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铁观音大红袍嫁接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什么才是大红袍

在2005年的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的武夷山母树大红袍拍卖价达20.8万元,相当于1040万元/公斤。大红袍母树现在仅存6株。传说在清朝时,也只有皇帝才能享用。如今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绝对的珍稀茶种, 2006年政府已经禁止采摘。

武夷山母树大红袍

最高拍卖价格:1040万元/公斤

大红袍属于不折不扣的茶界明星,传说的赋予、政治的加持、文化的渲染,使得它自诞生以后便饱受关注。目光聚集之处,乱象必然追随,大红袍因此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神秘。为此,我们从大家关心的无数问题中,梳理出最具代表性的十个问题,加以解答,还原大红袍的真相,让喝茶变得简单。

大红袍是红茶吗?

红茶是全发酵茶,而大红袍属于半发酵的青茶(乌龙茶)。并不因为名字中含“红”字就变成了红茶,这就如同安吉白茶并非白茶一样。

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大红袍其实是一个品名,位于九龙窠的6株母树已有360多年,我们现在品饮的大红袍则是由母树嫁接而来,分为纯种大红袍及拼配大红袍。 大红袍属武夷岩茶最具代表的产品,同时由于大红袍知名度高,往往很多人将武夷岩茶统称为大红袍,正如铁观音一样,其实武夷岩茶中有三百多个品种,分为无性系灌木如肉桂,无性系小乔木如水仙,及名丛、优良名丛。

另外我们说的武夷岩茶多指武夷山产的乌龙茶。

根据国家颁布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定义,“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无性繁殖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种特征的乌龙茶。

大红袍,享有“武夷岩茶茶王”的盛誉,是武夷岩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其实它既是一个茶叶产品名,又是茶树品种名。

大红袍是茶树品种名还是茶叶产品名?

大红袍既是茶树品种的名称,也是茶叶产品的名称;两者有联系,但茶树品种不等于茶叶产品。

纯种大红袍

“香高味长,岩韵十足。

干茶:条索紧结壮实,油润带宝色,匀整。

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甘爽顺滑,回味足

香气:清幽,浓郁持久

叶底:软亮匀齐,舒展

从母株大红袍中采集到正本的母树枝条,进行繁殖、栽培。该品种的持嫩性特强,制优率也高。其品质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有典型的绿叶红镶边之美;香气馥郁,有桂花香,香浓而持久;滋味醇厚,口感细腻顺滑,岩韵明显,余味宛如幽谷兰草,清雅绝俗,耐冲泡。纯种大红袍独有品质神韵的形成,除与优良的茶树品种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外,独特的制作工艺是形成纯种大红抱特有香气和独特的茶汤口感风韵的关健。

大红袍

香气馥郁,岩韵明显;

干茶:紧结,乌褐润带宝光

汤色:橙红透亮

茶汤:口感浓香,醇厚软滑

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被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民国时一斤就值64块银元,折当时大米4000斤。前几年,有九龙窠大红袍茶拿到市场拍卖,20克竟拍出15.68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6棵母树大红袍已于2006年政府决定停止采摘。现市场上流通的大红袍是商品大红袍,是扦插培育的纯种大红袍,或拼配大红袍。

为什么市面上卖的大红袍价格相差那么大?

大众最感兴趣的是母树大红袍,位于天心岩九龙窠,距今已有360多年。所谓的大红袍“天价”也基本由它的拍卖价所创造,它的价格除了原料价值、工艺价值,还包括文化价值,相当于收藏品,不可复制。但母树大红袍茶近乎是传说,姑且不说2006年已经停产,即使停产之前,产量也少的可怜,绝少市场流通的可能性。

母树大红袍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大红袍主要分为纯种大红袍和拼配大红袍。(1)纯种大红袍是来自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同时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由于产量稀少有限而价格昂贵。(2)市面上的大红袍多数都是拼配大红袍,它是根据市场对大红袍的需求,将武夷山的不同岩茶品种按照一定比例匀堆组合而成,香气和口感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良,原料来源相对丰富,从而价格较低。除此之外,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大红袍价格也会相差悬殊。

拼配大红袍质量能好吗?茶叶拼配与酒的勾兑技术一样,都是为了保证质量稳定的必要技术,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茶叶品质。自从茶叶成为商品,拼配技术就产生了。因为茶叶生产过程是一种很特殊的过程。

