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我与滇红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茶马古道上的石头村庄

这是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房屋是石板房,道路是石头铺,塘基是石头砌,水渠是石头筑,菜园的垄基是石头垒。石门墩、石院墙、石前檐、石鸡笼、石厕所、石畜圈不胜枚举。石槽、石盆、石凳、石桌、石碾、石磨、石臼琳琅满目。石台阶、石板路、石垱……甚至烤茶、烧肉的用具都是用石头制作而成。

这是一个承载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村庄。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南线由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北线从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尼泊尔、印度。本文所写的石头村,正是位于南线从普洱到大理这一条中的一个小村庄。

不久前,我徒步踏上了滇西茶马古道保留得最完整的云南省凤庆县鲁史镇到塘房村这一段。沿途景色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庄,在这个乍暖还寒季节,我打量着这有着文化有着商经的古老通道,想像着当年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浩浩荡荡的驮着茶叶、毛皮、药材、核桃等山货,唱着"……赶起百十匹马帮(哟咳),驮上百十斤驮子(哎),翻过(哦)百十个梁子(呀),换回(哟)百十样货子,填饱(嗯)干瘪瘪的肚子(呀),狂欢一阵子(啊)"的号子进城,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又一个村寨,马帮踏出了一条沟通各地的生命道路,换回必需的盐巴、布匹等生活用品。从此,那些崎岖逶迤的山道上,诉不尽马帮的神奇;刀砍斧削的绝壁,说不完赶马人的辛酸;不老的风峡谷,回荡着许多赶马号子的豪迈和悲壮。

如今,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已经离开了几十年上百年了,走在悠悠的古道上,似乎还可以听到久远的年代里传来的阵阵马蹄声,滴滴答答的响彻着整个山谷。

1913年以前,凤庆(旧称顺宁)与外地的交往,最主要的就是顺下线,线路有三条:1、凤庆(顺宁)--鲁史--巍山--下关--丽江--中甸--西藏;2、凤庆(顺宁)--鲁史--下关--昆明--省外;3、大理--下关--巍山--鲁史--凤庆(顺宁)--镇康--耿马--缅甸。无论走那条路,都必须过塘房村,因此,塘房承载起了茶马古道700多年的历史沧桑。

塘房距鲁史镇约6公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古道,跟着猎奇的游人一直向上攀登,刚开始还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可是,不一会儿我就感觉气喘嘘嘘,大腿酸痛,干脆拿着相机在路上拍起照片来。此时,一个村民赶着马,身上扛着百十斤重的小型农用机械,竟然在古道上健步如飞。我与他攀谈古道的历史,小伙告诉我,这段路是茶马古道赫赫有名"九曲十八弯",到塘房村还早着哪。随后,他唱着"身着大地头顶天,星星月亮伴我眠。阿哥赶马走四方,阿妹空房守半年"的赶马调很快消失在古道的尽头。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地区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20世纪20年代,大理喜州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青毛茶,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所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竞购凤庆青毛茶。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从此,凤庆茶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沿着古道一路向上行进,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投射到山头上,让山林遍染了一层金黄色,清冽的山风吹过,卷起一层层的落叶,抬头仰望天空,干枯的树枝盎然的屹立在蓝白相间的天际,直指苍穹,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那密密的枝杈里,孕育着来年生机勃勃的绿色和百折不死的生命之魂。脚下的道路崎岖坎坷,这真的就是那条千年的古道么,千百年来,这条道路曾经是何等的繁华,过往商贾,游人如穿梭般的从它身上走过,它也曾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谁又能说清楚,在它身上演绎过多少感人的故事呢,世事如烟,沧海桑田,它如今就像一位年至耄耋的老人,静静的躺在这里,在它的梦里,是否还依稀记得那往日的繁荣以及行人如织的那些年代?如今,只有偶尔路过的徒步探险者和匆匆而过的狩猎人还能让它偶然醒来,可是,又有谁能静静的聆听它的故事呢,那划过枝头的风声,是否就是它的低声哀怨。

到达塘房村,我们的目光被石头房屋豁然点亮,瓦是石板,墙是石墙,地是石地,石头做成的房子里,住着终年和石头相伴的人。

石头是塘房的财富,这里产的石头像千层的油饼,用扁锤沿石角一敲,就能起下一大块。一层一层的石板,像一本厚厚的书,层次之间不毫粘连,只要你乐意,就可以随意的翻阅。村民们建房就地取石,不做任何二次加工,没有污染,无需能源。石材是天然具备的,木材是自然生长的,粘接的材料无需运输。墙是石头砌的,支离的碎石,平面往外地块块砌起,不用半点沙灰水泥粘合。石墙的顶上,再架木椽,木椽的上面,再铺石板。石板从檐口铺起,块块叠压,至脊而收。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墙体,石材的屋面,天然的材料,被塘房村人巧妙利用,筑屋造房,建宅修舍。村里的老人说,这样独特的石板房,雨季,屋顶石板遮挡,水不入室。晴天,满室潮气蒸发,沿缝隙罅漏四散飘逸,室内很快又可干爽如初,居住于内,冬暖夏凉。

