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桐柏山茶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桐柏打造“中原茶乡”,以茶带动农民致富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山腹地,豫、鄂两省交界处。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辖11镇5乡,215个行政村(社区),2016年总人口43.8万人。桐柏县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温湿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1168毫米,无霜期231天(有霜期约占全年的1/3),年日照时数平均2027小时。境内地貌以浅山、丘陵为主,斜贯县境的桐柏山构成地貌骨架。桐柏县素有“宛东咽喉”“信西屏障”之称;境内森林覆盖率51.1%,被称为“天然氧吧”。

桐柏与茶有着深厚的渊源,远古时期就有“盘古开天,手植桑荼(茶)二树”的传说。唐宋时期,桐柏茶趋于兴盛,被当做“贡茶”。《桐柏县志》记载,“宋时,县境内茶、酒业,桐柏山茶场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

茶业是桐柏县特色优势产业,在桐柏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桐柏茶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6年桐柏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面推进“中原茶乡”建设目标。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12万余亩,采摘面积7万余亩,计划茶园面积以每年1万亩的速度增长,茶园主要集中在丘陵上。全县15个乡镇(园区),104个村(其中种茶贫困村40个)融入茶产业发展实现年产干茶2300余吨,产值6亿元。

目前,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是追求品质、选择品牌。桐柏县转变了以前生产茶叶追求产量的思路,如何提高产值、提升效益、做大产业、带动扶贫是桐柏县政府现在持续关注的问题。2020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赴桐柏调研,提出了稳产量提产值、做出桐柏特色茶、进一步借力科技提升加工水平等建议,并将在后续的合作中逐步深化细化方案,助力桐柏茶产业迈上新台阶,带动茶区农民增收致富。

在现有基础上,桐柏县如何就自身优势与茶产业更好地结合?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本号记者对桐柏县茶叶局局长仵峰和丹峰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老板韩延旺进行了采访。

本号记者:桐柏借助茶旅结合发展茶产业具有什么优势?

桐柏县茶叶局局长仵峰:自古以来,好山好水好茶,从来都是相约一处,都是顺其自然存在的,桐柏的山水和桐柏的茶也不例外。

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地,是千里淮河发源地。各类景观单体455处,集雄、奇、神、秀于一身,兼具南疆北国之神韵。桐柏山淮河源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管理区、中国最佳旅游去处,是旅游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养生的理想胜地。

既有名山又有名水,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茶叶在桐柏生根发芽和几千年的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旅融合在桐柏自古有之,历史悠久。唐时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上对古义阳郡(即现在的桐柏东部)茶的品质做了详细评价,民间有诗流传“借问陆君何处去,品茗只向太白峰”,就是对“桐柏山与桐柏山茶”的最好诠释。宋代的一位名士在游览太白峰诸多名胜品完桐柏山茶后,也特地写下一副传诵至今的佳联:“阁楼三层读书论奇,泉水九壑听瀑蒸茗”。可以说,桐柏茶与桐柏旅游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近年来,桐柏县明确将“中原茶乡、旅游名县”作为县发展四大定位之中的两位,长远谋划、重点发展,并首次将丰富的山水资源及淮源、盘古、红色、佛道文化等历史文化随着茶产业、茶文化一起挖掘和传承。目前,已经着力打造了“一镇一园两线”。通过茶商贸、茶旅居、观光度假、休闲养生、消费为一体等更多样、更互动互连的茶旅结合的方式,推动了茶叶产业链条由喝向吃、用、观、赏等多领域转变,促进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拓宽了茶农的增收渠道。

目前,桐柏正以茶旅互动、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方式,让桐柏山的茶产业、旅游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本号记者:下一步,桐柏将计划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桐柏茶品质,为农民增产增收?

桐柏县茶叶局局长仵峰: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就是要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做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桐柏下一步将计划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借力发展,以科技提升产业水平。十四五期间,我县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加深技术合作,强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抓好茶树优良品种选育、茶叶高产栽培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技术、贮藏保质技术、清洁化生产技术和茶叶机械化采摘、加工等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不断提升桐柏茶品质,不断做大茶产业产值。同时“借船出海”,充分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业界的地位和声誉,吸纳和聚集省内外茶叶技术创新人才和资源入驻桐柏,引领桐柏茶叶企业、技术和产品转型升级,促进桐柏茶产业向高科技发展。