由于茶青的来源不一、采摘的时间不一、做青技术不一,每一个制作环节包括烘焙火候的掌握,都有可能影响到成品茶的质量。所以尽管是同一个茶厂,不同批生产的成品茶质量可能都不一样。而市场上对成品茶的质量要求却是有标准的,特级、一级、二级……为了保证成品茶符合市场标准,就必须进行合理拼配。当然,这种拼配的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所以,只存在拼配得好不好的问题,拼配本身是无可非议的。

1、拼配大红袍的起源

大红袍拼配自古有之。生长在九龙窠之上的6株母树大红袍并非单一品种,而是来自不同品系,其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而且采摘期也都不同。每到采摘时期,将它们分2至3期采制后,再一起精制焙火,最后出来的成品才称为“母树大红袍”。

1985年,武夷山茶科所科技人员用肉桂、水仙等优质武夷岩茶和纯种大红袍拼配出来的“大红袍”,香气、汤色、口感俱佳,岩韵感极强,很快就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到后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各个企业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各种高品质的拼配大红袍按市场需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拼配大红袍已成为大红袍市场化的重要体现2、拼配的基础及原因

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武夷山茶树品种上千种,产量较多的有水仙、肉桂、黄观音、金观音、丹桂、奇兰等。同一个山场的不同名丛有着不同的品质特征,这些为茶叶拼配打下了基础。

正确进行大红袍茶叶审评是拼配大红袍的前提。茶叶审评时,将茶叶分成不同等级(依据特级、一级、二级等划分,每个企业有其不同的品质等级制度)。根据茶叶香气、滋味、条索等因子的差异,将不同茶叶归类。将相近等级相同类别的茶叶相互拼合。如果茶叶审评出现错误,拼配的茶叶极有可能出现品质不升反降的情况,这样将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拼配的几种方法

1、鲜叶拼配由于不同品种的茶叶之间有着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理特征,茶树品种杂乱,或管理粗泛的茶园,无法分离出各个品种的茶叶,所以将其混在一起进行加工,这种情况叫作鲜叶拼配。市场上出现的“野茶”便是以这种方式拼配出来的成品。但鲜叶拼配做茶技术困难,所以,很少有人用鲜叶来拼配。

2、半成品茶拼配半成品茶指茶叶经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挑拣之后未经过焙火的大红袍茶叶。半成品茶拼配是将不同品种茶叶的半成品以一定的比例组合,然后经精制焙火过程形成一种具有特殊香气、滋味等特征的大红袍。精制过程中焙火能增进茶叶香气与滋味,使茶叶品质趋于稳定。相同的拼配原料,如果按照不同的拼配比例进行拼配,茶叶的香气、滋味等特征不尽相同。不同的拼配原料所拼配出来的大红袍更是千差万别。

3、成品茶拼配成品茶是指经过焙火后,品质相对稳定的大红袍茶叶。成品茶拼配是将不同原料的成品茶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成一种具有特殊香气、滋味等特征的大红袍。武夷岩茶种类繁多,各个种类的武夷岩茶都可以作为拼配的原料。将不同类型的武夷岩茶拼配组合,能综合各原料茶叶的品质优点,如武夷水仙香气醇和悠长,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韵味足;武夷肉桂香气高扬刺激,有桂皮香,滋味浓厚,入口略苦,回甘快。将水仙和肉桂这两个品种作为基本茶,再配以纯种大红袍(或其他优质茶)调和,就能拼配出香气纯和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快的拼配大红袍

在武夷山当地能买到好的大红袍吗?

大红袍产自于武夷山,但不代表在武夷山当地就能买到好的大红袍。买到好茶与否完全取决于购买者的本事,如果想去当地买茶,自己又不懂如何评判茶的好坏,还是可能会买不到好茶。

冲泡大红袍时,发现有很多泡沫,这是否说明茶很脏?

茶叶在冲泡时出现的泡沫主要是茶叶中含有茶皂素,茶皂素有很强的起泡能力,此外和茶叶里的果胶也有关。有时候,你会看到第一杯茶水里浮起一些像油一样的东西,这和泡茶所用的水有关。泡茶最好用软水,如纯净水。可以说,茶叶的泡沫并不是脏东西,因为灰尘是不会形成泡沫的,泡沫与茶叶的质量无关。

为什么大红袍喝起来有火味?

