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外国茶类大全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四川茶文化新地标:植茶始祖吴理真汉白玉雕像

植茶始祖始祖吴理真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种茶人,被茶业界认定为“植茶始祖”。

“植茶始祖”吴理真雕像

5月21日,在成都市市金牛区茶文化公园落成的植茶始祖吴理真汉白玉雕像也正式揭幕。当日,蒙顶山茶成都市营销中心在茶文化公园揭牌。

雅安市名山区治城蒙阳镇千米茶文化长廊,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题词“茶祖故里”

蒙顶山景区,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谭启龙题词“仙茶故乡”

综合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明代杨慎《杨慎记》、清雍正《天下大蒙山》碑、清代刘喜海辑录《金石苑·宋》、清雍正版及嘉庆版《四川通志》、清光绪版《名山县志》、民国版《名山县新志》记载:吴理真为西汉严道,即今雅安名山人。西汉甘露(前53—前50)年间,在蒙顶山上寻得野生茶树,亲手植于蒙顶上清峰。

为彰表吴理真事迹,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朝廷在蒙山建“石屋俸祀”,并在甘露井侧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石碑。该碑“石高七尺八寸,广三尺六寸”。正中刻吴理真立像,“像高五尺三寸”,两侧对联曰“形归露井灵光灿 手植仙茶瑞叶芬”,字径三寸余,行书;人像上方石刻《甘露祖师行状》,共有文字十六行,字径八九分,正书。清代刘喜海辑录《金石苑·宋》(光绪年间出版,四川大学图书馆藏),录有此碑图像,并拓录“甘露祖师行状”原图、原文。全文为:

甘露祖师行状

淳熙戊申敕赐普慧妙济菩萨

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法名理真。自岭表来,住锡蒙山。植茶七株,以济饥渴。元代京师旱,敕张、秦枢密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少倾,沛泽大通。一日,峰顶持锡井,忽隐化井中,侍者觅之,爰得石像,遂负井右,建以石屋俸祀。

时值旱魃,取井水,霖雨即应,以至功名、嗣续、疾疫、灾祥之事,神水无不灵感,是师功德有以遗之也。故邑进士喻大中奏师功行及民,宋孝宗敕赐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遗像。

时绍熙三年二月二十六日勒石于名山县蒙顶山房。

附:《金石苑·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石碑:

宋代大学者王象之《舆地纪胜》,大约成书于宋理宗绍定(1228-1233)年间,载曰:“西汉时,有僧从领表来,以茶实植蒙山,忽隐池中,乃一石像,今蒙顶茶,擅名师所植也。至今呼其石像为甘露大师。”

明武宗(1506—1521)时期,四川新都人杨慎撰《杨慎记·蒙茶辨》,“按碑,西汉僧理真,俗姓吴氏,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殁化为石像,其徒奉之,号甘露大师。水旱、疾疫祷必应。……岁四月二十四日,以隐化日,咸集寺荐香。宋、元各有碑记,以茶利由之兴焉。”

附:《舆地纪胜》及《杨慎记》吴理真种茶蒙顶记载

蒙山天盖寺《天下大蒙山》碑,立于清雍正六年(1728)。碑文曰:“祖师吴姓,法名理真,乃西汉严道,即今雅之人也。脱发五顶,开建蒙山。自岭表来,随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至今日而春生秋枯,惟二三小株耳,……皆师之手泽,百事不迁也。由是而遍产中华之国,利益蛮夷之区,商贾为之懋迁,闾阎为之衣食,上裕国赋,下裨民生,皆师之功德,万代如见也……”

附:蒙山天盖寺《天下大蒙山》碑

清雍正十一年(1733)版《四川通志·卷三十八·物产·雅州府·仙茶》,详尽记载吴理真在雅州蒙山种植“仙茶”事迹。详尽记载吴理真在雅州蒙山种植“仙茶”事迹。作为正史,该志不仅肯定吴理真植茶“祖师”身份,而且还对之前部分古籍中僧侣、道人等为扩大佛教、道教影响而“神其迹”,将吴理真写成“僧”“道”“自领表来”等“附会之语”均予以纠正,直言“雅州府”的“仙茶”为“汉时甘露祖师,姓吴名理真者手植”,全文为:

雅州府·仙茶

名山县治之西十五里,有蒙山,其山有五顶,形如莲花五瓣,其中顶最高,名曰上清峰,至顶上略开,一坪直一丈二尺,横二丈余,即种“仙茶”之处。汉时甘露祖师,姓吴名理真者手植。至今不长不灭,共八小株。其七株高仅四五寸;其一株高尺二三寸。每岁摘茶二十余片。至春末夏初始发芽,五月方成叶。摘采后其树即似枯枝。常用栅栏封锁。其山顶土仅深寸许,故茶不甚长。时多云雾,人迹罕到。《书》曰:“蔡蒙旅平”,即此山与府城东蔡山也。

附:清雍正十一年版《四川通志·卷三十八·物产·雅州府·仙茶》吴理真种茶蒙顶记载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版《四川通志·卷十四·食货·雅州府·仙茶》,全文前部分与前志同,又补充记述如下:

雅州府·仙茶(节选)

……《元和志》:“蒙山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寰宇记》:“出百丈山尤佳”。《方舆胜览》:“蒙山有五顶,前一峰最高,曰上清峰,产甘露茶”。《明统志》“蒙茶受阳气之全,故芳香”。《本草》:“雅州之蒙顶石花、露芽、谷芽,为第一”。《茶谱》:“雅州百丈、名山二处,茶尤佳”。

附:清嘉庆版《四川通志·卷十四·食货·雅州府·仙茶》吴理真种茶蒙顶记载

清光绪十八年(1892),名山知县赵懿邀兄赵怡主持完成《名山县志》。该志《山原·蒙山》记载:“五峰酷肖莲花,苍秀勃郁,中为禁御护贡茶七株,即甘露慧禅师手植蒙顶茶也。自汉迄今,不枯不长,谓曰‘仙茶’。”《列传四·方技》,第一人即是“汉·甘露大师”:“师名理真,俗姓吴。宋淳熙十三年(1186),邑进士喻大中,奏师公德及民,孝宗时封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

附录:清光绪版《名山县志·山原·蒙山》有关吴理真记载

民国十九年(1930),新修《名山县新志》。该志《蒙山》《蒙茶》等专目,均记载吴理真种茶史事。《士女四·方技》,第一人也是“汉·甘露大师”:“师名理真,俗姓吴。……”

民国二十年(1931)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陇蜀余闻》:蒙山有五峰,最高者曰上清峰。其颠一石大如数间屋。有茶七株,生石上,无缝罅。相传为甘露大师所手植。”

附录:民国版《名山县新志·士女四·方技》有关吴理真记载

1978年初冬,著名茶学家陈椽为撰写《茶业通史》收集资料,组织10余人的专家队伍专程到蒙顶山茶区调研考察。1984年,《茶业通史》出版。该通史转载《舆地纪胜》《四川通志》等所记吴理真植茶蒙顶史实,并称“蒙山植茶为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要。该山原任僧正祖崇于雍正六年(1728年)立碑记其植茶史略,石碑至今尚在,是我国植茶最早的证据。”。《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经》《制茶学》《中国名茶志》等大型工具书和高等院校茶叶专业教材普遍收入。

附:《茶业通史》有关吴理真种茶蒙顶记载

1988年4月,名山县志办公室编辑出版《名山茶业志》。经过大量考证,进一步认定“吴理真是名山人,他在蒙顶山利用当地原生茶树进行驯化栽培,开创了名山茶的种植历史”。上述认定,得到当时四川历史研究所所长贾大全肯定,其在该版《名山茶业志》序言中说:“唯独汉时名山县甘露寺祖师吴理真种茶蒙山的记载,才是我国确知最早人工种植的茶树”。此后,1992年版《名山县志》、2001年版《城西镇志》、2004年版《蒙山茶事通览》、2006年版《名山县志》、各卷《名山年鉴》,以及《茶祖吴理真演义》《蒙山茶话》《仙茶故乡揽胜》《蒙山》《仙茶故乡山奇水秀》《蒙顶山导游词》等各种宣传蒙山茶文化的地情书籍均沿袭、采信、肯定上述认定。