大块小块的石板,充当了遮风挡雨的屋瓦,参差不齐的石板,在一幢房子的屋顶上,都被派用到了最为恰当的位置。这就是塘房村人的高明,深知才尽其用、物尽其能之理。对于石板来说,再不规则的长相,塘房村人都能给它们找到最为恰当的位置。

石头垒成的房子毕竟不能建得太高大。在村里,几乎每间屋子都一般大小,而且结构也基本相同。屋子都不高,高一点的人走进屋门,可能还得稍微低下头。并且,每间屋子里都没有一扇窗户,只有一个天井,是屋子采光的重要途径。

村民搭建的石屋,大多是随意而为,有的石块横着叠砌,有的斜着堆砌,大石块和大石块之间用小石块补缝加固,连木质的梁柱也特别讲究自然,用在石屋里还是保持原来的形状,没有刻意修整过。使得塘房村的石屋显得更加硬朗,看上去厚实凝重,极具质朴之感。

走进一户人家,里面别有洞天,大大的天井里,有石头砌的猪圈、鸡窝,院里有长石头条搭的凳子,地面是用薄石条铺成。猪圈里喂猪的槽子是石凿的,洗衣服的搓板是石板做成的,捣蒜用的也是石锤、石臼。小院里香椿、月季花、木槿花香味弥漫。

主人家在办喜事,几个小伙正往青石板上放肉,我们一问,才知道要做塘房特色菜--青石板烤肉。石板能烤肉?我有点不相信,因为石板遇火加热会炸裂,怎么能把肉烤熟?带着好奇,我到了烤肉的厨房要一睹石板烤肉的真面目。几个烧得火苗通红的炭火盆并排支在厨房里,炭火上有一块石板搭在上面,另一块一摸一样的石板压在烤肉上,打开上面的石板,果然里面夹着猪肉在烤。这种石板烤肉就是用新鲜的猪肉直接放在石板上烤成的,工艺很简单,石板烤出的肉外观看焦黄焦黄的,让人垂涎欲滴。割下一块来,嚼在嘴里,味道既香又脆,不像直接在炭火上烤出的肉有烟熏火燎的味道,也许,这应该是人们爱吃塘房烤肉的真正原因。

石水缸是塘房人家的必需品,每家每户都有,这家家必备的石水缸,样式并不统一,有的能装十多担水,有的只能装两三担水;形状上,正方形、长方形居多,当然也有正六边形等。水是从屋后的老林里用水井槽引来的,水井槽用龙竹或整棵的圆木挖成,涓涓的山泉沿着高高低低的水井槽,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坡,把塘房人家的石水缸装得满满的,做饭、洗菜时就舀水缸里的水用。

村里的老人说,石水缸装的水清凉冰爽,我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一气喝下,那沁人心脾的清凉和痛快深入五脏六腑。

走在村里石头铺成的小道上,不知是否因为经年累月的缘故,高高低低的石头路也不觉得崎岖。犹如走进了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世外桃源。

据史料记载,1693年农历八月十四,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城,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来到塘房村歇脚。据传,一老者还用石板烤茶热情招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有幸在另一户人家品尝到了青石板烤茶。青石板烤茶是塘房村人的一种独特饮茶方式。石板是薄片青石,质地细腻而均匀,似乎不容易找。在温火上预热十多分钟后,石板都有些烫手了。主人从竹筒里取出几小撮早已准备好的晒青茶。这可是开春第一尖春茶揉制的呢,据说是专门款待第一位踏春而至的客人。诱人的茶在青色的石板上欢快地翻滚着,烤茶最讲究火候,几个来回叶色渐渐由棕黄色变成棕褐色,整个院子也已经是茶香漫溢了。将烤好的茶叶收入备好的竹筒,所有的茶具都是竹制的,据说这样茶才更香。

茶叶在水中沸腾的一刻,香气弥漫。主人将茶壶盖子一扣,再用沸水浇注壶身,接着将竹制的茶杯翻转用水洗净,片刻之后,青透的茶水一一流入竹杯。一切流畅得让我有些眼花,一晃神,香茶已在眼前,我赶紧双手接过,低头一品。真可谓“石屋忘言对此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鸟鸣片影斜”。

