。

从2013年开始,徐曼如就开始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茶叶,近年随着小红书及各大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她在这些新媒体平台积累了数十万精准粉丝。

如何通过线上跟线下的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徐曼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茶旅结合、短视频与直播、优化人才结构方向这三点助力乡村振兴。

像茶界的达人通过“承包一亩茶园”等策划活动,号召茶友来到茶山,或者在茶区做游学的活动,让更多人走进茶区、了解茶区,促进茶区乡村人民的收入提升。短视频的内容,则可以把乡村生活作为切入点,持续生产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同时,通过邀请更多达人到原产地来做直播,以及其他创新方式的直播带货,提高茶区的农作物、手工艺制品的销量。

关于完善乡村的人才结构。徐曼如认为福鼎有一句话“可以家乡,何必远方”写的特别好,乡土情怀让更多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把他们先进的茶学理念,放到茶园管理、生产、加工里面去,在这个过程如果能打造一些榜样性的人物出来是很好的,比如说各个县市里面有现象级的网红,让大家知道这件事情是有可为的、可以持续发展的、人才是愿意留下来的。

分享主题:澳门在新时代下的文化传播力

分享嘉宾:余梓谦

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理事长

澳门文化传播大使代言人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澳门虽然不产茶,但其实澳门跟茶的渊源是很深厚的,早在400多年前,葡萄牙人来到澳门时,最主要的贸易商品就是我们中国的茶叶。

在新时代,澳门是一个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荟聚的城市,一年有3000多万游客去澳门旅游,青年茶人们借助澳门这座国际化都市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将中国茶推广给世界不同地区的人。

余梓谦认为中国茶要打进国际的市场,首先要了解西方人对于口味的偏好是什么,为什么红茶到欧洲会加香精、加糖、加奶,其实和他们自己对于茶叶的需求、偏好以及文化有关。

现在消费者追求的是买卖要有终极的便利性,作为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要提供最贴心、最便利的服务,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合适他们的产品。

现在的消费者是很注重体验感跟参与感的,他们需要投入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是做文化板块,如果没有参与到进去、没有体验进去,他们很难感受茶文化的内容。

协会通过做茶文化、茶教育、茶礼仪、茶培训、走进茶区等工作与活动,推动澳门成为一个茶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国际的友人也能够来到澳门去体验澳门的历史文化与中国的茶文化。

最后,余梓谦分享了他在七八年前学茶的时候,有个老师对他说的:“茶有四个含义,包括感恩、包容、传承、分享”,协会将不忘初心,把茶文化传承下来,把好茶分享出去,让茶文化包容更多的文化,更具国际化的视野,感恩茶农种茶、制茶人制茶的辛苦。

分享主题:品牌崛起!标准化品牌运营怎么玩?

分享嘉宾:林欣

广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广东省茶业商会秘书长

广州广福心道茶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最近十年,国家特别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引用孟子说的“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其实茶产业现在处于一个特别好的时机,茶人们要乘势而上,现在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好时机,这个时候做好品牌、做好标准化非常关键。

标准化会让复杂的东西变得更简单,而让简单重复做的事情提质增效,能让我们品牌的语言传播更便捷,也会让我们构建的品牌具有更可持续发展等优势。

希望传统的茶产业,能够通过品牌和广告传播思维,跟更多的人进行交互。

分享主题:产品-企业-地域,如何三位一体——从雅茶集团说起

分享嘉宾:胡毅

四川雅茶集团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雅安蒙顶山,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茶祖吴理真在公元前53年,在蒙顶山上种下七棵茶树,开创了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

目前,雅安全市有100万亩的茶园,有65万的茶农,有766家的茶企,年产值综合产值是220亿元。

雅安不仅诞生了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等经典的绿茶和黄茶的制作工艺,同时,雅安也是藏茶的鼻祖,时至今日,雅安一直向藏区供应藏茶,补充藏区人民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雅茶集团是去年新成立的一家公司,是在原雅安农业和水务投资集团整合了蒙顶产茶交所、蒙顶黄茶有限公司,还有其他的一些茶企,整合成一个新的茶企,它是市委市政府出资成立的一家国企。我们的口号就是做响雅茶品牌、振兴雅茶产业。

雅茶为什么说是三位一体?因为雅茶的产地是雅安,茶的企业品牌叫雅茶,他们的产品又叫雅茶,所以,当你在喝雅茶的时候,就是在喝雅安的茶,雅安的茶把蒙顶山和雨城,把它的3种茶都装在里面了,它实际上是地域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的。希望大家都能够在一杯雅茶里面雅者安、安者雅,能够过上典雅的生活。

分享主题:从茶的深加工谈产业振兴

分享嘉宾:夏琛

杭州英仕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副会长

夏琛首先和现场嘉宾、观众重新去界定了茶行业和茶产业的共性和区别,然后当我们把目光扩大到茶产业,其实茶产业并不是一个规模很小的产业。以蜜雪冰城这样的新式茶饮店为例,虽然它不是人们传统认为的茶行业,但它一家企业一年消耗8500多吨茶叶,产值100多亿,远超大多数传统茶企,它当然是茶产业的重要一员。

所以,他认为茶产业有许多企业,并不是一个小产业,我们首先要有产业自信,以后不要觉得茶产业很小,其实他很大,此外,茶的深加工是用茶叶去给其他的行业赋能,再通过其他行业的发展来反哺茶行业。

茶深加工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它是一定能反哺到我们的茶产业的,从茶叶的采购也好,从品牌的影响力也好,都是可以反哺我们的。

社会经济价值方面:

第一个,助力乡村振兴。这个好理解,就是我们中国现在大量的茶叶卖不掉,尤其是贵州,大家知道这是一个现状,通过深加工可以把很多富余的产能消化掉。

第二个,培养年轻人的文化自信。深圳有一个品牌大家都知道叫TEASTONE,它也是我的合作伙伴,很多年轻人就是从TEASTONE开始不再喝咖啡,开始喝茶,所以说,用茶替代咖啡,创造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也是茶叶深加工的一种优势。

第三个,优化产业结构。让更多人从一产里面变成二产,从农业变成工业,从标准品变成一个工业品。

最后就是三茶统筹跟茶深加工的关系,总结:

第一,茶科技是产品的核心。也就是说一款好产品,它一定是要有科技来背书的,我的产品好在哪,要拿数据说话,不要讲形而上的东西,所以说科技是产品的核心。做实验、发论文、做数据,这是给产品背书最好的办法。

第二,茶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如果我们脱离文化去做产品,其实消费者都是不感兴趣的,尤其是茶产品,文化一定是灵魂,当我们去卖茶产品,脱离文化的时候,就更像是在卖药,而不是卖一个产品,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只讲功能,不讲文化,因此,美、文化都是要穿插于其中的。

第三,茶产业是事业的根基。我们做深加工的人永远都不能脱离茶产业,因为没有了茶,我们做的化妆品、食品,做的其他的生活用品就没有差异了,冰淇淋里没有茶,那它就是普通的冰淇淋,如果护肤品里面没有茶,它就是普通的护肤品,如果眼罩里面没有茶,就是普通的眼罩,这些产品都是因为有了茶,所以才变的不一样。因为有了茶,所以在自己的行业里面就充满了竞争力,这就是茶深加工给各个行业带来的最大的价值。

分享主题:物的精神

分享嘉宾:曾令波

慢物质主理人、国家艺术基金授课导师

曾令波和大家分享了他们最近几年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板块:

关于民间手工艺的研究和创作,茶也被我们认为是属于民间手工艺的一部分。包括全中国很多茶山,包括一些大量的纺织、刺绣、竹编、木雕等等,他们都会去考察,从里面去寻找创作的动机。

他们的日常就是去研究这些技术,同时去探讨这些技术如何跟当下的科技,尤其是大湾区的生产工艺链去进行融合。

同时,他们自己还会有很多材料实验,包括茶、茶渣等等,都是他们开展的一些尝试,但是目前做的最多的是金属方面的材料实验。

总的来说,这几年曾令波个人的目标是把传统手工艺和当代设计以及生产制造进行融合。

从业20年,他发现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设计师的参与下,正在让我们的视觉表达从浅表的图案美学到更深刻的一些观念表达,我们如何通过设计的介入,让我们的产品能够呈现出更深刻的本质,不管是茶还是器物,还是茶深加工的相关产品。

他们找到了很多造物新的体验,更深刻地研究这个材料,找到它真正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何跟我们的茶或者是跟我们的人发生关系?所以曾令波团队做了大量的材料试验,包括编织、折叠、容补等等,然后,去观看结晶,做成海报,去进行爆炸,他们做过的一些试验里还包括参与一些当代艺术,以及茶器这些器物制造工艺的研究。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环节,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院长郭桂义,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会长陈佩兰,茶馆中国行秘书长蔡晓东,世界评茶师联合会广东分会会长蒋波与主持人、《茶源地理》主编吴垠,围绕质量安全、品类创新、品牌创新、文化创新、空间、教学与传播如何与时代结合等话题,探讨各自观点并与现场互动。

郭桂义:

郭院长表示,7位嘉宾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观点,讲了生产、文化、传播、品牌营销,也讲了跨界,整个内容还是非常全面的。

在听过嘉宾们的分享后,他觉得茶产业的发展,就是现代与传统要相结合。

第一,在产品形式上,要注重传统的,要保留。包括明年要进行的大赛,今天下午同时进行的中国绿茶发展大会,传统的东西我们可能还要保留。

那么新的产品,刚才夏琛博士讲的新的一些产品,包括沿用方式,包括一些新茶饮、奶茶,这个也可以促进我们消费,让更多的年轻人来接受茶叶。

如果为了做好产品,可能科技上也要注意。比如说在茶树品种上,我们有些地方可能传统的茶树品种就要充分利用。

第二,我们要选更多的新的茶树品种。包括我们最近10年或者20年推广比较好的,白化的品种,黄化的品种,最近还有紫化的品种。那么在这方面,还有一些咖啡碱比较低的这么一个品种。其实我们说饮茶的功能——兴奋提神,这是它最基本的功能,但是有一部分消费者有失眠,可能就需要低咖啡碱的茶叶,所以说在技术方面,有的是从工艺上来降低茶叶中的咖啡碱,现在我们可以考虑从品种上着手,有的品种咖啡碱含量就是比较低,在品种这块,传统与现代、老品种与新品种应该是并举的。这样我们也可以丰富产品的种类。

第三,机械和手工。机械化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甚至保证质量,功率比较高了,一些参数设定好之后,它的工艺是可以把一些好的经验变成智能化的经验,也可以做出好的茶叶来。

但是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还要传承和保护。去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茶叶制作定义及相关系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很多茶的制作技艺,都是这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这种技艺来说,我们一定要传承好、保护好,同时,我们生产的产品,能来满足一部分特定消费者的群体心理上的需要,我们的茶是纯手工的、传统的,是国家非遗技艺甚至世界非遗技艺制作出来的。

实际上我们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技艺也是文化,也要传承下去、弘扬下去,所以制作技艺方面,他认为传统和现代也是要相辅相成、辩证的。

刚才讲了应用方式,其实去年《梦华录》热,点茶也非常热,《梦华录》带动了点茶热,实际上在业界前几年点茶在逐渐普及,去年真的又火了一把。那么这种消费方式,甚至围炉煮茶,我觉得都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式。

这种修身养性,我们点茶,甚至欣赏在茶场上作画,也是一种艺术,进行修身养性。传统的要有,这是传统文化,可以提高生活品质。

那么适应年轻人的,刚才提到的饮茶方式,我觉得那种奶茶,调饮茶,我们也要做,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当然,实际上更多的年轻人有时候也接受这种传统文化,围炉煮茶也好,点茶也好,也是好多年轻人在做的。

在郭院长看来在饮茶的方式上,应该也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王岳飞:

王岳飞老师表示以前是在台上发言比较多,坐下面听的比较少,这次来收获很大,他认为这届深圳茶博会办得很好,吴垠同学策划的活动和主持也非常的棒。

他认为七位年轻人分享的非常好,第一个感觉就是后生可畏,让人感到茶有未来。

王岳飞老师对吴承慈讲的质量安全、讲病虫害、讲微生物、讲生态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年轻人能关注这个方向太难得了。王岳飞老师赞扬吴承慈讲的水平达到了浙大茶树栽培学教授的水平。

他能感受到曼如分享的经验,是在她创业过程中总结出的、可以落地的经验,王岳飞老师希望未来她也可以走进高校,给学生们讲讲经营管理、讲讲创业。

而梓谦为澳门茶文化做出了非常好的推广,王岳飞老师能看到梓谦其实也对整个中华茶文化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希望子谦继续努力让所有澳门人都能把茶都喝起来。

王岳飞老师认为林欣讲的品牌崛起、曾令波对从设计角度的分享,都是茶产业需要的,胡毅雅茶也是体现了我们四川茶的自信,而夏琛的演讲角度也很好。

王岳飞老师听完7位青年茶人的分享,第一个想法就是,今天演讲的七位演讲嘉宾能走进浙江大学,包括信阳农林学院,作为校外指导老师,给大学生们上课。

第二,王岳飞老师认为今天这个活动也表现了我们中国茶的自信,青年茶人的分享体现出我们中国茶文化的自信。王岳飞老师介绍现在我们国家茶叶面积、产量、消费总量、出口金额世界第一了,18年前是印度第一,但是现在我们的种植面积是印度的5倍,我们的产量是印度的2倍,这个就表现了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自信。

夏琛讲的行业跟产业的数据,这个也是王岳飞老师最近几年引用比较多的,王岳飞老师说我们既是茶的大国,又是茶的强国,所以这个他觉得这是我们要非常自信的地方。

目前,茶叶行业可能是5000年来发展最好的时代,封建社会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大概就是50克左右,到了1996年半斤,今天3斤半,再过10年会超过5斤的,哪怕是传统茶。所以,他认为今天在座的,包括网上听的茶友,对中国茶叶一定要有信心、有自信,我们在5年到10年之内,整个中国茶行业也好,茶产业也好,我们的产值一定能超过酒,30年以后我们会超过烟。

王岳飞老师期待在青年茶人的努力下,到2030年左右,我国能有一半人每天喝一杯茶,到那个时候我们人均消费量将超过5斤,我们的产业将是几万亿。

王岳飞老师为了勉励所有人,主动提出愿意将自己出版的《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送给有志于了解正确的茶文化、茶知识的观众。

陈佩兰:

陈佩兰女士说这是她第二次参加青年茶人TED。澳门是没有茶出产的地方,他们只有服务,在澳门来说,服务员、茶艺师都是必须要了解茶。

她提到:“虽然澳门是一个60万人口的地方,但其实茶的销售也不少的。中国有14亿人口,但是我们喝茶、消费茶,我们不是排第一,我们是出口的大国,土耳其地方比较小,但是土耳其人每天喝茶,他们排第一,所以,我们要思考,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必须要把茶的文化做好。每个人来到这里,我都希望可以代表你自己的城市,你自己从哪里出来,你的初心在哪里,把我们的文化可以带到全球。

澳门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有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怎么把中国文化通过澳门或者大湾区,把中国的文化、茶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这个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地方。

中国的茶产业很大,在全球来说是出口大国。但是对于西方、欧洲,我们的茶叶到底能不能符合欧盟标准?我们要更加的努力,我希望文化带动产业的发展。”

蒋波:

蒋波先生分享了他听了青年茶人分享几个感受:

第一,他发现参与的这些嘉宾,要么是来自茶学专业,要么就是家族是做茶的,所以他们很快就融入到这个过程当中。而对于我们文化或者是对于茶产业来讲,除掉专业院校的加入,还需要有更多其他院校不属于专业人士的加入。就像王老师刚才说的浙江大学有茶学院,但是喝茶的青年很少,说明什么?在我们的高校,在茶文化的推广方面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

蒋波先生在高校工作,他也有这样几个体会,作为茶的推广,当然第一个就是要以课程为基础,就是要开设相应的茶文化的课程或者茶艺的课程,把它作为一个普及,让更多的同学可以通过茶课堂来进入茶的这个领域,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要以社团为聚合。如果一个学校有了课堂,但是它不能满足同学们在课余之后的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所以,必须在课堂之外要建立相应的茶道社,让更多喜欢茶的同学可以在课余加入到里面,来聚合能量,要以社团来聚合力。

第三,还要通过活动或者比赛来赋动能。比如说像每一年的茶博会都有斗茶大赛,其实斗茶大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学校也可以有“以赛促学”的一种方式。除了参加比赛,还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参与这种国际的赛事来了解整个行业的状态。同时,也让很多喜欢茶的同学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差距,了解未来的方向。在学校里面多组织相应的活动,通过活动,通过我们参加比赛来赋能。

接下来就是要通过合作促发展。这个合作包括以社团为主或者以学校为主,和我们的茶企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比如说像他们学校跟华巨臣在前年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同时,也和很多的一些制茶的非遗传承人建立了合作协议,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有更多的以他们本身的专业来嵌入到茶领域这样一个机会。

最后,以就业为导向,其实在我们这么多年学校的茶文化的推广当中,有不少的同学正是因为进入的课堂、进入的茶道社、参加了比赛以后成为了茶产业的一份子。

除了刚才所说的我们专业院校,还有很多大量的高校,都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去普及我们的茶文化,才能让新一代形成对茶文化的认知,才会有更多的青年人走到我们的茶博会,走进我们的茶领域,并认为是茶不可或缺的东西。

另外,在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的不同专业的同学通过这样一些机会进入到茶领域之后,可以发挥他的专业特性,为这个产业做出相应的贡献。比如说像很多的抖音直播间,包括像硬件、软件的APP设计制作,其实很多同学他的专业特性是可以融入进来的,为这个产业服务的。

蒋波先生认为乡村振兴,除了产业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还要包括生态和组织。这里面他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刚才曼如特别强调了在人才方面,他特别感同身受,而且特别感受到作为高校,在整个茶文化人才培养也好,对整个业态粉丝的也好,都极其重要。

所以茶产业的东西需要政、校、行、企的四方联动,需要更多的青年人的参与,也需要领头的学校,比如像浙江大学,可以和其他的非茶领域的有更多的交流。

蔡晓东:

蔡晓东分享了他们刚刚结束的茶馆中国行的系列活动,在65天里走了62个城市,接近5万里,走访了数百家的茶馆还有茶空间,所以也借这样的机会,跟青年的茶人来分享一下。

他给大家分享3个小的故事,一个是借刚才王岳飞教授所提到的我们能够传递和分享,让身边的人喝茶,也就是他喝茶的起源。

蔡晓东先生是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的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有4年的时间是在国企集团,有8年时间是在外企,一直可能是喝饮料和咖啡,还没有养成喝茶这样的习惯。但是在2011年他有一次出差去成都,成都的朋友他们谈事情不在办公室里,是约到了茶馆里。他记得那是2011年的7月份第一次走进了成都的茶馆,因为一帮朋友他们爱喝茶,他就觉得这个茶还不错。从那个时候开始到现在已经12年的时间,各种可乐饮料、咖啡就几乎不再喝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培养了自己喝茶的习惯。

一位朋友能够在一个偶然的时间带动你去喝了这一杯中国茶,让你能够滋养自己,能够有一个幸福的美好生活和工作。

第二个故事是在2015年,他来深圳,遇到了一个青年的企业家,那位企业家分享了他的一个亲身经历,他说:“我的办公室以前有茶、有咖啡,但是别人来了之后我就问他,你要喝咖啡还是喝茶?绝大多数人,80%都选择了喝咖啡,因为在新加坡这个环境,很多人喜欢喝咖啡,但是不知道什么时间,有一个朋友给我送了一个茶桌,就摆到了办公室,再有人来的时候,我问客人你要喝茶还是喝咖啡,结果反过来了,80%的人选择了喝茶,从那次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工作事业项目越来越顺利,蔡总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蔡晓东思考之后跟他分享:

第一,你摆上了这样的茶桌,我们的咖啡是一个人一杯,你喝你的,我喝我的,摆上了这一套工夫茶的茶具,是你要为大家来提供服务的,你把自己的心态放平,为你的客户,为你的朋友提供服务,你的服务能力提升了。

第二,大家都从外面进来很热,坐在你这里能够快速通过一杯茶跟你同频了,是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更容易同频了去产生合作,所以你的服务力和领导力提升了。

第三,别人来到你这里,如果喝了一杯咖啡,可能短短的十几、二十分钟他就走了,但是只要他坐在茶桌上开始喝茶,可能至少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以上,你增加了你和他沟通的时间和机会。

所以至少这三点,让你的业务,让你的事业越来越好。蔡晓东分享这个小故事给大家,希望企业家、茶二代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喝茶。

第三个故事是在2015年,商务部国资委和国家标准委共同颁发了中国星级茶馆的标准,目前8年的时间,在国内已经评了400多家我们中国的星级茶馆,蔡晓东先生也在2015年和2016年,陆陆续续协助茶馆行业举办了三届大会,也有幸请到我们的王岳飞教授参加我们的博鳌论坛,参加我们的大会。

在这中间他发现,其实一个茶空间对于人的影响非常大。人是环境的产物,比如自己在家里如果有一个茶盘、有个茶桌,可能会增加自己的喝茶时间,然后,让家里的爱人和孩子能够喝上一杯好的茶。

现在中国的茶空间和茶馆有接近百万家,他希望中国每一个青年人除了走进奶茶店,也能够积极走进茶馆去体验我们的茶文化,体验茶会,体验课程。蔡晓东相信在那里,人们会发现另外一个精彩的人生,和另外一些你想要交的或者意想不到的朋友。

有一句话说“你在茶馆里,茶馆就是你的世界,你走出了茶馆走向了世界,世界就是你的茶馆。”所以,他希望全国几百个城市的百万家茶馆,也欢迎青年茶人和爱茶人士,喝好这一杯中国茶,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论坛的最后,青年茶人TED论坛向整个茶行业发出了尊重茶行业知识产权的倡议,5位特邀嘉宾与7位演讲嘉宾率先在倡议书上签字,台下的观众也都积极响应,通过现场签名或者在线转发的方式向整个茶行业发出了倡议。

青年,是向上的力量;青年,是突破的勇敢;青年,是创新的可能;青年,是希望的种子。让我们凝聚茶界向上的原动力,凝聚无数野蛮生长的茶籽、茶芽、茶苗,凝聚所有爱茶且青春的心!

让我们致力于推动一杯健康的茶、一杯方便的茶、一杯消费者感到幸福和喜悦的茶,让我们共同见证和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约青年的您,共创“中国茶,未来赢”!