附:1988年版《名山茶业志》有关吴理真记载

1992年,名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修《名山县志(1911-1985)》。为宣传蒙山茶及蒙山茶文化,该志特意将“茶业”升格,设立专篇。篇下设《生产》《加工》《购销》《蒙顶茶》四章。记载吴理真种植蒙山茶史事,详尽记载吴理真对蒙山茶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西汉时,县人吴理真在蒙山开始种茶,是我国具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植的茶树。由于品质优良,被誉为天下第一名茶》”

附:1992年版《名山县志》有关吴理真记载

2004年9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召开。会节期间,欧盟茶叶委员会、法国茶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代表国际茶业组织,一致通过《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认可该宣言:“据文字记载和史迹佐证,雅安蒙顶山最早人工种茶。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七棵茶树,首开世界人工种茶之先河。” 得到与会专家一致认可,认定雅安为“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

附:《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

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节选)

今天,世界茶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在有二千多年种茶历史的故乡——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召开。

我们,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其他国际性茶叶组织、相关国家政府茶叶部门、茶文化团体、茶叶学术团体、茶叶研究机构、茶叶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在世界茶文化蒙顶圣山,本着茶文化、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和目的,发表本宣言。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圣山

据文字记载和史迹佐证,雅安蒙顶山最早人工种茶。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七棵茶树,首开世界人工种茶之先河。

蒙顶茶自唐至清,一直是中央朝廷祭天祀祖专用茶。“蒙山雀舌茶”自古就专用于供奉佛祖释迦牟尼。

历代名人留下了“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等千古传颂的名句。

发源于蒙顶山的茶文化深刻影响了全世界,本届茶文化盛会的“寻根之旅”必将成为下一个“轮回”的开端。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也是世界茶人“寻根”和“朝圣”的神往地。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茶文化是人类共有的灿烂文明。

蒙顶山茶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全人类的。

茶文化——人类共同发扬光大

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文化含义已远远超出了茶本身的色香味形的物质表现形式。茶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渗透着精神内容和深刻意蕴,产生教化功能和社会文化现象。

茶文化根在自然,发展在人文,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完美结合、辨证统一的产物。

2004年9月20日

2004年,雅安市人民政府向陕西法门寺博物馆赠送茶祖吴理真汉白玉塑像。其后,一年一度在蒙顶山天盖寺举行祭祀茶祖吴理真仪式,一年一度举行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2004年起,每年都有茶学家、茶文化专家以及外国茶人到蒙山祭拜吴理真,陈宗懋院士、宋少祥教授、杨贤强教授等,也曾多次到蒙山“寻根祭祖”。2005年,雅安市人民政府向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赠送吴理真汉白玉塑像。

2004年9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召开。会节期间,欧盟茶叶委员会、法国茶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代表国际茶业组织,一致通过《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认可该宣言:“据文字记载和史迹佐证,雅安蒙顶山最早人工种茶。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七棵茶树,首开世界人工种茶之先河。”史实,肯定蒙山“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和“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历史地位。

2004年,雅安市人民政府向陕西法门寺博物馆赠送茶祖吴理真汉白玉塑像。其后,一年一度在蒙顶山天盖寺举行祭祀茶祖吴理真仪式,一年一度举行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2004年起,每年都有茶学家、茶文化专家以及外国茶人到蒙山祭拜吴理真,陈宗懋院士、宋少祥教授、杨贤强教授等,也曾多次到蒙山“寻根祭祖”。2005年,雅安市人民政府向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赠送吴理真汉白玉塑像,以供世人瞻仰。

2006年,名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修出版《名山县志(1986-2000)》。在该志进一步对吴理真事迹进行整理,对吴理真身份进行核实、认定:“蒙山,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人工栽培茶叶的地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前50年),蒙山人吴理真开始在蒙山驯化野生茶,并制成圣杨花、吉祥蕊等名茶,并誉为‘中国植茶始祖’”。2008年,该志获四川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志书类一等奖。