老人们说,塘房是一个被茶香侵泡的村庄,当年茶马古道最盛的时候,每天来往的人像排队一样的经过。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有了这样的好茶,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走过澜沧江过金马翻越黑山门,就到糖房。青龙桥连通的茶马古道上茶事不断,凤庆茶源源不断进入内地、上贡朝廷、远销东南亚,茶叶也成为凤庆人的"绿色银行"。每逢街天,悠长的山街成了各种茶叶交易的场所,那叶形平肥的“尖山云雾”、条索分明的“太华茶”、细润色正的“银毫”、秀美质佳的“特级功夫茶”……各色茶叶摆满悠长的街巷,浓郁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在茶市上,随便坐下与茶农闲话家常,都能拉出一大堆茶诗、茶经、茶文、茶德等等话题来。彼此兴致浓了,甚至会忘了买卖之事,沉浸在茶话之中。真可谓“茶中日月长,茶话情根深”。

或许正是受凤庆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熏陶的缘故,在塘房村,人们从茶园采回鲜嫩的茶叶,洗净晾干后用手揉软搓细,放进一只大碗中,再加上柑橘叶、酸竹笋、大蒜、辣椒、盐巴等佐料拌和,就成为一碗"凉拌茶"。这种茶,滋味变化多端,苦中透出暗暗鲜香,是下饭的好凉菜。有的则把采来的新鲜茶芽放进小缸里,撒上盐巴拌匀,层层压紧,腌制几个月后,拌上佐料,也是开胃佐餐的好菜。当然也有三五人相聚一起,持一杯茶香,怀一份闲情,细细品茗,渐渐境宁心净,在幽香芬芳中涤尽俗尘,享人生之无穷真趣。

塘房村子偏僻,但这里生产的茶味道好,香气浓,那香气,据说,在村庄山顶的黑山门都可以闻到。塘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制茶,能不香么?何况,四周都是茶山,即使没有烘焙茶叶,村子也被茶山的阵阵清香氤氲着。何况,村里的人家都爱喝茶,日泡茶夜泡茶,茶汤的香气不时腾挪着。几十年数百年,这里的房砖屋瓦,这里的柴门木窗也该都贮满了茶香。

特别是清明时节,村子里的人都要分捡茶叶。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个个手指灵活,动作麻利。面对竹蔑盘里堆着的待分捡的茶叶,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人,也变得轻柔灵巧起来。茶对塘房人受益最深,塘房人对茶的感恩也最重。茶祥和的性味熔铸成了塘房人淡泊名志的个性,他们不骄不燥,安于现状,默守着"明窗净几安居好,清茶淡饭滋味长"的格言,一生一世耕作于茶园之中。许多年来,塘房的这种个性,就像苏辙在《茶诗》中所写的一样:"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他们的个性已与茶的风格无异。茶园丰收了就丰收了,吃好点穿好点塘房人从不吝啬,财多财少塘房人看得并不重,男人有钱全花在茶园上,女人有钱全花在茶歌茶舞茶艺上,他们不知道把茶兑换成金条、美元深埋于地窖之中,他们不知道把茶兑换成戒指、项链包几个情人养几个"二奶"疯狂几回。他们把功夫全花在茶上,制作出名扬中外的好茶,不断丰厚茶文化底蕴内涵的实在。

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顺宁、塘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塘房交通位置的重要,直至民国时期始终是中外客商汇聚的繁华村庄。

1938年秋,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过程中沦陷,红茶作为重要战略出口物资货源断绝,为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派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到云南开辟新的红茶生产基地。多方考察后,冯绍裘终在凤庆觅得制作上乘红茶的鲜叶,着手试制属于云南的红茶并一举成功,定名为"滇红"。首批"滇红"通过凤庆、塘房、鲁史古道、祥云,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转销伦敦,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立即引起世界茶界的轰动。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茶马古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无数"滇红人"的辛勤努力,“滇红”得以发扬光大。1996年,为了做强做大“滇红”,云南省凤庆茶厂整体改制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承担起传承"滇红"的历史重任。滇红集团出品的"滇红特级工夫茶"在1958年被认定为国家外事礼茶,1986年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将其作为国礼赠送来华访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此,香高味纯,形美色艳,品质独特的滇红茶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相媲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名茶。