第一次喝大红袍类的岩茶,闻到的糊味叫火味(香),类似咖啡的焦香。

如果焙火程度较高,时间较长,火香会比较浓郁。

为什么在家泡的大红袍,不如茶店里的味道好?

一般造就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冲泡的技术。茶叶的口感除了取决于茶叶本身,还和冲泡茶叶的器具、水有非常大的关系,尤其茶叶浸泡时间、水量和水温对茶叶的口感影响最大。茶叶店里的店员经过专业培训,知道如何冲泡能将茶的特性发挥到最好,原则上来说他们泡的茶自然口感会更好。大众平常喝茶可以依照茶叶本身的冲泡说明或者依据自己的口感进行操作,技术并不难掌握,切不可完全排斥技术或者刻意追求技术反而使喝茶成为负担。

大红袍能储存多久?

影响茶叶品质的环境条件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等,储存时一般需要尽量选择避光、防潮、通风和无异味的地方为好,也需要隔绝茶叶与空气、水分的接触。大红袍的保质期一般为2~3年,根据焙火程度高低,其储藏也有所区别。焙火程度低的大红袍不耐储藏,因为香气易发散;焙火程度高的大红袍火工足,相对耐储藏一些,往往要先放一段时间,火气稍稍褪去转化后,口感、香气会更优异。

来源: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密云龙:武夷岩茶必须了解的25个小知识

自古名山出名茶,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素有“碧水丹山”的美誉。武夷山气候宜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足等特征。如此得天独厚的茶树生长环境,孕育了品质优异、出类拔萃的武夷岩茶。

01

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大红袍作为茶树品种和商品,属于武夷岩茶之范畴,武夷岩茶又属于乌龙茶,所以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从属关系。武夷岩茶划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奇种、名丛五大系列,大红袍曾名列五大名丛之首,后因其品质优异,单独作为一个系列。

02

武夷岩茶五大名丛指什么名丛?

历史上将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大红袍、半天妖列为五大名丛。后大红袍常被单独列为一大名丛。此外,在武夷山占有一定份额且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丛有:奇丹,奇兰,黄观音,肉桂、金钥匙,十里香,老君眉,金佛等,这些名丛历史悠久,由于品种不同,它们风味各有千秋。

03

目前市面卖的是第几代大红袍?

大红袍繁植至今已有20多年,且只能由6颗母树适当剪枝嫁接,所以基本上现时所有出售的大红袍肯定都是其后代,且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大红袍指商品大红袍。其质量如何则不能一味追求第几代,应该是结合生长环境,天气,及传统的工艺,三者缺一不可。

04

影响大红袍的品质有哪些因素?

生长环境是首要因素,必须拥有非常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培育出大红袍需要的优质原料。武夷山的砂砾岩土壤属于“烂石”,是《茶经》中记载的“上者”的生长环境。其次,精湛的制作技术才能将大红袍独特的岩韵味体现出来,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制作,更需要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根据茶的状态决定是否停止发酵、采用什么程度的焙火。

05

大红袍有哪些味道?

不同的品种,制作工艺的差异及拼配技术可以产生不同的香气和茶汤,但万变不离其宗,岩茶始终讲求的就是"岩韵",亦可以四个字来形容:“岩骨花香”。所谓“岩骨”指的是岩韵显著茶汤达到一定级数茶汤则会带骨感,而“花香”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的品种香,制成成品的工艺香,受优越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影响所生成的天然气息。

06

火香味与花香味有什么不同吗?

火香即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经过焙火后的茶条有香气,不会很明显,主要是炭香。花香味往往由茶叶的品种来决定,例如肉桂典型的香气有辛锐的桂皮香,而水仙的特征香是苔藓香,大红袍的香气果香、花香等。判断一款茶是肉桂、水仙还是大红袍,通常通过其花香来初步鉴定。

07

武夷岩茶可以放多久?