论坛感言

郭院长:“以前参加很多学术论坛,一般都是邀请资历比较老的专家,企业负责人等去分享介绍,今天是邀请茶界、甚至非茶界的年轻人分享他们的经历、经验,这是很好的方式。”

王岳飞:“我感觉很震撼,我自己收获也很大,这次活动非常成功,为我们整个深圳茶博会增添了光彩,也让我们感受到未来年轻人是我们中国茶界的力量,我想为吴垠老师点个赞,也希望青年茶人TED的活动能持续办下去,未来我们浙江大学的师生也要对这个活动有更多的支持。”

吴承慈:“我感受到非常多青年人在这个行业、产业当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去成就这个行业,去成就自己,并且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产业的所需,去提升这个产业,为这个产业去发光发热,去贡献自己,我觉得这是这个产业能够不断的向上走,不断向更远的地方传播很重要的一点,这是我这一次最大的感受。除此之外,还获得很多老师们对我们青年人所做的事情的认可和肯定,这其实是让我们非常开心的。”

徐曼如:“这次论坛,首先让我们青年茶人有一个机会向大家展示我们青年常人的一些新观点,然后告诉大家我们在做的一些事情,也希望说自己分享的一些内容,能够抛砖引玉;

第二个的话,因为今天来的有很多是我们茶行业的前辈、茶行业的老师,他们也分享了非常多、非常好的观点,而我们未来可能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可以影响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

另外的话,我们中间可能还会有一些联合、一些合作,我觉得这也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之间的联动更加的紧密,就像今天王岳飞老师说的那句话,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端起茶杯,我也觉得这是我们每一位青年茶人应该要做的事情。”

林欣:“我觉得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参加了这个活动,听了大家的这个分享

觉得特别受启发,例如,如何做好线上,包括做茶园的管理,以及一些深加工,都有了方方面面的了解。对我觉得自己今天分享也觉得挺开心的。”

胡毅:“我是第一次参加我们青年TED的论坛,听到其他6位分享嘉宾和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我觉得学了很多东西,从茶叶种植到品牌推广,再到设计,我收获了很多。”

作为青年茶人TED论坛的策划人和今天论坛的主持人,吴垠女士说:“其实,就像我们会邀请今天不同领域的分享嘉宾一样,茶行业的品牌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创新问题等等,都是我们持续关注的内容。”

她介绍今年是茶道新生活、茶源地理成立10周年了。茶道新生活倡导“回归土地,看见茶”,10年来,吴垠带领团队深度走访12个茶区,行程超过6万公里,以茶为根,以文化为载体,发现并见证茶产区土地上的山、水、人、器、物,人文、历史和现状,出版《茶源地理》系列丛书12本,为60多万茶友呈现清晰、客观、立体的茶知识。

吴垠介绍,在走访茶产区的同时,茶源地理以“地域+品种+工艺+纯净度+美好度”的茶源地理星级评选体系,建立茶叶标准认证,推出涵盖六大茶类的「源茶样」作为口感和味觉的参考系,获得了众多追求品质生活、爱茶、对健康有要求的客户的喜爱和信赖,被业界誉为“茶界米其林”。

她表示:“我们希望见证和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但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共同来做。作为一个年轻人主导的创造平台,青年茶人TED希望能够给茶界年轻人提供展现创新的舞台,而也期望通过更多跨界嘉宾的分享开阔茶行业从业者的事业,从而推动整个茶行业的创新发展。”

至此,本次的青年茶人TED圆满落幕,如果作为青年茶人的你,有精彩故事,有精彩观点和分享,欢迎来和我们联系分享你的故事,我们期待你下一次的参与。此外,距离2023深圳春季茶博会结束还有1天,欢迎大家莅临展会现场,品好茶、赏雅器、觅商机!

来源:深圳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林清玄喝茶40余载的感悟

演讲主题:《茶禅一味,一生一会》

 

引言:

一个读者说他11岁就开始读我的文章,现在已经20多岁,在10年间一直没有见过我,所以充满了想象,没想到见到我的时候是相见不如怀念。他很伤心,林清玄怎么长得这个样子,那么丑。我说:如果你从17岁开始写作,写了40年,大约就是我现在这个样子。

在四川找茶

我来过成都四次,第一次在1996年,那次是为了找茶,去青城山找茶。因为我读到过一本书,书上说在明清的时候,青城山有献给皇帝的青城贡茶,青城山的道士在做好茶以后,把茶装在锡瓶里,捧在手上从青城山的最高处走下来,由于青城山终年有雾,道士下山的时候,头和胸在云雾之中,然后慢慢飘下来。山下早有皇帝派来的白马,接到茶以后,七天七夜兼程赶赴京城……看了这个故事,下决心一定要去青城山。于是到了成都,雇了一部车。但路不好,正在修路,司机摁着喇叭就上路了,一路上喇叭就没有停过。当然到了青城山有些失望,白马不见了,锡瓶没有了,道士做的茶是用品质很差的塑料袋包着的,泡出来也不好喝的。在青城山找了一天茶,下山的时候,路边有卖小黄瓜的,一块钱一条,哎呀,黄瓜最好吃!当时心中比较复杂。

三、四年前,又来了一次成都,转道去了雅安,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雅安的一个书店问路,没想到书店的老板和老板娘是我的粉丝。他们就很开心,请我喝茶,带我找茶。第二天去了蒙顶山,当时茶叶博物馆刚刚盖好,但感觉和在青城山的差不好。在蒙顶山的茶堂里喝的茶,离想象还有一段距离。有点失望,最后走来走去,找到一间永兴禅寺。这里有很多和尚,喝了他们的蒙顶甘露,觉得不虚此行。后来很遗憾,永兴禅寺每年产30斤的蒙顶甘露,我只带了2斤下山,下山后非常后悔,当时该把它所有的茶都买下来。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每年产茶的季节,开着车到台湾几个著名的茶区买茶,只要有好的茶就全部买下来。所以,我的家里有三个冰柜,里面全是茶。当把茶买回来以后,我坐在椅子上盯着三个冰柜,心想:今年的茶我全都准备好了。不会再缺茶了。

小时候的吸茶——中国茶道的丰富

我从3岁开始喝茶,我父亲是一个农夫,家里比较穷苦,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我们家特别穷,家里有十八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所以要写武侠小说,可以把我写成林十二少,随时可以射出一把飞刀。在这个物质条件这么差的地方,怎么可以喝茶?我的父亲非常爱喝茶,家里院子中有一个石桌子,上面放一个铁铸的大茶壶,下面是一个炉子。父亲和他的朋友,耕作归来,围着石桌子,每人手里一个小茶壶。小茶壶和现在宜兴的茶壶不一样,茶壶嘴比一般的长34倍。喝茶时,把茶叶抓的小茶壶里,然后向里面到开水,用手抓住小茶壶,吸茶,茶壶不大,一口就可以吸完,现在看起来好像比较野蛮。

一个日本茶道专家采访我,我还提起了这件事,大人们吸完茶,不会收茶壶的,要等妈妈第二天来收,等大人们走光,我会把壶内剩下的茶吸光,看见大人围在一起喝,我认为一定是好东西。这位茶道专家说,你们这种喝茶的方式,还真的比较野蛮。我看到一本明朝的书,介绍了这种喝茶方式每有客来,自壶一把。随你自己的喜欢,加茶叶、添水。因为每个人喝茶的浓度、喝茶的时间、喝茶的方式都是不一样,茶中香味,只在一时,茶里最香醇、最巅峰的味道只有很短暂的一刻。日本专家问会不会很烫?我说不会,因为茶壶里的茶叶塞得很满。大约2/3都是茶叶,茶水很少,刚好一口。

日本的茶道是严苛和孤寂的,每年春茶上市,我会到日本京都奈良去喝茶。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了,其实是中国当时寺庙的饮茶方式。

日本喝茶很严格,他们一般不在家里喝茶,而是茶堂喝茶,到茶堂要穿过一个小的花园,茶堂很小,叫方丈,一丈见方,是中国寺庙主持居住的地方。门口有一个板子,原供武士放刀剑的,现在是放背包、鞋子的地方。茶堂狭小,东西不多,一般要挂一幅画,放一瓶花,花一定是单数,不是双数。花也有讲究,不能用太香的花,可能破坏茶的香味,不能用太艳的花,可能影响对茶的视觉感受。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终于喝到茶。日本人招待客人喝茶会用专门的碗,要分正反两面,他会将正面朝向客人端过来,客人接到碗不能立即喝,要把碗转一面,让正面对着主人,表示对主人的感谢。然后才开始喝,喝的时候不能停,要喝完,表示这茶很棒,喝完了不能要求第二碗,要求第二碗会被赶出去的。因为你要留着喝这杯茶的余味离开茶堂,永远只能喝一杯,才会永远记住当时的感觉。所以,日本的茶道是非常的严肃,非常的规矩。

我和日本的茶道专家讨论时说,你们日本的茶道只学到了中国茶道的一点点,你们没有学到文人的茶道(苏东坡、黄庭坚的茶道),也没有学到老百姓的茶道。要学老百姓的茶道,到四川来吧,非常的自由自在,一人一把茶壶可以,你喝一百杯也没有人管你。中国的茶道虽然传到很多地方,但是我们茶道要比传出去的,层次、内容丰富得多。这是外国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茶圣陆羽

一次,我在法门寺看到出土的茶具,感动得不得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茶具,这些东西现在都很难仿造,可见当时中国的茶道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茶圣陆羽(733-804年)。

我最佩服的三个唐朝人分别是:陆羽、六祖慧能、玄奘大师。这三个人都出生在最贫穷的阶层,陆羽不但是孤儿,而且是弃儿。据《新唐书》记载:他从小被复州竟陵(今天的湖北天门)智积禅师收养,到了6岁,他自己给取名字陆羽,字鸿渐,意思是漂流在陆地上的一根羽毛。一次,我在成都武侯祠看到徐悲鸿的题词万古云霄一羽毛,马上想到了陆羽。六祖慧能也是一样,砍柴为生,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听到了《金刚经》就突然开悟了。历史上的经典很多,有两部是孤儿写的,一部是《茶经》,一部《六祖坛经》。这些孤儿的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即使你身在最偏远、最贫贱的地方,你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你也可以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当我年轻的时候,读到他们的传记,我感动得哭了。如果我和他们一样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说不定也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陆羽从小不喜欢念经,喜欢饮茶泡茶,但师父不准他泡,他立下志向喝遍天下的水,饮遍天下的茶陆羽11岁离开寺庙,走遍了中国十大茶区,品评天下名茶。当然,中国太大,还很多茶陆羽没品到。所以,我到很多茶区去找茶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若有陆羽辞公到,应是人间第一茶。陆羽品评出怎么样的水是好的:泉水、井水、河水、江水、雨水、雪水。陆羽的《茶经》内容丰富、深刻,到现在还没有一部可以超过它的,它是第一部《茶经》,也是最好的一部《茶经》。

一次我到夏威夷去旅行,去找喝茶的地方,听说有一个日本人的花园里有。我就跑去了,走进茶堂,就看到一幅画,画面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画前面摆着一本书,踮起其脚尖一看,上面写着《茶经》,《茶经》前面供着三杯茶。老板说他每天开门的时候,要拜陆羽,再供三杯清茶,祈求他生意很好。我感动得不得了,在一千多年后,在一个想象不到的地方,还有人把陆羽当神来供。可是,在中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感动?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陆羽的了不起不只是他写了《茶经》,他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人。他如果和朋友相约,虽千里冰封、虎狼当道,而不失言也。他感伤的时候,就走到山顶上去极目而歌、痛哭而归陆羽给我们留下茶文化的精髓:你如果要真正了解茶文化,一定要做一个天真浪漫的人。陆羽的名声很大,皇帝听说以后,下旨让他做官,他接到第一封旨意,当天晚上翻墙逃走。后来,又被查到他在哪里,皇帝的第二封旨意来了,他远远看到皇帝派人送旨意的人来,立刻翻墙跑了,不知所踪。各位,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做官的原因。

茶圣、茶神留下的就是永远保持天真浪漫的精神浪漫是什么,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

陆羽留下的第二个财富就是,他说茶是南方有嘉木最宜精勤简德之人精,注重生活细腻品质;勤,勤快,有积极性;简,简朴,在茶座喝,5块钱就可以了,到酒吧,一杯下去,几周的茶就没有了,那就不是简朴了。德,是好品质的人,只有好品质的人才喝得出好茶。

