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天士力地普洱

找到约6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引进优质茶企 激发产业活力: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的愿景(2)

抓招商引资就是抓优质增量经济,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转型升级。招商引资会引发“鲶鱼效应”,通过引进好企业、好项目,形成良性竞争态势,可以加速传统企业优胜劣汰,推动企业生态的优化;通过“链主企业”引进,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提升,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外来企业与本地企业的竞争——合作式牵引、示范、辐射,迅速地提高本地企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直面市场不确定性和政策波动性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普洱茶产业的市场问题,市委书记李庆元强调,有的企业生产的普洱茶卖不动,不是产能过剩,而是没有找对目标市场……企业要开展以商招商、自觉招商、自我转变,引进有实力、有前景、有情怀的战略合作伙伴,破解困难,拓展目标市场、占据目标市场、引领目标市场,只有坚定不移走好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才能涅槃重生、重塑辉煌。

竞争力不强“大产业”却是“小税收”

普洱茶产业发展务虚会、茶产业发展专题会明确指出全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全市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突出,茶企体量小、分布散,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的《我国普洱茶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将云南普洱茶分为四个产区:普洱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临沧茶区、保山茶区。普洱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包括: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效益低;市场主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强;市场营销滞后,名牌产品少;茶文化建设滞后,氛围不浓;茶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等。

按照普洱市茶咖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茶叶面积175.1万亩,同比增长4.94%。采摘面积163.51万亩,同比增长4.47%。毛茶产量12.44万吨,同比增长5.26%。综合产值338.09亿元,同比增长15.39%。

从全市2021年茶叶税收增长情况看:茶产业上缴税收12718万元,比上年的10253万元增长24.05%,其中:澜沧古茶7241.59万元,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2061.93万元,龙生集团564.8万元,中茶普洱茶叶有限公司286.76万元,普洱景迈柏联普洱茶庄园有限公司179.74万元。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与2020年相比,全市茶产业整体数据在上升,但从上缴税收来看,依旧是“大产业小税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全市茶企数量还不够多;另一方面则是规上茶企数量过少。

增强吸引力“好政策”加上“好环境”

面对“大产业小税收”的尴尬,2021年,普洱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普洱市茶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充分调动招商引资企业投资普洱市茶产业的积极性,着力推进普洱市茶产业招商及重大投资项目引进,实现普洱市茶产业发展“有机化、商品化、规模化、名牌化”目标。

《办法》中规定:2020年6月起新入驻普洱市,在普洱市进行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第一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的,由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350万元人民币,第二年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的,由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700万元人民币。销售额超过部分按增长整倍数计算奖补资金,即:销售额第一年超过5000万元部分,第二年超过2亿元部分按增长整倍数计算奖补资金,未达整倍数增长的不列为奖补……

近年来,普洱市通过政府搭台,强化政策支撑,大力扶持培育澜沧古茶、天士力帝泊洱、祖祥等一批市域优势企业成为茶行业领军企业。另外,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进行市级、县(区)级龙头企业分级培育工作,把过去小、散、弱的企业整合到一起,让普洱茶产业深度融入到消费升级中来。

而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为此,普洱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实施市场主体3年倍增计划,盘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外来企业,统筹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推动市场主体总量快速增长。同时,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纳入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把相关核心指标的落实情况作为督查重点。

据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伦介绍,普洱市主要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把本土龙头企业作为内培重点,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有影响力的企业既引得进来,又能顺利落地发展。

引进龙头企业以“鲶鱼效应”激发“新活力”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可以激发其他企业的求生意识和竞争意识;还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观念,唤醒其他企业的创新意识。

天士力帝泊洱是天士力集团大健康产业中的核心战略品牌企业,主要从事速溶普洱茶珍的科技研发、标准化生产和销售,用一杯速溶普洱茶珍打开现代茶饮新篇章。2021年,帝泊洱实现产值1.7亿元;2022年1月,天士力帝泊洱通过与央视虎年联名礼盒实现了新年的开门红,这一个个喜人的成绩单源于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路径。