武夷岩茶的保质期,指的是岩茶的最佳饮用期。除了根据卖家标注的保质期来初步判断岩茶的最佳适饮期,还可以根据焙火程度来判断。轻火的岩茶,最好一两年之内饮用完,时间长了容易“返青”。中、足火的岩茶,存放的时间可以稍微久一些。

08

武夷岩茶有收藏空间吗?

焙火程度低的清香型不建议收藏,焙火程度高的岩茶则具有收藏价值,无论是饮用还是市场价值,在武夷山当地流传这样的说法:三年的岩茶即是药,对降血脂血压胆固醇及肠胃有很大帮助,陈茶除了药理功能显著之外,滋味醇和带有陈香味,也是好茶者的佳选。

例如260年前的瑞典商船“歌德堡号”打捞起来的大红袍其中密封茶罐中的大红袍:风味甘醇依然。目前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就是大红袍,水仙、肉桂,铁罗汉,水金龟等,收藏时需要密封好、避光,味、高温、湿,不要经常打开即可。

当然,要用于收藏的岩茶制作工艺非常考究,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于收藏的,须有专业人士推介。

09

武夷岩茶的价值体现在哪呢?

武夷岩茶明目益思,轻身耐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等等,武夷岩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在岩壁沟壑烂石砾壤中,而经风化的砾壤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供茶树吸收,不仅滋养茶树,而且岩茶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更丰富,如钾、锌、硒的含量较多。

从味觉上讲,凡茶能回味,且越能回味,越醇厚的茶都是好茶,而我们大红袍体现如此:即我们所讲的岩韵是很难得的茶,浓而不涩,醇厚清活,生津回甘。

“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噱咽,先嗅其香,再试其香,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讲的正是武夷岩茶了。

10

是不是岩茶汤色要越红越好?

即便同一个师傅亦不可能将每一批茶做成一样,一般来讲师傅会因该茶本质而灵活把握制作工艺,所以同一种茶会有等级之分,及略不同的口感。相对来说。焙火重些,刚做出来时间短些,茶汤的颜色都会偏红,但是岩茶的茶汤标准是以橙黄色又名琥珀色为标准的,所以不是越红越好的。

11

大红袍母树?

现有的母树只有6棵,长于天心岩九龙窠岩壁之上,已有360多年历史,终年以岩石流下来的滑滑细水及带来的苔泥为天然肥料,加上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故茶树种已形成了特有的岩韵。

大红袍历来都是贡茶,以前每到采茶时都由官方驻兵看守,十分珍贵,历年来的拍卖最高时20克20.8万,06年后此几棵母树采取停采,仅供旅游参观。人民保险则以1亿元承保这6棵母树大红袍。

12

如何分辨水仙及大红袍?

其实很简单,首先两者树种不同,水仙属半乔木,所以叶片会较大而长,叶绿齿轮疏而长,口感特点平顺甘甜,而大红袍属灌木,叶片较小,叶绿齿轮密,而且(花香)的大红袍有很显著的花香(有人说是桂花香,拼配当然就不同了),茶汤更醇厚霸气。

13

大家都说的岩韵指什么?

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环境特征(特定的地域特征),应区别于茶叶的品种特征和工艺特征。也就是说,不要把工艺特征和品种特征当作岩韵特征。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茶叶耐储藏)。

14

决定大红袍等级的因素有?

大红袍与其它所有茶一样都有等级之分,决定等级的因素有:茶树的生长环境(海拔,土地植皮是否丰富等);树龄;当年采茶季节天气(有没经常下雨)前一年冬季是否被雪伤害了茶树;师傅的制作工艺及培火工艺。

15

茶叶的采摘标准?

主要采摘春茶,其次秋茶,而因为武夷山气候较为寒冷,采茶的时间一般在谷雨至立夏前,严格遵循”雨天不采,烈日不采“,在时间方面也要求只有9点-11点,下午2点-5点采。采摘叶片要求采摘一芽三叶到四叶,既不能太嫩(嫩会导致香气低),太老则会导香粗水淡等等。

16

岩茶的制作工艺如何?

武夷岩茶初制过程包括:采摘、萎凋、晾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过程。武夷岩茶精制过程:毛茶初拣、扬簸、分筛、复拣、复焙、炖火、归堆、簸分、匀堆。

其中,做青工艺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和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全过程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是决定岩茶品质最为关键的工序。焙火即“低温久烘”全凭做茶人有感官判断,通过视觉与手感,不停调整,控制烘焙中各时段的温度,这也是岩茶香气,滋味得以升华至关重要的技术工序,目的是降低茶叶的水分含量,以减缓茶叶品质变劣的速度。

17

大红袍和铁观音有什么区别呢?