四、从技术到觉悟

我年轻的时候,受到他们的影响,去追寻文化的需要。但是我离开家乡以后,没有好的环境。所以,我非常注意喝茶,想在茶里面品位出陆羽的精神。

开始我喝茶很技术性的,收来的茶放在冰柜里面,心中很开心,我的茶永远也不会匮乏。那时候,我还不真正懂得怎么喝茶,比较重视茶的品质,产自哪个茶区,怎样泡茶才能泡出最好的品质。比如说,一次到洞庭湖买到碧螺春,有人告诉我,泡碧螺春水温必须要70度,我在家摆了一排杯子,60度、70度、80度、90度、100……果然,70度的最好喝。当时喝茶就是这样技术性的。

慢慢的我发现,这样喝茶,并不能进入茶的心。到后来,我进入的佛教的世界,体味到只有真正注重内在修为的人,才可以进入茶的心。我进入宗教也有很多奇特的因缘,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渴望成功。在这个社会上,通常讲到成功,就是有名、有钱。到30岁时,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我是台湾最大杂志的主编,所有的文学奖都拿过,没有拿到的都是不重要的。我还在电视台主持一个电视节目,在电台主持一个广播节目,所以名声很响亮。台湾《成功》杂志评选台湾十大成功人士宝岛十大才俊,我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我后面那个人叫马英九,排在马英九后面的是陈水扁,他们后来都当了总统,我为什么没有当总统,因为我不是很感兴趣。人们都认为我是成功人士,成功应该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我感觉既不幸福,也不快乐。成功就要每天开五个会,要和你的上级讲话,要统领很多的人。

有一天,在报馆等小样中,翻到一本《至尊奥义书》,这是印度哲学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打开第一页就吓了一跳:一个人过了30岁,就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到30岁还没有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当时我正好30岁,却没有觉悟,就好像被别人打了一个巴掌。多年后,我才发现被骗了,那个时代,印度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30岁以后就危险了。

发现佛教对于觉悟讲得最好,就是学习来看见就是我的心在悟。觉悟就是学习来看见我的心。觉者就是彻底觉悟的人,菩萨是走向觉悟的人,懂得觉悟以后,发现自己走错路了,自己和走向更高境界的追求是向反的,也明白了陆羽看到旨意为何要翻墙逃走,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要走的路,他为了寻找觉悟就跑到深山里面去隐居,用佛教的话就是闭关。我每天打坐四、五个小时,守八关斋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饮酒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过渡打扮,不用化妆品,洗澡不用香皂)、不睡高广大床(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以及床上用品)、不非时食(非时就是不是时候,具体地说就是指的从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过午不食)

闭关三年后,一次下山买吃的,要买水果,老板不在,在哪里等着老板回来。一个人过来问我老板,你的苹果一斤多少钱?我大吃一惊,我闭关多日,修行那么高,你还看不出来,心中很气愤。感觉站错了地方,站在卖肉的地方,突然有人过来问:老板,五花肉怎么卖?心中更气,原来以为闭关三年以后,内心已经改变,但我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于是,我下山开始弘扬我吸收到的宗教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我才把结合起来。

奠定茶禅文化的两位禅师

讲到禅与茶,就要提起两位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达摩禅师面壁修行,为了避免大瞌睡,把两个眼皮撕掉,丢到地上,没想到长出两课树,就是茶树。而茶树叶就好像两个眼皮。上课打瞌睡,可以找两片茶叶,画两个眼睛贴在眼皮上,老师一定不会发现。当然,这只是传说。

赵州从谂禅师留下一个公案吃茶去我曾经专门到石家庄柏林禅寺去了解这个公案。赵州从谂禅师在渡化僧人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因为常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有赵州茶的称号。当时,有徒弟来参访他,他问别人你吃茶没有,因为当时茶叶很珍贵,喝完了要把茶叶从茶壶中掏出来吃掉。徒弟回答没有吃掉,他说你去吃茶吧!第二个徒弟说我已经吃过。他说你再去吃一点吧!旁边的侍者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赵州禅师说你也去吃茶吧!

百丈怀海禅师写过一部书《百丈丛林清规》,因为以前寺庙叫丛林,最大的丛林有5000多人,比较小的也有1000多人,人员良莠不齐。清规中最有名的是一天不作,一日不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说一天不工作,一天不吃饭,深一层的含义则是:一天不修行,一天不吃饭。百丈禅师经常与弟子们一起劳动,锄草、种地、收割、打麦无所不能,即使到了八十高龄,仍然坚持不辍。在清规中专门有一章讲饮茶,僧人一天应该饮茶两次,上下午各有一次(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喝茶前,在茶堂外打茶鼓,通知喝茶的时间到了,每个和尚捧着自己的钵,鱼贯而入,茶堂由茶头管理,由专人舀茶,进入茶堂要禁声,只能喝一碗。日本的茶道就是从这里来的。

品茶的四大益处

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奠定了禅与茶结合的基础。茶禅一味,为什么呢?喝茶会带来与人生有关的四个意义

第一,喝茶会让人静心,从前烧水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以前是烧木头,一烧就要一两个小时,水煮好,再泡好茶已经2个多小时,这时你的心会异常安宁。

第二,从容,喝茶的整个过程有很多细节,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变得从容。

第三,专注,泡茶是一个接着一个步骤。

第四,单纯,喝茶时不会想东想西,你会回到一个很单纯的状态。

这四个意义正好禅的要求一样。繁体的的左边是表示的,右边是单纯的就是单纯的心,但单纯的表示。禅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东西,而是回归到自己单纯的状态。

一天,到寺庙里参佛,看见一个妈妈拜得非常虔诚,脸上的光辉就像案头上的菩萨一样。突然有一个孩子来喊她,妈妈很有定力,不理小孩,小孩连着叫了好几声,生气了妈,你没听见我叫你吗?妈妈也很生气,抬起头来,表情由菩萨变成了天王,你没看见我在拜佛吗?孩子没有退缩,伸出手来给我十块钱,买冰。妈妈更生气,立刻从天王变成夜叉,把我从这么虔诚的拜佛中加出来就是为了买冰!”“你要吃冰,等我拜佛拜完了再来要钱嘛。小孩顶撞道:你现在不拜佛,佛也不会走;但现在不买冰,卖冰的就会走了。

禅宗中讲大悟30会,小悟300会。当时就开悟了,佛的确不会跑掉,你拜佛的心单纯了,这就是禅,你为儿子买冰的心单纯了,这也是禅。你拜佛的心不单纯,就不是禅。我在书中经常提到这种单纯的状态。

一次我在无锡,有人带我去看一个大佛,这是一个铜佛,用了700多吨佛。看到山底下有很多人在拜佛,铜佛很高大,但铜佛的头上有一颗避雷针,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这个铜佛自己都怕被雷打到,还能保佑我们?祈求铜佛还不如回到自己单纯的心,回到佛心。

台湾有个小城鹿港,鹿港有个庙准备刻一个佛,从福建请了一个师傅来刻,刻完以后大家赞叹还是大陆的师傅刻得好。一个在佛像前挖鼻孔的孩子说,这个佛像刻得不好,这个佛像的鼻孔那么小,而他的手指那么粗,他自己都不会挖鼻孔。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佛像都不能挖鼻孔

活在当下

茶和禅有很多形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单纯。怎样进入单纯状态,就是看脚下,活在当下,活在眼前的一刻。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一秒钟60个霎那,一霎那60个当下。活在当下,要切断过去的烦恼,也要切断对未来的担心。所以,我写过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当下。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来,活在眼前这一瞬间,就是活在当下。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活在当下。我父亲在院子里种树,这种树是桃花心木,要长20年,是做家具最好的木头,切开以后中间是桃红色的,非常漂亮。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里面,就收了我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桃花心木》,这种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要把树叶扫干净才会长得好,因为它的根需要更多的呼吸。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起来扫树叶,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什么树不好种,偏偏要种这种树!一天爸爸看我们扫得愁眉苦脸,把我们叫过去,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以后在扫树叶之前,先去摇树,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第二天起得更早,因为要先摇树,摇到一半发现上当了,摇树比扫树叶更累!把树叶扫干净了,坐在院子里很开心,明天就不用扫树叶了。好奇怪,风吹过来,树叶又掉了一地。兄弟姐妹集合在一起开会讨论,一个有智慧的哥哥说可能摇得不够用力,明天再继续摇。第三天起的更早,摇得更起劲,希望把明天的落叶摇下来好在今天一起扫掉。可是,即使把树都摇死了,明天的落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所以,在小时候,我就知道要把今天的事做好,今天很圆满,今天就很好。

如果把有钱、有权、有地位当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我在四十岁以后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恕与包容,你今天就成功了。如果你每天都懂得成功,就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喝茶的修行

有位慧海禅师,徒弟问他怎样修行,他说:我的修行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徒弟说:每个人都这样,谁在吃饭的时候睡觉?慧海说:我和一般人不同,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思索,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会想,昨天那一顿真好吃,这一顿会怎样、不会!因为你会去比较,明天还会有更好吃的,所以眼前这碗饭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一碗饭。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希望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利益,可以升官发财,没有办法专心的睡觉。

这是一种好的修行的方法:吃饭的时候专心的吃饭,活在当下;睡觉的时候专心的睡觉,活在当下;喝茶的时候专心的喝茶,活在当下;谈恋爱的时候专心的谈恋爱,活在当下;失恋的时候专心的失恋,活在当下。每一刻都活在当下,都活得非常的饱满,活得非常的有力量。有些人会说:这好难做到。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每天回到家里,端起茶来,先不要喝,而是升起一个念头,好好的、专心来喝这杯茶吧,因为可能这辈子再也喝不到第二杯一模一样的茶。

(林清玄端起一杯茶)哎呀,在这里喝到这杯茶,真好喝。因为你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里面,它当然就好喝。只有你每一次喝茶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你才可以进入茶的道,才可以进入茶的境界一位禅师说:端起茶杯来,要有和爱人会面时欢喜、期待的心;轻轻放下茶杯时,要有和爱人离别时不舍和缠绵的心。这和人生的道路一样,很多人喝玩茶很粗鲁,谈恋爱失败不是不舍和缠绵,而是把茶杯都打破。这就没有进入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取决于内在的选择。

昨天在杜甫草堂演讲时就讲到中国字非常有意思。第一个是,什么人是人可以成为神仙,就是那些心灵境界不断向上走的人。第二个是,就是人的心不断往山谷走。什么是山谷,就是被物质的烦恼捆绑的地方。第三个是,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为什么佛不是人,因为人都有五种障碍(五毒:贪、嗔、痴、慢、疑),佛是经过内心的觉悟把五毒变成了悲、智、行、愿、力(慈悲、智慧、实践、愿望、力量)。

玄奘大师和六祖慧能的修为都达到很高的层次。皇帝来请他们,都被拒绝,因为的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过了皇帝,以他们的修为都已经看到1000年后的事。

你喝茶可以选择一辈子不了解茶的内涵;也可以选择不断地在喝茶的时候,体味到人生的滋味,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观音菩萨有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注音嗡(ōng)嘛()呢()叭()咪()吽(hōng),这有祈求内心莲花开放的意思。

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听了我的演讲后,觉得很好听,让我再唱一遍,并把这六字大明咒写成英文“all moneygive me home”所有的钱都在我家,他说我没想到,你们佛教能做怎么棒。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听到的是世俗的、物质的。寻找茶文化的更高境界不是你人生的必然选择,但你的一次重要的选择。

人生的三个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和欲望的境界,要过更好的生活。有的人在这个境界中会感到很痛苦,一是因为你的的物质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二是因为欲望的满足是非常短暂的。吃了很好的一餐饭,很快就过去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舌尖到喉头有15厘米,如果你是长舌公或长舌妇,可能有17厘米。但你第一天吃的是2万元的大餐,或是一般的馒头,第二天到厕所去检查,出来的都是一样,很短暂。

有些人就想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第二种境界就是文明的、文化的、艺术的。可是到了这个境界,仍然不能免除人生的痛苦与彷徨。即使你有最好的修养,你也不能避免有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

活着就是痛苦,你不能选择你的故乡,不能选择你的父母,不能选择你的兄弟姐妹,还有更痛苦的,你不能选择你的长相。有时候,有人跑来拍我的肩膀,林老师,你长得像达摩祖师。他以为我听了很开心,其实我很难过,长成达摩祖师不是我的过错,是我父母的过错。还有人说,你长得像庙也的18罗汉,回家撞墙撞18次,撞死算了。

是痛苦的:40岁开始变老,今年比去年老;50岁是这个月比上个月更老;60岁是这个礼拜比上个礼拜更老;70岁是今天比昨天更老;到了80岁,下午比上午更老。所以刚才主持人说,欢迎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先生,我气得差点夺门而出。你没有看到我心,和你一样年轻吗?

