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西方下午茶文化

找到约15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唐代茶产业发展原因及意义初探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代表,不仅盛行于国内,也在名扬四方海外,日本的茶道文化、西方的下午茶文化都源于中国的茶文化,茶除了作为中华文化具体的表现形式以外,也包含着深远的思想内涵与人生价值,茶产业的兴起、发展和鼎盛的历史同样代表了日趋强大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苏东坡曾说过:“从来佳茗似佳人。”可以看出茶不仅仅是一种饮食,还体现出了一种精神内核,如人一般被赋予了诸多高尚的品质,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赞扬,重德、尚贤、崇俭、贵真的中国茶文化精神也成为茶人对茶文化的一致追求。

说到茶文化的发展,不得不提的是唐代茶产业的兴起,使茶真正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本文将从经济与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对唐代茶产业发展原因及意义进行初探。

蓬勃发展的茶产业

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传说茶早在神农氏地年代就已经产生了,从汉代开始有了明确的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在江南地区形成了一定的风气,直到唐代,茶正式进入家家户户,成为俗话说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功不可没。

1.百年难遇的社会环境

唐代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难得一遇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开放的时代,为茶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在唐代之前,南方的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地广人稀,加之战乱与动荡经久不衰,茶的种植很难形成规模化的产业,茶农只能在周边的地区进行少量的种植与贩卖,茶叶的品质也是层次不齐,极度制约了茶产业规模化的种植与制茶技术的普及。

统治者当时关注的大多是农业和手工业等关乎民生根本的产业,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作为新生产业的茶产业,很难受到统治阶级的广泛关注。只有当粮食不再成为人们每日所担心的重点,茶叶才能借此机会得到发展。

得益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更多的劳动力流入到适宜茶叶生长的南方地区,贡茶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各地方区域的茶叶特色发展,也推动了茶叶种植技术与制茶工艺的转变,使得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名茶和优茶品种。

2.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茶叶适合在20℃到30℃的环境中生长,同时在零下10℃的环境中会迅速凋零死亡,因此在我国南部地区温和湿润的环境十分适合茶叶的生长,为茶产业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长环境。同时,各种茶叶由于发酵方式的不同被分为分类下各茶叶的口感也各不相同,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种类,茶叶的具体分类不断细化,促进了当地茶产业地域特色化发展。

3.层出不穷的商品繁荣

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带来了高速发展的商品化水平,市场对于茶叶的需求量随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高,茶产业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快。作为一种易于储存、易于销售、人人喜爱的商品,饮茶也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进入百姓的生活,从而也产生了粗茶、散茶、饼茶和末茶等多种茶叶形态。

茶马古道在唐代开始出现,这条连接了四川、云南、青藏直至印度、西亚、西非的道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商品的流通之路,更是一条人文精神的传播之路,一条历史文明的承载之路。

在一千多年前茶马古道打开了茶叶的海外市场,同时也带来了国外的商品,推动了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交流与商品繁荣,以展示了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东方之巅的开放姿态。

茶叶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经济作物,时至今日依然对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茶马古道也成为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交流之路,显示出中华文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强大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唐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茶叶也成为中国独有的商品享誉世界,至今许多国家依然有着与茶相关的风俗与习惯。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茶也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活必需品。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茶开始作为一种物质符号的存在,在唐代渐渐成为一种精神符号,被加之以人的品质与德行,成为中华民族美好品质的化身,不仅衍生出茶道、、茶书、茶具、茶谱、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丰富的文化形式,也在无形之中融入中华民族的意识之中。

1.“茶圣”陆羽与《茶经》

作为茶文化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的陆羽将自己对于茶的见闻写进书中,写出了世界上第一本茶叶专著。这部书对茶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进行全面的阐述,将茶相关的文化进行具体详尽的系统总结,茶自此正式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的“良师益友”,此后流传千古的茶诗、茶事层出不穷。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的精神也成为了茶文化精神的代表。以茶会友的君子之交、以茶代酒的传统礼节、以茶入诗的闲情逸致、以茶入画的高雅情致都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别样的精神底蕴,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增添一缕缕不可或缺的光彩。

2.文人墨客笔下的茶

白居易在《两碗茶》中写到“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两碗茶便忘却一切烦心事,茶作为白居易无忧无乐、无喜无悲的精神寄托,以其淡泊名利、清净无为的品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被称为“茶仙”的卢仝在《七碗茶歌》中写道:“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 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七碗茶下肚直叫人“乘风归去”“羽化登仙”,可见茶已经与道家文化融合在一起,不再局限于人本身而成为超脱于人的独立存在,在道家传统文化中找寻新的精神价值。