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了做大做强茶产业,推动普洱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天士力帝泊洱坚持做到“四个创新”,即:茶文化理念创新、茶产业技术创新、茶产品标准创新、茶功效科研创新。值得一提的是在茶产品标准创新中,天士力帝泊洱参与制定了两项行业标准《固态速溶普洱茶》《固态速溶茶中水分、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法》和两项地方标准《普洱茶加工技术规范》《普洱茶贮存技术规范》。

据了解,天士力帝泊洱聚焦科技制茶13年,目前已在帝泊洱普洱茶珍品牌上取得了38项国家发明专利,制定了多项速溶茶产品标准,成为速溶茶领域的佼佼者。与此同时,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制定标准、建立战略合作茶园基地的模式,带动了普洱10县(区)多家茶叶合作社和广大茶叶种植户的发展,并通过标准推广、技术培训,规范茶叶种植管理和初加工标准,让一片小小的茶叶托起了强市富民的愿望。

近几年来,普洱市还引进了云南农垦集团、中茶集团等企业在普洱设立公司,实施中国普洱茶产业有机示范园、中茶普洱有机庄园等重大项目,辐射带动茶农增收致富,继续推进与西藏自治区供销社、中国石化集团、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合作,加大速溶茶、边销茶、高端定制茶的产品开发和营销,助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普洱市茶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普洱市通过建基地、强标准、育龙头、造品牌等有力举措,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茶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普洱茶品牌打造稳步推进,2021年全市茶叶商标的申请数量共1443个,有龙生、普秀、帝泊洱3个中国驰名商标;澜沧古茶、祖祥、龙生茶叶、帝泊洱产品先后上榜“云南十大名茶”,其中:澜沧古茶、祖祥连续4年上榜云南省“十大名茶”,2021年澜沧古茶还跃居“十大名茶”之首。同时,全市有15家茶企入选2021年云南省“绿色品牌”品牌目录,占全市入选24个企业目录的62.4%。

2022年普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努力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链主导型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我们坚信,随着越来越多有实力、有前景、有情怀的外来企业愿意投身于普洱茶产业,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愿景将变为美好现实。

来源:普洱发布 作者|陈景锋 苏莉 钟云 粟利/文 王承吉 李慕捷/图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产业率先占据两个“全国第一”!普洱,一座真正的茶之城→

清朝雍正年间,鄂尔泰出任云贵总督,在现在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设立普洱府,后又在思茅设立总茶店。自此,思茅成为普洱与西双版纳之间的茶叶中转站,承担着茶叶转运、加工的任务。普洱茶也在这时成为贡茶,宁洱困鹿山、墨江迷帝等皆是皇家贡茶园,茶叶皆经思茅进贡清宫。

经过乾隆、嘉庆、道光三个朝代的发展,思茅茶叶贸易迎来了一个兴盛时期。汉民族逐渐从内地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贸易兴旺。随着“官营”政策的松动,有茶商开始在茶山和思茅建立茶庄,收购、加工茶叶。各地商旅也纷纷在思茅开设茶庄商号,兴建同乡会馆。有资料显示,当时城里居民已有四万多人,加上各地来的客商,号称十万之众。

1887年,一支由法国殖民者组成的探险考察队溯湄公河而上,来到思茅,他们看到城内商铺林立,人头攒动,便把思茅称为“东方大城”。1897年,思茅设立了海关,茶叶加工出口销售更为繁荣。自民国年间,思茅成为普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发达,并不断向周边地区输出制茶技术人才。

清朝灭亡以后,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普洱茶的传承发展出现了近百年的断代,几尽销声匿迹。至1993年,普洱市茶产业迎来了转折点——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和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思茅举办,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聚普洱,也就在这一年,普洱茶开始走向复兴。2007年,因为“普洱”这个名字背后蕴藏的厚重的历史意义,思茅市正式更名为普洱市,原来的普洱县改称宁洱县,一个地域与一种茶拥有了共同的名称,影响力更为扩大。站在深厚的文化价值之上,行业的关注、投资的资金、人才和品牌企业都开始逐渐向普洱聚集,普洱市的茶产业也蓄势待发。