死亡的痛苦的一种永恒的痛苦。爱别离,相爱的人免不了要别离。怨憎会讨厌的人偏偏做了你的先生、太太。求不得,你想要的却偏偏得不到,你买的彩票,就是开不出来。烦恼炽盛,烦恼像火一样的燃烧。

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就是宗教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是没有烦忧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吃的是一小碗稀饭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他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喝茶的三个境界

一个人前后达到这三种境界,人生就圆满了。如果没有达到,就不是完美的人生,茶道也是一样,也有这三种境界。一开始是技术性的,去买最好的茶叶,最好的茶叶大红袍,很贵,商店里也有大红袍,那多是假的。真正的大红袍只有三棵,现在死掉一棵,剩下两棵。你要看这两棵树要买68块钱的票,走了一个小时,他们告诉你,山壁那两课树就是大红袍,看完了就回家了,看一眼就要68块,有的商店里几十块的大红袍会是真的吗?每年大红袍收下来要拍卖,这两颗大红袍采下的茶叶,只能做七两到八两的茶叶,一两茶大约可以卖到二十几万的人民币。所以,不可能喝到真正的大红袍。

也不要伤心,每年这两颗大红袍的树枝都会剪下来几枝栽培,长出来的叫大红袍二代,一斤大约二千块钱。还是很贵,没有关系,大红袍二代也会剪下来几枝,长出来的不叫大红袍三代,这样没有人会去买,叫小红袍,非常有趣。

我曾经在武夷山住过,就是为了找大红袍和这里的四大名茶:一种叫白鸡冠,泡完茶以后,茶叶是绿色的,红边,像鸡的鸡冠;一种叫水晶龟,泡完以后,茶叶浮在水面,就像乌龟一样;一个叫铁罗汉,铁观音大家知道,但不太熟悉铁罗汉,铁罗汉喝起来比较刚强,很有力量,很浓苦,就像一个罗汉;还有一种叫半天妖,长在半天里的妖怪,半天妖这种茶可以泡七次,每一次味道都不一样,所以叫半天妖。喝到这些茶,再想到它们的名字,感觉别有味道。

在技术层面,要找遍天下的茶,你没有那么多的精神,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多的力量,所以要走向另一个境界。如果你要寻求物质的层面,就会很痛苦。

为了找茶,我像陆羽一样走遍了很多茶区。一次。我在重庆喝到了一泡茶,叫做君山银针,非常好。一查资料,原来是长在洞庭湖边的君山岛上,我就立下志向一定找到。第二年,我从台湾到了香港,坐飞机到了湖南,又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到了岳阳,再做船进去就是君山岛了,可是,他们对我说:今天月圆,洞庭湖涨潮,你不能坐船过去。于是我要在岳阳住了一天,我问岳阳有没有好的宾馆,他们说有一家朱镕基总理住过的。果然,在房间里有朱镕基总理的签名。我觉得很开心,没想到晚上有很多跳蚤来咬我。早上一算,有一百多个包。现在应该改善多了。到了湖边,坐了四十分钟的船达到君山岛,感动得不得了。这个感动不在于茶,而在于整个寻茶的过程,那个故事。这里就进入第二个层面,不只是喝茶,茶后面有很多故事。在君山岛上喝君山银针,当地的农人告诉我,你在外面喝到的都不是真正的君山银针,真正的君山银针已经卖完了。

喝茶的第二个层次,是后面有很多故事什么是第三个层次。有一次我到武夷山去找茶,这种茶很多人都听过,但没有喝过,叫做正山小种,它产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的山上,这里有2000多米高,是一个管制区,要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去。我们办了《入山证》,还请了政协的人带着我们,跑到了最山顶的地方。

到了产正山小种的地方,我大吃一惊,那个地方只有50多户人家,但有一个外国人的别墅,还有一个教堂。问了一下,住着的是英国人,他们是英国女王派来的人,他们的职位叫监茶使,就是英国女王派到武夷山,监视茶农生产正山小种的大师。居然有这样的职位,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我想找到这两个人,没想到茶已经采完了,这两个大师回去休假了。没想到英国女王喝的茶是武夷山2000多米高的地方出产。采完以后,直接运到码头,用船运到英国。所以一般的人喝不到真正的正山小种。这是一种很好的红茶,为什么叫正山小种,叶子小如针尖,泡出来完全是深红色。

接下来,喝茶的人痛苦的事出现了,就是要买茶回家。我问茶农:这个茶可不可以卖给我?”“不行我说一斤1000”“2000”“不行”“3000”“不行”“一斤4000”“还是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还剩下两斤,这两斤已经答应要给别人,其中一斤是给领导的,另一斤是英国人要来拿的。我想了一个方法,对茶农说下次领导来的时候,你对他说,由于天气不好,今年没产那么多茶,少了一斤,领导不会怪你的。茶农是很老实的,听了以后就开悟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就把其中的一斤卖给我。

所以,在找茶中,除了有故事,还有想象,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你就可以从这个故事,你就可以从故事进入更深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中。

我在大陆到处找茶,找到以后就会带回家,带回家干嘛?不是去卖,而是和有缘的人分享。这是茶更高的境界,不是独饮,而是分享,分享你的人生,分享你的体会,分享你在找茶的过程中对人生的一些体会,这就会让你的文化扩散出去。

我的茶叶收藏

我在家里面收藏了两、三百种茶,都用陶罐装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收藏,茶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收藏的,一种是不可以收藏的。不可以收藏的是新茶、绿茶,可以收藏的是老茶、熟茶。新茶和熟茶怎么分呢?茶制作的方法可以分成一、三、五、七、九成熟,五分熟以上的茶可以收藏,五分熟以下的茶不可以收藏。所以龙井、竹叶青、碧螺春、君山银针,拿到以后,最好找朋友分享,喝掉。如果是普洱茶、沱茶、铁观音的老茶、乌龙茶的老茶,可以收藏。收藏为什么不要找铁罐、塑料袋,因为在这些器皿中,茶的温度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但又不能透气,放久了就变成了粉末,化掉了。陶罐会呼吸,它可以随着气温变化,它还可以把气吐出来,这个茶就可以保存很久,每一年把这个茶拿出来品位一下、看一看。

一般的人收藏茶,会写什么茶,是哪一年的。我不是,我会为每一种茶取一种名字。比如说我在结婚的时候,我找到了茶农,让他做20斤茶,我把茶装在陶瓮里面,外面写上我太太的名字,这就是我结婚是时候做的茶。这样很好,每一年就不用买结婚礼物,到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就拿一些出来喝,我们来喝结婚时做的茶吧!我的大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也做了一坛茶。在特别的纪念日,我会把它拿出来泡。如果有朋友,送我非常好的茶,我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装茶叶的陶罐上。本来都摆是角落,听说他要来,摆在中央。然后,和他一起喝,告诉他这是15年前,你送我的那泡茶!

啊,分享是喝茶非常重要的境界。如果你独有天下最好的茶,而没有和朋友分享,这个茶存起来有什么意义?你看陆羽,陆羽在一生中,最丰富的就是朋友,他有很多朋友,几乎每天都是和朋友在喝茶。很多唐朝的诗人,都会记载他们和陆羽喝茶时的情景。茶是要和朋友分享的。茶是很珍贵的东西,它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和我们的人生有关,还有很多科学家证明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身体有健康,不是说喝了寿命就会增长一岁,没有那么神奇。

我认识一个台湾收藏普洱茶的人,他花在收藏普洱茶上的钱,超过三千万。有一天,这个人中风死掉。有人问,他每天都喝百年普洱茶,怎样会中风死掉。我说,如果你天天喝百年普洱茶也会死掉的,普洱茶一般应该喝15—20年的。这是开玩笑哈。

我不是很懂茶,但我是很爱茶的。我在找茶中,为茶寻找更高地位和境界。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一生中有喝茶的习惯,喝茶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不只自己喝茶,我还教我的孩子喝茶。我的孩子从三岁就开始喝茶,有客人来,我就叫他们给客人泡茶。客人们看到小孩子坐下来,烧水、泡茶,内心非常的稳定,非常的从容,非常的专注,他们非常的感动。小孩子从小喝茶,长大以后有什么好处,他不会喝可口可乐,他不会喝加糖的饮料,他会觉得那个太难喝。我们家的人,到那里去都会带一罐茶,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茶好喝。

小结:

现在茶道没落,青年人不再喝茶,如果青年人从小就喝茶,知道茶里面有这么多文化的内涵,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在茶里面奉献他们的心血,将来这个茶文化就可以不断的延续下去。喝茶的时候,记住先对自己说,再也不能够喝到同样的茶。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养心,善茶之人能提升人生境界,心性平和,能面对生命困境。

现场回答:

1、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喝茶,通过喝茶可以使他们静心去修行。

2、茶文化的没落,并不代表中国文化进入没落期。中国文化永远不会没落。茶文化的没落在茶的质变,现在饮茶的人,已不讲究茶的品位、茶的思想。小时候,没有告诉你茶的文化,长大以后就会忽视它的存在。所以,要加强对小孩子的教导,茶文化就不会没落。

3、盖碗茶是非常好的一种茶文化,你如果去法门寺,也可以看到它,它应该是流传超过千年。盖碗茶和宜兴壶是一回事,品质是一样,可是发展中走了不同的路。盖碗茶也是由自己来决定,加多少水,什么时候加,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这和宜兴壶是一样,所以我在家里,没有朋友,我也会用盖碗喝茶,特别是喝绿茶,用盖碗是非常好的。

4、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喝酒喝到最高境界,与喝茶喝到最高境界是一样的。我希望大家知道,只要是文化,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相通的。

最近我写了一副对联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诗心佛心,心心相印茶的味道和禅的味道的相通的,所有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用心的去品味,你在什么东西上都可以得到那个品味。是三个口,是一个口,一个东西分四口吃,就是品味。因为有品位,你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所有的味道都可以品味到更好的境界。写诗的心和佛的心是相印的。诗人写诗写到最高的境界,我们认为这里面有禅的味道。就好像你读王维、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的诗,你会发现那和佛的境界很接近。

佛教的法师开悟以后,他们不会做别的事情,他们会写诗,把他开悟的心情写成诗歌,那写的诗歌都非常优美,跟诗人写的诗的境界是一样的。当你打破这些界限,你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个味道。这也是我来成都做报告的目的,希望大家知道,往更高的境界迈进就对了,不要去分别,哪一个是比较厉害,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6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烟酱醋茶。(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爱茶的人读了都不是滋味,为什么把茶放在后面。前面的七种都非常浪漫,在情人节送给情人玫瑰,是很浪漫的,如果送给情人酱油,就比较现实,太世俗。有些人不开心,就把茶放在前面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不需要改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境,茶虽然排在14种东西的最后一位,但它的包容力最大。你可以一天不作画,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沾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要一束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排到最后一名,不一定就是最坏的的。

去年,我读到一份科学报告,在中国最杰出的,有成就的人小时候读书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有三个: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是人际关系最好的,他们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他们是压力最小的;他们是除了课业之外兴趣最多的人。所以他们就成功了。读到这里,我感动得不得了,终于找到我成功的原因了,我小的时候,我那个班总共只有17个人,要读到18名,也不那么容易。最后一名,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不以为然,其实这十四种东西都非常重要,看你的心里怎样看待它,这要你有好的心理,它在第几名都是重要的。