二是新业态发展,创新桐柏茶流通体系。桐柏今后将紧跟当下流行趋势,鼓励支持跨界配置茶产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深度融合,形成“茶产业+”的多业态发展态势。目前桐柏已经开设了“桐柏茶叶网”网站,开通了“桐柏茶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搭建起了连接产地、企业、茶农、消费者的桐柏茶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向外推介我县茶资源、茶企业、茶产品。下一步将逐步引导茶叶企业、茶农运用电子商务、直播平台等互联网技术终端销售桐柏茶,多渠道打通桐柏茶向外市场渠道,实现茶叶交易转型和产销新突破。

三是茶文旅结合,整理提升产业软实力。一方面将充分发挥我县茶业发展历史悠久,茶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提升茶文化精髓,展示茶文化魅力,丰富提升我县茶叶品牌的内涵,强化文化在茶叶品牌宣传、产品营销中的软实力作用;另一方面做好茶基地与旅游业结合文章,要将我县的旅游宣传与茶产业宣传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单打独斗”,克服“零敲碎打”,同时通过打造各类活动,将茶园建设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将茶民俗、茶文化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为人们提供茶体验、茶文化、茶饮食等休闲文化旅游,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一体化局面。

此外,记者也对桐柏县龙头企业之一的丹峰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

本号记者:桐柏大力推进“中原茶乡”建设,作为桐柏县具有一定实力与影响力的企业,将从哪些方面配合政府工作,保护、做响桐柏茶品牌?

丹峰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制作具有桐柏特色的茶叶,找出桐柏茶特有的形、特有的味、特有的色。在政府的指引主导下协助政府确立桐柏茶叶的统一执行标准。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争做龙头企业,以企业推动产业向好发展,增强桐柏茶的竞争力。大企业带动小茶农,在种植上保护、发展“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在加工上整合联合家庭工厂,提高加工技术、改善加工环境,从根本上提高桐柏茶叶的品质,从而强化口碑,打响品牌;在宣传上立足本地、稳扎稳打,先让本地人了解本地茶,让外地游客看得到桐柏茶,再逐步向外扩展。

本号记者:从企业的角度,作为政府的强助力,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带动茶农致富?

丹峰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首先要自己做好带头表率作用,再以大企业的动能带动小户一起发力,做大茶产业,提高亩均收入,才能带动农民致富。此外,大企业也要有担当精神,从自身角度出发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让茶农、茶园更有价值,更好地得到利用。

来源:中国茶叶

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河南:桐柏打造“中原茶乡”,以茶带动农民致富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山腹地,豫、鄂两省交界处。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辖11镇5乡,215个行政村(社区),2016年总人口43.8万人。桐柏县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温湿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1168毫米,无霜期231天(有霜期约占全年的1/3),年日照时数平均2027小时。境内地貌以浅山、丘陵为主,斜贯县境的桐柏山构成地貌骨架。桐柏县素有“宛东咽喉”“信西屏障”之称;境内森林覆盖率51.1%,被称为“天然氧吧”。

桐柏与茶有着深厚的渊源,远古时期就有“盘古开天,手植桑荼(茶)二树”的传说。唐宋时期,桐柏茶趋于兴盛,被当做“贡茶”。《桐柏县志》记载,“宋时,县境内茶、酒业,桐柏山茶场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

茶业是桐柏县特色优势产业,在桐柏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桐柏茶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6年桐柏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面推进“中原茶乡”建设目标。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12万余亩,采摘面积7万余亩,计划茶园面积以每年1万亩的速度增长,茶园主要集中在丘陵上。全县15个乡镇(园区),104个村(其中种茶贫困村40个)融入茶产业发展实现年产干茶2300余吨,产值6亿元。

目前,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是追求品质、选择品牌。桐柏县转变了以前生产茶叶追求产量的思路,如何提高产值、提升效益、做大产业、带动扶贫是桐柏县政府现在持续关注的问题。2020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赴桐柏调研,提出了稳产量提产值、做出桐柏特色茶、进一步借力科技提升加工水平等建议,并将在后续的合作中逐步深化细化方案,助力桐柏茶产业迈上新台阶,带动茶区农民增收致富。

在现有基础上,桐柏县如何就自身优势与茶产业更好地结合?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中国茶叶记者对桐柏县茶叶局局长仵峰和丹峰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老板韩延旺进行了采访。

中国茶叶记者:桐柏借助茶旅结合发展茶产业具有什么优势?