核桃是塘房村的摇钱树,塘房村民倚山而居,每户人家房前屋后大都是核桃树。道路旁、地角边,或者半山坡上,到处都生长着核桃树,一棵棵,一片片,星罗棋布。我们去的时候错过了核桃树葱绿的季节,此时的核桃树光秃秃的,或多或少让人看起来有些萧条。村里人告诉我,谷雨过后,玉米苗刚刚冒出尖儿,核桃油绿的叶子就会像一双双绿色的小手,在春风中向人们飘然招手,一串串绿绒绒的花朵,倒挂在绿叶丛中,那是春天的田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八月十五核桃香”。当地村民已习惯的认为,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核桃仁渐渐饱满,可以放开嘴去品尝。在这个时候,你漫步山野,一串串又大又圆的核桃,挂满了整个枝头,远远望去,象挂满了一串绿色小灯笼。有的树枝的因核桃结得太多了,把树枝压得趴到地面来;有的挂满核桃的枝条,甚至伸进小院里。核桃青果最好吃,从树上采摘下来,用专制的核桃刀,把白胖胖的核桃仁拔出来,轻轻剥掉仁外边一层白生生的薄皮,油而甜,味道极美。

核桃可烧着吃,外壳不砸开,放在火旁,经过烘烤,核桃的油脂分泌,异常的香。把鲜核桃仁捣碎,将鲜辣椒在烧红的炭灰里烧熟洗净切碎,用盐混合凉拌,不仅美味,而且开胃、健胃。还可以用作调料做花卷,将核桃果仁捣碎后,和盐、葱花、熟油搅拌在一起,涂在馒头上蒸熟,果仁的香味遍布花卷,吃起来香甜可口。

当然,最好吃的还是塘房核桃糖,塘房产大麦,当地人用玉米面、大麦芽等熬成糖稀,粘稠状,呈黄黑色。玉米是塘房村的特产,它的甘甜很能讨好塘房高海拔的土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糖稀是对白糖严重匮乏的一种补偿,在塘房却意外与核桃结亲,成为那个年代里特有的风景和味道。

早年的核桃糖用核桃仁、芝麻、糖稀烀制,用一口大铁锅将核桃仁、芝麻炒熟了,搓去核桃仁皮,均匀地摊开,每一层上掺一点糖稀,反复几次,冷却后,核桃糖就制成了。核桃糖是孩子们冬季的上佳零食。晚上饿了,就切几块来吃,要香味有香味,要甘甜有甘甜,要滋补有滋补,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走出塘房村,寻一处墙边的石凳歇歇脚,摘一束在石缝中长出的野花闻闻香,看屋前公鸡昂首阔步踱过石头的街道。夕阳西下,身边和脚下的石块静静地闪烁着岁月的印痕,深情的散发着石头的光芒。我知道,那些深深浅浅的印记,明明暗暗的沧桑,那是一种无言的石头历史,更是一种特有的村落文化,塘房以特有的魅力,支撑起了滇西茶马古道一方数百年的历史,这是一条辉煌的道路,这是一部生活的历史书籍,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远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永远值得我们用步伐去丈量。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庄文勤(云南凤庆),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采茶劳模李翠兰

云南省凤庆县安石村是滇红茶的故乡。在1957年召开的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就有自来安石村村民李翠兰的身影,她因开创“双手采茶法”而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劳模代表出席,她也是当时年纪最小的与会代表,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9.7.18凤庆县作协组织会员到安石采风,五十年代发明双手采茶法的全国农业劳摸李翠兰老人 摄影:许文舟

15年前的一天,跟随县文联采风团一行数人到安石村采风,内容是关于安石的茶叶生产。安石村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1938年以前主要种植凤山大叶种茶,制作晒青茶。1938年冯绍裘受命筹建凤庆茶厂(当时称顺宁实验茶厂),来到顺宁后,在安石村的中岭岗、新寨小组采摘鲜叶成功试制出16.7吨功夫红茶。安石村成了滇红茶的源起地之一。1939年6月30日,凤庆茶厂设置安石村临时毛茶制造分厂,派技术员吴国英率技工前往工作。也就在这一年的8月1日,安石开始用脚踏揉茶机制茶,从此拉开了机械制茶的帷幕。安石种茶面积我没有查到历史的数据,但仅仅是1956年4月20至28日,凤庆茶厂拣茶工800多人全部出动到安石帮助采茶情况看,安石当时的茶叶种植面积绝对不少。这一年的5月,苏联茶叶专家德日卫尼.布洛尼科夫,在中茶公司技师祁增部的陪同下,参观了安石平田初制所,评价凤庆的滇红是中国最好的红茶。1961年6月,中央分配云南省进口CTC及马歇尔揉茶机各一台,全部安装在安石初制所。每台日处理鲜叶32担,产品质量很好,每公斤在2美元以上。想想,一个小村子六十年代就为国家赚美元,你还敢说不行!马歇尔揉茶机还在,存放于安石稳隆茶厂的车间,虽然还可以开动,但转了那么多年,一开动便会听见像是要散架的声音。