7、安详,就是静心与从容。静心、从容、专注、单纯其实是一个东西,这种状态每个都可以得到。我小时候爱读世界伟人传记。后来,我统计发现了从前的人都没有发现的一个观点,所有世界的伟人,古今中外的伟人,都喜欢散步。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所有伟大的人都喜欢散步。本来我想申请专利的,今天在成都我很开心,就教给各位。你看看,老子喜欢散步,孟子喜欢散步,孔子喜欢散步,李白、苏东坡、白居易……你想到的伟人都喜欢散步。为什么?好奇怪?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那时候没有汽车。

但散步和走路不一样,散步是安详的、放松的、从容的,他们就可以思考很多很深刻的问题。西方的伟人也喜欢散步:贝多芬、爱因斯坦……所以安详不再是禅宗和喝茶可以得到的境界,你散步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听音乐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坐下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当你有分别的时候,你的境界就失去了,所以你要没有分别的看待人生的每一件事情。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深度好文)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1月23日,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个人简介


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他是最爱茶的作家之一,留下无数关于茶的散文和演讲。


演讲主题:《茶禅一味,一生一会》


引言:

一个读者说他11岁就开始读我的文章,现在已经20多岁,在10年间一直没有见过我,所以充满了想象,没想到见到我的时候是“相见不如怀念”。他很伤心,林清玄怎么长得这个样子,那么丑。我说:如果你从17岁开始写作,写了40年,大约就是我现在这个样子。



在四川找茶

我来过成都四次,第一次在1996年,那次是为了找茶,去青城山找茶。因为我读到过一本书,书上说在明清的时候,青城山有献给皇帝的青城贡茶,青城山的道士在做好茶以后,把茶装在锡瓶里,捧在手上从青城山的最高处走下来,由于青城山终年有雾,道士下山的时候,头和胸在云雾之中,然后慢慢飘下来。山下早有皇帝派来的白马,接到茶以后,七天七夜兼程赶赴京城……看了这个故事,下决心一定要去青城山。于是到了成都,雇了一部车。但路不好,正在修路,司机摁着喇叭就上路了,一路上喇叭就没有停过。当然到了青城山有些失望,白马不见了,锡瓶没有了,道士做的茶是用品质很差的塑料袋包着的,泡出来也不好喝的。在青城山找了一天茶,下山的时候,路边有卖小黄瓜的,一块钱一条,哎呀,黄瓜最好吃!当时心中比较复杂。

三、四年前,又来了一次成都,转道去了雅安,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雅安的一个书店问路,没想到书店的老板和老板娘是我的粉丝。他们就很开心,请我喝茶,带我找茶。第二天去了蒙顶山,当时茶叶博物馆刚刚盖好,但感觉和在青城山的差不多。在蒙顶山的茶堂里喝的茶,离想象还有一段距离。有点失望,最后走来走去,找到一间永兴禅寺。这里有很多和尚,喝了他们的蒙顶甘露,觉得不虚此行。后来很遗憾,永兴禅寺每年产30斤的蒙顶甘露,我只带了2斤下山,下山后非常后悔,当时该把它所有的茶都买下来。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每年产茶的季节,开着车到台湾几个著名的茶区买茶,只要有好的茶就全部买下来。所以,我的家里有三个冰柜,里面全是茶。当把茶买回来以后,我坐在椅子上盯着三个冰柜,心想:今年的茶我全都准备好了。不会再缺茶了。



小时候的吸茶——中国茶道的丰富

我从3岁开始喝茶,我父亲是一个农夫,家里比较穷苦,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我们家特别穷,家里有十八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所以要写武侠小说,可以把我写成“林十二少”,随时可以射出一把飞刀。在这个物质条件这么差的地方,怎么可以喝茶?我的父亲非常爱喝茶,家里院子中有一个石桌子,上面放一个铁铸的大茶壶,下面是一个炉子。父亲和他的朋友,耕作归来,围着石桌子,每人手里一个小茶壶。小茶壶和现在宜兴的茶壶不一样,茶壶嘴比一般的长3、4倍。喝茶时,把茶叶抓到小茶壶里,然后向里面倒开水,用手抓住小茶壶,吸茶,茶壶不大,一口就可以吸完,现在看起来好像比较野蛮。


一个日本茶道专家采访我,我还提起了这件事,大人们吸完茶,不会收茶壶的,要等妈妈第二天来收,等大人们走光,我会把壶内剩下的茶吸光,看见大人围在一起喝,我认为一定是好东西。这位茶道专家说,你们这种喝茶的方式,还真的比较野蛮。我看到一本明朝的书,介绍了这种喝茶方式“每有客来,自壶一把”。随你自己的喜欢,加茶叶、添水。因为每个人喝茶的浓度、喝茶的时间、喝茶的方式都是不一样,“茶中香味,只在一时”,茶里最香醇、最巅峰的味道只有很短暂的一刻。日本专家问“会不会很烫?”我说不会,因为茶壶里的茶叶塞得很满。大约2/3都是茶叶,茶水很少,刚好一口。



日本的茶道是严苛和孤寂的,每年春茶上市,我会到日本京都奈良去喝茶。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了,其实是中国当时寺庙的饮茶方式。


日本喝茶很严格,他们一般不在家里喝茶,而是茶堂喝茶,到茶堂要穿过一个小的花园,茶堂很小,叫“方丈”,一丈见方,是中国寺庙主持居住的地方。门口有一个板子,原供武士放刀剑的,现在是放背包、鞋子的地方。茶堂狭小,东西不多,一般要挂一幅画,放一瓶花,花一定是单数,不是双数。花也有讲究,不能用太香的花,可能破坏茶的香味,不能用太艳的花,可能影响对茶的视觉感受。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终于喝到茶。日本人招待客人喝茶会用专门的碗,要分正反两面,他会将正面朝向客人端过来,客人接到碗不能立即喝,要把碗转一面,让正面对着主人,表示对主人的感谢。然后才开始喝,喝的时候不能停,要喝完,表示这茶很棒,喝完了不能要求第二碗,要求第二碗会被赶出去的。因为你要留着喝这杯茶的余味离开茶堂,永远只能喝一杯,才会永远记住当时的感觉。所以,日本的茶道是非常的严肃,非常的规矩。


我和日本的茶道专家讨论时说,你们日本的茶道只学到了中国茶道的一点点,你们没有学到文人的茶道(苏东坡、黄庭坚的茶道),也没有学到老百姓的茶道。要学老百姓的茶道,到四川来吧,非常的自由自在,一人一把茶壶可以,你喝一百杯也没有人管你。中国的茶道虽然传到很多地方,但是我们茶道要比传出去的,层次、内容丰富得多。这是外国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茶圣陆羽

一次,我在法门寺看到出土的茶具,感动得不得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茶具,这些东西现在都很难仿造,可见当时中国的茶道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茶圣陆羽(733年-804年)。


我最佩服的三个唐朝人分别是:陆羽、六祖慧能、玄奘大师。这三个人都出生在最贫穷的阶层,陆羽不但是孤儿,而且是弃儿。据《新唐书》记载:他从小被复州竟陵(今天的湖北天门)智积禅师收养,到了6岁,他自己给取名字陆羽,字鸿渐,意思是“漂流在陆地上的一根羽毛”。一次,我在成都武侯祠看到徐悲鸿的题词“万古云霄一羽毛”,马上想到了陆羽。六祖慧能也是一样,砍柴为生,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听到了《金刚经》就突然开悟了。历史上的经典很多,有两部是孤儿写的,一部是《茶经》,一部《六祖坛经》。这些孤儿的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即使你身在最偏远、最贫贱的地方,你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你也可以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当我年轻的时候,读到他们的传记,我感动得哭了。如果我和他们一样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说不定也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陆羽从小不喜欢念经,喜欢饮茶泡茶,但师父不准他泡,他立下志向“喝遍天下的水,饮遍天下的茶”。陆羽11岁离开寺庙,走遍了中国十大茶区,品评天下名茶。当然,中国太大,还很多茶陆羽没品到。所以,我到很多茶区去找茶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若有陆羽辞公到,应是人间第一茶。陆羽品评出怎么样的水是好的:泉水、井水、河水、江水、雨水、雪水。陆羽的《茶经》内容丰富、深刻,到现在还没有一部可以超过它的,它是第一部《茶经》,也是最好的一部《茶经》。


一次我到夏威夷去旅行,去找喝茶的地方,听说有一个日本人的花园里有。我就跑去了,走进茶堂,就看到一幅画,画面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画前面摆着一本书,踮起其脚尖一看,上面写着《茶经》,《茶经》前面供着三杯茶。老板说他每天开门的时候,要拜陆羽,再供三杯清茶,祈求他生意很好。我感动得不得了,在一千多年后,在一个想象不到的地方,还有人把陆羽当神来供。可是,在中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感动?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陆羽的了不起不只是他写了《茶经》,他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人。他如果和朋友相约,“虽千里冰封、虎狼当道,而不失言也”。他感伤的时候,就走到山顶上去“极目而歌、痛哭而归”。陆羽给我们留下茶文化的精髓:你如果要真正了解茶文化,一定要做一个天真浪漫的人。陆羽的名声很大,皇帝听说以后,下旨让他做官,他接到第一封旨意,当天晚上翻墙逃走。后来,又被查到他在哪里,皇帝的第二封旨意来了,他远远看到皇帝派人送旨意的人来,立刻翻墙跑了,“不知所踪”。各位,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做官的原因。


茶圣、茶神留下的就是“永远保持天真浪漫的精神”。浪漫是什么,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


陆羽留下的第二个财富就是,他说茶是“南方有嘉木”,“最宜精勤简德之人”。精,注重生活细腻品质;勤,勤快,有积极性;简,简朴,在茶座喝,5块钱就可以了,到酒吧,一杯下去,几周的茶就没有了,那就不是简朴了。德,是好品质的人,只有好品质的人才喝得出好茶。


从技术到觉悟

我年轻的时候,受到他们的影响,去追寻文化的需要。但是我离开家乡以后,没有好的环境。所以,我非常注意喝茶,想在茶里面品位出陆羽的精神。


开始我喝茶很技术性的,收来的茶放在冰柜里面,心中很开心,我的茶永远也不会匮乏。那时候,我还不真正懂得怎么喝茶,比较重视茶的品质,产自哪个茶区,怎样泡茶才能泡出最好的品质。比如说,一次到洞庭湖买到碧螺春,有人告诉我,泡碧螺春水温必须要70度,我在家摆了一排杯子,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果然,70度的最好喝。当时喝茶就是这样技术性的。


慢慢的我发现,这样喝茶,并不能进入茶的心。到后来,我进入的佛教的世界,体味到只有真正注重内在修为的人,才可以进入茶的心。我进入宗教也有很多奇特的因缘,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渴望成功。在这个社会上,通常讲到成功,就是有名、有钱。到30岁时,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我是台湾最大杂志的主编,所有的文学奖都拿过,没有拿到的都是不重要的。我还在电视台主持一个电视节目,在电台主持一个广播节目,所以名声很响亮。台湾《成功》杂志评选台湾十大成功人士“宝岛十大才俊”,我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我后面那个人叫马英九,排在马英九后面的是陈水扁,他们后来都当了总统,我为什么没有当总统,因为我不是很感兴趣。人们都认为我是成功人士,成功应该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我感觉既不幸福,也不快乐。成功就要每天开五个会,要和你的上级讲话,要统领很多的人。


有一天,在报馆等小样中,翻到一本《至尊奥义书》,这是印度哲学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打开第一页就吓了一跳:“一个人过了30岁,就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到30岁还没有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当时我正好30岁,却没有觉悟,就好像被别人打了一个巴掌。多年后,我才发现被骗了,那个时代,印度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30岁以后就危险了。