元稹在茶诗中写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从茶的性状开始写起,写出茶的品质,又写出煎茶时的优美画面,茶像白玉,又似佳人,醉饮其中,流连忘返。茶人言茶事咏茶语,便不只是文人的附庸品,而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精神产物。

文人笔下的茶,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存在,与儒、释、道结合在一起不断被施加新的精神内涵,成为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股清流般的存在,在每个时代以其独有的清简、质朴、淡雅的品性感染着每个人。

3.茶与礼的紧密结合

作为自古以来的礼仪之邦,在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的过程中包含了中国文化与礼仪之间的关系,沏茶若行云流水、赏茶时赏心悦目,闻茶中神清气爽,品茶需细细品味。茶如隐逸,酒当豪士,酒以豪饮,茶当静品。茶作为饮品中的翩翩君子的形象表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底蕴与强大的民族自信,谦虚显于表而自豪藏于心,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在唐代茶文化开始流入其他国家,其中以源自中国广东功夫茶的日本茶道作为代表,形成了一种以“品茶”为中心的特有文化性活动,将“和、静、清、寂”的精神将茶融入禅文化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象征符号形式。

西方国家下午茶的盛行也离不开唐代茶产业的发展,在茶叶经茶马古道进入西方国家时,许多贵族人士便将东方的红茶作为下午闲暇时光的饮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作为与烟、酒相比更加健康、百利而无一害的存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

总结

茶文化在几千年的不断壮大中享誉世界,中华民族也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茶叶之乡,不断为世界提供优质与新鲜的茶叶产品。茶叶作为一种饮品,不仅有清热解暑、清心养神的物质功效,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象征,影响每一个饮茶、知茶、懂茶之人。

唐代是中国茶产业兴起的关键时期,在唐代繁荣的商品经济、稳定的社会政治、开放的社会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的茶产业作为当时物质符号的代表,被赋予了深远的精神意义,在历朝历代为人所称颂与赞扬,不断从那个盛极一时的年代中向现代传输源源不断地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唐代茶产业发展原因及意义初探》

2.《论唐代茶产业经济的兴起》

3.《论唐代茶业政策对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注:内容来源春丽聊历史,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饮茶聊天,你需要知道的各国茶文化

茶亦有道,以和为贵平天下。在上个月,中法两国元首以茶叙谊,引发了大家对中国茶的关注,也带火了英德红茶与凤凰单枞这两款名茶。而中国茶流传海外四百多年来,已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

想要知道不同国家的茶文化都有什么特色?不妨看这期的分享。

一、土耳其:土耳其茶/苹果茶土耳其人的热情好客是家喻户晓的,他们常常会以一杯土耳其茶或苹果茶来招待客人。不过土耳其茶茶香虽浓郁却偏苦,而苹果茶更适合大众饮用,酸酸甜甜,十分解腻。

二、爱尔兰:红茶/阿萨姆茶爱尔兰人喝茶的习惯是在1830年后才逐渐形成。起初,爱尔兰与其他西方喝茶国家一样,茶是奢侈品,只有上层阶级才享用得了。后来爱尔兰贵族仿效英国贵族,开始以茶会来联络感情,从上到下,一传十,十传百,逐渐的,喝茶人就多起来了。从此,在各地的杂货店里,多数是人们在用鸡蛋和黄油去换茶和方糖。到1860年,爱尔兰的所有家庭都会备有茶壶和几只茶碗,每天喝茶演变成了爱尔兰国家的茶文化。

近年来,爱尔兰茶原本多是以斯里兰卡红茶和阿萨姆茶的混搭。在肯尼亚一、二月的茶颜色最为鲜艳,特别是融入牛奶之后,味道美妙极了。阿萨姆茶在六月的最浓烈,口感浓强也滑顺。

爱尔兰的好茶,常被称为“一壶金茶”。在爱尔兰,人们习惯一天三回茶,早茶是在上午时,下午茶是在下午三点和五点之间,晚餐时饮用茶的时间段不叫晚上茶,而是称为“高茶”。“高茶”是“劳动人民”的茶,体力劳动者的晚餐。因为人是坐在高桌子前吃饭的,为了与休闲时刻的下午区分开,才起了“高茶”。也有人表示一个时间的不同,下午茶是中午以后,高茶却是很晚的“中午”,是到黄昏和夜晚了。这个下午茶和高茶的概念在英国和苏格兰也是一样的