随着采访的深入,有人提议去看看李翠兰老人,于是团长立刻改变行程,特意将时间节省下半天,专门去了李翠兰老人的家里进行采访。老人没有在家,一打探是去茶山给茶树修枝打杈去了。她的儿媳说可以让她回来,这才有了接下来的一幅人生画卷,在李翠兰老人的讲述里徐徐展开。

2022年春茶开采季,91岁的李翠兰老人一边采茶一边接受记者采访,摄影许文舟

这一年老人79岁,记忆力好,耳聪目明,笑容亲和,谈到茶叶的那份投入,让在场人动容。很快就进入正题。老人把她搭乘一片茶叶进京的事说了一遍。我的笔记里零零落落是,她把1957年春天最好的一片茶叶采下来,用真情杀青,用爱揉捻,用梦想烘干,带在身边随马车北上。李翠兰带着一双手进京,要在天安门城楼前,等待乘长蓬汽车的毛主席亲切握手。毛主席面带微笑走过的时候,李翠兰早已泪流满面。一个不识字的妇女,四岁开始摘茶,七岁背茶到离家几十公里的顺宁出售,解放以后她发明双手采摘法,一天采150斤春茶的劳动力,居然换不回一家人基本的柴米油盐。她没上过学,却当起了教员。然而,李翠兰老人好像并不特别在意采茶,她觉得不过是熟能生巧的谋生手段罢了。弯腰伸手的重复动作不用进阶、考级,更不用拜师学艺,至于动作的娴熟与否,完全是性格使然。笔会并没有完全认同她的说法,不过是自谦的托词罢,一片茶叶让她忙得焦头烂额,让她浑身充满无穷动力,除了爱,你说还能有什么?

时隔60余年,李翠兰回想起在北京的这段日子,记忆中许多细节已不甚清晰,但是面见毛主席的场景却至今记忆犹新。“到北京后我和其他代表被安排在单间的宿舍里。有一天我们正吃着早点,突然被通知毛主席要接见受表彰的劳模,我当时高兴坏了,饭也顾不得吃,觉也没睡好,一心只想着早点见到毛主席。”说到这,李翠兰开始激动起来,眼角明显的潮湿,声线微微颤抖。“到了那天,毛主席穿着一身灰色的服装远远地走了过来。当时我一见到毛主席,就开始落泪,一边用衣角抹泪一边鼓掌。”李翠兰这样回忆对毛主席的印象,仿佛又回到1957年那个夏日。那时她与茶一样年轻,眉黛远,鬓云长,粉面含春。那时她志向远大,心无旁婺,眼晴只专注于茶叶,弯腰、伸手中,完成掐、采、摘的系列动作,就像是将自己都交给了一片滋味悠长的树叶。

2022年春茶开采季,91岁的李翠兰老人一边采茶一边接受记者采访,摄影许文舟


从北京回来丢了农业劳模证件,只带着五尺多长的黑白合影,她站在一棵树前,每一批采访她的人首先要猜一猜她在照片里的方位。她笑得合不拢嘴,她见到了毛主席春风般的神采。主席坐在照片中间,经过岁月的折腾,有些脱胶,那些往事看上去很难理清。一个农家女人,靠一双手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她生过许多孩子,或死于饥饿,或死于瘟疫,留在身边的儿子也是种茶的好手。她有一个儿了远在缅北,据说那么炎热的地方也有安石茶顽强的生长。现在她还经常上茶山,在当年十姐妹唱采茶歌的山头,清一清嗓还能唱一段“十大姐”,一些姐妹先她走了,她闲不下来,还想与春天的芽叶相依相偎。李翠兰决定卸下高蹈的光环,她面对的还是一片茶叶,过自己本来很普通的日子,并开始接纳多舛的命运留给她的困顿与厄运。她不愿谈及先她而走的老伴,三年饥饿的无情,儿多母亲的艰辛,一个劲地说着生活的越来越好,事实上眼前可触的幸福早已将她灰色的回忆消耗殆尽。

第二次去拜访李翠兰老人,应该说是一次偶遇。2022处3月22日,凤庆县红茶节开采仪式在安石村进行,主办方特意邀请了李翠兰老人出席。本来是坐在主席台上的老人,却忍不住跑到茶园里,开始左右开弓,将那组连环的采摘动作又一次使出来,让来宾们赞叹不已。这时候的李翠兰老人已经91岁了,头发花白,指节粗糙,仍能在茶树上演示双手采茶的妙法。这么多年,李翠兰老人都在茶园里采摘生活的甘苦,对于名利,她看得比茶还轻。说到待遇,她说现在的好生活就是最好的待遇。每次有人来访,她揩去合影上的灰尘,笑一笑,仿佛就回到她进京途中。