桐柏县茶叶局局长仵峰:自古以来,好山好水好茶,从来都是相约一处,都是顺其自然存在的,桐柏的山水和桐柏的茶也不例外。

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地,是千里淮河发源地。各类景观单体455处,集雄、奇、神、秀于一身,兼具南疆北国之神韵。桐柏山淮河源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管理区、中国最佳旅游去处,是旅游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养生的理想胜地。

既有名山又有名水,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茶叶在桐柏生根发芽和几千年的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旅融合在桐柏自古有之,历史悠久。唐时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上对古义阳郡(即现在的桐柏东部)茶的品质做了详细评价,民间有诗流传“借问陆君何处去,品茗只向太白峰”,就是对“桐柏山与桐柏山茶”的最好诠释。宋代的一位名士在游览太白峰诸多名胜品完桐柏山茶后,也特地写下一副传诵至今的佳联:“阁楼三层读书论奇,泉水九壑听瀑蒸茗”。可以说,桐柏茶与桐柏旅游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近年来,桐柏县明确将“中原茶乡、旅游名县”作为县发展四大定位之中的两位,长远谋划、重点发展,并首次将丰富的山水资源及淮源、盘古、红色、佛道文化等历史文化随着茶产业、茶文化一起挖掘和传承。目前,已经着力打造了“一镇一园两线”。通过茶商贸、茶旅居、观光度假、休闲养生、消费为一体等更多样、更互动互连的茶旅结合的方式,推动了茶叶产业链条由喝向吃、用、观、赏等多领域转变,促进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拓宽了茶农的增收渠道。

目前,桐柏正以茶旅互动、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方式,让桐柏山的茶产业、旅游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茶叶记者:下一步,桐柏将计划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桐柏茶品质,为农民增产增收?

桐柏县茶叶局局长仵峰: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就是要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做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桐柏下一步将计划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借力发展,以科技提升产业水平。十四五期间,我县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加深技术合作,强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抓好茶树优良品种选育、茶叶高产栽培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技术、贮藏保质技术、清洁化生产技术和茶叶机械化采摘、加工等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不断提升桐柏茶品质,不断做大茶产业产值。同时“借船出海”,充分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业界的地位和声誉,吸纳和聚集省内外茶叶技术创新人才和资源入驻桐柏,引领桐柏茶叶企业、技术和产品转型升级,促进桐柏茶产业向高科技发展。

二是新业态发展,创新桐柏茶流通体系。桐柏今后将紧跟当下流行趋势,鼓励支持跨界配置茶产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深度融合,形成“茶产业+”的多业态发展态势。目前桐柏已经开设了“桐柏茶叶网”网站,开通了“桐柏茶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搭建起了连接产地、企业、茶农、消费者的桐柏茶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向外推介我县茶资源、茶企业、茶产品。下一步将逐步引导茶叶企业、茶农运用电子商务、直播平台等互联网技术终端销售桐柏茶,多渠道打通桐柏茶向外市场渠道,实现茶叶交易转型和产销新突破。

三是茶文旅结合,整理提升产业软实力。一方面将充分发挥我县茶业发展历史悠久,茶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提升茶文化精髓,展示茶文化魅力,丰富提升我县茶叶品牌的内涵,强化文化在茶叶品牌宣传、产品营销中的软实力作用;另一方面做好茶基地与旅游业结合文章,要将我县的旅游宣传与茶产业宣传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单打独斗”,克服“零敲碎打”,同时通过打造各类活动,将茶园建设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将茶民俗、茶文化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为人们提供茶体验、茶文化、茶饮食等休闲文化旅游,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一体化局面。

此外,记者也对桐柏县龙头企业之一的丹峰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

中国茶叶记者:桐柏大力推进“中原茶乡”建设,作为桐柏县具有一定实力与影响力的企业,将从哪些方面配合政府工作,保护、做响桐柏茶品牌?

丹峰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制作具有桐柏特色的茶叶,找出桐柏茶特有的形、特有的味、特有的色。在政府的指引主导下协助政府确立桐柏茶叶的统一执行标准。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争做龙头企业,以企业推动产业向好发展,增强桐柏茶的竞争力。大企业带动小茶农,在种植上保护、发展“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在加工上整合联合家庭工厂,提高加工技术、改善加工环境,从根本上提高桐柏茶叶的品质,从而强化口碑,打响品牌;在宣传上立足本地、稳扎稳打,先让本地人了解本地茶,让外地游客看得到桐柏茶,再逐步向外扩展。

中国茶叶记者:从企业的角度,作为政府的强助力,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带动茶农致富?