至今,茶已经成为普洱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元素。根据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的数据,截至2021年,普洱市茶园面积达175万亩,产值约338亿元,其中茶的第一产业贡献约68亿元。茶产业占到普洱市GDP的32%,辐射120多万人,超过整个普洱市人口总量的一半,称得上是真正关系到衣食万户的第一支柱产业。普洱市也因茶产业的发展而成为一个圆心、一个真正的茶之城,逐步蓄积起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力量。

有机带动的生态经济

普洱的茶产业,率先占据了两个“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市获得中国有机茶认证企业204户、证书275张,两个数字均居全国首位。这两个“第一”在短时间内很难被超越,因为有机茶园的建设推进和认证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扎实的细节投入。

行走在思茅区周边的有机茶园,会寻得与探访古茶山不一样的美感。层层叠叠的茶树,犹如印在大地上的指纹,其间种植着香樟、陈香、冬樱花等树木,它们与茶树共生,高低错落。蜘蛛在树间自由地结网,健康的“走地”鸡也穿行其间,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优质的生态环境,以最原本的自然方式和谐生活着。

在2010年前后,普洱市开始从政府层面大力推进现代茶园的有机化改造。但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就有几个领头企业开始了初步实践。那个时候,生态有机的观念还并未像如今这样深入人心,几个率先试水的企业几乎都有着艰难的开始。龙生茶业从2000年开始与院校合作,开展有机茶园的转换研究和试点示范,并编制《思茅有机茶综合标准》,为云南茶产业作出了重要推动。但在有机观念并未普及且茶农看不到效果却要对茶园管护进行严格要求、甚至损失一部分产量的情形下,推广十分缓慢且困难。2006年,如今已成为普洱市有机茶园建设标杆的祖祥茶园制出了第一批符合有机标准的茶叶,因为不打药不使用化肥,没有那么好的卖相让他们在市场屡屡“碰壁”。直到2008年,一家进出口公司看重祖祥的茶叶农残检测全部为零,便与他们签了出口订单,并建议他们瞄准出口的销路,申办有机认证。随后,祖祥茶园相继通过欧盟、美国、日本的有机认证,国外的订单也从此纷至沓来。

有机,是一条具有未来价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前期投入时间成本、资金成本或是损失一些短线的产量,到现在看来都是完全值得的。龙生茶业董事长朱启忠说,前期虽然艰辛,但推广至今,企业、茶农和市场都切实感受到了有机茶园改造的好处,近年来,不仅茶园土壤状况和整体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在茶园面积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产量却在持续增加。出口时,标准化生产加工的有机茶相比普通茶叶的价格高出近一倍,国内市场对有机概念的认可,也让原料更具竞争力。目前,龙生茶业所持有的8万多亩茶园,其中有2万多亩获得了美国和欧盟的有机认证,6万亩拥有绿色食品认证,雄厚的基础也让朱启忠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祖祥茶园,从开始进行有机茶园认证到建起8000平方米GMP标准厂房,逐步在出口市场塑造出品牌影响力,成为云茶产业中有机茶的头部品牌。

领头企业的成功实践以及市场最直接的价格反馈,让普洱市的绿色有机茶园的推广和改造步伐更加快了起来。位于宁洱的普洱茶集团在2010年开始对茶园基地进行改造和有机认证,孟连的娜允红珍、雅咪红,澜沧的澜沧古茶等也比较突出,且成为了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有机茶品牌。因为有着共同的“有机”目标,企业之间也形成了协同聚集。2019年,几个领头企业率先成立了云南省第一个有机茶联盟,后又成立了普洱市有机茶联合会,通过龙头企业引领,整合有机优势资源,现已吸纳了70多家会员单位,范围覆盖全市。

  

根据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的数据,目前,普洱市有机茶园认证规模已近50万亩,并且这个数字仍不断增加,未来的发展潜力更是不可限量。

正如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伦所说,有机茶的生态健康价值和普洱茶的基础价值合并,若再将普洱有机茶的知名度扩大,让有机茶不仅仅停留在基地认证环节,而是赋能在更丰富多样的产品上,未来,“有机”将会成为普洱市茶产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法宝。