2022年春茶开采季,91岁的李翠兰老人受记者采访,摄影 许文舟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李翠兰所在的村组成立了生产合作社,她当选社委,积极为合作社服务。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李翠兰逐渐认识到茶叶增产对支援国家建设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明白自己作为社委,革新生产技术是分内之事。当春茶正处生长旺季、采茶劳动力紧张之时,分娩期未满一月的她,便在房前屋后的茶地里日夜劳作,用心练习采茶方法,逐步提高采茶速度,推陈出新独创出“双手采茶”技术。日复一日、始终不渝,她成为了当地公认的采茶速度最快的人。此刻,坐在我面前的李翠兰老师,身上不时有莫须有的疼痛,体重锐减,关节炎不知什么时候盯上了她用于采摘茶叶的十个指节。在她的身旁,是随时承用的锄头,手握的锄把上密布欢呼雀跃的指纹,身后是低矮的厨房,打理完茶园,老人便在那里伺弄晚炊,她日日烹调的菜肴里都有一道茶叶炒鸡蛋,想不到后来被人稍加改进,便成了闻名全县的茶叶招牌菜。

喝了一口茶,李翠兰接着说,当她作为云南省唯一代表将要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劳模代表大会的消息传到安石村,安石村开始沸腾起来,人们为她高兴,并希望她代表安石茶乡,把最好的茶叶送到北京。社里用骡车把26岁的李翠兰送往临近的云县,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凤庆县,仅这一段就走了两天。而后,她从云县坐老货车前往昆明,现今只要三四个小时的高铁路程在当时足足用了25天。到了昆明后,又坐了两天的小车才去到火车站,搭上火车去北京,火车也跑了好几天,多久我已经记不清了。李翠兰满怀深情的讲述里,又让我回到她的故事之初,真不知道要感谢李翠兰的双手采茶法还是安石的茶叶!岁月更替,对于茶的深情依旧执著的李翠兰,许多疾患缠上了她的双手,痉挛、放射性的疼痛以及淤积起来的风湿因子,都在试图逼停她伸向茶园的双手。

在北京,李翠兰后悔不已的是没有带一片茶叶去,因为路遥途远的原因,站在天安门城楼前,她想的还是故乡的茶叶,水草蓊郁,茶园青青,每一次采摘,都是向自己致谢,对生命顶礼。一片茶叶引领着她走过日渐狭窄的暮年,当人间芜杂的声音渐渐褪去,只有藏着蓓蕾与草香的茶园,仍然牵萦着李翠兰老人的心,她喜欢在茶园度过水墨晨昏,聆听小鸟亲昵的耳语,与板结的泥土较劲,对季节的流转已没有过多的期待,啼莺绕耳,捻一枚新芽,春意悠阔,她喜欢看一片茶叶出视,那是仰慕的角度,无限接近于表白。即便是生病住院,拨下吊针,让她惬意不已的地方仍然是茶园。

2024.4.6:现年93岁的李翠兰老人在自家茶园里采摘春茶,并接受作者采访,摄影 许文舟

再一次拜访李翠兰老人,是今年春茶开采时节。约好朋友去安石走茶山,走着走着便走到了安石村中林冈李翠兰老人家的茶园。午后的阳光开始火辣,但在茶园里仍然一片清凉。李翠兰老人正在摘茶,身背的竹篮里早已盛满青葱的茶叶,老人今年已经93岁了,我向她儿媳表明了我的担心,毕竟这茶园实际是挂在陡坡上的一片,就我上去也需要有人拉扯,而一位93岁的老人却在上面围绕着一棵棵茶树不停地变化姿势采摘。儿媳说她也劝过多次,叫老婆婆不要来摘了,但只要一到春茶季,老人比平时起得还早,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已被家人藏起来了的竹篮,不让她上茶山就像是不让她活一样,她会发脾气。后来,家人也就默许了,不过在她身后跟着小儿媳,左右照顾着一点。

一边摘茶,一边闲聊寒暄,聊茶叶聊生活,只要一谈到北京出席劳模代表大会,李翠兰老人就闭口不谈了。看着她发型潦草,几近全白,但一脸坚毅,根本就看不出她早已是个耳背者。但她感知春风,闻香起早,一双手仍然在茶树上雀跃灵动。一片茶叶是离生活最近的道场,倔强的本性使得她接纳了一切拜生活所赐的残酷。与十多年前的采访相比,随着年纪的增大,李翠兰老人甚至不愿谈及她一生最光高的时刻。