丹峰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首先要自己做好带头表率作用,再以大企业的动能带动小户一起发力,做大茶产业,提高亩均收入,才能带动农民致富。此外,大企业也要有担当精神,从自身角度出发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让茶农、茶园更有价值,更好地得到利用。

原标题:桐柏打造“中原茶乡”,以茶带动农民致富

注:内容来源中国茶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桐柏县“三茶”统筹 绘就乡村致富“靓丽画卷”

桐柏茶是桐柏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亮点,是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桐柏答卷。

“英雄桐柏山、生态淮源茶”。多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弘扬茶文化,做强茶产业,提升茶科技,探索走出了一条茶文化铸魂、茶产业赋能、茶科技赋力“三茶”统筹融合发展的现代茶产业发展之路。

茶文化铸魂。桐柏茶叶发迹于桐柏山神农氏,迄今已有近5000年历史,唐朝已为著名茶区,宋代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茶圣陆羽曾在名著《茶经》上对古义阳郡(今桐柏县)茶的品质做了详细评价,桐柏民间有诗流传:“借问陆君何处去,品茗只向太白峰(即桐柏山主峰)”。陈椽《茶叶通史》、庄晚芳《茶树栽培学》载:“桐柏山脉一带茶区唐朝已为著名茶区”。宋代的一位名士在游览太白峰诸多名胜品完桐柏山茶后,写下“阁楼三层读书论奇,泉水九壑听瀑蒸茗”传诵至今的佳联。桐柏人民更是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售茶中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让桐柏茶既是文化茶,也饱含茶文化,当年的桐柏茶是唐、宋贡品,今日的桐柏茶更是现代人的佳茗,2022年6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县”称号。

茶产业赋能。做大做强茶产业,茶旅融合支撑是关键。近年来,桐柏县引进了湖南省重点企业茶祖印象集团入驻桐柏,成立桐柏红茶业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打造集“茶、文、旅”为一体的“中原茶旅小镇”。同时,重点打造了一批以茶叶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吴城王湾、程湾岳沟等茶叶专业村和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叶专业乡镇,创新发展“茶产业+文旅”示范体,打造三产融合的“中原茶乡”美丽画卷。

茶产业既是“十四五”期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又是践行“两山论”、“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如今的桐柏拥有16.3万亩生态茶园,开采面积11.6万亩,年产量4060吨,一产产值11亿元,综合产值超20亿元。

茶科技赋力。按照“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产业”的思路,聚焦聚力科技提升。连续多年,与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茶叶科研机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茶业科技战略合作”,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为“桐柏红茶科技研发顾问”,建立了”刘仲华院士三茶统筹实践工作基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姜仁华所长桐柏联络站”、“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邓余良高级农艺师专家工作站”,搭建了产、学、研、政高效融合的高层次科研创新战略合作平台。通过科技研发,先后研制出了具有“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翠绿油润,汤色杏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品质特色的“桐柏玉叶”;具有“条索紧结乌润显金毫,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蜜香持久,叶底红匀明亮”品质特色的“桐柏红”;具有“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品质特色的“桐柏茯砖茶”,走出一条由绿到红再到黑的红、绿、黑兼有的多类茶转型的新路子。2023年,“桐柏玉叶”公用品牌价值16.71亿元,“桐柏红”公用品牌价值12.24亿元。“桐柏茯砖茶”开辟了河南黑茶产业生产的空白,桐柏所产“一绿一红一黑”已成为了对外展示桐柏魅力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目前,全县15个乡镇、114个村的广大群众投身到茶叶的种植生产中,形成了产业、收入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茶企、合作社等主体开办形象店、茶社等门店300余家,茶产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60余家,14家茶企获得产业有机认证证书23个,有机茶园认证面积2万余亩,特别是成功引入湖南茶祖印象集团投资21亿元,打造占地1660亩、集“茶产业、文化、科技、宜居”等为一体的中原茶旅小镇,充分活跃了“茶”市场,带动桐柏县域经济充分发展。同时,“三茶融合”催生了乡村游的热潮,漫山遍野的生态茶园与山体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尤其是茶叶特色旅游带的形成,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事劳作、茶俗体验、茶艺观赏、茶商品购物融为一体,每年吸纳周边观光旅游30余万人次。

(曹哲浩 马作军)

来源:经济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