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发展

在普洱市茶产业的龙头企业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龙生茶业。龙生茶业年产量3000吨,作为一个中型茶企,从产量的数字上看,在全国都是领先的。龙生茶业董事长朱启忠说,这3000吨产自普洱市茶园基地的茶叶原料供应给全国范围内的品牌商,在当年几乎就消耗完了,基本没有存量。每年3000吨的茶叶原料流通,拉动了整个普洱市的茶产业健康发展。在生产端,龙生茶业也带动了普洱市茶产业标准化的种植和生产加工优化升级。不仅如此,龙生茶业还直接安置了2万多贫困移民人口,帮助他们成为专业茶农,让他们彻底改善了贫困的生活。

龙生茶业从原料端和生产端带动产业,而另一个龙头企业——天士力帝泊洱则是从科技和创新产品上让普洱的茶产业占据了制高点。天士力集团以大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有着强大的生物科技支撑和成熟的制药生产能力。正是看重普洱市的茶叶资源以及政府对于产业的高关注度,2008年,普洱市将天士力成功引进并成立了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了一流的标准化生产线,用深加工和生物科技的方式,研发生产出固体速溶茶——普洱茶珍,一经上市,颠覆了市场对传统普洱茶产品的认知。帝泊洱来了,带来了有科技赋能的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带来了科技人才,带来了标准化的先进生产方式,也因其制药级别的高标准、高要求,带动了上游茶原料的质量提升。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念东说:“帝泊洱的生产车间一直都向行业内开放,希望能给更多的茶企提供一种借鉴、参考,共同提升普洱市产业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2018年,为了响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号召,帝泊洱也投资建设了旅游配套,希望更多人能走进帝泊洱,了解企业,带动茶产业发展。同时,依托其背后的集团资源优势,普洱茶这一品类也能获得更广的大众知名度,拓展更大的市场。”

有一定规模的产地资源做基础,又有政府层面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普洱市茶产业不断蓬勃发展。茶,成为普洱市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元素,随之带来的,是产业链下游的成熟度在不断提高,不仅有普洱国际茶城这一规模较大的散茶毛料交易市场,也有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产、供、销一条龙全产业链综合交易平台,同时也有以茶为主题的“一站式”旅游综合体——茶马古城旅游小镇,创造了集商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多元文旅场所。行走在普洱的大街小巷,“茶”的元素随处可见。这几年,年轻的茶人们成长起来,将最潮流的方式也带了进来,涌现出了不少精品茶空间,比如近来成为新晋“网红”的不苦茶馆、尘园茶空间等,格调堪称一流。在普洱,即使是一个不懂茶的普通游客,也能轻松且充分地体验到茶之城的茶生活方式,这是其他普洱茶产区无法比拟的。

同时,受茶产业发展需求与影响带动,普洱市的茶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面貌也已形成。在机构方面,2011年成立了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已100%覆盖茶及茶制品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各项检测指标,具备400余项农残的检验能力,可按照ISO国际标准和企业需求对茶叶的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微生物、微量元素等进行检测,也可为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咨询和检验服务。陈宗懋院士工作站也在此设立。

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普洱也独具优势。普洱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普洱茶学院都位于普洱市,依托普洱市茶产业,能够最大程度地与产业实践相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科研支撑。同时,人才培养能够便捷地对接到生产第一线,有效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除此之外,普洱市底蕴丰厚的茶文化也不断在与产业进行互动、赋能:“世界茶源”的天然禀赋,茶马古道文化和贡茶底蕴、千家寨爷号的公共区域品牌、当地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当然还有《普洱》杂志这样扎根普洱却有着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化杂志等,都与普洱市茶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当然,普洱市的茶产业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对周边县(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未来仍有巨大的空间。随着基础交通条件的飞跃性改善,高速公路的贯通以及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借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普洱市能更好地在市、县、乡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振兴和恢复普洱作为茶叶集散地的中心地位。


来源:普洱日报 文字摘自《普洱》杂志 胡雪英 卢磊 王承吉 周思雨/图,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做大做强茶企业 做响做优茶品牌: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的新探索新路径(3)