发现佛教对于觉悟讲得最好,“觉”就是“学习来看见”,“悟”就是我的心在悟。“觉悟”就是学习来看见我的心。“佛”是“觉者”就是彻底觉悟的人,“菩萨”是走向觉悟的人,懂得觉悟以后,发现自己走错路了,自己和走向更高境界的追求是向反的,也明白了陆羽看到旨意为何要翻墙逃走,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要走的路,他为了寻找觉悟就跑到深山里面去隐居,用佛教的话就是闭关。我每天打坐四、五个小时, “守八关斋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饮酒”、“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过渡打扮,不用化妆品,洗澡不用香皂)、“不睡高广大床” (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以及床上用品)、不非时食(非时就是不是时候,具体地说就是指的从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过午不食)


闭关三年后,一次下山买吃的,要买水果,老板不在,在哪里等着老板回来。一个人过来问我“老板,你的苹果一斤多少钱?”我大吃一惊,我闭关多日,修行那么高,你还看不出来,心中很气愤。感觉站错了地方,站在卖肉的地方,突然有人过来问:“老板,五花肉怎么卖?”心中更气,原来以为闭关三年以后,内心已经改变,但我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于是,我下山开始弘扬我吸收到的宗教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我才把“茶”和“禅”结合起来。



奠定茶禅文化的两位禅师

讲到禅与茶,就要提起两位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达摩禅师面壁修行,为了避免大瞌睡,把两个眼皮撕掉,丢到地上,没想到长出两课树,就是茶树。而茶树叶就好像两个眼皮。上课打瞌睡,可以找两片茶叶,画两个眼睛贴在眼皮上,老师一定不会发现。当然,这只是传说。


赵州从谂禅师留下一个公案“吃茶去”。我曾经专门到石家庄柏林禅寺去了解这个公案。赵州从谂禅师在渡化僧人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因为常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有“赵州茶”的称号。当时,有徒弟来参访他,他问别人“你吃茶没有”,因为当时茶叶很珍贵,喝完了要把茶叶从茶壶中掏出来吃掉。徒弟回答没有吃掉,他说“你去吃茶吧!”第二个徒弟说“我已经吃过。”他说“你再去吃一点吧!”旁边的侍者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赵州禅师说“你也去吃茶吧!”


百丈怀海禅师写过一部书《百丈丛林清规》,因为以前寺庙叫丛林,最大的丛林有5000多人,比较小的也有1000多人,人员良莠不齐。清规中最有名的是“一天不作,一日不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说一天不工作,一天不吃饭,深一层的含义则是:一天不修行,一天不吃饭。百丈禅师经常与弟子们一起劳动,锄草、种地、收割、打麦无所不能,即使到了八十高龄,仍然坚持不辍。在清规中专门有一章讲饮茶,僧人一天应该饮茶两次,上下午各有一次(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喝茶前,在茶堂外打茶鼓,通知喝茶的时间到了,每个和尚捧着自己的钵,鱼贯而入,茶堂由茶头管理,由专人舀茶,进入茶堂要禁声,只能喝一碗。日本的茶道就是从这里来的。


品茶的四大益处

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奠定了禅与茶结合的基础。茶禅一味,为什么呢?喝茶会带来与人生有关的四个意义


第一,喝茶会让人静心,从前烧水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以前是烧木头,一烧就要一两个小时,水煮好,再泡好茶已经2个多小时,这时你的心会异常安宁。


第二,从容,喝茶的整个过程有很多细节,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变得从容。


第三,专注,泡茶是一个接着一个步骤。


第四,单纯,喝茶时不会想东想西,你会回到一个很单纯的状态。


这四个意义正好禅的要求一样。繁体的“禪”的左边是表示的“示”,右边是单纯的“单”,“禅”就是单纯的心,但单纯的表示。禅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东西,而是回归到自己单纯的状态。


一天,到寺庙里参佛,看见一个妈妈拜得非常虔诚,脸上的光辉就像案头上的菩萨一样。突然有一个孩子来喊她“妈”,妈妈很有定力,不理小孩,小孩连着叫了好几声,生气了“妈,你没听见我叫你吗?”妈妈也很生气,抬起头来,表情由菩萨变成了天王,“你没看见我在拜佛吗?”孩子没有退缩,伸出手来“给我十块钱,买冰。”妈妈更生气,立刻从天王变成夜叉,“把我从这么虔诚的拜佛中加出来就是为了买冰!”“你要吃冰,等我拜佛拜完了再来要钱嘛。”小孩顶撞道:“你现在不拜佛,佛也不会走;但现在不买冰,卖冰的就会走了。”


禅宗中讲大悟30会,小悟300会。当时就开悟了,佛的确不会跑掉,你拜佛的心单纯了,这就是禅,你为儿子买冰的心单纯了,这也是禅。你拜佛的心不单纯,就不是禅。我在书中经常提到这种单纯的状态。


一次我在无锡,有人带我去看一个大佛,这是一个铜佛,用了700多吨佛。看到山底下有很多人在拜佛,铜佛很高大,但铜佛的头上有一颗避雷针,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这个铜佛自己都怕被雷打到,还能保佑我们?祈求铜佛还不如回到自己单纯的心,回到佛心。


台湾有个小城鹿港,鹿港有个庙准备刻一个佛,从福建请了一个师傅来刻,刻完以后大家赞叹“还是大陆的师傅刻得好”。一个在佛像前挖鼻孔的孩子说,这个佛像刻得不好,这个佛像的鼻孔那么小,而他的手指那么粗,他自己都不会挖鼻孔。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佛像都“不能挖鼻孔”。



活在当下

茶和禅有很多形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单纯”。怎样进入单纯状态,就是看脚下,活在当下,活在眼前的一刻。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一秒钟60个霎那,一霎那60个当下。活在当下,要切断过去的烦恼,也要切断对未来的担心。所以,我写过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当下。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来,活在眼前这一瞬间,就是活在当下。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活在当下。我父亲在院子里种树,这种树是桃花心木,要长20年,是做家具最好的木头,切开以后中间是桃红色的,非常漂亮。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里面,就收了我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桃花心木》,这种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要把树叶扫干净才会长得好,因为它的根需要更多的呼吸。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起来扫树叶,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什么树不好种,偏偏要种这种树!”一天爸爸看我们扫得愁眉苦脸,把我们叫过去,“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以后在扫树叶之前,先去摇树,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第二天起得更早,因为要先摇树,摇到一半发现上当了,摇树比扫树叶更累!把树叶扫干净了,坐在院子里很开心,明天就不用扫树叶了。好奇怪,风吹过来,树叶又掉了一地。兄弟姐妹集合在一起开会讨论,一个有智慧的哥哥说“可能摇得不够用力,明天再继续摇。”第三天起的更早,摇得更起劲,希望把明天的落叶摇下来好在今天一起扫掉。可是,即使把树都摇死了,明天的落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所以,在小时候,我就知道要把今天的事做好,今天很圆满,今天就很好。


如果把有钱、有权、有地位当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我在四十岁以后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恕与包容,你今天就成功了。如果你每天都懂得成功,就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喝茶的修行

有位慧海禅师,徒弟问他怎样修行,他说:“我的修行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徒弟说:“每个人都这样,谁在吃饭的时候睡觉?” 慧海说:“我和一般人不同,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思索’,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会想,昨天那一顿真好吃,这一顿会怎样、不会!因为你会去比较,明天还会有更好吃的,所以眼前这碗饭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一碗饭。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希望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利益,可以升官发财,没有办法专心的睡觉。


这是一种好的修行的方法:吃饭的时候专心的吃饭,活在当下;睡觉的时候专心的睡觉,活在当下;喝茶的时候专心的喝茶,活在当下;谈恋爱的时候专心的谈恋爱,活在当下;失恋的时候专心的失恋,活在当下。每一刻都活在当下,都活得非常的饱满,活得非常的有力量。有些人会说:这好难做到。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每天回到家里,端起茶来,先不要喝,而是升起一个念头,好好的、专心来喝这杯茶吧,因为可能这辈子再也喝不到第二杯一模一样的茶。


(林清玄端起一杯茶)哎呀,在这里喝到这杯茶,真好喝。因为你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里面,它当然就好喝。只有你每一次喝茶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你才可以进入“茶的道”,才可以进入“茶的境界”。一位禅师说:端起茶杯来,要有和爱人会面时欢喜、期待的心;轻轻放下茶杯时,要有和爱人离别时不舍和缠绵的心。这和人生的道路一样,很多人喝玩茶很粗鲁,谈恋爱失败不是不舍和缠绵,而是“把茶杯都打破”。这就没有进入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取决于内在的选择。


昨天在杜甫草堂演讲时就讲到中国字非常有意思。第一个是“仙”,什么人是人可以成为神仙,就是那些心灵境界不断向上走的人。第二个是“俗”,就是人的心不断往山谷走。什么是山谷,就是被物质的烦恼捆绑的地方。第三个是“佛”,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为什么佛不是人,因为人都有五种障碍(五毒:贪、嗔、痴、慢、疑),佛是经过内心的觉悟把五毒变成了悲、智、行、愿、力(慈悲、智慧、实践、愿望、力量)。


玄奘大师和六祖慧能的修为都达到很高的层次。皇帝来请他们,都被拒绝,因为的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过了皇帝,以他们的修为都已经看到1000年后的事。


你喝茶可以选择一辈子不了解茶的内涵;也可以选择不断地在喝茶的时候,体味到人生的滋味,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观音菩萨有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注音嗡(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吽(hōng),这有祈求内心莲花开放的意思。


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听了我的演讲后,觉得很好听,让我再唱一遍,并把这六字大明咒写成英文“all money give me home”,“所有的钱都在我家”,他说“我没想到,你们佛教能做怎么棒。”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听到的是世俗的、物质的。寻找茶文化的更高境界不是你人生的必然选择,但你的一次重要的选择。



人生的三个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和欲望的境界,要过更好的生活。有的人在这个境界中会感到很痛苦,一是因为你的的物质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二是因为欲望的满足是非常短暂的。吃了很好的一餐饭,很快就过去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舌尖到喉头有15厘米,如果你是长舌公或长舌妇,可能有17厘米。但你第一天吃的是2万元的大餐,或是一般的馒头,第二天到厕所去检查,出来的都是一样,很短暂。


有些人就想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第二种境界就是文明的、文化的、艺术的。可是到了这个境界,仍然不能免除人生的痛苦与彷徨。即使你有最好的修养,你也不能避免“有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


活着就是痛苦,你不能选择你的故乡,不能选择你的父母,不能选择你的兄弟姐妹,还有更痛苦的,你不能选择你的长相。有时候,有人跑来拍我的肩膀,“林老师,你长得像达摩祖师。”他以为我听了很开心,其实我很难过,长成达摩祖师不是我的过错,是我父母的过错。还有人说,你长得像庙也的18罗汉,回家撞墙撞18次,撞死算了。


“老”是痛苦的:40岁开始变老,今年比去年老;50岁是这个月比上个月更老;60岁是这个礼拜比上个礼拜更老;70岁是今天比昨天更老;到了80岁,下午比上午更老。所以刚才主持人说,欢迎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先生,我气得差点夺门而出。你没有看到我心,和你一样年轻吗?