2024.4.6:现年93岁的李翠兰老人在自家茶园里采摘春茶,并接受作者采访,摄影 许文舟

大会结束后,李翠兰便带着全国劳模奖章和一张近1.5米长的大会合影照片返回了云南凤庆。随后,全县开始推广李翠兰开创的快速双手采茶法,社内党支部组织了以她为首的“采茶十大姐”认真劝学,她谦虚务实投入到推广这一方法的实践中。李翠兰的采摘经验主要是做到四快:眼快、心快、手快、脚快。“首先思想要集中,眼睛看好茶芽生在哪里,如何生法,心要想到如何采法……采时要坚持质量,做到不带鱼叶,不掰马蹄,不用指甲采茶梗,要用手指折断茶梗,手里采下的茶不握紧,即时松松地放入篮内,保证茶叶不变红。”在积极推广采茶法的同时,她也不落下采茶任务。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累了便在茶树下歇歇。在李翠兰的带领下,临近县区的妇女都到凤庆向其讨教双手采茶的方法,她也培养出一批采茶能手,提高了滇红茶生产的效率。人的一生,总有很多难忘的瞬间,李翠兰也过了许多让她感到透不过气来的日子,但面对采访,她不愿谈及先她早走的老伴,一年饥饿的困局,儿多母苦的囧境,倔强的本性使得她接纳了一切生活所赐的悲伤。事实上,李翠兰觉得,只有一片茶叶懂她。一生只有一片茶叶懂又如何呢?经历太多故事紧紧围绕一片茶叶,回甘与苦涩分陈两面,总不能只为一面活着。

现如今,李翠兰已是耄耋之年,长年累月的采茶劳作,使她的双手特别是食指上已长满老茧,指尖关节也发生了变形。那可是使针线活的纤纤玉指,让生活给弄得满身是伤。我与老人相隔着三十多年的岁月鸿沟,但丝毫不妨碍我与她的交流。当我问起她是否记得我曾采访过她两次,她没有回话。我想,对于一位因为采茶而出席全国劳模大会的人,一定有数不清的媒体前来采访,“放鹤去寻山里客,任人来看四时花”,不管什么人前来,李翠兰老人都会热情接待。她心无旁骛,只专注于茶叶,在弯腰、伸手重复的动作之间,靠拇指与食指的搭配进行掐、采、摘。一生只有一片茶叶懂得又如何呢?经历太多故事紧紧围绕一片茶叶,李翠兰的命运总是交织着苦涩与回甘的人生翻转。

2024.4.6:现年93岁的李翠兰老人在自家茶园里采摘春茶,并接受作者采访,摄影 许文舟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人与茶的关系,除了人的口啼好与茶原真之味的相互吸引,更有一份感情的羁绊。每一次弯腰,既是动作也是姿态;每一次伸手,既是获取也是交流。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李翠兰依旧身强体健,家里的20余亩茶园80%由她自己采摘。采茶时,她习惯性含着一片鲜叶解渴,看到记者前来采访,她停下手里的工作笑着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我也要多活几年,把茶种的更好。”

(许文舟 中国作协会员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事理 临沧市作协副主席

文、图:许文舟 供搞

2020,不平凡的一年,敬您一杯一球茶

  不知不觉间

  2020年已行至年终岁尾

  2021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回首2020

  注定是令我们终生难忘的一年

  一球君衷心感谢各位茶友的温暖陪伴!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盘点回顾

  2020年那些属于我们的精彩时刻

  一球动态2月

  “我与茶的故事” 全国征文

  疫情期间,宅家喝茶

  烦扰随茶而去,温暖伴茶而来

  在该征文活动中

  一球君共收到茶友来稿106篇

  感受到大家对茶与文字的满腔热爱

  茶友优秀作品☟

  茶友来稿 | 书香茶风逍遥游

  茶友来稿 | 我与茶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4月

  云南茶山行直播

  特殊时期,一球君将茶山行活动

  搬到线上平台,带大家跨越千里

  走进云南各大名山名寨

  老班章、易武、冰岛、景迈、昔归……

  零距离感受普洱山头茶的迷人魅力!