附:2006年版《名山县志》有关吴理真记载

2010年6月,名山县茶业协会、名山县茶业局主持编修出版《名山茶经》。该茶经设《茶人》专篇,详尽记载吴理真开启世界人工种植茶叶之先河的突出关系,认定吴理真为“植茶始祖”,为“世界茶业发展史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植茶第一人”。

附:2010年版《名山茶经》有关吴理真记载

2013年,吴理真种茶的上清峰皇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新修《名山茶业志》出版。四川省政府“巴蜀文化学”重点学科建设首席专家,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谭继和《序二》称:“西汉甘露年间,蒙山人吴理真在蒙山顶驯化野生茶树,并制成名茶‘圣杨花’‘吉祥蕊’,开启人工种茶之先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陈宗懋《序一》称:“名山,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人工植茶地。西汉甘露年间,名山蒙山人吴理真在蒙山顶驯化野生茶树,开启人工种茶之先河,被誉为‘植茶始祖’。名山,也因此称为‘茶祖故里’。”

附:2017年版《名山茶业志》有关吴理真记载

2018年5月,以“植茶始祖吴理真”祭祀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组织评选,被评为“中国茶事样板十佳”。

(本图文来源:茶旅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登良:博采岭南茶 扎根科研情

  王登良:博采岭南茶 扎根科研情
  文 | 徐金玉  
  王登良,华南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原茶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茶学专业主任、茶学系主任。国际茶叶标准化委员会特种茶工作组专家,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茶叶咨询专家。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副组长、黑茶工作组组员、乌龙茶工作组组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茶叶加工、深加工、茶叶生化及茶叶贸易,近年来主要从事茶叶安全生产加工工艺,加工生化及品质监控方面的研究。
  主持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光质对单枞茶挥发性成分影响的机理研究》(30872058, 主持);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项目《茶饮料专用原料加工技术研究》(nyhyzx07-021-16主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普洱茶安全性研究》(2007BAD58B05- 4主持),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教育部茶学特色专业建设》《国家财政部与广东省共建茶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广东省农业厅《夏暑茶加工技术的研究》,另外还主持横向项目、校级教改项目及参加省部级项目、横项项目多项。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碎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保留量的研究》(第二完成人)。指导研究生40余人(其中外国留学生两人),在《园艺学报》、《食品科学》、《茶叶科学》等国家一级、二级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参加全国统编教材《茶叶市场学》、《茶叶加工学》、《制茶学》、《茶艺贸易学》、《茶叶综合利用》的编写工作;主编《名茶栽培与加工》,参编《中国茶养生大全》(副主编),《茶经营之路》、《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谱》等论著和科普读物。
  获得省部级成果奖及专利十余项。1994、1996年两次获“广东省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9月获“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奖”三等奖;2000年11月获“华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奖”一等奖;2003年获华南农业大学教学优秀教师奖;2005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十五”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2010年3月“有机茶产业化开发与示范”获广西贺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培养研究生40余名,2014年底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 年被评为广东省茶叶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解读岭南茶文化