“死亡”的痛苦的一种永恒的痛苦。“爱别离”,相爱的人免不了要别离。“怨憎会”讨厌的人偏偏做了你的先生、太太。“求不得”,你想要的却偏偏得不到,你买的彩票,就是开不出来。“烦恼炽盛”,烦恼像火一样的燃烧。


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就是宗教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是没有烦忧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吃的是一小碗稀饭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他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喝茶的三个境界

一个人前后达到这三种境界,人生就圆满了。如果没有达到,就不是完美的人生,茶道也是一样,也有这三种境界。一开始是技术性的,去买最好的茶叶,最好的茶叶大红袍,很贵,商店里也有大红袍,那多是假的。真正的大红袍只有三棵,现在死掉一棵,剩下两棵。你要看这两棵树要买68块钱的票,走了一个小时,他们告诉你,山壁那两课树就是大红袍,看完了就回家了,看一眼就要68块,有的商店里几十块的大红袍会是真的吗?每年大红袍收下来要拍卖,这两颗大红袍采下的茶叶,只能做七两到八两的茶叶,一两茶大约可以卖到二十几万的人民币。所以,不可能喝到真正的大红袍。


也不要伤心,每年这两颗大红袍的树枝都会剪下来几枝栽培,长出来的叫“大红袍二代”,一斤大约二千块钱。还是很贵,没有关系,“大红袍二代”也会剪下来几枝,长出来的不叫“大红袍三代”,这样没有人会去买,叫“小红袍”,非常有趣。


我曾经在武夷山住过,就是为了找大红袍和这里的四大名茶:一种叫“白鸡冠”,泡完茶以后,茶叶是绿色的,红边,像鸡的鸡冠;一种叫“水晶龟”,泡完以后,茶叶浮在水面,就像乌龟一样;一个叫“铁罗汉”,铁观音大家知道,但不太熟悉“铁罗汉”,铁罗汉喝起来比较刚强,很有力量,很浓苦,就像一个罗汉;还有一种叫“半天妖”,长在半天里的妖怪,“半天妖”这种茶可以泡七次,每一次味道都不一样,所以叫“半天妖”。喝到这些茶,再想到它们的名字,感觉别有味道。


在技术层面,要找遍天下的茶,你没有那么多的精神,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多的力量,所以要走向另一个境界。如果你要寻求物质的层面,就会很痛苦。


为了找茶,我像陆羽一样走遍了很多茶区。一次。我在重庆喝到了一泡茶,叫做“君山银针”,非常好。一查资料,原来是长在洞庭湖边的君山岛上,我就立下志向一定找到。第二年,我从台湾到了香港,坐飞机到了湖南,又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到了岳阳,再做船进去就是君山岛了,可是,他们对我说:今天月圆,洞庭湖涨潮,你不能坐船过去。于是我要在岳阳住了一天,我问岳阳有没有好的宾馆,他们说有一家朱镕基总理住过的。果然,在房间里有朱镕基总理的签名。我觉得很开心,没想到晚上有很多跳蚤来咬我。早上一算,有一百多个包。现在应该改善多了。到了湖边,坐了四十分钟的船达到君山岛,感动得不得了。这个感动不在于茶,而在于整个寻茶的过程,那个故事。这里就进入第二个层面,不只是喝茶,茶后面有很多故事。在君山岛上喝“君山银针”,当地的农人告诉我,你在外面喝到的都不是真正的“君山银针”,真正的“君山银针”已经卖完了。


喝茶的第二个层次,是后面有很多故事什么是第三个层次。有一次我到武夷山去找茶,这种茶很多人都听过,但没有喝过,叫做“正山小种”,它产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的山上,这里有2000多米高,是一个管制区,要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去。我们办了《入山证》,还请了政协的人带着我们,跑到了最山顶的地方。


到了产“正山小种”的地方,我大吃一惊,那个地方只有50多户人家,但有一个外国人的别墅,还有一个教堂。问了一下,住着的是英国人,他们是英国女王派来的人,他们的职位叫“监茶使”,就是英国女王派到武夷山,监视茶农生产“正山小种”的大师。居然有这样的职位,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我想找到这两个人,没想到茶已经采完了,这两个大师回去休假了。没想到英国女王喝的茶是武夷山2000多米高的地方出产。采完以后,直接运到码头,用船运到英国。所以一般的人喝不到真正的“正山小种”。这是一种很好的红茶,为什么叫“正山小种”,叶子小如针尖,泡出来完全是深红色。


接下来,喝茶的人痛苦的事出现了,就是要买茶回家。我问茶农:“这个茶可不可以卖给我?”“不行”我说“一斤1000块”“2000块”“不行”“3000块”“不行”“一斤4000块”“还是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还剩下两斤,这两斤已经答应要给别人,其中一斤是给领导的,另一斤是英国人要来拿的。”我想了一个方法,对茶农说“下次领导来的时候,你对他说,由于天气不好,今年没产那么多茶,少了一斤,领导不会怪你的。”茶农是很老实的,听了以后就开悟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就把其中的一斤卖给我。


所以,在找茶中,除了有故事,还有想象,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你就可以从这个故事,你就可以从故事进入更深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中。


我在大陆到处找茶,找到以后就会带回家,带回家干嘛?不是去卖,而是和有缘的人分享。这是茶更高的境界,不是独饮,而是分享,分享你的人生,分享你的体会,分享你在找茶的过程中对人生的一些体会,这就会让你的文化扩散出去。



我的茶叶收藏

我在家里面收藏了两、三百种茶,都用陶罐装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收藏,茶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收藏的,一种是不可以收藏的。不可以收藏的是新茶、绿茶,可以收藏的是老茶、熟茶。新茶和熟茶怎么分呢?茶制作的方法可以分成一、三、五、七、九成熟,五分熟以上的茶可以收藏,五分熟以下的茶不可以收藏。所以龙井、竹叶青、碧螺春、君山银针,拿到以后,最好找朋友分享,喝掉。如果是普洱茶、沱茶、铁观音的老茶、乌龙茶的老茶,可以收藏。收藏为什么不要找铁罐、塑料袋,因为在这些器皿中,茶的温度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但又不能透气,放久了就变成了粉末,化掉了。陶罐会呼吸,它可以随着气温变化,它还可以把气吐出来,这个茶就可以保存很久,每一年把这个茶拿出来品位一下、看一看。


一般的人收藏茶,会写什么茶,是哪一年的。我不是,我会为每一种茶取一种名字。比如说我在结婚的时候,我找到了茶农,让他做20斤茶,我把茶装在陶瓮里面,外面写上我太太的名字,这就是我结婚是时候做的茶。这样很好,每一年就不用买结婚礼物,到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就拿一些出来喝,我们来喝结婚时做的茶吧!我的大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也做了一坛茶。在特别的纪念日,我会把它拿出来泡。如果有朋友,送我非常好的茶,我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装茶叶的陶罐上。本来都摆是角落,听说他要来,摆在中央。然后,和他一起喝,告诉他这是15年前,你送我的那泡茶!


啊,分享是喝茶非常重要的境界。如果你独有天下最好的茶,而没有和朋友分享,这个茶存起来有什么意义?你看陆羽,陆羽在一生中,最丰富的就是朋友,他有很多朋友,几乎每天都是和朋友在喝茶。很多唐朝的诗人,都会记载他们和陆羽喝茶时的情景。茶是要和朋友分享的。茶是很珍贵的东西,它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和我们的人生有关,还有很多科学家证明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身体有健康,不是说喝了寿命就会增长一岁,没有那么神奇。


我认识一个台湾收藏普洱茶的人,他花在收藏普洱茶上的钱,超过三千万。有一天,这个人中风死掉。有人问,他每天都喝百年普洱茶,怎样会中风死掉。我说,如果你天天喝百年普洱茶也会死掉的,普洱茶一般应该喝15—20年的。这是开玩笑哈。


我不是很懂茶,但我是很爱茶的。我在找茶中,为茶寻找更高地位和境界。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一生中有喝茶的习惯,喝茶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不只自己喝茶,我还教我的孩子喝茶。我的孩子从三岁就开始喝茶,有客人来,我就叫他们给客人泡茶。客人们看到小孩子坐下来,烧水、泡茶,内心非常的稳定,非常的从容,非常的专注,他们非常的感动。小孩子从小喝茶,长大以后有什么好处,他不会喝可口可乐,他不会喝加糖的饮料,他会觉得那个太难喝。我们家的人,到那里去都会带一罐茶,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茶好喝。



小结:


现在茶道没落,青年人不再喝茶,如果青年人从小就喝茶,知道茶里面有这么多文化的内涵,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在茶里面奉献他们的心血,将来这个茶文化就可以不断的延续下去。喝茶的时候,记住先对自己说,再也不能够喝到同样的茶。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养心,善茶之人能提升人生境界,心性平和,能面对生命困境。


现场回答:


1、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喝茶,通过喝茶可以使他们静心去修行。


2、茶文化的没落,并不代表中国文化进入没落期。中国文化永远不会没落。茶文化的没落在茶的质变,现在饮茶的人,已不讲究茶的品位、茶的思想。小时候,没有告诉你茶的文化,长大以后就会忽视它的存在。所以,要加强对小孩子的教导,茶文化就不会没落。


3、盖碗茶是非常好的一种茶文化,你如果去法门寺,也可以看到它,它应该是流传超过千年。盖碗茶和“宜兴壶”是一回事,品质是一样,可是发展中走了不同的 路。盖碗茶也是由自己来决定,加多少水,什么时候加,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这和宜兴壶是一样,所以我在家里,没有朋友,我也会用盖碗喝茶,特别是喝绿茶, 用盖碗是非常好的。


4、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喝酒喝到最高境界,与喝茶喝到最高境界是一样的。我希望大家知道,只要是文化,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相通的。


最近我写了一副对联“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诗心佛心,心心相印。”茶的味道和禅的味道的相通的,所有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用心的去品味,你在什么东西 上都可以得到那个品味。“品”是三个口,“味”是一个口,一个东西分四口吃,就是品味。因为有品位,你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所有的味道都可以品味到更 好的境界。写诗的心和佛的心是相印的。诗人写诗写到最高的境界,我们认为这里面有禅的味道。就好像你读王维、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的诗,你会发现那和佛 的境界很接近。


佛教的法师开悟以后,他们不会做别的事情,他们会写诗,把他开悟的心情写成诗歌,那写的诗歌都非常优美,跟诗人写的诗的境界是一样的。当你打破这些界限, 你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个味道。这也是我来成都做报告的目的,希望大家知道,往更高的境界迈进就对了,不要去分别,哪一个是比较厉害,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6、“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烟酱醋茶。” (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爱茶的人读了都不是滋味,为什么把茶放在后面。前面的七种都非常浪漫,在情人节送给情人玫瑰,是很浪漫的,如果送给情人酱油, 就比较现实,太世俗。有些人不开心,就把茶放在前面“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不需要改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境,茶虽然排在14种东西的最后一位,但它的包容力最大。你可以一天不作画,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沾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要一束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排到最后一名,不 一定就是最坏的的。


去年,我读到一份科学报告,在中国最杰出的,有成就的人小时候读书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有三个: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是人际关系最好的, 他们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他们是压力最小的;他们是除了课业之外兴趣最多的人。所以他们就成功了。读到这里,我感动得不得了,终于找到我成功的原因了,我小的时候,我那个班总共只有17个人,要读到18名,也不那么容易。最后一名,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不以为然,其实这十四种东西都非常重要,看你的心里怎样看待它,这要你有好的心理,它在第几名都是重要的。


7、安详,就是静心与从容。静心、从容、专注、单纯其实是一个东西,这种状态每个都可以得到。我小时候爱读世界伟人传记。后来,我统计发现了从前的人都没有发现的一个观点,所有世界的伟人,古今中外的伟人,都喜欢散步。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所有伟大的人都喜欢散步。本来我想申请专利的,今天在成都我很开 心,就教给各位。你看看,老子喜欢散步,孟子喜欢散步,孔子喜欢散步,李白、苏东坡、白居易……你想到的伟人都喜欢散步。为什么?好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那时候没有汽车。


但散步和走路不一样,散步是安详的、放松的、从容的,他们就可以思考很多很深刻的问题。西方的伟人也喜欢散步:贝多芬、爱因斯坦……所以安详不再是禅宗和喝茶可以得到的境界,你散步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听音乐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坐下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当你有分别的时候,你的境界就失去 了,所以你要没有分别的看待人生的每一件事情。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