两者都是乌龙茶,制作工艺大致相同,但是因为生长环境,及茶树种不同,另外在制作上面侧重点不同,风味就不尽相同,铁观音体现的是音韵,大红袍体现是岩韵。

18

岩茶喝起来有点涩?

凡是茶都有苦涩,但是,如果喝到口中只有涩却不回甘生津,那该茶不好。另外涩还有几方面引起,一是冲泡技巧,二是品种特性,三制作因素。

19

如何识别大红袍?

大红袍的干茶外形紧结、壮实、色泽带油润色暗,内质香气浓厚、清幽、滋味、醇厚、回甘好,杯底有余香(又称琥珀色)。最简单的方法,是买市面上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茶叶。

20

岩茶是否属于有机茶?

是的,武夷茶一直坚持走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之路,在2005年,武夷山市成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市),(三绿工程指“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通道)并被评为“2005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

21

目前武夷岩茶究竟有多少产地种植?

武夷山大红袍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分布在全市10个乡镇,面积达10万余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星村镇,武夷镇,五夫镇,兴田镇。

22

大红袍的别称是什么?

大红袍又名奇丹,在唐朝亦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

23

历史上如何记载大红袍的?

据记载在红袍茶树在武夷山有数处:天心岩九龙窠一处,年产不满一市斤。天游岩一处年产约一市斤。珠帘洞一处年产1斤八两,当时每市斤售价64银元,相当于当时来约4000市斤。

24

武夷岩茶的其它名丛都有?

白鸡冠茶树特征明显,枝干劲瘦。开春时,新芽白嫩,色浅淡微黄,略大的叶瓣有一轮白,宛如白色的鸡冠,一望便可分辨。

铁罗汉原产于慧苑岩的隙地间,成名于宋代,迄今已有近千年,是武夷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名丛。其特征,树型之大,生长茂盛,叶色细嫩有光。

水金龟产于山北牛栏坑谷岩,原树长于天心岩杜葛赛半崖上,一日大雨倾泻,峰上茶园坍塌,茶树顺水势游移至坑头半岩后凹处,因其顺水缙移而求,因此名为“水金龟”。

水仙在清朝移植到武夷山,《红楼梦》贾母最爱的“老君眉”就是武夷水仙。其树高大枝干直立,树高最大者有3米,叶最长11厘米。叶面浓绿有油光,叶脉粗而隐,边缘锯齿较深。

肉桂最早发现于武夷慧苑岩,远在清朝忆盛名,其香味极其辛锐,具有强烈的刺激感,清代蒋衡的《茶歌》就对肉桂的这一品质特作出很高的评价,目前在武夷的种植面积相当广。

乌龙有大叶和小叶之分,大叶者高达2米,冠1.95米,主干多。枝条略弯曲,叶脉细而隐,叶尖钝,叶质厚而脆。开花期迟,结实性弱;小叶乌龙最高者1.2米,枝叶平展。

佛手树高约1.4米,冠1米。树势略扩张,枝条软,性脆。叶特大,近似蛋形,皱曲不平,像梨树叶。叶片厚,兰绿色,叶细有油光此种在民初由安溪茶商(方茂茶庄)自安溪带到武夷。

奇种又名"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种之一。其树丛很矮小,枝干较细。是靠种子播种的有性繁育之品种。花盛籽多,可供播种。

梅占树势高大,只略低于水仙。高者可达1.6米,分枝颇盛。叶厚,成椭圆形,色呈浓绿,深于肉桂,清于铁观音。叶面不平,两缘外展稍朝天,尖端钝圆而略长,锯边呈细浅,却锐坚。

25

武夷岩茶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才算是上品?