  5月

  “国际茶日” 一起喝好茶

  5月21日,首个 “国际茶日”

  为让更多人了解茶文化,爱上茶生活

  我们联合各一球经销商门店

  开展了全民饮茶活动

  与茶友们一起分享健康茶生活

  8月

  ”陈皮之乡“ 新会之行

  立秋过后,正值柑果丰收之际一球茶业团队走进“陈皮之乡”新会探索“广东最美乡村”天马村果园生态与当地果农、茶人一起交流最正宗的新会柑普茶制作工艺实地考察并挑选最优质的小青柑原料

  9月

  “一球茶叶旗舰店”上线天猫

  经过数个月的精心筹备

  “一球茶叶旗舰店” 正式上线啦!

  福利多多,精彩纷呈为一球茶友提供了更便捷的购茶体验

  期待以全新姿态,带给大家更多惊喜

  10月

  厦门国际茶博会

  金秋十月,满怀希望

  一球茶业以精美雅致的展位搭建

  惊艳亮相于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许多茶友如约而至,纷至沓来

  只为追寻那熟悉的郎河味

  在普洱经典茗茶一球专场品鉴会上

  「7939」和「布朗•熟」独领风骚

  获得了众多茶商、茶友的一致好评

  还征服了不少茶友刁钻的味蕾

  产品发布4月

  盎然

  作为庚子年早春新品

  不仅保持了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特点

  在版面设计上也作出了全新升级

  以翠绿生动的风格诠释 “盎然” 之意

  茶品不仅内质丰富,滋味上更结合了

  勐海的醇厚、景迈的香气、勐库的甘甜

  一杯盎然,即可体验各大山头之韵

  6月

  倚邦

  作为跻身 “熊猫系列” 的纯料山头茶

  2020年新推出的这款倚邦

  我们选用核心产区的头春原料

  香高味醇,口感更为协调丰富

  量少稀缺,仅限量发行1000片

  7月

  老班章

  霸气凛然,王者风范

  山头之巅,普洱之最

  2020年 “天生王者•老班章”

  严选老班章古树头春原料精制而成

  限量发售100桶(100g/饼,5饼/桶)

  曼松

  温润如玉,倾世雅韵

  贡茶传奇,一泡难求

  2020年 “岁月臻品•曼松”

  依旧坚持 “真材实料,保证品质” 原则

  采用曼松寨头春原料精制而成

  限量发售40桶(200g/饼,5饼/桶)

  8月

  “欢喜”大红柑尊享礼盒

  十年陈勐海熟茶的醇滑陈韵

  加上新会天马陈皮的秉轴持钧

  使得这款大红柑一如既往的

  品质独到,不负众望!

  取名 “欢喜”

  是我们对各位茶友的诚挚祝福

  愿你把盏欢喜,自在悠然

  9月

  布朗•熟茶

  一球茶业首款布朗山纯料熟茶

  金象系列,春茶原料

  三年陈放,小堆发酵

  两种规格,同时发售

  至臻至善,宜品宜藏

  青柑宝贝

  清新绿色系礼盒包装

  高颜值有内涵,耐人寻味的滋味

  自然优越的品质,宜自饮宜分享

  柑皮采用 “八月果”

  搭配五年陈云南勐海宫廷熟普

  等级高、芽料纯、口感醇厚更顺滑

  10月

  “红了” 大红柑

  5年陈年熟普洱+新会圈枝柑

  熟普浓郁醇滑,陈皮温润滋补

  一盒一颗,三层独立环保包装

  不仅方便携带,亦适合长期存放

  办公喝&居家喝&随手礼皆适宜

  随心系列

  随心普洱熟茶、滇红茶、月光白

  时尚方便,超高颜值

  随取随泡,想怎么泡就怎么泡

  随心所欲,想怎么喝就怎么喝

  一款随心的茶,送给随心的你

  12月

  柒玖叁玖

  79载春秋,39载制茶

  潜研三年,玖玖归一

  一球茶业熊猫系列限量臻品「7939」

  览尽名山名寨的千姿百态

  领略标杆古树的风华绝代

  不负时光,经典再现!

  牛转乾坤

  兴衰成败谈笑间,还看今朝辛丑年

  值此新旧交替之际

  一球茶业特推出牛年生肖纪念饼

  牛转乾坤

  祝愿大家2021扭转乾坤、好势抬头!

  四海一家,共品一杯一球茶

  我们衷心感谢各位茶友

  在如此特殊的2020年

  对一球茶业一如既往的陪伴与支持!

  新的一年

  我们必将不忘初心,行以致远

  始于匠心,忠于品质

  为大家奉上更多的高品质好茶

  一球茶业全体同仁祝福您

  新年快乐!

  牛转乾坤!


  喝好茶,选一球

  因有底蕴,更有茶韵

  原标题:2020,不平凡的一年,敬您一杯一球茶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