  中国岭南,人灵地杰;岭南文化,源远流长。  
  谈到一直生活的这片沃土,王登良说:“茶文化是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它涵盖了广东、广西、海南等不同区域的茶风情。单是广东省内的广州、潮州两处,便是岭南茶文化的两大‘热点’,这里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饮茶热潮’各具特色。”
  广东茶文化始于唐代,盛于明清。
  “早在西汉前,广东便有利用茶叶的历史。西汉末年时,有少量茶叶外销;南朝梁武帝时,东莞僧人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在唐代,诗人曹松寓更是居南海西樵山,移植顾诸茶其上,教民种茶、制茶。”王登良说。
  在广东茶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中,广州的地位不可磨灭。“ 据史料记载,宋元期间,广州就是我国对外贸易四个港口之一。清康熙年间,广州成为我国茶叶出口唯一口岸,全国各省茶叶均运来广州,茶市极旺。”王登良说,在此背景上,粤人嗜茶名闻中外,其时茶叶品种花色数以百计,任君选品,各种泡茶方法应运而生,饮茶文化进一步发展提高。
  “广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包含茶俗文化、茶楼文化、茶点文化及街头凉茶文化等几个类型。”他说。  
  “首先是茶俗文化,广州人饮茶的习惯和礼节构成了广州茶俗文化的主体。”王登良介绍,现代广州的饮茶习惯通称为“三茶”,即早茶、下午茶和晚茶。“三茶”的时间不同,消费人群也不同,老一辈茶客保留了早茶的习惯,且大多已退休,有充裕时间饮早茶,早茶成为广州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方式;年轻一代则因为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主要饮下午茶和晚茶,以休闲、交友和工作为主要目的。
  其次是茶楼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但饮茶的环境大多以茶室、茶馆等为主,很少有像广州这样的茶楼饮茶风俗。”在王登良看来,从第一家新式茶楼——三元楼,到21世纪初四大茶楼,以及现代的各种茶居和酒家,100多年时间造就了广州的茶楼文化。  
  再次是广州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点文化。广州茶点品种繁多、制作讲究。其品种、款式和风味是由皮、馅和技艺构成,皮有四大类23 种,馅有三大类46种,相互组合,款式多样。因此在广州的饮食文化中,茶点以其精美丰富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最后是街头凉茶文化。广州亚热带的地理位置,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凉茶成为广州人的生活必需品。”王登良说,凉茶含有十多种草药,是清热解毒的良药,也是广州人主要饮料之一,因此街头凉茶店逐渐形成。凉茶店面一般不大,但是布局风格独特,老字号店铺较多。现代凉茶生产工艺、包装工艺都有了很大发展,各老字号纷纷推出了适应时代的各种包装凉茶饮料,已经成为广州饮料行业不可缺少的部分。
  与广州茶文化一样,潮州茶文化也是灿烂的一笔。  
  “潮州茶文化是岭南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工夫茶’为著称。”王登良说。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工夫茶发展的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3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体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清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5个主要阶段。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身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留品工夫茶这个习惯。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王登良说。工夫茶,在潮汕深受人们喜爱,有些人早起第一件事便是要泡上一壶好茶,神清气爽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大多数潮州人更喜欢以茶会友,在细品慢酌、谈笑风生中,互通信息、加深感情。潮州人把茶叫做“茶米”,意思是茶在潮州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二者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由此足以看到潮州人的嗜茶如命。
  除了广州、潮州这两大“热点”外,岭南茶文化中的客家茶文化同样特色显著。“客家茶文化区别于珠三角洲的茶楼文化和潮汕工夫茶的精细茶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山地茶文化,表现为:封闭性、适地性、自乐性。”在王登良看来,客家茶区能一直保留着两晋以前“粥茶法”的活化石——擂茶,是“封闭性”的具体体现;“茶亭文化”、“老茶文化”和代代喜爱饮用高火“炒米香”型茶叶的习俗,是客家山地茶文化“适地性”的具体表现;而自娱自乐的茶叶诗歌、文学、茶歌 ( 客家山歌)、茶舞和采茶戏剧等,则是客家茶文化“自乐性”的极作。
  “‘自乐性’是‘封闭性’和‘适地性’的必然产物,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形成了具有显著‘山地特征’的客家茶文化体系。”王登良说,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擂茶文化,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茶叶的制作方法和饮茶方式有所改善,但我们仍然无法否认或低估“擂茶”。“它在以茶富民、以茶会友、以茶示礼、以茶养性等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除了平日里对茶文化的钻研,王登良教授将更多的精力都投入了教学与科研中。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坚守,他与研究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甚至打造出了一个新的奇迹。
  “世界上有自然生长不含咖啡碱的茶树品种吗?”这看似不可能的答案,在科研工作者的发现和培育中,成为了一种新的可能——可可茶。  
  说到咖啡碱,大众或许不了解,但身为茶叶科研人员的王登良再熟悉不过。
  “茶叶主要含有三种碱: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后两者属于弱碱,前者属于强碱,有人晚上喝茶睡不着觉,主要就是咖啡碱的作用。而可可茶恰恰是没有咖啡碱的,不仅如此,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反而能起到镇静剂和安眠的作用。”王登良说,“可可茶从最初发现到选育栽培、生产,已历经三四十年,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坚持努力的成果。”
  神奇的自然界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王登良说,上世纪80年代,中山大学教授张宏达对广东南昆山毛叶茶进行调研,偶然发现了一种不含咖啡碱的野生茶树,便是这段故事的开始。随后,广东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山大学,为此倾注了十多年的心血,终于培育出了可可1号和可可2号两个品种,后被德高信茶业控股有限公司收购。  
  “或许由于南昆山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前可可茶是世界已知的唯一自然生长不含咖啡碱的茶树品种。”物以稀为贵,其成活率也成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道难关。
  王登良介绍,“普通茶扦插很容易成活,但可可茶这种野生种,再生能力比较弱,成活率很低,种下去后是不生根的,底部会长根瘤,直接就烂掉了。”
  为此,王登良带领德高信可可茶科研团队,做了大量实验,从土壤的疏松度到品种的培育,攻关克难,终于迎来可喜的成果: 可可1号的扦插成活率上升到30%~40%,可可2号的扦插成活率更是达到了60%~80%,已经可以实现大面积推广。  
  乘胜追击,他们又在茶叶适制性上加紧试验。“我们采摘鲜叶,用六大茶类的制作技艺分别加工,并与其他成品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最后发现,可可茶做成红茶、乌龙茶、白茶的效果很好。”
  “其实为了成功,我们每年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未来成果的基础和经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王登良说,他从事科研工作几十年,并不会计算经济利益,只是一门心思地想把事情做成、做好。
  他也想把这样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做科研,不能急躁,只有踏踏实实付出劳动,才能获得回报;做科研,要认真谨慎,某个不起眼的细节,有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做科研,要不怕吃苦,没有坚韧的精神是不行的……”
  (本文刊载自《中华茶人》第84期,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茶文化专题”副主编丁以寿:用文字的力量 传承中国千年茶文化