如果有人请你去喝下午茶,一般是茶配咸的、甜的小糕点,而高茶就是晚餐茶,有热菜、面包、奶酪配热茶。

三、日本:煎茶/抹茶

日本茶道是具有非常强烈的仪式感,可以感觉到茶道文化在大和民族根深蒂固。他们最爱喝的是抹茶和煎茶。这两种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抹茶就是用高质量的绿茶精细研磨而成的绿茶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甜品、糕点、面条等会有加入抹茶。

煎茶占到了日本茶产量的80%,是大众家庭最常喝的一种茶。

四、斯里兰卡:红茶

斯里兰卡同样是产茶大国,茶叶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斯里兰卡人酷爱喝又苦又涩的浓茶。世界知名的斯里兰卡红茶,既可以清饮,也可以做奶茶以及其他类型的调饮。

五、英国:红茶

有着对下午茶执着的国家,茶几乎成为了英国人民家家户户必备的饮品。与中国的清茶文化不同,英国人素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两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

英国的饮茶文化,起步于17世纪中期,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与英国查尔斯二世,饮茶文化借此传入皇家。凯瑟琳公主将茶看做健美佳酿,嗜茶、崇茶而被国人称为"饮茶皇后",由于她的倡导和推动,让饮茶之风在英国皇室内盛行起来,继而又扩展到中上阶级,最后到了底层百姓。英国人对红茶会表现出十分热爱,特别崇尚汤浓味醇的牛奶红茶和柠檬红茶,伴随而来的还出现了反映西方色彩的茶师、茶座、茶会以及饮茶舞会等。

目前,英国人喝茶,多数在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进行。倘有客人串门通常只有在这时间段内会用上茶敬客之举。他们特别注重午后饮茶,其原因可以追溯至18世纪中期。当时的英国人重视早餐,轻视午餐,直到晚上八时以后才开始晚餐。由于早晚两餐之间时间较长,使人容易出现疲惫饥饿之感。为此,英国公爵斐德福夫人安娜,就在下午五时左右请大家品茗与享用点心以提神充饥,深得赞许。久而久之,下午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并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在英国的饮食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等都有供应下午茶。特别是在英国的火车上,还备有茶篮,面包、饼干、红糖、牛奶、柠檬等,供旅客品用下午茶。下午茶实质上是一餐简化了的茶点,一般只供应一杯茶和一碟糕点,只有招待贵宾时,内容才会丰富。

茶在南北朝时期走出国门,到如今两千多年的历程,茶以其强大的适应力与包容性成功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扎根并且与其文化相融合,成为其国家多数人热爱的饮品。在我国与国际交流日趋紧密的今天,茶文化的交流值得我们期待。

来源:茶情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盘点全球茶文化

东亚

 

中国

中国是茶的故乡,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直到现在,中国汉人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除了讲究茶叶收成季节、出产地,如雨前龙井,中国茶艺也注重水源、水温以及茶具的选择,如紫砂壶等。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 

 

中国各地由于气候、地理、人文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喝茶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

 

香港

 

在英国殖民统治香港期间,香港人将英国人的奶茶大为改良,以滤网冲泡出很浓的红茶,再拌以淡奶,由于染了茶色后的滤网看似丝袜,因此被称为丝袜奶茶。这类茶一般要混合多种茶叶泡制,这是因为餐厅难以倚赖一种茶叶,在短时间内冲出色、香、味俱备的茶水。香港人除了改良奶茶,还很爱直接把柠檬片放入茶中变成柠茶,这种制法与西方主流把柠檬汁混进茶中的做法略有不同。这些饮料一般在街头巷尾的茶餐厅出售,是香港人的日常饮料。

 

到茶楼饮茶亦是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代表文化,较常饮用的有普洱、水仙、菊花、香片、铁观音、乌龙。

 

台湾

 

 

台湾饮茶的历史甚早,早在公元17世纪以前台湾原住民便已有采野生山茶制茶饮用的习惯。[来源请求]但茶在台湾真正的兴盛,主要是18、19世纪间,由柯朝、林凤池、张迺妙与张迺干兄弟等从福建一带逐步引进茶苗与技术,于台湾北部瑞芳、石碇、坪林、木栅与中部鹿谷冻顶山一带辟园植茶、制茶;之后,19世纪中叶,来自英国的茶商约翰杜德的宝顺洋行首度将台湾乌龙茶引介至海外并获得成功与口碑后,正式展开了台湾百余年以外销为主的制茶史。1970~19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于是各地“茶艺馆”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很重要的品茗空间。

 

现今知名度最高的台湾十大名茶是:冻顶乌龙茶、阿里山乌龙茶、东方美人茶、日月潭红玉红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龙泉茶和日月潭阿萨姆红茶,以及目前崛起的宜兰蜜香红茶。

 