茶产业是提升全市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也是普洱市第一支柱产业。近年来,普洱市通过建基地、强标准、育龙头、造品牌等有力举措,努力发挥企业在茶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普洱茶品牌稳步发展,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茶叶商标的申请数量共1443个,有龙生、普秀、帝泊洱3个中国驰名商标;澜沧古茶、祖祥、龙生茶叶、帝泊洱产品先后上榜“云南十大名茶”,其中:澜沧古茶、祖祥连续4年上榜云南省“十大名茶”,2021年澜沧古茶还跃居“十大名茶”之首。同时,全市共有15家茶企入选2021年云南省“绿色品牌”品牌目录,占全市入选24个企业目录的62.4%。

茶业兴,则茶区兴、茶农富。

普洱茶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普洱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云茶,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目标,对全市茶园逐步实施有机改造,并通过抓标准、抓品牌、抓庄园、抓整合等措施全力推进“绿色食品牌”基地建设,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做优普洱茶产业。

在“有机”上下功夫

做强做优普洱茶产业

“我们做了23年的有机茶,坚持走有机路,打‘绿色’牌,做一杯健康茶。目前,公司在一产有机茶基地和二产有机茶生产加工方面都已经打牢了基础,现在主要就是抓三产,抓品牌、抓市场。”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祖祥说,有机茶产业之路虽然走得很辛苦,但内心却很欣慰。因为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的茶农靠着种植有机茶慢慢富起来了,发展有机茶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公司正在规划建设普洱·祖祥万亩有机茶园乡村振兴项目,旨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做大做强有机茶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普洱有机茶”的区域公共品牌。

做有机茶,是必然趋势,也是重塑普洱茶产业的关键之举。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正是多年来普洱市着力推进有机茶产业发展路径的缩影,更是普洱市茶产业变局的“一瞥惊鸿”。从出台一系列支持域内有机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持续加强绿色有机茶园建设,再到让全国人民喝上健康优质的普洱茶,普洱市委、市政府真抓实干,紧紧围绕目标,突出茶产业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全域提高基地化水平,全面提升精加工水平,进一步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让普洱茶产业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企业如何坚持有机化发展方向?普洱市茶咖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永刚给出了答案:“有机化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需要研究目前有机茶园在种植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促进有机茶生产快速健康发展;要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及市场要求,进一步加大茶叶加工的清洁化、标准化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扩大有机茶销售渠道,不断向产区外发展市场,向大众化消费延伸,全力打造有机茶知名品牌;要加大各类有机产品的推广力度和品牌宣传力度,逐步树立有机茶品牌形象。”

围绕发展有机茶的目标,近年来普洱市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建立“有机茶联合会”、搭建销售平台,实现企业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打响“普洱有机茶”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有机产品的附加值及经济效益,促进有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按照让全国人民都喝上普洱茶这一愿景,坚持需求导向,发扬工匠精神,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茶产业名优品牌。如,以千家寨、景迈山品牌为引领,全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申请古茶山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用好低氟普洱茶进藏所带来的“营销红利”,有序开拓藏区市场,打造低氟普洱茶品牌。

在“龙头”上做文章

名企名牌培育出实效

品牌的价值是靠市场来说话的,不仅需要“墙里开花墙外香”,更需要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品牌价值才能得到真正体现。为此,普洱市成立名企名牌培育工作专班,深入研究、精准施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好“链主”作用,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促进企业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为进一步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做优普洱茶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据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伦介绍,在名企名牌培育方面,普洱市主要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把本土龙头企业作为内培重点,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有影响力的企业既引得进来,又能顺利落地发展。

连续4年获评云南省“10大名茶”的澜沧古茶是本土龙头企业中的“龙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完成了股份改革,并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1月至11月,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3.97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42.81%;销售收入3.63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34.94%;上缴税金7663万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39.43%。

普洱澜沧古茶人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勇介绍,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反复思考和探索,摒弃小而散、多而杂的传统发展模式,从茶园管理、原料初制、茶品精制、仓储到市场,整合澜沧县现有的普洱茶资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绿色有机、环保生态、科学可持续的区域品牌,推进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作为龙头企业,我们有责任做好示范引领,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把基地做好,把原料做好,把发展好茶产业的信心树牢,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的普洱茶产品。”谢勇说。