从形状上来看,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结稍细,惟水仙品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从色泽上来看,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状之小白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

从香气上来看,岩茶为半发酵茶,具有绿茶这清香与红茶之熟香,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佳品。

从汤色上来看,岩茶汤色一般呈琥珀色,清澈鲜丽,且须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从滋味上来看,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甜可口。

从叶底上来看,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叶缘可见银朱色;叶片中央之绿色部分,清澈淡绿,略带黄色,叶脉淡黄,即常言的“绿叶红镶边”。

福建别藏了!茶叶地标大省TOP2好茶不要太多

自2022年4月23日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以来,我们通过文字与图像,在云上展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内涵、品牌产品、品牌形象,呈现有关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的学术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茶地理标志地图在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也正式上线。

地图中总共包含中国601个茶叶地理标志,其中最多的是湖北省,有81个,其次是福建省和浙江省,分别有76、57个。

今日分享福建省茶叶地理标志地图。福建省共有76个茶叶地理标志,其中绿茶地理标志15个、红茶地理标志12个,白茶地理标志7个,青茶地理标志37个,其他茶地理标志5个。

“来家里喝茶?去哪里喝茶?有地方喝茶?”

如果约一个福建朋友出去玩

你一定会听到这样的问话。

福建人和茶,有着神奇的关联,

福建在茶界,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西班牙语中的“té”

法语中的“thé”

南非、荷兰语中的“tee”

英语中的“tea”,

皆是因为福建人管茶叫做“tey”。

这一称呼通过泉州、漳州、厦门频繁的茶叶贸易,

被独霸南亚、东南亚贸易的荷兰商人带去了欧洲。

漂洋过海几万里,全都在学福建话。

在这里,遍地都是茶铺,

地瓜腔的普通话和茶水香,

充盈在福建人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里,人人都是饮茶高手,

随处支起一个小凳,摆上一套茶具

烫杯、取茶、洗茶、泡茶……

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

转瞬间,一杯泡好的乌龙茶就摆到了眼前。

如果说人70%的身体组成是水,

那福建人这70%一定全是茶水。

起床来一杯铁观音神清气爽,

午后泡一杯金骏眉消食暖胃,

晚上再饮一杯普洱消食一觉到天亮。

福建茶叶种类实在是太多,

喝上几天都不重样。

除却知名品种,

福建其实还有许多低调的茶叶等你来品。

茶叶地图/ 武夷山大红袍

说起大红袍,当是武夷岩茶的第一代网红。知名度甚至高过武夷岩茶本身,很多场合中,大红袍几乎就是中国茶叶的代言。

武夷山茶田风光

关于大红袍的杂闻,神乎其神,连其名字都有一番故事。据传明初一位举子赶考途经武夷山,病倒在路边,被天心寺僧人所救,一杯茶包治百病,高中状元后前来报恩,红袍披于茶树,故得“大红袍”之名。1972中美建交尼克松总统访华时,据说毛主席将手里仅有的8两大红袍拿出四两作为国礼赠送,事后满腹狐疑的尼克松问周恩来:“怎么只有这么少的茶叶?”周总理戏称:“主席已经把半壁江山奉送了!”

武夷山九龙窠景区内的母树大红袍

图源:茗边

自2006年九龙窠的母树大红袍正式停采后,大红袍的发展就走上了两个不同的道路。为了延续母树大红袍的荣光,追求更为纯粹的大红袍,部分科研人员与茶农开始从母树大红袍里无性繁殖的纯种大红袍,分为了三类——奇丹、北斗、雀舌;另一边则是为了复原大红袍的风采,武夷山的茶人走上了“拼配大红袍”的道路。但“拼配”的茶叶并非是垃圾,拼配茶也并不等于劣质茶。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拼配”,才能将不同品种完美组合在一起,实现1+1>2的效果,实现取长补短,搭配出一款香气、滋味、韵感独到的好茶。

在今年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大红袍照旧能从数百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里杀出重围,稳坐前十,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仍可见一斑。

茶叶地图/ 福鼎白茶

白茶是中国六大传统茶类之一,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因成制品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又名“绿雪芽”。明《广舆记》就有记载:“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这福鼎太姥山上生长的,正是福鼎白茶的原始“母株”。

福鼎白茶,喝的是茶叶的自然原味,没有杀青,无需发酵,更不用陈化,茶叶摘下来,经过日晒或阴干,自然萎凋并干燥,就成了白茶。没有复杂工艺,不加以过多人工干预,称其为茶中“无印良品”一点也不为过。其品种也只有简单粗暴的四个分类:单芽制成称白毫银针,叶片制成称寿眉,芽叶不分离的称白牡丹,当地土生土长的菜茶品种芽叶则制成贡眉。