座落于坪林的茶业博物馆是一座闽南安溪风格的四合院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座茶业博物馆。主要馆藏有茶事、茶史、茶艺等,涵盖茶叶的成分、茶树的品种、茶叶的分类、茶叶的产销、台湾茶园的分布、唐宋制茶器具、各代制茶法、现代制茶的过程等知识。

 

莺歌为现今台湾茶具制造的重镇,其辖区内的陶瓷博物馆则是全台湾唯一一座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甚具特色。

 

台湾在1980年代发明了珍珠奶茶,不仅风行台湾大街小巷,也在香港、中国大陆、北美,甚至欧洲流行,使得茶饮在各种包装饮料与连锁咖啡馆夹击的现代仍能广受不分年龄层的欢迎。

 

云南

 

在云南,白族有请来访宾客喝三道茶的习俗。

 

西藏

 

西藏游牧地区喜欢喝砖茶(藏文:ཇ་དཀྲུགས་མ་ja-dkrugs-ma或བསྲུབས་ཇ་bsrubs-ja)。首先要把砖茶砸开,放到水壶中,加清水用火煮,煮沸几分钟后,加入食盐及牛奶、羊奶或酥油,制成酥油茶;有些地区也放核桃碎。奶茶可以帮助消化,因此牧民有一日三餐茶,一顿饭的习惯,每日清晨,家庭主妇都要准备好奶茶。

 

 

日本

 

 

茶文化在公元9世纪时跟随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以传承及发展。日本文化亦对泡茶非常讲究,喝茶之道成为日本传统中的重要礼仪。

 

日本制茶方式来源于中国唐代,和现在中国的制茶方式不同,将采摘的茶叶蒸气杀青,然后干制碾碎,制成绿茶末抹茶饮用。由于茶末表面积大,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容易在水面漂浮,因此泡制时必须用竹子特制的茶帚搅拌,使其沉入水中,然后用竹舀将茶液舀出饮用。由于泡制茶叶的手续比较复杂,逐渐演化出一整套仪式,形成日本茶道的各个流派。

 

日本人喝的茶,除了绿茶为主的煎茶,还有混入炒香了的玄米与绿茶配搭而成的玄米茶,以及混和了小麦的麦茶。

 

朝鲜

 

除了中国以外,朝鲜喝茶也有一定的历史,有自己的茶道传统和饮茶用具。

 

 

南亚

 

印度

 

 

印度有一种茶品,一般人称为“Masala Chai”,就是印度香料茶或称为印度奶茶、“印度茶那提”。在红茶中加入牛奶或鲜乳、糖、姜、胡椒和各种香料,如豆蔻、桂皮、丁香等,这种茶已经由印度裔人传入美国,乃至于世界各地。

 

马来西亚

 

而英国红茶的另一旁支是马来半岛印度裔人的拉茶,当地的印度裔人把红茶和奶混合后,不断抛来抛去,就像拉出来一般,因此称作拉茶。而拉茶也是马来半岛一种表演方式。

 

横跨欧亚

 

蒙古

 

蒙古人喜欢喝砖茶。首先要把砖茶砸开,放到水壶中,加清水用火煮,煮沸几分钟,并进行搅拌,直至茶汤发亮,再加入食盐及牛奶,制成奶茶。上桌时,要搭配奶皮、奶豆腐以及各种茶点。奶茶是寒冷的牧区保暖的重要方式,因此牧民有一日三餐茶,一顿饭的习惯,每日清晨,家庭主妇都要准备好奶茶。

 

土耳其

 

 

土耳其人喝茶很普遍,土耳其茶(土耳其语:çay)属于红茶的一种。土耳其人最早喝咖啡,但是20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垮台之后,原来属于土耳其的可以种植咖啡的阿拉伯地区脱离土耳其,土耳其不得不进口咖啡。而在土耳其本土的黑海东南岸地区可以种植茶树,于是土耳其人逐渐开始喝本国出产的红茶。

 

土耳其人的好客热情,请喝茶更是他们的一种传统的习俗。主人往往热情的提供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苹果茶。土耳其茶喝起来较苦,虽然茶味浓浓,却不是那么讨喜;土耳其咖啡香郁扑鼻,然而浓的化不开的感觉并不是每个初饮者都可以接受的。只有土耳其盛产的苹果茶,可以说是老少咸宜,男女皆爱。酸酸甜甜的苹果茶,浓浓的苹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著清寒的秋日,喝起来格外的舒爽。而土耳其街上最多的不是咖啡厅,而是茶馆,土耳其人还十分喜欢到茶馆喝茶并聊天。

 

 

欧美

俄罗斯

 

 