近年来,普洱市通过政府搭台,强化政策支撑,用好用活《普洱市茶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培育澜沧古茶、天士力帝泊洱、祖祥等一批优势企业成为茶行业领军企业。另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进行市级、县(区)级龙头企业分级培育工作,把过去小、散、弱的企业整合到一起,把全产业链、全要素整合在一起,加大整体品牌宣传,科普普洱茶为健康饮料,让普洱茶产业深度融入到消费升级中来。

在“改革”中借东风

品牌“联盟”焕发新活力

针对全市茶企体量小、分布散,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品牌引领力不足等问题,普洱市委多次召开茶产业专题会议,响亮提出要牢固树立茶产业作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和举全市之力打造普洱茶产业“两个共识”,要求重新审视茶产业及普洱茶产业发展全景图,推动战略重组、产业重塑。

如何让政府“有形之手”更有力、更有效、更有为?2021年11月2日,市委常委会工作例会强调,要树牢“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全市统一框架、统一步调打造“普洱茶”金字招牌,并重点提出:加快茶产业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集团,以政府加持整体开拓市场,合理分配产能,助推茶企提升生产工艺、管理水平。

为此,市政府成立了市混改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普洱市国资委关于推进我市国有资本参与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混改工作推进预案》,由普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实施,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为本次混改提供全过程专业服务。

在市混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普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推进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混改工作事宜,拟由市国投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云南普洱茶集团进行混改。

2021年12月3日,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混改意向合作框架协议》,宁洱县政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推进尽职调查工作。目前,前期各项尽调工作已基本完成。

“政府的支持,也给我们企业吃了‘定心丸’,我们有信心像打造贵州茅台一样打造普洱茶,做大众品牌,打造终端市场,让全国人民都喝上健康优质的普洱茶。”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炳基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创新”中展实力

引领速溶茶健康发展

2022年春节前夕,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提取、包装、喷码、装盒、贴签……工人们正在赶制帝泊洱携手2022年央视虎年春节联欢晚会推出的近100万套联名礼盒。

此次的春晚联名,是帝泊洱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民族高端茶企业,以“深度纯净”和“深度健康”为品牌内涵,着力打造中国科技茶饮领导品牌的积淀,也是帝泊洱入选品牌强国工程以来的一次全方位展示,更是形成品牌效应的普洱茶走向更广阔舞台的一次重要探索。

帝泊洱是天士力集团大健康产业中的核心战略品牌企业,主要从事速溶普洱茶珍的科技研发、标准化生产和销售,用一杯速溶普洱茶珍打开现代茶饮新篇章。

2021年,帝泊洱实现产值1.7亿元,2022年1月,帝泊洱就通过与央视虎年联名礼盒实现了新年的开门红,这一个个喜人的成绩单源于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路径。

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了做大做强茶产业,推动普洱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帝泊洱坚持做到“四个创新”,即:茶文化理念创新、茶产业技术创新、茶产品标准创新、茶功效科研创新。值得一提的是在茶产品标准创新中,帝泊洱参与制定了两项行业标准《固态速溶普洱茶》《固态速溶茶中水分、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法》和两项地方标准《普洱茶加工技术规范》《普洱茶贮存技术规范》。

“中国茶引领世界,帝泊洱引领健康。帝泊洱连续10年来一直是速溶茶的领导品牌,这得益于企业对品牌持续不断地赋能,持续不断地锻造帝泊洱‘新一代中国茶’茶饮品牌,在速溶茶的技术标准、功能创新和产品标准上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念东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企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帝泊洱聚焦科技制茶13年,目前已在帝泊洱普洱茶珍品牌上取得了38项国家发明专利,制定了多项速溶茶产品标准,成为速溶茶领域的佼佼者。与此同时,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制定标准、建立战略合作茶园基地的模式,带动了普洱九县一区多家茶叶合作社和茶叶种植户的发展,并通过标准推广、技术培训,规范茶叶种植管理和初加工标准,让一片小小的茶叶托起了强市富民的愿望。


作者丨陈景锋 徐瑞 郑璐/ 文 郑璐 徐瑞 周思雨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图

来源:普洱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