2021年,国家社科资金特别委托项目、新世纪国家重要的文化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中国茶文化专题”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委托安徽农业大学牵头组建编辑委员会。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担任主编,安徽农业大学原校长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丁以寿担任副主编。他们精心组织、科学谋划,致力于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茶文化专题”打造成文化精品。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左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经理刘祚臣(右三)、中国大百科全书三版数据与专题中心主任程广媛(右一)、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丁以寿(左二)在座谈“中国茶文化专题”编撰事宜。

本期我们对话丁以寿教授,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专题”落实于安徽农业大学以及“中国茶文化专题”的编撰架构、学术价值。

◇ 丁教授您好!我们了解到“中国茶文化专题”编辑委员会是由安徽农业大学牵头组建的。这么重要的一项任务交由安徽农业大学,可见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专业在全国业界的影响力,能否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专业的概况?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专业的前身是1940年建于复旦大学农学院的茶业学科专业,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上海整体迁入安徽。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茶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被批准为茶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国家第一批高校特色专业。2014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茶学专业拥有一批学术水平、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团队,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80多年以来,为国家培养茶叶专业人才8000多人,为中国茶叶科技、产业、教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茶学学科拥有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全国茶学领域的唯一。此外,先后建设有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安徽省实验室、教育部茶叶化学与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茶叶加工技术集成创新、茶叶质量与安全、茶与健康、茶树基因组研究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极大地提升了安徽乃至我国茶产业智能化、精深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提升了我国茶叶科技在原始创新与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作为国家重要的茶学科研基地、茶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教成果,为我国茶业现代化和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 茶文化学科是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的特色方向之一,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茶文化学科与团队的基本情况?