在西方,最早从中国传入茶叶的是俄罗斯,从中国经过蒙古草原到俄罗斯,曾有一条“茶叶之路”。俄罗斯人发明了煮茶的“茶炊”,类似一个小锅炉,一般用铜制,中间生炭火,上面有一个煮茶的茶壶,下面有一个龙头,煮好的浓茶用龙头中的水冲稀,加糖和柠檬汁饮用,即柠檬茶。随时可以提供热茶水,是寒冷的俄罗斯气候下,家庭必备的设施。现在一般用电加热,也有用不锈钢制造的。由于非常普及,所以可以设计制造成各种装饰花样,是俄罗斯家庭比较显眼的家具。

 

英国

 

 

英国人从1660年代开始进口茶叶。当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布拉甘萨(Catherine of Braganza)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她把喝茶的爱好带进英国宫廷。开始英国人从荷兰进口茶叶,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直接从中国厦门进口茶叶运回伦敦。到1750年代,茶叶已经变成英国人的全民饮料。由于英国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而中国从英国进口货物很少,两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英国一方面从中国引进茶树到其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种植,另一方面在印度殖民地种植罂粟,制造鸦片出口中国,最终引起鸦片战争。

 

在英国和爱尔兰,“茶”(tea)不仅指这种饮料的名称,而是有下午便餐的意思,即英式下午茶。英国人多喝红茶,茶种包括英国早餐茶(English Breakfast Tea)和格雷伯爵茶(Earl Grey),由中国传入的茉莉茶,以及日本传入的绿茶,也成了英国茶的标准部分。

 

英国人喝茶,颇成痴好,也十分隆重。早上一醒来,清晨6点,空着肚子就要喝“床茶”,上午11点再喝一次“晨茶”,午饭后又喝一次“下午茶”,晚饭后还要喝一次“晚茶”。就是说,正规的,一天起码4顿。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丢弃。家庭饮用时,由于茶叶很碎,通常茶壶里还有个过滤杯,用开水冲下去,过滤而出,再加入糖及牛奶或柠檬而喝。

 

美国

 

 波士顿倾茶事件画作

 

欧洲饮茶也有很长的历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国后,习惯也带了过来。可以说美国的独立是由茶叶引起的。1773年,英国公布一项法令,规定只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在北美殖民地垄断经营进口茶叶。波士顿从事走私茶叶的商人们于当年12月16日,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货船上的茶叶倾倒在海水中,用来抗击垄断-他们被称为茶叶党。这个事件引起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高压制裁,最终导致美国独立革命发生。

 

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因此,喜欢喝速溶茶,这与喝咖啡的原理几乎一样。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

 

除源自于欧洲的西方茶文化外,美国市场上的东方茶(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柠檬红茶)。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香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另外除了预装茶外,美国很多餐厅也以茶作为主要饮料,而美国人有在任何茶(包括东方茶)加上糖之习惯。

 

德国

 

 

1657年茶叶出现在德国的药店,但是除了东弗里西亚(今下萨克森)一带地区之外,没有赢得德国人太多的兴趣。现在德国人也喜欢饮茶。比如,德国也产花茶,但不是用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窨制过的茶叶,而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中国花茶讲究花味之香远;德国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实。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涩酸味。德国人也买中国茶叶,但居家饮茶是用沸水将放在细密的金属筛子上的茶叶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通过安装于筛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壶内,之后再将茶叶倒掉。与东方茶相较,德国茶味道较为清淡。

 

拉丁美洲

 

阿根廷

 

 

马黛茶是一种常绿灌木叶子,生长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阿根廷温润潮湿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很适于这种树木生长,加之当地人有爱喝这种茶的传统,使之成为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

 

阿根廷及其他拉丁美洲人爱喝马黛茶,马黛茶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当地人传统的喝茶方式很特别。一家人或是一堆朋友围坐在一起,一把泡有马黛茶叶的茶壶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个挨一个地传着吸茶,边吸边聊。壶里的水快吸干的时候,再续上热开水接着吸,一直吸到聚会散了为止。

 

 

非洲

 

 

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都喜欢绿茶,但饮用时总要在茶叶里加入少量的糖块,有的则喜欢加入薄荷叶或薄荷汁,称为“薄荷茶”。这种茶清香甜凉,喝起来有凉心润肺之感。由于北非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不许饮酒,却可饮茶。因此,饮茶成了待客佳品,客人来访时,见面“三杯茶”,按礼节,客人应当看主人的面,一饮而尽,否则视为失礼。

 

埃及人喜欢甜茶。他们招待客人,常在茶里放许多白糖,同时送来一杯供稀释茶水用的生冷水。这种浓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里就会感到黏黏糊糊的。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找到约15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