利用日晒进行自然萎凋

从左至右分别为牡丹、银针、寿眉

茶叶随着时间流逝会产生奇妙变化。“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随着时间的陈放,白茶内含物的陈化转变得越来越醇厚,中医药理证明,白茶味温性凉,具有退热降火、祛湿解毒的功效。晚清以来,北京同仁堂每年购50斤陈年白茶用以配药。在计划经济的时候,国家每年都要向福建省茶叶部门调拨白茶给国家医药总公司做药引(配伍)。

今年,福鼎白茶以52.22 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五位,并被授予“最具品牌带动力”的品牌。这是福鼎白茶连续13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后,创下的又一品牌价值新高。

茶叶地图 / 水仙茶

“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

虽茶名为水仙,但与我们所知的水仙花其实并无什么关系。只因最初的母树原长于祝仙山,建州方言中“祝仙”与水仙谐音,便得名为“水仙”。

水仙茶树品种性能稳定,栽培容易,适应性广,茶农有“懒水仙”之说。虽然不如铁观音和大红袍之盛名,但得于其优良品质,水仙茶树依然是福建乌龙茶的当家品种之一。

水仙茶从产地来说,有闽北水仙与闽南水仙之分。闽北水仙中又有建瓯水仙与武夷水仙之分,闽南水仙则有永春水仙、漳平水仙之分。此外,也可按季节分为“春茶水仙”与“冬片水仙”。

诸多的水仙茶里,又属“漳平水仙”最为奇葩。“漳平水仙”又名“纸包茶”,是中国名茶乌龙茶系列中唯一的方块紧压茶,其制作工艺不仅综合了闽北与闽南乌龙茶的初制技术,还要经过木模压制造型、白纸定型,风格独一无二。

“纸包茶” 图源:茶百科

茶叶地图 / 肉桂茶

如果有福建朋友请你喝一杯“虎肉”,千万不要惊慌,这里的“虎肉”可不是什么国家保护动物的肉,而是虎啸岩肉桂的爱称。

作为武夷岩茶的第二代网红,饮茶爱好者为武夷山不同产区的“肉桂”授予了爱称:“羊肉”——杨梅窠肉桂,“象肉”——象鼻岩肉桂,“龙肉”—— 九龙窠肉桂,“猪肉”——竹窠肉桂, “鹰肉”——鹰嘴岩肉桂, “心头肉”—— 天心岩肉桂,“猫肉”——猫耳石肉桂……

正岩核心产区慧苑坑肉桂 图源:一条

之所以起名为“肉桂”,盖因此茶的品种香是非常独特的桂皮香,跟樟科、樟属中等大乔木的树皮,剥下来后晒成干,制成香料调味的桂皮很相似,入口其香极辛锐,具有强烈的刺激感。袁枚也曾在《随园食单》里评价肉桂茶:“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茶叶地图 / 永春佛手

相传,闽南骑虎岩寺的一位和尚,天天以茶供佛。有一日, 他突发奇想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经精心培植,成功让茶叶泡出来有了"佛手柑"的香味,这位和尚高兴之余,把这种茶取名"佛手"。

永春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和桂洋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是福建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品。

作为茶叶里唯一的一款用果树与茶树结合的茶,在香气滋味方面,也有着其独特之处。茶汤色与铁观音有几分相似,干茶与正炒的铁观音颜色更为接近,茶汤却与传统工艺相仿,喝起来带着一种甘爽的柑橘类果子甜,香味自然,茶汤更是晶莹剔透,青碧渐金黄,色泽如雪梨汤一般。当地人就把佛手茶的香气称为“雪梨香”,茶汤命名为“雪梨汤”。

弘一法师曾也对此茶一见钟情,并题下了“永春佛手 如遇知己”的墨宝。

佛手茶受制茶时间影响较大,一年几制,每季制作滋味都略有差别。谷雨时期的佛手茶拥有冬的清冽,白露则饱含着夏的热情。

顺时而饮,当下,就是饮用佛手白露茶最好的时节。

来源:农业品牌研究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