安徽农业大学茶文化学科在陈椽、王泽农、王镇恒、詹罗九等老一辈的开拓下,有着良好的基础。陈椽教授撰著了世界上第一部《茶业通史》,对中外茶业科技、历史、文化、贸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为茶史方面的开山之作。后来,陈椽教授又出版了《中国茶叶外销史》专著,开拓了茶史学这门新的茶学分支学科;王泽农教授晚年致力于宣扬茶文化,撰写了《茶文化源流初探》、《中华茶文化——先秦儒学思想的渊源》、《从唐代诗人看大唐茶文化》等高水平论文;王镇恒教授等主编的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中国名茶志》,分省立卷,全面宏富。王镇恒、詹罗九等主编的《中国茶文化大辞典》,收入词条近万,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宏富的茶文化辞典。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华茶文化全面复兴。有鉴于此,2000年3月,学校批准成立“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这也是国内高校第一家茶文化研究机构。首任所长为詹罗九,丁以寿任副所长,王镇恒任顾问。2002年6月,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进行重组,夏涛任所长,丁以寿任常务副所长,詹罗九任名誉所长,王镇恒任顾问。同年,被批准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9年4月以来,丁以寿任所长,骨干成员有章传政、徐千懿、宋丽、蒋文倩,还聘请一批兼职研究人员。已经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茶文化团队,在国内外有着良好的声誉。

依托中华茶文化研究所,于2005年创办全国高校第一个茶艺高职专业,于2011年创办茶学(茶文化与贸易方向)本科专业,已培养茶艺、茶文化专业学生1000多人,培养茶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30多名,博士研究生2名,含外国留学研究生3名。团队成员主编和参编《中华茶道》、《中华茶艺》、《中华茶史》、《茶艺与茶道》、《中国茶文化概论》、《茶席·茶会》、《茶文化学》、《世界茶文化》等教材,独著和合著《中国茶文化》、《中国茶谱》、《名泉名水泡好茶》、《茶旅春秋》、《书香·茶香》、《黄山毛峰》、《安徽省志·茶业志》、《世界茶文化大全》等著作。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成立20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受到业界广泛好评。

◇ 作为执行副主编,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中国茶文化专题”的编撰架构和学术价值?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除了纸质版以外,还设有网络版,网络版分为专业版、专题版、大众版三个板块。第三版网络版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在传统百科条目编纂方式上积极创新,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和使用新需求。

“中国茶文化专题”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对茶及其相关的文化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含茶史(茶的起源、生产和科技史、产业和经贸史、茶政茶法、茶馆、茶遗产遗迹、茶人、茶学教育、茶叶团体和科研机构等)、茶道(茶艺、茶礼、茶境、茶具、茶泉等)、茶俗(各地茶俗、少数民族茶俗等)、茶文学(古今涉茶的诗词、散文、小说等)、茶艺术(古今涉茶的书法、篆刻、绘画、歌舞、戏剧等)、名茶(古今名茶)、茶文献(古今重要茶书、涉茶笔记和杂著等)、茶传播(饮茶、茶文化、茶叶生产技术向全世界的传播)等八个方面。以文字型条目为主,辅以图片或音视频等,融合多种方式科学全面、立体形象地为读者呈现中国茶文化的专业知识。成果以百科全书条目的形式予以呈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平台发布。

“中国茶文化专题”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专题版“文化类”的重点项目,聘请全国范围内茶及茶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编撰团队,以保障其学术性、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陆军工程大学陶德臣教授、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梁子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朱海燕教授、武汉商学院周圣弘教授、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良子高级实验师、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江用文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沈冬梅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关剑平教授分别担任八个分支的主编。另外,还聘请全国范围有关高校、科研、文博等系统的茶文化及茶学领域30多位专家为条目撰稿。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大型出版项目,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百科全书,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进行知识生产、分发和传播的国家大型公共知识服务平台,也是新形势下构建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提升国家整体文化形象、反映当代科学知识水平的重大基础性出版工程,对把握国家话语权、提升科技文化软实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重要意义,也是规范标准知识、维护文化安全、革新传播方式的创新性工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茶文化专题”将全面梳理中国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既要有理论研究的严谨论述,又要结合现实普及相关知识;既要反映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风貌,又要反映新时代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兼具了专业性和科普性,创新性和继承性。它既是茶学领域研究者很好的工具书,也是茶文化爱好者的科学读本,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 《徽茶》2022年4月刊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